手机阅读

最新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50:57 页码:14
最新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大全17篇)
2023-11-12 09:50:57    小编:BZQ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总结应该体现个人的思考和反思,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见解。如果想要更好地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可以参考以下给出的一些书籍。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一

一颗种子,即使再渺小,也有一个崇高的梦。

最近我看到了一幅非常有意义的漫画,这幅漫画的名字叫《禾下乘凉梦》。

记得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袁隆平爷爷曾说他一生有两个梦:一个是让他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另一个就是禾下乘凉梦。而这一幅漫画画的,正是他的这一个禾下乘凉梦。在他的梦里,水稻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就坐在稻禾下乘凉。

袁隆平爷爷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就连睡觉做梦也离不开他那稻穗。研究出杂交水稻是多么困难的一项工程啊!一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认为实现杂交水稻工程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成功了!他几乎每天都扎根在稻田中,一株一株地寻找那“鹤立鸡群”的水稻。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那株雄性不育株。又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研究,他和他的团队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让水稻产量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记录。袁隆平爷爷让每一个中国人将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多么伟大!

我们应将杂交水稻传承下去,将袁隆平爷爷的朴素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承下去!

这幅画带给我们无限想象,因为这不仅仅是这个老人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我相信终有一天,这个梦会实现!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二

画面上,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稻荫下一位老人正躺在躺椅上小憩,旁边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正在睡觉,几只白鹅在远处不停地走动着,好不悠闲!一开始我还不知道这幅漫画是什么意思,后来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这位老爷爷就是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看到他,我不禁地联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他们也跟袁隆平爷爷一样,是俭朴节约的人。每次吃饭时,我吃完后,奶奶看见我碗里剩下的饭,桌上剩下的菜,都会和爷爷一起把它们吃完。爸爸妈妈想带奶奶去买衣服,可是当看到昂贵的衣服时,她却又舍不得买,转身去买那不到百元的衣服。

再反观我身边的一些人,有的小孩不顾自己的家庭条件,每天让妈妈买这个买那个,爱好打篮球就要买名牌球衣、名牌球鞋,他们从不顾及爸爸妈妈的辛苦付出。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啊!

袁隆平爷爷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勤俭节约,无私奉献。虽然他现在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这种精神将会永远留在世上,让我们将他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吧!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三

阴沉沉天,必定有事情发生,击中泪眼。

今日午饭过后,我正专心的在思考作文题目,新闻中突然传来了两个噩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今天下午一点零七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吴孟超院士在一点零三分逝世,享年99岁。这两个消息,让我不禁流下了悲伤的眼泪,这泪珠中,有着数不计数的悼念。国世无双,一路走好!

一直到晚上,心情也难以平复,我静静的见妈妈在翻看手机,上面全是袁爷爷的照片和悼念袁爷爷的视频,这让我不禁又想起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死亡终究是人类的克星,看着一个个巨星离我们而去,想保你也留不住。

袁爷爷曾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遍布全球梦”,为了实现梦想,袁爷爷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解决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温饱问题,今天,看看碗中的米饭,无比的思念敬爱的袁爷爷,可是您已离我们远去。

上帝是不是缺稻草了,带走了袁隆平爷爷?想着逝去的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吴孟超爷爷,和袁爷爷一样也去了另一个新世界,为那里的人类造福。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会一直记得。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四

这幅漫画叫《禾下乘凉梦》,画上的主人公是袁隆平爷爷。漫画中,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他就坐在禾荫下的老藤椅上乘凉,一只猫咪蹭着他的腿,白鹅悠闲地踱着步子,不时啄食掉落的谷粒。这画的,正是袁隆平爷爷的梦啊!

然而他并没有因悲愤而哀怨老天,而是更加努力地研究水稻。在他的梦里,稻秆能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粒能有花生那么大。

你以为已经功成名就的他就停下脚步,安享晚年了吗?不!他研究出了海水稻,他身价千亿,每月却领着6000的工资,将自己的奖金多数捐给了一线做各项研究的科研人员。他穿十几元的衣服,百来块的鞋子,一个如此富有的人,却如此的俭朴节约!

联想我们的生活,不考虑自身家庭条件,爱慕虚荣,追求名牌,盲目攀比……和袁隆平爷爷相比,我们不应该脸红吗?吃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毫不吝啬地将那白花花的大米饭倒入垃圾桶;学校里,有的人为了逃避惩罚更是将米饭倒入座椅底下。大家来来往往,随意践踏掉在地上的米粒……袁隆平爷爷拼尽全力,将一生青春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这才研究出杂交水稻,这不是在浪费他的心血和汗水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让我们一起做和袁隆平爷爷一样勤俭节约的人吧!

漫画上稻子高了,穗粒长大了,等着乘凉的人啊,却走了……。

袁隆平爷爷,您一路走好,您的梦,我们会努力去实现!(项乙轩华山小学)。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五

2021年5月末,一颗伟大的“种子”离我们而去,那颗“种子”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袁隆平。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袁隆平爷爷也不例外。他还在世时,曾有过两个伟大的梦想,第一个就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今天我就看到了一幅漫画,画中画的正是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画面上慈祥的袁隆平爷爷坐在一株株比高梁还高的水稻下乘凉,粒粒饱满的稻谷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一只猫静静地躺在老人的脚下,几只大白鹅悠闲地走来走去。原来这就是袁隆平爷爷心中最渴望实现的梦想啊!

袁隆平爷爷这种为民着想的精神令人敬佩。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水稻研究,一刻也不停止,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最终在水稻事业上开出了奇迹的花朵,养活了中国14亿人口,让上中国人民不再有食物上的担忧。多么伟大!袁隆平爷爷的科研精神令我敬佩!

听老师说,袁隆平爷爷早在十年前便已身价千亿,但他把大部分的钱都捐给了水稻事业。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反观生活当中,我经常要求父母给自己买名牌衣服、裤子、鞋子……想起袁隆平爷爷就感到所愧,我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工作如此辛苦我却要求这么多,丝毫不体会他们的感受,更缺乏节俭之风。

这颗伟大的“种子离我们而去,我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了解袁爷爷伟大的人格品质。袁爷爷,一路走好!你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王思怡泰河学校)。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六

那天,我正在漫不经心地翻一本书,一幅漫画突然映入了我的眼帘。

漫画的名字是《禾下乘凉梦》。画中有一位耄耋之年的老爷爷正怡然自得地躺在一把椅子上乘凉。为他遮阳的是金黄灿烂、丰硕饱满的谷穗。谷穗下,还有五只白鹅正在嬉戏玩耍。

原来画中的那位耄耋老人,正是袁隆平爷爷。而画中的景象,正是他追求的梦想——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爷爷说过,他一生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世界,第二个便是禾下乘凉梦。了解这些后,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一位年逾九十、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人,却还整天为国家着想,为人民服务。甚至将他所得的奖金,大部分奖励给了和他一样奋战一线的科研人员。自己却只穿着一件价值几十元的衬衣,不讲究吃,不讲究穿,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中。

再看看有些游手好闲的人,衣服追求名牌,鞋子追求昂贵,真是万分的不应该!和勤俭节约、胸怀天下苍生的袁爷爷比起来,我们不应该脸红吗?不该反思自己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应该勤俭节约,珍惜粮食。

这幅漫画虽然只是漫画家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来的,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袁爷爷的禾下乘凉梦一定会变为现实。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七

在骄阳似火的广阔田野,稻禾长的像高粱,稻穗长的像扫把,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学生们在禾下乘凉。这是杂交稻之父,不久前当选敬业奉献模范的老科学家袁隆平在道德模范表彰晚会上公开的一个梦。荧屏内外被一个个真情故事感动得泪光闪闪的人们,这时都会心而由衷的笑了。笑过之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天灾人祸、三年饥荒前夜,我不合时宜的降生,让原本就填不饱肚子的父母越发锁紧了眉头。母亲干瘪的,时断时续勉强哺乳了三个月,便像一眼枯井,再也挤不出一滴乳汁,靠过于稀薄的米汤和稀粥,我就像得了软骨病,直到三岁还站立不稳,更别说走路了。上中学那些年,我和哥哥弟弟,一个接一个发育长身体,供应量仍然不够吃,每天中餐铁定吃山芋。尽管母亲花样翻新,或煮山芋,或炒山芋片,或用山芋粉和面煎小巴,吞进胃里却都一个德性,上泛水、下放臭屁,不敢往人跟前站。有时课堂老师提问,刚一起身,嘴还没张,臭屁就炸响了,惹得一片讪笑。因为绝非个例,那笑声其实并无恶意与讥讽,但站起来的我还是脸憋得通红,很是难为情的。后来,我的孩子满大街找烤山芋,觉得它比餐桌上的鸡鸭鱼肉都好吃,并为我从来不吃烤山芋而大惑不解、刨根问底时,我常常无言以对。当孩子外出求学,回家说学校食堂泔水桶里满是米饭馒头时,我的心再次被水浸湿了。

记得队那年,我亲眼目睹农民兄弟苦耕作,双抢时更是披星戴月,像牛一样坚韧而不知疲倦,多数人家却仍然填不饱肚子,青黄不接时还是指望山芋充饥。一次,我将一斤有点霉变的童子面顺手扔出门外,邻居老婆婆见了,赶紧捡回暴晒后成了她的晚餐,还说很久没吃过这么好的面条了。老婆婆津津有味、大口吞食那碗面条的镜头,一直深深刻在我愧疚的心灵底片上。几年后,我从部队休探亲假,邀上几个友回当年的知青点走走,特意给那位老婆婆带去几筒精制龙须面。老人很是高兴,一面张罗着留我们吃中饭,一面底气十足的告诉我们,打田地到户就没饿过肚子了。她那张原本枣核般皱巴巴的老脸,看起来明显光滑鲜亮了许多,我信了,问她还种山芋不,她说种,主要是喂猪,城里也收购去做成罐头,全部出口日本。前两年回老家过年,听说我当年队的高山村,山腰处的田地全都退耕还林了。那些失地农户,特别是老实巴交以田地为生别无一技之长的人家,将如何以对?我这个曾经和他们一起秧割稻的老知青,不免又为他们担起心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大量良田被城市这张无形的大口所吞噬,倘不加节制,必将祸及子孙后代的饭碗。民以食为天,无粮不稳的古训,再次为国人敲响了钟。暂停退耕还林,严格治理非法占地,守住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有如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而不断提高单位产量、在有限的耕地上刨出更多更优质的粮食来,便显得至关重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今年已78岁高龄的功勋科学家袁隆平,至今不是在稻田里,便是在去往稻田的路上,其敬业和奉献精神,令我等无限感佩,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也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禾下乘凉梦一定能够梦想成真,从而造福国人和整个人类。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八

袁隆平先生走了。

那个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了中国亿万同胞,

用一只手托起中国粮食安全的伟人走了。

袁老走的很突然,很突然。

可以说,没有袁隆平先生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中国为什么敢于在粮食方面的关税与美国抗争到底?

中国为什么在疫情时期在别的国家粮食纷纷告急的时候丝毫不慌?

而中国又为什么从未因为粮食发愁?

因为,有他。

中国,用着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活的将近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有人统计过,中国人一天消耗的粮食将近177吨!

什么概念?如果用中型货车装载,车与车首尾相连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

远的不说,谈谈近的。

三年自然灾害,就因为没有粮食,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将近饿死了1000万人!这还仅仅是最保守的说法。

而60年代我们有多少人口?6亿左右。

将近六十分之一的人倒在了那个人与粮食战斗的战场上!

而现在的我们,早已经忘记了饥饿的滋味,认为吃饱饭是天经地义的事。甚至每天最操心的事情不是如何填饱肚子,而是怎么把身上的赘肉给减下去。

就像那句看起来像矫揉造作的话所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并没有见过袁隆平先生,对于他的了解也仅限于课本和网络。

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挡他成为我内心中的英雄。

人生的悲伤莫过于见证一位伟人的逝去……。

今日袁老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和中华民族融在一起,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

正如2004年《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感谢袁老,一路走好!

就像网友说的:

从泥土里来,到白云中去……。

您未完成的事业,就交给我们后人吧!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九

今年的秋天似乎要比印象中来得早一些,风如往常,可空气的温度却凝结住许多。

前些天刷朋友圈有人说:从此家乡于我只有冬夏,再无春秋。看到之后想说有点好笑但转念一想,心里便涌出一股莫名的楚,现在的我每年回家两次都是在寒暑假,还真的是再也没有见过家乡的春与秋。

再过几日就是霜降了,这样看来此时此刻的秋天算得上是深秋了,我的家乡在东北,在那片有着茂盛森林的肥沃的黑土地上,闭上眼睛都还是一样能想到家里的秋天模样。从前在家里的日子好像过得很慢,我会和家人或是再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去森林公园里野餐,夏日里高大粗壮的树木,郁郁葱葱的树叶在秋天里都会变成炽热的金红,看起来奇妙又喜人,风儿轻轻一吹就有大把大把的树叶随风落下,躺在枫叶堆上唱着家乡的小调,和好友嬉闹一番,和亲人说着家长里短,这般惬意的秋天,这是秋天的家乡。

以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现在长大了,离开家了,自己一个人在异乡上学,距离家乡1494公里,忽然懂得了许多曾经没有过的感受,忽然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爱与挂念,就连家乡这个词于我而言都有更多特殊的含义,不知不觉间便成为了一个想起来就会格外安心的存在。

今年我二十岁,还会想家,还会落泪,不过对于惴惴不安的未来,我相信那会是明亮的,不会觉得秋天很冷,因为我的心还是炽热的。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有人说,叶散的时候你明白了欢聚,而我在花落的时候明白了思念。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十

“我有一个梦,叫做‘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这是袁爷爷说的。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爷爷毕生的追求,百折不挠搞科研,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社会紧紧结合在一起。袁爷爷为中国缺衣少食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袁爷爷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又怎么会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呢?他之所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一心想着怎样让人们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从播种到收获,袁隆平爷爷不在乎自己的名誉,在乎的是那片小小的试验田。他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人类的温饱问题,用汗水浇灌出一片片金色的沃土。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逝世了,中国少了一位科学家,世界少了一位科学家,没了袁隆平爷爷,今日大米饭的味道没有了往日那么香甜可口了,田地水稻也没本站有了往日的芳香。“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也许是对袁爷爷最好的告慰。袁隆平爷爷才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在每一颗稻谷中,都留有他不平凡的芳香。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都写着他的功勋,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洒下幸福的种子。

低处的田地里,稻谷熟了,金黄金黄的,秋风吹来,便掀起一阵阵金色的波浪,风声稻浪,如同一曲动人的乐章。不远处,那个脸上有着笑容的农民伯伯,今天已经不在了,那个让十几亿人的粮食安全有保障的人,已经不在了,那个最受人们普遍敬重和感恩的科学家袁隆平爷爷,已经不在了。我们沉痛之余,不忘袁爷爷关心人民、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会一直鼓舞着我们这些少年要不断努力向前。

他只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风轻轻地吹过,他正戴着草帽,坐在那片水稻下乘凉。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十一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漫画《禾下乘凉梦》观后感-观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幅漫画,画面虽然很简单,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幅漫画的名字就叫《禾下乘凉梦》。

那里的水稻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在阳光的照耀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稻穗下面,还有一位慈祥的老人悠闲地躺在躺椅上乘凉,一只可爱的小猫正趴在老人腿上睡觉。瞧!不远处还有几只大白鹅踱来踱去,穗粒掉了就紧赶慢赶地跑去吃。

一开始,我很好奇这画的是什么,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就是袁隆平爷爷,而这幅画就是他的梦想:禾下乘凉梦。

看着这幅漫画,我不由得想到了如今那些令人痛心的现象。餐厅的饭桌上,剩下的饭菜随处可见;学校的食堂里,白花花的米饭被无情地倒掉……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人们却“毫不知情”,随意浪费。这种行为令人可耻!

为了不让人们挨饿,袁隆平爷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像他一样,为人们做出这么大的奉献,但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把“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不仅仅是他的梦,还是我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更是世界人民的梦。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个梦而努力吧!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十二

2021年5月22日,是一个举国哀痛的日子。这一天,伟大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令全国人民都无比悲痛。

通过了解,我知道了袁爷爷毕生都在研究水稻的育种,他解决了数十亿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也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伟大”一词他当之无愧!曾有领导人这样评价袁隆平爷爷,说他“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的确,他崇高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他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传承。

就在同一天,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爷爷也撒手人寰。吴爷爷也是一位伟人,他仅用7年时间就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从医77年,他主刀完成了1.6万多台肝胆手术,成功救治了1.6万余名患者,这些数字无不书写着吴孟超爷爷的传奇一生。在学习他先进事迹的时候,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一部以他为原型拍摄的传记电影计划在全国上映时,制片方请他题写片名,这位声名远播的‘中国肝脏外科之父’没有选择准备好的词,而是挥笔写下了‘我是医生’这个朴素的名字”。这么一位功绩卓越的伟人,始终铭记“我是医生”这四个字,真正体现了优秀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品德,他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将来也可以像袁隆平、吴孟超爷爷那样潜心钻研科学、医学技术,用自己的辛勤努力,为广大人民服务,为伟大的祖国作贡献。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为人处事,就像孔子说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我们应该要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而不是狼狈为奸互相勾结。

当然除了袁隆平、吴孟超爷爷外,其实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国共产党员默默地为祖国做着贡献,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智慧和勇气铸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正如《楷模》一书中所述的那样,他们在科技、医疗、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果,有些成果不仅在国内,乃至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这些成果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伟大,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

我身为一名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也向奋斗在各行各业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党员们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十三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漫画上写着:“他进入了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梁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这幅漫画画的是一位老爷爷躺在一把躺椅上,两边全是比大树还高的稻谷,老爷爷的腿上还躺着一只猫,四周有几只白鹅在悠闲地觅食,大而金黄的稻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片片金黄。

起初,我还不知道漫画里的这个老人是谁,但根据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这位老人原来是袁隆平爷爷。他参加工作50多年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先世界。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全国粮食自给难题,还为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中,我们往往觉得粮食浪费了并不可惜,常常把没吃完的饭菜倒掉。但是谁会想到,这颗颗稻谷的背后,是袁隆平爷爷和众多科学家日夜不停地试验所得来的,包含了他们和无数农民伯伯的心血。

学校里,吃午饭的时候,为了节约粮食,开展了“光盘行动”,但仍然有同学大量地浪费饭菜。因此,我还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轻易浪费每粒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那一粒粒稻谷里包含着一个老人美好的愿望,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不愁吃,不愁穿。但我们仍然要时刻牢记先辈们的苦难日子,传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就像袁隆平爷爷,他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为“中国人吃饱饭”做出了巨大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身上熘熠发光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看着这幅漫画,我仿佛也来到了稻禾下,秋风阵阵吹来,稻谷的醇香让我陶醉。我看见一位老人在巨大的稻禾下乘凉,我走过去对他说:“老爷爷,您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希文华山小学)。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十四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十五

那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幅漫画,画面虽然很简单,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幅漫画的名字就叫《禾下乘凉梦》。

那里的水稻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在阳光的照耀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稻穗下面,还有一位慈祥的老人悠闲地躺在躺椅上乘凉,一只可爱的小猫正趴在老人腿上睡觉。瞧!不远处还有几只大白鹅踱来踱去,穗粒掉了就紧赶慢赶地跑去吃。

一开始,我很好奇这画的是什么,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就是袁隆平爷爷,而这幅画就是他的梦想:禾下乘凉梦。

看着这幅漫画,我不由得想到了如今那些令人痛心的现象。餐厅的饭桌上,剩下的饭菜随处可见;学校的食堂里,白花花的米饭被无情地倒掉……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人们却“毫不知情”,随意浪费。这种行为令人可耻!

为了不让人们挨饿,袁隆平爷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像他一样,为人们做出这么大的奉献,但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把“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不仅仅是他的梦,还是我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更是世界人民的梦。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个梦而努力吧!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十六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这位一生为水稻事业努力拼搏,这颗植根于稻田的种子,这个梦想禾下乘凉的科学家就这样走了?!

犹记得,11天前,袁老才刚刚又为祖国献上了一份大礼:“袁隆平”团队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在三亚验收,平均亩产高达1004.83公斤!”“超优千号”,是袁老指导研发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又称作“湘两优900”,是高品质软米。目前已顺利通过了海南低温寡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三亚连续几年亩产量不断攀升!

一生只做一件事!“禾下乘凉、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他流淌在血液中的爱和梦。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做老师,袁隆平最初从事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立誓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66年,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1980年,世界性的灾荒来临,他又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培养超级杂交水稻;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后,近些年来,袁隆平又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吃得好”和“更健康”上。

他的一生,是为中国农业奋斗的一生,是为水稻事业奉献的一生。他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往小了说,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让全国人都能有饭吃,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往大了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能稳民心,安天下,是国之发展的基础。不仅仅是中国,袁隆平为世界水稻事业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袁隆平晚年多次赴印度、东南亚等国,帮助他们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近年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扩展到中亚、北美、南美等地区,帮助当地克服粮食危机、解决饥饿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说自己是一颗种子,不论扎到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第二个梦想已经实现,第一个梦想在努力中。他一生都在追梦,他的学生评价他说,下田就像吃饭,每天都要下田,90岁高龄依然这样做。他自己这样做也要求学生们这样做。他说:“培养学生,第一要求就是要下试验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培养你,我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年轻人要用知识武装自己,更要勤奋踏实脚踏实地。必须要到田里去亲自实践。”

他,是一颗种子,根植于红土地,沐浴着阳光,而后甘愿将沉甸甸的稻穗奉献给人民;他,是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结果、繁衍,一棵棵像他一样的种子依他而生。

他把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人,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袁老,一路走好!

有关禾下乘凉梦作文800字篇十七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意义深刻的漫画,这幅漫画的名字是《禾下乘凉梦》,这幅画让我回味无穷。

《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爷爷的梦想,而这幅漫画正是漫画家绘画出来的袁隆平爷爷的梦。本站漫画中的稻穗长得像扫帚一般,遮住了天空,稻谷长得比花生还大,几粒米就可以吃饱饭。稻荫下还有一把长长的摇椅,躺在上面的正是袁隆平爷爷。一只小猫趴在袁隆平爷爷的脚上休息,还有几只大白鹅一会儿跑到东,一会儿跑到西,开心地觅食呢。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这幅漫画让我了解了禾下乘凉梦,让我们了解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要珍惜粮食,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张恩铭绍成小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