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0:20:43 页码:7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通用11篇)
2023-11-10 10:20:43    小编:

总结是一种系统思考和理性思维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在思考中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全面考量问题。总结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和观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编写自己的总结。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一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深知必须提前进入状态,提前进入角色,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政府、社会、学校的认识。今年来,区政府分管教育的有关领导、教育局的有关领导、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们已多次参加课改专题讲座、市政府的基教工作会议,5月6日至7日,全区60多人到泉州七中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所作的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讲座,在校长会、教导会上我们也确立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做好实验前的基础工作,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多接触、多学习,9月3日至4日,我们分别召开了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数学、技能组会议,动员大家及早更新观念,并发挥龙头作用,在各学区的教研活动中宣传贯彻课改精神,带领大家把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3、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本学年,我们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深入课堂,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由黑板粉笔的单一手段转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新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导学校和老师改变评课方法,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在旧教材中体现了新理念,为顺利过渡到新教材实验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二、积极开展教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教育科研是能否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标尺。一年来,我们重视抓教改课题实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99年市立项语文科"自学辅导式"课题,能融入新课程理念,开展现场研讨,扩大参与面,20xx年市立项数学科"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继去年两次现场研讨会传递有关信息和思想后,又开展了多次教学设计、经验的征集及实验老师集中学习交流等活动,两个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10月底都送材料接受市教科所的结题验收,已顺利通过。"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还于今年送省立项,被确立为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打破了省课题0的记录。各学区、学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典型的、成功的经验发展为实验课题,已有万安3个、河市2个、罗溪1个共6个课题向区教研室申报立项。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二

本学年第一学期工作已结束,在本学期里,我们小学英语教研组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下面是我们的工作总结及仍存在的问题。

我们继续参加《新课程标准》的研讨活动,并组织我教研组写研讨总结。探索教学中的新路子、新方法,并将其应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我校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加以有针对性的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

1、教学观念的改变,以经验为基础的教书匠向理论型研究型学者转变。

教研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通过引导教师们已经把理论的学习作为自学的行为,教师们自学学习专业理论,很多教师积极上网查询信息,如一些教师将所查的信息整理成册,对我组的教改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教师的思维方式有了大的转变。

在21世纪的课改教研中,我们组按照“点上实验,面上渗透”的原则精神,组内教师参加有关课改反面的专题活动,不断更新观念,用新的历年驾驭就的教材,体现新教改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不能识别计算机符号,不能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人划分为“新文盲”。但有些教师确实是条件有限,对计算机应用掌握不够熟练。

我们教研组在本学期开展了多次集体贝壳和公开课活动,在活动中,可以感受到诸位老师对待活动的认真态度,可以感受到我们教师认真落实教改精神,学生已不是以前被动的学,而是由过去的被动变为当前的主动求知。学生不仅能大胆发言,而且还能发表一些真知灼见。课堂已不再只属于教师,课堂已成为学生的天地,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三

今年开学以来,我校响应教研室的号召,全校教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网络教研活动。学校领导对此事特别重视,如今这项工作已经顺利进行了一个学期时间。这段时间以来我感觉收获颇丰,特将这段网络教研工作做一总结,与所有奋斗在教育战线的同仁们共勉。

首先,网络教研改变了我陈旧落后的观念。

过去我一直以为一支粉笔,一张嘴就可以在讲台上混过一辈子了。没想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校园的一切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先是多媒体走进了部分课堂,紧接着网络教研之风席卷全校。让我这个一直活在“原始社会”的人深深意识到,无水无以成江河,无知无以成教师。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即使在今天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如果不注意充电,也终究会因知识的陈旧或匮乏而落后于时代。作为现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接受新生事物,紧跟时代的脉搏跳动。

其次,网络教研充实了我的头脑,提高了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初次走进教育网,不禁为网站里面强大的资源所震惊。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以后,更深刻感到原来在工作室里面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通过网络教研平台,我看到了更多优秀的教育资讯、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它们启迪着我的思维,指导着我的教学,使我的头脑不断充实,使我的教学技艺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在网上撰写共案,编辑个案、发表文章、上传资源等大大提高了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再次,网络教研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

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优质的教学资源。我们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备课、上课,大大丰富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我将携带一份决心与信心上路,相信我会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果实。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四

从教二十四年,也许是时间的磨砺,已没有了教研的激情。虽然对于教学依旧追求着完美,但对于自己的.学习给予的空间微乎其微。本学期由于学校加大了集体备课力度,使得我们也重新唤起了学习和教研的激情。刚刚开学,全校各个学年组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教研活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以“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为主流,全组教师面对面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形成了由“初始备课---上课---研讨---再备课---再上课---再研讨”系统的教研活动,聆听了同伴的授课,聚焦同行的引领和点拨。聆听、反思、研讨让我们颇有收获。

开学第一周我们聆听了六年级邱教师带来的一节课,邱老师紧紧围绕学生的小组合作展开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逐步操练新授单词与句型,并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语言的运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这一课中体现了英语教研组的集体力量,也让我们在这片教研沃土中茁壮成长。

现在英语组的每位教师都有十年以上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都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水平,但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这一点,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强而有力的教师个人素质,特别是塑造教师个人魅力,历练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如火纯情的板书等能力。同时,乐于进取的教研之心更是不可或缺。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也让我们有了努力的方向。

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将永远与进步无缘,只会不进则退,因此反思和创新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聆听同组教师的课,让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自己更好地挖掘和剖析教学的思考点,也让我们朝着准确的方向奔向思考与创新之路。

本次教研活动,让我们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如沐浴在春风细雨中,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理念,又有如当头棒喝,激励着我们不断修炼,朝着更有思想、更有魅力、更有实才的方向发展。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五

这一个月在学校领导及教务处的指导下,我小学双语组圆满的完成了计划内及计划外的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1、为了提高各位老师们在课堂上授课效果,本月我教研组与11月x日特地安排品德老师进行集体备课,由哈迪夏老师主讲。要求该学科老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互相学习交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集体备课后该老师们的课上的都很成功。

2、本月按照计划11月x日由我校电脑老师叶尔江为全体民族教师们进行电脑培训,本次培训的是如何制作表格。老师们学的都很认真,每一位老师都做了详细的笔记,为以后熟练的运用电脑制作表格奠定了基础。本周四由我教研组组织开展的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双语讲故事大赛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达到了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同学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的目的。

3、11月x日根据教研室的安排全体双语教师参加沙吾列老师就如何正确书写教案的教研活动,在会上沙吾列老师详细的介绍了县教育局领导们就书写教案所制定的规定,和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和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4、11月x日本周根据学校安排由我校双语教研组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校领导详细的介绍了我校现状。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家长们对学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和班主任的交流得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表示大力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将积极配合各科老师开张工作。

通过这一个月的活动不仅让孩子认识到了学习双语的重要性。也让老师们更深一步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双语老师肩负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强化细节,夯实基础,着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实战能力,着力营造教研氛围,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我校教学工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六

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这学期,我校语文教师紧紧围绕学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实施研究工作。全体老师根据教研组确定的主课题选定子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个个都有自己的实验操作。以此来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做好随机的监测、统计等资料的积累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主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向科研要质量,积极撰写教科论文。

教研组工作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走过场,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重视不够,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学能力提高不快,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3、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七

依照学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动计划,我园圆满完成了学期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与以往相比搞出了特色,获得了实效,现总结如下:

1、规范体现在计划的制定上。在计划的制定上我们采取了“逆向性”原则,即:计划的制定由下而上,从基层中搜集、挖掘问题。学期初保教室便组织各年级组教研组长广泛争取教师意见,然后通过讨论、研究制定出学期计划,该计划具有从群众中来、立足于实际、可操作性强、粗线条定目标的特点,而且能通过让教师参与计划的制定,达到人人支持教研、人人明确方向的目的。而在每次教研内容的确定上,保教室更是精益求精,结合学期目标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教学实际和教师、幼儿所需等灵活性地安排教研内容,所以每次教研教师们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规范体现在教研活动的组织体系上。本学期,在教研组织体系中更加明确了各层的职责,并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做到了“分工不分家”。

3、规范体现在教研活动的准备与整理上。学期初,保教室在原先“教研活动记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教研备课记录”和“教研活动语录”,当确定出每次教研活动内容后,提前将通知发放给各班,以便每位教师做好思想及行动上的准备;而教研活动主持人就要认真做好本次活动的备课,对活动的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活动过程的组织都要做好估计与准备;教研过程中,由记录员详细记录下活动的过程及参与者的发言,以便过后分析同时也能积累下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自从本学期幼儿园将周六上午做为半日工作日以来,教研活动较以往在时间上得到了更为充足的保证,故而增强了教研活动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教研活动已深入人心,成了教师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量。

首先,本学期我们在原先基础上,又进行了两种教研形式的大胆尝试。“一节课两次观摩三面评”,在提高教师教育技能,培养教师观察、评价、反思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案例式教研”由于都是来源于身边的人和事,所以教师们极容易找到共鸣点,又因为彼此间的切磋比较、交流反思,往往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答案,而这一答案便是我们下一步实践的依据。

其次,在教研内容的设计上,既有提高教师教育技能的内容,又有解决教育困惑的内容,还有培养教师专业技能、交流彼此经验的内容等等,但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能更好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教师的听、说、思、写的能力。

再次,教研的组织上有集体教研、分组教研还有随时随地的`个别教研,教研的成员是流动性的,教研的主持者也是轮流担任的,如今我们的教研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了。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八

在这个学期中,数学组围绕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教导处的具体布置和要求,结合数学学科教学与教研工作的实际制定了数学组教研工作计划。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正确部署下,在教导处、教科研室指导下,在全体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了本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研工作,总的感受是辛苦而又快乐的。现将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数学组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1、认真学习新课标,用好新教材。通过研究课进行即使研讨、总结,以确保教材的正确实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际。

3、认真学习信息技术,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学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广大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优质的网络资源。

1、继续认真学习新课改,进一步明确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数学成绩的保证。

2、配合教导处、对各位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两次定期的常规检查,对青年教师随堂听课,并进行指导帮助。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本学期要求各位教师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1、认真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继续认真落实每周开展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制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理论学习、经验交流、说课、评课、专题研讨等多中形式丰富教研组活动。结合学校要求,安排好本组的研究课题,针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重点研究利用新教材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目的进行研究,少做表面文章,多做有研究价值的事。

2、认真开设好各级各类公开课、观摩课。本学期共举行公开课5节,分别由陈伟、杨倩倩、张琳、徐新、卓洋五位老师执教,组织好组内老师的听课工作,听课后认真评课。并利用教研组集体活动进行说课,总结成绩,揭示不足,做到信息反馈及时,让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都有收益。

3、认真做好各年级月考的阅卷工作,及时分析,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数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充分发挥科组带头人和县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对年青教师的引领。

1、老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听课的方向不能很好地掌握;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2、集体备课这项活动在教研活动中仍需进一步提高。

3、“培优、辅中、稳差”的辅导方法方式还有待完善。

4、课题研究开展还不够深入,效果不明显。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九

围绕写话这一教研主题,我们学科组的老师一同解读新课程习作教学目标,进行习作教学理论学习和学生习作案例评析。我们观摩优质习作录象课,研析名师习作课堂教学实录,采取“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课看录像,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让学生“轻轻松松落笔,快快乐乐作文”为追求,努力构建真、实、活的习作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开始变得活了:分别引入了情境创设、游戏活动、说写结合、佳篇引路、表演激趣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激励学生真情表达。课型也活了活:作文教学摒弃了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改,学生看的呆板作文教学模式,变单一课型为多元课型相结合。在教学中我摸索出了五种作文课型:

1.作文活动课。教师精心设计和安排活动,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获得丰富、新鲜素材的课型。教师把活动带入课堂,也把学生带出课堂开展活动。包括观察课,材料积累课,自由活动课和创设情境作文课。

2.技法传授课。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结合阅读教训练项目进行写作指导,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作文常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课型。主要目的是降低作文教学坡度,使学生的表达多样化,情趣化。

3.批改指导课。是以传授批改作文方法为主的课型。这种课型,教师首先教给学生评改一篇作文的方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的习作要求的作文提出批改的侧重点和要求,使学生在互批互改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习作水平。

4.佳作欣赏课。就是对教材中,读物中,学生习作中的有助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文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结构的剖析,词句的欣赏,情感的体味,在欣赏阅读中渗透习作指导。这次的教研活动是我在教学有着深深地感悟实,从而认识到低年级作文,要提早训练,而最关键的是要体现从说到写的原则。写话教学必须从听说起步,先说后写正是引导学生顺利走向规范书写书面表达的桥梁。还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亲身经历过的,最想说的内容,激发起学生内在的欲望,使学生乐学、乐说、乐写,让习作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让习作成为一种乐趣。只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就会提高作文教学。使我也体会到:“我一味地追求单元作文的完整性,而忽略了课堂作文教学的完整性。”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学科的繁荣借助于教育科研,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教课研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教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不仅让教师迅速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教研组的活动能有效地激活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互动式对话的氛围,引起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总之,成绩只属于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会扬长避短,虚心向全体教师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对症下药,变换教学思路,在教研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到新教法的研讨实践中去,逐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研究的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相信,如果我们能将这样的追求坚持下去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都有一定得收获。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十

今天上午上了一节课后,到附小参与市结盟共建数学教研活动,有了一些思考。

有许多课,老师对教材解读非常的细腻,同时也把难度降到最低,让学生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能让学生减少走弯路,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描述:《三角形边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出现两条边的和等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时,老师很匆忙的将答案抛售出来,放弃了给学生再一次探究的机会。

(我不在现场,是根据执教老师的描述的,但反思中老师有许多老师在反思中都说到如果时间允许会怎样怎样做,或者说到下课后一定要补上这一课。为什么老师们在公开课中无法放弃原有的教学预案,把时间放在学生真正需要引导的地方上来,而是先选择跟着教案走。我想这不仅仅是教育机智的问题,而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片段《统计与可能性》

师:仔细观察白球和黄球,你有什么发现呢?

(表格中呈现六个小组,其中五个小组摸30次,黄球分别是20、11、11、16、14,对应的白球分别是18、19、19、14、16,还有一个小组摸30次,黄球15次,白球20次。)

生:每个数都很接近。师:很接近指什么?生:和我的猜测一模一样。

生:我发现黄球是单数,白球也是单数,黄球是双数,白球也是双数。

师:黄球与白球数接近吗?

(该生是说到一个规律,如果能引到总是总是30,而不是暗示接近效果就不同)

师:3个黄球3个白球摸到黄球与白球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

师:为什么会差不多呢?(板书:数量相同)

师: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老师太急着把结论抛出来了,这三个结果几乎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孩子们是很聪明的,有老师的暗示,学生自然会跟着你走。但给予多次探究后,在由学生总结,我想就不会出现停留于老师所给的表层上。)

片段描述:放铅笔的游戏,选出4支铅笔放在笔袋里。

第一关:任意摸一支,不可能是红铅笔。

师:你是怎么放的?

生1:我放两支蓝,两支黄

生2:我放三支黄

生3:我放三支蓝

……

第二关:任意摸一支,可能是红铅笔。

生1:我放一支红铅笔,两支蓝铅笔

生2:我放两支红铅笔,两支黄铅笔

……

(无小结,如果能问:这些同学这样放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第三关:每次任意摸一支,摸50次,摸到红铅笔与黄铅笔的次数差不多。

生1:我放两支红铅笔,两支黄铅笔

生2:我放一支红铅笔,一支黄铅笔

……

(每次闯关完,教师就匆匆转入第二关了。其实只要在每次学生汇报完毕后追问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含量就提高了。如第一关:这样放都摸不到红铅笔,放法都不同,但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生:只要不放红铅笔就不可能摸到红铅笔.第二关这样放都可能摸到红铅笔,放法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呢?生:不管怎样放,只要有红铅笔就行了。第三关,则归纳到:只要红、黄笔的支数相同就行了。)

片段:《时分的认识》

师: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老师说开始,你就趴下,你认为时间到了就把头抬起来,注意不能打扰别人,也不能再趴下。(开始实验后,陆陆续续孩子们抬头了,等到最后一个孩子把头抬起来)

师:估计不到一分钟的孩子举手;超过一分钟的呢?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估得更准吗?(孩子们再次趴下,开始游戏)

(第一次游戏,一分钟后,还有几个孩子没抬头,有一个超过50秒才抬头,这时全班都在等着他,如果这名学生一直到3分钟后才抬头呢?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等着他呢?其实,只要在钟表中设置一个声音,学生就会明白自己估的是长是短了。和钟表几乎同时抬头是谁呢?老师采访问:你有什么好办法,怎么估得这么准呢?先进行方法的指导,然后再一次进行游戏,才能有效。)

第一次听钟建林老师的讲座,虽然是挑刺比较多,但还是评在点子上,也能给老师们启迪。

一、是从形式与内容上介绍。课前谈话目的是为了拉近距离,缓和气氛;二是为了教育做铺垫。如果能两项兼顾更好。我也曾写过相关的案例,其中最让我感觉巧妙的也是属于这类。

二、教学上如何做到深入与浅出

钟老师从自身实习中导师的话开始讲起,能把自己想讲的说清楚就行了,重点讲明白,反思明白自己讲什么?让老师们思考:一年级的孩子能教函数吗?我的想法是当然能,就看你怎么教了?如何浅出的教给学生呢?他举的例子是:9+2、9+3、9+4、9+5……观察有什么特点呢?他还指出教学是从书到学生之间的一种活动,要学生理解必须浅出,当然深入是保证,只要方向是对的,才能深入到学生的视线 (写于12月3日)

教研活动工作总结篇十一

本学期初中语文教研以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及《xx中xx学年第二学期校本研修计划》的精神为指导,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安排和本学科实际,围绕“有效教学”的核心,继续深入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以有效的集体备课促进有效教学;继续聚焦“自分教学课堂”,推进校本教研,提高我组的整体教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建构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范式。

(一)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根据教研院语文学科精神及校教研室要求开展以“学做教学习共同体”为主题教研活动,把教研落点在课堂的转型:由课堂的如何教到学生的如何学,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引导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设计、研究教学、反思交流。通过理论学习、主题讨论、教学研讨、反思互动、总结交流,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的教学方法,开发建设学校现代语文教学资源库。

(二)打造学科研修特色。借助“备课交流”、“空中课堂”等活动领航主题研修,深入打造“自然分材”的课堂模式,实施特色化的校本研修。通过加强校本主题研修,不断提高教研组整体研修水平。本学期围绕“自分教学”这个主题,组织教师学习和实践研究活动。

其中讲座:卢xx以《塞翁失马》为例探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林xx《小圣施威降大圣》评课、反思;牟xx老师《落日的幻觉》评课;金xx老师《落日幻觉》评课、周xx《小圣施威降大圣》集体备课、《听写大赛活动》等11次组内讲座。

(三)开展读书节活动营造文化氛围。以我校读书图书馆全日对学生开放为契机,在初中段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名著阅读读后感活动、汉字听写比赛、通过举办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营造良好的学习的氛围。

1、做好有效集体备课。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备课组严格按照学校提出的集体磨课的备课要求,围绕“自然分材”研究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形成一些经教学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共同的优秀教案。在集体备课中,要求备课组长挖掘教师潜能,合理分配任务,落实本学期备课组集体备课工作安排,按要求上传集体备课的教案和课件,初一由陈艳宇负责,初二由倪小鸥负责,初三林俐由负责。

2、备课组活动具体要求:

(1)明确分工备课任务,各备课组新老教师搭配备课,一名教师主备课,另外一名教师审核。充分发挥老教师能比较好的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优势,新教师能较好地把握“自分”教学的各个要素的特点,取长补短,优化备课效果。

(2)完成的课题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进行探讨和修改,最终形成定稿。

(3)在课后及时反思,讨论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分”教学各要素。利用自分课堂长处弥补传统课的短板。

3、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现状分析:

(1)以老带新,青年教师由于没有经过课堂教学的长期历练,对课堂的教学方法不够熟悉,通过以老带新是快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2)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各种类型的教学竞赛活动,做到在活动中培养,在活动中提高。

(3)鼓励青年教师多开公开课,由于青年教师,既缺少经验,课堂调控能力也比较弱,基于此,让青年教师上一次公开课,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精益求精,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翻阅大量有关的资料,把这节课涉及到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总结。这无形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量。本学期语文组组的青年教师柯公卿和戴雅雅老师分别参加全国“自分教学”高效课堂评比、市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并开出了3节公开课。

4、做好集体研讨,推出高质量的公开课。(共25节)。

我们组在这一学期中始终坚持集体磨课,经过集体研讨,全组的老师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公开课。这些课既生动活泼又有实效,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的评议,促进了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主要公开课有:

倪xxxx—11—7八(5)班《阿长与山海经》校级家长开放日。

倪xxxx—12—22八(5)班《湖心亭看雪》校级自分达标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