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8:59:10 页码:13
最新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大全11篇)
2023-11-10 18:59:10    小编:

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先梳理思路,列出要点,然后逐步展开。请看以下作品,它们或许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一

本文目录。

角山距山海关城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主峰为大平顶,有巨石嗟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

《临榆县志》载:“角山,距城北六里,脉自边外滦河之北,迄通而东,至建昌之南为大横岭,分支南下,起伏转折,至山海关北顿起高峰,横开列障,南临大海,长城枕之,控哉甸,界辽沈,关城之重镇。”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山”。

返回目录。

各位领导、各位老总、旅游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来自大别山南麓、闻一多故乡——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件事:在8月11日,我们三角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他游览了三角山后,对这里的风景赞不绝口,回去后又到处宣传。他在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上与代表座谈时讲:“有人说大别山风光很好,与庐山比不相上下,我抽个星期天专门到黄冈浠水的三角山去看了一下,确实很好”。为什么俞书记到处宣传三角山呢?那是因为我们三角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离退休干部疗养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下面我将三角山隆重的推荐给大家。

三角山是一座革命山。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五师和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高敬亭、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革命遗迹随处可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湖北省境内唯一保存的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有当时作为新四军后方医院的“碧仙洞”;有刘邓大军挥师南下时,指挥著名高山铺战斗的指挥所“古寨东门”,其珍贵照片至今保留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现在每年前来考察的部队官兵、组织传统教育的学生和开展红色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三角山是一座文化山。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陆羽、吴承恩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把三角山当作吟诗作赋、陶冶性情的最好去处,并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其中“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笔架飞瀑”壮观奇特,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李白、杜甫饮酒赋诗的地方“白甫堡”保存完好;苏东坡、郑板桥在“西陵崖”题留了手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这里还是一座宗教名山。自唐代慈应祖师开山建寺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唐盛时期曾有“三十六寺庙,七十二庵观”、“三千和尚,八百道人”的盛况,已恢复建成的紫云禅寺、金轮寺和三角寺常年香客不断。

三角山是一座风景山。这里有大小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森林覆盖率达81.6%,有千年以上古树100多株,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多种,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水体富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高达17种,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不潮湿,无蚊蠓,是武汉最近的观光旅游、避暑休闲胜地。每年夏天,许多省里的退休老领导都是三角山的常客。

三角山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开发,现建有旅游避暑宾馆36栋,可同时接待1500多人,可供游览的景点有156处,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

来吧!朋友们!三角山敞开大山的胸怀欢迎您的到来!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二

角山距山海关城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主峰为大平顶,有巨石嗟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

《临榆县志》载:“角山,距城北六里,脉自边外滦河之北,迄通而东,至建昌之南为大横岭,分支南下,起伏转折,至山海关北顿起高峰,横开列障,南临大海,长城枕之,控哉甸,界辽沈,关城之重镇。”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山”。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三

三角山,又名笔架山,距蕲春县城西北30公里,横跨蕲春、浠水两县,方园60平方公里,大小山峰近30座,主峰海拔1200米,是鄂东地区名山之一,以其古、奇、特、丽名闻遐迩。山中的“笔架飞瀑”胜景,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

三角山高峻秀美,怪石嶙峋,佳林繁茂,一步一景。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揽胜观光佳境。主要景点有一尖、二尖、三尖、老龙洞、三角寺、笔架飞瀑;还有舍身崖、龙船石、拨火棍等。山中崖壁上还保存有不少诗、词、题刻,“三角山摩崖题刻”,已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是有名的“猎场”,珍禽异鸟,种类繁多,断板龟、红毛狗举世罕见;这里是天然的植物园,林果花草,季季纷芳,红茶花树、月内梭罗极其珍贵;这里是有名的药物库,《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药材,三角山就有400余种。这里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既有山珍野味,又有美景佳境,是人们旅游观光、回归自然的绝妙去处。

石门三角山不仅是旅游胜地,而且还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山上古时城墙依稀可见。古城区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这是其中保存较好的南门。

三角庙三角山历为宗教圣地,隋唐时期,山内有36寺庙,72庵观,有“三千和尚八百道人”之说。现存寺庙有三座,即山上的三角寺,山腰的龙门资教寺和山下的达城庙,均香火旺盛。

老龙仙洞三角寺东北上侧有洞,相传有“龙”潜入而名“老龙洞”。洞内有泉井,子午有潮。洞顶石缝有千年古松一株,苍翠挺拔。旁有“松龙结缘”、“唯天在上”、“有龙则灵”等摩崖古刻。

碧仙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距老龙洞不远有一洞曰“碧仙洞”,相传有仙人居住。大革命时期,我游击队曾在此建立根据地。

望夫石又称舍身崖,位于三角山“二尖”之巅,极目远眺,视野千里。相传早在秦始皇修长城时,三角山一带不少男丁远征北国。山里有一位少妇思夫心切,天天登山遥望,历时数十年,后来听说丈夫客死他乡,便跳崖殉情。

达城庙位于三角山下,始建于北宋初期,清嘉庆十七年建成现在的四进四楹规模。庙里主要供奉二令公尊神,祖籍河南洛阳、世有勋爵。达城庙虽历尽劫波,而庙貌依然,金像亦保存完好。

徐向前元帅曾率主力在达城庙及其附近全歼国民党劲旅,恢复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当时的指挥中心就设在庙里。因此达城庙是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又具有革命意义的文物单位。

龙门资教寺位于三角山上,俗称三角寺。据旧志载:“后梁高僧慈应创建,宋仁宗赐额‘龙门’,宋高宗加赐‘资教’。”开山祖师被赐封为“当山得道,慈应祖师”。明洪武元年(1368年),僧正梁重修。

阁、龙云阁均有楹联,其中龙云阁客堂联为:“独坐蒲团,细剪山云缝旧衲;客来禅室,闲敲石火煮新茶。”据传当年曾有“三千和尚八百道人”。1947年10月,刘伯承、邓小平转战大别山时曾到此歇息,并嘱咐寺僧保护文物,搞好生产。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四

浠水县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著名的大别山脉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故乡——湖北省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各位领导、各位老总、旅游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来自大别山南麓、闻一多故乡——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件事:在20xx年8月11日,我们三角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他游览了三角山后,对这里的风景赞不绝口,回去后又到处宣传。他在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上与代表座谈时讲:“有人说大别山风光很好,与庐山比不相上下,我抽个星期天专门到黄冈浠水的三角山去看了一下,确实很好”。为什么俞书记到处宣传三角山呢?那是因为我们三角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离退休干部疗养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下面我将三角山隆重的推荐给大家。

三角山是一座革命山。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五师和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高敬亭、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革命遗迹随处可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湖北省境内唯一保存的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有当时作为新四军后方医院的“碧仙洞”;有刘邓大军挥师南下时,指挥著名高山铺战斗的指挥所“古寨东门”,其珍贵照片至今保留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现在每年前来考察的部队官兵、组织传统教育的学生和开展红色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三角山是一座文化山。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陆羽、吴承恩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把三角山当作吟诗作赋、陶冶性情的最好去处,并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其中“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笔架飞瀑”壮观奇特,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李白、杜甫饮酒赋诗的地方“白甫堡”保存完好;苏东坡、郑板桥在“西陵崖”题留了手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这里还是一座宗教名山。自唐代慈应祖师开山建寺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唐盛时期曾有“三十六寺庙,七十二庵观”、“三千和尚,八百道人”的盛况,已恢复建成的紫云禅寺、金轮寺和三角寺常年香客不断。

三角山是一座风景山。这里有大小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森林覆盖率达81.6%,有千年以上古树100多株,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多种,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水体富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高达17种,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不潮湿,无蚊蠓,是武汉最近的观光旅游、避暑休闲胜地。每年夏天,许多省里的退休老领导都是三角山的常客。

三角山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开发,现建有旅游避暑宾馆36栋,可同时接待1500多人,可供游览的景点有156处,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

来吧!朋友们!三角山敞开大山的胸怀欢迎您的到来!

浠水县国家位于著名的大别山脉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故乡――湖北省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60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境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气温26℃―28℃,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休闲疗养之所。

三角山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动人的传说比比皆是。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杨六郎、陆羽、李时珍、吴承恩、陈沆、郑板桥等历代名人都到过此山,或吟咏景观,或题诗作赋,或旅游登高,或朝佛览胜,或访古探奇,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许多诗痕词迹至今尚存于山崖石壁之上。“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景点“笔架飞瀑”,壮观奇特,载入《中国名胜辞典》;“三角云开”被列为黄州府浠川八景之一;“白甫堡”为李白杜甫饮酒赋诗之处,至今遗址尚存;“西陵崖”有苏东坡、郑板桥题留的手迹;“采药石”、“疗虎沟”是李时珍当年采药留下的痕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北宋大文毫苏东坡在黄州为官时,春日登上三角山后,返程小憩于绿阳桥,曾填出著名词句《西江月》野弥弥浅浪,横空暖暖微宵,障泥未解玉骢骄,我醉欲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依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在蕲州荆王府任“荆府纪善”之职,为写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曾到过此山,明代文学家、四川眉州知州陈仁近,清代清朝探花、上海道员、两江总督陈銮、中国台湾首任道员陈懋列、清代黄州知府梁文博、太平天国天王府掌书、鄂东著名机趣人物陈仰瞻、民国北京政府众议院院长汤化龙他们都曾来到三角山,或以文名著,或以事功显,留下了许多遗文遗迹。三角山天然石洞引人入胜。主峰东南有老龙洞,进洞口是横的,上镌“松结龙源”四个字,出洞口是竖的,上刻“津液龙涎”四字。洞有三泉其间烟云出没,当地人常据此预测阴晴。洞有三泉其间烟云出没,当地人常据此预测阴晴。令人惊奇的是龙洞的泉水象海水一样,一日分子时和午时两次涨潮,故有“子午泉”之称。涨潮时,随泉水溢出的泡沫中,杂的芦苇的列渣,更为龙洞增添了神秘的遐想。

三角山宗教资源丰富,宗教活动场所较多,是信男善女朝佛览胜的乐土,名山古寺,交相辉映。其中最负盛名的紫云禅寺、金轮寺、龙洞寺是鄂东地区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紫云禅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30年),至今已有1370年历史。传说祖师开山之时,有紫云萦绕山峰,故名紫云寺。龙洞寺位于老龙洞西侧,始建于宋,传说开山之时,主持讲经手法,一对石笋由土而出,经久而没,云为神龙听经。自此龙洞寺名声大噪。此外,还有白支庵、天然庵、慈姑堂、五丰庵、观音阁、清风客等宗教寺观。据史志载,兴盛时期三角山曾有“道人八百,和尚三千,游者如朝,朝者如市”的盛况。三角山战争遗址和革命遗迹众多,是革命根据地。三角山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未农民起义军首领王巢、王仙芝战千里受挫,来到此山修整分兵,一个横扫江南,一个北取长安;元未时代义军将领徐寿辉率领的江淮义师曾多聚于此;清咸慧年间(公元1851―1861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悍将李昭寿、陈洪曾率兵驻此,建城垒寨,重创清兵湘淮劲旅,至今寨墙城门保存完好,掩映于松林之中,时断时续,已成为历史遗迹,目睹依山而垒的石寨墙仿佛又看到了人喊马嘶、刀光剑影、杀声振天的古战场,令人顿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在历次革命战争时期,三角山均为革命的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四军军长徐向前、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和红二十八军军长、政委高敬亭各自均率部队在三角山驻扎过,打过游击;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时期,三角山是革命根据地南部的一个重要阵地,是新四军和游击队开展对敌斗争的腹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我党在这里建立了三角山区委(1941年改为特区工委),高敬亭、张体学、王全国、钟子恕等同志,曾在此指挥战斗。当年的县抗日民主政府就设在东麓的李家宕,新四军五师师长、政委李先念同志曾在此亲临视察抗日斗争,现旧址尚存,是湖北省唯一仅存的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碧仙洞”是当时新四军的一个后方医院。“革命洞”是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政委张体学同志率领新四军41团、42团,在三角山一带坚持抗战,运筹帷幄,指挥战斗的地方。民国36年(1947年)10月20日刘伯承挥师南下,在部署著名的“高山铺”战斗之余,曾在三角山古寨东门与三名警卫人员留影,这张珍贵的照片至今仍保留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东门现已辟为“刘伯承留影处”。

三角山森林景观独特,珍稀动物资源丰富,欣赏科研价值高。三角山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丰沃的土壤条件形成了丰富的植被,园内植物分布达138科496属1100多种,构成了森林景观丰富的美学资源,呈现出季相和色相的交替变化,一年四季景随季换,春光明媚,百草争春,山花烂漫,莺歌燕舞,松清竹翠;盛夏时节,凉风习习,气候宜人,居此避暑,此乐何极;秋高气爽,玉树琼花,于此红透,游人至此,心旷神怡;隆冬季节,银装素裹,玉树琼花,于此赏雪,胜似北国。

三角山珍稀植物资源丰富,欣赏科研价值高,有鄂东杉王“拨火棍”、生长千年的迎客松、云松和红茶花树,传为仙人所植的梭椤树,白果树,以及外形似竹,节内有人形的人竹等稀珍植物。号称杉木之王“的拨火辊,树高20余米,过径5米,材积10.7立方米,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相传为明代三角寺的老和尚追赶神时,拿着拨火棍到此歇息,把拨火棍倒插在石板下,后生根入缝长成大树,至今树顶端两米长的树梢,呈黑色,不长枝叶,如火烧焦一般,甚为奇怪。据调查,三角山有断板龟、锦鸡、红毛鸡等野生动物40多种。还盛产细辛、贝母、前胡、野生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和林副土特产品。据传三角山远古时为东海,至今三角山林间还产着水乡特有的芦苇,芦苇丛中还夹杂着海螺壳。传为三角山僧人所食的“云雾菇”、“罗汉菜”、“海螺菜”为山中天然特产,其味道脆香甜爽口,但只宜素食,入荤则味道索然。当地流传有“入山不食三样菜,不算游了三角山”的。

顺口溜。

三角山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6℃,夏季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疗养、游乐休闲场所。

三角山,又名笔架山,距蕲春县城西北30公里,横跨蕲春、浠水两县,方园60平方公里,大小山峰近30座,主峰海拔1200米,是鄂东地区名山之一,以其古、奇、特、丽名闻遐迩。山中的“笔架飞瀑”胜景,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

三角山高峻秀美,怪石嶙峋,佳林繁茂,一步一景。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揽胜观光佳境。主要景点有一尖、二尖、三尖、老龙洞、三角寺、笔架飞瀑;还有舍身崖、龙船石、拨火棍等。山中崖壁上还保存有不少诗、词、题刻,“三角山摩崖题刻”,已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有名的“猎场”,珍禽异鸟,种类繁多,断板龟、红毛狗举世罕见;这里是天然的植物园,林果花草,季季纷芳,红茶花树、月内梭罗极其珍贵;这里是有名的药物库,《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药材,三角山就有400余种。这里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既有山珍野味,又有美景佳境,是人们旅游观光、回归自然的绝妙去处。

石门三角山不仅是旅游胜地,而且还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山上古时城墙依稀可见。古城区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这是其中保存较好的南门。

三角庙三角山历为宗教圣地,隋唐时期,山内有36寺庙,72庵观,有“三千和尚八百道人”之说。现存寺庙有三座,即山上的三角寺,山腰的龙门资教寺和山下的达城庙,均香火旺盛。

老龙仙洞三角寺东北上侧有洞,相传有“龙”潜入而名“老龙洞”。洞内有泉井,子午有潮。洞顶石缝有千年古松一株,苍翠挺拔。旁有“松龙结缘”、“唯天在上”、“有龙则灵”等摩崖古刻。

碧仙洞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距老龙洞不远有一洞曰“碧仙洞”,相传有仙人居住。大革命时期,我游击队曾在此建立根据地。

望夫石又称舍身崖,位于三角山“二尖”之巅,极目远眺,视野千里。相传早在秦始皇修长城时,三角山一带不少男丁远征北国。山里有一位少妇思夫心切,天天登山遥望,历时数十年,后来听说丈夫客死他乡,便跳崖殉情。

达城庙位于三角山下,始建于北宋初期,清嘉庆十七年建成现在的四进四楹规模。庙里主要供奉二令公尊神,祖籍河南洛阳、世有勋爵。达城庙虽历尽劫波,而庙貌依然,金像亦保存完好。徐向前元帅曾率主力在达城庙及其附近全歼国民党劲旅,恢复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当时的指挥中心就设在庙里。因此达城庙是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又具有革命意义的文物单位。

阁、龙云阁均有楹联,其中龙云阁客堂联为:“独坐蒲团,细剪山云缝旧衲;客来禅室,闲敲石火煮新茶。”据传当年曾有“三千和尚八百道人”。1947年10月,刘伯承、邓小平转战大别山时曾到此歇息,并嘱咐寺僧保护文物,搞好生产。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五

三角山旅游风景区位于著名的大别山脉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故乡--湖北省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60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境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气温26℃-28℃,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休闲疗养之所。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传说。

工按南海观音菩萨说的做了后,说来也巧,百多斤重的担子挑着还没四两重,几百斤重的石头抬起来象是抬灯草,更巧的是整天做事的人也不觉得饿,病人的病也好了,原来人人哭哭啼啼的,如今却嘉喜笑颜开,监工的头儿觉得很蹊跷,就找了个民工问原因,这个民工就把老婆婆给丝线的事说了,他不知道老婆婆是观音菩萨变的,监工的头儿就把这件事禀告了秦始皇。

秦始皇听了半信半疑,于是亲自去看了一下,见那些填海的民工肓挑背扛,行走如飞,而且每人的扁担、杠子和锄头的果真都有一根五色丝线。秦始皇手下有个谋士见了连忙禀告秦始皇道:“百姓们所披的丝线乃是上帝所赐的宝线,这正是万岁的洪福齐天,不如把这些宝线收集起来,扎成一根鞭子,用鞭子去赶山填海,也免得劳民伤财,百姓也感激万岁的恩典”。

秦始皇本就贪财爱宝,见手下这么一说,心里非常高兴,当时就命监工将所有民工的丝线全部收集起来了,连夜命人扎成一根七尺长的宝鞭。宝鞭扎成以后,秦始皇要试下宝鞭是不是真能赶山填海。他将鞭子甩了两下,第一下子就把南山的一块石板打开了一条石缝,就形成了现在三角山卧仙峰旁边的景点“一线天”,第二下子甩在了灵秀山旁边,就形成了现在的金边溪(因。。。)。

秦始皇大喜,决定把离东海几千里外的南山赶去填东海,于是他朝南山连抽了两鞭,当时山摇地动,电闪雷鸣,飞砂走石,南山的山顶被打开了两道深洼后腾空而起,一直飞向东海并将东海填了,就变成了三座山峰,所以后来人就称此山“三角山”。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六

三角山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动人的传说比比皆是。

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杨六郎、陆羽、李时珍、吴承恩、陈沆、郑板桥等历代名人都到过此山,或吟咏景观,或题诗作赋,或旅游登高,或朝佛览胜,或访古探奇,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许多诗痕词迹至今尚存于山崖石壁之上。

“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景点“笔架飞瀑”,壮观奇特,载入《中国名胜辞典》;“三角云开”被列为黄州府浠川八景之一;“白甫堡”为李白杜甫饮酒赋诗之处,至今遗址尚存;“西陵崖”有苏东坡、郑板桥题留的手迹;“采药石”、“疗虎沟”是李时珍当年采药留下的痕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北宋大文毫苏东坡在黄州为官时,春日登上三角山后,返程小憩于绿阳桥,曾填出著名词句《西江月》野弥弥浅浪,横空暖暖微宵,障泥未解玉骢骄,我醉欲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依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在蕲州荆王府任“荆府纪善”之职,为写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曾到过此山,明代文学家、四川眉州知州陈仁近,清代清朝探花、上海道员、两江总督陈銮、台湾首任道员陈懋列、清代黄州知府梁文博、太平天国天王府掌书、鄂东著名机趣人物陈仰瞻、民国北京政府众议院院长汤化龙他们都曾来到三角山,或以文名著,或以事功显,留下了许多遗文遗迹。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风光。

三角山宗教资源丰富,宗教活动场所较多,是信男善女朝佛览胜的乐土,名山古寺,交相辉映。其中最负盛名的紫云禅寺、金轮寺、龙洞寺是鄂东地区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紫云禅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30年),至今已有1370年历史。传说祖师开山之时,有紫云萦绕山峰,故名紫云寺。龙洞寺位于老龙洞西侧,始建于宋,传说开山之时,主持讲经手法,一对石笋由土而出,经久而没,云为神龙听经。自此龙洞寺名声大噪。此外,还有白支庵、天然庵、慈姑堂、五丰庵、观音阁、清风客等宗教寺观。据史志载,兴盛时期三角山曾有“道人八百,和尚三千,游者如朝,朝者如市”的盛况。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七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我来自大别山南麓、闻一多故乡——浠水县三角山景区。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件事:在8月11日,我们三角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他游览了三角山后,对这里的风景赞不绝口,回去后又到处宣传。他在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上与代表座谈时讲:“有人说大别山风光很好,与庐山比不相上下,我抽个星期天专门到黄冈浠水的三角山去看了一下,确实很好”。

为什么俞书记到处宣传三角山呢?那是因为我们三角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离退休干部疗养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下面我将三角山隆重的推荐给大家。

三角山是一座革命山。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五师和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高敬亭、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革命遗迹随处可见。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湖北省境内唯一保存的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有当时作为新四军后方医院的“碧仙洞”;有刘邓大军挥师南下时,指挥著名高山铺战斗的指挥所“古寨东门”,其珍贵照片至今保留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现在每年前来考察的官兵、组织传统教育的学生和开展红色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三角山是一座文化山。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陆羽、吴承恩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把三角山当作吟诗作赋、陶冶性情的最好去处,并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其中“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笔架飞瀑”壮观奇特,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李白、杜甫饮酒赋诗的地方“白甫堡”保存完好;苏东坡、郑板桥在“西陵崖”题留了手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这里还是一座宗教名山。自唐代慈应祖师开山建寺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唐盛时期曾有“三十六寺庙,七十二庵观”、“三千和尚,八百道人”的盛况,已恢复建成的紫云禅寺、金轮寺和三角寺常年香客不断。

三角山是一座风景山。这里有大小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森林覆盖率达81.6%,有千年以上古树100多株,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多种,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水体富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高达17种,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不潮湿,无蚊蠓,是武汉最近的观光旅游、避暑休闲胜地。每年夏天,许多省里的退休老领导都是三角山的常客。

三角山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开发,现建有旅游避暑宾馆36栋,可同时接待1500多人,可供游览的景点有156处,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八

浠水县国家位于著名的大别山脉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故乡――湖北省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60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境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气温26℃―28℃,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休闲疗养之所。

三角山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动人的传说比比皆是。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杨六郎、陆羽、李时珍、吴承恩、陈沆、郑板桥等历代名人都到过此山,或吟咏景观,或题诗作赋,或旅游登高,或朝佛览胜,或访古探奇,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许多诗痕词迹至今尚存于山崖石壁之上。“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景点“笔架飞瀑”,壮观奇特,载入《中国名胜辞典》;“三角云开”被列为黄州府浠川八景之一;“白甫堡”为李白杜甫饮酒赋诗之处,至今遗址尚存;“西陵崖”有苏东坡、郑板桥题留的手迹;“采药石”、“疗虎沟”是李时珍当年采药留下的痕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北宋大文毫苏东坡在黄州为官时,春日登上三角山后,返程小憩于绿阳桥,曾填出著名词句《西江月》野弥弥浅浪,横空暖暖微宵,障泥未解玉骢骄,我醉欲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依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在蕲州荆王府任“荆府纪善”之职,为写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曾到过此山,明代文学家、四川眉州知州陈仁近,清代清朝探花、上海道员、两江总督陈銮、台湾首任道员陈懋列、清代黄州知府梁文博、太平天国天王府掌书、鄂东著名机趣人物陈仰瞻、民国北京政府众议院院长汤化龙他们都曾来到三角山,或以文名著,或以事功显,留下了许多遗文遗迹。三角山天然石洞引人入胜。主峰东南有老龙洞,进洞口是横的,上镌“松结龙源”四个字,出洞口是竖的,上刻“津液龙涎”四字。洞有三泉其间烟云出没,当地人常据此预测阴晴。洞有三泉其间烟云出没,当地人常据此预测阴晴。令人惊奇的是龙洞的泉水象海水一样,一日分子时和午时两次涨潮,故有“子午泉”之称。涨潮时,随泉水溢出的泡沫中,杂的芦苇的列渣,更为龙洞增添了神秘的遐想。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九

角山长城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角山长城。

导游词。

希望大家喜欢!

角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城墙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特点。这里长城高度一般为7~10米,宽度平均4~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外侧十分险峻,难于进攻;内侧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角山形势险要,角山长城也险峻异常,这里的长城,或低缓蜿蜒,或直入云天,远望如带倒挂山峦,实为壮观。古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瞰关城在眼前。

角山景区集山、城、寺为一体。大门是仿明代城堡建筑形式设计的,其造型像个“山”字。正额“角山长城”匾是原国务院副、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题写的,背额“碧海雄峰”匾为当代诗人贺敬之的手笔。有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无险要隘在角山”,足以证明角山的险要。角山长城是明朝辽东镇和蓟镇两座军事重镇的界线,建有敌台、战台5座,关隘一座。站在角山最高峰大平顶上,极目远眺,令人遥想到当年古战场上鼓齐鸣、刀光剑影的壮阔场面。

角山深劾之有一座古朴雅臻的古寺——栖贤寺。明代书法家萧显、兵部左侍郎詹荣、监察御史郑己等都曾寄居于此,潜心求学,固而这里被誉为“山海关文化的摇篮”,并修建了魁星阁。喜好古典文学的人可以到这里感受一下萧显等当年寒窗苦读的情景。

角山顶是观日出的理想之处,在这里可以看到“瑞莲捧日”的壮观景象。夏秋雨季游览栖贤寺,您也许会遇到“山寺巍峨逼太清,下方阴雨上方晴。阶前俯视蛟龙斗,槛外高悬日月明”的奇景。

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角山长城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特点。这里长城高度一般为7~10米,宽度平均4~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外侧十分险峻,难于进攻;内侧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角山形势险要,角山长城也险峻异常,这里的长城,或低缓蜿蜒,或直入云天,远望如带倒挂山峦,实为壮观。古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瞰关城在眼前。但是很多险峻的地方随着岁月的推移已毁坏,看着城墙下的万丈悬崖真不知如何修缮,会不会诞生新的“孟姜女”.

角山长城距山海关城北约3公里,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20米。角山是万里长城从东部海中向北绵延所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又有“万里长城第一山”之称。

角山的主要景点有角山长城、旱门关、栖贤寺等。角山长城包括了角山的主峰大平顶,登临角山长城,远山近海尽收眼底,长城内外的美景可一览无遗。旱门关是角山南部的一座关隘,由城楼、城台两部分组成,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是山海关十大关隘之一。栖贤寺在角山长城内侧,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寺中有一大奇景,名为山寺雨晴,是角山夏季特有的景观,山下细雨绵绵,寺中却是天清气朗,红日高悬;有时,寺中大雨滂沱,山下却又是日上三竿,两处距离相近而景色殊异,令人叫绝。

角山山势巍峨,绵延起伏,是山海关的天然屏障。前山可俯视关城,眺望大海,后山可赏层峦叠嶂,观“北国桂林”燕塞湖,山色湖光,山水相依,令人心旷神怡。登上角山敌台,近邻断崖峭壁,远望群峰起伏,大海如在脚下,长城倒挂山间,有诗曰“自古尽道长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视关城在眼前”。观之令人情趣勃发,思绪万千,充分领略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气魄。角山不但是形势要地,而且名胜很多。坐落在山腰的栖贤寺,始建于明初,是明清时期肖显、詹荣等文人雅士读书隐居之所。角山后峰名“围春山”,肖显从福建辞官归田后,在这里建起草堂,名“围春山庄”,他便在这里优游终生。角山风景秀丽,环境清幽,实为探幽访古之佳境。

漫山林木之上,角山游览索道凌空飞渡,通向栖贤寺。坐在吊椅上,看长城蜿蜒腾越,听古寺钟声悠悠,飘飘然如若神仙。星光淡隐,晨曦微露,登角山俯视南方,可见娇艳的旭日从海天之际喷薄而出,四周金色彩霞相拥,人称此景为“瑞莲捧日”,观者无不如痴如醉。角山春有踏青节,秋有登高节,您尽可以背起行囊来踏青登高。

明代书法家萧显、兵部左侍朗詹荣、监察御史郑已等都寄居于栖贤寺,潜心求学,因而这里被誉为“山海关文化的摇篮”,并修建了魁星阁。喜好古典文学的人,可以到这里感觉一下萧显等当年寒窗苦读的情景。

角山长城,位于山海关城北3公里处,主峰大平顶海拔519米,巨大嵯峨,恰似龙角,故得名角山。角山景区集山、城、寺为一体。大门是仿明代城堡建筑形式设计的,其造型个"山"字。正额"角山长城"匾是原国务院副、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题写的,背额"碧海雄峰double_quotation匾为当代诗人贺敬之的手笔。有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无险要隘在角山",足以证明角山的险要。角山长城是明朝辽东镇和蓟镇两座军事重镇的界线,建有敌台、战台5座,关隘一座。

站在角山最高峰大平顶上,极目远眺,令人遥想到当年古战场上战鼓齐鸣、刀光剑影的壮阔场面。角山深谧之处有一座古朴雅致的古寺-栖贤寺。明代书法家萧显、兵部左侍郎詹荣、监察御史郑己等都曾寄居于此,潜心求学,因而这里被誉为"山海关文化的摇篮",并修建了魁星阁。喜好古典文学的人,可以到这里感受一下萧显等当年寒窗苦读的情景。角山顶是观日出的理想之处,在这里可以看到"瑞莲捧日"的壮观景象。夏秋雨季游览栖贤寺,您也许会遇到"山寺巍峨逼太清,下方阴雨上方晴。阶前俯视蛟龙斗,槛外高悬日月明"的奇景。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十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我来自大别山南麓、闻一多故乡——浠水县三角山景区。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件事:在2002年8月11日,我们三角山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他游览了三角山后,对这里的风景赞不绝口,回去后又到处宣传。他在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上与代表座谈时讲:“有人说大别山风光很好,与庐山比不相上下,我抽个星期天专门到黄冈浠水的三角山去看了一下,确实很好”。

为什么俞书记到处宣传三角山呢?那是因为我们三角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离退休干部疗养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下面我将三角山隆重的推荐给大家。

三角山是一座革命山。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军、红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五师和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高敬亭、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革命遗迹随处可见。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湖北省境内唯一保存的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有当时作为新四军后方医院的“碧仙洞”;有刘邓大军挥师南下时,指挥著名高山铺战斗的指挥所“古寨东门”,其珍贵照片至今保留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现在每年前来考察的官兵、组织传统教育的学生和开展红色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三角山是一座文化山。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陆羽、吴承恩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把三角山当作吟诗作赋、陶冶性情的最好去处,并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其中“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笔架飞瀑”壮观奇特,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李白、杜甫饮酒赋诗的地方“白甫堡”保存完好;苏东坡、郑板桥在“西陵崖”题留了手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这里还是一座宗教名山。自唐代慈应祖师开山建寺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唐盛时期曾有“三十六寺庙,七十二庵观”、“三千和尚,八百道人”的盛况,已恢复建成的紫云禅寺、金轮寺和三角寺常年香客不断。

三角山是一座风景山。这里有大小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森林覆盖率达81.6%,有千年以上古树100多株,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多种,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水体富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高达17种,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不潮湿,无蚊蠓,是武汉最近的观光旅游、避暑休闲胜地。每年夏天,许多省里的退休老领导都是三角山的常客。

三角山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开发,现建有旅游避暑宾馆36栋,可同时接待1500多人,可供游览的景点有156处,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

上海世纪公园导游词篇十一

浠水县国家位于著名的大别山脉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故乡――湖北省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60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境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气温26℃―28℃,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休闲疗养之所。

三角山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动人的传说比比皆是。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杨六郎、陆羽、李时珍、吴承恩、陈沆、郑板桥等历代名人都到过此山,或吟咏景观,或题诗作赋,或旅游登高,或朝佛览胜,或访古探奇,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许多诗痕词迹至今尚存于山崖石壁之上。

“三角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景点“笔架飞瀑”,壮观奇特,载入《中国名胜辞典》;“三角云开”被列为黄州府浠川八景之一;“白甫堡”为李白杜甫饮酒赋诗之处,至今遗址尚存;“西陵崖”有苏东坡、郑板桥题留的手迹;“采药石”、“疗虎沟”是李时珍当年采药留下的痕迹;“六一登高”传为欧阳修晚年登临三角山留下的石刻;北宋大文毫苏东坡在黄州为官时,春日登上三角山后,返程小憩于绿阳桥,曾填出著名词句《西江月》野弥弥浅浪,横空暖暖微宵,障泥未解玉骢骄,我醉欲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依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在蕲州荆王府任“荆府纪善”之职,为写古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曾到过此山,明代文学家、四川眉州知州陈仁近,清代清朝探花、上海道员、两江总督陈銮、台湾首任道员陈懋列、清代黄州知府梁文博、太平天国天王府掌书、鄂东著名机趣人物陈仰瞻、民国北京政府众议院院长汤化龙他们都曾来到三角山,或以文名著,或以事功显,留下了许多遗文遗迹。

三角山天然石洞引人入胜。主峰东南有老龙洞,进洞口是横的,上镌“松结龙源”四个字,出洞口是竖的,上刻“津液龙涎”四字。洞有三泉其间烟云出没,当地人常据此预测阴晴。洞有三泉其间烟云出没,当地人常据此预测阴晴。令人惊奇的是龙洞的泉水象海水一样,一日分子时和午时两次涨潮,故有“子午泉”之称。涨潮时,随泉水溢出的泡沫中,杂的芦苇的列渣,更为龙洞增添了神秘的遐想。

三角山宗教资源丰富,宗教活动场所较多,是信男善女朝佛览胜的乐土,名山古寺,交相辉映。其中最负盛名的紫云禅寺、金轮寺、龙洞寺是鄂东地区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紫云禅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30年),至今已有1370年历史。传说祖师开山之时,有紫云萦绕山峰,故名紫云寺。龙洞寺位于老龙洞西侧,始建于宋,传说开山之时,主持讲经手法,一对石笋由土而出,经久而没,云为神龙听经。自此龙洞寺名声大噪。此外,还有白支庵、天然庵、慈姑堂、五丰庵、观音阁、清风客等宗教寺观。据史志载,兴盛时期三角山曾有“道人八百,和尚三千,游者如朝,朝者如市”的盛况。

三角山战争遗址和革命遗迹众多,是革命根据地。三角山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未农民起义军首领王巢、王仙芝战千里受挫,来到此山修整分兵,一个横扫江南,一个北取长安;元未时代义军将领徐寿辉率领的江淮义师曾多聚于此;清咸慧年间(公元1851―1861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悍将李昭寿、陈洪曾率兵驻此,建城垒寨,重创清兵湘淮劲旅,至今寨墙城门保存完好,掩映于松林之中,时断时续,已成为历史遗迹,目睹依山而垒的石寨墙仿佛又看到了人喊马嘶、刀光剑影、杀声振天的古战场,令人顿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在历次革命战争时期,三角山均为革命的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四军军长徐向前、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和红二十八军军长、政委高敬亭各自均率在三角山驻扎过,打过游击;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时期,三角山是革命根据地南部的一个重要阵地,是新四军和游击队开展对敌斗争的腹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我党在这里建立了三角山区委(1941年改为特区工委),高敬亭、张体学、王全国、钟子恕等同志,曾在此指挥战斗。

当年的县抗日民主政府就设在东麓的李家宕,新四军五师师长、政委李先念同志曾在此亲临视察抗日斗争,现旧址尚存,是湖北省唯一仅存的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碧仙洞”是当时新四军的一个后方医院。“革命洞”是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新四军五师十四旅政委张体学同志率领新四军41团、42团,在三角山一带坚持抗战,运筹帷幄,指挥战斗的地方。民国36年(1947年)10月20日刘伯承挥师南下,在部署著名的“高山铺”战斗之余,曾在三角山古寨东门与三名警卫人员留影,这张珍贵的照片至今仍保留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东门现已辟为“刘伯承留影处”。

三角山森林景观独特,珍稀动物资源丰富,欣赏科研价值高。三角山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丰沃的土壤条件形成了丰富的植被,园内植物分布达138科496属1100多种,构成了森林景观丰富的美学资源,呈现出季相和色相的交替变化,一年四季景随季换,春光明媚,百草争春,山花烂漫,莺歌燕舞,松清竹翠;盛夏时节,凉风习习,气候宜人,居此避暑,此乐何极;秋高气爽,玉树琼花,于此红透,游人至此,心旷神怡;隆冬季节,银装素裹,玉树琼花,于此赏雪,胜似北国。

三角山珍稀植物资源丰富,欣赏科研价值高,有鄂东杉王“拨火棍”、生长千年的迎客松、云松和红茶花树,传为仙人所植的梭椤树,白果树,以及外形似竹,节内有人形的人竹等稀珍植物。号称杉木之王“的拨火辊,树高20余米,过径5米,材积10.7立方米,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相传为明代三角寺的老和尚追赶神时,拿着拨火棍到此歇息,把拨火棍倒插在石板下,后生根入缝长成大树,至今树顶端两米长的树梢,呈黑色,不长枝叶,如火烧焦一般,甚为奇怪。据调查,三角山有断板龟、锦鸡、红毛鸡等野生动物40多种。还盛产细辛、贝母、前胡、野生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和林副土特产品。

据传三角山远古时为东海,至今三角山林间还产着水乡特有的芦苇,芦苇丛中还夹杂着海螺壳。传为三角山僧人所食的“云雾菇”、“罗汉菜”、“海螺菜”为山中天然特产,其味道脆香甜爽口,但只宜素食,入荤则味道索然。当地流传有“入山不食三样菜,不算游了三角山”的顺口溜。三角山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6℃,夏季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疗养、游乐休闲场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