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0:50:50 页码:11
最新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全15篇)
2023-11-10 20:50:50    小编:

发展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之一。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为我们写一篇更加完美的总结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一

加速发展农村经济。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0元以上。保护好基本农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提高单产,确保粮食总产量8.5万吨以上。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建设六大农业产业化基地,新增经济作物1.9万亩。创建魔芋、脐橙、大米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争创茶叶、枇杷2个绿色食品品牌。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改良畜禽品种结构,坚持标准化生产,启动标准化饲养基地,巩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继续申报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畜产品基地认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依托资源优势,下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壮大禾森养鹅场、仁兴种兔场、丹鹏养猪场等畜禽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奶牛、生猪、肉兔、肉羊”专业乡镇、村组。

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示范县建设,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和发动群众,加大交通、城建、水利项目建设和植树造林的力度,不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年新修乡村水泥路40公里,村通率达到90%以上,社通率达到70%以上,力争一个乡镇实现社社通,同时加强已建乡村水泥路养护工作;改造丹夹路面3.5公里,改建中(隆)双(桥)路3公里。全面完成106线xx段和县道、乡道、渠道绿化,每个乡镇完成2条村社道路绿化样板路建设。稳步推进“娇小美城”建设,完成唢呐艺术长廊、文庙商业步行街、环城滨河路、金宇小区、阳光花园、世代二期、中泰二期等在建工程,改造丹夹路进城口;实施大树进城,实行部门责任和市场化管理,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工作,党仲水库扩建工程完成竖井控制闸安装和大坝基础灌浆等工程,力争梅湾、东风、中观山、古井沟4个水库病险整治资金尽快下达,实施旱山村集雨灌溉、第三期人饮解困工程和红层找水工程。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力度,全民参与植树造林,完成退耕还林和其它成片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四旁零星植树50万株。建设农村沼气池1000口,加快城镇沼气净化池建设,搞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新建城市沼气净化池10个。建好城市垃圾中转站,在主要街道实行垃圾分类袋装,落实门前“三包”,巩固“创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力争全面完成丹夹陶瓷走廊烟尘治理任务;加强河、安溪河流域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全年无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二

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由县级领导牵头负责16项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排查调处企业改制、工程欠款、征地拆迁、企业军转干部、知青等方面的不稳定问题,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大的不稳定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平安”,建成了县公共应急指挥中心。全县各类社会治安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建成了镇、村、社、户四级防范网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七大防范体系已初见成效,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省委、省政府对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的检查,验收达标并受表彰。

(九)抓精神文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双创”创建活动和各类体育比赛、书画展、演讲赛、舞蹈歌咏赛及一月一次广场文化娱乐活动,成功承办了省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来丹慰问演出。宣传、广电部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了多次宣传战役,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村通工程建设,全县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107户。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全年农民科技培训3.5万人次。大力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新丹中校顺利建成投入使用,动工新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改造中小学危房4937平方米,完成高中段招生1545人,高中段入学率达到75.4%,高考本科上线首次超过200人。深入推进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中医院改制,新中医院、骨伤科医院建成使用,疾控中心正在加紧建设;血吸虫病综合防治进一步加强,被列入全国血吸虫病防治项目重点县。高度重视计生工作,实施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4.6%。扎实抓好民政工作,强化社会保障,符合城市低保条件人员得到了应保尽保;认真落实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58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和征缴费用都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全面推进城镇社区工作,5个社区居委会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深入开展救灾救济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救助困难学生近500人、残疾儿童72人,基本保证了家庭困难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十)抓党的建设,领导力量更加坚强。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执政施政实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县委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地方组织法》,正确处理县四套班子的关系,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四套班子依法履职行使权力,围绕中心抓发展,落实项目一起上。坚持执行好县委书记办公会、县委常委会、县委民主生活会等各项会议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规范党委决策行为,增强了重大决策的公开、透明、监督力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三

据统计预测,2004年我县5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位分别为:gdp总量排第130位,比2002年(下同)上升7位;人均gdp排第85位,同比上升4位;工业增加值排第124位,同比上升3位;财政收入排第132位,同比持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排第52位,同比上升4位。从统计情况看,5项指标中gdp总量已经提前完成升5位目标,其它指标除财政收入外都有望在今年实现升位目标。关于“四个翻番”目标:一是交通建设方面,两年来投入建设资金1.1亿元,使等级公路总里程由2002年的102.3公里增加到374公里,所占公路总里程数的比例由17.8%上升到74%,通水泥路的村由2002年的24个上升到119个,水泥路村通率由18%上升到88%,提前实现了翻番目标。二是城市建设方面,两年来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步伐,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亿多元,完成城市建筑面积达17.8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今年将达到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网建成覆盖面积达6.5平方公里以上,同2002年比实现翻番目标。三是工业经济方面,两年来大力实施强工战略,不断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去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亿元,是2002年的1.98倍,预计今年将达到6.7亿元,是2002年的2.76倍,将顺利实现翻番。四是财政收入方面,通过大力实施强工战略,拓宽增收渠道,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由于受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政策和财政体制调整的影响,降低了财政基数,加之工业经济对税收的贡献存在滞后的问题,主要是丹齿改革,芒硝、陶瓷企业实施的技改扩建项目和工业园区新办企业从项目的实施到正常生产、优惠政策的结束需要1-2年的过程,工业经济增量不能同时反映为税收的增量,当前一批工业项目正在建设,到今年才会相继竣工投产,所以今年财政收入还不能实现大幅增长,离升位目标尚有差距;但是由于我县工业发展的大势已经形成,工业税收的增长潜力在一年后将得以充分显现。所以,将财政收入升位翻番目标调整为:在扣除农业税收、非税收入等不可比因素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指标在明年即2006年实现升位翻番。

正确、清醒地分析我们面临的实现升位翻番的新形势,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事求是地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是为了自加压力、再攀高峰。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四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县委将继续以建设法治为目标,努力营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为升位翻番提供政治动力和保障。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代会、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行决策论证制、公示制和听证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深入推进“村民自治示范村活动”,增强村民自治能力;切实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不断增强工作职能和服务功能。深入开展“四五”普法,不断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切实推动依法治县。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切实转变司法机关工作作风,严惩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

(三)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努力建设文明。

按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县委将继续以建设文明为目标,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为升位翻番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广泛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群众热爱、建设热情。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争创市级二星文明县城,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发挥文联作用,繁荣文艺事业,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丰富和发展唢呐文化、大雅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对外影响力。

全面推进科教兴县战略。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巩固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山区和困难儿童入学;把xx中学建设成为省级示范高中。继续抓好科技工作,实施“十万农民科技培训”计划,启动“省级科技进步县”建设。加强广播电视、通讯等建设,提高有线电视和电话村通率。争创计划生育“省级优质服务县”。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药品市场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搞好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三病”防治,组织实施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建设和谐。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执政社会基础、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今年,县委将以建设和谐为目标,着力营造安定团结的发展环境,为升位翻番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五

——关于我市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调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部署,9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财经工委的同志对我市的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先后听取了市农林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海洋与渔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等单位以及、等镇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

今年以来,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多次召开农民增收推进工作会议,并认真抓好落实。农林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等部门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抓农村,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全力推进项目农业和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涌现了一批农民增收新的亮点,项目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负增收、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建设、发展民营经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特别是项目农业和农业外资引进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去年9月,全省*个县市中有*个县市被省评为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榜上有名。去年在**市农业综合表彰会上,我市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1-9月份,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达3858元,同比增长15.9%,是多年以来农民增收形势较好的一年,农民增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农民种养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去年秋播以来,由于狠抓了夏熟作物的培管措施,今年夏熟生产和蚕桑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实现夏粮总产8.38万吨,其中,油菜籽收入达1.68亿元,农民增收1869万元;蚕茧总产值811.5万元,增收1185.6万元。全市畜牧业在禽流感、饲料价格上涨、外贸出口受阻等不利因素并存的情况下,畜禽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畜禽产品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二是项目农业取得新的突破。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进一步确立了“抓农业重在抓项目”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农业,我市项目农业建设有了新发展和新提高。1-9月份,全市新建或扩建农业龙头企业80家,直接带动基地面积近10万亩,带动农户近5万户。总投资1200万元的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9月开工建设,今年5月建成投产,已收购青蚕豆1200吨,青豌豆500吨,带动基地1000多亩,青蚕豆亩均增收200元。**公司、菜业制品有限公司、兴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项目,都为致富一方百姓作出了贡献。1-9月份,农民从本地各类农业企业中得到的收入人均增加72.9元,增幅达14%,根据近年的“三资”开发农业项目实绩,项目农业每投入100万元,就能给农民每年带来约30万元的收入。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逐步加快。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加快中介组织建设,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今年8月份,我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万人,其中就地转移1.03万人,异地转移1.17万人,农民人均外出劳务收入增加226元,增长17.7%。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年收入一般在1-1.2万元之间,收入较高的是建筑行业,年收入一般在1.5-2万元之间。

(二)。

近几年,市镇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帮助农民增收上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在农民增收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低”,即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在我市尚未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35岁以上的占73%,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9%,无一技之长的占8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成为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准确判断,结果往往是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随之大幅降低。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这些都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大多数农民则有些无所适从,结果导致农业产业化步履缓慢,农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二是“高”,即农业成本高。近二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了农民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增产不增收,再加上农资市场混乱,农民担心高价买了假种子和劣质化肥农药,到时候低价卖出农副产品,里外赚不到钱。近几年,柴油等渔用物资价格也一路上扬,各类费用急剧上升,渔业成本不断增加,广大渔民的增收问题也成了“纸上谈兵”。

三是“少”,即农业投入少。由于我市财政支付能力弱,用于农业的技术、资金投入有限,导致推动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动力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滞后,农业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今年我市遭遇干旱,由于水利设施功能衰退,损毁严重,抗灾能力大大减弱,使农业生产遭受一定损失。有些镇乡由于财政困难,争取到的有限的农业项目资金没有真正投入农业,而是挪作他用,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发展。

四是“重”,即农民负担重。近几年,国家通过实施税费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民负担有所减轻,但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涉渔收费部门还是不少,收费项目繁多,渔民负担仍然很重。与此同时,农民的“隐性负担”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是医疗、教育等负担加重。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比不上城镇,但是其开支并不比城镇低,有了病往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为了让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许多农村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除了缴纳高额的借读费,不少家长还进城“陪读”,既耽误生产,又增加费用。其次是婚嫁成本居高不下,人情消费有增无减。在农村,子女婚嫁仍是农民开支的头等大项,尤其是为儿子成家,几乎要用尽全部积蓄,很多人还要举债。大部分农户每年用于各种人情的礼金占了家庭开支的很大比重。

五是“难”,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难。据调查,目前我市征用土地涉及到892个村民组31720个农户78598人,人均耕地在0.4亩以下的农户为7932户19507人,被征地农民人均获得补偿1.35万元。有限的征地补偿金只够维持农民短短几年的基本消费,很难用它作为自己的创业资金实现再发展,也难以保障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赚取与从前经营土地相当的收入,从而难以保障他们能够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少失地农民将征地补偿金一次性用于房屋建设、子女婚嫁或偿还债务,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困难,特别是一些失地的老年人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尤为突出。

(三)。

如何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和我们人大常委会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环境等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农民增收,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农民是弱势群体,弱就弱在素质上。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农民长期性增加收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消除农民的“低素质屏障”。

一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建议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围绕农民增收来建立政绩考核体系,坚持不以gdp为目标取向,不以表面繁荣为政绩,以把党的富民政策创造性地惠及到农民身上为己任,形成农民增收稳定的政绩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宏观指导,坚持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发展村级组织带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带农户、农户自己联农户等多种形态的合作组织,引导他们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发展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既要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更要注重加大对产前信息体系建设和产后加工流通的扶持力度,以及对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扶持力度,从而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只有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农民增收问题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另一方面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三是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经纪人”、“田秀才”、“土专家”等新型农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支不可缺乏的新生力量。因此,建议政府要进一步扩大视野,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之成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农业人才后备库,充分发挥他们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议政府:

一是进一步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所以建议政府要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尽快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反馈,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扩大农产品销售。

二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农村集体保障功能不断削弱,农村因病因灾返贫和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的处境不容乐观。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政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要构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援助体系,让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体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要完善财政对低保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资金落实。二要构建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尽快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问题。三要构建农村教育救助体系,重点是逐步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四要构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解除农村养老之忧。

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我市人多地少,大量农民和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人均占有农业资源偏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是农民收入、特别是来自农业收入长期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快农村劳务输出,顺应城市化规律之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由过去人为地限制农民进城,到鼓励农民进城,进而发展到允许农民进城定居。这既需要改变以往不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摒弃以往限制农民进城的一些做法,降低农民进城定居的门槛,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要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在国民待遇上的差别,对进城务工一定时间、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允许其申请变为城市居民,并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为进入城市的农民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适应新的环境,迅速转换角色,在城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从长远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的根本出路。因此,要逐步提高城镇化科学规划水平,合理布局,以现有的市区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要把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小城镇功能,壮大县域经济,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向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城镇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农村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六

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农业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和粮食直补等各项减负增收政策,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村经济发展呈现了多年未有的良好形势。农业总产值实现5.46亿元,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35元,增长460元,增幅是去年的2倍多;粮食总产量达到8.5万吨,增4.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公司加农户、基地加农户、业主加农户模式的推动下向调高、调优、调畅的目标迈进,六大基地新增经济作物2.6万亩;成功申报了魔芋、水稻、脐橙等绿色食品品牌5个,完成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基地3个和国家级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的认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培育了国荣丝绸、禾森餐饮养殖、“红运橙”、“金陆捌”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村专合组织7个。生猪生产走出多年低谷,出栏20.9万头;新增奶牛650头,存栏达到2150头。拓宽农村劳务输出渠道,全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4万人,劳务收入达1.3亿元。加强新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资金1亿多元,修复水毁工程350处、整治病险水库11座、改造中低产田土2600亩、解决3900人饮水困难、改造农民住房2000户;农村户办“六小”工程得到普遍推广;新修乡村水泥路136.5公里,农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四)抓第三产业,商贸旅游日益活跃。

加快推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营造“亲商、重商、敬商”的社会氛围,宣传兑现优惠政策,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质量,让各类社会财富在商贸领域得到充分涌流,全年新发展民营企业56户、个体工商户1013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亿元,促进了城乡经济繁荣。金融运行平稳,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95亿元,增长14.6%,贷款余额5.29亿元,增长8.5%。重视旅游发展,积极打造“两山两线”旅游品牌。九龙山景区公路全面硬化,景区设施进一步完善;龙鹄山开发总体保持稳定,在磨合中逐步向前推进。丹蒲路、丹顺路休闲旅游带依托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的优势得到快速发展,新增餐饮旅游休闲场所18家,其中2家被命名为市级休闲娱乐区(点),尤其是逸兴苑以其生态园林规模和幽雅的川西民居风格在周围市县产生较大影响,被旅游卫视列为推荐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来丹。全年接待游客2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80万元。

(五)抓基础建设,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七

按照国有经济有序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的要求,积极开展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工作,理顺机制,轻装上阵,加快发展。主要抓了丹齿公司、丝绸公司和商贸企业的改制。针对丹齿公司停产后,改制工作集中面对各种困难、矛盾的情况,县委精心部署,沉着应对,县级各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在帮联丹齿职工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改制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中车(集团)总公司及下属7436厂对丹齿公司的整体兼并;目前中车丹齿公司已投入设备维修和技改资金3000多万元,企业运转正常,正在逐步调精、调优产品结构,开拓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向既定的3年内达到产值5亿元的目标奋进。原县丝绸公司由井研国荣丝绸公司收购盘活;已完成5个原国营商贸企业改制工作;粮食企业改制目前进入关键阶段,职工身份转变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面对竞争激烈的招商形势,我县不畏强手,奋起直追,领导带头,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抓招商。创新招商引资考核和奖励办法,大幅度提高了招商工作在各部门、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中的比重和对引资成功者的奖励额度,实行了招商“朝会”制度。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压力增大、办法增多、渠道拓宽,加强了与沿海及周边省市的交流,与达州万源市结为友好县,与江苏省金坛市进行了友好交往。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协议资金6.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1亿元。引进了中车汽修、国荣丝绸、喜洋洋光学、汇康中药、正大制釉、宏宇炉料、禾森餐饮养殖、新豪橡胶等十多家企业。

(七)抓亲民爱民,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县委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坚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一是大力开展争当“爱民书记和爱民干部”评比表彰活动。先后有19名优秀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受到市、县表彰。二是扎实开展消灭无墙户工作。采取联系部门出资一点,所在乡镇资助一点,村社党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改造无墙户或危房户108户。三是做好群众急、难、险、困的救助工作。组织慰问贫困群众、贫困党员近2000人,发放慰问金45万元。制发了灾民救助卡、特困户救助证、五保供养证,对农村295户特困户和五保户实行了低保补助;重点解决农村退伍军人和老复员军人在生活中的“三难”问题。四是实施“星光工程”,投资建成县老年人活动中心。五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全面推行依法逐级信访,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在信访办轮流值班接待来访群众,对突出的信访问题包案处理;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535件,及时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纠纷1236件。2004年,我县是全市唯一到市以上机关无序上访指标为零的县。

(八)抓政治文明,社会环境祥和稳定。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敬爱的党组织: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在这30年里我们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这30年里,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的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而且我们从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了现在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到处工厂林立,工业水平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中型城市数量日益增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第一位,只注重gdp的增长。因为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很少考虑到社会、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但我认为这是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必经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对于一个经济、技术都很落后的国家而言,要做到经济和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只有首先把经济建设好了,才有能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但是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因此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三农”问题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重;社会风气、道德变坏,精神文明建设落后。党中央及时认识到了问题,提出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在xx届三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只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但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又是摆在我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首先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中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因为目前我国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物质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

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为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和中国新《劳动法》的颁布,我们制造的产品成本上升,在国内外市场上价格优势越来越小,而且现在是信息社会,是科技社会,只有拥有高技术才能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且现在是绿色时代,我们的产品要讲究环保,健康。

因此,一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20年2月28日。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九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所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走依法管理与和谐管理相互结合的新路子。

一、确立科学的城市管理思想。

科学的城市管理思想,就是围绕建设美好万源的总目标,适应城市前进发展的步伐,时刻更新观念,革除因循守旧的陈腐意识,结合万源实际,有所超前,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长远战略目标,牢固树立“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观念,立足增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区域环境的“强磁场”效应,凸现地方投资新优势,进而汇聚人力、物力、智力和财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贯彻以人为本的城管理念,就是要在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就业、谋生等问题。作为扎根本土的“弱势经济”,其在活跃地方经济的同时,也是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要考虑其存在的合理性,决不能一味强调取缔、清理,要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市容与繁荣的协调统一。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口集聚城区,随之带来的人流物流量也集聚增大,不可避免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迫切需要适时适地的在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以及人员配置上进行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同步发展,决不能脱离地区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搞“效仿管理”和“超前管理”。

二、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

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社会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真正实现“全面覆盖、长效管理”这个目标,必须在治标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标本兼治。

因城市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管理工作不是哪一级政府、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多管齐下打好总体战首先是作为地方政府要将行政处罚权进行集中,明确城市管理部门的“带头”地位,赋予其市容管理的指导权和监督权,避免“看得见的管不着”情况的发生和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其次是各单位、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抽调人员全面参与城管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便于统一指挥调度;三是要联合各单位、部门,经常性开展各类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形成市容常抓不懈、环境居高不下的良性管理局面

首先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为原则,在管理过程中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帮助的思想,要通过柔性的执法方式将问题解决。但是在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同时,我们必须要保障在坚持法制的前提下维护社会和谐,绝不能降低管理标准、淡化法律的严肃性,更不能让少部分善于“钻空子”、只图私利、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经常与城管执法人员“打游击”的不法分子逃避法律的惩处,尤其是对肆无忌惮而又无视城管法规的个别人员,绝不能讲情面,必须要严惩重处

否则就等于姑息、放纵。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所以,城市管理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一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一是要处理好点面、内外之间的关系。在管理过程中既要提高主次干道、繁华地段等窗口区域的城市品位,同时也要兼顾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以及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二是要处理好市容与繁荣之间的关系。繁荣与市容相互促进、和谐统一,对占道经营、设置门头广告这些有利于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但又或多或少会对市容造成影响的行为,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要结合实际情况分类管理、区别对待。三是要处理好短期行为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符合部分人眼前利益、能带来短期效益,但影响城市长效管理的短期行为,要正确分析、坚决制止,使城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减少城市管理的成本,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三、提高科学的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要讲究语言执法艺术语言接触是执法活动的第一接触,更是同当事人进行沟通、取得当事人理解配合和获得周围市民支持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的文明用语,不但是个人素质与修养的集中体现,而且可以增进与相对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要切忌使用有伤当事人自尊和感情的语言,要和风细雨、有理有节的进行教育引导,化解执法矛盾二是要讲究行为执法艺术冷静的态度、耐心的听讲、细致的分析,是避免矛盾激化、保证执法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方法,要善于从当事人的争辩、陈述中分析当事人的心理想法,进而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处理,或者情感感化,或者说理教育,或者依法强制处理三是要公平公正办案在执法活动中,执法人员对各类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理处罚结果要把握适当,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注意尺度的把握,要牢牢掌握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必须得到改正这一原则,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果断作出处理,以保证执法效果的实现,在执法活动中忌滥用权力,忌处罚随意性

人是城市活动的主体,也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市民素质(卫生习惯、文明意识、法制观念)的高低直接决定城市管理方式、水平和成效,所以必须在提高市民法治观念和城管意识上狠下力气。一是要在教育中提高。要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和培训制度,有步骤地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深入广泛的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二是要在环境中陶冶。要通过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文明氛围,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春风化雨,点滴入土,逐步告别不文明行为和习惯;三是要在参与中养成。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使人们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四是要在约束中强化。要通过加大各种法规的执法力度,查处不文明行为和违章行为,使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习惯和行为,通过管理和约束得以规范、巩固和强化。

宣传是增进理解、加强沟通的最佳途经,耳闻目染的宣传势必会起到潜移默化效果。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构建立体化宣传格局,利用图像、声音、文字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典型经验以及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的先进事迹,将城管工作社会化、公众化,增进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与误解。同时要开辟电视、报纸、网络曝光专栏,对违规违章行为进行公开曝光,根据相关条例指出存在问题,尤其是对恶性的违规违章案件和屡教不改的违规者,要狠抓狠管,加以惩戒,增强城管法规的权威性。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十

——在中共xx县第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05年2月1日)。

中共xx县委书记。

同志们:

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今天召开中共xx县第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县委2004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05年的工作。

下面,我代表中共xx县第十一届常委会向大会作。

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一、迎难而上,奋力攻坚,2004年工作成效显著。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本届县委任期的第二个年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扭住升位翻番目标不放松,继续按照“强工业、兴交通、调结构、活三产、美城市、增效益”的18字工作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克服各种困难,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实现了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预计全年gdp实现8.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2%,其中:一产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6.5%,二产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30.3%,三产业增加值2.54亿元,增长13%;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009万元,增长5.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75万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5亿元,增长52.4%,升位翻番目标稳步推进。2004年的工作实效,突出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抓思想发动,升位翻番动力增强。

进一步强化我县干部群众思发展、谋发展、干发展的内在动力,县委把思想发动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年初,制定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责任,增强了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随后,组织县级四套班子领导、乡镇和部分县级部门负责人分别赴彭山、青神、蒲江、夹江、眉山工业园区、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参观、考察、学习,横比找差距,“知耻而后勇”。庚即,发动全县进行发展大讨论,针对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坐井观天、盲目自大,自甘落后、作风懒散、行动迟缓,谋官不谋事等问题,通过强烈的对比,深入的剖析,热烈的讨论,达到了思想发动的良好效果,进一步坚定了升位翻番的信心和强工的发展方向,增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抓工业发展,强工战略强势推进。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十一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进一步落实维护稳定的领导和部门责任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强化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认真搞好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增强人民群众自觉抵制邪教的意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反邪教成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体系作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强对社会治安面的控制,增强群众的安全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狠抓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等创建活动,加大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力度,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出现大的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制度,不断深化双拥共建和国防教育,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工作创新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提高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努力建设开放。

支持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是新形势对党委工作的新要求。县委将努力建设开放,为升位翻番提供体制和环境保障。

进一步深化改革。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绩效预算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进一步扩大开放。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办好365行政服务中心,推行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建设法治化、开放式、服务型政府。创建开放诚信社会环境,严厉打击一切不守法、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发挥企业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引进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经济增长拉动力大的项目,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亿元。

(六)以提高党委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今年,县委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好执政理念问题。把执政理念落实到抓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中去,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工作中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切实解决好执政方式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工作规律,探索和完善有利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努力在实践中提高执政本领;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切实解决好执政骨干问题。以建设骨干队伍增强执政能力,以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巩固执政基础,用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十二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执政的干部人才队伍。按照“注重实绩、充实调整、配齐配强”的原则,围绕升位翻番,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把特别优秀的干部选拔到“一把手”岗位上来。建设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四好”班子。继续落实好《xx县级部门转变干部作风六项制度》、《xx县乡镇干部转变作风九项制度》以及“黄、红牌警示”、“赛场练马、赛场选马”制度,外派干部到东部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公务员待遇,关心干部成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优化班子结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开发“双五”工程,创新人才聚集、培养、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加速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活动,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紧扣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主题,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推进“三村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机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全面推行“支部加协会”、“党员农贷快车”、“双向培养”等措施,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加大农村年轻党员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活力。积极创建“五好”社区党组织,实施“社区示范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四项服务”,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全面加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依章履职,支持群众团体创造性开展工作。党委书记要胸怀全局、作风民主、多谋善断、知人善任。进一步放手、放权、放活,为乡镇和部门集中精力抓发展排除干扰、创造条件。

同志们,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与时俱进,为实现升位翻番目标,为大力推进经济社会而奋斗。

11。

页,当前第。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十三

全力推进梅溪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台阶。

——在中共梅溪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伍水荣。

(2005年1月12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梅溪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4年工作,研究部署2005年工作,动员和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创新破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力推进梅溪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台阶。

一、2004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去年以来,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要素制约趋紧的大背景下,镇党委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困境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抓统筹,在统筹中求绩效,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向好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难中有进。面对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镇党委始终保持坚定清醒,坚持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破制约,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4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0.7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财政总收入415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1万元,同比增长7.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342元,同比增长15.1%(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增长9.8%)。工业支撑作用增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税3300万元,同比增长19%。企业技改投入进一步加大,全镇企业新、扩、技改投入达到8670万元,同比增长26.4%。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实到外资600万美元,实到内资656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6.2%和45.8%。其中广隆五金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已进入设备调试;紫梅山庄开发前期工作基本到位,主体工程即将开始施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种植任务。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花卉苗木、果蔬、优质水产等区域特色块状农业逐步壮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商贸发展势头见好。房地产业开始起步,小商品、餐饮、运输等服务业迅猛发展。商贸富民兴镇的作用逐步显现。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十四

今年,基本实现升位翻番目标的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实现升位翻番目标。

(一)提高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努力建设富庶。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

党委要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把握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谋划全局,规划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重点搞好“十一五”规划;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认真、全面开展工作;坚持强工稳农战略,突出项目工作。制定政策,出台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的政策。营造环境,不断推进理论、制度和科技的创新,营造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体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

集中精力狠抓工业。坚定不移落实“超常投入、盘活现有、扶优扶强、提速增效”的工业发展思路,把发展工业作为全县的核心工作来抓,狠抓项目投入,打好“三张牌”,做好“四篇文章”。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实现1500万元。

做强做大齿轮机械、芒硝化工、陶瓷建材三大产业,加速培育新兴加工产业。一是齿轮机械产业以中车丹齿为核心,加快三致产权改革和红棱经营机制转换工作,发展联合、佳源、兴旺、红岭、大雅模具厂5家规模以上企业,尽快形成一批中小企业集群,力争全年产值1.5亿元以上。二是芒硝化工产业在去年全面完成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加大矿山投入和技改,确保华康公司硫化碱生产线尽快建成投产,狠抓元明粉精深加工,形成产业链,提升资源效益,实现芒硝产量50万吨以上,力争全年产值达1.5亿元。三是陶瓷建材产业,突出扶优扶强,加大技改力度,重视环境保护,改进生产工艺,强力推进扩规上档,力争全年产值达4亿元以上。四是发展其它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光学、制药、丝绸和水果、蔬菜、魔芋、饲料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实现产值1.5亿元。

坚持科学发展观篇十五

三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与经济工作相融互动机制,创新开展了“支部双加、协会双抓、党员双带”活动,“支部加协会”覆盖全县70%以上的村,带头致富的农村党员达1700多人;启动了“党员农贷快车”活动,为农村党员发放贷款2930万元。全面完成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换届工作,新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4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80%是当地的种养能手、种养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带头致富能力增强。进一步加强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多方筹资近10万元建成了城南社区和强华瓷业公司2个党建示范点。组建“共产党员便民服务队”13支,共开展各类便民服务1000余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学习贯彻两个《条例》,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集中开展专项治理,狠刹领导干部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经商办企业、参与赌博、买官卖官等歪风,纯洁干部队伍,树立廉政形象。严肃执纪,加大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年共收到违纪线索26条,经批准初核26条,转立案18件,其中大案要案10件,占立案总数的56%,处理科级干部8人;通过对案件的查处和在一定范围内的通报,警示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促进了廉政建设。

同志们,2004年是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县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在此,我代表县委向与会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共产党员、广大干部和全县人民,向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来丹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向所有关心、支持建设和发展的各方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基础仍然薄弱,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工业经济投入不足,规模不大,仍属低水平发展;招商引资难度大,资本积累、资金投入不够;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与发达地区甚至周边区县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财政收支矛盾较突出,调控能力弱;部分城乡居民生活和就业困难,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特困群众、弱势群体还需要更加关心;改革工作任重道远,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些比较突出的不稳定因素,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个别班子和领导干部精神状态不佳,执政能力不强,工作起色不大。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必须抓紧研究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审时度势,自我加压,明确2005年主要目标。

本届县委结合实际,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学广安、升五位,三年实现四个翻番”的工作目标。2005年是本届县委任期的第三年,凝聚全县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各方力量,努力实现升位翻番目标,是我们的庄严使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