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增加农民收入(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1:22:22 页码:12
最新增加农民收入(汇总11篇)
2023-11-10 21:22:22    小编:

学校是我们求知的殿堂,培育了我们的知识和品德。学会分析和总结文本的结构和主要观点。总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总结。

增加农民收入篇一

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国家、集体和社会无偿支付和承担的一切费用、实物、劳务和压力的总和。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增收而努力,才能为农村小康打下基础,才能实现农村稳定,才能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时,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大市场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从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看应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的状况已基本结束,农民收入目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自从1985年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后,城镇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却逐步放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追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目的,其一是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其二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因此,实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必须使农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我国对农产品供给目标历来都很重视,而对农民收入目标则重视不够。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推广,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二、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1][2][3][4]。

增加农民收入篇二

1、政策引导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按有关条件继续给予发展特色产业贴息贷款支持,管好用好小额信贷及扶贫贷款。农口部门都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谋划和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资金实行打捆使用,重点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小额信贷不仅仅限制在支持食用菌产业上,其他特色产业也要安排财政贴息贷款和扶贫贷款。

3、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大力倡导农民自主自立的产业化组织。重点鼓励发展由政府支持、民间自办的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组织,如农民协会、农业(作物)研究会、农民合作社等,形成上下贯通,相互联结的网络。最终形成农民自愿参加和自主运行,与政府机构脱钩的自立农业产业化推广服务体系。目前则应鼓励现有各种官办、社区或乡镇办和民办的各种农业服务推广组织,在不搞垄断、不厚此薄彼、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各显其能,共同发展,自愿走向联合。在发展中有意弱化官办意思,使之形成具有广阔前途和长久生命力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4、积极培育发展、搞活壮大一批专业市场和农产品“一条街”。可以采取政府出资搭台,农民经营得实惠的举措加快建设。由政府筹资食用菌交易市场周围的空铺面统一承租下来,建设一条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农民街”,县直各有关部门及乡镇积极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对农户经销农产品给予帮助,鼓励全县农村种养、加工大户和有一定经商头脑的农户来“农民街”经营,特别是对那些由于城市扩建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优先安排。实行政策倾斜,对到“农民街”经营的农户,两年内免铺租、免税收、免工商管理费。这样既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就业舞台,也可为平泉的特色农产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打开一个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大门,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5、增强乡镇执政能力。乡镇执政能力表现在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四个方面。首先是谋划发展,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选准一个主导产业,制定战略,合理规划,提出思路,重点扶持、重点推进;其次,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承担起引导、扶持农户的责任,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风险。同时,要建立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增加农民收入篇三

加入wto后,增加农民收入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和艰巨。必须结合农村实际,分析农民收入现状,深入探讨其症结所在,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农民收入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综合反映,尤其是对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来说更具典型意义。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缓,进一步增长乏力。具体表现在:

3.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3年下降,农村总体上已陷于农业减收,只能靠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增收的局面,多数纯农户实际已减收。而且农民人均家庭经营费用和生活消费支出已连续2年下降。从阜阳市调查来的资料更能说明这一情况。目前,农民收入结构较改革开放之初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粮棉收入下降(只占农民收入的23.4%),瓜菜收入微增(占农民收入的25.3%)。二是劳务输出报酬收入增长较快,务农收入减少。这是因为个体私营经济有所发展,用工量增加,加上外出打工人数迅速增加(其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20.4%)所致。三是畜牧业收入稳中有升。虽然畜产品价格近几年下滑,但由于总量增长,畜牧业人均收入仍有所增长(占农民纯收入9%)。四是个体私营经济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当然,也应看到,不同县、乡、村农民收入悬殊较大,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由的0.31、年的0.32,上升到的0.46,已超出国际上公认的合理范围(0.3-0.4)。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2][3][4]。

增加农民收入篇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托,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地贯彻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制订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一、要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增收的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用足用全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巩固和发展税费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为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创造条件。同时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真正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好,从而进一步改善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提出的“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重点落实向‘三农’倾斜”的政策,积极争取和促进各级财政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不断提高农民增收的基础保障能力。二、要强化对农民工的培训与服务,进一步增加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抓好农民外出就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为农民提供转移就业的信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监控,防止盲目流动和上当受骗,从而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各级组织要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工作的有关制度。要进一步强化农民工的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鉴定等工作的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的意愿,进行定点、订单、定向培训。根据各地特点,围绕用工量大的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依据不同的工种、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努力做好对他们的培训和各项服务工作。三、要向种养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我们要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努力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打牢农民增收的`基础。努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特色产品和园艺产品,积极培育种植业的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养殖业,积极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积极发展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充分发挥畜牧水产业的增收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切实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动物防疫和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落实防汛防旱的各项措施,不断提高抗灾救灾的能力,从根本上切实减轻农民的损失。四、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外部增收渠道。要充分利用好农村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区域经济,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搞活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努力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的促销力度,健全农村的市场体制,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改善好农民增收的市场化环境,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增加农民收入篇五

3、专业化组织程度:农民专业化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沙坨子乡成立了食用菌协会,有会员6000人,农民经纪人270人,保证全乡从事食用菌生产的6200农户家家都有一名会员,在技术培训、学习与指导上联系比较紧密,在资金扶持上也互相帮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乡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但由于协会成立时间较短、组织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以及产业链条较短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统一供应种子、原料和统一产品收购、包装、销售的局面,与科研院所的联合研制和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方面的合作还远远不够,仅停留在技术培训层面。而榆树林子、小寺沟和平房却还没有成立相应的蔬菜协会和畜禽养殖协会,依靠的仅仅是亲戚村邻的指导与互助,既缺乏信息来源,也不了解市场行情。

(五)地方政府执政能力。

1、政策引导:指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投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市场建设,主要包括为促进产业发展制定的优惠政策、落实中央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业税减免等政策。政策引导是影响农户经营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对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沙坨子乡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到位,落实得力。如该乡的双百亩花香菇科技示范园内生产大户杨连叔,获得政府无偿资金1万元,国家贴息贷款5000元,自己投入6.8万元,年生产食用菌3万盘(袋),纯收入可达近10万元。4个乡镇的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发放都比较到位,人均粮补7.35元基本到户。

2、基层干部带动能力:实践证明,村领导班子比较得力的村,村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农户收入普遍提高。在沙坨子乡,60%的党员和80%的村干部首先带头搞起了食用菌生产,在学透了技术、摸透了市场,赚了钱、致了富后,又带领所在村农民搞食用菌。

我县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农业,耕地面积按71.4万亩算,人均只有1.8亩,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终将受到耕地资源瓶颈的制约。一方面,粮食单产无法提高,粮食价格比较低;另一方面,增加农业收入也无法靠扩大规模来实现,进而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注定无法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源泉。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即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一是当地的非农工作机会,二是外地的非农就业机会。然而,由于我县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能够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外地的就业信息也比较匮乏,加上大多数农民不愿意离土离乡,劳务经济所能产生的作用相应减弱。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我县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增加农民收入篇六

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国家、集体和社会无偿支付和承担的一切费用、实物、劳务和压力的总和。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增收而努力,才能为农村小康打下基础,才能实现农村稳定,才能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时,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

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大市场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从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看应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的状况已基本结束,农民收入目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自从1985年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后,城镇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却逐步放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追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目的,其一是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其二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因此,实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必须使农民收入能够稳定增长。我国对农产品供给目标历来都很重视,而对农民收入目标则重视不够。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推广,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二、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了的2253元,接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43%,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分阶段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现阶段性递减趋势。1978-198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7%;1985年-1988年4.9%;1989-1991年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期间仅1.9%;1992年-20为4.6%。特别是-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连续四年下降,分别比上年减少4.4、0.3、0.5、1.7个百分点。增长率从的9%下降至2000年的2.1%。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四年下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态势。1983-1990年,二者收入比由1980年的2.5∶1缩小为2.2∶1,最高为2.29∶1,最低为1.84∶1,此为缩小阶段。1991-1995年,差距明显高于前一阶段,除1991年为2.4∶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其中1993、1994年分别高达2.80∶1、2.86∶1,此为迅速扩大阶段。-,差距比前一阶段有所缩小,但除一个年份略低于2.5∶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明显高于80年代。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税费以外的农民负担也显得过重。农民在交纳法定税费后,仍不能按自己意愿安排剩下的所得收入。尽管国家一再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禁止搞不符合农民经济条件和意愿的“形象工程”、达标项目,但实际上有的地方法定以外的收费名目很多,其中不少项目数额还比较大。

农民收入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地区差距上看,全国一半以上的低收入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多于中部,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多于西部,差距呈扩大趋势,据农村住户调查,按经济地带分,198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民纯收入之比为1∶0.82∶0.79,1985年为1∶0.84∶0.69,19为1∶0.68∶0.51。1980年东部与西部农民人均收入比为1∶0.77,1985年为1∶0.67,年为1∶0.65。从收入分配状况看,总体的基尼系数1978年由0.2124上升至1999年的0.3361。如果从局部来看,基尼系数已突破0.4的警戒线。从城乡差距看,随着1985年后改革重心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从农民的就业选择看,纯农业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这部分农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

有8326.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9.4%。这些数据说明,目前农村有所1/3人口的月收入在125元以下,其中约有1.2亿人口月收入不足或只有100元。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67000农户的抽样调查看,1999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13%,1000-1300元的占10.8%,1300-1500元以下的占8.1%。三部分合计占被调查户的31.9%,其中年收入不足或只有1300元的.比例为23.8%。

加入wto后,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冲击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如此不利的价格形势,将会使农民收入增长雪上加霜。农民即使年年丰产,也难实现收入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没有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也得不到钱,也卖不出好价钱”的现象将会不断上演,这说明农民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农民收入下降或相对下降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仍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

三、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经济行为能力降低,对收入预期下降,从而导致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消极影响:首先是严重侵犯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影响了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挫伤了广大农民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其次是极大削弱了农民的积累能力,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农民自身的投入来实现的,农民负担过重会使农户家庭的生产性积累大大减少,导致农民无力进行农业再生产投资,农业发展资金日趋匮乏。最后,农民负担过重使农民收入预期悲观,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受到影响,以上这些,都削弱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也使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制约,使农民收入遭受严峻挑战。

(一)农民收入结构方面的因素。

当前农民人均收入的来源和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入较以前增多了,但无论怎么增加,增加多少,农民收入的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种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获得的农业收入,二是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以及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这一部分收入我们称为非农业收入。近几十年来,这两部分的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已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8.4%上升到1999年28.52%,增加了十个百分点。而同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从48.15%和11.16%下降到39.91%和7.14%。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的很重要的增长部分主要靠非农业,而不是种地,这是事实,也预示着今后农民收入增长的发展方向。然而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放慢,主要在于非农业就业机会的减少,以前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乡镇企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企业经营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镇企业破产到闭日益增多,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劳务收入的增长速度在逐渐减慢,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民负担过重,造成农民实际收入减少,目前有的地方的农民负担占到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达到20%以上,大大超过了国家明文规定的不得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的标准。乡镇政府增加农民负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巧立名目,欺上瞒下,多收多征。二是肆意虚假提高农民纯收入水平,以达到既可以增加统筹提留基数,又可以成为基层领导的政绩的双重目的。因而有的地方虚假上报的农民纯收入比实际值高出一倍以上。这样做表面上似乎解决了乡镇一级基层政府人员庞大、机构臃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农民负担加重的直接诱因。

(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以城乡相互封闭、内部自我循环和严禁乡村人口流向城市为突出标志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是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农民收入渠道拓展的最大障碍。1、从经济结构来看,为了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业扩张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政府强制干预农业生产活动,限制甚至禁止农村工业和商业等非农产业的自然发展,把农业生产局限于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上,这不仅割断了农村内部产业间、城乡产业间的自然联系,而且人为地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扼杀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性。2、从社会结构来看,二元户籍制度及粘附其上的二元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厚的壁垒,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动,剥夺了农民分享现代工业、城市文明和社会福利待遇的权利,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两极分化。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许多城市出台了限制用农业工的政策,清退农民民工回乡,使得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进一步加大,农民就业问题更加尖锐化。

(三)农业投资不足。

1.农业投资需求压力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在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推行、小城镇建设、反贫困、农业科技推广、西部农业开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当前我国农业投资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农民、集体合作组织、银行和有关企业。农业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使投资流动方向的利润导向性明显,农业所需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在投资主体中,有能力对农业投资方向进行干涉的主要是政府。由于国家财政能力仍不雄厚,以及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需要,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从相当长时期看仍是十分有限的。

2.农业资金非农化现象较为严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趋利行为,使农业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变化,支农资金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从农业流向第二、三产业。一方面农业资金投入量不足,资金供求制品很大;另一方面,农村资金沉淀流失,分散的现象都非常严重。财政支农资金不到位;农村信用社进城、银行向农村下伸网点,只存不贷;在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各环节中截留、挪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受利益调节造成的趋利性分流,农村资金重新流入城市和非农业的逆向式分流等表现形式。从全国金融机构年终的统计报表可以看出,真正进入农村的资金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资金不下乡,甚至不到中小企业,更不用说到农户。从当前来看,农民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家庭经营中的农业,由于农业资金非农化的存在,使本来有限的农业资金更加减少,农民享受不到发展农业的回报。

3.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经营的自主权,形。

成了双层经营的模式。长期以来,双层经营中,“分”的部分强调过多,“统”的部分强调不足,或是对“统”的经济功能强调不足,村与乡集体普遍存在积累不足,加上政府支农资金到位率不理想,农民实际上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微观投入的主体。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投资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只能集中在短期投资上,主要是当年生产费用的支出,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从再生产角度看,这些主要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对于扩大再生产所需的中长期投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市场建设、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系的建立等,靠农户是无法胜任的。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农民的收入预期不高,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增长的收入大部分流向了生活领域,生产性投资下降,这些使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四)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

(五)农业科研体制不合理,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当前农产品品种单一、品质低劣、结构性剩余等问题的出现,客观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体制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表现在:1、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与农业生产长期各自为政、相互脱节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农业科研人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缺乏充分了解,其科研成果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也没有对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推广。2、农业科研目标单一、结构不合理。以往农业科研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农产品单产、增加农产品总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同时,大多数科研集中在产中阶段,产前、产后科研力量薄弱,造成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科研成果严重不足。3、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世界各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平均为1%,有些发达国家超过5%,发展中国家0.5%,而我国仅为0.2%。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我国为40%,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4、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慢,转化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我国每年都有一大批质量较高、数量可观的农业科研成果,但科研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适用于企业或农户的少,转化为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的更少,造成科研成果闲置、浪费,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六)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民增收的艰难性。农业的弱质性是指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劣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农业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农业的产前和产后部分仍被其它产业所控制,农产品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农民收入风险大,尽管农业产业化在尽力化解这一矛盾,但目前成效有限,而且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真正取得实效的并不多见。二是农产品特别是主要农产品(如粮食类等)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农民很难在价格波动中把握市场,得到好处。长期以来,政府靠提高农产品收购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但从目前各方面情况看,农产品价格上扬的余地几乎没有了。三是大部分农产品是生命体,不耐久贮,保管费用高。同时,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很大。

(七)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宏观指导,缺乏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机构,农民与政府和社会的对话地位很低,形不成对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抗衡力量和制约机制。农户的供给对市场价格影响甚微,而作为需方的国家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机构却组织严密,这种非对称性导致农民利益受侵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产前环节信息网络不健全,水利、交通、电力等设施薄弱;产中环节主要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不能满足需求;产后环节主要是没有建立较稳定的产后服务保障,包括农产品的加工与贮藏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刚起步,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滞后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表现在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等方面,这些对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是很不利的。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彻底纠正过去长期形成的重工轻农思想,切实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就“三农”发展本身而言,必须跳出过去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要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统筹安排。同时,还要遵循“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大力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第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土壤气候条件下才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现在要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发挥各地优势,让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加速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沿海地区要尽快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中部地区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经营,把粮食产业做优。要强化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西部地区要加大发展还林(草)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在搞好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把广种薄收的农田和山坡地退出来,封山绿化,植树种草。这样,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发挥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多样的优势,有利于使西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第二,加快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财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用法治的方法,靠制度来规范农村的分配行为,是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1、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通过把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费改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乡统筹费,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和义务工,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取消屠宰税,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把属于农民合理负担的“费”改为“税”,将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税收体现出来,从制度上为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提供法律保证。2、加快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机构改革能否到位。要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要从过去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转到落实政策、行政执法、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同时,适度撤并乡镇,可将一些交通方便,管理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乡镇进行适度的撤并,形成一定的管理规模。村组要减少补贴干部人数,村干部尽量交叉任职,村民小组长尽量由村干部兼任。从而达到减少管理机构、精简人员的目的,减轻财政的压力和农民的负担。3、调整和完善乡镇分税制财政体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和分税制管理体制的要求,科学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事权范围,合理划分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建立“以收定支”的新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按需而征、随意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将过去乡镇各部门“自收自支”的不规范化管理变为财政部门统一收取、统一拨付的规范化管理。

第三,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积,只要少数人种植就可以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要加快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继续发展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西部省际间流动,实现中国人口东部、中部、西部呈正态分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分为两步实施,第一步,即目前正在实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二、三产业,这只是职业上的转变阶段。由于这时的农民没有完全割断同土地的联系,职业的转变还不够彻底,会随时有可能打道回府。第二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职业上,而且在居住地上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让那些能独立谋生且有生活来源的主要在城市或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流动工彻底脱离农村,变农民身份为市民身份,不仅有利于提高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四,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应当废除城乡隔离政策。在户籍制度上,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尽快将户籍制度的改革从中小城镇扩大到大中城市,撤除人为的樊篱,万众一心推倒“户籍墙”。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法律以及国际组织所接受。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明确规定:“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早在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中,也曾赋予了公民这样的权利。但1958年颁布的《户籍登记条例》取消了迁徙自由的规定。应恢复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废除限制农民进城的《户籍登记条例》,制定和颁布确保公民居住和迁徙自由的新《户籍登记法》。

第五,加强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优化农产品品种与品质。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程度,取决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从体制与机制上切实解决科教兴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立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实?quot;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增加农民收入篇七

农民收入。

对策。

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让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由乡下人变为城里人,由农民变为市民,这一伟大经济社会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不仅顺应了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趋势,而且对整个国家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正在并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一、农民市民化是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

受到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收益效应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在我国农业已从供给约束型产业转变为需求约束型产业的背景下,农民很难依靠经营小块土地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实行农民市民化,使农业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转移和集聚,减少现有农户和自然村落,从而大幅度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入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实行土地招标、入股、租赁、信托、转包、转换等多种有偿使用方式,使土地逐步向留在农村务农的种植、养殖专业户集中,大幅度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占有量,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才能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促进转向集约化经营,提高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优化农业成本和产量的关系,取得明显的农业规模经营效果,增加农民收入。

3、农民市民化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农民素质低,观念、思维方式落后,是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的主观因素。特别部分农民缺乏进取的思想、缺乏开放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而要提高农民的素质,现在农村这样的山沟田野里,在农民这个范围内是不现实的,必须籍助于城市化,使农民市民化。因为城市是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代表。城市社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对于农村社会而言,无疑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农民进入开放的现代化的城市,接受城市文明,经城市文明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熏陶,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产生质的飞跃。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进城后的农民有8变,观念变新了,求知欲变强了,交际范围变广了,关心的话题变多了,眼界变宽了,脑子变活了,胆识变高了,行为方式变文明了,这8个变生动而又形象地反映了市民化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这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城乡经济的繁荣和社会文明进步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5、农民市民化是促进人口、资源和生产向城市集聚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重要条件。由于农民市民化使人口、资源和生产向城市集聚。因而城市逐渐成为区城经济发展极,对周边的乡村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拥有的经济总量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经济质量优势,左右周边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乃至左右全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吸引、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于周边地区,对所在区域和周边广大农村起领导作用,其作用没有固定的边界,经济实力愈强,其作用的半径愈大。城市通过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把周边地区的经济网络成一个有机整体,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将自己的技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广到所在区域和周边广大农村,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城市还通过自己高科技的研究、开发的巨大潜能的不断释放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不断成长,使城市经济成为所在区域和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从城市郊区农村、特别是发达城市的郊区农村的农民收入比一般农村地区农民收入高的现实中反映出来。是因为与一般农村地区相比,发达城市的郊区的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信息、科技、资金及劳动者文化素质等方面大大支持了周边乡村的发展。

二、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1、难转的弯--观念制约。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体制上受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因此无论是城市政府官员还是城市居民对农民进城就业,推进农民市民化认识不深不透,远未从战略高度认清农民市民化的必然趋势和战略意义。部分政府官员对农民进城存在两种担心:首先是担心城市病问题,怕农民进城会带来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恶化;其次是担心挤占城市职工就业岗位问题。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会加剧城市劳动力供求矛盾,影响城市职工就业。城市市民对农民进城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进城农民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而又离不开,不能不做的累活、脏活、险活;另一方面是拒绝心态,因进城农民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抢夺了城里人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又因为农民工素质低,犯罪率高,让城里人失去了安全感等等。受上述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结果就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认同上的歧视和情感上的歧视,表现在行动上不能公正对待进城农民,对进城农民普遍缺少包容之心和宽广胸怀。

2、难解的结--政策制度制约。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从政治收益最大化角度代表城市市民集团利益方面考虑问题,对农民市实行排斥和抑制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政策的少,对农民市民化存在着重堵轻疏,重管理轻服务,重义务轻权益,重城市就业轻民工安排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热情引导,影响农民市民化进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刚性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农村土地制度。现行的刚性户籍管理制度及其衍生的劳动用工制度使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成为当前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保体系的头号障碍。长期以来,户口就像一杆无形的标尺将人们划分为有权利差别的不同社会群体,而农民则处于等级阶梯的最底层。这道城乡居民无法逾越的鸿沟,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财产权、休息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可以说,农民工虽然进了城门,却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其身份归属依旧是农民。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民市民化也是一种明显的限制,影响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市民化的推进步伐。承包的小块土地成为了农民离不开的根,在城市社会保障又覆盖不了进城农民的情况下,进城农民不得不三思而行。

3、难以解脱的困境--素质制约。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不高,转移能力弱,进城后就业竞争力低,影响农民市民化。农民能否变市民,乡下人能否成为城里人,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的整体素质状况。事实证明,进城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取得市民资格的重要条件,决定着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整体素质高的农民,进城后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容易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又容易融入市民社会,得到市民认同,容易取得市民资格。许多调查显示,现进城农民,年龄一般低于劳动人口的平均水平,绝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受教育的程度也高于农村平均水平,大多数为初中以上。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在其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这也充分说明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对进城就业乃至最终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性。农民的整体素质是确保其在城市长久安身立业的本钱,农民整体素质越高,进入城市就业机会越多,成为市民可能性越大。

4、难绕的坎--信息制约。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了解处理中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和信息,这样可以合理安排农民自己的行程,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确保农民向城市流向正确,从而由农民变市民的重要前提。但由于分散落后的农村信息闭塞,加之个体农民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很难得到及时可靠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盲目流动的结果,当然无助于实现农民市民化。从目前农民流向和流动的地区分布看,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向本省范围内的城市流动,通常占转移农民的50%以上,原因就在于农民得不到进行跨省流动的有效信息。目前跨省市流动寻找就业机会,其信息的获取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人口跨区域迁移甚少,所以跨越省界之后,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就大大减少,信息不灵就在所难免了。这种信息障碍,致使农民不清楚各地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不知道向什么城市流动有效,不知道如何获得城市就业机会,更不知道如何推荐自己。

场。

2、调整政策,优化制度环境,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有力保证。建立能够超越部门利益的机构,专门负责和协调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责任状,激励政府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检查力度。要健全和完善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作为处理劳务纠纷、维护权益的依据。同时,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秩序治理,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变农民为市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彻底打破户籍坚冰,对户籍制度进行全方位、大力度改革,彻底改革刚性的户籍制度。通过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取消以商品粮为标准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代之以居住地来划分城乡人口,以职业确定身份,建立以常住户口、暂居户口和寄居户口三种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和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逐渐取消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从而变更农民工身份,理所当然将其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系统。就土地制度改革来说,根本途径是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为此必须相应调整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除了必须坚持农村土地由农民以户为主承包经营的制度,至少延长30年甚至长期不变以外,应当允许农民对其所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包、出租、继承或有偿转让,或者作为资本入股,取得其应有的股权与红利收入。只有这样,才可使那些有可能不再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逐步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同时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实行社会化,逐步将进城农民纳入保障对象。

3、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条件。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针对农村教育条件有待提高等问题,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基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以多种形式、机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职业技术教育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特点和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提高知识、技能和创造力的目的。要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培训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技术培训,将免费培训和有偿培训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与国家培训工程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绿色证书制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科教结合开展培训的同时,还应重视在农村开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宣传教育。

4、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不可少的手段。破除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信息障碍,关键在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由劳动力市场提供各地城市劳动力供求信息,这对农民流向、择业至关重要。国前我国已建立了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劳动力信息网。但信息发布面不广、时效性不强。许多农民反映不知道、不了解。构筑政府和社会多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络,信息发布机构应采用多种办法和手段,努力让流动农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此外,加快建立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努力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在规范准入资格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目前这种职业介绍机构量不多,质不高,甚至存在坑蒙拐骗现象,影响很坏,有关部门应加以整顿,在整顿中努力发展更多更好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增加农民收入篇八

2008年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全国两会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热门话题,标志着中国改革和发展重点转向农村,新农村建设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同时也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战略提升”。但由于这次新农村建设并未触及与农民切身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这就决定了它在一开始对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影响程度,不可能同如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启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样,对广大农村起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同时,仍听不到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自己的声音。建设新农村绝非一场运动,在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流舆论覆盖下,我们同样需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的冷静思考,更需要倾听广大农民的意见和看法。

我们正是带着这个问题,对我县的多个乡村进行调研,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仅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

(一)目标上不知所措。新农村建设为我们明确提出了提出五大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各级特别是农村基层对新农村到底如何起步、具体怎么分步走、要建成什么样子等,根本没有明确思路。只知道上级和政策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做。并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大多热衷于修村级公路、修村部、修水厂等之类的事。因为相比之下,只有“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这一目标自己易做、大家易见,同时相对见效较快,而其他四大建设目标则相对比较长远、难以奏效、或是比较抽象。

(二)思想上等靠索要。建设新农村中央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是依靠农民的辛勤劳动;第二句是国家政策要加以扶持;第三句是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调查中则发现新农村建设中的“半步”思想比较流行:就是新农村建设早一步有可能多费自己的财、多费自己的力,反而结果可能和别的村一样;迟一步又可能好处都让别的村占尽,不能享用自己份内的上级投资计划;只有早半步或是慢半步正好,既不致于多耗费自己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和别人享受一样新农村建设成果,又不致于新农村建设起步太迟而成为落后村。有的甚至是连村里力所能及、举手之劳的事都抱着等靠思想,如陈家嘴镇有一个村沟渠不通,投几个工就能解决的事,支部书记却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后盾单位帮助投资疏洗。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公开表示:“新农村建设,我们不急。国家财力只会越来越强,省市财政收入也会不断增加,上级对农村的投资也只会越来越大,到时说不定上级会帮我们把新农村全部建设好,现在根本不需要费财、费神、费力,再说以我们现在的财力,根本不具备新农村建设所需的资金配套实力。”座谈中,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反映最多就是目前村里一无钱财,二无资源,三来支部又没有号召力。所以对新农村建设抱的希望不大,只求能把村里的路修好,要是真能解决看病贵、读书难的问题就已经很满足了。

(三)行动上急功近利。实际上,城市经济发展初期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围绕着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展开的。从这一点来看,新农村修公路、扩村部、建水厂本无可厚非。但在规划未出的情况下,大家都一哄而上,只求有项目,不管项目是否紧急、是否长效。如建一座小型自来水厂,可以指望上级的支持,但总不能长期指望靠政策投资来养活它。按目前情况分析,养活一座小型自来水厂,必须能长年保持约有500个用户、2000人的生活用水才行,但如果村民居住太散,铺设管道太长,水厂的经济效益是不会乐观的。所以在村民集居点未规划出来的情况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无效投资。出现此类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换届新上任的村干部抱着必须在任期内做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在目前国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省、市、县三级每年财政增量重点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的大好时机,自己不为本乡本土争回一点投资,地方组织则显得无能;再就是乡村经济捉襟见肘,正常的工作都难以开展,向上、向外争回一点资金,自身的日子也会好过一点。

增加农民收入篇九

目前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但是,近年来,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增长速度放慢,增长点相对匮乏,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近年来农民收入的现状如何?导致农民收入增幅缓慢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对此,本文作些粗浅的分析和思考。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县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成为当前我县经济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我县农民收入变化大体如下:“八五期间”,1990—1995年,为收入增长快速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203元,平均每年增长19.9%;而1996年,年增长率下降至4.24%;1997—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16元增加到2058元,为收入增长较快阶段,平均每年增长16.5%;2019年到现在,为收入增长迟缓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19年的2526元增加到2019年的2690元,年均增长率仅6.5%。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

1、由于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1996年以来,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总量相对过剩和农业结构调整缓慢造成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农产品价格连续三年持续走低。由于价格下降,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下降,农民从农业生产得到的逐年减少,而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减少。

合同。

外的各种收费屡禁不止,致使农民的实际收入难以增长。

3、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增长不快。随着近年来产业政策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乡镇企业被淘汰出局,部分农民工失去了相对稳定的二产收入。而农民进城务工又遇到城市下岗职工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4、农业结构调整进展较慢。市场需求的约束,技术和信息缺乏,使得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而农业结构调整本身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始阶段,龙头企业和农民经纪人不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也较少,受耕地面积、粮食安全、价格调节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能高估。

5、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据不完全统计测算,我县的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值之比为3:1,而发达国家为3:1,全省为1:1.5。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少,严重制约了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能力。

6、农业融资能力差,资金流入少。

(1)我县对农业资金支持水平低。

(2)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向农村的“输血”机制。

(3)农户新增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也明显偏低,表现出强烈的非农化倾向。

(4)通过财政和银行系统,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入城镇。

7、农村税费负担重。近年来,农民承担的各项农业税、提留统筹费、社会负担和两工(积累工和义务工)有增无减。此外,农民负担还出现了越来越复杂化、隐性化的趋势。

8、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村第三产业不能正常发展,无法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9、农业人口太多。目前我县有农业人口20.2万人,人均耕地仅0.74亩,以此解决温饱是可以的,但不能满足农民大幅增收的需要,想以此致富是很难的。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

第一、我县现有农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县现有农业组织结构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二是规模小,农民平均每人占耕地仅0.74亩。

增加农民收入篇十

上良性循环。3、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低,其他待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差。4、农民收入有限,支出却有增无减,加重了困难程度。(三)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1、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山区乡镇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山高坡陡,山体滑坡、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靠天吃饭”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相对短缺,据我县第一次农普资料显示,农民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明显较差,耕地面积15.05万亩,仅占用地的18.5,加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差,防灾抗灾能力不强,自然因素对农民增加收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2、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因素。我县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连平原乡镇都基本上没有实现机械化。同时,通公路的村占8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上,特别在公路设施的等级上有较大的差距。3、人口素质较差,高文化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因素。目前农村中专以上科技人才仅占总人口0.8,普遍存在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尴尬局面。20xx年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占1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将近一倍;小学文化程度占5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个百分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2个百分点。特别是劳动力后备力量的素质也不容乐观,7-15岁少年儿童入学率农户比城镇户低115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观念、思维方式落后,导致农村处于低水平经济状态,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4、市场信息滞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农民对生产仍缺乏预见性。在农产品生产上,不少农民仍满足于听从政府号召,叫种什么就种什么,看见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往往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农民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过程中,显得束手无策。政府部门在指导农产品生产时,对农民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预测性、定量分析的信息偏少,导致农民决策缺乏依据,最终造成农产品供求的失衡,从而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从客观上讲,要求众多小规模经营、素质不高的农民根据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也不太现实,因此,信息滞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三、解决农民增收的途径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绝不是在特定情况下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我县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件大事抓,要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点,使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我县“十五”计划纲要提出,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300元,年均增长5,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预期目标,既需要继续扎扎实实地工作,又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农业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我县实际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收入,必须做到:一是要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二是要着力引导农民以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结合本县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四是通过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非农业收入,就是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扩大农村的就业门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化经营是我县农业发展的关键和方向。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从我县实际来看,最关键的环节是必须大力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一是要促进现有的一批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二是要确定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有前景的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工商资本,实行业主开发,加快发展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三是要把同时,我县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余地很大,潜力很大。我县要选择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如我县希得蔬菜加工厂、绿色食品厂的竹笋加工,西屏镇、古市镇的火煺加工和优质米加工及饲料加工等。同时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创名牌产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我县还要依托当地资源开发新产品,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度。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机制,使农民不仅从生产环节获益和创收,而且也要从加工和流通环节中获益和创收。三是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农产品在加工转化中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目前,我县已建了涉农科技协会11个,涉及了食用菌、高山蔬菜、名茶、脐橙、笋竹、烟叶等方面。要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建立覆盖面广、灵敏度高的市场信息网络,以农技110为依托。为农民提供及时、有用的科技信息,以科技促农增收。三是要向农民提供科技服务,通过调查研究,专题队伍、示范推广、科普培训,参与行业决策等开展科技活动,为农举办各类农技培训,便其掌握一技之长,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四是引导农民走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之路,打好特色品牌如端午茶、野山菜、黄粘果、本鸡、靖居油豆腐、玉岩马苓薯及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促农增收。加入wto后,我县农业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将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引入国际市场,如:这样既能为国家增加创汇又能为农民自身增加收入。五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培训教育体系,以便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对于我县来说,一是要加大对民营科技组织的扶持力度。受一市场、政策的约束,更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制约,以长远来看,单线性依靠农业增上难度很大。同时,若农业的优势得不到保障,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并把精力放在服务上。支持和保护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以扶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分享加工增值收益;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使农民能够扩大再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来源;制定合理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等等。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使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使农民收入不断得到增加。六是,加快城镇化过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利益,还必须努力减少农民,转移农村人口,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施。当前,我县最根本的举措施是加愉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实践证明,没有经济的较快增长,小城镇是秀难发展起来的。为了繁荣小城镇经济,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把新办的企业建在镇上。对已办村里的乡镇企业,可以分别情况,创造条件,逐步搬迁到镇上来。二是把发展小城镇与农村市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要注意把发育市场、完善市场功能结合起来,通过健全的市场功能,吸引人流、物流。三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运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我县经济的发展。四是搞好社会服务。要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供电、交通、通讯以及住宅、学校、文体场所、商业网点等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好。五是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七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收入增加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减轻农民负担能够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减负就意味着增收。现在,农民负担仍然很重,尤其是“三提五统”以外的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屡禁不止,农民意见很大。为此,我县必须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文件,坚决制止一切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要取消一切必须靠增加农民负担才能实现的各种活动,特别是要制止名目繁多的达标千级活动和“三乱”行为。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手抓增收,一手抓减负,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近几年有的乡村干部在追缴“三提五统”和各种集资款的过程中,作风粗暴,往往因为几十元、一二百元欠款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对这种恶性事件,发生一起,要严肃查处一起,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予以通报。同时,我县要积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探寻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力争从制度上解决好这个问题。四、解决农民增收的要素:1、政府的任务是服务虽然政府在农民增收过程中起到不定期的推动作用,可是政府要明白自己不能为农户承担利益风险,所以政府就不要对农民指手划脚,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服务上。一是出台政策,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政府要制定出具有预见性、能够贴近农村实际并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打破行业垄断,减少垄断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与侵害,维护农民的自身收入,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增强农民增收的积极性。政府还应大力发展保险业,制定出能够保农民收入稳定的险种。同时要出台一些减轻农民负担的条文,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二是加大投入,为农民增收提供保证。政府要尽可能地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在农田水平基础设施、品种改良、引导乡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等方面。还要加大投入力度,推广农业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的保护制度,大力发展本乡镇的非农产业,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好环境。三加强组织协调,为农民增收服务。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劳务信息、销售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在进行经营上提供参考意见,引导农民利用自身优势闯市场。有计划地发展一些中介性服务组织和社区性的合作组织,协调农户与农户,农衣与市场间的关系,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农民素质。2、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增收首先要有增收的本事。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具备起码的科学文化,就川不好“市场田”,增收的路子了会越走越窄。农民素质不高在各地普遍存在,如何解决,需要从长计议。若要短期内就有个说法,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有个较大的转变。传授或引导群众学习知识不能光讲理论,应该琢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群众往往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印象深。实践证明“科技之冬”、“科技之春”等活动都没有现场观摩讲解效果好。同时,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知识也必须及进更机关报换代,注意跟上时代的节拍,否则几十年一个本子,一套路子,与实际严重脱节,实践中不会有用武之地。我相信,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如何增收就不必再让别人操心了。3、发展农民流通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但它也应体现农民能因此而分享逐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而要实现货畅其流,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发挥贸工农一体化中“贸”字当头的作用,根据市场搞加工,真正做到在顺应市场要求的基础上,发展产地农民自发的流通组织,一乡一县自己生产和加工,集中销售,通过合作、股份或运销大户等形式,形成以农民自发的流通组织,一乡一县自己生产和加工,集中销售,通过合作、股份或运销大户等形式,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促使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加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使农民能最大限度地分离流通利润,从而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难题,达到使农民增收的目的。4、科技是增收的法宝笔者认为,引导农民树立科技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是解决增收难问题的关键。比如我县农村信用社,在配合政府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过程中,及时和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含量高、易操作、投入少、见效快、前景广阔的种养项目,同时投入贴息贷款700多元,并请农技人员对其所扶持的项目进行具体指导,大大缓解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据统计,受信用社扶持的农户,年人均收入提高了60。5、强化农业的保护政策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受到市场、政策的约束,更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和制约,从长远来看,单纯依靠农业增收难度很大。同时,若农业的优势得不到保障,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农业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保护才能确定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我县农业的保护政策,至少应包括由政府直接干预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价格补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等等。

增加农民收入篇十一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努力实现我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现结合我区实际,特提出如下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是我们发展农村经济的总目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区上下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明显减缓,严重制约了全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增加农民收入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全力抓好农民增收工作,推动全区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思路。根据我区实际,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得益于城市”的发展思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种植和养殖业,以及观光休闲农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二、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三)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我区发展粮食生产的具体要求是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保证有地农民的足够口粮。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达到田成方、路相连、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建设标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大型农机具,除市里给予补贴外,区财政也给予一定补贴,以增加大中型农机具的拥有量,加快农业耕作,收获机械化进程。通过实行粮经间作套种,推广秸秆还田,实施沃土计划、种子工程,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体系,减少病虫害的损失,对种粮农民进行良种直接补贴等措施,来提高种粮农民整体经济效益。

(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大力发展规模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重点发展林果花卉种植,生猪、家禽、奶牛养殖,名优特新果蔬品种的园区化种植等,力争使高效规模种植、养殖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同时要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认证体系,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职能部门和各乡要加大工作力度,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申报工作,申报费用区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一定支持。要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宣传和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到xx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要达到15个,无公害食品、绿化食品认证达到3个以上。

(五)加快农业产业经营步伐。采取个人、集体、外资一齐上的方针。催生和培育一批与农户联系紧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管理、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三剑客、豫汇、金运、传家宝等龙头企业,扩大基地建设,并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带动无公害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增加收入。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进一步调整畜牧业结构,积极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小区,同时与农村改水、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发展农村沼气建设,达到开辟能源,增收节支,改善环境的目的。要把疫病监测和防治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重大疫病防治紧急预案,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农科技创新力度,重点抓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承包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农技部门的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形成区、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农业科技人员要深入规模养殖小区,种植园区和专业大户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开展有效地技术服务,切实解决农业技术棚架问题;要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三、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七)强力实施工业立区战略。稳定推进工业50亿振兴计划,建设好民营工业园,凡是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都欢迎进驻源汇区民营工业园,区政府都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和保护。各乡、村也要根据各自的优势,下功夫抓好二、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强村、强乡(镇),不断提高非农产业的经济比重,使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八)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优质政策,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积极培育壮大私营企业。各乡、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引进一批新的私营企业,或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与外地客商联合组建股份企业。要积极推进现有公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发挥农民个人投资主渠道的作用,鼓励广大群众投资创业或务工经商,鼓励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实现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飞跃发展。

(九)推进农业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按照建设中心区域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深入实施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以“四荒、四旁”绿化为重点,发展生态林业和经济林。要抓好园林示范村建设,示范带动全区行政村向生态园林村方向发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二级环卫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