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关于全球甲型H1N1流感思想汇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6 17:59:10 页码:12
关于全球甲型H1N1流感思想汇报
2022-10-26 17:59:10    小编: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全球甲型H1N1流感思想汇报一

first of all, global warming is one example, soak in the hot weather in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bees a new "hobby", but what do people ever thought of air conditioning can bring negative effect? gas air conditioning to contain large amounts of methane, to the outsid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global warming gases, methane and air conditioning will waste a lot of electricity, so try to avoid using the air conditioning or appropriate use.

another reason is that carbon dioxide, automobile exhaust and factory waste gas containing a larg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are most likely to lead to global warming. cars now, too much exhaust serious affect our nong cough, throat inflammation... . according to concerning sectional statistic chinas per capita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very year 2. 51 tons a year! the changes in the harsh environment around us.

more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reduce forest, farmland, water damage and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fresh water supply is a problem, many parts of the draft has bee a big problem. now countries are massive effort, demanding, and costs "of the south-north water persion project".

in order to save the planet,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should be: dont open air conditioning, use recycl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gs, dont use plastic bags, take the bus, dont throw waste batteries... such as the dribs and drabs in life. in f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not difficult, as long as you support is the best gift you give ear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ke action, this is a powerful force!

我在电视上、网络上经常看到此刻的地球已经被人类破坏的千疮百孔,如果我们在不一样心协力的保护它,地球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的毁灭。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体现出来,下头我就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专家会预言地球将在多年后不复存在。

首先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天气炎热在酷暑里泡空调成为一项新的“业余爱好”,但人们可曾想过空调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空调排出的气体中包含很多的甲烷,输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同时空调还会浪费掉很多的电力资源,所以要尽量避免使用空调或适当使用即可。

另一个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与工厂废气中包含很多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导致全球变暖。此刻汽车逐渐增多,太多的尾气严重影响着我们咳嗽、喉哝发炎……。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到达2。51吨每年!我们周围的环境在恶劣的变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减少,农田减少,水资源破坏,水污染严重,新鲜的淡水供应成了问题,许多地方吃水已经成了一大问题。此刻国家也在大规模的搞费力,费神,又费财的“南水北调的工程”。

为了拯救地球,全世界的人们都应当做到:不开空调,使用回收环保纸袋,不用塑料袋,乘坐公交车,废旧电池不要乱扔……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环保并不难,只要大家支持环保就是你给地球最好的礼物,行动起来吧,这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关于全球甲型H1N1流感思想汇报二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human activity is causing the earth’s temperature to rise. they say that this global warming will have dreadful consequences for our environment, such as drought and flooding.

what should governments do to help prevent global warming? give reasons for your suggestions.

the earth’s temperature is rapidly changing. as a result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climate change such as heat waves, droughts and floods.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is is the result of human activity, which is polluting the earth’s atmosphere. this could bee a disaster if governments do not act to help prevent global warming. they can act in three ways; by supporting research, by making laws and by keeping the general public informed.

firstly, governments can support research. for example, they should encourage panies to develop vehicles that cause less pollution. they should also support alternative sources of electricity from wind and water rather than from oil and coal. as well, they should sponsor conferences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secondly, they should make laws that limit the amount of greenhouse gases that panies can emit. private panies should be rewarded for following these laws. they should also be punished for creating pollution.

finally, everybody is affected by global warming.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hat governments involve inpiduals in th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for example they should encourage households to save as much energy as possible by using more efficient light bulbs or less hot water. they should also encourage the public to recycle, and this should be pulsory for everyone. another way of saving energy is by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governments should spend money on public transport to make it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the public to save energy.

in summary, it is clear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hat governments can do to prevent global warming. they should involve panies, support scientists and encourage inpiduals to protect the planet.

很多人都认为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温上升。他们说全球变暖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可怕的后果,如干旱和洪水。

政府该做什么来防止全球变暖呢?给出你提议的原因。

地球的温度正在迅速改变。导致很多气候变迁,如热浪、干旱和洪水。科学家认为这是人类活动污染了地球的大气层的结果。如果政府不采取行动来防止全球变暖的话,这可能会成为灾难。他们能够在三个方面上有所行动;支持研究,制订法律和坚持公众知情。

首先,政府能够支持研究。例如,他们应当鼓励公司致力于汽车研发来减少污染。他们也应当支持来自风和水的电力替代能源,而不是来自石油和煤的电源。同时,他们应当主持会议来讨论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和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次,他们应当制定法律限制公司发出的温室气体。私人公司应当因为遵循这些法律而得到奖励。他们也应当因为创造出污染而受到惩罚。

最终,每个人都是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所以,政府和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例如,他们应当鼓励家庭尽可能多的节省能源,尽可能多的使用更高效的灯泡或少用热水。他们也应当鼓励公众回收,因为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的。另一种节俭能源的方法是公共交通系统。政府应当把钱花在公共交通使公众尽可能容易的节俭能源。

总之,很明确的,各国政府能够做很多事情来防止全球变暖。他们应包括公司,支持科学家和鼓励个人保护地球。

关于全球甲型H1N1流感思想汇报三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不世出的枭雄唐太宗的名言。但问题是:怎样看“古”、看到哪个范围的“古”、看谁写给你的“古”?这或会知道不一样的“兴替”。《全球通史》,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论述范围太广了,100多万字,全是干货,一段话可能就是数十年对世界影响甚大的战争,三五行可能就讲完了推动人类进步数百年的一个牛逼发现,像亚里士多德这种超级猛人也只能占据半页纸而已……。因此锱铢积累的读完了前两篇,从史前文化到中世纪之前,已然觉得获益良多。

1、读这本书首先是扩充知识面。本书享誉世界几十年,据说与《梦的解析》、《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之一。就第一、二的部分看,虽然还没讲到中世纪、宗教、十字军东征等,光伯罗奔尼撒战争、迦太基、孔雀王朝、特里克文明等等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模模糊糊的故事,足够帮我们把数千年前发生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大事、牛人串起来了。但是串同时发现脑子“知识越多越混乱”,最后干脆花了一整天时间将公元5世纪之前的全球主要文明的历史做了下图,不枉白读此书(一部分)。

2、除了知识的积累,最重要的是更换看世界的、看问题的视角。有句话讲,读过的信息只有结合你的思考才真正成为你自己的知识。举个例子,中国史讲王朝兴替,总要归结到上一个王朝腐朽没落,帝王昏庸荒淫,新的王朝缔造者顺应民心,雄才大略,克难奋进,终于救人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谈笑间成就雄图霸业。真如此吗?至少斯塔夫里阿诺斯不完全这么看。

不少时候王朝的更替并不是旧的王朝太腐朽或者新的王朝更文明、更进步。比如历代中国对抗北边游牧民族的冲击,这不单纯是某个些君主的问题或者是所谓王朝中后期皇帝的能力不足问题,这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数千年冲突,当农耕文明统治较好,战备较强,游牧民族就难冲进来,而一旦稍有不慎,则游牧民族就有机可乘;又或者是技术的进步加强了游牧民族的攻击能力,比如驯马技术提高,甚至可能只是马镫的发明方便了骑手解放双手,极大的增强了战斗力。又或者,比如周代商,是因为冶铁技术的进步,边缘的游牧民族获得了更多的攻击能力而已。所以一个近些年已经开始被广大“愚民”重新清楚的是,中国古代那么多亡国之君真的都是那么荒淫无道吗?至少隋炀、崇祯包括光绪(慈禧)都不是完全如此。(也让我们想起诺基亚说的,我们什么也没干,我们投入的科研经费是苹果的数倍,但我们输了;或者是那句“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3、与大多数中国历史书以政治经济为主线、文化为辅线(或许)、科学技术偶尔出场演个路人甲不同,这本书花了很多篇幅去讲技术对于世界推动的重要性,包括在文明的更替(采集——狩猎——游牧——农耕——工业)中,技术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甚至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实,比如为什么米国不断出现从造轮船、造飞机到现在造spacex、造alphago这样的技术应用追求狂人;比如《权力的游戏》中的瓦雷利亚钢怎么或隐或现占据那么多戏份。

当然,这本书或许也只是一家之言。传播学上说,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但无论如何,多看几个“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才更有可能清楚什么才是“你应该看到的”。

煮酒论史,酒好,史料也要好。我有历史,你有酒吗?

关于全球甲型H1N1流感思想汇报四

有人说读史就是在读故事,其实本是如此,我们以后来人审判的视角去看待前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客观,最大程度的理性也只是保持个人逻辑上合理。在不能完全客观的前提下,我们不应该去评判历史,以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去对前人品头论足是没有意义的,唯一应该做的是多思考。汲取其中的养分为己所用,对个人、时代、社会而言都是大有裨益。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给人这样的感觉,正如书中所言,每个时代都要编写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世界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所以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索新的答案。

书中一直在强调历史事件发展的逻辑性。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一直在变革,而且不同的地区会有较大的差异,有的人会去计较所谓过渡的时间,用以比较各个国家甚至是民族之间的差异,但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还是从部落文化过渡到城市文明,抑或者是从农业社会更迭为工业社会,都不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是某些人的突发奇想而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不是一件事,这是一个过程。

我们清楚地知道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农业革命,而农业革命反过来又支持了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当农业渐渐代替采集业的时候,人们开始尝试种植更多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这就是良性的循环,当简单的植物采集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时候,自主的培育粮食就成为新的出路,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果相生,农业的传播扩大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培育更多的植物,从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让食用植物更加具有普适性,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东的芭蕉等植物。当人们把实践中的经验运用到改良上之后,植物也因为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间接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逻辑最严谨的教科书,是环环相扣,最为精彩的魔术,所有看似突然的变化,都有蛛丝马迹可循,那是一张由几十亿人的踪迹编成的巨网,没有人可以置于其外。

历史与现实:

《全球通史》虽然是史书,但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让我意识到史书可以是启示类文本,面对不同的话题,不变的是对本源的追溯。作者看似在平静的阐述从史前到21世纪的历史,但也一直不忘提醒读者认清现实世界和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读者的思维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历史和现实的两个时空里自由驰骋,甚至由此产生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联想和对比,产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冲动。读后感·当然,《全球通史》并不只是一本有深度的书,斯塔夫里阿诺斯以自己对历史和哲学的深厚功底,同时无限的延伸了作品的宽度,书中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的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警示和忧虑等等。

历史没有可以省略的部分,前因后果,一脉相承。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其内在的严密逻辑和浩瀚广博的知识让我领略到历史的精彩,紧循着这样严密的逻辑线,所有的文化优势都应慢慢转变为经济优势。我们可以冷静的探索,厘清其中的线索,汲取养分为己所用。不执著于眼前,心中自藏乾坤,静言巧思,亦不失为上乘。

关于全球甲型H1N1流感思想汇报五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都有历史课。学过中国古代史、近代史、政治思想史、文化史、法制史,世界史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似乎也没有间断过。但一直以来都未能形成一个人类历史的全景图。中国史里无世界,世界史里无中国。不知道秦皇汉武与何人欧洲何人并立于世,不知道中国与世界何时开始的。最近阅读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所着《全球通史》算是稍稍弥补了以往的疑惑。

该书把世界历史分为

随着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世界才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人类诸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植物的相应混合,“今天,全球范围内人类之间,动物之间和植物之间的混合仍在继续”。可以想象,地球上的人种终将混同。不同人种之间的精子与卵子并不拒绝合作,正如酒精与水倒在一起变成你仲有无我中有你的混合物,所差的只是时间问题。

最初国际性的竞争舞台是现在的中东地区,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印度巴比伦,兴衰轮替是历史的必然,人无百日旺花无百日红,还没有那个王朝能够维持百年霸权。现在的老大美国1914年也才刚刚有力量趁着欧洲内讧,扎紧自己的篱笆。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是他后来居上,其中有没有规律?

从发现新大陆开始,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世界史。最初的引领者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与葡萄牙。他们通过对美洲大陆的掠夺和通过新航路与东方的贸易中得到大量财富,由于长期的宗教战争,国立衰败。由于大量财富流入,导致国内物价大涨,产品没有竞争力,所以工业得不到发展。最终被西北欧的荷兰、英国控制了经济命脉。并在其国力衰败之后,取代了其对海上航线的垄断。

趁着欧洲大陆之间的攻伐不断,闷声大发财的英国后来居上。一方面内部工业革命提供了工业基础,另一方面,海外殖民的竞争中取得较大优势,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把英语这个岛国方言推上世界第一语言的宝座。当时世界发展的发动机无疑是欧洲,欧洲对待世界其他地区的手段是赤裸裸的掠夺。

面对欧洲的霸权,正如作者总结的那样,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割裂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找安慰,“回到美好的从前”。第二种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东西,“向西方学习,与西方战斗”。恰好是清王朝与日本的写照。

恰如英国趁着欧洲大陆忙于战争,发展壮大。美国趁着英国陷入欧洲大陆的战火,取得独立,获得壮大。美国何以取得世界霸权?不是这只瞎猫碰到了欧洲内战的死耗子这么简单。美国在欧洲革命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在新教基础上形成以个体自由为中心的社会伦理。他脱胎于欧洲,并战胜了欧洲。

今天的世界,远未到达大同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中国目前远难谈得上乐观。是躲在传统的幻想中寻找安慰,还是“向西方学习,与西方战斗”,答案似乎不难理解,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关于全球甲型H1N1流感思想汇报六

<>

原以为1871年以后的德国经济、文化发展突出,而政治是其短板,但重看新版的《全球通史》后,发现德国对工人的劳动权利最为看重,福利国家的建设也是走在世界前列,工人阶级在德国社会是有极大的影响力的,我们时常忘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德国人。

德国是制度、福利双管齐下,民主化如若是服务于现代化的话,对集权统治也需要重新审视。现代英美国家的代议制民主其实也是汲取了古代君主专制的优点,比如美国以总统为权力中心,国会和最高法院对总统没有行政干预权,只有法律监督权,只要总统不违法,他的任何执政行为都是独立的。所以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只对宪法负责,因此即便是民主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也要保障政府首脑拥有实际权力,从而节约政治成本。同时借鉴美国,德国也采用联邦制,德国较大的邦,比如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确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但几个小邦可以联合对抗一个大邦,比如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普鲁士提出的对它们不利的议案。这与美国分参众两院,众议院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顾全大州的利益,而参议院以固定名额代表从而确保小州利益的目的如出一辙。

<>

根据这本书,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总结:工业1。0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工业2。0生产机械化、精密化程度提高;工业3。0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来临。细想一下应该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是否是工业4。0的标志?4。0时代到来了吗?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智能,它应该和“互联网+”属于一个层级,应该是4。0的前奏吧,由此看出,智能化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而且智能一定是指像人一样的智能。那么它究竟是源于人类的动力能源还是机动能源?笔者对此十分好奇。

<>

“这座大厦已经落成了,只有两朵乌云飘在上面,就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最近一次是在《奇葩说》里听到这句话,起初也没反应过来,当后来听到“知识垄断”,才明白这不是单纯探讨物理,而是关于宗教、哲学、历史和科技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本书作者非常喜爱探讨文化发展和交流,并坚信欧洲近代文化起源于神学。西方古代神学的确拥有一套完整的政治、思想和宗教体系,它构建了以“神本位”为核心价值的一座大厦,恰恰是在这样的土壤里培育出了近代科学。

理论科学走在时代的前沿,它又催生了新的哲学体系,而哲学又派生出政治,原以为欧洲启蒙思想家研究的就是政治,后来才知道他们研究的大多是科学。宇宙社会学的奠基人是霍布斯,什么黑暗森林法则、猜疑链,这些对宇宙世界最残酷和最本质的解读都在《利维坦》中,而现代时空观也就是相对论的源头竟然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是最早“论证”宇宙具有开端的人。那么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人物——牛顿,他解释了物体在静止和匀速状态下的运动规律,他的经典力学和三大定律奠定了近代人类的自然史观,而达尔文则在其后提出了进化论,同样奠定了近代人类的社会史观。

这让笔者想到了《深埋的真相》里有这样一句话:不同的科学领域运用先进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它们都确定无疑地证明,人类诞生于一种一次到位的设计,而不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随机出现的生命形式。达尔文和他的弟子赫胥黎都坚信人类是由某一种猿猴进化而成的,我们和现在的猩猩是来自同一种祖先,显然上述作者并不苟同。人的dna似乎在我们尚未知晓的时间纪元里就已经排列生成了,那么人到底是由“猴”进化而来,还是由“人”进化而来的呢?这也是笔者看完这版《全球通史》的好奇之处。

<>

西罗马帝国(其实包括拜占庭)的灭亡和日耳曼人究竟有何种联系?是日耳曼凭借武力侵占了老态龙钟的罗马帝国?还是里应外合了一系列注定的天灾祸乱?还是通过更加兵不血刃的手法和平演变?在罗马帝国晚期境内,日耳曼人的数量达到极盛,各行业、各阶层、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社交圈子,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商人都充斥着日耳曼人的身影,罗马法由公民法过渡到万民法便是为了适应境内日益增加的外来移民,尤其是日耳曼族,可以断定日耳曼人在帝国晚期不仅取得了合法公民的地位,更是早已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下洗涤了“蛮族”的野性,这绝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早在共和国晚期,凯撒在高卢的赫赫战功便为他赢得了一世英名,帝国建立之初,元首屋大维也曾数度北伐直抵蛮族要塞,还因为一些关键战役的失利而头撞立柱,北方的日耳曼族成为了他们的宿敌。罗马人在鼎盛时期没能消灭日耳曼人,反倒在文明的碰撞中走向了交融,最终北狄南下,以和平渐进的方式融入到更加先进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浩瀚中。罗马帝国就是被北方的日耳曼人蚂蚁搬家式地蚕食掉的,其实到最后历经大换血的罗马帝国其核心文化依然延续下来,而日耳曼人还是《高卢战记》里的条顿民族支流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