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0:15:35 页码:12
2023年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实用13篇)
2023-11-12 00:15:35    小编:zdfb

总结是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总结中要突出重点和亮点,让读者容易理解。范文的参考价值在于启示我们对总结的深入思考和多角度分析能力。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一

5月5,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说的是端午节,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糯米、粽叶、绳子等。我看着外婆把糯米放进水里泡了十分钟左右,糯米全湿了,有点胀,然后滤干水;粽叶一片一片洗干净,用开水烫好,烫过的粽叶变得更软,而且有清香飘出来;绳子也要剪成长短合适的一段备用。

外婆首先拿着两片粽叶,一折,做成一个圆锥型的“斗”,用左手固定好,再把糯米放进“斗”里,注意不要装太满,右手把粽叶的尾巴往前拉,紧紧的盖在“斗”上,并用手指把盖的边缘压下去,弄平整以后把过长的粽叶折向右侧,用绳子绑好,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是第一次包粽子,看着外婆流畅的动作,我觉得应该不会太难,说不定我能包得比外婆的漂亮呢。我闭上眼睛回忆了一遍外婆的动作,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做“斗”,装米,盖盖子,可是我的盖子总是盖不紧,边也压不结实,反复练习后,总算弄得差不多的时候赶紧用绳子绑起来,我的第一个粽子包好了!我拿过去跟外婆包的粽子比一比,外婆包的粽子很精神,我包的粽子就像一个“怂包”。不过外婆说虽然我包的不是很漂亮,但是第一次包能包成这样就很不错了。我开心的拿着自己包的粽子闻了闻,发现味道特别清新。

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用灰水煮。灰水是木柴燃烧后的灰,加水,再过滤后的水。粽子起锅了,我立刻冲上去拿起一个我自己包的粽子就咬,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我自己包的就是比我外婆包的粽子好吃。

我喜欢今年的粽子,喜欢今年的端午节!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二

说起来端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5月节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在兰州,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啦!所以在我们小孩子还没睡醒的时候,父母长辈就已经起了床,开始包起了粽子,甜的、咸的。只见他们的手非常灵活;先将粽叶卷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往里面先放入红枣和腊肉,然后,在往里面放入洗好的糯米,放到一半,往里面再加入一次红枣和腊肉,到最后再用糯米封顶,盖上粽叶,用一条结实的线系住,放入锅中,粽子就包好了。

包完了粽子后,奶奶会把我们几个小辈叫到跟前,从身后的抽屉中抽出一团红线,剪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系到我们的左手食指上,说是可以免除灾祸。

接下来,就到我们小辈们最开心的时候了,我们各自的`父母,都会带我们到大街上、集市上,与我们一起挑选佩戴的荷包或是香囊。虽说是一起挑选,却还是父母在一旁“出主意”,当然,最后买的,也是父母的那个“主意”。不过,孩子可不气馁。要知道,那里,可不只有卖荷包的小摊。放眼望去,一排排,除了正前方的荷包摊,后面,可全都是小吃:糖葫芦、臭豆腐、糖炒板栗、奶茶、烧烤、关东煮、毛串......应有尽有。

孩子们进去后,就像看见了新大陆,左瞧瞧,右看看。回来时,总能抱上一手的好东西。

买完了东西,也就该到吃粽子的时候了。解开粽子上面的线,剥开粽叶。一股清香,顿时扑面而来。将粽子放入碗中,撒上糖,粽子的清甜,萦绕在口齿间。

晚饭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谈笑着近来的新鲜事。大人的玩笑声、小孩的叫喊声、老人的吆喝声……无一例外的为这节日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就是兰州的端午,也是我的家乡风俗。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三

今年的6月7日是端午节,下雨了,可能是老天爷因为怀念屈原而哭吧!我穿好汉服,戴好汉帽,系好腰带,爸爸就带着我往鸣山的庙头村开去。

一到庙头村,我就被外面的植物吸引了,好漂亮的花草呀!一朵朵花好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胡蝶,在迎接着我们。

我一到里面,人山人海,但我还是成功地挤了进去。我看到了我的同学郁可伊已经在那里了,于是我们俩就一起参加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点雄黄”,雄黄酒有它独特的刺鼻的味道,我不习惯闻。一位叔叔在我的额头上用毛笔点了一下雄黄,点雄黄这个项目就完成了。

第二个项目是“佩虎饰”,我拿了一只小老虎,郁可伊拿了一只大老虎,我们俩就一起开心地合了一张影。

第三个项目是“刺五毒”,古人认为五毒有:蜈蚣、蝎子、毒蛇、壁虎、蟾蜍。我和郁可伊一个也没有刺中,我们失望极了。但是后来我想了想:一个活动真正的意义是重在参与,结果并不重要。刺没刺中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四个项目是“造龙舟”,我和可伊各自都拿了一盒龙舟纸板块一起拼。可能我们拼得太入神,一不小心,两盒板块合在一起了。我们急忙把它们分开。“哎呀,又合在一起了!”我叫了起来,我俩又把板块分开。板块分分合合好几次,哎,这调皮的板块。

之后,我们又玩了好几个项目,有:佩香囊、挂蛋袋、画钟馗、长命缕和挂鲤鱼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挂鲤鱼旗”,我选了一个粉色的鲤鱼旗,可伊选了一个红色的鲤鱼旗,我们端端正正地在旗子上写了自己的名字,小心翼翼地挂在栏杆上,终于大功告成啦!听山长说,挂鲤鱼旗的寓意是可以让我们金榜题名。

后来,活动结束了,我要走了,我恋恋不舍地对庙头村说“再见”,我感觉庙头村真的听到了,它也对我笑眯眯地说:“熙然,再见!”

在这里,我祝大家端午快乐!哦,不对,是“端午安康!”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四

“呀!今天怎么老是下雨,我都不能出去玩了!”我喃喃自语道。妈妈走过来,边抚摸着我的头,边笑着说:“你忘了吗?今天是端午节,下龙舟水呢!”我这才恍然大悟。

到了中午,妈妈从厨房里拿出了包粽子的材料,有绿豆,红豆,糯米……真是各式各样。只见妈妈拿起桌上的几张粽叶,把粽叶包成三角状,然后放些红豆、绿豆、花生等食材,最后,妈妈精确地把糯米一粒不掉地放进粽叶里,再把粽叶叠起来,一个完美无暇的粽子就包好了。

妈妈包粽子的速度很快,没过几分钟,就包好几个粽子了,包到一半,妈妈轻声细语道:“感觉少了点什么?”她望向个个饱满圆润的粽子,眼前突然一亮,然后匆匆地走进厨房。我疑惑地望着妈妈的背影,不为所动。过了一会儿,妈妈走了出来,她手里拿着绳子,她给粽子打了个结,好像要为粽子穿紧衣服。

终于,妈妈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我帮着妈妈把粽子放在蒸笼上,妈妈就点火,我和妈妈同心协力,最终帮粽子找回了“归宿”。

我慢慢地等着粽子的“成长”,过了几十分钟,我却觉得过了半天,终于,粽子出炉了,看着一个个香喷喷可口的粽子,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正当我想用“小魔爪”去拿粽子时,被妈妈制止住了,她就像一位严厉的军人下着军令:“快去洗手!”我一个箭步冲进洗手间,洗完手后,我又如风般飘然而至,兴奋地拿起一个粽子,脸上露出了狡猾的笑容,拼了命似地把粽子掰开,然后,猛地一口咬了下去,哇!真是太美味了,好像吃到了天下美味。

听妈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他被楚王逼得走投无路,只好跳进汨罗江身亡了。当时的人民为了不让鱼吃掉屈原,就用粽叶把糯米包起来,扔进河里喂鱼。久而久之,中国后来就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这真是个充满意义的端午节,等到下一个端午节,我一定要和妈妈去看划龙舟。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五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按照一贯来的风俗习惯,我们一家老小,都驾车回老家祭祖。因为可以包粽子,我特别期待回老家,可以亲身体验原滋原味的乡村生活。

上午,海口实验中学高三的万老师以及其他几位老师带着孩子家人来到了我们这个文化气息浓郁、风景秀美的村庄观光游行,因为有三个孩子要升学考试,所以特地来拜拜探花公张岳崧。

作为主人,我们家很热情地接待那几位老师。在我们家的客厅里看到了张茂哥哥的相片,万老师特别激动,原来,万老师曾是哥哥高中的班主任,万老师还感叹地说:“原来是张岳崧的后裔啊!怪不得这么厉害!”

在大人们的陪同下,我跟随着队伍到张岳崧故居参观。门口的那棵好像是含笑花的树,是张岳崧儿童时期亲手栽下的,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院子里有棵桃树,说来也奇怪,海南几乎看不见几棵桃树,可这棵据说是鸟儿撒下的几粒种子,发芽而成的。房屋里有很多东西都保存到了现在,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接着,我们到祠堂去祭拜,我手里拿着三根香,特别认真,希望在今后学习更加努力,更加进步。

下午,到南丽湖采访归来的哥哥还带了三个同事到我们家,大家一块品尝新鲜的粽子和酸甜的黄皮,颇有一番风趣。看着那秀美的风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有种置身于田园之感。

昨天的端午节,是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气氛,和回老家放松身心的感觉。大粽小粽话端午,粽粽饱含着真挚的祝福。

叉中间贴了一朵橙色的小花,又在小花中间镶了一朵蓝色花,在蓝色花上再加一朵橙色的小花,在橙色小花上又添加了一朵蓝色小花,以层层叠加的方法制作了一朵立体花,最后在花芯中间粘了一只可爱的黄色小海豚,有了这只海豚倾情加盟,更是锦上添花,鞋面焕然一新啊!

你以为我的拖鞋就这样了吗?还没好呢!告诉你吧,我还在鞋底上画了一些卡通画,哈哈,这回我的拖鞋才算完工!

今天,我学会了制作纸拖鞋,我的心里是无比高兴,无比快乐!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六

五月初五,是纪念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包粽子吃。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在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奶奶就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这让本来就兴奋的我,多了一丝期待。

熬过了十个多钟头,终于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跟着奶奶进了厨房,看着那洗干净的粽叶和浸泡过的糯米,我就知道奶奶早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学着奶奶那娴熟的动作,同奶奶包起了粽子。先把两片粽叶围成一个锥子形,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满糯米,将馅放进去,再将剩下的粽叶把糯米盖上,最后用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既兴奋又激动,毕竟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没有以失败告终。看着这一大盘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与自豪。

包完了粽子,奶奶就开始煮了。没一会儿,整个家中都沉浸在这淡淡的粽香里。煮熟后打开锅盖,顿时,一股“芳香”扑鼻而来。有些睡意的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看我的粽子。拿起一颗粽,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糯糯的,让人回味无穷,忍不住多吃几个粽子。

我一边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讲端午节的来历。“秦王要攻打楚国,屈原的提议遭反对,并且被革去职位,流放到楚国各地。流放期间,屈原写出了许多部书,最后跳河而死。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投粽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

吃粽子已经是我们过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吃粽子”这一端午习俗,我们不能淡忘。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七

6月9日中午12点半,我们盛泽小学升明校区的小记者与其它学校的小记者一起来到了盛泽小学目澜校区,参加“吴江日报小记者包粽子献爱心”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了学校食堂。食堂里面干干净净,墙上贴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显然是想让同学们珍惜粮食,不要浪费粮食。

接着,我们就开展了今天的主题活动——包粽子!同学们大多数都没有包过粽子,所以这次活动刚好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一开始,同学们都不会包,个个愁眉苦脸的,脸上挂满了问号。但后来,食堂的奶奶们来帮我们了,她们两三下就把粽子包好了。同学们的眼中尽是羡慕。食堂奶奶知道我们不会包粽子,便手把手地教我们。经过她们的耐心指导,同学们踊跃尝试,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包完粽子当然要烧粽子喽!我跟陈杨艾两人一组负责烧粽子。她加柴,我帮她准备木材。虽然别人都是4人为一组,而我们只有2个人,但是我们分工恰当,配合默契,也圆满完成了任务。

烧完粽子后,由两位学校的“小导游”带领我们参观学校。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欣赏了目澜校区的美丽风光,还领略了校园文化。

我们还来到阶梯教室,观看了该校同学的节目演出。目澜校区的同学们为我们准备了很多节目,如小提琴演奏、相声表演等,其中最有趣的当然就是相声表演了!那两位表演者表演得有声有色,引得台下的同学们哄堂大笑。

表演结束后,同学们每人都获赠了一只粽子。在发粽子的过程中,我无意间注意到一个人,他在我们活动的过程中,一直默默地跟随着我们,陪伴着我们。他,就是盛泽小学的校长。正因为有这么默默关心着我们的校长,才有了这样美丽的校园!

活动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最后,盛泽实小舜湖校区的小记者们将粽子送至敬老院,将关爱传递给了那里的老人。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八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的节目,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吃鸡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学会了一样东西——包粽子。

“包错了,哎呀,又包错了。”“你包了多少?让我来数数。”“哈哈”一阵阵欢笑声,埋怨声,高兴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咿,是哪儿传来的声音?”哈哈!结果是五年级五班在包粽子呀。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亲手动手过,知道今天,我才算大看眼界。

我乖乖的坐在老师旁边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在老师示范的过程中,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脸老师都包了“好几百个”才包好一个。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以前包粽子的样儿这出一个圆柱形来,再在折好的角里放上一点已侵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块腊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的完成一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老周替我解了围——割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追简单的步骤——扎粽子。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我拿出一个绳子,将绳子围绕了几圈,好了,开始扎,我用嘴咬住绳子的另一半,用手拿住一半,扎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只听“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一粒的掉在地上。看来包粽子真不是这么好包。

最后,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通过这一次包粽子活动,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九

又是一年端午时,回到家。

刚回到家,就看见了满桌子的粽子,各种馅的都有:咸蛋,肉,白米……。

真该好好感谢屈原大夫,让我们这些人有了口福。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想。不过好端端一个人,又是一个官,为什么想不开跳江去了?好好的活着,不好吗?我把自己的疑惑对爸爸说了,爸爸笑着说:“我给你讲讲屈原的故事吧,他本身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写下《离骚》《九章》等著作,留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等名句,被后人赞颂位‘诗魂’但仕途却不顺,提倡‘美政’,但被贵族所嫉妒,多次被流放,被白起攻破国都后,悲愤不已,才沉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发明了端午节。”“那他的一生也太惨了吧!要不待会我们也把一些粽子扔到河里吧!”“嗯。”爸爸说。

往年,都会去溱湖看龙舟,溱湖的湖面上都有百舟相争,今年,因为疫情,待在家中,哪都去不了“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好多大型活动都没有了。”我叹了口气,说道。“但总比在前线奋斗好吧?你还能待在家里歇歇,前线奋斗的人们可是歇不了的。你不怕可以去武汉看看。”爸爸听我这么一说,忍不住嘲讽了我两句。我立刻不作声了。

“来包粽子啊!”我听见爸爸朝我喊道。我满不情愿的走进厨房,问了一句:“不是还有很多吗?为什么要包?”“你以后不吃吗?别问了快来。”爸爸又喊道。我看着爸爸的动作,包了起来。绿油油的叶子,上面放上各种馅,再把叶子裹起来。嗯,虽然步骤看上去区别不大,但成果却截然不同。绿色的叶子歪七歪八,馅到处都是。“慢慢来。”我包了半天,终于做了一个像样点的“唉~”我叹了口气,“还是去写作业吧!”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屈大夫,我敬佩你的爱国。未来我也要做一个爱国的人。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十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端五……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是在前两天就开始准备材料之中开始的。

农历五月初四,我们家就开始了包粽子。将粽叶备好,洗干净,与粽子放在一起,之后就开始了备食料。包粽子,一般有甜咸两种,甜的馅用红枣、红糖,咸的馅则是用红烧肉、蛋黄包成的。

我跟着奶奶学包粽子:先将粽叶包成一个三角形,再舀起一勺浸泡好的糥米倒入漏斗状的粽叶,接着把你要放的馅给放进去,然后又添上一些糥米。注意,倒入的糥米要与那包好的三角相平才行,再把那多出来的米部分给包进去,最后用粽绳把粽子给捆上。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

到了端午这一天,将昨天包好的粽子用开水煮好,就可以开吃了!粽子出锅后,再把粽叶给扒开一看,那包着红烧肉的,粽体则是红红的,油光可鉴;而包红枣的则是白白的,那红红的枣儿待咬开了粽子才能觅得它的芳踪。按老一辈的习俗端午这一天,还要在家门挂蒲、艾叶等,据说这样可以除蛇、虫,不会让它们进来。端午这天按习俗还要除邪气,其实就是把艾草这些东西煮在水里用来洗澡。

端午节的赛龙舟,是一项十分热闹的比赛,每年观看的人都非常得多。那擂鼓的人把鼓擂得巨响,各个运动员鼓足了劲儿用力地划船。一条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场面热火朝天,即使没有得到名次,也没有关系,大家依然锣鼓震天地玩得开心,争取下一年再次努力创佳绩。一次比赛的结束后,是另外一次比赛的开始,新的比赛又在震天的呐喊中开始了。

端午这一个传统节日给我们带了快乐,我们要把它们发扬光大并一脉传承!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十一

夏日的风阵阵拂过,树叶在风中哗哗作响。

我拎着沉重的行李欢天喜地地往家的方向奔跑,节日里,城市的喧嚣不足以打破我心中那份回家的渴望。

远远地,我就望见了家门前那棵和我一同长大的老槐树,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充满活力,透露着它向天空喷薄的希冀,蕴涵着树下那位妇女对她的三个到城市求学的孩子日夜的思念。

看到了,是母亲!她一手扶着树,努力地踮起脚,用黑亮的眼睛向着远方这条小路搜索、探寻,看看是否出现了她所盼望的身影。

我似离弦的箭,向母亲狂奔过去。扑进母亲怀里那一刻,我的心仿佛就要到达天堂!

日未落,月未升,风儿依旧轻轻地吹,把家乡屋顶上的炊烟吹散到每一个角落。

在我们乡下,端午节这天,人们总是习惯很早就吃晚饭。

饭桌上,我们和母亲聊起我的初中生活,聊起二姐紧张的高中生活,还一同祝贺在浙大学习的大哥喜获奖学金……谈笑间,一家人喜乐融融,母亲的眼中时刻闪烁着骄傲和欣慰的光芒。她把一个又一个孩子送进知识的殿堂。爱,陪我们在书海中远航。母亲把孤独留给了自己,却把爱给了我们。

爱她,是说不出的刻骨铭心。

点点星光淡淡地融进夜空,空气中浸润着一种诗意的感动,让在院中乘凉的我们沉醉其中,浮想联翩。

我曾经觉得,每年在家过端午节很没意思,总想插上翅膀飞离这个小小的家,飞向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去圆我心中的梦。离开母亲,我才真正懂得了“月是故乡明”的深刻意味。有时真希望自己是一只风筝,甘愿被母亲牵引,因为我明白,有母亲的牵引,我在那一片无边的天空中就不会迷失方向。

星光熠熠,情意融融。

难忘那个端午,在那一刻,一家人静静地坐在夜色下,美丽的意境早已驱走了一路颠簸的疲惫,团聚的温馨早已让我们每个人陶醉。亲情如花,早已盛开在心灵的沃土上,散发出爱的幽香。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十二

今天是端午节,厨房里阵阵清香。哦,我想吃粽子,这是我最喜欢的红豆味!

做粽子是我姐姐的专长。首先,用绿色的粽子叶包裹一个实心的“漏斗”,中间填满糯米。然后,按压并压紧。如果想吃点花样,可以加点绿豆、红豆、红枣、肉丁、香肠等等。最后用纱绳将圆锥形的糙米粽子扎紧,形成精致精致的小粽子。

吃着刚煮好的饺子,脑子里突然有个疑问。为什么今天是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爸爸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听到亡国的消息,肝肠寸断。五月初五,他写完最后一首诗《怀沙》,往汨罗江里扔石头。后来当地人用船把饭团等食物扔到河里,试图喂河里的鱼虾,这样屈原的尸体就不会被咬了。后来逐渐演变成赛龙舟,吃粽子。

一边听父亲讲故事,一边对自己说:“吃粽子也有这样的历史典故!爱国的人是受人尊敬的人!”

家乡的端午节日记250字:我学做粽子的故事。

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每年,我们都要在家做粽子。看着大人忙碌,我真的很担心。今天我决心学习如何做粽子。

准备工作完成了。我拿出两片粽子叶,一大一小,跟我妈一样,折叠成一个角。然后我在折好的角锥里放了一点泡好的糯米,塞了一大块肥猪肉,再盖上糯米。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心想:单纯做粽子,我很难聪明。但是当我再把叶子盖上的时候,糯米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肯听我的吩咐,一个接一个的跳了出来,一边盖一边漏。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幸好我妈帮我“解围”,掉了些糯米,我才松了一口气,又把粽子包好了。经过一些小挫折,我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绑好了掌绳。粽子要包紧了才能好吃,我就拿着掌绳,绕了一圈又一圈,才给妈妈吃。这时候我才知道,做粽子是一门手艺,做起来并不容易。

关于弘扬端午的作文素材篇十三

清晨,天还黑乎乎的,便被妻从睡梦里悄然推醒,说,“起来呀。走,采艾蒿去。”

我马上精神起来,猛然想到是五月节啊,头晚妻和我说好的,今早去采艾蒿。我急忙胡乱地穿上衣服,就与妻子出了家门。

夜色还未褪尽,村子里静悄悄的,空荡荡的村路上,不见一个人影。我们径直往西,上了公路,又转而南折,出村,行了近二里地,来到一处南北走向的田埂旁,妻平时下田留意过,在埂的西侧长着一片繁茂的艾蒿。艾蒿这东西不是随处可见的,可如果哪里有了,就会是一大片,全靠平时留心,否则临阵抱佛脚,一时半会儿,还真找它不着。

这时,天已渐亮了几分,借着蒙蒙的曙色,只见埂旁一片灰白的艾,枝叶扶疏,长得正旺盛。我和妻马上下手,晨露很重,艾抓在手里,湿溜溜的滑。妻说,从艾蒿的长势能够判断年成的丰欠呢,像今年这样艾身颀长,根系发达,则预示着雨水调和,秋了必定丰收。我暗自发笑,心想,这肯定又是我那岳父老大人的庄稼经,我受益匪浅。

回家的路上,我和妻各自怀抱着满满的一抱艾蒿,衣服和鞋子早湿透了,不过没时间管它,只顾着急匆匆地赶路。在返回的村口,我们遇到村里的木匠孙二叔,他正一个人急冲冲地赶出村去,脚步匆忙,因为太阳已经快出来了,采艾蒿的人都在和太阳比早。

到了家,妻进屋生火做饭,我则拎出一把椅子,在屋檐下,从这头到那头,都细密地插上青青的艾,又间或地挂上几只纸葫芦,纸葫芦是娘亲手叠的,各个肥头大耳,惹人喜爱,在屋檐下摇曳着红黄蓝绿,色彩缤纷。

忙活完,额头已见了汗了,我抬头望望东方,太阳还没有出来。妻已把洗脸水烧好了,屋子里充满了艾的香气,都说用艾蒿水沐浴洗脸,能去百病,不可不信。

一会儿的工夫,饭桌放上了,一盆热气腾腾的荷包蛋面和一葫芦瓢滚烫的煮鸡蛋端上桌来,饭的香气便与艾香交揉在一起,充塞满屋。

这时,屋外朝霞满天,一抹红艳艳的霞光已经穿窗而入,落在了西墙之上。顷刻间,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洋洋的暖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