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际吸引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谈谈如何增进人际吸引?(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14:31:12 页码:13
人际吸引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谈谈如何增进人际吸引?(7篇)
2022-12-22 14:31:12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人际吸引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寝室人际关系并不和谐,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且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本文欲寻求解决之道,并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用“家”文化的文化内涵来解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

<>

“家”文化,寝室管理,人际关系,大学生

寝室,作为大学学生管理中的最小单位已经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学寝室人际关系的构建逐渐遭到破坏,寝室的不团结不稳定因素日益彰显,大学寝室人际关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得不引起我们有关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注意和思考。

<>

大学寝室是大学生人际关系最为紧张和密集的地方,是大学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目前的大学生80%以上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娇惯和社会的宠爱往往让这些孩子在心理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无法接受与他人共享生活空间的现实,在内心深处就对同宿舍同学有一种排斥与戒备心理,因为接触频繁,室友成为假想敌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1.1排斥、戒备心理影响人际交往

独生子女的优越感深深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心中,每个人都在家中恃宠而骄,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导向,让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种我是“小皇帝”“小公主”理所当然的认知心理,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敏感心理,戒备之心就事出有因了。

1.2个人习惯带来生活不协调

大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域,隶属不同民族,又各自按自己地方、民族、家庭生活的不同方式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这些不同的生活习惯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碰撞,由于个人习惯的不同带来的寝室人际交往难题也就层出不穷了。

<>

面对这些人际关系问题,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其非但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甚至给学校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2.1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学生心理负担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初始,更是大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在一个人际交往紧张的氛围中生活势必会造成精神紧张,带来心理负担。

2.2演变社会危害

长期的孤独和心理负累会导致人个性的一些偏差。久而久之甚至会出现危害社会的事件,比如某农业院校在寝室中发生的杀人案件,某同学因睡觉呼噜而被室友嘲笑甚至传到网络上,因长期被室友嘲笑,寝室人际关系十分紧张,该同学就养成了孤僻的个性,这件事成了导火索,该同学在凌晨3点多用事先准备好的刀刺入了录下他呼噜的室友身体,本该和睦融洽的同学演变成了悲惨的凶杀。这仅为一例,寝室室友间发生的吵架、动用管制刀具甚至被逼发疯的事件近几年层出不穷。

<>

既然大学生寝室中问题层出不穷,危害又如此之大,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就应该加大寝室管理力度。几乎每个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都很重视寝室管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便是寝室管理很重要,寝室是学生在学校的家,管理好寝室便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尽管如此,目前的寝室日常管理方式依然相对落后,很多方面并不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3.1管理模式落后

大学生公寓是一种新事物,是我国高等院校扩招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1]可是在管理方式上却依旧延用高校过去那种“封闭式”、“家长制”传统管理方式,而且在这种高压的管理模式之下根本不利于管理者和学生的沟通,从而很难发现学生中潜在的人际关系问题。

3.2管理者管理观念落后

大学生寝室的管理者主要由两种人员构成,一种是主管学生辅导员,一种是公寓管理员。

(1)前者虽具备足够的学生管理知识与管理理念,但是繁忙的工作以及身为教师的骄傲感很难使他们真正走入寝室,经常把自己置于管理者的地位,轻则规章、重则制度,摆脱不了“家长制”“一言堂”的传统观念,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2)后者虽然时时与学生生活在一起,但是这些人更多的是学校外聘的临时工作人员,既没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更不具备学生管理能力,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工作无非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学生是被执行者,既如此,便难以与大学生产生正常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往往与学生之间在管理问题上发生冲突,甚至有激化矛盾的可能。

<>

面对着新形势、新问题,寝室管理必须寻求突破途径。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对学生的教育,返璞归真,向老祖宗求取真经,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历久不衰的奇葩,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笔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寻觅到“家”这一独特文化内涵,在学生管理中引入“家”文化概念,用“家文化”教育学生,使学生寝室关系达到和谐状态。

4.1“家”文化引入寝室文化——“室友”化“血缘”

“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我们说“家国一体”“国家”,就是这种特殊意义的展现和延伸,林语堂认为中国文化又一个攻之不破的真正堡垒,即中国人的家。可以说不理解“家”文化就无法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解开中国文化延续五千年历久不衰的真正秘密所在。“家”是血缘,“家”是归宿,任你远行天涯,依旧要心心恋恋一个温馨的所在——家,任你皇族贵胄,依旧要遵循游戏规则“家天下”,所以,“家文化”便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中,我们要把“家文化”引入寝室文化就是要把这种精神的认同引入寝室,把室友关系转变为血缘关系,把人际关系转变为家庭琐事。大学生远离父母亲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姊妹,那便让“家”这个概念盘亘在寝室,尽力营造出家的氛围。

4.2组织活动进寝室——酝酿“家”的情理逻辑

有了“家”的形式,便要创建“家”的情理逻辑。“家”的情理逻辑是非理性的,“儿不嫌母丑”“情人眼里出西施”哪一个是理性的?现代人就是太理性,太现实,反而丢弃了老祖宗的美好的东西。我们就是要营造出这样的情理逻辑,家人之间何必计较?全凭感性岂太理性?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活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室友之间的这种非理性情感。

4.3辅导员进寝室——解决“家家难念的经”

辅导员不是执法者,要转变观念,走进寝室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倾听,要断清官难断的家务事,解决“家家难念的经”。我们给学生自由的空间,给学生自主管理的权限,不代表我们要放任管理,学生毕竟还是学生,在念不好自家的“经”的时候就要我们辅导员老师介入。辅导员老师要做调解员,要做心理咨询师,做思想政治指导者,送政治思想教育进寝室,送心理服务下寝室,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决学生的心理偏差。

<>

“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是由血缘、情理支撑起的中国人心灵的归宿,它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度过了五千年的光阴岁月,必将继续伴随中华民族繁衍生息。90后的新生代自然也在“家”的护卫下幸福的成长,虽不擅人际交往,却难掩血缘亲情,对其进行“家”文化的教育不仅仅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正常的寝室交往,构建良好的寝室氛围,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西方文化严整侵蚀的今天能够重拾传统文化,回归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传统文化再闪光辉。

<>

[1]刘惠东。公寓大学生实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的可行性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07,7:79-81.

2022人际吸引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的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

--题记

真正的友谊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友谊才会地久天长.

我自己从小就比较独立,爸妈也很少干涉我的私事,于是养成了我自由的性格。被束缚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完全透明的人,什么都给看的请清楚楚。我并不是对朋友自私而有意隐瞒什么,而是觉得没必要。朋友之间应该有共同点,也一定会有不相交的部分。难道一定要死死地捆在一起吗?

有些人一旦与人混熟了,就丢掉了分寸,进入了所谓不分彼此的境界,有的人不珍惜朋友的东西,久借不还或再随便借人,朋友不在不打个招呼就将人家的私人物件乱翻一气.........久而久之,朋友就会觉得你没有礼貌,为人太粗俗.有人喜欢用"亲密无间"这个词来形容要好的朋友,其实真的做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没有了距离,就势必侵入到别人的私人空间,给人造成不悦;没有了分寸,就会打一些看似小节的问题放到无关紧要的地位,可能会增加误会.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人际交往中双方所保持的空间距离是人际关系的表现,研究发现,亲密关系的距离为18英寸,个人关系的距离一般为1.5~4英尺,社会关系一般为4~12英尺,公共关系的距离为12~25英尺。

其实,这种距离既是自尊,也是尊重他人。毕竟人是有思想的、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同时也是有理性的、自私的动物。在这个私有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获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了这个私有的空间,人就要不断地去拼争。相距太近了,每个人的利益空间就相对狭小了,摩擦的机会也就多了,摩擦多了还会有朋友吗?如同一只可以养一两条鱼的缸偏要放进五六条鱼甚至更多,结果会怎样?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留出友谊的距离就是给自己留出一个空间,也给对方留出一个空间,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空间才会和谐相处,如同太阳、地球、月亮一样。

2022人际吸引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摘 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团结,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人们形成互补,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措施

在新时期,人们不仅希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真诚希望精神生活的充实和高尚,渴望人间充满真情和爱心,渴望能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情感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必将成为人们的必需品[1]2。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交际双方在心理上应该是健康的,具有高尚的交际品德,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以诚相待。人是富有感情的,其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他人理解并与之共鸣。如果交际的双方缺乏感情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互相猜疑、互不信任、互不尊重,那么交际双方就无法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无从建立。有的人心理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美满;有的人遭遇了挫折,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造成了心理障碍,心情抑郁、冷漠、焦虑,在各种心理困境中不能解脱,最终迷失自我,丧失了事业追求和人生乐趣[1]1,有的甚至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2.语言健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关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把“舌头”、美元、计算机称为当代社会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武器,并且把“舌头”排在首位,可见语言的重要。人们通过使用健康的语言来交流思想和感情,从而引起交际双方心灵的共鸣。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会说话,言语得当,对人诚恳,人际关系可以和谐相处。如果对人冷漠,使用尖刻训斥的口气,冷嘲热讽的语言,必定伤害对方的感情,使之反感,从而引起矛盾,使关系紧张、不和谐。有的人有时就是几句话,造成了悲剧。如东南大学一位教授、博导因停车时发生口角,引发打架身亡。该教授生前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不到50岁就死了,实在可惜。古人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这说明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语言的好坏会得到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因此,人们一定要注意语言要健康、要美,不能使用带有“暴力”的语言,因为它能轻而易举地划破人的心灵;“语言暴力”发于口,却源于心,它折射出道德修养的缺失。只有饱含深情、真挚亲切的话语才能让人感到和蔼可亲,才能和谐相处。

3.行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人们的行为是健康的,也是美的;只有健康的、美的行为,才是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这也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实质所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们行为的要求是:诚信友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如果交际双方缺乏信任和理解,尔虞我诈、互相攻击、互相拆台,则只能恶化人们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相处,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只要保持友善、互助、宽容、和谐的交际心态,就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团结同志,做好工作。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功能

所谓功能,是指人们在活动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作用或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功能。

1.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团结、产生合力。合力是力学上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若干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所产生的总的作用。人们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健康和谐,就会团结一条心,彼此协作,智慧就会多,力量就会大。可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集体力量的黏合剂,领导、组织、群体的效能寓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中。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建设者在不同的岗位上团结合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人如果在交往中与他人关系不和谐,矛盾重重,心情就会郁闷,从而影响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造成心理失常和机体功能的失调。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对人们的心理及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人心情舒畅,热爱学习、工作顺利和生活愉快。我们知道,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得到别人的信任、鼓励和支持,感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人格的尊重。这样,心情就会舒畅,身心就会健康。

3.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形成互补。互补,是指人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补,有知识互补和性格互补两种。知识互补主要是指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的互相补充。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显得太有限了。因而,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希望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众家之长,使各有专长的人之间产生知识互补行为,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性格互补在现实生活中较为普遍,它能使人们和睦相处,关系密切。

4.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之间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增进友谊,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和工作效率。一个单位如果存在着拉山头、闹纠纷、“窝里斗”、互相推诿、互相猜疑、互相拆台的不良现象,就会内耗严重,人心涣散,这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损害了集体利益。因此,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成群体内部的团结,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一定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搞好这项工作。

1.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2]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的社会风尚。要加强社会公德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自觉地以社会主义道德来调节、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以履行责任为动机,使自己的行为具有道德价值。要大力弘扬道德模范榜样的先进事迹,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些道德模范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受到教育。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各种竞争非常激烈,精神压力日益加大,一些人难免会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冲击,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纠葛和冲突,由此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不少人默默忍受着心理疾病的煎熬。据有关部门统计,有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者约占人口总数的20%。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3]151,使其心理健康,心情愉快。

3.弘扬传统美德,培养高尚情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定要弘扬传统美德,培养高尚情操。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诚实守信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诚信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在中华文化中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以诚信立人,以诚信立国,以诚信求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是诚信友爱的关系,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是友爱的前提。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信任和理解;没有友好关爱,更无从谈社会和谐。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增强团结。恩格斯指出“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4]423。在人民内部,要从团结、和谐的愿望出发,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消除隔阂,纠正错误,解决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团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全国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这一亮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要关注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3]153,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增强本单位、本部门的凝聚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石磊.干部心理健康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xx-11-18,(1).

[3]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xx.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22人际吸引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的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

--题记

真正的友谊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友谊才会地久天长.

我自己从小就比较独立,爸妈也很少干涉我的私事,于是养成了我自由的性格。被束缚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完全透明的人,什么都给看的请清楚楚。我并不是对朋友自私而有意隐瞒什么,而是觉得没必要。朋友之间应该有共同点,也一定会有不相交的部分。难道一定要死死地捆在一起吗?

有些人一旦与人混熟了,就丢掉了分寸,进入了所谓不分彼此的境界,有的人不珍惜朋友的东西,久借不还或再随便借人,朋友不在不打个招呼就将人家的私人物件乱翻一气.........久而久之,朋友就会觉得你没有礼貌,为人太粗俗.有人喜欢用"亲密无间"这个词来形容要好的朋友,其实真的做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没有了距离,就势必侵入到别人的私人空间,给人造成不悦;没有了分寸,就会打一些看似小节的问题放到无关紧要的地位,可能会增加误会.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人际交往中双方所保持的空间距离是人际关系的表现,研究发现,亲密关系的距离为18英寸,个人关系的距离一般为1.5~4英尺,社会关系一般为4~12英尺,公共关系的距离为12~25英尺。

其实,这种距离既是自尊,也是尊重他人。毕竟人是有思想的、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同时也是有理性的、自私的动物。在这个私有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获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了这个私有的空间,人就要不断地去拼争。相距太近了,每个人的利益空间就相对狭小了,摩擦的机会也就多了,摩擦多了还会有朋友吗?如同一只可以养一两条鱼的缸偏要放进五六条鱼甚至更多,结果会怎样?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留出友谊的距离就是给自己留出一个空间,也给对方留出一个空间,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空间才会和谐相处,如同太阳、地球、月亮一样。

2022人际吸引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请你仔细阅读下列16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后面,各有a、b、c三种答案,请

你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任选其一。

1. 在人际关系中,我的信条是

a. 大多数人是友善的,可与之为友的。

b.人群中有一半是狡诈的,一半是善良的,我将选择善良者交友。

c. 大多数人是狡诈虚伪的,不可与之为友的。

2. 最近我交了一批朋友,这是

a. 因为我需要他们。

b. 因为他们喜欢我。

c. 因为我发现他们很有意思,令人感兴趣。

3. 外出旅行时,我总是

a. 很容易交上朋友。

b. 喜欢一个人独处。

c. 想交朋友,但又感到很困难。

4. 我已经约定好要去看一位朋友,但因为太累而失约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

a. 这也无所谓的,对方肯定会原谅我。

b. 有些不安,但又总在自我安慰。

c. 很想了解对方是否对自己又不满的情绪。

5. 我结交朋友的时间通常是

a. 数年之后。

b. 不一定,合得来的朋友能长久相处。

c. 时间不长,经常更换。

6.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极有兴趣的个人私事,我是

a. 尽量为其保密,不对任何人讲。

b. 根本没有考虑过要继续扩大宣传此事。

c. 当朋友刚一离开,随便与他人议论此事。

7. 当我遇到困难时,我

a. 通常时靠朋友解决的。

b. 要找自己可信赖的朋友商量办。

c. 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求人。

8. 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觉得

a. 他们大都喜欢来找我帮忙。

b. 只有那些与我关系密切的朋友才来找我商量。

c. 一般都不愿意来麻烦我。

9. 我交朋友的一般途径是

a. 经过熟人介绍。

b. 在各种社交场合。

c. 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还相当困难。

10. 我认为选择朋友最重要的品质是

a. 具有能吸引我的才华。

b. 可以信赖。

c. 对方对我感兴趣。

11. 我给人们的印象是

a. 经常会引人发笑。

b. 经常在启发人们去思考问题。

c. 和我相处时别人会感到舒服。

12. 在晚会上,如果有人提议让我表演或唱歌时,我会

a. 婉言谢绝。

b. 欣然接受。

b. 直截了当地拒绝。

13. 对于朋友的优缺点,我喜欢

a. 诚心诚意地当面赞扬他的优点。

b. 会诚心诚意地对他提出批评意见。

c. 既不奉承,也不批评

14. 我所结交的朋友

a. 只有那些与我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人。

b. 通常能和任何人相处。

c. 有时愿与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和睦相处。

15. 如果朋友们和我开玩笑(恶作剧)我总是

a. 和大家一起笑。

b. 很生气并有所表示。

c. 有时高兴,有时生气,依自己当时的情绪状况而定。

16. 当别人依赖我的时候,我总是这样想的:

a. 我不在乎,但我自己却喜欢独立于朋友之中。

b. 这很好,我喜欢别人依赖我。

c.要小心点!我愿意对一些事物持冷静、清醒的态度。

各题评分标准­

1:a.3,b.2,c.1­

2:a.1,b.2,c.3­

3:a.3,b.2,c.1­

4:a.1,b.3,c.2­

5:a.3,b.2,c.1­

6:a.2,b.3,c.1­

7:a.1,b.2,c.3­

8:a.3,b.2,c.1­

9:a.2,b.3,c.1­

10:a.3,b.2,c.1­

11:a.2,b.1,c.3­

12:a.2,b.3,c.1­

13:a.3,b.1,c.2­

14:a.1,b.3,c.2­

15:a.3,b.1,c.2­

16:a.2,b.3,c.1­

总分介于38—48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很融洽,在广泛的交往中你很受众人喜欢;­

28—37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并不稳定,有一定数量的人不喜欢你,如果

你想受人爱戴,还要做很大努力;­

16—27之间,说明你的人际关系不融洽,你的交往圈子太小了,很有必要扩

大你的交往范围。

2022人际吸引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职场环境当中,上到领导,下至同事间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什么很多人疲于应付,有的人却可以游刃有余?这是因为他们掌握着许多职场人际沟通的技巧,学会赞美就是其中之一。

有效的赞美不是谄上媚下,不是圆滑世故,有效地赞美不仅能有效的取悦他人,还能令人对你刮目相看,印象深刻。是职场人际沟通的重要技巧。那么如何更有效的赞美他人呢?

1,一定要别出心裁

赞美要别出心裁,就是要“把每个字都唱出一种以前从未有过、以后也绝不会再有的意义。”

那么如果你想赞美的点很可能和别人一样,那该怎么办呢?说话的关键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比如,你看见一个男人新发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可能已经有很多人在照片下面留言“哇,真帅” “穿西装真好看”“特别有气质”云云。但你就绝对不能这样说,你要说“都说人的左右脸会有所差别,有一半会更好看些,你照片里总是左脸,我觉得特别帅,看来你也更欣赏自己的左脸咯?”

2,要发自内心

发自内心的赞美,一定是有效的。即使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一定可以打动人心。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都有相互的感知,你的真诚他人一定可以感受得到。

3,不要泛滥

同样的一句美言,一个人听第一遍可能很开心,听第二遍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了,听十遍可能都腻味了。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

一个沉鱼落雁的美女前天听到别人说“美”,昨天又听到一句“真漂亮”,今天还是“你真的好漂亮”。她会觉得那不是赞美,那是陈词滥调。所以,对同一个人的赞美需要不时换一点新的花样,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赞美他或者她。

4,赞美要尽量抽象

赞美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尽量把具体的事情提高到抽象的角度。与此相反,批评他人的时候要尽量从抽象的水平降低到具体的角度。

如果你被一张照片打动,你可以说“这张照片色调真是太美了”或者“构图真棒”,但更出色的赞美是“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摄影家,你总是那么有洞察力,深邃却又细腻,你的照片就像是你的第三只眼,透过它呈现出来的世界是那么地动人。”

5,赞美方式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对赞美的需求都不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在赞美的同时也通过其它方式表达感情也许会更有效。单有甜言蜜语是不够的。

2022人际吸引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q1:您的性别:

○ 男

○ 女

q2:您的年级: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q3:您的年龄:

____________

q4:您所在学校及专业:

____________

q5:与高中同学比,感觉您的大学同学:

○ 更理性化,印象深

○ 和高中差不多

○ 不很深刻

○ 不清楚

q6:您目前认识的大学同学中,哪种更多:

○ 本班同学

○ 外班同学

q7:大学室友大多来自不同地方,生活习惯可能不同,对此您感觉:

○ 差别太大,不能接受

○ 差别大但能接收

○ 差别不大,相处很好

○ 没想过

q8:生活中与同学或朋友难免产生矛盾,您认为的主要原因是:

□ 情感矛盾

□ 生活中的摩擦

□ 做事意见不合

□ 其他

q9:当您和他人聊天时突然陷入沉默,您会:

○ 引出话题,活跃气氛

○ 借故走开

○ 依旧沉默

q10:您会主动和老师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点滴吗

○ 一般会去

○ 有必要才去

○ 等老师找自己

○ 不愿意

q11:每到一个新环境,您对原本不认识的人,总是:

○ 能很快记住他们的名字,并成为朋友

○ 想记住他们并成为朋友,但难以做到

○ 不会很快记住并做朋友

○ 很少与陌生人交往

q12:您觉得网友与现实中的朋友相比:

○ 现实中的朋友更真实可靠

○ 网友更放的开,谈得来

○ 各有各的好处

q13:您的朋友中,异性和同性哪个比重更大:

○ 同性

○ 一异性

q14:和异性交往,您会:

○ 感觉很自然,能和ta们接近并关系很好

○ 感觉很自然但关系不会很好,

○ 感觉不自然,一般不会和ta们交往

○ 几乎和ta们没有什么交往

q15:您有男(女)朋友吗,您陪他(她)的时间与其他普通朋友的时间相比谁多:

○ 男(女)朋友

○ 普通朋友

○ 差不多

○ 暂时没有男(女)朋友

q16:在社会交往中,您的处境通常是:

○ 成为主角,引导谈话主题

○ 普通,没特别的

○ 被动的跟随他人谈话

○ 常常被忽视

q17:您认为您的社交能力如何:

○ 很好,能自如地和所有人交往

○ 一般,能和较熟悉的人交往

○ 有些地方需要提高

○ 不好,和人交往时不知所措

q18:您认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

○ 很好,能迅速适应环境

○ 一般,但短时间内适应没问题

○ 一般,但适应环境需要较长时间

○ 不好,适应新环境有很大困难

q19:对于团体组织(如学生会,团支部)的活动,您会:

○ 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 经常参加

○ 偶尔参加

○ 几乎不参加

q20:你是否想过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情况:

○ 想过且付诸行动后效果明显

○ 想过但付诸行动后效果不明显

○ 想过但没付诸行动

○ 不想

q21:您没有想改善您的人际交往情况,是因为:

○ 觉得现在的情况很好

○ 觉得改不改善无所谓

q22:您对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是否满意:

○ 非常满意

○ 满意

○ 还行

○ 不满意

q23:通过参加团体活动,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 大大提高

○ 有所提高

○ 没有提高

q24:您不怎么参加团体活动,原因在于:

□ 学业重没时间

□ 想参加,但活动不吸引人

□ 对参加活动毫无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