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 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大全(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21:18:04 页码:7
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 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大全(6篇)
2022-12-22 21:18:04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一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对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二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织金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的两个景区:东风湖景区和恐龙谷景区,

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感受东风湖,热爱东风湖,让大家通过游览东风湖领略到贵州最壮美的喀斯特高峡平湖的风采,让大家愉快地度过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1,洞口 各位游客!我们将进入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里面的风景是任何地方的溶洞都望尘莫及的。被千千万万游览过的人誉之为“天下第一洞”、“地下艺术宝库”、“行星上的一大奇观”、“岩溶博物馆”。而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桂冠则有: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组织评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20xx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评选为“中国最美地方”名单中六个最美洞穴第一名。 20xx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xx年被批准为“中国国家自然遗产”。 20xx年被国家建设部评定为“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20xx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所以,有游客说得好:如果一生中都不到织金洞游览的话,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地下世界的美妙。是不是这样呢?大家随我进洞参观后就会完全相信了。 游览织金洞,应该从“大”、“奇”、“全”、“美”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去审美: “大”:指织金洞的空间及景观规模宏大,气魄大,洞体两壁高宽处为175米,相对高差150米,一般高宽均在60米~100米之间,大小厅堂40多个,其中上万平方米的厅堂有5个。 “奇”:指景物及空间造型奇特。人们已经为织金洞作了一个形象的概括,说这是一个地下天宫,里面的岩溶物无不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天宫息息相关。 “全”:指洞内景物形态丰富,所有景观景物囊括了世界溶洞的主要形态和类别,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美”:指美丽。织金洞以乳黄色为基调,杂以各种颜色,流金溢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五彩缤纷的地下世界。人们说:“全国溶洞在西南,西南溶洞在织金”,除了前边说的“大”、“奇”、“全”之外,就是“美”,就是织金洞的豪华、堂皇和瑰丽了。 在此,我还要特别告诉大家一件事,20xx年7月1日,藏传佛教的名刹、四川甘孜的甲东寺主持协让洛灯活佛、德塔尔活佛不远千里,专程前来为织金洞开光。什么是开光?开光是得道高僧揭去新塑佛像头顶上的红绸的庄严仪式。开光之后的佛象就有了灵气,织金洞承蒙两位活佛开光之后,洞中仙境也都有了灵气,有求心应。洞中有几个神圣的景观,大家跟我走到那里时,一定要净心涤虑,心怀虔诚,为自己为家人求福添寿。 溶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所以,请各位游客与我们一起来共同保护好这座世界名洞,按“进洞须知”的要求进行参观。

2,讲经堂: 长约二百米,宽五十米。因岩溶堆积物如罗汉讲经得名。中间有一面积三百平方米的水潭,被钟乳石间隔为二,名“日月潭”,系全洞最低点,潭中岩溶物高二十余米,底部围大十余米,形如三层宝塔,顶端坐一佛,如聚神讲经。东侧半圆形石台上众多罗汉齐集谛听,有的手捧经卷,有的托腮凝思,有的问讯于邻。洞壁如七色

3,万寿宫: 远古时洞顶塌落的巨石堆积如山,称“万寿山”。后来山上又覆满岩溶堆积物。上有珍奇的“穴罐”,呈椭圆形。旁有“鸡血石”,晶莹绯红,酷似“孔雀开屏”。有三尊“寿星”,高十至二十米。

4,神龙潭香粑车乐园 神龙潭香粑车乐园俱备的天然壁画,呈山峦、林海、田野诸景。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了神龙潭香粑车乐园。 神龙潭是千里乌江岸边最大的涌泉之一,水量十分丰沛,每秒在1立方米以上。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迁居于红岩下的村民就引潭水灌溉和饮用,并开渠建小水车带动臂杆来回运行,将树块在磨石上磨成木浆,将木浆沥水制成粑块,再与箐林中的香叶混合擀成信香,供应远近世人用于敬神拜祖,换取可观收入。这就是一种最原始古老的水力机械——香粑车。香粑车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而在这里,百余米长的潭渠中竟有23架,足可称为天下奇观。这些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傍依着清清的渠水,渠水将一架架香粑车冲得悠悠转动,如诗如画,如歌如诉,独具原始古朴的神韵,不愧为织金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进入神龙潭香粑车乐园的游客注意安全,可以观览而不可触摸,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5,银雨树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被誉为国宝的银雨树面前。它有17米高,如象牙雕刻一般,洁白晶莹,玲珑剔透,鬼斧神工,亭亭玉立。银色的花瓣,从根部一轮轮地迭生到了顶端。纵观它的形成历史,那从高高的穹隆上垂落的水滴,已经滴过了不知多少年,曾经塑造过一株同样美妙的银雨树,几十万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使那株树坍塌了。但是,我们的织金洞不屈服于任何厄运,又在坍塌的废墟上继续塑造新的银雨树。若干万年以来,凭着执著韧性,凭着专注一心,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质条件,终于将这株举世无双的银雨树重新塑造出来了。俗话说:水滴石穿,在织金洞却是“水滴生石”。水滴石穿是一种被动的消耗,而水滴生石却是一种主动的创造!十几万年时间,形成银雨树的两个条件始终不渝,这只能说明这棵银雨树真的是天造地设,真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如果说织金洞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 银雨树就是最激动人心的诗眼; 如果说织金洞是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银雨树就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称她为国之瑰宝,她胜过众多的国宝;誉她为溶洞之魂,她正具备了溶洞之魂。所以,著名地质学家孙大光先生说:“把银雨树称为国宝还不够,应该称为球宝——地球之宝、无价之宝。”

6,化屋基苗族歌舞表演场 各位游客!让我们回过头来,从神话和想象中进入实际和直观的人文风景中去吧!天竹峰下面有个苗寨名叫“化屋基”。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苗家儿女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任何时候都准备着以他们独具特色的方式欢迎大家的光临。 各位游客!世世代代化生活在化屋基的这一支苗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有着独特的歌舞,他们的体育性质的芦笙拳舞和多声部合唱多次参加全国性比赛并获得了大奖。因此,早在1993年这里就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歌舞之乡”。

今天的行程就到这,你们回去休息一下,明天还有更精彩的世界展现在你面前。今天谢谢大家的配合,谢谢大家!

对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三

各位来宾、各位游客:大家好,热忱欢迎您到红石峡生态公园。经专家考评和国家旅游局批准,红石峡生态公园成为国家 aaa 级旅游度假区,这是我市目前惟一荣膺此称号的旅游地。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九边重镇榆林城北 5 公里 处,这里自古以来是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必争的边关要塞,是黄土高原的北端与毛乌素沙漠及鄂尔多斯台地南缘结合部,也是黄土地农耕文明与蒙古大草原游牧文化的接壤地带,来到这里,大漠与边地风光尽收眼底。这里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沙滩与湖泊组合成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是塞上江南榆林的“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这里同时是塞上人文名胜红石峡系列景观的一部分,古长城从园中穿越,历史遗迹点将台和西夏王李继迁墓经修复在这里重现,这里还蕴藏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生态公园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这里囊括了陕北文化的精华,相信会给每位游客带来美好而愉悦的心情。现在,请大家随我步入这座融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与陕北文化艺术的殿堂,去作一次美的巡礼。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屹立在我们面前的公园大门。细心的游客会注意到,这是一块整石,它高 2.4 米 ,长 6.3 米 ,来自于东方红的故乡佳县的深山里,陕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石文化。上面所书的“红石峡生态公园”几个大字是现任市委书记周一波在公园视察时所题。

我们再看这个铁门,它有一个很与众不同的特点,两头高、中间低,合上之后很象陕北窑洞的窗户,这样的大门在别处是非常少见的。寓意“吉祥久久”的通道,全部由陕北青石筑成。两旁有“龙凤呈祥”“九子龙柱”,所谓道上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柱前停一停,好运往上升。这些石柱全部选用有名的清涧石头,由绥德四十里铺的民间工匠雕成,充分展现了陕北石雕艺术的动人魅力。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陕北剪纸馆。这里采用的是典型的陕北农家小院建筑。黄河岸边的人家,一般都采用从河里捞取的大小均匀的石头来垒墙。现在陕北的农村也有许多人家采用这种垒墙方式的。院子两侧选用了 24 幅巨型剪纸做墙,内容有社火、劳动、民风等,它们的原作者是有名的陕北第一剪——郭佩珍,她现在已经是 83 岁高龄的老人了。门口所列的是陕北农村广泛使用的碾盘和磨,陕北人经常吃的米糕、钱钱饭就是从这里加工出来的。我们面前的影壁可以使诸位在方寸之间游遍榆林古城的八景:“龙穴藏珍、红山夕照、西河漱月、芹涧春香、驼峰拥翠、柳河秋色、寒泉冬蒸、南塔凌霄。”

影壁的这边是陕北著名的本土画家栗子明所绘的《九边重镇老榆林》,这是一幅反映老

榆林风貌的画作。下来我们欣赏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态八景,有纸镂乾坤、高原号子、红峡映台、幽冢故里、百石成林、碧湖映柳、沙疑南渡、潭虹霞蔚。“纸缕乾坤”是剪纸世界。这里所选的就是我国各地很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这幅剪纸就是陕北风俗的一个具体表现 ...... 这幅大型剪纸是民间剪纸艺术家郭佩珍用四年时间剪成的《佳县县城全景》。郭佩珍是驰名陕北乃至全国海外的民间艺术大师,通过这幅作品大家应该对她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高原号子”,这尊雕塑高 15 米 ,是目前表现人物雕塑中最大的一个,也是陕北最大的雕塑。系着白羊肚手巾的老汉是典型的陕北符号的象征,他所持握的唢呐是陕北人倾诉心声的古老乐器。老汉高扬唢呐的英姿,表现了陕北人世代不屈的昂扬精神。

“红峡映台”,游客可游览微缩长城、点将台。点将台的台高、大小台阶数、外围的墩台数与我国的历法、节气有关,游客可搜寻其中奥妙。“幽冢故里”是修复了的西夏王李继迁的墓地。“百石林”,是精选陕北自然石组合而成林,其中两块月牙石耐人寻味。“碧湖映柳”,湖虽小却格外清澈,据传说 王昭君曾用此水洗过脸。“沙疑南渡”,游倦走进沙滩上帐篷,望着悬空而过的吊桥,恍然置身江南。“潭虹霞蔚”,湖水坝口水流飞泻,腾起雾气,阳光下幻化出彩虹,有云蒸霞蔚之妙趣。

生态八景足以陶冶情致,它的外部景观壮丽雄奇,内部景观则仿佛一处置身于烽烟之下的历史和自然的世外桃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完美结合。生态公园还举办过冰雕展、滑草赛、摩托车和汽车竞技等,给游人和各界人士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难以计数的游人与家人、恋人、朋友敞开心的沟通,将所有的重负都释放于深情的山水间。

生态公园期待能带给您美好快乐的记忆。

对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四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参加我们的旅行团表现热烈的欢迎!,一上车我就感觉到大家的目光非常的热情,在我的身上“刷、刷、刷”地上下扫描,可能前面的朋友看得清楚一点,后面的朋友看的清楚吗?不管看得清还是看不清,能够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与大家相会,就是缘份啊!真诚的友谊来自自我介绍,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或*导,而在我旁边的就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的驾驶精练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大家可以尽情的欣赏窗外的风景,在这次旅途中就有我和王师傅为大家服务,为各位服务也是小吴的荣幸,此次旅游,希望能够用我的真心、细心、耐心换的大家的放心、开心、和舒心。

大家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便冲开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也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今天所说的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 200 多公里,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使在三峡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瞿塘峡,有称夔门,历来被冠为“夔门天下雄”的尊号。瞿塘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 8 公里 ,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两岸山峰高出江面几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 1000 至 1500 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 100 米 ,如果从上望下俯视就好象船行使在地道中一般,大家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的夔门,就是大家使用的新版人民币 10 元背后的风景图案,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拿出一张 10 元纸币来比较一下,抓紧时间用相机在这里留下永恒的纪念哦!瞿塘峡文物景观多而集中,还有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文化遗址,我们将一一去领略他们的风采。

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我们也就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了,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 45 公里 ,是长江三峡中既长有整齐的一峡。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屹立于两岸的巫山 12 峰,其中最为秀丽的就是神女峰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在神女峰的脚下,请大家抬头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来灿烂的朝霞,有送走绚丽的晚霞,所以神女峰也被称为望霞峰。

关于神女峰,三峡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相传从前在三峡里有 12 条恶龙,它们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知道后便和姐妹们一起来到凡间斩杀了 12 条恶龙,并向大蜀传授天书帮大蜀治理好了三峡,她们被巫峡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她们化作山峰屹立于巫峡两岸守护着巫峡,其中神女峰便是瑶姬的化身,传说故事是优美的,它更是寄托了三峡人民征服险滩,战胜恶水的美好愿望,大家请抬头看,天空中的云彩,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变化多端,唐代大诗人元稹一生写了大量的诗句,其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的名句,相信它的意思也一定有不少的朋友知道吧?看到过大海的人,再大的江河也不放在眼里,而看过巫峡的云彩,还有哪里的云彩值得看呢?

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最后一峡: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 76 公里 ,是三峡中最长的一峡,自古以来,就以滩多水急而著称,但是这一切,都永远成了历史。现在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使在西陵峡中我们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由于涨水的原因,很多景点都被淹没了,但现在小吴告诉一个好消息,经过考古专家反复考察论证,将被淹的牛肝马肺和兵书宝剑移到秭归新县城以东的凤凰山上了,而这些文物和景观落户新地后,这里慢慢也会成为三峡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各位朋友,在游船上坐“电梯”的感觉,大家还是第一次体念吧!提到三峡工程,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问题的关键,工程还有发电、航运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多项综合效益,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作用。三峡大坝建成后全坝长 1983 米 ,最大坝高为 185 米 ,最高运行水位 175 米 ,总蓄水量 393 亿立方米,年发电量 847 亿度,它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从去年 7 月 1 日起,三峡工程大坝坝顶已经对游客开放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乘坐电瓶车登上巍巍大坝,可以零距离的来感触这一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

好了,关于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此次旅游活动中我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尽情提出改善,以便以后更好的为大家提供服务,最后祝大家工作好、身体好、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将来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不好!谢谢!

对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五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3月27日,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红石峡。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对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范文六

好,朋友们,我们现在进入了红石峡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痕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我们要沿崖壁栈道进行游览,所以大家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进入红石峡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请看,两测试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抱,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因此被称为“温盘峪”。

红石峡全长近1300米,宽有3—10米,峪内溪流清澈见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两侧的丹崖长墙上,有一挂挂珠帘式的泉瀑,竞相倾泻,形成断崖飞瀑景观,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点缀,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被人们称为“盆景峡谷”,有中原第一景的美誉。

从红石峡出来就可以看到子房湖,又叫“平湖”。

子房湖是云台山景区最大的湖泊水体景观。因汉代张良(字子房)曾在沟谷西侧的山峰上,日夜操练兵马,帮助刘邦成就大业后隐退至此,因张良字子房而得名。大家看,这子房湖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000米,湖面积800亩,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最深出约100米。两岸青山对峙,夹一带绿水。如诗如画,醉透游人心扉。苍翠的山,墨绿的水,相依相偎,展现出一幅壮阔波澜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阴一半晴一半,一边金光闪烁,一边碧绿透明。

夏季还能在湖面上体验有水上法拉利之称的水上快艇,别样的刺激。

子房湖内的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还有专家认为是15亿年前,体型小,扇径仅10毫米左右,晶莹透明,古称 “桃花鱼”,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

好了,朋友们,我们启程继续参观游览吧。

好,游客们,我们继续向西前行,经过了子房湖和漫水桥,映入大家眼帘的有一座山门,上写“老潭沟”,三个大字,现在叫做泉瀑峡。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民间干旱之苦,不顾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贬下凡间,栖身在这里的一个深水潭中,人称“龙潭”,这道沟被称为“龙潭沟”,后有人为表示对龙的敬意,将“龙”字改为“老”字,就成了“老潭沟”。

由于地质,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剧烈的断裂构造,形成了东西走向的“u”形断崖,因而这里出现了东西走向的沟谷景观,还有又高又陡的崖墙地貌景观,大家请看,这里峰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在泉瀑峡(老潭沟)的尽头,就是著名的云台山天瀑,它落差达到314米,宽约5—7米,是亚洲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称为“天瀑”,它也是云台山景观之最。大家请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溅玉,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团水雾,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雾中。它既表现了力量,又体现了柔美,让人感觉充满了活力。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偏西, 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峡长1270米,峡谷东面,峭壁为耸,苍岩横卧;峡谷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争奇斗艳。

峡谷内景色一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来概括最好不过了。情人瀑,丫字瀑,丫字潭,水帘洞尽在眼前。更有唐王试剑石的历史传说,岸旁的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多形式的高科技全面展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貌演变和地质特征,普及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科普知识。

茱萸峰是云台山主峰,海拔1304米,这里是历代文人墨客、僧侣修行的圣地。药王孙思邈也曾在此处采药炼丹,并留下药王洞等痕迹。这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有千年名树红豆杉、五角枫树、太行花森林覆盖率高达93%,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登临此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句…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峰峰如画,岩岩皆景。踏千阶云梯,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顶,北望太行山群峰,层峦叠嶂;南眺怀川平原,沃野千里。

位于云台山茱萸峰凤凰岭的云台山玻璃栈道,总长400余米,宽约1.6米,在高达1080米的半山腰上依崖而建。玻璃栈道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沿崖壁呈u型,另一段悬于千米悬崖之上,与山谷底部垂直落差200多米。堪比美国大峡谷的“天空之路”,上下临空,视野开阔。哪怕在胆大的人也会拘泥不前,每一步都心惊胆战。整个人仿佛悬空而立,透过玻璃往下望去,不仅山间美景一览无余,还有一种紧张刺激的快感。

万善寺,坐落在形似奶头状的阎王鼻山峰下面,周围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因寺内供奉着一尊金佛,故又称“金佛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是朝廷为了镇治此处帝王风脉而建,寺名也属御赐。现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主持方丈为中国金刚法大师--释海空。寺内放置的2米高铜佛,价值60万元,系泰国华侨所赠。另外,还有一线泉、聚宝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试鞭石、望亲台等诸多景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