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认识护理心得体会医生和方法 护理认知心得体会(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06:38:17 页码:13
认识护理心得体会医生和方法 护理认知心得体会(7篇)
2022-12-23 06:38:17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认识护理心得体会医生和方法一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人类的永恒话题。

屈原在《天问》中对人的本源发出了追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千年之后,达尔文用进化论做出了科学有力的回应。

但是,认识你自己,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每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可能迷茫困惑,可能利令智昏,可能眼红耳热,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丧失了自己的初心。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话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范式: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人生体悟,收获不同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对自我的高度洞察,对人生目标的高度自觉。这种境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一般人也许达能以体会。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人生也放在这样一个坐标系上去体认,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我是否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是否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人生的下半场该如何奋斗?

认识你自己,要有谦虚的灵魂。

作为全希腊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临终前说:“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人生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拥有谦虚的灵魂,在自然面前保持敬畏,对生命常怀感恩,这是一个能够认清自我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前秦主帅苻坚多一分谦虚谨慎,少一分妄言要投鞭断流,而是清醒地看到淝水之战前双方的真实实力以及北方各族的暗流涌动,兴许不会一战而败、草木皆兵,南北朝的历史也就因此改写。如果能够大清帝国不再妄自尊大,看清楚自己早已不是世界的中心,停止闭关锁国,早日开启民智,兴许就不会被坚船利炮一次又一次地留下屈辱印记。

但是,历史没有那么多早知道。在纷乱的时局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坛经》中记录了一个小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无论是幡在动,还是风在动,都来自于是内心对于外物的认知。要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还得时常听听自己的心跳,叩问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认识你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种人生修为,一种人生境界。多一分清醒,少一分盲目;多一分克制,少一分冲动;多一分谨慎,少一分狂妄,兴许可以慢慢打开认清自己这道大门。

对于认识护理心得体会医生和方法二

<>

(一)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建立时间观念”的顺序编写的,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知道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每个学生带一个小钟表,模型钟。

<>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本节课我注意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来获得新知,这样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同时也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刚上课,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我创设这样一个谜语情境:“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嘀嘀嗒嗒走,猜猜他是谁?”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接着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表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光有漂亮的外表,钟面上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钟的表王国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也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然后,我用课件演示让学生加深对钟面结构的认识。(出示课件)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我会告诉学生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认识整时刻

“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钟两个好朋友,那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我利用这样的过渡性语言,承上启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用课件出示了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出示课件)3时、6时、8时。然后再提问:3时、6时、8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发现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我便适时地告诉学生: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我用学具再次让学生巩固看整时的方法。(出示一个钟表模型,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那么钟面上的时刻就是4时)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操作,拨整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设计了一个结合生活实际拨整时的动手操作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同学们读书的时间8时,同学们做课间操的时间10时,然后让学生以“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钟”的方式同桌合作进行练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认整时的方法。

衔接语:通过学生认识了钟面、整时刻,能熟练地拨整时后,再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法。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电子表示法

我用卡片出示4:00的电子钟时间,(板书)告诉学生这是同学们下午放学的时间,“有人会读吗?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告诉学生这种记时法叫电子记时法,并指导学生电子记时法的写法。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为了达到巩固知识,开发智能,激励再学习的目的,针对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多角度、有层次、有趣味,形式多样的练习。

1、说一说,比谁棒。通过让学生说说小朋友一天的活动和什么时刻做什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互相评议安排是否合理,更能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画一画,比手巧。同学们能帮老师修一修三只掉了针的表吗?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小朋友最聪明,通过创设一个情景,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组织学生合作进行修理钟表,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写一写,比眼快。通过让学生观察钟面,用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迅速地写出钟面上的整时。

(四)总结拓展,体验乐趣

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从这个朋友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自我评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再次巩固新知的好方法。

<>

时针4时

分针钟表图片4:00

12个数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突显重点)

对于认识护理心得体会医生和方法三

<>

三天实习皆是参观性实习,参观性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它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连接。实习过程中,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参观典型建筑及建筑工地,是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工作环境及土木建筑的施工现场概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专业实习兴趣。

<>

6月12日

早上在新校区门口集合,一共四个工程管理班,一行近两百人在知道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新校区的建筑。第一个是我们学校校门,老师介绍,是一个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校门使用此种结构能使墙体不承重,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

我们校园的建筑是山水建筑高差。其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教学楼一次可容纳一万多学生上课,每层教室还配有专门的休息室供学生下课放松交流(efg栋实验楼除外)。教学楼建造所用砖为三色砖,由深色、浅色、白色按比例调配而成,其颜色过渡自然,具有柔和朴实的艺术情调。

图书馆是我们学校的亮点建筑,它建成时被誉为“湖南省最大的图书馆”,占地3万平方米,藏书众多,俯视而下是一个钥匙的形状,正应了那句“书是打开知识的钥匙”,大厅是一个圆形,除大门使用的是透明钢化玻璃之外,其他窗户都用深色的,后者能很好的消弱太阳光线,隔离紫外线,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图书馆前坪的地面使用花岗岩,它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硬度高、耐磨损,而且价格便宜,加以中国红的点缀,美观又实用,用做铺地再好不过。与图书馆柱子的镜面花岗岩不同的是,这里使用的是粗糙表面的,它的防滑性能在雨天起到很好的作用。

新校区内的主体建筑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校区内我们的最后目的地是体育运动区,我们步行过去,期间,发现有些道路不太平整,据老师解释这是由于学校在建设时有的地方挖土,有的填土,挖土的地方土壤密度比填土的要高,导致后者沉降而形成的。

体育运动区占地222亩,区内的体育场是国家标准田径场,拥有天然草坪,400米得塑胶跑道,学校的校运动会多数在这里举办,我们的军训就是在此。

体育场的旁边是体育馆,占地2万平方米,一些大型的晚会在这里举办,外形的五根斜型的钢柱增添了体育馆的动感,馆内屋顶是网架结构,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具有空间受力,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馆内设有1800多个座位,并配有先进的消防系统和吸音系统。

6月13日

一大早我们就坐车出发,今天我们参观民用建筑和工用厂房。

首先参观的是科大在建中的宿舍,它运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钢筋混凝土墙板能承受竖向和水平力,它的刚度很大,空间整体性好,房间内不外露梁、柱棱角,便于室内布置,方便使用。宿舍楼还把墙加宽,以起到抗剪的作用。

宿舍楼在建设中还配有安全网。高处作业坠落隐患,常发生在架子、屋顶、窗口、悬挂、深坑、深槽等处。平网作用是挡住坠落的人和物,避免或减轻坠落及物击伤害;立网作用是防止人或物坠落。安全网的使用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也保护建设中的隐私,有利于文明建设。

接着参观了湖南九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占地60亩,属于钢结构厂房,钢结构建筑质量轻,强度高,跨度大;施工工期短,相应降低投资成本;防火性高,防腐蚀性强;搬移方便,回收无污染.

厂房使用一种排架式结构,用横向下沉式天窗,它包括两榀天窗构件,每榀由多个具有设定跨度、外轮廓呈梯形的天窗构件拼接组成,两榀天窗构件搭建在厂房柱顶部且竖向设置于厂房横向方向上,两榀天窗构件间由檩条相连且具有一设定间距并相平行,每榀顶端设有檐口板,两榀天窗构件相对一侧均设有天窗组件,天窗组件包括天窗上下档和窗扇,扇位于天窗上下档之间,其顶部与天窗上档活动连接,天窗上档与其上方的檐口板间设有天窗上档板,两榀天窗构件的上弦之间、下部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构件、屋面板,屋面板与天窗下档间设有天窗下档板,屋面板上铺设有屋面面层。在特定条件下牛腿柱使厂房采?光通风效果好、节能、可靠、抗震。

厂房内的柱子均为牛腿柱,柱身上搁置吊车梁等外挑物,两柱之间设有剪刀叉,以提高建筑稳定性。厂房的屋顶也使用了与体育馆相同的网架结构。由于厂房内窗户离地有2米多,不利通风透气,所以屋顶上还开了几个直径约为60厘米的通风口。

最后去的湖南兵器厂。它跟新材料公司一样,也是钢结构厂房,并有相同的基础和锯子。不同的是兵器厂采用的门式钢架。两者不同的是排架布局的柱脚与基础刚接,柱顶与梁(或桁架、网架)端铰接。门式刚架结构的柱脚与基础可刚接可铰吊车接,柱顶与梁(只能是梁)端刚接,如果门式刚架柱顶连接的屋盖结构是桁架或网架,那么这个结构已经不是门式刚架结构了。门式刚架的实用经济跨度,改善了梁柱的受力性能,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大了整体刚度。与直线式布索的普通预应力刚架比较索支承刚架的预应力效果更明显,整体刚度更大,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施工简便,容易实现。

厂房内安装有吊车梁,用于专门装载厂房内部吊车的梁屋顶,将采光板和实绵保温层无缝隙的粘连在一起,达到保温和隔热的效果。

6月14日

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商铺和桥梁。

商铺与民用建筑和工用厂房不同的是要根据使用功能来布置规划。现在大多建筑都使用框架剪力结构,这座建筑也不例外,老师介绍了工程管理施工管理程序:1、勘察地形,看开工条件是否满足;2、规划红线,建筑红线,将图纸进行审查(包括环框架剪力结构保局,消防局)3、;办理施工手续(施工许可证)。而且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必须满足“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及场地平整。开工之前要把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力计算好。

莲城大桥,是湘潭第四座湘江大桥,全长4.7公里,主桥长1.4公里,27米。宽主桥采用了斜拉双飞燕系杆钢管混凝土拱,边跨与主跨跨度比为0.3,主拱莲城大桥拱肋采用中承式双肋无铰平行拱,两拱拱助中心距34米,计算跨径为388米,拱助轴线理论矢高为4.7米,折线起拱。设计上采用以拱结构受力为主,辅以斜拉索受力的组合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形式的钢管拱在国内为首创。

桥底建有横隔梁,将混凝土注入钢铁作为建造材料,钢铁抗拉,但抗压性不好,而混凝土正好相反,两者互补,能更好的保护桥底。

三桥是湘潭湘江上已建大桥中规模最大的双塔垂直双索面三跨连续体系拉斜桥,全长1334.5米。三桥塔墩设置横向限位支座为避免行车及风力作用下主梁产生过大纵向水平振动,改善桥梁受力状态,采用了限制纵向水平位移及振动的油压阻尼器。

三大桥上车辆较多,大多为湘潭三桥出租车和小型轿车,桥面保养较好,有轻微震感。

<>

从踏进大学校门,学习工程管理的第一天就开始憧憬实习课程。终于在这学期学校安排了为期两周的专业认知实训。

认识实习让我了解了施工现场并且进一步知道理论与实际的差别。虽然接触的专业知识不多,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觉得自己还是有许多收获的。为期两周的实习,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人员、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的指导下,让我对工程的基础施工有了深入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过程时间虽不长,但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施工人员。整个实习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电。

去工地参观之后,我有很多感悟。在那么炎热的天气里,工地的工人丝毫没有停止休息的意思,每个人都在认认真真的忙着手中的工作。工程的管理人员时刻不离工地,兢兢业业,他们的坚守岗位,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后我们也将成为一名工程施工的从业人员,我们也需要这种不论环境多么恶劣,仍然坚守自己的职位,不怕辛苦,任劳任怨的职业精神!从现在起,我就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决心,通过实训,我已经知道了一些我们以后在职场上要面临的困难,但是我准备好了!

我们能有这么多机会实践的机会,还应该感谢实训老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虽然实训的时间很短,但实训的收获却不会因为实训的结束而结束,这种体验是我一生的财富,不光在学习上影响了我,还在思想上激励了我,我要努力学习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非常热爱工程管理这一专业!

对于认识护理心得体会医生和方法四

<>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

湖南省湘潭市及长沙市

<>

认识实习是整个实习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组织参观和听取一些专题技术报告,收集一些与实习课题有关的资料和素材,为顺利完成实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的:

1.了解一般建筑与桥梁工程的整个设计过程;

2.了解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建筑物分类及功能作用、结构类型及特点、结构构件的布置及荷载传递路线、主要节点的细部结构和处理方法等;

3.了解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4.了解建筑、结构、施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5.了解建筑结构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

4月21日(星期一)在湖南工程学院(北院)红楼前的学海花园开实习动员大会。大会由两位老师主持,主要介绍本次实习的日程安排、实习地点、实习日期及实习所要注意的方面等等。然后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我院在建的体育馆。在我们还未到达时,远远的就看见体育馆的主体工程和两个高大的塔吊。当我们到达目的地后,我和同学们头上都戴上了安全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体育馆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重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所以,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施工单位必须有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只有这样对于这家公司才有效益而言,才有知名度,才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必须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将来作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作准备。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体育馆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也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在体育馆的效果图和施工现场的平面图前集合,体育馆就象一艘扬帆起航的轮船,向远方航行。现场治理员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工地情况:该体育馆的主体结构为混合结构,工程比较复杂。建筑规模为12853m2,地下一层为框架结构,地上局部三层,顶层为空间钢网架结构。最大跨度为67.2米,建筑高度为23.7米。可以容纳三千人一起观看比赛等等。

我们跟着现场治理员上了楼,我发现这里的台阶比一般的大楼台阶要宽好多,我们穿越了布满钢管网架和铁丝的通道,里面豁然开朗,一个椭圆的场地,中间伫立一个高大的塔吊。该体育馆的东、西、南三面均有看台,北面是一个表演舞台,并且每个方向都有安全通道,这是为了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紧急疏散人员的通道。我们来到后面,在这里有网球场,乒乓球场等。所有的楼板和梁都是现浇,楼板的荷载通过梁传递给柱,柱再传递给基础,然后传给大地。同时在墙上有许多电线、水管,还有许多的通风井(口)这些都是环境工程和弱电工程的合作结果。回来时现场治理员向我们介绍了一种集料—陶粒骨料,它一般的骨料要轻,是用来制作轻制混凝土的材料。在现场还发现了很多空心砖,它是为了节省红土,但是不作为承重材料。

从体育馆出来我们来到了新校区,在这里我们了解了新校区建设的设计理念,比如:教学楼和几座系部大楼都依山势而建,其室内地平高差由室内楼梯来调节;还有一些人性化设施,其院内水系有龙凤承祥的寓意等等;

4月22日(星期二)我们乘车来到了金侨中央花苑,市政广场,在市政大楼的左边是湘潭大剧院,它大体分为三层,地层为停车场,该建筑采用箱型基础,顶层为大跨度空间钢网架结构,表面粘有铝缩板。中间层用玻璃幕墙装饰,其连接方法为玻璃肋和铆钉,主要是为了增加其强度。它的入口处有高高的台阶,是为了室内外高差,有关规定表示,台阶最多不得超过18阶,每一阶高150宽300所以分为几段。并且在该建筑周围的是有道路的,这是消防通道,每一个建筑都必须设有消防通道。建筑的色彩也必须与周边的色彩一致。我们又来到了湘潭市广电中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好漂亮的建筑啊!和大剧院一样,它也有高高的台阶,每一段不多于18阶,该建筑分为演播厅、办公大楼、广电宾馆。演播大厅是一个大跨度空间,其屋顶使用钢网架结构,外围是玻璃幕墙且用钢柱与顶层连接起装饰作用,办公大楼是一座高层建筑,指导老师介绍说,一般的大型公司的暖风和冷气都是由中央空调来调节,并且采光都采用灯光照明,我认为现在都在提倡环保、绿色、节能,所以还要加以改善。演播大厅与办公大楼用一网架结构相连接,其形状象一正弦曲线或是一朵湘江的浪花。广电中心也分为三个部分,地层是停车场,地上部分用美丽的落地玻璃窗装饰,标准层是一框架结构,顶层有一装饰结构象一展翅飞翔的大雁,寓意广电中心向着更快更好的发展。该建筑周围也有消防通道。在市政大楼前感觉好庄严,同时也好塌实,市政大楼是一框架对称结构并且多用圆形柱子,大楼入口前也有高高的台阶,与其他公共建筑是一样的,主体色彩使用麻色,很轻松的感觉。门前有车道,其坡度不得超过25度,宽度为8000,入口采用落地窗,政府机关是一个地区的体现应该体现出他的庄严,严肃。还要有便民的方面。总的来说,公共建筑应该有消防通道,安全出口,还要有人性化的体现,体现出他的设计思想和公众理念。

4月23日(星期三)我们来到了双马工业园区的一个在建展厅工地,工地内的所有楼板和梁都是现浇的,也有好多后浇带,主要考虑到他的混凝土的收缩和热涨冷缩。还有许多电梯井,水电井,室内的柱子各个截面不同,因为他们的承重部位不同,并且楼层越高首层截面越大,他也有一个地下室,但不是箱型基础,属于那种独立基础加钢筋混凝土墙。出了双马工业园我们来到一家工业厂房,该工业厂房是钢架结构,混凝土的地面上加螺钉,承重钢架固定在螺钉上,其中钢架与钢架之间的连接分为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柔性连接是用螺钉连接,刚性连接是焊接。钢架结构的应用特点是大大缩短了工期,适用于大跨度空间,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的造价较低。屋顶是用一层铁皮,加保温棉加一层锡纸,还有透光板。主要是保温隔热作用。我们来到湘江三大桥,一座斜拉桥,确切的说是一座扇型斜拉桥。索面有扇型、星型、放射型三种,该桥是双塔双索面预应力砼斜拉桥,位于湘潭市小东门码头下游40米,全桥长1354.56米,主桥7跨(133+270+133+441)计700米,东引桥9跨(30.59+15)计289.5米,西引桥18跨(2018+5.06)计365.06米,桥宽20.5米,双向四车道,桥下可通行千吨级船舶。西引桥下部结构为挖孔桩基础。具有中边跨比较大的特点。我认为我国的桥梁工程应该向国际化发展,而湘江三大桥就是很好的例子。

4月24日(星期四)今天我们乘车离开湘潭来到了星城—长沙,我们的首站是贺龙体育场,其主体工程为框架8层(局部9层),建筑面积11.7586万平方米,5层以上外墙为圆弧剪力墙,屋面标高最底为28.8米,最高为33米,呈阶梯状分布,整个框架由484根框架拄组成。整个外观的主体部分用当今世界最流行的玻璃幕墙装饰。贺龙体育场可容纳观众5.2万人,钢屋盖工程建筑面积为4.57万平方米,用钢量达3552吨。贺龙体育场共有东西南北四扇门,四扇大门上端采用拉索点式玻璃幕墙,四个大门出口采用大板玻璃幕墙。贵宾通道的出入口采用框架式玻璃幕墙结构,用钢骨架与复合铝板支撑,确保各项性能达到设计使用要求。贺龙体育场的“世纪之花”设计方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主场的顶盖象征一朵绽放的芙蓉花,鲜花意指掌声和荣誉,主场的南北立面展现出“白鹤亮翅”的造型,象征着湖南长沙的体育事业像白鹤—样展翅飞翔。体育场造型新颖.雄伟.浪漫并富有象征意义:顶盖由12块花瓣状镀铝锌板组成(12意指时光隧道,体现出对时间的珍惜和速度的追求)从南北向东.西层层叠起似朵朵白云,体现出设计对“蓝天白云”意境美的理解和把握。东西看去有如正在徐徐开启的帷幕,给人以群星灿烂.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翻舞的屋顶造型像波浪,又似欢欣鼓舞的人群掀起人浪,契合了团结蓬勃的主题,同时令潇湘人产生对母亲河湘江的联想。每片花瓣状的钢架连接,并有意突出檐下的空间层感觉与形式的引导,注意了板块过渡的轻微渐变关系,更进一步探索了以现代屋盖表达古代建筑中屋顶传递的空间曲线与轮廓剪影的美感,以唤醒人们对中国古代与建筑意向的追求。贺龙体育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看台面积2.1万平方米,仅次于北京工人体育场(容7.2万人)和广州天河体育场(容6万人),居全国第三位。内场面积2.4万平方米,中央是天然草皮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足球场周围有桔红色400米环形塑胶跑道8条。场内地面平整度均在水准差3毫米以下,符合国际比赛规定的标准。体育场东西看台采用两层挑据结构形式,由56根各长21米的无粘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挑梁托起数千块玻璃钢瓦,形成一个能遮盖近2万名观众的雨棚。西看台正中是主席台,内有电梯问、贵宾休息室、记者工作室和电视转播室。南看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建筑,内有招待所、休息室、娱乐室、会议室、健身房和服务部。北看台是大型电子计时记分屏幕。在中国举办奥运会之即,中国的体育事业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当然也包括体育设

<>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的主要部分,他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可靠的程度,还有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现在的建筑结构是从解放的时候继承下来的,所以,有很多东西虽然还是适合建筑,但是,却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有待提高。首先,要从建筑结构安全的角度来提高,其次,在从建筑结构的材料、使用方面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提高将会给我们国家的建筑业的发展带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常说百年大计,这是建筑的年限,和你的身体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的骨骼非常的结实,那么他会是一个健康的人,也是能够提供很多的劳动力,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便。同样,建筑的结构和人的骨骼是一个概念的两种事物。我们提倡全民健身运动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都有个健康身体来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建筑结构的发展也同样会带来建筑业的发展。施及好的建筑工艺。

短短的实习,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我忽然有种这样的感受:短短一周,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我们的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学习却仍在继续!

对于认识护理心得体会医生和方法五

<>

(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学生通过折角、画角、做角等实际操作活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如果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出一个角,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吸管、几个大小不同的角等

学具:三角板、吸管、几个大小不同的角等

<>

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把角的认识和生活情景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引导探究法。低年级的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引导探究法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

<>

<>

1、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学生指角时多数是点一下)。

师:原来同学们心目中的角是这样。(在黑板点一下)这是角吗?看来指角还有很大的学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同时,营造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标》指出“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本环节的教学我分四个活动来进行探究:

1、联系实际指角—-建立“角”的表象

(1)以课本封面上的角为例,质疑:怎样才能正确的指出角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通过指角活动,明确角在学生脑子中的印象。

(2)观察课本主题图,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这个练习,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让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

2、动手操作认识角—-探究角的共同特征

这是教学的重点。心理学家表明: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所以,此活动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分四步完成:

(1)折一折:先让学生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2)比一比:并引导学生对折出的角进行观察、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角有大有小。

(3)摸一摸:接着让学生摸摸自己折的角,使他们通过亲身体会充分感知角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4)说一说:紧接着我有组织学生交流摸角的感觉,逐步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根据学生的汇报,我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看着板书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这样,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学生对角的表象和基本特征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3、实践操作画角

《课标》指出“本学段学生应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依据这一理念,我将画角的活动分成三步进行:

(1)看一看: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使学生对画角的各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2)画一画:在老师的示范下,师生共同画角。通过老师的板书,有助于规范学生画角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画出不同方向的角,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说一说:引导学生归纳角的特征和画角的方法,

4、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借助学具建立出一个直观的角;然后通过游戏活动感受角的变化。具体分两步:

(1)游戏:谁的手儿巧?

用吸管折成可以活动的角,通过角的变大变小,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这一活动,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认识动态的角。使学生在玩中形象的领会到“角的大小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

(2)游戏:谁的眼力好?

出示准备好的两个大小相同,边长不同的角,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谁小?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这样,将难点分散到两个游戏中,使他们能形象、深刻的理解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

完成课本练习八第3和第4题。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

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说在,因此我的板书体现了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认识护理心得体会医生和方法六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其中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本课的重点,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

1.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性目标: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

电脑课件、激励星。

<>

小棒、练习本。

<>

<>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公园里的游乐场去玩,好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的、算的。2+2+2+2+2+2=12。

师:那么,观缆车上、小火车上、都有多少人、圆桌周围共有几把椅子。(生答)

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请坐!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游乐园”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精灵”去亲自感受一下吧!

我们走出公园,再去学校看看同学们在作什么?(出示:课件3)

师:老师知道你们也喜欢摆学具,一会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按学习小组摆出较难的图形,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们组必须要摆一样的图形,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摆,老师喊听就听。然后小组内按老师提出的问题议一议,最后由组长汇报。(出示课件4)1、摆一个图形需要几根小棒?2、你们组摆了几个?3、一共用了几根小棒?4、怎样列式?

<>

<>

1、下面那组的小组长第一个告诉我们?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算式。

3、谁能把老师画的梅花,列式计算出来一共有几朵呢?

<>

1、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2.引导探究。

师:仔细观察,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师:对加数都相同,

师:谁能吧老师画的梅花,一共有几朵,列式计算出来?

板书:3+3+3+3+3+3=18

那么,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3,和是多少?

板书:3618

师:也就是说6个3相加的和是18.

板书:6个3

3、请同桌的再说说其余这些算式,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和是多少?

(学生汇报)

师:看来用“几个几”说真简单!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这道算式,如果老师继续画梅花,那么算式会有很多3相加,算式就会很长,用什么方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更简单些?

生:用乘法。

师:对,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黑板上的算式,用乘法表示就是3×6=18

或6×3=18因为有6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就在3和6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3就是加法算式中相同加数,6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先写3,再写6。

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中间这个运算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读作:乘。写作x(跟读一遍)

4、师:因为乘法是加法得来的,所以乘法就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就成了乘号,写的时候,先写左斜,再写右斜。请同学们跟老师写一遍。师:这个乘号人们一直使用它。这两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愿意试一试?

3×6=18读作:3乘6等于18

6×3=18读作:6乘3等于18

师:读的时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读。

谁再来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5、乘法也有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因数,得的数叫做积。

6、(出示课件6)下面老师再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位同学有两只眼睛,5位同学呢?怎样列式?10位同学呢?60位同学呢?60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多个2相加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乘法表示。所以许多的相同加数连加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请同学们读一遍。

7、我们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

1、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请你把黑板上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我们再来看大屏幕。(课件7、秋千)

3、接下来,男女生进行一个小比赛,请看屏幕:(课件8、齿轮、剪刀)

4、下面的题目,同学们也会顺利完成的。(课件9、熊猫)

5、同学们再看小猪储蓄罐,你怎样列式。(课件10)

6、我们再来练一道(课件1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7、课件12.下面的算式能不能写成乘法的形式?为什么?

<>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在生活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可以说说你具体学习了什么?

<>

乘法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法:3+3+3+3+3+3=

乘法:<><>=<><>

<>

<>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在备课时,注意在深刻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数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我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把教材的主题图用课件呈现出来。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这一过程,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开展活动。

为了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的难点,新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教师提出思考题,并让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并让学生想像,接着让学生在交流感受中去初步认识乘法。第二个环节教学乘法,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做到了理论和实践、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在这里唯一不足的是,我觉得自己和学生解释的时候不够清楚,不够明白。导致个别学生还是找不出相同加数。而在练习中我体现了层次,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同数连加算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像:“如果老师继续画梅花,所写的连加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这样的算式真长啊,写起来真会非常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哇!”的想法,这时教师注意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人类创造和发现“乘法”原始过程的认识状态,探索出了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乘法”,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了乘法的含义。这样设计,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鼓励评价,如“小朋友和数学家的发现是一样的”,让学生感到自信,感到自己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知识,由此获得了情感体验。

当然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去创建,我和学生是师生,是研究的伙伴,更是朋友。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很民主,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这一点。当然,要上好一堂课,很不容易,还有许多不足,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其实我觉得教案是固定的,但教无定法,自己应该在教学之前将知识装在心里将学生装在心里,了解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能够以一当十,事倍功半。

对于认识护理心得体会医生和方法七

《吨的认识》重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观念。力图体现"猜测,验证,操作,感受"等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总体思路。根据课堂实况具体反思如下:

<>

1、猜测中生成的悬念:

一开课,让孩子们猜测老师的体重,不管合理不合理,勇于大担猜测的,老师预以表扬。正在猜测的热烈氛围中,教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20个这样的老师的体重合在一起有1吨多重,使孩子们引起对吨的悬念。

2、探究中生成的概念:

通过搬运矿泉水的实践活动,探究得知,20千克一桶矿泉水,搬50次,正好是1吨。50桶20千克的矿泉水是1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吨的概念。

3、感受中生成的新知:

在抱一抱你的朋友估计体重的游戏中,再次感受到了,假如把全班同学平均每人的体重看作是25千克,40个这样的好朋友合抱在一起才会有1吨。而在班级内有52个小朋友,此时此刻想说些什么有小朋友从安全的角度分析,这么多同学去乘同一辆公共汽车会超重,产生不安全的隐患,渗透了人文精神;又有些小朋友说到:25*52=1300千克,1300千克就有1吨300千克了,超过1吨了,依次得出了"吨"与"千克"化聚的方法,这样感受中生成了新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整堂课在知识呈现的方式中,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相互激烈地碰撞,真正地在动态生成中产生知识的生长点。

<>

去年也是教学三年级,表面上看这是同一个教材,好多次我都是拿着去年的书去上课的。但在有一次让学生把题目读一读中发现这两册书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的。在这个吨教学好的做一做中,第一次也就是去年那本书中题是这样的: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今年的题是: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虽然学生的答案应该都是没有超载,但是我们从计算过程去看,却是不一样的。

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改成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后者对于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是更好得计算,对于一些成绩不是最好的同学来说,也就是要用加法来计算的同学来说。

去年的书要是你要用加法就要这样:300+300+300+300+300+300=1800但是今年只要600+600+600=1800就好了。两者一比我们能更好的发现今年这样一改对于学生来说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因为去年好多学生列好了加法横式可是在计算过程中还是错了,这就对于他们的成功感有很大的伤害,因为实际上学生不会做的,只是因为模式中数据太多了。而今年数据一少就在算错的方面学生大有进步。

当然对于用300*6和600*3的`同学来说影响不大,可是我们要知道在上这个内容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学过这样的乘法。所以教材这样一改数据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一个能更好获得成功的机会

“吨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而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记得《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体验共生,数学与生活同在。

<>

“吨”的概念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获得充分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建立数学概念,要尽量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表象。虽然学生已学习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对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见到过“吨”,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凭观察得到,再说像“吨”这么大的质量单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更谈不上有什么体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我先让每位学生轮流抱一抱一袋10千克的大米,说说感觉,再选一位班中的“大力士”来抱一抱一次能抱几袋大米,然后推算10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既“吨”,再让学生做游戏,同桌互相抱一抱,说说感受,如抱两、三位同学又有什么感觉呢,按三年级学生每人25千克计算,全班40位同学约重1吨。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重约1吨重(如2头牛、10头猪、200只鸭、电梯的载重量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借助100袋大米,40位同学总重量、2头牛等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吨”这个单位。

<>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