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党史缅怀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 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百年党史(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02:51:25 页码:12
党史缅怀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 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百年党史(2篇)
2022-12-24 02:51:25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党史缅怀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只有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深远历史意义,才能牢记我们党从哪里来、知道我们党将要带领人民向哪里去,才能牢记中国共产党人是谁、知道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谁,矢志不渝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自身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精神史诗。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主题的深刻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建党精神是对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深刻总结,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伟大建党精神是对我们党伟大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与党的伟大实践相互生成、相互推动,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可以说,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精神指南,是党百年奋斗探索的生动写照。只有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丰厚滋养,以史强党、以史资政、以史育人,才能守护和建设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和根脉。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xx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和根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呈现。伟大建党精神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只有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守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品格,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成果。伟大政党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科学界定这一伟大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地位和作用,高度概括这一伟大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开辟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境界。只有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动力源泉。伟大建党精神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指引和激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只有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强大动力,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努力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

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意境深远、意义重大,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揭示了我们党“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立起了我们党“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关键是手握真理、胸怀理想。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要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为的是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为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凝聚人心、带领人民坚毅前行的根本动力。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要敢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中国共产党是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有斗争就会有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就是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中国共产党人愿意为人民和民族牺牲宝贵的生命,愿意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英勇斗争。正因为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团结带领人民不怕牺牲、向死而生,毫无畏惧、毫不退缩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才能创造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要无条件地信党爱党为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负人民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一以贯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在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对党忠诚与不负人民从来都是一致的。凡是把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注定要失败,凡是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必然会失败。

<>

伟大建党精神充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支撑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积蓄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始终激励我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进行伟大斗争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开天辟地的创举深深铭刻斗争的烙印,薪火相传的事业无不印满斗争的足迹。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需要物质的角力,更需要精神的对垒。我们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中汲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和智慧,不断提高转危为机、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努力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建设伟大工程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一百年来,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下,我们党坚持刀刃向内,勇于刮骨疗毒,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我们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坚决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推进伟大事业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一百年来,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凝心聚力,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百年接续奋斗,世纪沧桑巨变。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全党、凝聚力量,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起来,把亿万人民奋斗圆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激发出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

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牢牢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将其贯穿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政法战线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思路举措,为“中国之治”再创新辉煌增添光彩。

在服务保障大局上体现新作为。政法机关是政治机关,必须把伟大建党精神体现在服务中心、保障大局的具体工作中。防控化解新发展阶段的风险隐患,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抓紧化解各种存量风险,有效防范增量风险。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法治引擎,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推动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立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法治护航,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务水平。

在执法司法为民上体现新作为。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新需要,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和“最恨最怨最烦”问题。着力保民安,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和黄毒赌等突出违法犯罪问题。着力纾民怨,强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着力解民忧,推进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着力促民享,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

在推进改革创新上体现新作为。面对形势新变化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政法工作还存在不少不适应的问题。我们要锐意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深化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明晰责任范围、明确责任主体,推动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落实到位。深化办案运行机制改革,健全正、负面权力清单和履职指引制度,因地制宜优化办案团队功能。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健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完善诉源治理等预防性法律制度。

在队伍教育整顿中体现新作为。我们要坚持自我革命、勇于刀刃向内,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筑牢政治忠诚,坚决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永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清除害群之马,维护好政法队伍肌体健康。整治顽瘴痼疾,聚焦“六大顽瘴痼疾”,既清扫“面上”问题,又解决“里子”问题,实现常治长效。弘扬英模精神,让政法干警见贤思齐,让政法队伍在全社会树立起高大的形象。提升能力素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努力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履行好新时代政法工作的职责使命。

描写党史缅怀英烈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目录:

1.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2.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3.光明的使者 幸福的源泉

4.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第一部分: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历史量最好的教科书,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

意义一: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意义二: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意义三:是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992年——邓小平理论成形

1978.12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

第二部分: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

北京“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7.23-7.31;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深远意义: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时间:1922.7.16-7.23;地点: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

4.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6.12~6.20;地点:广州

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不断兴起和走向高潮。

5.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日—22日;地点:上海

6.中国共产党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4.27-5.9;地点:武汉

7.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18-7.11;地点:莫斯科

8.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4.23-6.11;地点:延安

意义:为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9.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日-27日;地点:北京

意义: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0.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日-24日;地点:北京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意义: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年9月1日-11日;地点:北京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地点:北京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年10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年9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意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16. 中国共产党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2.11.8-11.14;地点:北京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7.10.15-10.21;地点:北京

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2.11.08-11.12;地点:北京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7年10月18日;地点:北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第三部分:光明的使者 幸福的源泉

是谁把光明播撒在中国人民头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习总书记指出: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指给了人民奋斗的目标,他领导人民走向复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未来中国的前途和发展,所以说共产党是胜利的保障,幸福的源泉!

第四部分: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1.坚定维护核心,既要靠内生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也要靠组织凝聚、纪律约束、制度保障。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2.坚定的信仰信念源自理论上的高度认同,铸牢维护核心的信念首先必须强化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引领。坚定维护核心的政治站位,高举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时代精神旗帜。

3.坚定认真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专题教育和基层学习教育,全面做好思想清理和组织清理工作,切实纯洁思想、纯洁队伍。

4.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重要保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坚定维护核心信念的内在要求。

5.维护核心、对党忠诚,在重大任务考验面前最能检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