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3:29:24 页码:7
2023年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优秀9篇)
2023-11-18 23:29:2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努力和付出的一种验证和认可。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首先要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心得体会写作风格和技巧,从而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记住,每个人的心得体会都是独一无二的,希望你能够坚持总结和分享,不断提高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作能力。祝你写出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17高考热点素材:中国载人航天路的历程,希望对你们有用!

1992年9月21日,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送入近地轨道,进行相关实验,并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是完成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任务。在此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空间实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时至今天,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历经了无数的艰辛攻关,凝聚了航天人的不懈追求和心血汗水。

在航天科技集团某研究所,一个通体漆黑的工程部件摆放实验台上,这是天宫一号上姿态控制机构的核心部件——力矩陀螺。它通体漆黑,毫不起眼,但在太空中,它就像是一个走钢丝的人手中所握的平衡杆一样关键,对于天宫一号飞行时的姿态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2月21日清晨,实验室内突然传出一声巨响,正在进行测试的`力矩陀螺发生故障,高速旋转的部件瞬间卡死,剧烈的震动甚至将一些零件震脱。

相同的部件,包括国际空间站中的陀螺装置也曾经在太空中发生过问题,最后是通过航天飞机运送部件在太空中进行更换来解决,但对于中国现阶段的航天技术来说没有这个条件。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科研人员对每一个部件单独分析实验,甚至连钢轴都被一点点剖开,最终查清故障是由于高温测试导致了部件微小形变,最终形成卡死。为彻底解决这一隐患,科研团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而新设计的力矩陀螺在天宫一号上至今顺利工作1年多,各项性能指标堪称完美。

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性步骤,它成功突破了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女航天员首次太空飞行、航天员太空生活保障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圆满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目标,为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载人航天来说,一切为了航天员,对可靠性、安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为了这个要求,一方面是攻克难关,另一方面要排除安全隐患。这需要航天人细致入微的职业敏感和高度责任感。

随着一个个难关被攻克,一个个隐患被排除,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无到有,逐步成熟。与此同时,载人航天技术也在向民用领域一步步扩展,一方面是航天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而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用产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化,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步向国际标准看齐,载人航天为保证“高可靠”要求而特有的技术手段和管理优势也在民用领域逐步应用发挥。

在火箭结构强度试验大厅,中国未来的高铁列车所装备的空调系统,放在实验平台上,要在各个方向上都进行5小时的振动测试,模拟火车的高速运动时的震动,测试结束后,再拿下来通电运行,来验证这个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除了高铁设备,一些民用电子产品的身影也出现在了这个火箭实验厂房。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的温箱实验柜,计算机主机箱放在这里面,通过温柜从零下40度到零上60度的急剧变化,以及把湿度升到95%,测试计算机在各种条件下的是否能正常运转,测试它的可靠性。”

专家还介绍,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在从高铁到汽车,从民用飞机到小家电,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寻求合作,除了航天技术成果的直接转化外,另一方面,航天人对质量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也在民用领域逐步的扩展应用,这也是航天人对国民经济从另一个角度所作的贡献。

中国航天不仅“仰望星空”,同时也“脚踏实地”。在各个领域服务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我国近年来研制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同样也是载人航天事业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时间过得真快,当我们走出载人航天科技展馆时,已经快到中午了。通过今天的参观,我们全面了解我国50多年来在航天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增添不少航天知识,同时深深地被航天功臣们的奉献精神感动。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学校组织五年级的全体同学到海口参观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展。匆匆地吃完早餐,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开往海口的汽车。一路上,汽车在奔驰,路旁的景物急急地向车尾跑去,车上同学们高声谈笑,可我的心早已飞向海口。

汽车终于在海南载人航天科技馆前停下,我们像出笼的小鸟,直飞向大厅。大厅里早已聚集了好多人,几乎都是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少先队员。这时,一位穿着工作服的解说员满面春风地迎上来向我们问好。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区――运载火箭区。“这些是什么东西呀?”我看着那一个个导弹似的东西不禁地问。解说员微笑着向我们讲解说:“这些是我国长征运载火箭群组模型。”我走近一看,只见标签上写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火箭整流罩实物”、“火箭残骸”……解说员指着一个火箭说:“同学们,这是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按1:10的缩比制成的模型。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首次将我国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送上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继美国、俄罗斯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大家听了无比兴奋,一位同学翘起拇指说:“中国真厉害!”

当一些同学还沉醉在火箭群中,我和班上几个要好的同学已经跟着解说员来到了第二展区――载人航天展区。这里主要展示着火箭逃逸塔、神舟飞船、飞船返回舱及返回主伞、飞船搭载的国旗、航天服、航天员多维训练器等。解说员介绍说,这个形状酷似一根巨大的避雷针的东西是火箭逃逸塔,它安装在火箭的最顶端……当听到解说员说“神舟飞船”是时,在场的'同学都凝神静听。只听见解说员说:“这就是神舟五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总长8.86米,最大直径2.8米。返回舱是载人飞船的核心舱段,它是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乘座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杨利伟叔叔在飞天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在返回舱内完成,没有离开返回舱一步。”当听到是杨利伟叔叔坐的返回舱时,后边的同学向前一挤,差点把我挤倒,我回头看看大家的,同学们都露出快乐的神情。这时,海南旅游卫视的一位记者拿着话筒上前采访我们班的文重同学,只听见文重同学大声流利的说:“我们中国人真伟大!我长大以后也要像杨利伟叔叔那样,坐着我们中国人制造的飞船飞向太空!”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卫星展区、太空站、导弹武器展区、航天长廊等展区,看到了“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风云号”等卫星模型以及运送太空站的航天飞机模型和中国有代表性的导弹武器系列――“海鹰”号导弹。知道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三号”卫星则是我国较先进的卫星,现在电视机的卫星信号就是由“东方红三号”卫星所提供。今天的参观真让我大开眼界!

时间过得真快,当我们走出载人航天科技展馆时,已经快到中午了。通过今天的参观,我们全面了解我国50多年来在航天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增添不少航天知识,同时深深地被航天功臣们的奉献精神感动。大家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虽然是到了中午,可我们并没有感到肚子饿,因为这时大家的心还沉浸在那火箭、飞船、卫星中。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摘要:可以说,我国的航天科技工业正处于历史上任务最多、发展最快、竞争更趋激烈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形势和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正在把航天科技集团引向新一轮全球航天竞争的制高点争夺战中。

“共和国战略安全的基石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在我们这里。”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6月9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说,“中国要在世界上成为有影响的强国,航天发展是战略性的支持基础之一,所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一直把航天作为一个战略性的高科技产业来发展。”

回顾半个世纪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尤其是航天科技集团成立十年来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他由衷地感叹,正是在强大的国家意志推动下,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国航天事业,在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服务中不断抓住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马兴瑞介绍说,53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集团公司研制的一大批具有较强实战能力、突防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的型号武器已经装备部队,极大地增强了我军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为提升我国的国防实力、奠定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的10年,取得了载人航天飞行和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树立了航天发展史上两座新的里程碑,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作为航天大国的国际地位,为成为航天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以2008年世界航天活动频率来看,全球共进行了69次航天发射,其中俄罗斯31次、美国16次,我国11次,共发射各类航天器102颗,其中美国26颗、俄罗斯21颗,我国14颗,无论是发射次数还是发射的航天器数量,我国都位居世界第三,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

但马兴瑞清醒地告诉本刊记者,从航天事业而言,中国航天目前面临的现实挑战是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对于作为中国航天事业主导力量——航天科技集团而言,面对的是“国际一流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明晰发展道路,集团公司在去年作出了战略升级和主业调整,即将之前的“导弹武器系统、宇航技术与产品、航天民用产品”三大业务,转向“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的四大主业。

从历史中寻找航天事业成功的“基因密码”,并将由其升华出的“航天精神”继承到未来更激烈的国家安全、航天技术和市场竞争中,最终并肩于全球航天强国间,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人”的历史新使命。

几代领导英明决策。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共和国航天事业奠基者们,还是现在以马兴瑞为首的新一辈的航天领军人,无不把中国航天半个世纪来的骄人成就,首先归功于历代领导人在航天科技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规划和决策。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考虑,毅然作出了“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决策。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诞生,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序幕。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成立了专门研究人造卫星的581组。“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重大决策迈出了航天事业创建的第一步。

事后多年,邓小平评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对此深有感触,“„两弹一星‟促进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一支队伍,并且形成了一套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积累了实施大工程的实践经验,是建国后首次通过重大工程带动国家科技进步,至今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意义深远,值得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又作出“八年四弹”的决策,使我国导弹火箭研制生产能力上了几个台阶,解决了我国战略导弹的有无问题,打破了核大国的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以潜射固体火箭、静止轨道卫星和远程运载火箭为内容的“三抓”任务的重大决策,促使我国的战略核导弹和航天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三星一箭”重大决策,为航天科技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本世纪初,中央又实施了绕月探测工程重大决策,中国航天开始了深空探测的征程。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发展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作出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决策。”马兴瑞感慨地告诉本刊记者,“回顾航天近53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发展航天事业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从我国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方面作出的重大决策。”

正是“群星灿烂”时。

“正是由于中央决策者持续不断、坚定不移地支持,激发了航天人的奋斗精神,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采访中,马兴瑞为《瞭望》新闻周刊描述了当前中国航天技术“群星璀璨”的辉煌图卷。

中国是第五个自行研制并发射卫星的国家,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第三个独立研制发射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也是第五个进行探月飞行的国家。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具备进入低、中、高等多种轨道的能力,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可达9.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5.5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6.1吨,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09年4月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117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达94%。1996年10月以来连续75次发射成功。

现在,航天科技集团拥有研制各类轨道、各类用途卫星的能力。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中国卫星的技术水平、应用水平以及长寿命、高可靠性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并成功发射了七艘“神舟”号飞船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中国航天先后为国内外用户研制、交付各类卫星90余颗。从1990年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为国外和香港用户发射了35颗卫星。截止到2008年底,长征火箭共进行过29次商业发射和6次搭载服务。2009年年初,中国航天为委内瑞拉用户成功在轨交付了委内瑞拉通信卫星。

航天科技集团具有研制多种类型战略、战术导弹等武器装备的技术和能力。研制生产了从近程到远程、洲际,从液体到固体,从陆上到水下,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的完整配套的导弹武器系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航天这个高风险的行业,获得如此众多的成就,是在较低投入下取得的。原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回忆说,“我国航天事业由于贯彻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注意结合实际、精打细算,以较少的投资、较少的发射次数,掌握了比较先进的航天技术。截至1983年统计,我国专门用于航天技术的投资,仅为美国的5%,日本的4%。”即使是目前国家财力较好的时期,据《瞭望》新闻周刊了解,我国对航天的投入也远远低于其他航天大国。

这些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回报却是巨大的。“汶川大地震时,当地面网络全部瘫痪时,就是靠卫星通讯取得了可靠联系。”马兴瑞为本刊记者讲了不少类似的故事:2008年珠海航展上,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拉着马兴瑞的手说,“非常感谢航天的同志们,有了气象卫星,我们没有漏报过一个台风,没有错报过一个台风登陆,挽救了千千万万个生命,你们航天人劳苦功高。”在马兴瑞看来,所有这些既值得自豪,也是不断激发航天科技工作者继续探索奋斗的源动力。

三大制胜法宝。

《瞭望》新闻周刊在采访中,期望找到中国航天能在全球航天激烈竞争中得以异军突起的“基因密码”。马兴瑞直言,“航天能够一直搞得比较辉煌,有三条根本经验,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二是坚持航天系统工程理念和方法,三是通过重大工程来打造培养领军人物。”

首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航天科技工作者对自主创新的坚定“信仰”。

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回忆,1980年5月18日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成功后,“聂老总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他的话是有所指的。我国只有像这样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实在在地干才行,绝对不能靠买。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我自始至终参加了这个远程运载火箭全过程研制,对聂老总的这句话,我的体会实在是太深了。”

其实,即使在最初导弹仿制时,航天事业的先辈们就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守槃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自力更生‟的精神,1956年五院的组建就难以起步,1957年苏联也不会改变初衷,向中国提供技术资料。而争取到外援后,如果放弃自力更生的原则,满足于不断仿制,不按科学理论吃透苏联产品的设计精神,一切都要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在自行设计新产品中,如果不考虑先进国家的已有成果,则一切新的设计思想和理论也难以发扬,自主创新也无法落实。”

现在,坚定的自主创新精神已经传承给了新一代的航天领军者们。马兴瑞说,“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快空间技术发展已成大势,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但是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突破。”在他看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是一代一代航天人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历史,“自主创新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懈动力。”

其次,中国特色的航天系统工程思想。

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够充分控制风险,实现“投资小、成效大”,在马兴瑞看来,关键在于掌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航天比较注重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我们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大的系统,需要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系统、地面测控系统等多个分系统的通力合作,我们一直有一个航天大系统工程的模式。这一点,我们比其他的行业在工程理念上要先进。”刘纪原认为这源于钱学森,“在钱老倡导下,我国航天事业长期应用系统工程进行任务的发展规划、科技管理、大型复杂工程管理,航天型号工程管理等,创立了航天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三位一体的系统管理方法。”

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指出,我国成功地研制出“两弹一星”的经验之一是,“广泛运用了系统工程、并行工程和矩阵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技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研,要数千人、上万人协作,组织体系十分庞大。那时候每次搞实验,全国通讯线路的一半要由我们占用。”钱学森谦虚地认为这是周总理领导下创立的,“那时是周总理挂帅,下面聂总具体抓。我想,他们是把组织人民军队和革命战争的那套经验拿来用了,当然很灵,从而创造了一套组织领导„两弹‟的工作方法……这套组织是科学的,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实际,是中国土生土长的。”

其三,创新、创造、创业的人才选拔机制。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聂帅强调必须把培养科技队伍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来考虑,提出要培养我们的年轻一代。”当年30岁出头的刘纪原讲述了自己在12所工作日子里的亲历。1962年3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中近程导弹“东风2号”首飞失利,有人失去信心,主张从自行设计退回仿制。

但12所的一些年轻设计师们,坚定自行设计方向,勇敢地提出多项改进方案。12所年轻同志的举动,受到时任五院副院长的钱学森极大重视和支持。最终年轻人经过4个月的攻坚,彻底解决了系统稳定性难题。

当20世纪90年代刘纪原担任了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后,他同样倾力发现和培养航天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人才。正是那个时期,31岁的张庆伟被任命为长征二号f火箭的副总设计师,37岁的马兴瑞从大学直接调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二人最后都相继出任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并由此带动引导了一大批40岁左右的项目和型号的年轻领军人。

争夺未来竞争制高点。

马兴瑞分析说,世界不少国家政府已经将航天科技的发展摆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相继制定了本国的航天发展战略和重大工程,通过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带动国际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新军事变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天地一体化”成为世界各国军事航天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太空经济时代正在到来,航天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产业链在不断扩展和延伸。

对于中国航天而言,经过这些年“加速”奔跑后,依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尽管载人航天工程实现重要进展,但尚未建立空间站;只发射了一颗月球探测器,目前载人登月正在论证之中;还需要发展快速响应、快速发射的运载器;火箭运载能力偏低;相比于国外大型航天企业集团,我国航天经济规模还偏小,特别是利润相差较大。其中,卫星运营服务业务收入还偏低,国际化经营能力还有待加强。

这种局面下,马兴瑞介绍说,集团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在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四大主业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形成10个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公司;国际化业务快速增长;圆满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阶段目标,发射空间实验室,实现月球着陆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第二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取得突破。”

马兴瑞告诉本刊记者,“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是中国航天的基石,其他所有的业务都是在这个基石上诞生出来的,在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的过程中,中国航天沉淀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我们需要建立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产业,从而把航天技术转化在了国民经济建设和服务百姓生活中,从而造福国家,反哺民众。”

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领域,航天科技集团将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卫星应用设备、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六大领域,形成一批航天技术转化应用成果;在航天服务业领域,组建形成了若干以卫星及地面与运营服务、金融服务、国际化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航天房地产经营等为主业的大型专业公司,形成了航天服务业的基本格局。

他满怀信心地指出,“可以说,我国的航天科技工业正处于历史上任务最多、发展最快、竞争更趋激烈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形势和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正在把航天科技集团引向新一轮全球航天竞争的制高点争夺战中。”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中国航天调研报告是一份引人注目的文件,详细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展望未来。通过阅读该报告,我深感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从五个方面谈谈我对中国航天调研报告的体会和感受。

第二段:发展成就。

根据报告,中国航天事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深感骄人的是,中国已经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月面探测、火星探测等各项重大目标的达成。这些成就不仅仅彰显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实力,也为世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豪情激荡的科技进步,也为中国的国际形象树立了正面的窗口。

第三段:技术突破。

中国航天调研报告也突出了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如报告中提到的长征火箭系列的成功运载任务,不仅体现了中国航天企业的技术能力,更显示了中国航天能够为国家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另外,研发和应用卫星技术方面的突破,也为中国在通信、气象、导航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我对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和突破表示由衷的敬佩,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航天将取得更多的重大突破。

第四段:国际合作。

报告中提到中国航天事业在国际合作方面的积极态度,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航天机构、企业合作,共同发展航天技术、推进人类航天事业,不仅展示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也为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为中国航天能够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分享先进技术和经验感到骄傲。

第五段:展望未来。

报告中对未来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中国航天事业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推动航天技术的突破,实现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航天事业迈向国际化。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展望充满信心,相信中国将在航天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结尾段。

通过对中国航天调研报告的阅读,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航天事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技术突破和国际合作方面都有显著的进展。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展望充满信心,相信中国航天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20xx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xx高考热点素材:中国载人航天路的历程,希望对你们有用!

1992年9月21日,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送入近地轨道,进行相关实验,并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是完成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任务。在此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空间实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时至今天,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历经了无数的艰辛攻关,凝聚了航天人的不懈追求和心血汗水。

在航天科技集团某研究所,一个通体漆黑的工程部件摆放实验台上,这是天宫一号上姿态控制机构的核心部件——力矩陀螺。它通体漆黑,毫不起眼,但在太空中,它就像是一个走钢丝的人手中所握的平衡杆一样关键,对于天宫一号飞行时的姿态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xx年2月21日清晨,实验室内突然传出一声巨响,正在进行测试的力矩陀螺发生故障,高速旋转的部件瞬间卡死,剧烈的震动甚至将一些零件震脱。

相同的部件,包括国际空间站中的陀螺装置也曾经在太空中发生过问题,最后是通过航天飞机运送部件在太空中进行更换来解决,但对于中国现阶段的航天技术来说没有这个条件。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科研人员对每一个部件单独分析实验,甚至连钢轴都被一点点剖开,最终查清故障是由于高温测试导致了部件微小形变,最终形成卡死。为彻底解决这一隐患,科研团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而新设计的力矩陀螺在天宫一号上至今顺利工作1年多,各项性能指标堪称完美。

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性步骤,它成功突破了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女航天员首次太空飞行、航天员太空生活保障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圆满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目标,为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载人航天来说,一切为了航天员,对可靠性、安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为了这个要求,一方面是攻克难关,另一方面要排除安全隐患。这需要航天人细致入微的职业敏感和高度责任感。

随着一个个难关被攻克,一个个隐患被排除,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无到有,逐步成熟。与此同时,载人航天技术也在向民用领域一步步扩展,一方面是航天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而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用产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化,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步向国际标准看齐,载人航天为保证“高可靠”要求而特有的技术手段和管理优势也在民用领域逐步应用发挥。

在火箭结构强度试验大厅,中国未来的高铁列车所装备的空调系统,放在实验平台上,要在各个方向上都进行5小时的振动测试,模拟火车的高速运动时的震动,测试结束后,再拿下来通电运行,来验证这个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除了高铁设备,一些民用电子产品的身影也出现在了这个火箭实验厂房。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的温箱实验柜,计算机主机箱放在这里面,通过温柜从零下40度到零上60度的急剧变化,以及把湿度升到95%,测试计算机在各种条件下的是否能正常运转,测试它的可靠性。”

专家还介绍,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在从高铁到汽车,从民用飞机到小家电,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寻求合作,除了航天技术成果的直接转化外,另一方面,航天人对质量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也在民用领域逐步的扩展应用,这也是航天人对国民经济从另一个角度所作的贡献。

中国航天不仅“仰望星空”,同时也“脚踏实地”。在各个领域服务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我国近年来研制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xx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同样也是载人航天事业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航天事业一直以来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航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最近有一份关于中国航天调研的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份报告对航天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为我们了解航天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二段:报告中提及的中国航天领域成就(200字)。

根据调研报告,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其中包括成功发射了一系列卫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特别是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人类首次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走上了世界舞台。航天科技的成熟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军事领域的技术提升,还推动了通信、导航、气象等领域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段:报告中对航天产业现状的描述和分析(200字)。

调研报告还详细描述了中国航天产业的现状,包括相关的政策、机构设置、人才队伍以及创新能力等。报告认为,目前我国的航天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其中,航天领域的技术规模较小、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人才短缺等问题是影响航天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调研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航天产业的发展。

第四段:报告对中国航天发展的前景展望(200字)。

调研报告在对中国航天发展的前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报告认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力的增强,中国有望在航天探测、载人航天、太空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报告还指出了中国航天需要面对的挑战,包括航天技术的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通过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中国航天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阅读中国航天调研报告,我深切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潜力巨大。中国航天不仅成就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而且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航天事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只有不断挖掘创新潜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向着更高水平迈进。通过航天调研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航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航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参加了中国航天调研报告的研讨会,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下面我将就此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背景介绍。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先对中国航天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建立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眼下,中国航天已从单纯地追求技术突破转变为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阶段。因此,这次调研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航天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战略。

第二段:发展现状与成就。

在调研报告中,我看到中国航天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航天不仅仅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突破,还在卫星技术、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我国成功发射了一系列遥感、通信和导航卫星,使我们在卫星应用技术上不再依赖于他国。此外,中国航天还成功实施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展现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独立能力。这些成就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还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三段: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虽然中国航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调研报告中提到了一些我国航天技术仍然存在的短板,如航天器再入技术、大型空间站建设等方面。此外,中国航天在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方面的相对薄弱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国际航天竞争加剧以及技术转让限制等因素也对中国航天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中国航天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精准定位、解决问题、吸纳国际先进技术,并加强国际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段:未来战略与展望。

在调研报告中,也涉及到了中国航天的未来战略和展望。报告指出,中国航天将在“十四五”和“十五”规划期间加大对下一代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和交通网络等领域的投入,并且提出了在航天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四大任务: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链水平,拓展市场发展空间,维护国家太空活动的安全。这些战略和展望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也激励着更多的人们积极参与到中国航天事业中来。

第五段:个人感受和总结。

通过参加中国航天调研报告研讨会,我不仅仅深入了解了中国航天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战略,还体会到了中国航天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航天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战略问题。我相信,未来的中国航天将在持续创新、国际合作的指导下,为实现中国梦和人类梦想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中国航天调研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窗口。通过这次调研,我对中国航天的成就、挑战和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相信,在中国政府和整个航天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航天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光明未来。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中国航天60周年,航天大事尤其多。继9月15日晚,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后,10月17日早上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激动、自豪,这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情!筑梦天宫!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目前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与之前发射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7次飞行。

太空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航天任务的攻关是任重道远的。中国航天事业迈出的这一步让中国梦的实现又近了一步,我们要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航天梦是中国梦、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祖国大地繁花似锦,神舟长空谱曲似潮。开封海盟置业有限公司在这里祝愿祖国航天事业以龙的姿态腾飞,以凤的身形翱翔,与日月同辉,同恒星永存!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2008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2008年10月择机实施,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飞行乘组已经确定,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担任候补。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顺利升空鱼“天宫一号”空间站对接成功。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再次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13天后,三名宇航员景海鹏、刘旺和女宇航员刘洋成功返回地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