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观察植物细胞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观察植物细胞的教学反思(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07:23:13 页码:14
观察植物细胞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观察植物细胞的教学反思(三篇)
2022-12-30 07:23:13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观察植物细胞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观察时间:15:30——15:45

观察对象:xx、xx

观察目的:观察两位幼儿如何合作将纸筒垒高。

观察实录:

湛蓝色的天空上飘着洁白的云朵,操场上是孩子们欢乐的身影。户外活动时间到了,今日他们选择的是纸筒。xx和xx两个孩子拿到了几个纸筒开始玩,xx负责扶住纸筒,xx负责往上叠加纸筒,不时有别的孩子来把纸筒推倒,但他们没有放弃,继续叠加,并不时为他们的成功欢呼雀跃。

两个孩子继续叠加纸筒,细心翼翼的,纸筒倒下后,他们又很默契的继续配合,在放的过程中,xx没有将纸筒全部对齐,纸筒摇摇晃晃的,细心的xx发现后,及时的将纸筒一个一个的对齐。

活动结束后,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进教室去休息、喝水了,操场上还剩下xx、xx、周昀棪、姜莉馨等几个小朋友齐心协力将纸筒一一的“送回家”。

行为分析:

在今日的户外游戏中,xx和xx两位小朋友对纸筒叠高异常的感兴趣,从游戏开始到结束,两个孩子一向在玩叠纸筒。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将纸筒垒高的呢?孩子采用了一个一个站立叠加的方式,在不断的尝试中、被别人推倒后,孩子们没有放弃,继续叠加纸筒,直至成功!在经过反复的叠加过程中,他们已经掌握了垒高纸筒的技能。

支持策略:

1.针对孩子今日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性的表扬,例如:xx和xx是两个人合作完成垒高游戏,以此带动更多孩子专注玩游戏。

2.小班的孩子乐于玩叠高游戏,可是只是局限小的积木,对于大型的材料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所以玩得花样也比较的单一,并且很多孩子也不能做到像xx一样专注,会出现用纸筒打闹,针对小班的孩子,不能完全的开放,教师还是有必要介入指导或提出玩得目的和规则。

3.在建构区投放纸筒材料,让孩子进一步探索纸筒的各种玩法。

最新观察植物细胞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10月11日星期一晴

本单元我学习了《爬山虎的脚》、《古诗三首》、《蟋蟀的住宅》这三篇文章,它们都跟“观察”有关,于是老师叫我们观察“绿豆发芽的过程”。

我在一次性碗里接了一些水,“扑通”一把绿豆被我扔进了碗里。那绿豆小小的、圆圆的、摸起来滑滑的。蚂蚁般小的绿豆在水里安静地躺着,我知道这个过程无比漫长,但我会去耐心等待。

10月13日星期三晴

已经过去两天了,我非常期待它的成长。今天一大早,我刚起床就飞快地跑到阳台上去看我的小绿豆。绿豆的身体胀开了,从中间冒出了一个小芽。我问妈妈:“妈妈,它以后会变成绿豆芽吗?”妈妈回答:“它会的。”我轻轻拿起一颗,但绿豆芽滑下去了,我的手里只剩下一个绿豆皮,我再仔细一看,呀!绿豆芽比原来的绿豆大了好几倍。实话实说,我其实是一个小吃货,所以我一直念着:“豆芽白,豆芽圆,豆芽胖,但我只求豆芽快快长大……”

10月16日星期六晴

我一不小心又几天没去看我的绿豆芽了,我去到阳台,先把所有的绿豆壳挑了出来。这时我发现它又长大了一倍。现在豆芽已经比指甲盖还长,我又拿尺子量了一下:有5厘米长。豆芽就像一个摇篮,小芽就是里面的小宝宝,小宝宝非常可爱,我真想摸一摸。前几天它还是一颗小小的绿豆,如今却变成了豆芽。

通过这次观察,我发现:就算是非常普通的东西,但你如果仔细、连续、耐心地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新观察植物细胞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幼儿观察记录:早晨来园时哭闹

观察人物:幼儿(静静)女孩

观察环境:教室中三班

观察时间:20xx.2.24

观察目的:早晨来园时哭闹.

基本状况:早晨入园时似乎习惯性哭闹要奶奶

早晨入园时静静都会抱着奶奶不让奶奶走,奶奶放下她走后一会她就与小朋友相处的很愉快也能帮忙老师管理小朋友.

但放学时只要奶奶不是第一个来接她,她就会使劲的哭直到奶奶来为止.

措施:

1、鼓励她做小班长,并鼓励她第二天早晨高高兴兴来园.

2、与家长沟通准时接送.

3、请静静在做作业和操作过程中多帮忙潜力偏弱的幼儿,让她感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你,小朋友也很愿意得到你的帮忙.

效果:早晨还有哭闹现象.但是我继续盼望和期盼着静静小朋友灿烂的笑容,以及清脆,响亮的声音.“老师,早上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