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传承与创新之作心得体会及感悟 如何传承与创新(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01:57:08 页码:7
传承与创新之作心得体会及感悟 如何传承与创新(2篇)
2022-12-31 01:57:08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传承与创新之作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难看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然而,在传承美德的路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多难堪与困惑。

某些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贬值呢?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的认为。毕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有着千百年来民族美德的沉积,都有着对道德的认知与认同。因为美德在我心中,在每一个中华子民的心中。

我们是21世纪的新少年,走在建设祖国的长征路上,任重而道远。我深深体味到,我们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我们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2022传承与创新之作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大家好!

最近湖南卫视播放《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让我们倍受感动。他们生活在艰苦的环境里,但是自强不息和奋发有为;他们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他们为父母排忧解难,代替父母担当家庭责任。他们身上散发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引导着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美德颂》

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行文化传承和交流形成的中国各民族的统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优秀传统,这些传统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与美德。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是未来的一代,传统的传承是靠一代代人延续下去的。传承传统不仅是我们的责任,在日常中生活中,我们更应该以优秀传统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人人这样,我们才能将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尊长、知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伟大领袖毛泽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孝敬自己父母,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父母的坟前,寄托自己对父母的思念。第二件事就是去看望自己的老师毛宇居先生。在学校,我们见到老师要问好,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并做好作业;同时,听从老师的教诲、虚心接受老师意见或建议;另外,要听从老师的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应讲道理。在家,我们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生病或有困难时就应该为父母分忧解难,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最后,我们更应该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作为同学,要学会与人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要学会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要善于和他人沟通。与人交往要礼貌、诚信,特别要学会尊重别人。

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勤俭节约。例如,废品再利用,空饮料瓶和橡皮筋做羽毛球,短裤做地毯;洗手打肥皂时,把水关掉,冲洗时再打开;出门时随手关灯,切断电器电源,吃饭时不随意抛洒饭菜;还可以把不用的东西捐给山区的同学……

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张星由于父亲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不能稍重一点的体力,所有的负担全部落在张星母亲一个人身上,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从小就担起了家庭的一些负担,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干家务的同时,从没有把学习耽误,学习成绩总是排在班级的前两名,年级前十名。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所以她被称为“最美孝心少年”。 张星的生活环境与我们是无法相比的,因此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现在我们要做到:自己能及的事自己做,还要帮家里干家务。同时,遇到困难的事情要学会自己解决。

中华美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中华美德是火,点燃生命之灯;中华美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中华美德是路,带我们走向灿烂的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