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防疫专题小课堂心得体会总结 防疫专题小课堂心得体会总结范文(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20:52:48 页码:10
防疫专题小课堂心得体会总结 防疫专题小课堂心得体会总结范文(二篇)
2022-12-31 20:52:48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防疫专题小课堂心得体会总结一

2020年的这个春节,是我们所有人都忘不了的一段时期。从一月前截止到今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已经破万,整个华夏大地,全部被疫情点亮。灾难面前,也让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伟大,此时此刻,正有一群人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

这一个多月,武汉已经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不断有医护人员逆行奔赴武汉,他们是一批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先锋,他们主动请缨,到最辛苦、最劳累、最危险的前线,誓死冲在队伍的最前列,他们是共产党员,是普通群众。他们当中有前方的医生、护士,也有后方的建设者、城市运营者,他们冲锋在前,用勇气和智慧为一线将士们做出表率。“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是他们的誓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这些冲锋在最前线的党员,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们都义无反顾,向前走,不回头。

在2020年的除夕之夜,本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可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仍然奋战在一线,春晚上连线的一位医护人员说,在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就不害怕了,因为自己是医护人员,就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防护服紧缺的情况下,他们为了节约资源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甚至用上了成人尿不湿,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作为共产党员,在进行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在说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那一刻,我们心里就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在人民有困难的时候做共产党人该做的事。“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话曾无数次响起在报国杀敌的铁血战场,响起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危机关头,这是党员的心声、党员的信念,这是党员对人民的承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文宏坚持每周查病房,他曾说 “最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这个没有商量。这是我们入党宣誓时的承诺,是职责。”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就是党员的气质。冲锋在第一线、布防在最前沿、履职在最险处,党员的坚定让人看到希望。84岁的钟南山院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目光和言语豪迈而坚定;一批批年轻党员、我们的白衣天使们,驰援疫区不甘人后,一封封请战书上的红手印,见证了他们危急关头的英勇壮举、党员本色;全国各地的民警、辅警,对于本地区的流入流出人口进行一一排查,义无反顾选择逆行,与全国医护人员并肩作战;还有全国数以万计的共产党员,我们正在尽我们所能,为打赢这场硬仗做着贡献。党员先上!这是赤诚的信念,这是无私的表白;这是冲锋的号令,这是进军的誓言,这是最强动员。党员带头,全民上,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为一名大学生共产党员,我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学校、学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战“疫”贡献一份力量。作为学生党员,面对疫情,面对号召,我庄严承诺: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做好疫情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带头遵守防控疫情工作各项要求和规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积极参与,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璧。

二、及时了解疫情动态,认真学习防护知识,积极做好党支部、班集体中学生思想工作,避免恐慌心理,教育引导身边亲友同学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仔细辨别核实网络信息,坚决抵制谣言散布。

三、坚持从自身做起,并引导身边亲友响应号召,不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好的公共场所,减少不必要的上门拜年、聚会聚餐、外出游玩等活动,积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适度运动、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充足睡眠,积极搞好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遇到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向学院及居住地有关部门报告,全力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在全国上下齐力攻坚克难、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紧要关头,我会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砥砺政治品格、彰显使命担当;深刻认识形势的严峻性,担当责任的紧迫性,配合辅导员做好各项防疫工作,服从安排、积极应对,以实际行动保护好自己、保持好心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防疫专题小课堂心得体会总结二

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开学前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安全为底线,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策略,压实“四方责任”,落实防控措施,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坚决守住疫情防控教育主阵地,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一)防控原则。坚持健康第一、安全至上,落实“四早”、重点管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二)开学原则。坚持全面评估、确保安全,一院一校、一院多校、一地一策、一校一案,分类施策、市定省批。

(三)安全原则。学校仍属中高风险区的不得开学,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得开学,不能满足防控技术方案要求、没有落实“一院一校、一院多校”协作机制的不得开学,没有完善应急预案且没有开展应急演练的不得开学,防疫物资储备不到位的不得开学,灾后校舍安全没有保证的不得开学。

(一)强化应急机制

1、健全指挥体系。强化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工作职能,明确责任领导、充实人员力量,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多校区办学的须明确校区防控责任人。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部署调度,简化工作程序,及时上传下达,确保防控体系扁平化、快节奏、高效率。落实主要领导带班制度、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强化阵地意识,做到严防死守,一把手坚持在班在岗、靠前指挥,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2、完善应急预案。优化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机构职责、监测预警、处置流程、条件保障和责任人。开学前在疫情防控部门指导下开展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控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一旦出现突发问题第一时间快速、有效、科学处置。

3、强化联防联控。落实学校与卫健部门、疾控、医院等单位“点对点、人对人”协作机制;坚持“一院一校、一院多校”,确保每所学校有一家医院对口指导,规模较大医院可同时指导多所学校;所有学校纳入属地网格化管理,服从所在地统一指挥和调度,与属地社区、医疗机构等部门加强对接。校内各部门之间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校内“小网格”管理,强化协同联动。

(二)精准摸排信息

1、做好回溯排查。严格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要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幼儿园)以学校为单位、高等学校以院系为单位,全面摸排师生员工行踪和身体健康情况,精准掌握开学前14天旅居史、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重点关注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校的`师生、家乡在中高风险地区师生、留校师生以及家庭成员有从事冷链物流和进出口贸易的师生,“一人一档”建立健全健康档案。

2、做好跟踪监测。对从中高风险地区来豫的师生,要求其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报备,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配合属地卫健部门开展核酸检测、流调隔离等工作。对排查情况异常师生,坚持逢“阳”必报、接报即查、应隔尽隔,持续关注疑似感染、无症状感染和确诊、密接隔离师生的身心状况,跟进掌握治疗康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应对。

3、做好灾区安全信息摸排。以“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为排查目标,重点对受灾学校教学楼、宿舍、餐厅、图书馆、实验室、办公楼、体育馆、浴室、会议中心、报告厅、宾馆、道路、围墙、厕所等基础设施和水、电、气、暖、网、教学实验设备等设施进行风险隐患排查,经科学评估、综合研判断达到开学条件后方能组织开学。

(三)严格校园管控

1、聚焦重点群体。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严格管控学校校门,重点做好留校师生、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在外实习实训师生和后勤服务人员安全保护工作。强化对快递员、保洁员、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等涉校流动人员的管控,做好核酸检测、卫生防疫,严禁一人多岗、多地兼职,落实全链条闭环管理要求。

2、紧盯关键场所。强化校园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化整为零,缩小网格单元,细化明确每个楼层、教室、宿舍等网格负责人及职责,做好巡查监督、信息上报、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运动馆、厕所等关键场所进行清洁通风,对水龙头、电话机、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关键部位增加消杀频次。

3、严控人员聚集。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人数和时长,做好场地清洁和消杀通风。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不安排新的实习实训活动。停止一切校内外培训活动和托管服务,严禁组织集中补课、考试、返校等活动。

4、严格后勤管理。全面整治校园环境,严格执行《河南省学校传染病防控消毒指南》,对校园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开展清洁消杀,对学校疫情防控、校园安全方面的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要求快递外卖不进门、运输车辆不进校,对物流行业人员、物品、车辆严格检测,做好消毒处置。做好学校开学前食堂设施设备全面检查、清洁消杀,对二次供水和井水由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按要求实施处理。对校车、班车进行经常性清洁消杀和通风换气。

(四)加快疫苗接种

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多渠道、多形式做好沟通告知、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理解,引导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师生积极主动尽早接种,努力做到“应接尽接”。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同意、保障安全”的原则,根据当地疫苗接种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分年龄段组织落实好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筑牢校园防疫屏障。

(一)夯实多方责任。要清醒认识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压紧压实当地党委政府属地责任、教育卫生等部门管理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和学生个人健康管理责任,全力构筑校园疫情防控严密阵线,持续巩固校园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二)加强队伍保障。加强校医、卫生专业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志愿者、宣传员等校园防控队伍建设。继续推广聘任“卫生副校长”“健康副校长”等经验做法,多渠道充实校园防控队伍,做好技能培训和演练,提升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物资保障。强化防疫资金支持,提高使用效益。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等公共防控物资储备,配备足够的盥洗设备,在学校内设立相对独立的隔离观察室。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满足留校师生在校学习、生活基本需求,并确保校内物价基本平稳。

(四)强化监督指导。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开展好学校自查、市县普查、省级抽查,采取联合督导、专项督导、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防控机制建设、力量配备、措施完善、开学准备等情况的监督指导,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人,坚决防止浮于表面、推诿扯皮、政策空转等现象的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