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观察睫状体和虹膜心得体会范本 虹膜炎睫状体(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3:16:07 页码:7
观察睫状体和虹膜心得体会范本 虹膜炎睫状体(六篇)
2023-01-01 03:16:07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观察睫状体和虹膜心得体会范本一

观察时间:20xx年12月28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恒恒和寒寒

观察记录: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恒恒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帮教师做事,可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教师告状,说寒寒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寒寒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寒寒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时寒寒在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恒恒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寒寒就大声地说‘你干嘛啊’,恒恒哭着向我告状说寒寒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寒寒叫了过来,对他说:“你对他怎样了啊?”寒寒说:“恒恒把我的积木弄倒了,我没有骂他”我又问他:“你知不明白他为什么哭呢”寒寒摇摇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气对他说话,那他以为你就生气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会哭。对吗”寒寒想了想,对我说:“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齐玩。”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你是最棒的!”

反思: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作为教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2022观察睫状体和虹膜心得体会范本二

7月3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看见别人用绿豆发豆芽,我也想试一试。于是我走进了厨房,打开柜子后,找到了装绿豆的袋子。我刚把手放进去准备抓几颗绿豆,它们好像都在躲避我,似乎在说:“千万别选我,我们可不想要发芽。”“我偏要选你们。”说完,我就选了十几颗胖嘟嘟的绿豆种在了小篮子里。

8月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种绿豆的第二天,我睡了一晚醒来时,看见豆子轻轻地破开了一些,外面的绿皮皱皱的,豆子也变大了很多,可是水却变少了。我想那是因为豆子吸收了水的养分,然后变大了。

8月2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种绿豆的第三天,我惊奇地看见豆子把“绿衣”脱了下来,露出了白白的肚子,还长出了一点尖尖的芽,白白的,非常可爱。

8月3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种绿豆的第四天,昨天长出来白色的芽似乎又长长了许多,看起来就像小蝌蚪的尾巴。

8月4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是种绿豆的第五天,张开的豆瓣里长出了一对小叶子,非常嫩,就像是一把撑开的小雨伞,根茎上长出了细细的绒毛,抚摸起来特别舒服。

通过这次观察绿豆发芽的实验,我发现:绿豆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2022观察睫状体和虹膜心得体会范本三

今天中午,我在小区里玩耍,发现了一只小蛐蛐。

我把小蛐蛐放到一个袋子里,然后把它带回家观察。可是我一把它放出来它就乱蹦乱跳,我好不容易才又抓住它。

我发现它是绿色的,有六只脚,它很喜欢住在草地里。

最后我看见了它的触角,我想:“蛐蛐的触角有什么用呢,是不是象蚂蚁一样是用来对话呢”?我就去问爸爸:

“蛐蛐的触角有什么用呀”?爸爸说:“蛐蛐的触角有触觉功能,还有味觉功能,也就是不用嘴巴尝,用触角一点,蛐

蛐就能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吃了”。

蛐蛐到底是吃什么东西呢?我问爸爸,爸爸不知道,我又问妈妈,妈妈也不知道,到底是吃什么呢?我想了很久,就想到了我的外婆,我去问她,她肯定知道的。我问外婆:“外婆,蛐蛐是吃什么呢”?外婆说:“好象是吃黄瓜吧,还有吃草.”

经过这次观察,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只要善于观察,就有答案。

2022观察睫状体和虹膜心得体会范本四

使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听

政政

:20xx.9.25

使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听

上课

透过和孩子谈心,让孩子感觉教师离我很近,让孩子能理解我。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孩子感受学习的欢乐,感受愉快的情绪,感受知识的乐趣。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师要用活力去点燃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去表达,用爱去照亮孩子的心灵。让所有孩子欢乐才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给所有孩子知识的乐趣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我们的辛勤培育下欢乐、健康成长!这也是我的个人愿望。相信我是最棒的!

2022观察睫状体和虹膜心得体会范本五

幼儿观察记录:帮忙幼儿多开口说话

观察幼儿:张璐

观察时间:20xx.10.12

观察目的:帮忙幼儿多开口说话

观察过程:张璐是九月底来我们班的,性格很内向,在班上很少和教师小朋友说话。

观察一:

有一天,吃完饭,我让吃完饭的小朋友端着椅子坐到操场上,只见她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在一旁的卞琦小朋友就对她说:“你怎样不出去啊?”张璐看了一眼卞琦,不做声,把头低下去。

观察二:

午时快放学了,我拿出已学的字卡让小朋友来认,我先出示一张字卡对小朋友说,看哪位小朋友还认识这个字宝宝?”我一说完小朋友都很踊跃的把自我的小手举起来了,张璐想举又不敢举的小手,我看着她说:“张璐,你能告诉教师这个字宝宝怎样读吗?她缓缓地站起来,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不说话,我微笑地对她说:“不要怕,教师明白你是最棒的!”只见她小声地读:“紫色的紫”我让小朋友为她鼓掌,表扬了她。

措施:

1、创造条件,让她多开口说话。

2、多鼓励她,并多开设一些谈话活动。

效果:

经过这一个月的观察,张璐的性格活泼开朗了许多,发现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候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容,有时候点她回答问题,也不会向以前那么小声地回答我,和教师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显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欢乐成长!

2022观察睫状体和虹膜心得体会范本六

游戏区名称:搭积木

幼儿人数:4人

游戏实况记录

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还是很感兴趣的,搭积木也是孩子们的天性。今日我就选择了了班级中建构玩具中的一种,对孩子们搭积木进行观察和分析,今日区域活动中参加建构区的幼儿有五名,朋朋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却很快适应了我们这个团体。我对他的要求也稍微放松了些,可是搭的积木还是很形象的,把不一样的大小的积木平铺再一齐,他说是宽宽的马路,我引导他,在马路边上还有房子呢?

教师指导策略

1、积木虽然是孩子们自我选的,不代表他们能对积木的玩法很熟练,教师能够适当给予帮忙;

2、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我做的是什么,帮忙幼儿理顺思路;

3、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提议,帮忙他们完成的更好。

分析与评价

1、幼儿的想象本事虽然很丰富,可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本事还是有限度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

2、教师在不违背幼儿的意愿下,给幼儿适当的帮忙,并找一找他们在活动中的创意点和不足之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