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诗经溱洧心得体会实用 国风诗经溱洧(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14:57:32 页码:10
诗经溱洧心得体会实用 国风诗经溱洧(三篇)
2023-01-02 14:57:3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诗经溱洧心得体会实用一

2、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4、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c。《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译、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大哥,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伤心病恹恹。

5、海yāo)草虫,(tì)阜螽(zhōng);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gu)止,我心则降。《诗经国风召南草虫》译、听那蝈蝈rr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6、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8、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国风卫风氓》译、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岂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9、野有死(jūn),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桑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hàn)我(shuì)兮,无使矗máng)也吠。《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译、野地死了香獐子,白茅包裹才得体。少女怀春心不已,美男善诱情意起。林中朴晌奕死恚野地死鹿还施礼。白茅包裹埋地里,少女如玉属意你。缓脱裙衣是何企,别碰腰带对不起。莫使狗儿叫不已,少女今生跟定你。

10、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1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12、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译、雄雉飞在遥遥的远方,羽翅舒展真漂亮。我朝思暮想的人儿啊,愁思绵绵音信渺茫。雄雉飞在遥遥的远方,四处响起他的欢唱。诚实可爱的人儿啊,无尽相思使我心伤。

13、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译、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14、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译、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1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7、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1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19、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译、葛藤生长覆荆树,蔹草蔓延在野土。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共处?

20、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21、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nì)如调(zhōu)饥。《诗经国风周南汝坟》译、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

22、我徂东山,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鳌2指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⒄。亲结其缡⒅,九十其仪⒆。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经国风豳风东山》译、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2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f》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2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2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6、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译、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我曾经对你说过,我愿意握着你的手,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2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9、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天保》译、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坍陷落。犹如松柏枝叶,长青不衰。

3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31、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32、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33、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3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35、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36、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3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3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39、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40、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风君子偕老》

4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

4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43、如柔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44、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译、夏季白日烈炎炎,冬季黑夜长漫漫。百年以后归宿同,与你相会在黄泉。

4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46、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47、坑忻,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待嫁)

48、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译、狂风迅疾猛吹到,见我他就嘻嘻笑。调戏放肆真胡闹,心中惊惧好烦恼。狂风席卷扬尘埃,是否他肯顺心来。别后不来难相聚,思绪悠悠令我哀。

49、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50、绿兮衣兮,绿衣黄裹。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51、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5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爪。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5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5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55、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5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5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顺流而下寻找她。仿佛在河的中间。

5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9、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60、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

描写诗经溱洧心得体会实用二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⑵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⑶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能力目标:

⑴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⑵ 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二、资料助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

睢鸠(jū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文。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关雎

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

成果展示: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板书: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板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学生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1、提问: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1:题目取自句首。

生2:每句话都是四字。

生3:语言几乎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

生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

教师小结: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教师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它是兴,因为先说雎鸠,引起自己的相思之情。

生2:我认为是比,因为雎鸠形影不离,诗中的男主人公把自己和幻想中的她比作挚鸟。

生3: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

教师小结,前人对此有究属赋比兴何种手法的争论。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

六、试背全诗

七、布置作业

1、大声朗读,背诵全诗。

2、预习《蒹葭》,结合注释,串解大意。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电视连续剧的一首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4、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指名给下列词语中粗点字注音。

蒹葭 伊人 溯洄 唏 湄 跻 坻 涘

5、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蒹葭

芦花一片白苍苍,逆着曲水去找她,清早露水变成霜。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人儿正在水那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直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一片芦花照眼明,逆着直水去找她,

太阳不出露水新。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逆着曲水去找她,露水珠儿不曾干。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那人正在隔水滩。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三、美读全诗,重在鉴赏

1、教师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生1: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生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生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嘛!

生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教师总结: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深远,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具体赏析诗歌的美:

教师把全班分为六个组,每两组负担一个方面的鉴赏任务。围绕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个组为主。另一个组补充、评价。

成果展示:

⑴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⑵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① 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② 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③ 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④ 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⑶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教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

四、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教师提问:《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

《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五、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六、布置作业

1、《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

2、背诵这两首诗,并为其中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

【板书】

含蓄美

蒹葭 意境美

朦胧美

描写诗经溱洧心得体会实用三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注释】

①阳阳:得意的样子。②簧:古时的一种吹奏乐器③由:同 游房:同放。由房,游乐 ④只、且: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⑤陶陶:快乐的样子。⑥纛:(dao)羽毛做成的舞具。⑦敖:同 邀。由敖:游遨。

【译文】

夫君得意喜洋洋,

左手拿簧高声唱。

右手招我去游乐,

尽情欢爱真快乐。

夫君快乐乐陶陶,

左手拿羽把舞跳。

右手招我去游玩,

尽情欢爱真快乐。

【赏析】

《国风·王风·君子阳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一说是描写东周乐官奏乐歌舞的诗,另一说是丈夫邀妻子一起跳舞的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两章诗表现君子的快乐在于喜欢音乐,歌舞会为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关于此诗题旨,历来争论不一。《毛诗序》说:“《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说乐官遭乱,相招下属归隐,据诗中“招”字为说。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是写征夫归家与妻子自乐,据诗中“房”字为说。现代学者余冠英认为,此诗是描写舞师与乐工共同歌舞的场面。执簧、执翿与《邶风·简兮》中伶官执籥、秉翟相似。说明东周王室衰微,苟安洛阳,仍有专职的乐工和歌舞伎以供统治者享乐。

按余冠英的说法,这是一首描写歌舞晚会场面的小诗,只有欢乐而已,没有多深的政治意义。

在一个贵族欢宴的场合,有一个身份高贵的青年男子,在中央为大家起舞助兴。只见他一幅少年得志、得意洋洋之态,边舞蹈边吹奏笙竽之类乐器,人们欢呼雷动。他得意之际,便左手执定乐器,右手来招呼诗人与他协奏《由房》之乐。受这种氛感染,人人都能感到无比欢欣快乐。接着写这位男子狂欢之余,放下乐器,开始跳起舞来,其乐陶陶,令人陶醉。他左手执定羽旄,右手招诗人与他共舞《由敖》之曲。场面欢畅淋漓。

诗共二章,摄取了两组歌舞的画面,一是奏“由房”、一是舞“由敖”。“由房”可能是“由庚”、“由仪”一类的笙乐,属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而“由敖”可能即骜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 《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今天已不知两舞曲的内容,但从君子(舞师)“阳阳”、“陶陶”等神情上看,当是两支欢快的舞乐。“其乐只且”恰恰说明其乐之甚。“只”,韩诗作“旨”;《诗三家义集疏》:“旨本训美,乐旨,犹言乐之美者,意为乐甚。”

诗的格调流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乐,乐曲比较轻快,而演奏者本人也自得其乐,《程子遗书):“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想见舞师与乐工是乐在其中。诗人为乐工,故诗中“我”在描写歌舞场面时也就比较轻快这与《王风》其他篇章那种苍凉的风格迥然不同。

如果按朱熹的解释,此诗写夫妻歌舞为乐。丈夫邀请妻子一起跳舞,由妻子唱出来,表现了他们自得自乐、欢畅无比的情绪。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写夫妻恩爱、歌舞自娱的情形并不多,多的是征夫愁弃妇怨。因为这样做,至少要这样一些前提:两个人情深意笃,有较高的修养和情趣,以及拥有较多的闲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夫妻,大字不识的衣夫,恐怕难以歌舞自娱。由此可以推断,此诗的主人公大概应是殷实人家,或是已经衰落了的世家子弟。这也容易让人想到,闲暇是人们自娱自乐、吟诗作画、游山玩水的重要前提。整日为生计而忙碌的人,不会有此雅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