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2绿色将军张连印心得体会及感悟(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15:00:38 页码:12
2022绿色将军张连印心得体会及感悟(4篇)
2023-01-02 15:00:3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绿色将军张连印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你们好!

当我们看到祖国的北疆面临严重的冰冻雪灾时,当我们听到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时,当我们从t恤直接过渡到羽绒服时,当我们偶尔抬头发现天空已经不是那么湛蓝时,我们是不是都在不约而同的问一个问题:我们的地球到底怎样了。

随着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低碳生活也成为当今社会最流行、最时尚的词汇。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职责,我们应进取提倡并从点滴做起,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节煤。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绿色新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在此向xx区管委会的广大干部、职工发出倡议:

1、树立“节能减排”意识,提升环保理念,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

牢固树立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理念,将科学使用资源、保护地球家园、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自觉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去。坚持学习低碳生活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构成低碳生活共识,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积极主动参加低碳活动,把低碳生活落到实处。

2、学习“节能减排”知识、倡导绿色生活,做低碳生活的宣传者

自觉学习运用生活领域中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推广使用新能源、新材料,使用并开发有效的节电、节油、节气、节煤、节水和资源回收及废物利用的方法,进取探寻和总结低碳生活小窍门,征集应用低碳生活金点子,把学习到的节能减碳的好点子、好方法带生活中。再将好经验推广给大家,进取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带头推广低碳生活行为,做到低碳生活“1+2”甚至“1+更多”,以点带面,争做节能减碳的宣传者。

3、应用“节能减排”技巧,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做低碳生活的实践者

改变传统的消费陋习和消费模式,戒除“便利消费”,摒弃“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努力推进人与资源环境、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节俭“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克油、一张纸”做起,进取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努力使自我成为“低碳一族”。

为此,xx区发起成立了低碳俱乐部,开通了低碳qq群,旨在为大家供给一个交流活动的平台。xx区低碳俱乐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关注生态、保护环境。我们的理念是: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我们的口号是:今日你低碳了吗?低碳俱乐部秉承自愿的方式加入,欢迎爱好低碳生活的朋友积极参与,共同携手建设完美的绿色家园,还未来一个清凉的世界。

倡议人

20xx年xx月xx日

2022绿色将军张连印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xxx: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给我们带来方便和速度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影响环境和安全的隐患。

汽车尾气是一氧化碳,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今天的近四年时间里,虽然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活动仍在继续,但汽车数量仍在增加,环境依然很差,道路依然拥堵。

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有时在车里并不能保证安全。

我记得上个星期天,那是母亲节,我妈妈送我去上课外班,在一个十字路口,我看到一辆白色的查理正要转弯,这时一辆银色的奥迪径直穿过红绿灯。

突然一声巨响,两辆车相撞了。我妈妈告诉我,如果一辆转弯的车和一辆直行的车同时通过十字路口,转弯的车应该让直行的车先通过。

为了我们的环境和安全,其实我们可以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去旅行,如果几个人也可以共用一辆出租车,开车的时候不要超速,不要闯红灯,避免行人。

虽然我们家也有一辆小汽车,但是在很短的距离内,我和我的父母会选择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

即使我们开车,我们也会遵守交通规则,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春节期间,我们打算开车回山西老家,但是为了保护环境和安全,我们的家人决定坐火车回去。

环境是我们共同保护的,安全是我们共同维护的。汽车给我们带来方便,而不是灾难。我们要好好利用它,让它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是灾难的创造者。

让我们一起行动!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2022绿色将军张连印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三原南郊中学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找寻生命的绿色》。

记得小时侯,我喜欢抬起头看那嫩绿的柳条,翠绿的松柏,淡绿的银杏,碧绿的河水,蔚蓝的天空。可不知从哪天起,一棵棵高大的树木被砍了,一片片农田被毁了。污浊的洪流不停地淌进了大地的身躯,小河昔日美丽的面容消失了。大地失去了原有的绿色,被红色、褐色、黑色的液体涂抹得面目全非。面对着阳光下四处飘浮的油污泛出的刺眼的光芒,我们的心被刺痛了。我不禁呼唤着大地的绿色,向往那生命的绿啊!

这时候,年轻的我还不曾知道,早在1972年6月5日,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开幕,会上通过了着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以后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随后,一系列的环保公约、法规先后出台。

尽管在国际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可是在我们中国,至今仍有许多人对环境保护问题置若罔闻,见利忘义,我行我素,破坏环境,制造污染。

举世闻名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漫江碧透的长江画景,曾经以豪迈的气势在人们的心中唤起多少美好的回忆……而今天的江水已经失去了绿色,长江边上的某市造纸厂的污水瀑布般倾出,黑乎乎的污水泡沫铺满一江,过往的轮船乘客纷纷掩鼻锁眉,长江的很多港口,江面全都蒙上尘埃和煤屑。如果李白、杜甫再世畅游长江一定会不解,一腔诗兴从何发起?或者白居易的诗该会写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乌黑半江浊”。

森林惨遭毁灭,耕地不断减少,大气严重污染,水资源空前短缺,物种濒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失去绿色,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还记得98年的那场灾难吗?洪水向人们奔涌而来,汹涌湍急,势不可挡。顿时,洪水冲垮了茅屋,淹死了鸡鸭,淹没了整个小山村!人们一片混乱,心里充满了恐惧,许多人被洪水强大的水流冲走了。许多人还在水中挣扎,等着人救命,小孩们爬上树枝,哭叫着……

痛定思痛,我们才发现是人祸引起天灾,人们铲除了长江两岸的广袤的绿色,破坏了长江中上游的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才导致洪水泛滥。这是大地对我们的惩罚。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头脑一起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和能量,是人类存在和延续的基础。美丽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会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

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

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

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

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

聪明的欧亨利在小说中,以最后的一片不凋的绿叶带了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我想,我们也会创造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局,带来人类的新生。终于,绿化环境在我们咸阳已经初见成效,宽阔的马路两旁,洁美的居民小区,都被绿色点缀得美妙绝伦;生态园内,那绿色,撑起了一方清清净净的天;街心公园晨练的老人挥舞的扇子,翩翩的裙摆,那是竟相开放的各色娇艳烂漫的鲜花。绿色开始回归,生命开始回归……

朋友们,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是生命赋予我们沉重的使命。还记得那个用年轻的生命救助了丹顶鹤的女孩吗?还记得那位用一生来绿化荒山的老伯吗?还记得您身边那些随手捡起纸屑的人们吗?他们是生命的扞卫者,是绿色的化身,是我们的榜样。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捡起地下的一片纸屑,关爱一只小鸟,爱护一棵小树,怀着绿色文明的信念,踏着时代的步伐,找寻绿色的生命,去拥抱绿色的明天。

给地球母亲一份爱,她会还你整个世界!

2022绿色将军张连印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环境教育对于社会与个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我校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立足学校,扩展家庭,服务社会”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并提出了“文明、节约、关爱、和谐”八字绿色方针,让环境教育深入课堂、深入生活,师生同树绿色理念,实施绿色教育,促进人与环境的相融相和与健康发展。

陵阳中心小学座落于举世闻名的陵阳河文化遗址北侧,始建于1956年,1996年正式搬迁到此。学校占地64亩,总建筑面积43290平方米。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968名。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48名,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0人。

学校在上级的领导与指导下,学校紧紧围绕“崇文尚德,以德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校训、“民主合作,奋进创新”的校风、“平等宽容,和谐互助”的教风、“善思好问,愉悦体验”的学风,先后荣获“市级规范化学校”、 “日照市优秀家长学校”、“县级课堂教学示范校”等近30余项荣誉称号。

环境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学校重视环境教育,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工作日程。成立创建学校组织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做好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规划与实施,并按计划一步步展开工作,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保证了环境教育在决策、师资、设施和经费上没有后顾之忧。在全校形成了校长亲自管理,分管人员具体操作,全体师生齐动员的良好教育局面。

为了加强师生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我校通过组织的环境教育专题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从中学到了必要的环境知识和开展环境教育的方法,从而在全校范围内普及环境教育理念,使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学校布局合理,校内绿树成荫,幽静恬美。学校注重绿化、美化、净化建设,校内景观树木近千株,绿化面积达5千余平方米;校园文化建设格调高古,两座校园雕塑昂扬向上,藤萝景观翠绿如荫;植物园树木、花草依时令生发,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乐园;家乡文化墙彰显家乡历史悠久灿烂,环保墙展示蓝天碧水美好愿景;学校的两条主路——尚德路、崇文路,古树遮日,意韵隽永;教学楼内名人长廊、经典阶梯时时启智、处处育人。形成“两塑、两墙、两路、两坛、一园、一架”的校园景观格局。

(四)、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素养。

1、重视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把环境教育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各学科的实际特点,挖掘环境教育结合点,把环境教育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有效渗透。比如在语文课中,《春天来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海底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课文,联系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数学课中,学生收集身边的环境数据,并把它们改编成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如“家庭日均使用垃圾袋的统计”、“小区月用电量的粗略计算”、“一亿张纸有多厚”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即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又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思品课中,让学生走进动植物的世界,培养爱护动植物的习惯;科学课中,老师介绍自然现象、各种动植物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大自然;美术课指导学生绘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诵读文化经典,感悟绿色之美。学校结合新教育实验中的儿童课程,进行“晨诵、午读、暮写”活动时,要求每班学生每天坚持利用早、中、晚各时段的活动中,找寻意境优美之诗词,进行诵读、描绘,从中体验环境之隽美。如学生从《春日》、《咏柳》等脍炙人口的古诗中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万物生长的快意,明白了拥有一个和谐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懂得关爱身边的一草一物。在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语句中,明白资源的有限,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课外丰富多彩,行知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不仅渗透到各科的日常教学中,而且贯穿于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校充分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卫生示范周”、“文明示范周”、“主题活动月”等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举办环保书画比赛、绿色校园黑板报、手抄报设计比赛,以及征文、演讲等比赛,这些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反映了师生们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大大促进了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

(五)开展节能活动,倡导绿色工作。

1、开展回收活动,回馈班级建设。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为当代的学生更应传承。“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个道理学生明白不难,但更重要的是让其付之行动,为此学校要求每个班级为单位,进行日常垃圾分类、收集旧报纸、捡拾饮料瓶桶等活动,其收入用以班级购买图书;实行图书、文具、玩具漂流或捐赠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籍、不用的文具、玩具进行二次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用,让学生体验变废为宝,节约能源节能过程与意义。

2、实行节约办公,倡导绿色工作。学校积极开展节约办学,做到物尽其用,倡导绿色工作。学校在水、电使用等方面采用层层落实责任和环境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总务处制订有节水、节电措施。除正面引导学生珍惜资源外,公共场所的水电使用由后勤专人负责,教室的水电使用由各班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使水电的浪费大幅度减少。教师提倡绿色办公,多使用电子文稿,做到双面用纸;合理使用电器,做到人走灯关、尽量少开空调、节约用水等,这些绿色行为,节约学校办公费用。

(六)、探究环境问题,经历感同身受。

1、校外环境探究,宣传环保意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陵阳河污染源》调查,同学们用行动研究的形式,通过实地观察、访问、实验、思考、做方案、提建议等方式,深刻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由四、五、六年级学生组成的课题活动小组,经过细致的讨论,师生共同制定出了课题活动计划和方案;小组的同学实地考察,调查污染的程度。经过实地考察,小组成员亲身体验受到污染的严重性。他们写观察日记――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环境才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接着采访附近居民对河水污染的看法,并整理所收集的意见。小组成员写出活动日记,整理出活动的小结,并将资料整理后向学校、社会宣传,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2、校内制度规范,做到身体力行。学校制定文明礼仪条规和卫生公约,落实“ 一卫、两岗、三无、四净”制度。“一卫”指绿色小卫士,负责检查个人卫生;“两岗”指文明言行监督岗、环境卫生监督岗;“三无‘指室内外无一片纸屑,无一人说脏话,无一人打架;“四净”是指手、脸、头发、衣服干净。实行督查员制,督查乱扔纸屑、垃圾和说脏话、互相追打的等违纪同学,做到“两带”“四勤”“八不”。两带指带手绢、带废纸袋;“四勤”指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八不”是指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到垃圾、不破坏绿化、不损坏公物、不说粗话、脏话、不带废物品(早点盒、零食袋)进校园。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形成卫生意识、环保习惯。

(七)活动提升行为,行为养成习惯。绿色代表的是纯洁、环保、健康,绿色教育就是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纯洁心灵、文明修养和高尚情操,养成关注、保护、完善人类生存的环境意识、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主要通过社会活动、环保小组活动和少先队活动三个方面的综合实践来培养和提高师生的绿色行为。

1、定期服务社会,宣传绿色行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洁净校园环境”活动。每年的“环境日”都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大扫除,做到室洁角净;随时监控学校周边环境卫生情况,发现脏、乱、差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打扫,并向附近居民提出建议,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经过长期努力,环保意识都内化为同学们自觉的绿色行动。

2、环保小组跟进,室洁园净花红。精细校园花草树木的管理,按区分班管理,负责平时的卫生整平、浇水护理等,通过学生辛勤的劳动,做到草青树绿花红。当校园樱花盛开之时,热烈的粉红色便溢满校园,树下留下了学生赏花的身影。不久那一树鲜红明净的樱桃便俏立枝头,从末出现折花摘果现象。校园里,绿色小卫士检查校园,看看地面是否干净,提醒同学们说话走路轻点,使全校学生养成了讲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的好习惯,养成了弯腰捡纸的行为,保证了校园的整洁、安静。

3、同步主题活动,内化环保意识。少先队根据工作计划,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进行“地球妈妈我爱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6月5日)“低碳节约小公民”、每年的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收获的快乐”等主题活动,并通过演讲、画手抄报等形式倡导学生绿色行为,内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经过不懈努力,全校师生在时刻牢记“文明、节约、关爱、和谐”的绿色行为,学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队伍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学生视校为家,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自觉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园的美化、绿化与净化。同学们已经把节水、节电、惜粮,回收可利用资源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且不时的提醒身边的人,使他们也认识到浪费资源的可耻。从而增强了师生的环境意识,行知环保行为,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文明行为,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校园内教育、人文、知识、绿色如空气一样,弥漫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总之,学校已达到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的标准及要求,特提出申请参加第六批市级绿色学校的评审,欢迎各级领导专家到学校指导与评估。莒县陵阳中心小学20xx.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