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不文明驾驶事件心得体会及收获 驾车不文明现象怎么改善(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03:27:18 页码:11
不文明驾驶事件心得体会及收获 驾车不文明现象怎么改善(二篇)
2023-01-03 03:27:18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不文明驾驶事件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文明素养,从我做起》。

9月13日上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份研究成果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

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主要指我们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这六大素养是每一个人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我们学校定九月份为“文明素养”主题活动月,就是在这个大的教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事实上,学校对于文明的倡议,从未停止步伐,从学雷锋到微笑行动,从文明就餐到感恩教育,都旨在培养同学们的文明素养,通俗一点讲,就是希望同学们都成为一个教养的人。

前几天有一个女生到办公室找我,当时门虚掩着,但她仍然轻轻敲门再进来,然后微笑着对我说:老师好,打扰了,我想请问您可以给我们班的社会实践课程学分认定盖章吗?这女孩大方有礼,使人如沐春风,当时我就在心里给这个女孩子点赞。相比较,个别同学进办公室,不打招呼,两眼看天花板说“我要盖章”。或是直接在老师抽屉里翻东翻西,这个女孩显得多么有教养啊!我特意留意了一下班牌,是1628班的中队长。

有教养的人,能令人感觉温暖亲近。其实每个大人都喜欢有教养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说话有问有答很有礼貌,能在饭桌前安安静静地坐着把饭吃好,再自己把盘子收了,到人家做客不自来熟地乱跑乱拿……大人就会有点儿惊喜地觉得这个小孩儿很懂事很有礼貌。

可有一部分同学不懂这个道理,以为大大咧咧能争能抢,行动鲁莽说话不客气才是能力强、敢于表达。其实那只是没教养而已,跟个性没半毛钱关系。“受过教育”不等于“具有教养”,就像“富裕”不等于“绅士”,“有权”不等于“高贵”。

举个例子,有一次坐电梯,里面有两个穿着某某高中校服的女孩大声说说笑笑,嗓门大得其他人都有点头昏脑涨。她们出了电梯后,旁边一个孩子嘟囔道“姐姐好讨厌”。他妈妈则轻声回答“我以前就跟你说过,不要在电梯里大吵大闹,一点教养都没有。”听着他们的对话,我当时就在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曾在公共场合不顾及旁人感受而被讨厌还不自知。

据我所知,江苏版的八年级政治教材中有一章专讲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提到很多同学们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例如从小要学会给别人一点儿耐心和谦让。不挤、不抢、排队。不要迟到,万一迟到了就尽可能悄悄地走进会场,力求不影响别人。过自动门要扶住门让后面的人通过;坐公车让里面的人出来后自己再进去;如果外面还有人没进来要为人家按住开门键而不是关门键。无论什么场合都要好好坐着,不蹬前面的椅背,不把腿伸到过道里。自己东西掉了要马上捡起来,别人东西掉了帮着捡。不打断别人的讲话。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而不是做一些摆弄铅笔、左顾右盼的不耐烦小动作等。第一次见到别人虽然不一定叫叔叔阿姨好,但会打招呼,不畏畏缩缩。对长辈或同学不要用命令的口气,比如“我要吃这个”“给我拿那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当你是孩子不计较,但养成这样不礼貌的习惯,有一天走入社会,别人不见得会原谅和包容你。还有不忘记向亲人、朋友祝贺生日和节日。自己收到的礼物即使不是那么喜欢,也不能说“我不喜欢这个”、“这个我有了耶”,而是很友好地跟送礼物的人说一声“谢谢!”不管是家里吃饭还是外出宴席,要人到齐了才动筷子,不能挑来挑去,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面前。任何情况下,对妇女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妇女,总要表示关心并给予照顾,等等。

这些都只是细节,但我从中发现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是底线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任何行为,尽量不影响他人,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起码要求。二是自我形象原则,穿衣吃饭等行为礼仪要注重自身的形象,与环境相协调。三是与人为善原则,尽量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讲到这里,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吹毛求疵,但我想说的是,教养本身就是小中见大的艺术。只要留心一下周围,就不难发现,凡是事业有成的人都十分注重这些细节。事实上,越是有文明素养的人,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相反,如果缺乏素养,不懂文明,人们采取不欢迎的态度,又怎么能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同学们,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口说者”,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一尘不染的温馨校园中。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从自己做起,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2022不文明驾驶事件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在我们的校园里,大家都曾目睹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楼道上跑跳嬉戏,打闹喧哗;集会时说有的同学在下面小声说话;自习课随意讨论问题、课间乱吼乱叫;食品包装等垃圾随手乱扔,尽管学校常规已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总有人在无人注意时放纵自己,或是经提醒有好转,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原态,范文之发言稿: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传承者。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在于同学们没有真正从内心认识到文明素养的重要性,没有把文明与礼仪变成自己的习惯。的确,在我们生活的大环境里,随地吐痰、出口脏话等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也有人不懂得使用敬意的言语和举止。但是我们作为六中的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主人,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礼仪这个话题。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行为礼仪是外在的表现,而思想修养才是真正的内核,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无不体现他的气质与修养。提高文明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礼仪演讲稿范文节选!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位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科学家回答道:“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

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与人交流注视对方,上课发言清晰洪亮、开关门时轻声慢步、仪态表情落落大方等等。总之,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之中!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对外交流的广泛化,我们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提高我们民族的文明素养。

《北京晨报》曾报道说,有一个200多人的中国旅游团去泰国,飞机上三次用中文广播,呼吁中国乘客不要把飞机上的耳机、毛毯和餐具带下飞机。令人尴尬的是,下飞机时还是有中国游客把餐具偷偷藏起来,最后被发现不得不交给乘务员。

“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国外,有许多公共场所都特别用汉语赫然写着“请勿大声喧哗!”等字样,用以提醒中国游客。中国公民在境外的种.种不文明表现,使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损害。

“国家荣辱,匹夫有责”,做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有责任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用“谦谦君子”“大家闺秀”的标准要求自己,宏扬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他人的心。我们每天走在校园里,希望看到的不仅是你们留下的欢声笑语,更有我们六中学子的文明素养和儒雅风度。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