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经济领域人才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经济领域人才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7:51:37 页码:10
经济领域人才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 经济领域人才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二篇)
2023-01-05 07:51:37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经济领域人才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突出重点,积极组织各项竞赛活动。

1、针对不同时期生产经营重点,组织开展攻关竞赛。

围绕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先后在炼铁、炼钢组织开展高炉顺产达标、增铁增钢保目标劳动竞赛。尤其是去年二季度以来,公司工会针对企业内部生产成本过高和严峻的市场形势,先后在一铁两钢、供应、销售系统开展竞赛活动。针对大宗原燃料涨价,资源性商品供应紧张的实际情况,与部门同志一起在供应部组织职工开展保证供应、保证质量,降低辅材备件消耗、降低库存储备资金占用、降低采购成本竞赛。通过竞赛,4、5、6三个月,采购成本分别控制在5个亿、4个亿和3个亿。还在销售部开展落实财务预算制,努力促销增效竞赛,8月份销售成品钢材11.88万吨,其中热轧材高出预算价格113.25元/t,为公司增加利润1345.41万元。三季度,是我公司1080m3高炉、6m焦炉等技改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在这两项工程中开展重点工程建设竞赛活动,同时还纳入湖北省重点项目建设竞赛,进一步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重点项目建设,全面促进了项目建设计划的完成。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共组织开展各种攻关竞赛915场次,参加人数117844人次,创纪录559项次,创经济效益1430.78万元。

2、以改善指标为重点,组织开展指标争先创优竞赛活动。

积极发动职工立足岗位、大力开展指标攻关竞赛活动,并每月将竞赛结果进行通报。在对标挖潜活动中,与技能部等部门一起瞄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各单位竞赛指标,动员组织职工积极开展技术经济指标创新活动。各单位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进行了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从而促进了指标的改善。经济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篇经济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篇。如和冷带公司工会一起抓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攻关活动,促进了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去年以来,产品合格率、工序能耗、日历作业率三项指标居全国同类型企业第一,成材率、机时产量名列第二。20__年,公司九个主体工序13项指标有8项实现了公司攻关目标,占指标总数的61.54%。

3、以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为载体,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活动。

根据生产建设、市场需求和变化、以及企业管理实际,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本着职工自愿结合、自我选题、自己动手的原则,开展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及时召开表彰、宣传技术攻关典型,展示技术攻关成果,为职工构筑一个自我体现的平台。同时在职工中广泛开展金点子活动。四年来,组织职工创先进操作法20个(项),攻克技术难关184起,小改小革223项,征集合理化建议8145件,已采纳实施4067件,创价值430万元。

4、以提高职工队伍技术业务素质为突破口,组织开展技术比武活动。

20__年,积极参与组织在七个主体生产单位,开展炼铁工、轧钢工等八大工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此次活动历时六个月,涉及557名竞赛选手。在整个竞赛工作中,由于各单位坚持比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比武重点与生产难点相结合,练兵比武与职工技能鉴定相结合。参加公司决赛的96名选手综合及格率达到了100%。公司对在这次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中取得优异成绩的34名选手授予鄂钢技术能手称号,颁发了高级工技能鉴定证书。有效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

二、团结协作,工作不分内外。

多年来,除搞好分管工作外,还发扬团队精神,积极协助同事开展诸如安康杯竞赛、年度评比和班组建设等工作。

如在安全方面,协助组织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充分发挥两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和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员的作用,抓好群众性安全防范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了与基本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两室一场安全文明卫生检查、事故隐患与职业危害监控法和事故隐患自查整改活动结合起来。四年共查隐患8401起,整改隐患7727起,有效地提高了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三、勇于实践,探索新时期群众生产工作。

__年至今,结合鄂钢实际,通过实践与摸索,同他人商议写了5篇经验文章和论文,其中有3篇在省内外刊物如省总《工会理论研究》、《大众企业管理》、《工厂管理》等刊物上发表(即关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劳动竞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突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劳动竞赛、组织灵活多样的劳动竞赛),有2篇工作论文在全国冶金行业工作研究会上交流,其中《冶金企业班组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曾获得全国冶金企业工会班组建设工作研究会二等奖。

最新经济领域人才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  低碳经济考试及答案

1.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b)。(单选题2分)

o a.地壳运动b.能源活动c.自然灾害d.农业活动

 2.中国为促进节能减排采取的政策措施不包括(c)(单选题2分)

o a.推行环保节能标志b.考虑适当时机推出燃油税

o c.鼓励“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外贸政策d.限制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

 3.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d)。(单选题2分)

o a.海滨气候现象b.热带海洋气候现象c.拉尼娜现象d.厄尔尼诺现象

 4.广西唯一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的是(c)。(单选题2分)

o a.南宁b.北海c.桂林d.河池

 5.在(c)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单选题2分)

o a.哥本哈根b.巴厘岛c日内瓦 d多伦多

 6.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b)。(单选题2分)

o a.资金回收周期短b.双重收益模式c.政府资金扶持d.健全的法律保障

 7.世界首个《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全球交易平台是(c)。(单选题2分)

o next交易平台d.欧洲能源交易所

 8.先行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的阶段,均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c)。(单选题2分)

o a.此时产业结构呈现“低碳排放”特征b.此时产业结构呈现“轻化工业”特征 o c.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特征d.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高碳排放”特征

 9.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是(b)。(单选题2分)

o a.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b.英国的《气候变化法》

o c.欧盟的《气候与能源综合法令》d.美国的《低碳经济法案》

 10.提供国家清单;制定、执行、公布国家计划和应对措施;鼓励技术开发应用;增强碳汇;促进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和提高公众意识。以上均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d)(单选题2分)

o a.非附近一发展中国家的义务b.附件二发达国家义务 o c.附件一国家的义务d.所有缔约方的义务

 11.“碳锁定”是指(c)。(单选题2分)

o a.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b.科技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o c.整个社会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d.政治改革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 1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b)。(单选题2分)

o a.公平原则b.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无悔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

 13.(c)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单选题2分)

o a.南非b.日本c.巴西d.韩国  14.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的要求,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c)。(单选题2分)

o a.重点开发b.禁止开发c.优化开发d.大规模开发

 15.低碳经济的衡量指标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单选题2分)

o a.低碳政策指标b.低碳投入指标c.低碳产出指标d.低碳消费指标

 16.各种运输方式中,完成等量的换算周转量所要消耗的能源最多的是(a)。(单选题2分)

o a.民航b.海运c.铁路d.公路

 17.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在《斯特恩报告:气候变化经济学》中呼吁全球运用各种途径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转型途径不包括(d)(单选题2分)

o a.减少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b.调整产业结构 o c.强化节能和提高效能d.只发展小型节能产业

 18.低碳的关键影响因素是(a),即“碳生产力概念”。(单选题2分)

o a.单位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b.总体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 o c.总体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d.单位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 19.国际气候政治格局的三股力量不包括(b)。(单选题2分)

o a.77国集团和中国b.日本c.欧盟d.美国

 20.美国第一个提出法律约束性减排目标的州是(c)。(单选题2分)

o a.亚利桑那州b.新墨西哥州c.加利福尼亚州d.康涅狄格州

 21.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abc)。(多选题2分)

o a.《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 o c.哥本哈根谈判阶段d.《马拉喀什协定》谈判阶段

 22.2009年4月,欧盟通过的《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的核心内容是(bcd)。(多选题2分)

o a.将化石能源的使用率降低到20%b.设定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0% o c.将能源效率提高20%d.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  23.狭义上的温室气体包括(abd)。(多选题2分)

o a.氧化亚氮b.氢氟碳化物c.臭氧d.甲烷

 24.国际财政政策支持节能具有明确的领域,这些领域主要有(abcd)。(多选题2分)

o a.节能技术的研发项目b.节能技术示范项目 o c.节能宣传推广和教育活动d.能源审计项目

 技术的核心是(ac)。(多选题2分)

o a.碳捕捉技术b.碳生产技术c.碳存储技术d.碳排放技术

 26.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具体内容包括(abcd)(多选题2分)

o a.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则b.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原则 o c.开放经济体系原则d.预防原则  27.正确认识低碳经济的概念,要避免以下误区(abcd)(多选题2分)

o a.未来之事,以后再说b.是生产部门的事与我无关 o c.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d.追求零碳

 28.据中国气象局近5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降水情况的变化是(cd)(多选题2分)

o a.西北、西南降水呈增多趋势b.西南、华南降水呈减少趋势 o c.华北、东北降水呈减少趋势d.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多趋势

 29.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表现为(abcd)。(多选题2分)

o a.技术市场的角逐b.经济实力的竞争

o c.国际贸易规则主导权的争夺d.执掌制定温室气体排放规则

 30.下列选项中,属于零碳能源的有(abcd)。(多选题2分)

o a.核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

 31.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可以导致气候的变化,以下哪些人类活动可以排放温室气体。(abcd)(多选题2分)

o a.农业和畜牧业b.化石能源燃烧活动c.工业生产过程d.废弃物处理

 32.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因为(abcd)。(多选题2分)

o a.未来能够种植的面积及浇树的水资源趋于紧张b.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o c.森林资源防控形式严峻d.未来木材需求量存在变数

 33.促进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有(abcd)。(多选题2分)

o a.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持和增强林业碳汇b.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效率 o c.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d.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 34.联合国框架内的气候谈判从1990-2009年,共经历了哪三个阶段(bcd)。(多选题2分)

o a.里约热内卢谈判阶段b.《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

o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本谈判阶段d.哥本哈根谈判阶段

 35.下列选项中,与碳金融有关的活动有(abcd)。(多选题2分)

o a.无害环境技术开发的融资b.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交易 o c.对气候变化受害方的资金补偿d.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投资

 36.“发展低碳经济”是“解除碳锁定”的同义语,其内涵小于减缓气候变化。(判断题2分)

o 错误

 37.西藏的碳排放很少,因此西藏已经实现低碳经济。(判断题2分)

o 错误

 38.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区别与各个国家碳排放结构差异有关。(判断题2分)

o 正确

 39.低碳发展是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过程。(判断题2分)

o 正确

  40.碳足迹是指产品使用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判断题2分)

o 错误

 41.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效率水平。(判断题2分)

o 错误

 42.气候变化是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判断题2分)

o 错误

 43.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紧缺,所以政府要倡导节约的消费模式,并率先垂范。(判断题2分)

o 正确

 44.美国不批准《京都议定书》是因为气候变化问题具有科学不确定性。(判断题2分)

o 错误

 45.最早提议征收碳关税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判断题2分)

o 错误

 46.从中长期来看,气候变化问题有可能成为促成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契机。(判断题2分)

o 正确

 47.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正有负,但负面影响为主。(判断题2分)

o 正确

 48.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在风能利用上的领导国家。(判断题2分)

o 错误

 49.在城市快速化的发展进程中,工业产品大部分都要进入最终消费领域,从增量看,最终消费的增长将占主导地位。(判断题2分)

o 错误

 50.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全球第一个注册的再造林碳汇项目。(判断题2分)

o 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