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4:16:45 页码:11
最新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精选15篇)
2023-11-20 14:16:45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体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自我认识与发展。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经常写写心得体会了吧?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把握好个人的思考和感受,不要过于主观或片面。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示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作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思政课程在大学生的人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思政课程的教学中,情感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与思政课程不断的互动中,我收获了许多,也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第一段:情感教育在思政课程中的重要性。

思政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而情感教育作为思政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使他们具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生尚未成熟的时候,情感教育的引导可以纠正他们错误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规划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同时,情感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因此,情感教育在思政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段:情感教育在课程中的教学手段。

在思政课程中,情感教育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思政课程还采用了一些情感教育的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情感教育的实际效果。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得情感教育在思政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实践。

第三段: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有健康、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力。其次,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商,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再次,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品质。最后,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四段:情感教育的不足与改进。

尽管情感教育在思政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情感教育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普遍性和模糊性。其次,情感教育的实践活动较为简单,缺乏实际性和针对性。再次,因为思政课程本身的学分较低,往往在教学中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完善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高情感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五段:结语。

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情感教育则是思政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使他们具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情感教育的教学手段多样,同时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然而,情感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只有将情感教育做到更好,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情感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政治觉悟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他们一生的为人之本、做事之道,而且还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成败。理直气壮开好、办好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所以,“思想营养”健康关乎“拔节孕穗期”。

“思想营养”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命线”。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如果思想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思想就会缺“钙”,所以,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做实功,在厚植爱国情怀上用真功,在品德修养上强引领,在增长知识上见实招,在培养奋斗精神上树样子,用“四个自信”明心立志,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

“思想营养”是涵养精神力量的“动力源”。思政课要重德,更要不断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踏实“为人”、认真“为事”,培育健康的人格,朝着既定方向为之奋斗,如果方向偏失,就会失去前行的“动力源”。青少年是祖国末来,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青少年一代来实现,只有激励青少年向既定目标前进,树大志,把祖国与人民联在一起作为志向的底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作为有用人才基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推进伟大事业向前奋进。

“思想营养”是塑造人格魅力的“主渠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塑造人格魅力,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必须用开阔的视野去思考,用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功底、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人、吸引人,用“接地气”的理论塑造人,做到灌输与启发相统一,为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补水”,课堂上既要讲得“有知有味”,当好演员和配角,又要换位思考,用创新的方法将学生敬而远之的大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求知欲。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汲取养分,涵养深厚学识,用高尚师德影响人,紧跟时代形势提升课堂引领力,让学生在明思辩事理中健康成长,用人格魅力为思政课培根铸魂,让出彩的思政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三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手段上做出了许多探索和改革。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积极参与思政教学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这方面的实践中,课程实践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从一些实践中感悟到了课程实践在思政教学中的价值与不足之处,进而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课程实践的效果。

第二段:价值观。

课程实践是一种联系理论和实际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我参与的一次社区实践中,我亲身接触到了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深刻感受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这次实践使我深刻思考了贫困与资源分配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解。这种实践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而真实,让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段:互动性。

课程实践还能够提供学生与社会互动的机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大学里,课程实践往往是一种小组活动形式,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和交流,我学会了倾听、沟通和团队协作。例如,我们参与了一次社会调查实践课程,该课程要求我们分组走访社区居民,了解他们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要和组员共同商讨调查问题、制定调查计划,在实地走访中与居民进行交流。这种实践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也提高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与社会互动,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四段:存在问题。

然而,课程实践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课程实践缺乏社会实效性,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与目标的真实对接。还有一些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化,只是为了满足教学要求而举行。在我参与的一次课程实践中,虽然我们有许多课堂上的讨论和策划,但实际实践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评估,使整个实践活动变得毫无意义。此外,一些课程实践缺乏结构性与系统性,无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与能力。

第五段:改进思路。

为了提升课程实践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进行改进。首先,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引导,确保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需求相对接。其次,要注重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让学生参与到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实践中,通过实践体会社会问题与挑战,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课程实践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与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多方位、多维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有条理地整合资源和知识。

总结:

课程实践在思政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在一些实践活动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乏实效性、流于形式化等。为了提升课程实践的效果,我们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引导,注重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与能力。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才能使课程实践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四

摘要:c语言是高职院校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语言课,语法灵活、知识点多、程序设计自由度大,且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民办院校高职类学生的c语言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c语言;实践操作能力;改革措施。

c语言具有强大的功能,是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也是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先导课。根据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不仅是专业基础课,更是一门专业技能课。作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语言课,c语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编程兴趣、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培养程序设计的思维,能熟练的上机调试程序,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设计规范和风格,训练程序设计的能力,能够独自解决程序编写和调试中的困难,同时具备沟通、表达能力以及与人协作能力。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知识点多,语法灵活。

c语言具有数据类型丰富、语法限制不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可由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等特点。然而,这些特点既是c语言的优点,也是c语言学习的难点。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相对较差,在实际教学中,知识点的讲授是分别进行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学习和理解各个独立的知识点,也可以把某个知识点运用到其适用的情况。但是,如何将多个知识点关联和连贯起来对于学生理解就比较困难。

2.讲得多,练得少。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逻辑性强、内容多,不易理解,但学时安排较少,目前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讲授为32学时,实验为32学时,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实验16课时来说,已经增加了实验课学时,但在实验课堂上也通常是教师先讲,学生再练。往往学生真正上机练习的时间只有一小节课,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题目或验证已有的程序,很少能自己思考或者创新的。

3.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过程,显得抽象、复杂,编程时容易出错、很难掌握,很多学生因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1.精讲多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顺序。一般的教学顺序,往往刚开始的内容是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语句、函数的定义、使用说明等,没有很快涉及程序编制,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泄气或者失去兴趣,对学习极其不利。因此要适当减少数据类型和表达式等内容,尽快进入到顺序程序设计部分,并采用先举例后分析,逐渐引入知识点的顺序,注意先具体后抽象。其次需从应用角度出发划分知识内容,用就学,不用就可先不讲,知识点讲解难度掌握到够用即可。同时针对初学者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散难点,降低台阶,在实例练习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在课程中慢慢渗透理论体系,将难点内容化解在各章节中去讲解。

2.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

案例驱动教学就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者多个具体案例,教师围绕案例讲授相关内容,学生在案例驱动下,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果。

结合案例驱动法的基本思想以及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c语言的教学内容可划分为以下知识点:输入输出和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文件、综合程序设计。其中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可以渗透在以上各个知识点中讲解,不同的知识点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案例,通过先举例、后讲解,()让学生通过一些有意思且实用的例子,学习、掌握知识点和语法,同时培养程序设计的思维和习惯。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3.运用阶梯式教学法。

将教案设计成阶梯式,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走,跨度不大,符合学习规律。例如,在引导学生实现猜数游戏时,将需求设置成阶梯式,分成利用选择实现一次判断、利用循环实现一次猜数、利用多重循环实现连续猜数,最终将小游戏的功能逐步完善。学生在这种阶梯式教学法中获得浓厚的兴趣,通过不断地编程调试、跟踪运行,程序设计能力和编程思想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设计好实验内容,尽量让学生独立或者相互协作完成,教师给一些引导或建议,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给每个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实验,实验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基本实验和选做实验。其中基本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改错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适合大部分学生。选做实验给出一些提示,但不做具体要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本实验的前提下选做,进一步提高编程能力。

1.基本实验。

(1)验证性实验。

程序具体实现的功能,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改错性实验。

改错性实验主要训练学生根据出错信息运用程序调试方法进行程序调试,提高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点内容,设计一些有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的程序,让学生通过调试,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改正。

(3)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给出题目和部分题目的解题提示,让学生自己设。

计算法,然后自己编程并调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点内容,布置一些与已学程序相似的程序,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设计程序或者修改已有程序,从而实现新功能。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改编“1+2+3+…+100”的程序,实现求“2+4+6+…+100”的程序。

2.选做实验。

提出一些设想和思路,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程序,学生得到启发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帮助,但主要靠学生自己完成。例如,在讲解“输入输出和顺序结构”内容时,用到计算两个数之和并输出的例子,在基本实验中可以让学生首先将其改为能求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然后可以提示学生:这个程序只能用固定的或者运行时从键盘上输入的两个数据,如果要计算另外两个数据就需要重新运行一遍程序,怎样才能让程序可以重复计算多组数据直到用户喊停才结束。这样就可以引导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主动地去查找、学习新知识,从而使编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增加课程设计环节。

在完成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最后两周时间进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教师布置相应的题目,例如:joseph环、迷宫求解、日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并给出相应的任务要求,例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要求:建立一个n个学生的信息登记表,每个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和m门课程的成绩(math,c,english)。程序运行时显示一个简单的菜单,实现对学生信息的输入(input)、总分统计(count)、总分排序(sort)、查询(query)等功能。让学生2――3人一组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各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及时讨论,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根据教师提供的基本功能,每个小组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组内成员的实际想法,添加或细化功能,从而得到一个更贴近实际的功能模块划分。在这种相互协作式的实践中,学生的各种问题得以及时讨论消化,同时在解题思路、思维方式、学习经验等方面相互影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团队意识。

总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渐进的过程,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教学方法,对传统c程序设计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从而使学生通过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对编程思想理解得更加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2]王美红,王蒙。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8(35)。

[4]唐永红,龚安。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教学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3)。

作者简介:杨晓明(1980.4―),女,陕西渭南,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西安翻译学院诒华学院人文信工教研室。

刘淑婷(1984.1―),女,陕西渭南,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西安翻译学院诒华学院人文信工教研室。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翻译学院诒华学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五

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的课程中,思政教育的特点是全面性和系统性,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课程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将分享我对课程实践思政教学的体会。

首先,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培养了我对国家发展的深刻认识。在课堂上,我通过学习国家的发展战略、政策和重大决策,了解了国家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发展。同时,我还有机会参与到国家发展的实践中,亲身体验国家政策的实施和社会发展的脉搏。这些实践活动让我更加了解我所在的国家的伟大,也培养了我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深切地认识到,每个人的个人发展都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课程实践思政教学激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实践中,我经历了社会的万象,看到了社会问题的存在和产生的原因。通过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接触和交流,我对各种社会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通过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了许多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解决之道。这些思考和发现不仅让我对社会更加了解,而且也让我具备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思政教育使我具备了分析问题、抓住核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不再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再次,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在课程实践中,我往往需要与他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这不仅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更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团队关系,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实现团队目标。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意识到团队合作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体现,只有充分利用每个成员的优势和力量,才能实现团队目标。同时,团队合作也培养了我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增强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这对我的个人发展和将来的工作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课程实践思政教学提升了我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课程实践中,我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的锤炼,我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我并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这种实践与思考相结合的过程让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课程实践思政教学不仅让我认识到自身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培养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也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一课程的实践教学,我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愿意将所学与未来的实践相结合,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相信,思政教育将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优秀人才。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六

作为现代大学的学生,进入校园后,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学习课程,而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但是,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思政课教学也逐渐走上了新的道路,采用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为我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在思政课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我收获了很多,下面将就此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思政课新教学方法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是由老师讲解教材,学生听讲,被动接受知识。但是,新的教学方法却摒弃了这种单向传授的方式,而是将学生引入问题的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通过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并通过集体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思政课新教学方法的第二个特点,是重视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法是思政课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各种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对一些成功的权力干预案例和反面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群众路线的内涵。同时,案例分析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政课新教学方法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实践教学。作为一门理论课程,思政课往往被说成是一门“书呆子”课程,学生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变身实践者和创造者,亲自参与到社会实践、学科实践和实验实践中,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思政课新教学方法的第四个特点,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思政课也加大了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力度,通过图表、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习近平的讲话视频和图片等,通过视听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新思想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思政课新教学方法的第五个特点,是注重互动交流。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没有多少互动交流的机会。然而,在新的教学方法中,互动交流占据了重要地位,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在线教育平台进行线上交流,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形式进行线下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索欲望,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也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总之,思政课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和思想启迪。通过问题导向、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和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思政课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参与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思政课新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优势,也从中汲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思政课新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并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首先,思政课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而思政课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尝试了一种教学方法,即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思政课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去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对于许多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困难。而通过实践教学,学习者可以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和感知社会的现实问题,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我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实地考察一个社区的社会治安情况。学生们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和观察,深入了解到社会治安问题的实际情况,从而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实践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对于思政课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思政课新教学方法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多样的,仅仅单一的学科知识是难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因此,思政课新教学方法注重跨学科的融合,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和解决问题。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中。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们能够了解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生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最后,思政课新教学方法注重评估和反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往往评估方式单一,只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思政课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采取了一种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作业、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这样的评估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情况,给予学生更具体和有效的反馈,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思政课新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主体地位、实践教学、跨学科融合和评估反馈等方式,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较明显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探索和尝试这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八

(1)实践课程简介。

根据专业的不同,电气工程训练有两个教学模式。对于工科非电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a,共40学时;围绕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训练工科学生一些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控制手段,使之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电气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文科专业,开设电气工程训练b,共40学时;通过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与检修实践,让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学习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掌握最基本的电工技能。

(2)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过程看,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充实,学生做起来前紧后松。为期一周的电工训练,前三天的实践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后两天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占用时间偏长。

第二,教学实践内容和现代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电工电子技术含量偏低。电气工程训练a的实践内容是交流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线路;电气工程训练b的实践内容是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在电路中用的是电感式镇流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电路已不是最常用的电路了。

(3)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存在的现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增加电子产品制作的内容。对于非电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些和已有的实践项目相关且简单实用的电气产品。参加电气工程训练a的学生,可以选作plc控制器;参加电气工程训练b的同学,可以选作电子镇流器。学生在电工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电气产品的研制、组装和调试的亲身体验,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推进实践教学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2实践教学改进后的实施方案。

(1)实践教学内容。

电气工程训练实践经过改进后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教学环节、六大教学模块。四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六大教学模块包括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和电路设计、线路板制作、组装和配线、调试和检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六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是渗透在四个教学环节中完成的。可以看出,和电气工程训练b相比,电气工程训练a的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含量大、实践操作难度高。

(2)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三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师在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元器件认识与检测、电气原理图识图、实践操作技能四方面知识。脱离实践操作的理论知识不用讲,和实践操作联系不大的理论知识要少讲。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电气工程实践,这才是理论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二,因材施教。专业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不同,讲授的教学内容也不同;专业相同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三表学生要突出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进行精英培养。

第三,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参加电气工程训练兴趣高、产品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把课内教学内容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九

第一段:引言(200字)。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的实践。作为一名教师,我切身感受到思政教学在实践中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意义。通过课程实践,我不仅加深了自己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

第二段:课程设计与实施(200字)。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注重以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思政教育的内涵。我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事问题,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分析与思考。在课程实施阶段,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讨论与争辩,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第三段: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300字)。

思政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通过课程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关于人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态度。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担当社会责任。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在日后的人生旅途中具备更好的发展。

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热情与积极性逐渐增强。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社会服务和参观学习,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的内容。同时,我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对自己价值观的深刻思考有了更高的追求。课程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五段:结语(200字)。

课程实践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课程实践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思政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运用好课程实践,不断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培养出更多积极向上的学生。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

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是“未来最伟大的事业”。“环境保护”在现行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就是要通过环境教育,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要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把环境责任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把“第一课堂”作为实现学生全面人格教育的`主渠道。

一、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教学中,是多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是对立的,不能将环境保护理论应用于实际中去,因此教学效果较差。

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自主确立一个主题,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结合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世界地球日”、六月“世界环境日”等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寒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任务,收集资料,访问当地环卫站,参观工厂,了解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处理办法,通过环境保护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把环保知识教育与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结合起来,与学雷峰、为社会做好事等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青少年护绿队,分块包管校内外区域绿地,开展护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育人效果。

二、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强调的一点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环境教育也要讲创新性,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环境知识的说教,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将物质环境污染与意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要通过社会实践将环境意识转变为自觉行为,把“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相互联系起来教育,把学校的教育置于社会之中,与社会息息相通,让学生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生物百项活动”等社会实践,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参与中提高人格品味。这几年,学校成立了“大气监测”、“水质测试”等课外活动小组,用动、植物做试验,进行环保课题研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小增强环境意识,提高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想结合,加强直观性与时代性。

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能够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理论知识还是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运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化。根据教学内容,可分别组织学生到各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习与观察,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知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它不仅是政治教师的任务,而且应该融入各科教学当中。在环境保护课程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该深入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灵活多样地渗透德育内容,使显性的知识与隐性的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的德育功能,把知识传授与对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寓德育于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之中。

五、注重过程评价,改革评价方式。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既能起到检查教学的效果,又能起到对教学过程导向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环境教学的评价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对《环境保护》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一

摘要: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很多,如何在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用。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提升个人效益达到组织整体效益的实现,是管理者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高等医学院校是专业性和技术性更强的院校,人才需求方向越来越偏重于综合型。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现有在校生近600人,而教职工仅有46人。现有人员结构特点为教职工人数少,工作任务繁多。为适应学院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稳定性、竞优性、人性化特点,在不断探索中完善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一套人才吸纳、使用、更新的合理机制。

1.多元化身份管理。

为了增强人才稳定性、激励人才进取心,学院对教职工实行“多元化”、“梯级式”的人才身份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具体分为四级。第一级是后备人才,主要是有意向来学院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及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第二级是处于见习期的已聘人员,取舍弹性较强。第三级是学院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年轻骨干专业教师及年轻行政管理骨干。第四级是工作年限长、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高年资教师及中层管理干部,他们在培养和带动年轻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多元化”管理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心理追求高度差,增强了吸引力和人才队伍稳定性。

2.竞优制岗位管理。

岗位管理实质上在于对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行为、能力、业绩以及因才定岗的全面管理。不仅是对每位教职工工作效率的督促,也是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依据。学院引入竞争机制,严格贯彻“两个原则”:即高年资与低年资教职工等同管理和能者上庸者下原则。根据各类人员制定专任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班主任质量评价、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详细考核评价标准,并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年度考核,按相应比例择优评选出考核优秀的教职工进行相应待遇奖励;增加中层干部民意测评与考核,形成行之有效的竞争管理机制。这种岗位管理机制改革为年轻骨干人才的积极进取营造良好环境,对学院教职工人才队伍的稳定和优化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3.人性化待遇管理。

待遇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环节,只有充分把握好公平性、情理性,才容易实现待遇留人。学院工资管理详细划分为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及双肩挑人员三类。每类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工资待遇管理及计算方法,各类人员工资构成都有所不同,根据工作性质侧重点不同有所差别,但原则上坚持合理性与公平性。这种合理、公平的待遇管理方式有利于所有教职工心里感受平衡、合理,一方面维护了个人利益,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让大家一直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实践证明,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切实有效,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在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1.教学、管理服务搭配合理,促进学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学院近几年招聘的教职工非常年轻,并且在学历、经历及工作经验上根据岗位设置适合的招聘要求。20新招聘一名博士后、一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两人已在几年的锻炼中成长为所在学系的教学骨干力量。同年调入一名优秀的青年管理干部,对学院的管理工作起到很大促进作用。2013-调入四名有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士,分别配置在党政办公室及教务办公室承担管理工作。她们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为学院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为学生临床护理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护理操作方法,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新进一名应届毕业硕士生,承担学生管理工作,为学院管理队伍添砖加瓦、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见,学院近几年在教学及管理服务方面调配非常合理,这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使得学院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也使得个人的自我价值在工作当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2.学院环境及硬件条件大幅提升。

“十二五”规划期间学院积极进行硬件改造及各级各类科研教学项目申报。各类新进人才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积极进行教学资源整合,使学院的教学环境、教职工的工作环境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顺利拿到了申报的1000万实验室改造项目经费,为学生提供了非常现代化的护理实验中心,使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对学生今后实习、就业所需实战经验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院不断扩大影响,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学院不断扩大招生人数,教学实力、师资力量及教学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在有海外留学及学习经历的年轻人才推动下,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增加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广泛受到国内外业界人士的重视及赞赏。越来越多的医学高等院校师生来学院进行参观交流及学习。也有更多教职工有机会走出去,开阔眼界、吸取经验。学院一直向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远目标不断努力,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赵静.浅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人口与经济,。

[3]周晓燕.论新时期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信息,。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二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也已经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来,社会对于拥有优秀计算机技术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国家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我国《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化、信息化的时代,所以计算机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来看,距离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还是有一段距离,而且社会上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也非常紧缺,由此可见,国家教育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不断深化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相关的知识。

一、我国《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计算机基础不同。

由于我国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存在差距,所以,城乡在计算机教育水平上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比如在很多偏远的山区,由于教育资金的紧缺,所以学校并不具备配置计算机的能力,而城市里面的学生由于生活水平比较优越,因此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计算机教育。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活环境造成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水平的不一致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过于书面,脱离实际。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始终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进行理论教学,而用于实践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内容大多数天马行空,利用一般的思维方式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学生即使将书本上的知识点都记住了,但是,在理解上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到最后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实际的操作水平非常薄弱。社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与应变能力非常强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而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很容易就会被社会所淘汰[1]。

(三)教师教学水平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学生之所以会经常出现不认真听讲、开小差等现象,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提不起兴趣,就导致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况且,这种“填鸭式教学”对于学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想学生能够吸收这些知识,首先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理解,只有理解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

二、解决我国《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要加强对于计算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

就像笔者之前提到了,我国城市与山区的收入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教育事业水平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计算机应用》这种需要耗费巨大财力的课程上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办法就是缩短城乡收入差距,但是这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完成的事情,还需要国家与人民的共同努力,所以,只能依靠国家对于计算机教育事业的资金注入,来缓解这个问题[2]。

(二)教学方式要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如果想将《计算机应用》这门课程学好,单凭课堂的知识点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要将知识点与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国是非常紧缺的,并不是因为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人数少,而是能够达到企业标准的人数少,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技术人员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操作能力,如果你空有一身知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执行,到最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就是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也就是说当你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能够使用所学的知识随机应变,化险为夷,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算是一名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人员[3]。

(三)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要想提高《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首先要改善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来说并不适用,所以才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结论:综上分析可知,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就必须要不断深化《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三

[摘要]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师应该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和要求,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大力推广教学改革。首先分析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机械技术毕业论文。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传动、机械设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独立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今后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保障。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机械技术应用基础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分数普遍偏低。

前些年,高职学校的学生都是高考分数没有达到二本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也比较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很强。而这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再加上部分没有考上二本的'学生去上了三本,导致高职学校录取分数线偏低,这样,学生的基础都不太好,学习能力也随之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传统的机械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主要以讲述理论课程为主,理论课程的讲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很抽象,学习起来就比较枯燥。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先实践教学再理论教学。

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去过工厂的经历,没有见到过工厂里的切削加工机床等设备。当然更没有听说过机械的相关概念。这样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讲述他们曾经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初期就觉得难以理解,这样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如果在学习课程之前,安排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初步对机械有个认识,对基本的概念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再回到课堂中进行理论课程的讲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很容易在学习初期就建立起学习的兴趣。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多采用板书的形式,在一些情况下会结合一些挂图和数学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采取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1.合理采用多媒体。

以往传统的授课都在普通教室里进行,主要通过教师板书和教具演示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走出普通教室,去多媒体教室上课,通过动画演示,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讲到常用机构这一章内容时,特别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其中课件中很形象地把低副机构和高副机构的应用实例进行动画演示,这就使这一部分的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印象很深的是,每次讲到铰链四杆机构时,首先演示木质的四杆机构教具,随后动画演示四杆机构可以应用在雷达天线上、雨刷器上、汽车前轮转向上、公交车门启闭上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并且觉得四杆机构确实很有用,在很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就把知识掌握了。

2.采用提问式。

以往学生已经习惯由老师讲解新的知识,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接受。这样学生听着听着注意力就不集中了。事实上有很多内容,老师可以换一种方式,提出一个和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随后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例如,在讲摩擦型带的类型时,教师可提出:大家所了解的摩擦型带都用在什么场合啊?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回答。缝纫机上有、四轮车上有、电梯上有。不一会儿,好多答案就汇总出来了。随后我的第二个问题继续提出:大家想一想,你们说到的这些摩擦型带的应用场合,如果把带垂直截开后,截面都是什么形状呢?此时,学生就开始相互讨论了,圆形、梯形、矩形。又一轮答案出来了。最后,按照大家回答的内容,我最终写出摩擦型带的类型。当我全部写在黑板上之后,学生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分析得出的答案,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要融合。

前面提到,在学习本课程内容之前,最好安排学生去工厂或学校实习场进行实习,目的是对机械有一些简单、初步的认识。这样对后续学习课程有所帮助。实际上,在课程讲述过程中,以及课程结束后,还应该安排学生去机械实训室进行参观、学习。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另外,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讲,还应该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这样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实在在的课题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基础、所学专业等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合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东昌.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序[j].高等职业教育,2001(1).

[2]熊学慧,付海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浅析[j]职业技术,2006(20).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四

[摘      要]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如何在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是各高校专业课教师面临的新课题。针对临床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中以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为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对儿科护理课程思政进行重新构建,从课程思政目标、教学设计、实践路径、成效分析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儿科护理;人文关怀;教学实践。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在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是各高校专业课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体系,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1]。这是对专业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任务,要求专业课教师挖掘、学习并讲授好与本门课程有关的思想政治元素[2],这正是做好课程思政的挑战之处。

儿科护理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健康保健、疾病防治和疾病护理的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护生运用现代护理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小儿实施整体护理,从而增强儿童体质,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

临床工作中,儿科又称为“哑科”,患儿年龄小、易哭闹、语言表达差、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因此,小儿护理较成人护理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儿科护士要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素养。人文关怀是一种主动关心人的意愿、意识或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3]。护理人文关怀是护理人员秉承人性、德性,融知识、情感、意志等为一体的内在素养外化为自觉的创造性服务与患者的实际工作本领和才能[4]。培养护生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缓和护患间的紧张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5]。这在以后儿科护理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

本研究将儿科护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以加强护生人文关怀素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对儿科护理课程思政进行重新构建,从课程思政目标、教学设计、实践路径、成效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本课程的思政教学德育目标为:培养护生对儿童具有慈母般的爱心、快乐的童心、细心、耐心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慎独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娴熟的专业技术素质;具有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

(一)课堂育人途径。

1.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实践人文精神。

根据儿科护理课程每章节教学内容,编写典型教学案例,以典型案例为载体,通过案例考核、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理念,实践人文精神。如,每班学生分为8~9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以小组得分作为考核结果。考核之前每个小组随机从备好的案例中随机抽取1个,每一个案例均要由教师来扮演患儿及父母,小组学生和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临床护理操作在婴儿模型上完成。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沟通,考核学生在护理工作当中的人文关怀能力,根据设计好的考核评价表给予评价,人文关怀项目一般占总分的15%~20%左右,包括护生接待患儿及家属的态度,回答咨询的态度,对操作目的r解释和指导,沟通能力,出院指导等条目的考核,以促进和养成人文关怀素养形成。

2.以典型实训操作为载体,实践人文理念。

兒科护理中梳理每章节典型护理操作。以“新生儿沐浴”为例,实训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理念养成,教师在示范新生儿沐浴时,要明确告诉学生必须使用婴儿专用沐浴露、润肤油等,以免对新生儿皮肤造成伤害;在抱新生儿的时候应该要对头颈部进行保护;在进入浴盆的时候除强调安全性外,应事先准备婴幼儿喜爱的戏水玩具,给予宝宝呵护、安慰,减少入水的恐惧;婴儿抱出浴盆后立即包裹干净大浴巾,防止着凉。另外,教师在模拟临床操作的时候,正确指导学生,强调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和婴儿交流,爱护模型,动作要细致、轻柔,对一些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行为,如随意放置婴儿模型、不爱惜模型、操作时动作粗暴等行为,要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

3.开设多种公共选修课,丰富护生人文素养知识,强化人文关怀。

1.医院临床见习、实习,进一步实践人文关怀理念。

从课程教学实践方法上,“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实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6]。护生在见习、实习的时候,通过具有临床丰富经验的带教老师的示范教育,在亲身体验当中进一步提高其自身人文素养。如,对腹泻的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因为小儿年龄较小,血管较细,常伴有脱水,给穿刺增添一定的难度,护士在穿刺之前就要做好相关的沟通工作,以免引起患儿父母过度焦虑。

护生对患儿应多抚觸、搂抱,对稍大一些的儿童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调节护患关系。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包括安慰和鼓励患儿、适度表扬、适当解释等。良好的沟通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护患矛盾。

2.定期安排幼儿园等机构,服务中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为了拓宽护生的知识面,使其进一步了解小儿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教师可组织护生赴社区幼儿园与婴幼儿亲密接触,让护生亲身体验照顾婴幼儿,在陪伴时想办法让孩子配合,探索与婴幼儿及家长有效的沟通方式,理解家长对婴幼儿健康的关注,宣教育儿知识。让护生从家长和孩子的现场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护理技巧,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三)线下分享、交流。

在上述课外实践过程中,请学生写下见习日记,拍照片、微视频等,并上传到班级qq群、微信群,互相分享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加强人文理念培养。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高职护理专业2017级2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0岁。按班级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52人,研究组50人。对照组、研究组护生的相关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再给予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品德教育,o编制的关怀能力量表(caringabilityinventory,cai),评估两组的关怀能力,此量表总共包括37个条目,分为勇气、耐心和认知3个维度,采用likert7级评分法,“非常同意”为7分,“完全反对”为1分,cai总分为37~256分,各维度分值:认知14~98分,勇气为13~91分,耐心为10~7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士的各维度关怀能力越好。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两组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培训前对照组、研究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研究组的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四)讨论分析。

研究组学生在进行儿科护理课程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除传授知识技能外,更注重人文关怀思想品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结合不同教学内容,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训课、临床职场见习、实习,面对面和患儿及家属接触,进一步提高人文关怀能力,通过线上线下典型的人文关怀知识、案例的分享,进一步促进人文关怀素养的养成。通过上述基于人文关怀的儿科护理课程思政的学习,研究组50名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到了提高,于对照组相比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任务。培养护生的医学职业教育,既要传授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素养、医德高尚的医护工作者。我们在实施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从思政教育目标、教学设计、实践路径、成效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术双馨的儿科护士工作者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4]黄弋冰.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7(6).

课程实践思政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五

广告策划课程是广告学专业课程中实践性与理论性极强的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很多高校的广告策划课程依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但其效果有限。部分院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进行学习。学生虽然也参与实验课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以及要求,但是深究其学习动机,学生本质上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对广告策划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材内容滞后。

虽然广告学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在不断尝试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而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仍然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教学方式。另外,制度管理约束过多,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与发挥。而且,随着社会以及市场的不断发展,广告策划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仅仅依靠先前的教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甚至有些观点还出现了偏差。

(二)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

一是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很多人认为实践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补充,它依附于理论教学,理论学时远远高于实验学时。而学校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水平,对实践的测评缺乏重视与标准。另外,学生对实践也缺乏正确认识,学生把课程当作任务完成,而不是作为一门技能来学习与掌握。

二是对实践教学存在畏难情绪。实践环节既需要借助教材也需要借助实物,教师需要创造更多条件,包括与各个部门的联系、实践各环节的'设计与完成等,学生的管理以及安全保障也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不仅教师畏难,学生也表现出消极状态,对实践教学参与度不高。

(三)缺乏合理的专职教师团队结构。

目前广告策划的任课教师不多,建立专职教师团队更为困难。而且,因为高校扩招的缘故,教师教学工作量增加,很多教师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缺乏对课程的创新改革与思考。广告策划课程的性质要求能建立一支知识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团队。高校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往往缺乏一定的实践锻炼,培训机会也不够多,这就可能导致教师只会“纸上谈兵”。

(一)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分组教学法。

选择分组的形式能够带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之间也能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分组可以增加课堂讨论时间,也能给教师更多指导学生的时间。分组能集众人所长,小组以3-4人为佳,其中包括擅长文案、创意、设计等的人。这个团队需要分工明确,协作意识强,这样小组内部才能互相促进,也才能确保策划方案的顺利完成。此外,分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有利的。

2.案例教学法。

利用最新的案例与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讨论,既能够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既有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列举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掌握。运用此方法要注意一点,案例内容对宏观运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与案例易产生距离感,所以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选择偏向于学科竞赛的策划类获奖作品,这样会让学生更有亲切感,同时也能在案例分析中帮助学生认识专业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增长实战经验,提高策划水平。

3.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人们体验或者对过去进行再体验,引导体验者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使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模拟实战情景的参与性很强的互动式教学。以广告策划书的撰写为例,体验式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观察与体验,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对往届学生所做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广告策划书的撰写有一定认识;第二步,分享与交流,引导学生对上述广告策划案例和策划书进行讨论,总结出优秀广告策划书的内容、特点以及可行性;第三步,实践环节,通过组队以根据某一命题进行策划。

(二)增强师生互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上多进行师生互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形式,促进师生双方相互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课堂的讨论并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行为,它必须要以一定的知识点作为理论支撑,围绕某一理论展开讨论或者辩论,教师在其中更多发挥引导的作用,通过分析、讨论、总结,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另外,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社会实践以及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做科研创新等,也是增强互动的方式。

(三)建立一支质量过硬的教师团队。

教师作为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方,其综合能力必须过硬,教书育人的前提是教师自己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在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查漏补缺”,提高自己原有的理论知识水平。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点,因为出版时间等安排赶不上时代和行业的发展,所以教师和学生拿到的教材内容可能会出现知识的滞后。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准备一定的参考书籍,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行业网站、杂志、专业性微博、微信等,多渠道搜集广告策划行业的最新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训与锻炼,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四)作业布置循序渐进,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以往对作业的布置往往以课后作业题为主,学生机械完成,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要改变任务性作业的形式,将课后作业视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而对广告策划的各个环节逐渐了解与掌握。同时,作业的安排上还要考虑小组完成还是个人完成,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独立完成广告策划书的撰写。

传统的考试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对广告策划课程的知识点考查的需要,要让学生机械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点。可以将以往的总结性评价为主转变为形成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态度、情感、策略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这个客观评价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是对学生行为的记录、观察、发展而做出的发展性的、动态性的评价,是从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三方面综合考虑、考查。

(五)大赛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适合普通高校广告专业参加的赛事,比较有影响的有“金犊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以及各级省市以及学院举办的相关比赛。学生通过参加比赛,了解企业的真实述求与设计要求,体验了实训项目所带来的仿真实训情景,锻炼了广告策划等相关岗位的实际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大赛引入课堂,也启发了教师自觉进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4]王昕兵.实践教学与广告策划课程融合的探析――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08):18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