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植物园捡垃圾心得体会实用 植物园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1:41:58 页码:8
植物园捡垃圾心得体会实用 植物园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六篇)
2023-01-08 11:41:5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植物园捡垃圾心得体会实用一

因此,世界各国的植物学家都致力于对植物生理活动微观过程的研究。

植物体内的接力赛

在我们眼里,扎根于土壤的植物是平静的。但科学家们却发现;植物体内却充满了纷繁复杂的运动。

中国的科学家正在试图描述植物体内的一场田径比赛。这是一场被冠名为光合作用的接力赛。而光信号是接力棒,它首先被植物体内的光线接受体接收,“接力棒”随后通过下面的蛋白质“接力手”层层传递,最终到达植物细胞的信息处理中心。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传递蓝光信号的一号和二号“接力手”,但都是哪些蛋白质接力手参与了比赛?每一位“接力手”承担了什么功能?目前还不清楚。如果能找到所有的光信号传导的“接力手”,那么就能构建起一个植物体内的光信号传导网络。那时,人类将能通过调节网络中光信号的传递,按照植物育种的各种需要来改良农作物。

花开随人意

光合作用是一场激烈的接力赛。实际上,据生物学家们的统计,一种植物体内有数万种生物反应,那植物体内可以称得上是一场门类复杂的奥运赛场。

比赛离不开裁判,花儿的绽放依靠的是植物生长细胞的分裂,这场比赛的裁判是阳光和温度,只有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才能保证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但究竟阳光和温度怎样影响着这场比赛,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一大挑战。

今天计算机模拟技术帮助生物学家了解了这个过程。在对植物开花过程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对控制开花时间的基因做标志,并通过阳光照射强度控制它的活跃程度。不同时期,这个基因在花朵的哪个部位,呈现什么状态,把这些信息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基因在整个开花过程中发挥的功效就一清二楚了。

科学家们相信,通过调控这类基因,可以改良某些经济作物。在那些日照时间短的地方,可以缩短开花期,保证农业的丰收。那时,细胞分裂赛事的裁判不再是阳光、温度而是人类了。

植物哨兵

植物体内的生理活动,让生物学家们着迷。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看上了植物扎根土壤,忠于职守的特性。

由于不少植物对环境的变化都非常敏感,并能通过颜色、形状、生长习性的变化上表现出来。人们就依靠对植物状态的监测,来对有害物质进行预警。这为现代战争中的环境监测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帮助。在战争地带前进的士兵,正尝试用电子装置来监测植物,以此判断当地是否遭受过化学毒气的攻击。

植物扎根地面不会逃跑,它们就成了忠于职守的哨兵。

科学家们已经培养成功了几种植物哨兵,他们对化学、辐射等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用于警示有毒的生物制剂化学制剂的出现。同时,某些植物对某种有害物质还有净化清除的功能。

可以想象,将来我们刚刚完成装修的居室,或者空气污浊的办公环境,也能摆上一两盆这样的植物哨兵。那么充盈眼帘的绿色,还为我们担当着保护环境、清除空气垃圾的责任。

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植物留给人类的迷太多太多,但每一个谜语的破解,都将给人类认识植物改变生活带来莫大的帮助。

有关植物园捡垃圾心得体会实用二

前些天,我放学到家,看见了地上零零星星的碎片和散落的泥土,不禁大吃一惊:这是怎么了?

敲碎的可是我一手栽大的野百合呀!橘黄色的花瓣布满了黑色的小斑点,也是野百合一种美丽的装饰。雄雌蕊比花瓣还要长,透露在外,仿佛在和人们说:“没有我们,就开不了美丽的花。”野百合的根至少就有二十厘米长,一片片青翠欲滴的叶子,在和茎连接的地方,都会有一粒种子。因为茎特别长,所以种子也特别多。想到

野百合开放时那优美的身姿;那绽放时优雅的笑容;还有那沁人心脾的清香,让我情不自禁的遗憾起来。

我去问了爸爸,为什么把它敲碎?爸爸对我说,因为我们家要造出租房,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是为了建筑。我家的葡萄也是因为这样而枯死的。

我又回想了往日:五岁那年,因为要造一个车棚,我喜欢的郁金香没了,占领了一大片土地;七岁那年,因为大车开不进我家,把花坛给销毁了,我从小认识的花——月季也全军覆没了;十岁那年,爸爸因为要办一个厂,把唯一剩下的池塘埋了,柳树卖了,桃树砍了,玉兰花也没了。从小到大,多多少少植物的生命为建筑牺牲了。

人类,请不要再砍伐了!建筑大楼,展现科技是可以的,但不要太多了。这样平原就会失去,生长在高层建筑花盆里的花又有什么可欣赏的呢?

浮想连篇的我在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春天,我在草地上奔跑,捉着蝴蝶;夏天,我在浓郁的树荫下享受阳光;秋天,我在菊花丛中奔跑;冬天,我给树包上稻草衣。

这一切都发生在平原里……

有关植物园捡垃圾心得体会实用三

活动目标

1、认识更多的植物。

2、为植物做卡片。

3、欣赏几种有趣的植物

4、种植一种喜欢的植物。

5、介绍植树节。

活动准备

几种植物的图片(梅兰竹菊)、一盆含羞草、有关植物(如猪笼草)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小朋友,你们认识哪些植物?

2、小朋友们请把你们认识的植物画出来,并把它们介绍个大家。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来看看是什么植物?(出示植物的图片)

二、活动进行中

1、让小朋友根据图片说出梅兰竹菊分别有哪些特征;

2、介绍梅花、兰花、菊花分别在哪个季节开放;

3、带小朋友在幼儿园以及周围参观植物,介绍植物特点;

4、回到到教室中,拿出带来的含羞草给小朋友观赏、触碰,看含羞草因触碰而收缩的有趣过程;

5、给小朋友观看有关植物的视频,如猪笼草食虫过程等。

三、回家任务

1、让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为幼儿园里的植物制作介绍卡片,挂到相应的植物上;

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

四、活动后续

1、观察小朋友们种植的植物,一段时间后带到幼儿园,大家共同欣赏;

2、鼓励小朋友们在每年的植树节都进行植树活动。

有关植物园捡垃圾心得体会实用四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了解字意。会写“娃、洼、纷”等10个生字。

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体会植物妈妈的办法之“妙”,读出趣味并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生字卡片、课前板书词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这首诗的内容,对少年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讲得过多,面面俱到,应该抓住重点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结合课文谈出自己的认识,明白道理就可以了。

2.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去观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让学生分别去理解,去体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3.这篇课文很适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语气:“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如果学生读书时有困难,教师可以亲自做好示范工作,也可以与班中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密切配合,使学生们感受到朗读艺术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1、学习“蒲 苍 纷 洼 娃 啪 炸 识 降 察蹦”,会写“娃 洼 纷 经 如 好”。

2、积累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洼——娃”“降、察、蹦”等几个字抓课文生字词,着重指导书写“绞丝旁”和“女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旅行”就是“播种”的意思。

一.引入课题:

1.学习第一段,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引出第一段。“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2)学习第一段:我觉得这段话很有意思,可是有些词语我却读不大懂,你们呢?

生指出“四海为家 、 旅行”两个词,请同学帮忙说一说词语的意思,老师加以补充说明。我觉得课堂里还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不能多讲,再难的词语老师都能解释,但是老师自问自答,孩子学习的机会就没有了。

自己去读一读吧!有什么问题吗?

与学生共同讨论、理解“四海为家、旅行”并学会生字“旅”。

指导朗读第一小节。(疑问)

(3)揭示课题:是啊!植物没有脚,也没有翅膀,他们该怎么告别妈妈,去寻找自己的家呢?诶,植物妈妈可聪明了!她们有自己的办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板书: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想办法记一记,标出小节序号,读好了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的好办法?

2.校对小节,交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的好办法?

板书:蒲公英 苍耳 豌豆

教学生字:蒲 苍 这是两个生字,你记住了吗?能和大家说说你的好办法吗?

3.检查读课文。

(1)指名读:你喜欢哪个小节,能来读一读吗?

(2)同桌互读:把你喜欢的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分层学习余下的生字词

(1)课件出示:娃娃 纷纷 山洼 啪的一声 炸开 知识

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吗?(形声字、左右结构等)

(2)出示:降落伞 观察 蹦着跳着

刚才的字都比较简单,这几个字可有点难度,你会吗?

(3)巩固练习:

5.再读课文

学习了生字,再去读读课文,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

三、课堂练习。

1、巧读词语。听读:例如,说植物的种子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安家----四海为家。

四海为家 纷纷出发

蹦着跳着 仔细观察

2、扩展说叠字词语

上上下下 来来往往 急急忙忙 认认真真 欢欢喜喜

许许多多 进进出出 高高兴兴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四.书写指导:娃 洼 纷 经 如 好(适当调控)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课时目标:1、巩固生字

2、产生朗读的兴趣,体会植物妈妈的办法之妙。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模仿写话。

教学难点:体会植物妈妈的办法之“妙”,了解什么是“仔细观察”。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位的植物妈妈的办法?(蒲公英 苍耳 豌豆)

2、这几位植物妈妈都有哪些好办法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1、自由读课文,想想她们都有哪些好办法?

2、你认为哪位妈妈最聪明,她的办法好在哪里?(小组自由讨论)

3、交流反馈:学习第二节

①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的?(从书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②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

(蒲公英纷纷飘走)

a、理解:纷纷出发

b、用“纷纷”说话。

③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节。

①小组讨论反馈:认为苍耳妈妈最聪明,说明理由,看苍耳图片,想想:它可以凭什么传播种子?

②理解词语“挂住”(换词:粘住)

③指导朗读。

5、学习第四节

①学生自由述说豆荚炸开的情形,结合课文句子读讲。

②指导朗读。

b、学习第五节。

①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有许许多多,大自然里的许多知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得到,不细心就学不到知识。

四、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1、通过观察,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用些什么办法传播种子?

2、课外资料:介绍莲子、石榴、风滚、椰子树果实的传播方法。

1、 大自然许许多多植物用不同的方式传播种子,请同学们自己查资料或向别人请教,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五、课堂练笔

( )妈妈( ),

她( )孩子( ),

只要( ),

孩子们就( )。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乘风

苍耳 带刺的铠甲 挂在

豌豆 晒太阳 炸开

作业设计:1、回家考考爸爸妈妈,植物去旅行靠得什么办法。

2、积累ab aabb词语。

有关植物园捡垃圾心得体会实用五

大学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前言:

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而实践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我们既能够很快的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又能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提高分析的中和能力。还能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此野外实习不仅是我们接近植物,了解植物的一次机会,而且也是我们磨练自己,增强团队精神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而这次实习中我们每个组的同学不仅一起学习,一起吃饭,还一起爬山涉水,让我们的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深。2012年7月2日下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向目的地出发。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8、学会了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

9、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

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12年7月3日——2012年7月5日

三、实习地点

贵州省兴义七舍 白龙山 岩峰洞

四、关于实习地点的介绍: 七舍镇

七舍镇位于兴义市西南部,距市区32公里,国土面积116.6平方公里,辖2个办事处6个行政村113个村民组5199户21400人。

“七舍”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民国21年,当年划分区乡镇,县政府将七舍划为第四区;民国30年,调整区乡,成立七舍区,辖捧乍镇和发玉、佳克、龙场、田湾乡;民国34年,裁撤区署,七舍乡辖10堡82甲;1953年,七舍属于捧乍区;1956年,恢复七舍区,辖七舍、松毛坪等7乡;1958年,七舍区改为七舍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区乡镇,七舍区含七舍、革上等5个乡;1992年撤并建,组建七舍镇,一直延续到现在。

对于七舍的地名来源,民间众说纷纭:一说是明朝洪武年间,这里最早搬来刘、朱、邓、严(郭)、刘、王7大汉族姓氏。因为建有7栋房子,所以当地土著居民便把汉族定居的地方称为“七舍”(认为七舍即7大姓氏或7栋房子)。一说是调北征南期间,南路(黄草坝通往广西的捧乍段茶马古道)土地资源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争夺对象。双方为了抢占地盘,少数民族用草打结为界,汉族立石为界。少数民族的地界相对不牢靠,他们的土地逐渐被汉族占领。后来,刘、朱、邓、严(郭)、刘、王等七姓成为地主,村寨逐渐向外扩张,少数民族被挤兑到新寨塘(现青菜塘),汉族和少数民族积怨很深,两寨人经常在外出交易途中发生冲突。南路人为了化解矛盾,自行在南路交易,并按照“阴阳刑德有七舍”的古训取名为“七舍”。

据笔者所知,“舍”可以是姓氏;可以用作谦词(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或量词。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叫“一舍”。此外,“舍”还有“取舍,居住、休息”等注解。我们将七舍理解为“放弃多次”、“二百一十里”,或是说七舍和革上是彝语谐音,均有理由。

七舍镇夏凉冬冷,多雨多雾,气候温润,黔西南州海拔最高的白龙山在七舍境内,是兴义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七舍高原花草盈野,云山雾海,水碧川媚,全镇集中着16个杜鹃花品种,共10000余亩,沿白龙山脉一线盛开约10平方公里,是黔西南唯一集中规模,极具观赏性的杜鹃花海;有规模茶园2000亩,零星茶园3000亩。革上村有古茶树近200株,成林成片生长约160株,其中树高5米以上、冠幅12平方米以上的30余株,树高4米以上、冠幅7平方米以上的70余株。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被当地人称为“茶王”的一株,树龄在1000年以上,其树身高10.5米,冠幅28平方米以上。

镇内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植被保存完好且多为原始生态灌木林,林中 动、植物物种众多;镇区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旅游景点连成一线,“龙山生态旅游区”、“岩峰洞休闲景区”、“沙子母古城垣遗址”、“白龙山原始森林野游区”等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全镇以烤烟为支柱,油菜、马铃薯、萝卜、核桃、松籽、畜牧、茶叶等为补充,构成了农村多元经济的农业产业。近年来,七舍镇大力发展烤烟和茶叶支柱产业,年种植烤烟10000余亩,收购烟叶300余万斤,实现烟叶税300余万元;已有规模茶园2000亩,零星茶园3000亩,加上老茶园改造后,将形成1000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今后,七舍镇将围绕“夯基础,强产业,建生态,促旅游”的既定思路,变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大胆突破,强势推进,坚持不懈地抓以水、电、路、气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抓以“烟、茶、畜、果”为重点的产业培育,抓以白龙山脉原始生态保护为重点的水源地生态建设,抓以杜鹃花为主的高原观光旅游开发。

五、实习内容

1、注意事项

出发之前老师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实习地点是贵州兴义七舍镇的白龙山、岩峰洞等,老师还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

2、具体行程

(1)2012年7月2日是植物学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下午5点半出发,晚上7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七舍中学。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2)2012年7月3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实习地带是岩峰洞。我们7点准时出发,边登山边采标本边听老师讲解。天气晴朗,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的互相帮助下,大家都显得很有精神。每个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5点回到七舍中学。晚饭后7点我们开始压标本,10点基本完成。这天虽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之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3)7月4日我们到了白龙山。早上吃了早餐,备好干粮,7点半出发,到梵净山东大门买票。大家进去先坐观光车过了一段,到了观光车站,我们徒步去面对那九千步台阶。因为景区不许采摘植物,于是老师一路走着教我们认识周边的植物。当天我们还参观了梵净山景区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景点,景色很美。最后我们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从勤俭节约出发,放弃坐缆车下山,谁知道下山比上山还难,但是大家还是团结互助,终于在最后一批观光车回去之时,赶到了观光车停靠点。回来后翻了标本,吃了晚饭回房休息了。

(4)5月24日又是我们采标本的日子,由于昨天太累了,早上就没有活动了,我们10点起来吃了中午饭,大家翻了一会儿标本,再休息了会儿,于12点坐上车,从我们住处黑湾河出发,经梵净山环道走了10公里后,下车后我们沿着小河和道路往回采标本。大家相互交流着所见到的植物,有说有笑的采着标本回来,因为我们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于下午2点回到了旅馆,洗漱完毕,吃了饭,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后,晚上7点时,又开始了压标本。老师边给我们讲解,我们边制作标本和认识植物科属名,让我们在疲劳之中又找到了快乐。

(5)5月25日我们结束梵净山之旅,于是奔往施秉云台山,大家早上起来,收拾好行李,吃了早餐,于9点时坐车离开了达四日之久的黑湾河。又是一路奔波,于下午3点左右到了施秉县城,在馨悦宾馆住下了。因为大家都累了,就没有安排行程了,大家翻了一会儿标本,就都回到房间休息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此与敬爱的骆强老师汇合了。

(6)5月26日是我们去云台山的日子,同样早上起来,大家吃了早餐,买了干粮。于9点时坐车去云台山景区,9点半我们到了景区门口,买了票,大家就上山了。我们一边走一边听老师讲解,并采集植物标本,中午在凉风洞休息吃东西。接着我们继续走,于下午3点回到景区门口,坐车回到宾馆近4点了,把标本压完已是晚上了,大家各自吃了饭就休息。

(7)5月27日是我们回来的日子,早上6点就起来翻了标本,吃了早餐就坐车往回走了。我们于7点回到了毕节学院,圆满完成了我们今年的野外实习之旅。其余时间实验室整理标本。

六、其他

实习所需工具:

枝剪,号牌,采集袋,标本纸(吸水草纸)、标本夹,绳子,采集记录本,铲子,笔记本,铅笔,放大镜,雨具等物品。

实习的组织与纪律:

实习时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或脱离小组单独行动,按照老师的要求统一行动,采集制作标本。

七、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采集是我们植物实习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既考我们的专业知识,又考我们的动手

能力,更考我们的观察能力,下面是植物标本的几种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一般是指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植物而言,采集时要选择生长正常无病无害的植株为采集对象,并在这植株上选择有代象,并在这植株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小枝作为标本。所才标本一般要带有叶、花或果实。采集时用枝剪不能用手折,以保持标本的美观与完整。所采标本大小要适中。

(2)草本植物的采集——高大的草本植物的采集方法一般与木本植物相同,但较小的植株除了采集它的叶、花、果各部分之外,必要时采集它的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茎和根系等,尽量挖取。因为有时候地下部分是我们辨别分类的重要依据。

(3)雌雄异株的植株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

(4)采集标本份数一般要2-3份。

标本的记录应包含:采集号、采集地点、生态环境、株高,形态记录,实名记录和用途记录等内容。

八、标本的压制

我们一般是制作蜡叶标本,主要有下面的操作步骤:

(1)整理标本——把标本上多余无用的密迭枝叶疏剪去一部分,免得遮盖 花果。

(2)编号——把采集的同种植物编同一号数,所编的号数要与野外采集记录号数一致。

(3)压制——我们用木质的夹板来压,在底板铺上一层厚的草纸,将整理的标本平放于草纸上并展平,正反叶弄好,然后盖上草纸。大的花果要用厚一点的草纸。压制时要将标本的首尾互相调换,使木夹内的标本和草纸整齐平坦,重叠到一定高度时,即用绳子将木夹捆住。

(4)换纸——新压的标本每天换纸一次,以后隔三四天换一次。初换纸时必须将覆压的纸条、折叠的叶子和花小心张开。这是压制的关键。在换纸的过程中,如发现花果脱落须将其放入纸袋中与标本压在一起,并在纸袋外面写上与标本相同的号数,以免混乱。

九。实习心得体会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

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的探索学习方法。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两色瓦韦和瓦韦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看看叶背面主脉上是否有鳞片或鳞片的多少就很容易辨认的了:两色瓦韦叶下面沿主脉有鳞片,而瓦韦很少有或下面偶尔有一、二鳞片。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百合、毛茛、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生长条件极为苛刻的大叶藓。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武陵山主峰梵净山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著名风景名胜点,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施秉云台山景区,我们看到了几个才能环抱的黄山松,在此棵黄山松对面是五指山景点,五指山在云雾的环绕之下,露出五个指头,给人一种不是仙境胜似仙境的感觉。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不断的努力后,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也得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大二的第二学期还有动物学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经验,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有关植物园捡垃圾心得体会实用六

走进学校的大门,向左走过教学楼就来到了植物园,植物园的门口旁边有一棵白兰花树,白兰花树的花开了,走过去闻一闻——真香啊!再往前走就来到了无花果树的前面,无花果有一个特点:不开花就结果,也许这就是它得这个名字原因的吧!

我们继续往前走,会看见一棵安石榴,安石榴是圆圆的、红红的,好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如果你走上教学楼顶往下望,一定会看见安石树上挂满“小灯笼”。

安石榴的果实是不能吃的,只能欣赏。接着往旁边的茶花树走去,只见茶花树开了一些各蝴蝶似的茶花。

一阵微风吹来,树上的花就好像蝴蝶在翩翩起舞,好看极了。往左走就可以看见一种叫剑麻的植物,这种剑麻的叶尖尖的,非常厉害,只要你用手指轻轻的放在叶尖上,就会有一根针刺过来的感觉。

剑麻会开花,不过开花过后不久剑麻就会枯死。剑麻还有一个用途,就是非洲人用它来做绳子绑船,据说用剑麻做成的绳子在水里不容易腐烂。接着我们向右走,走着走着,你一定会看见一棵快落光叶子的梧桐树,梧桐树的叶子像一个个熊掌的外形。如果梧桐树的果子成熟了,你可要小心,因为经过的人不小心会被梧桐树的果子砸到。

这些果子体型较大,而且比较重,被到也许会出人命。

梧桐树的叶子可以做中药,树干可以当柴烧。

这就是我们学校美丽的植物园。

进了植物园后我和两个姐姐一致认为骑单车好玩于是我们就租了一辆三座位的单车骑。

我们骑地车近至人面子路远至广州第一村、温室。后来在回去时我们穿过了幽静的竹径只见竹径中的竹子有的修长有的短小。但都十分的纯洁十分的高雅。

随后我们又走过了两条小路才去还车。上次走小路差点落入水中但这次又走了小路真是曹操再走华容道!

我们又去了温室的对面玩了一会夜色降临后我们到琪林轩吃了可口的饭菜。

晚饭后我们去了温室猜灯谜。那里有许多谜语。比如郎貌(打一花名)就是君子兰!猜完灯谜后我们来到草地在大草地上铺下了报纸一边吃着可口的月饼一边欣赏着无比光亮的月亮还一边点着灯笼玩游戏。

这真是个令人怀念而又快乐的中秋追月夜。

美丽的秋天又一次降临了,我盼望已久的国庆节长假也终于开始了,我和舅舅、舅妈、表妹一起到植物园来约会秋天。

一进大门,就看到了门前一片竹林,翠绿的竹叶,健壮的身躯,就像一个个士兵在站岗。植物园里种着许多橡树,舅舅从地下捡了一颗橡树果子让我尝尝,我大口一咬,呀,苦死我了,又苦又涩的味道差点让我喷饭,舅舅笑着对我说:“别看你不爱吃,这可是小松鼠最爱的食物了。”美丽的小松鼠们你们在哪儿,快来吧,过冬的粮食早已经为你们备好了。

秋天,把鸟儿们聚成一群一群,唱歌、鸣啭、飞舞,准备向南飞。

它又把草吹黄,草籽接种了,风和老鼠忙着秋收,它还派松鼠穿梭树林去收果子,然后让杨树叶结一层霜,变成闪耀的金黄色。

我觉得一切是那么美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