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 思政课集体备课心得体会(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4:00:03 页码:10
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 思政课集体备课心得体会(八篇)
2023-01-08 14:00:03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庙坐北朝南,大门称先师门,仍保持元代风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马碑,进门东西有碑亭、神厨、神库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方,题刻历代进士5万多名。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正殿名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触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赐名"砚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院落,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辟为首都博物馆,展出北京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

北京安定门内有条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

历史悠久:已有700多年

孔庙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庙宇,源远流长。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规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xx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以宁静淡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

建筑辉煌:凸显皇家气派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

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那难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诗意恐怕只有学识渊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史料珍贵:众多名碑有记载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张居正,于谦、徐光启,严嵩,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感慨。

在孔庙与国子监(古代皇家大学)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0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20xx年4月北京孔庙开始了50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这次修缮以古建复原和维护为主,恢复清代的建筑规模和样式,宏伟大气的孔庙将再次重现人们面前。

2022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接下来,我们将前往香山公园景区。首先,请允许简要地介绍一下景区的概况。香山公园位于海淀区,北京市西郊,是国家aaaa级景区,北京市精品公园,20_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景区占地180余公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

香山公园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早在1186年就出现了人文景观。香山寺曾为京西寺庙之冠。

在辽代,这里是私人宅邸。当时有个中丞名阿勒弥者,见这里山青水秀,遂建宅舍。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六年(1186),始在此山建大永安寺,亦叫甘露寺,即现在香山寺之前身。金章宗时,又在此建会景楼和祭星台建筑,从此皇家苑囿的规模初步形成。清乾隆十年(1745),动用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对香山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形成了盛清时期京西“三山五园”之一,即"静宜园"。此时园内景物非凡,建筑多样,各式的亭台楼阁、廊轩馆榭、牌坊、庙宇等分布在山峦坡坎之上,掩映在茂林绿荫之中。

香山四季美景不断。如果把北京西郊比作北京现代化大都市的"后花园"。那么,历史悠久的香山公园便以"春天山花烂漫,夏日清爽宜人,深秋红叶飘丹,冬林银妆素裹"的自然景观,成为北京西郊的绿谷"氧吧"。公园内树木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6%,仅古树名木就有5800余株,占北京城区的四分之一,公园具有独特的"山川、名泉、古树、红叶"资源。香山红叶驰名中外,1986年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成为首都秋季最靓丽的一道景观,每到深秋时节,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齐聚香山,共赏秋色。

也许各位会问,香山问什么叫做香山呢?大家不妨猜猜看。

(可能是五花八门的答案,也可能,是有人知道的)

其实,香山的得名原因有三种说法,其一是:香山海拔557米,最高峰顶有一块巨大的乳峰石,形状像香炉,晨昏之际,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炉中香烟袅袅上升,故名香炉山,简称香山。

圆灵应现殿两侧各设罩子门一座。殿后高台之上,是“眼界宽”厂厅一座三间。正间外檐向东挂“眼界宽”匾一面,粉油蓝字,乾隆宝。眼界宽南北接出游廊,又似环爬山廊,曲折而上,与“青霞寄逸”楼相连。

青霞寄逸为两层歇山顶,上下各三间的楼一座。下层前檐向东挂“青霞寄逸”匾一面,青地金字,乾隆宝。第二层,楼外檐向东挂“鹫峰云涌”匾一面,青地金字,乾隆宝。]j_2psjg

青霞寄逸楼下,靠壁建有“水月空明”殿一座三间。正殿外檐向东挂“水月空明”匾一面,绿地蓝字,乾隆宝。

水月空明殿前建有“詹卜香林”六方亭式楼一座三间。第一层,亭外前檐向东挂“詹卜香林”匾一面,粉油蓝字,乾隆宝。第二层,亭外前檐向东挂“无住法.轮”匾一面,粉油蓝字,乾隆宝。第三层,内隔断上挂“能仁妙觉”匾对一分,乾隆宝。亭外前檐向东挂“光明莲界”匾一面,粉油蓝字,乾隆宝。

双清泉

双清泉位于古老的香山寺脚下,为香山南山之水。根据《天府广记》记载:“丹砂井在香山下,相传为葛稚川丹井。二井,一泉水上涌,一泉水横流,味及甘甜。”乾隆皇帝在香山静宜园休息时,品尝泉水,觉得清凉甘甜,连声叫好,赐名为“双清”,御笔题名命人刻在石壁上。双清泉从双清下流知乐濠、过璎珞岩、流入带水屏山(静翠湖),流入园外。

佳日亭

佳日亭是香山公园内结构最复杂的仿唐式亭台建筑,它位于位于眼镜湖南侧,最初是拍摄电视剧《唐明皇》的时候搭建的一个道具,因其与周围景致极为协调,许多游人在此争先合影留念,而后改建为“佳日亭”。

见心斋

见心斋位于公园内北门内西侧,是园中之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颇具江南特色的园林庭院,清嘉庆年间续建。传说是皇帝鉴证大臣是否对他忠心的地方,故名见心斋。院内半圆形水池三面环以围廊彩画,正殿见心斋正对知鱼亭,斋后为正凝堂,鱼池内1000多尾红鲫锦鲤畅游,使这别致的小院充满了生机。

昭庙

宗镜大昭之庙,又称“昭庙”,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七月。它是为迎接班禅六世来京向乾隆皇帝祝贺七十大大寿而建的,故世称之为班禅行宫。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九日,宗镜大昭之庙开光。六世班禅额尔德尼于乾隆四十五年九月二十日来到香山静宜园,在其行宫内游览休息。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三日,班禅额尔德尼由于身染痘症,系毒火太盛,于戌时圆寂于西黄寺内。

双清别墅

香山双清别墅位于香山公园南麓的半山腰,环境幽雅,以其苍翠的竹林、遮天蔽日的银杏、挺拔的松柏、古朴的建筑引人前往。然而真正使这个地方闻名天下的并不是她的秀丽风光,而是因为这里曾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曾是中共中央的指挥中心,曾发生过扭转中国命运决定中国前途的大事。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胜利闭幕后,以农村包围城市为战略思想的毛泽东,实现了他的夙愿,提出要大踏步地前进,到北平去!毛泽东主席风趣地说:“走啦,咱们这是进京赶考!”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入香山双清。在双清别墅,毛泽东主席指挥了渡江战役,在这里筹备了新政协,筹建了新中国,在这里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1994年,双清别墅被命名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这里有毛泽东当年生活工作过的原状陈列;有毛泽东与爱子亲切交谈的地方----六角红亭。有记录一代伟人的《毛泽东在双清活动展览》……。《毛泽东在双清活动展览》由《从西柏坡到北平香山》、《毛泽东在双清》、《领袖生活在香山》三部分组成,集中反映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

双清别墅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校外课堂,是企事业单位、学校组织过主题党日、团日、队日活动的好场所。香山公园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通过“我为双清站一岗”、“爱北京,爱博物馆”征文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公园在双清别墅设立了有关毛泽东的图书和纪念品专柜,增加播放“毛泽东在双清”专题片和相关史料宣传片。

碧云寺

碧云寺创建于1331年,至今已有近720_年的历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碧云寺原为元代开国元勋耶律楚材舍宅修建,原名碧云庵,据说当初在修建时,正值碧空如洗,白云出岫,可谓“碧色净如云”,于是命名。后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扩建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并于明正德年间改名为“碧云寺”。1920_年,孙中山先生在京病逝,灵柩在碧云寺停放,直到1920_年才移至南京的中山陵,为了永久缅怀一代伟人,寺内设有孙中山纪念堂和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碧云寺整组建筑以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层层殿堂依山势迭起,由山门至金刚宝座塔,高度相差100余米,总体布局采用迥旋串连引人入胜的建造形式,每进院落各具特色,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院内香气弥漫,钟磬声悠,幡幢微荡。

据史料记载,1748年,乾隆皇帝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保存原有寺院的基础上,修建了金刚宝座塔、罗汉堂和水泉院,由于原有建筑无较大变动,因此碧云寺建筑和文物基本保留了明代风格。乾隆皇帝曾经在游历碧云寺时题写了“西山佛寺累百,惟碧云以宏丽著称……”的诗句(摘自《乾隆御制碧云寺碑文》),由此可知,碧云寺在京西寺庙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孙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纪念堂座落在香山碧云寺内,自1977年10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以来,成千上万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瞻仰参观,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纪念堂内正中安放着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暨全国各地中山学校敬献的中山先生汉白玉全身塑像,左右墙壁上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所写的《致苏联遗书》,正厅西北隅陈列着1920_年3月30日苏联人民送来的玻璃盖钢棺,堂内还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墨、遗著。

正厅两侧的中山先生纪念堂展览室集中反映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山先生的生平、生活暨革.命业绩提供了珍贵、丰富的教材。第一展室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求学立志、致力革.命、推翻帝制、创建民国、讨袁护法、伟大转折。概括了中山先生为了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大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乃至亚洲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将中国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展室分五个部分:抱病北上、病逝北京、暂厝香山、移灵南下、缅怀伟人。介绍了中山先生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毅然抱病北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深受世界炎黄子孙崇敬和爱戴,党的_大称颂他是“中国百年巨变的第一位伟人。”毛泽东曾说:“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先生为了祖国的和平和统一,四处奔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癌魔缠身,不顾自己的安危,累死在北京、暂厝香山的过程就是集中的体现。1920_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先生北上共谋国是。为了国家能和平统一,中山先生发表了《北上宣言》,召开国民会议重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11月13日,中山先生毅然抱病由广州北上。由于长途劳累,他的肝病发作,到达北京时,病情急剧恶化已是生命垂危。临终之前,他立下了《国事》、《家事》、《致苏联政府》三个遗嘱;弥留之际,他仍支撑精神挣扎着留下“和平……奋斗……救中国 ”的遗言。

1920_年3月12日上午9时10分,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19日中山先生的灵榇停放在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社会各界隆重公祭后,于4月2日灵榇移至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石券门内暂厝。1920_年5月,南京中山陵落成。5月22日,宋庆龄及亲属、医、卫,在这里为中山先生敛服,复大敛于待奉移之铜棺,将更换出的中山先生的衣帽,放回原敛之楠木棺中,封入金刚宝座塔石塔内。在碧云寺普明妙觉殿(现纪念堂)设灵堂,举行了庄重的灵榇奉移典礼。5月26日移灵南下,6月1日,中山先生的遗体于南京中山陵奉安礼成。为纪念中山先生遗体暂厝之地,时“国民政府”在普明妙觉殿立“总理纪念堂”,在金刚宝座塔石券门石塔立“总理衣冠冢”。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重修碧云寺后复命名为“孙中山纪念堂”(宋庆龄题写)和“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以为后人瞻仰。

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人永远会活在人们的心中;而一切逆历史潮流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正如中山先生题词的那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希望祖国早日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慰籍中山先生的赤胆忠心!

卓锡泉

碧云寺卓锡泉是香山北源之水。卓锡泉在明代就很有名了。《长安客话》载:“水自寺后,石岩出,喷薄入小渠,人以卓锡明之。”卓锡泉得名传说是一得道高僧,口渴至极,用带锡制小环的禅杖,一卓(卓即点击的意思)底下的石头,石头间涌出清泉,故名。有诗“跟深连地脉,溜曲绕珠寺”真切地描述了泉水折流寺院的情景。卓锡泉水点缀了“天水一色”,流入“能仁寂照”金鱼池,出碧云寺至眼镜湖西坡上,小部分流如眼镜湖,主流到见心斋,经昭庙方河,绕土山到勤政殿遗址后到月牙河,流入园外。

2022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三

立约人:_________

出租人:(以下简称甲方)姓名:_________

单位名称 :_________

地址 : _________

电话 :_________

承租人:(以下简称乙方)姓名:_________

原籍 :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

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就下列房屋租赁事项订立本合同,共同遵守。

一、甲方同意将座落在_________区_________镇_________(村)街_________号的房屋出租给乙方(包括乙方之家属名单)作_________使用。房屋使用面积_________平方米,该房屋的基本情况载于合同,乙方愿意承租。

二、甲乙双方愿意共同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房屋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接受当地房屋土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

三、甲乙双方议定上述房屋月租金为_________元;租赁期限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共计_________个月。租金按月结算,由乙方于每月的15日前向甲方交纳租金。

四、在租赁期限内,甲方承担下列责任:

(一)依约将房屋及设备交付乙方使用。

(二)负责对房屋和设备的定期安全检查,承担房屋设备的正常维修。如因维修房屋须乙方临时搬迁时,甲方应提前通知并与乙方签订回迁协议。因甲方延误房屋维修致使乙方的人身、财产遭受损害的,甲方负责赔偿。

(三)甲方出卖房屋,须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乙方。

(四)租赁期内,甲方需提前解除合同的,应事前征得乙方同意。

(五)租赁期届满甲方要求收回房屋,应在租赁期届满之日前三个月书面通知乙方;如该房屋继续出租的,乙方在同等条件下,可有优先承租权,并应订立新的租赁合同。

(六)如乙方死亡,应准许本合同附件二中乙方之家属中的其他合法居住人办理合同更名手续。

五、在租赁期内,乙方承担下列责任:

(一)依约按时交纳租金,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用途。

(二)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将房屋转租、转让、分租或与第三人互换。

(三)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对房屋进行扩、改建、装修或增加设备。

(四)要爱护和正常使用房屋及其设备,发现房屋及其设备自然损坏,应及时通知甲并积极配合甲方检查和维修。因乙方责任造成甲方或第三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损害的,乙方负责陪偿。

(五)租赁期届满或解除合同之日应交还承租房屋和设备给甲方,如需继续承租房屋,应提前三十日与甲方协商,双方另签订合同。

(六)乙方另有房屋居住,甲方提出退房的,乙方应交还承租房屋给甲方。

六、违约责任:

(一)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本合同规定的条款或违反国家、本市有关房屋租赁管理规定的、另一方有权提前解除合同,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二)乙方逾期交付租金,应付违约金。

(三)租赁期内,一方未征得另一方同意而单方面解除合同,另一方除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外,还有权收取违约金。

七、违约金、赔偿金应在确定日期内付清。

八、如因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租赁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互免承担责任。

九、租赁期内因房屋拆迁,双方应共同遵守《北京市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细则》,不遵守而造成损失的由责任方承担。

十、本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双方应采取协商办法解决,协商不成时,可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起诉。

十一、房屋在租赁期内,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交纳税费。

十二、本合同未尽事项,甲乙双方可另行议定。

十三、本合同经双方签章后,须到房屋土地管理机关登记备案。

十四、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执一份;一份送房屋土地管理机关备案。

十五、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_________

甲方(签章):___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章):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签章):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签章):_________

联系地址、电话:_________

联系地址、电话: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年___月___日

附件

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产权证号_________房屋结构

四至界限_________东_________西_________南_________北

附图

↑北

甲方(签章):___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___

乙方之家属名单

序号 姓名 原籍 性别 与乙方关系 身份证号码 甲方签章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

2022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四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十分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我们此刻看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光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到达此刻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近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此刻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光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神道。“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重要的庙宇前都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

万仞宫墙。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立刻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亦说此墙深壁高垒十分坚固。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金声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理也”,是击磬告终,“玉振”为磬落的声音,称“终条理也”,赞扬孔子的学问是集先贤先圣之大成,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金声”钟的声音,始,“玉振”磬的声音,终。这也是办事要“有始有终”成语的来源。“金声玉振”是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定的。

“二柏担一孔”。过玉振坊这个单孔的石拱桥,东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二柏担一孔”。这桥名曰:“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义为“盼水”。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买卖盼发财,过日子盼兴旺。

下马碑。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公元1191年专立的下马碑,下轿碑。西边的碑早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飘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尊敬。

棂星门。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棂星门”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太和元气坊。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极赞孔子的思想,主张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万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阴阳之合”,称“太和”之气是最基本的东西,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太和元气”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至圣庙坊。明代所建“至圣庙坊”,是汉白玉的,上饰火焰宝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这道院的东西对衬各建一处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环绕,千头万续,下有八个怪兽,叫“天龙神狮”,相传它威严灵感,可驱除邪恶,匡扶正义。东边牌坊上书:“德侔天地”,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边的牌坊上书“道冠古今”,赞孔子思想、办法古今都是盖世之冠。

圣时门。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对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圣人的圣迹归纳为四句话: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状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都走快覩门、仰高门。

快覩门,取先睹为快之意。就是说孔子的学问“五经四书”,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习,以先见到先读为快乐。

仰高门。根据颜回赞扬孔子的一段话命名的。颜回说,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孔子学问向上看不到顶,叫“弥高”,学起来文言文很难懂,叫“弥坚”,高不是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学到的。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说我以礼。”俺老师循循善诱,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礼节。

汉石人。仰高门里亭子里有两位历史价值很高的汉石人,一位是“亭长”,(汉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门之卒,都是鲁王墓前守卫的。石人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对研究汉代服装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孔府是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构成此刻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齐,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理解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超多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20xx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光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2022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五

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故宫博物院,现在我先为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故宫。这里是故宫第一进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它们象征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好,下面请各位去参观末代皇帝溥仪举行登基大典礼的太和殿。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广场,这里就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好!这里可以拍下远处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个影,过一会儿,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77平方米。它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大家请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参观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

各位朋友,这座大殿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这座大殿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

好啦!故宫的前三殿讲解到此结束,现在请大家参观保和殿并稍适休息,我们10分钟后集合,谢谢大家!

各位,故宫整个院落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现在,我介绍一下故宫的后半部分,即后寝。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讲到这里,现在请各位随我去参观交泰殿。各位请看,这座四角攒尖顶的大殿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在大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帝后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家可以在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好啦,各位朋友,故宫中路的讲解到此结束。

2022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六

(故宫午门前)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故宫在施工中共征集了全国著名的工匠23万,民夫100万人。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采自河北曲阳县。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山东临清烧的。宫殿墙壁上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宣化(今高青县)的烟筒山。木料则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浩大。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征也从午门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戏剧午台上及野史小说敷衍而来的。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门廷杖,当然严重的可能也有被当场打死的。

(进午门后金水桥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面,在正式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和参观路线。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在这样大的面积上,集各种建筑手法,建造一组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不但没有纷杂现象,反而给人以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和布局规整的感觉,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红,这条中轴线和整座北京城有机地结为一体,北从钟楼,南至永定门,总长度约8公里,皇家禁区苑内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宫内重要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尊严”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分外朝内廷。现在我们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门。门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皇帝贵为天子,门前的狮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东边立的为雄狮,前爪下有一只幼狮,象征皇权永存,千秋万代。我们眼前的这条小河,叫金水河,起装饰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桥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整条河外观象支弓,中轴线就是箭,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国家。

(在太和门前)

故宫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的部分分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两侧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左右对称,形成外朝”雄伟壮观的格局。三大殿前后排列在同一个庞大的工”字型汉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为三层,每层有汉白玉石刻栏杆围绕,三台中有三层石雕御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大的一座建筑物,也是国内最高大、最壮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对称。中部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封建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东、西一所是皇子的住所。内廷”还有为皇家游玩的三处花园——御花园、慈宁花园、乾隆花园。内金水河沿内廷”西边蜿蜒绕过英武殿、太和门、文华殿流出宫外,河上有白玉石桥,沿河两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栏杆,形似玉带。故宫建筑绝大部分以黄琉璃瓦为顶,在阳光下金碧辉煌,庄严美观。

故宫中的建筑除了突出中轴线外,还用了各种手法,使宫城中各组建筑独具特色。比如殿基的处理,殿顶的形式,吻兽和垂脊兽的数目,彩绘图案的规制等等。这样,不仅使主要建筑更显得高大,壮观,而且还表现了宫中建筑的等级差别。民间传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说天上的皇宫一共有房10000间,地上的皇帝自称天子”,不敢与其同数,所以就少了半间。这半间房在哪儿呢?它指的便是文渊阁西头那一小间。实际上紫禁城有房9000余间,所谓的这半间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渊阁西头一间,面积虽小,仅能容纳一个楼梯,但它仍是一整间。文渊阁楼下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地方,为了照顾布局上的美观,所以把西头一间建造的格外小。

(经过太和门之后)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大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举行大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吕级跪伏在广场,仰望着云中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底登基时,年仅3岁,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沣把他抱扶到宝座上。当大典开始时差,突然鼓乐齐鸣,吓得小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家去。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哄着小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们认为此话不吉祥,说来也巧,3年后清朝果真就灭亡了,从而结束了我国20__多年的封建统治。

2022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七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

定作人:_____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__

承揽人:______________签订时间:___________

第一条 承揽项目(注:空格如不够用,可以另接)

承揽项目名称及内容

计量单位

数量或工作量

报酬

单价

总价

第二条 技术标准、质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承揽人使用的材料由人提供。材料的检验方法、时间及提出异议的期限:__________

第四条 定作人提供技术资料、图纸等的时间、办法及保密要求: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条 承揽人发现定作人提供的图纸、技术要求不合理的,应在日内向定作人提出书面异议。定作人应在收到书面异议后的日内答复。

第六条 定作人(是/否)允许承揽项目中的主要工作由第三人来完成;可以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

第七条 定作人协助承揽人的事项与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条 工作成果交付的期限、方式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 工作成果验收标准、方法和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条 承揽人对工作成果质量负责的期限及条件: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条 定作人应在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前向承揽人(预付材料费/交付定金)(大写)______元。

第十二条 结算方式及期限: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三条 定作人未向承揽人支付报酬或材料费的,承揽人(是/否)可以留置工作成果。

第十四条 本合同解除的条件:

(一)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及时书面通知承揽人并承担由此给承揽人造成的损失。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五条 定作人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揽人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十六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或申请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种方式解决:(只能选择一种)

(一)提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二)依法向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七条 其他约定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

定作人

定作人(章): 住所:

营业执照号码: 身份证号: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电话: 传真:

开户银行: 账号:

税号: 邮政编码:

承揽人

承揽人(章): 住所:

营业执照号码: 身份证号: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电话: 传真:

开户银行: 账号:

税号: 邮政编码: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制定

2022北京首善思政课心得体会实用八

各位朋友:此刻呢,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我先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天安门广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天安门广场呈长方形,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如果人们肩并肩地站在广场上,整个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就是说全北京总人口的1/13都能够同时站在那里,够大的吧!

在明清时期广场可没有这么大,当时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横就是我们这天的长安街,那一竖就是从此刻的国旗杆前至毛主席纪念堂前的这一长条形区域,在这一区域的两侧是按文东武西的格局分布着当时政府机关。解放后,原先广场两侧的建筑被拆除,从而构成了这天广场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门广场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此刻我为大家以顺时针方向做一个简单介绍,就让我们以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开始吧!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全国人民代表参政、议政、举行重大会议,当家作主行使主权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处46.5米,是此刻广场上的最高建筑。整个大会堂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中部为万人大会堂,北端是国宴大厅,整座建筑自设计到完工只用了10个月,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广场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门城楼,它是新中国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广场的东侧矗立着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革命博物馆,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场所。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原先在那里曾有一座门,明代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时又改为中华门,解放后拆除,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为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而建,此刻毛主席的遗体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们凭吊、瞻仰、表达深深的敬意。

广场的正中,巍巍耸立着中国第一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为了纪念那些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及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们而建。整座纪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双层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镶嵌有八幅汉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国近百年革命历史。纪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正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见证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一二˙九都发生在那里。天安门广场也是新中国诞生的见证人,更是这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见证人。此刻,它已被全国人民评为“中国第一景”,每一天都有来自海内外的朋友们到此参观游览。

好!不多说啦!各位必须想在那里照几张相吧此刻就请各位自由拍照,10分钟后我们在北面国旗杆处集合,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