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0:55:28 页码:8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1篇)
2023-11-18 20:55:28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识提升的方式。在写心得体会之前,可以先进行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找和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中包含了丰富的经验和感悟,能够启发我们对于学习和成长的思考。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一

脑梗死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创伤都不可忽视。在脑梗死后的恢复过程中,遗留的后遗症阻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挑战着患者的意志力。作为一名脑梗死患者,我深有感触地认识到,后遗症是一个慢性病,必须用长期积极的态度和行动进行应对。

脑梗死后遗症是指患者在脑梗死发生后,神经系统功能的损害使得患者在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些症状包括肢体活动不便、语言障碍、视力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脑梗死后遗症不仅对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也对患者家庭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在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应该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这包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脑梗死后遗症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可以针对不同症状制定手术和康复方案,并通过系统和科学的程序实施。

-营养补充。脑梗死后,患者体力下降,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这样有助于身体恢复,也有助于预防颅脑基质受损。

-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根据自身的情况,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取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在治疗后,患者需要与家人、朋友等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避免心理上的孤独和无助感。

第四段:希望与激励。

虽然脑梗死后遗症会给患者带来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痛苦,但是患者和家属也应该看到,许多脑梗死后遗症是可以通过长期的努力得到治疗的。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并且与医生和家人合作,制定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案。只要永不言弃,坚持不懈,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重新走向光明。

第五段:结尾。

脑梗死后遗症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的慢性病,但我们有无限的希望和长期的坚持。从治疗开始时,我们要积极地面对,注重饮食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调节。最终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新获得健康和尊严。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二

新冠多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女性身体可能会有肾功能损伤、心包膜炎、肺纤维化等后遗症。

1.肾功能损伤:

病毒累及患者肾脏,可出现急性肾损伤。在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后,表现为慢性肾脏损伤,影响肾脏功能。

2.心包膜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会对邻近的心脏、心包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包炎的后遗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等不适。

3.肺纤维化: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感染的靶器官是肺部,所以肺纤维化可能是最常见的后遗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肺部受损严重,有的患者治愈后出院也可能会留下肺部纤维化后遗症,而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防护,如外出时佩戴口罩,注意加强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另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有一定帮助。日常生活当中保持乐观的心情、规律作息、均衡营养。

因此,建议患者不必过度紧张焦虑,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三

很多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新冠后综合征到底有多普遍。新冠后遗症最早引起公众关注,就是因为很多康复者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虽然检测呈阴性了但却感觉病没好的情况。这类信息有着各种偏差因素——比如,我们不确定是否有持续症状的人更倾向于诉说情况,也没有一个对应的感染者基数,因此从这些网络信息中很难推断出新冠后综合征的实际比例。

学术界最早关注的新冠后综合征更局限于住院患者,相当于是对出院的康复者做一个长期随访。从这些研究的结果来看,很多新冠住院患者在康复出院后仍然受到健康问题困扰[3]。

比如美国一个研究在两个月的时间内,随访了488名康复出院的新冠患者,其中32.6%的人有至少一个持续存在的症状,呼吸困难(如上下楼梯时气喘)最为常见,22.9%的康复者报告有此问题,13.1%的人有嗅味觉失灵。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住院患者的新冠后综合征发生比例及严重程度,是与患者病情相关的,不同研究中患者病情的差异会很大,也会影响新冠后综合征的报告比例。像意大利的一项研究跟踪的143名康复者中有12.6%的人进过icu,4.9%还使用过呼吸机治疗,结果在这些康复者中,有87.4%的人在出院两个月内有持续的健康问题[3]。从症状上来看,53.1%的人报告有疲劳,43.4%的人反映存在呼吸困难。

我国也有研究最早触及新冠后综合征。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博士领导的一个联合研究组,就一直在跟踪曾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他们跟踪了1733名患者半年的一项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发表在《柳叶刀》上,是当时人数最多的新冠后综合征队列研究[4]。该研究中,76%的康复者在感染6个月后仍然有至少一个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包括了疲劳、肌肉无力与睡眠障碍。23%的患者报告有焦虑或抑郁的心理问题。这些发现与国外的研究也有相似性,可以说是互相印证。

从国内外的这些研究来看,“后遗症”似乎很普遍——如曹彬团队发现76%的康复者在半年后仍有症状。可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些研究,会发现里面的患者很多都是接受过住院治疗的,且病情相对较重。此类人群里观察到的新冠后综合征发生率,对于占了新冠感染绝大多数的轻症感染并不适用。

在金银潭的研究中,住院期间病情更严重的患者在出院跟踪时期也有更严重的肺功能损伤。因此当我们讨论新冠“后遗症”有多普遍以及严重程度有多高时必须考虑新冠感染时期的疾病严重程度。

不过,新冠后综合征在轻症患者中也是存在的。新冠后遗症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关注也是因为,一些研究显示轻症患者也有不小的比例在急性感染期后仍有症状[5]。针对轻症或不需要住院的感染者的新冠后综合征调查研究中,20-30%的发病率是比较普遍的观察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轻症患者的新冠后综合征发病率低于重症,但由于大量的新冠患者都是轻症,最终大部分新冠后综合征的受害者反而是轻症患者。比如,美国一项基于商业保险档案的研究发现在2021年10月到2022年1月底,75%的新冠后综合征患者是非住院的新冠患者[6]。

此外,新冠后综合征的发病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症状也并不是伴随终身的。随着时间推移,患有新冠后综合征的比例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即越来越多的患者会逐渐彻底康复,不再受“后遗症”困扰。

这种随着时间推移,新冠后综合征减少的趋势在重症患者中也是一致的。2021年8月时,曹彬研究组在《柳叶刀》上更新了武汉金银潭出院患者的数据,跟踪时间从半年增加到了一年。在这项研究中,1276名患者出院后,在半年时68%的患者还有至少一个症状,但到一年时,比例下降到了48%[7]。

新冠后综合征里不同的症状也有不同的波动趋势,像法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调查的53个新冠后综合征症状中27个随时间发生率不断下降,有18个相对稳定,另外有8个有上升[8]。这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可能反映了不同症状背后不同的疾病机理。

新冠后综合征涉及的病症极为广泛,有的如心理疾病等也会与外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比如英国一项跟踪超60万人的研究显示,在研究早期(2020年9月-2020年2月),37.7%的康复者在感染12周后仍有至少一个症状,符合英国的新冠后综合征定义。可在2021年5月,感染12周后仍有症状的比例下降到了21.6%[9]。出现如此大的降幅,主要是报告有疲劳感的人减少了约一半。一个原因可能是2021年5月的调查中更多人是感染时间较早,随着更多人彻底康复,在回忆上有偏差。此外,在该研究早期阶段,英国尚处于较严格的封锁状态,而2021年5月则是当地逐渐开放,社会恢复正常,此类环境差异也可能影响到新冠后综合征的评估。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四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脑血管疾病,它可以造成脑组织的缺氧、坏死和损伤。当一个人患上脑梗死时,大脑的某个部位会从血液和氧气的供应中受到障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脑梗死可以导致严重的残疾或甚至死亡。即便在得到及时治疗并康复出院后,脑梗死的遗留问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本文将探讨从脑梗死后遗症中获得的心得体会。

二、接受现实。

脑梗死的后遗症可能包括认知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和情绪问题等。这些问题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和治疗。作为患者,我们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逐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后遗症。

三、寻求支持。

脑梗死的后遗症不仅仅对患者本人造成影响,也会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压力和负担。我们应该积极争取家庭和朋友的支持,让身边的人了解我们的状况并为我们提供帮助。此外,在社交场合上也要注意自己的状况,尽量与朋友和同事保持沟通和联系,避免自我孤立。

四、调整生活方式。

脑梗死的后遗症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例如改变饮食习惯、增加锻炼量、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等。同样,我们需要更加靠近医生和康复专家,寻求他们的建议,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应对策略。

五、坚持治疗。

脑梗死的后遗症需要持续的治疗和康复。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决心,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去。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例如康复设施和社会团体,以及与医生、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合作,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六、结语。

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和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态度,积极面对现实,并从不同的资源中寻求支持和帮助。总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在专业和家庭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走出脑梗死的阴影,并过上一个有意义和充实的生活。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五

1、注意防护。要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2、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如果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一定要保持1m以上的距离,防止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

3、出门后漱口、洗脸、换衣服,然后喝几口温水。喝水有助于清洁口腔,降低口腔致病菌浓度。

4、最近发现冷冻食品,尤其是冷冻海鲜,容易出现新冠疫情阳性病例。所以要尽量减少冷冻海鲜产品的食用,否则容易感染。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部分轻症患者虽可自愈,但患者仍需积极到医院接受治疗,治疗时间不能耽误。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积极对症治疗,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大多数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六

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不断演进,近期世界多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与死亡病例数再次出现反弹。美国等国家有越来越多患者受到被称为“长期新冠”的“新冠后遗症”困扰。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10月1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分析说,一般来说,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要远远低于那些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专家金冬雁11月3日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科学界对于新冠后遗症的定义都不一致,也没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或诊断指标。人们所能获取的新冠后遗症信息全部都来自感染者的自述,这使得结果缺乏客观衡量标准。”

新冠肺炎的严重后遗症有肺纤维化、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甚至还可以导致心脏功能的损害,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会有全身的乏力、肌肉萎缩、肌张力下降。此外,还可以产生心理功能障碍的后遗症,例如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

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之前的病情。对于轻症的新冠肺炎患者一般无明显的后遗症,对日常的生活质量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但对于危重症的患者来说,则可能产生上述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新冠后遗症有肺脏纤维化,肝肾损伤等。新冠病毒肺炎治愈后的后遗症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部分病人出现肺纤维化,以及过多的药物对肝肾造成损害。在临床上,肺受伤后,人体修复后就会出现瘢痕,造成肺纤维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规范地应用抗病毒药物,通常是中西药相结合,适当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以纠正分泌大量黏液造成的呼吸不畅、呼吸困难。

新冠肺炎的后遗症,主要包括肺纤维化、肾功能损伤以及心脏损伤等。

1.肺纤维化。

如新冠肺炎的病情较为严重,出现重症或为重症肺炎、双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等,新冠病毒对肺部的侵蚀性增强,会使肺部严重受损。虽然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治愈,可是却会使肺部出现纤维化,经常有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2.肾功能损伤。

新冠肺炎病毒并不只是会累及肺部,也可能对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如病情严重时会累及肾脏。在病毒的不断侵蚀之下,肾脏出现急性损伤,病情康复后,肾脏损伤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表现为慢性肾脏损伤。

3.心脏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侵犯肺部周围的器官,比如心脏。当心脏受到新冠病毒损伤时,功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虽然经过治疗可以减少危害,但仍然有一少部分人会遗留心包炎等心脏损伤后遗症,需要定期复查心肌酶、肌钙蛋白以及心脏超声。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七

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监察专员焦亚辉表示,现阶段我国新冠疫苗在研究中所显现出来的副作用主要有头痛发热、接种部位出现红晕、硬块,以及部分接种对象出现咳嗽、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等情况。

注意:要对疫苗接种的不良发音和偶合反应进行区分。如果是因为接种者在接种新冠疫苗前就处于其它疾病的发病期,接种时碰巧发病,那么就和疫苗的质量没有关系。

偶合反应。

接种者恰巧处于其他一些疾病的潜伏期或发病前期状态,在接种时,这个疾病也巧合地同时发病了。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八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后遗症不同于不同患者,也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完全康复的情况。在我经历过脑梗死后遗症的情况下,我深刻体会到身体和健康是多么的珍贵,亦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这让我对后续治疗和恢复有了更好的了解。

第二段:身体上的反应。

在经历了脑梗死后,身体不同的部位会产生不同的后遗症。我是面部、手臂、腿部受到了影响,日常的生活也随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需要周围人的帮助,无法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行动,这让我感到了非常的沮丧。但是,我的家人朋友一直在我身边,他们一直不离不弃地支持着我,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强大。

第三段:心理上的反应。

脑梗死不仅会影响身体,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我曾感到自卑、焦虑、抑郁等等情绪,因为我不能像以前那样独立地生活和工作。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患者和专业人士,他们理解我的感受,并且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他们让我重新找到了自信,并且让我看到了希望。

第四段:治疗和康复。

治疗和康复是很长、漫长的过程,也是很痛苦、辛苦的过程。我接受了很多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其他专业的康复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自己积极地配合,身体才会慢慢变得好起来。我落实了每一个医嘱,坚定地按照康复计划进行恢复训练,终于逐渐地好起来。

第五段:认识生命的珍贵。

经历了这一切,我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珍贵。身体和健康,不可多得而又脆弱而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把握每一个机会。这种感悟也让我更加关注身体的保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变得更加积极乐观,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面对它,大声地说出“我能行”。

结论:

在经历了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身体和健康的珍贵,也得到了更多的人生经验。我将会继续朝着我的目标努力,不轻言放弃,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九

新冠一般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后遗症较多,主要包括心理问题、肺功能下降以及味觉减退。建议在日常出门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场所。

3、味觉减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康复后,可能会存在味觉比之前迟钝的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出院后,应注意每天检测体温,并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同时注意戴好口罩,防止再次出现感染。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十

新冠多指新型冠状病毒。得完新型冠状病毒以后,可能会再感染。

虽然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以在体内产生抗体,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避免再次被感染,但是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变异,导致体内抗体可能不再特异性地针对变异株,如德尔塔毒株,与原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有所不同,可能导致感染之前的病毒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德尔塔病毒无效。

患过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在恢复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体内已经产生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现有研究数据已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但随时间延长,体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可能会再次感染。

既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6个月后建议尽早去当地预防接种部门预约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避免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因此被感染过的患者在治愈后,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出门佩戴口罩以及注意勤洗手等,不能掉以轻心。

若出现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新冠后遗症心得体会篇十一

“美国的第三个新冠冬天即将到来,但它还没作好准备”——近日,美国《时代》周刊网站上登载了一篇由美国州立旧金山大学和德雷克大学的两名学者共同撰写的文章。文章警告称,在未来几个月,随着气温下降、社交活动转移到室内和假期旅行开始,以及越来越能逃避免疫的新变异毒株出现,可以预见又一波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病例的激增。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美国7天平均日增新冠确诊病例约3.9万例,7天平均日增死亡病例约340例,7天平均日增住院病例近3300例。但专家表示,美国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远高于官方统计数据,因为部分轻症感染者不再去做检测,部分感染者在家中检测后不再上报结果。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不久前宣布,将新冠疫情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再延长90天,将维持向医院支付高额费用和扩大医疗补助计划覆盖范围等措施。有媒体指出,美国总统拜登早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疫情已经结束”,而这引起了公共卫生专家们的批评。

除了美国外,世界多国在今冬也面临疫情反弹的高风险,有的已经处于新一波疫情当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