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3:53:41 页码:14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模板15篇)
2023-11-11 03:53:41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在我们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践中所获得的感悟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经历和体验的一种深刻思考和反思,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自己所做所思所感的一个归纳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对于所学所思所做的一种反思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那么要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心得体会的目的和内容,对自己想要总结和归纳的经历、学习或工作进行梳理和整理,找出其中的亮点和收获。其次,要注重自身的思考和思想的提升,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感受、改变和成长,深入挖掘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同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握住要点,避免废话和冗长的叙述。最后,要结合实际,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汲取营养,积极借鉴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为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提供借鉴和指导。这是一些同学整理的心得体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是一个承载着希望的数字,但是,新冠病毒的肆虐,让整个中华大地都笼罩在恐慌的阴霾里。万门闭户,街道冷清,在此危机关头,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点燃了希望之光。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多么雄壮的抗疫宣言啊。有医护人员说:“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挺身而出。”从这朴素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每当我看到在抗疫中牺牲的白衣天使们,我内心无比悲痛,他们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我总是默默地为他们祈祷,但愿天堂没有病毒。

这场旷日持久的抗疫阻击战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84岁的钟南山爷爷宣布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建议人们不要去武汉之后,他竟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往抗疫一线。当我看到他在高铁餐车上闭目养神的照片时,我的心被深深的触动,并涌起由衷的敬仰之情。在一次采访中,钟南山爷爷说道:“我有一个徒弟,他在路边散步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在窗边唱着国歌,这一举动让我非常感动……”随后,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睛里徘徊已久的眼泪落了下来。钟南山爷爷流泪了,这是感动的泪水,自豪的泪水。我从钟南山爷爷这里知道了什么是爱国。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争下,疫情终于得到控制。痛定思痛,我们是否该静下来好好反思。虽然此次新冠病毒来源仍旧扑簌迷离,动物是否是它的天然宿主尚无定论,但是,从以往的病毒来源推测,新冠病毒肆虐,很有可能和野生动物有关,是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真的希望,从今以后,人类和动物,人类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然而,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的非典我们挺过来了,的汶川大地震我们撑过来了,我相信的疫情也会雨后天晴。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球,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为了提高全民的防疫意识,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防疫宣讲报告活动。我有幸参加了一场这样的宣讲报告会,深受启发和感动。以下是我对这次报告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宣讲报告使我深刻认识到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病毒对人体的危害,让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这次疫情让全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一个个体的不规范行为可能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并且在疫情期间,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防控措施,这对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负担。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到防疫行动中去,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其次,宣讲报告中强调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面对这种病毒,我们最有效的防护方法就是坚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此外,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每日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简单而又实用的防护方法,能够极大地减少感染风险。在报告中,还介绍了一些错误的防护方法,如口服酒精、大剂量维生素C等。这些错误的防护方法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增加科学的防疫知识,正确对待并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

再次,宣讲报告中提到了防疫宣传的重要性。有效的宣传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防疫知识,增强公众的防疫意识。而且,宣传的方式方法也非常关键。宣讲报告会强调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防疫知识,如无偿献血、无偿捐献器官等公益广告的播放。通过这样的宣传方式,能够让更多人知道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另外,为了更好地宣传防疫知识,还需要加大对防疫宣传员培训的力度,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只有通过科学、专业的宣传,才能让更多人尽早掌握正确的防疫知识,形成良好的防疫习惯。

最后,宣讲报告中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也不会因为国界而停止蔓延。只有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才能真正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防控效果。报告中提到,中国积极向世界分享防疫经验,并提供了医疗物资援助给其他国家。这种国际责任感和互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对其他国家的防疫做法和经验的关注,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提升我们的防疫能力。

总之,这次全国防疫宣讲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识到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明白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注重个人防护,积极参与到防疫宣传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防疫知识和技能,为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更好的明天。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劳模精神,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奋斗。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们更加应该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不畏险阻、勇毅前行。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常持“笨鸟先飞、不甘落后”的进取意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对青年来说肩上扛着的是国家、民族、家庭的希望。作为一名青年干部,爱岗敬业是责任的“底色”,艰苦奋斗是责任的“本色”,甘于奉献是责任的“特色”,要牢固树立“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担当,沉下心来,扑下身子,保持一种“放不下”的责任感、一种“往前赶”的主动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努力在青春奋斗中实现思想抱负、成就出彩人生。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常存“滴水石穿、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坐得住冷板凳,生得出定慧心,下得了苦功夫,对认准的事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既能够“钉钉子”推动落实,也善于“拔钉子”解决问题。想要继续一马当先、勇立潮头,必须要拿出年轻人的拼劲、闯劲,勇当战士、不当绅士,始终勤于学习、提升能力,顶住压力、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开新局面,激发自身优势、涵养开拓精神,催生更多的创新之花、创造之果,做新时代的领跑者。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常怀“摒弃小我、书写大爱”的真挚情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奉献之中,也应在生活中奉献。对青年干部来说,更应时时提醒自己能为社会和他人做什么,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不平凡的人生,在奉献中实现奋斗价值。吃亏的事向前一步、享受的事后退一步,才能做到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淡定,真正做一个扑下身子、工作实在的人,一个对得起组织、问心无愧的人。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青年干部更要拿出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干劲,百折不挠、驰而不息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用“劳模精神”鼓舞我们风雨无阻、勇敢前进。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百余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一代代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投身于“科技兴国”的报国实践中,孕育出以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他们是塑造者践行者,于我们,是榜样,是领路人,需要我们去传承与弘扬。我个人有三点体会:

把献身科学的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籍。当科技成为突破国界,引领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时,祖国二字不仅不应褪色,反而更加珍贵。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爱国情怀作为第一位要求,把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秉持工匠精神,致力科研创新。科学研究往往失败多于成功,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历经无数次失败,在上百种药物中终于提取出抗疟神药青蒿素,这种对科学事业持之以恒的执着追求,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正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做科研,其实就是反对浮夸浮躁急功近利,坚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立足临床实际问题,尊重事物发展规律,运用中医原创思维,解决人民切实需要,是中医药人的初心与使命。

严守“一条红线”与科研道德底线。维护学术氛围的风清气正是从事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道,科学研究的学术训练和科学道德规范,是以科学为业的“两个轮子”,是在科学殿堂中探寻求索的“两个翅膀”。

新时代的科研守则,既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要求,也有尊重人权遵守规律的伦理要求,还有恪守科研诚信抵制学术不端的学风要求。“确保底线不碰红线”应成为科研人员的基本行为规范。在科研人员学术共同体乃至社会各界筑牢对学术道德的信仰,每个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应义不容辞,从自身做起。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发展时机下,在屠呦呦等科学家精神的感召下,薪火相传的中医药文化必将在科学研究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学风建设工作,下一阶段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风建设,使建立良好学风的理念真正深入到同学们的内心里,体此刻同学们的行动上。

一是开展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工作,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建立贴合学生特点和校园要求的学风建设中长期方案。

二是建立多种渠道,搭建学生与学院、教师、有关部门交流的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对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学风建设。

三是开展“学风建设座谈会”、“学风建设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我为学风建设建言献策”等相关活动,在广大学生中营造“学风建设促我成长”的观念,使学风建设的理念、方法、措施在广大学生中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四是组织多种形式的课余文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做到寓教于乐,使同学们有持续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全国各地迅速展开了一系列防疫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战果。针对这一情况,我在阅读全国防疫工作报告后,深感国家的坚定决心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合作。以下是我对报告的心得体会。

首先,全国防疫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政府的领导作用,充分发动社区居民、医务人员、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在报告中提到,全国的确诊病例已经逐渐减少,疫情的发展趋势向好。这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我们为之鼓舞和自豪。

其次,在防疫工作中,我国政府展示了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疫情发生后,政府迅速组建了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发布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在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政府采取了精准的防控措施,对疫情的风险和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应对。这充分展示了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也是防疫工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疫情发生后,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政府的防控措施,积极参与居家隔离、戴口罩等工作。在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以及在疫情期间展现出的协作精神和社区意识。这些都为疫情的控制和恢复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与此同时,我国的科研机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报告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科研人员积极开展了疫苗研发和药物治疗的相关工作。他们经过反复实验,最终研制出多个可行疫苗,并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为防控疫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也为我国应对未来类似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在全国防疫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在疫情应对中的工作不够到位,一些机构和企业存在防控能力和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应对疫情的阶段性成果被一定程度上抵消。因此,在报告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全国防疫工作报告展示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在疫情防控中的坚定决心和高效行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的考验,也是一次收获和成长的机会。在未来的防疫工作中,我们需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防疫机制,加强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只有通过全国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健康、安全和繁荣的社会。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近期,应对新冠疫情是全国范围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归纳各地区在防疫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全国防疫工作报告于近日发布。这份报告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措施和成就,不禁让人深感振奋。通过阅读全国防疫工作报告,我深受震撼和启发,深刻认识到了全体防疫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以下是我对报告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全面展示了中国特色的疫情防控措施。

全国防疫工作报告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强化领导、多措并举、快速响应和社会共治等。特别是在疫情初期,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都积极响应,通过严格封控、防疫物资供应和医疗资源调配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智慧。

第二段: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成果和经验。

通过前期的艰苦努力,全国防疫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报告中指出,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从疫情传播能力得到有效抑制到治愈率的稳步提高,各项数据进一步显示出中国的防控策略得到了成功实施的结果。这些成果和经验对于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世界范围内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三段:进一步优化了公共卫生体系和政策。

全国防疫工作报告还提到了我们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特别是在公共卫生体系和政策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信息发布和协调,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和防疫意识等。这些改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应对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段:体现了科学防控的重要性。

报告中强调了科学防控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疫苗研发和推广方面。全国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积极组织科学家们进行疫苗研发,并加强与国际合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同时,他们也加强了疫苗推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了公众对疫苗的信任和接种意愿。科学防控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疫苗研发上,还体现在数据统计、疫情监测和应急救治等方面。只有依靠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疫情的挑战。

第五段:每个人都是抗疫的战士。

通过阅读全国防疫工作报告,我深深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是抗疫的战士。全国人民在疫情面前,众志成城,积极响应,勇敢奋战。许许多多普通的人们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的防控工作。从医务工作者到社区志愿者,从店员到快递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他们令人敬佩,也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和鼓舞。

总之,通过阅读全国防疫工作报告,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这份报告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的防疫措施和成果,体现了全体防疫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只有把经验总结好,不断完善防疫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在第131个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向他们以及全国各族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广大劳动者要认真学习领会回信精神,从中读懂劳动“密码”,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1”面旗帜定格“光彩”。“劳动最光荣”,马克思在回答燕妮提问时如是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复杂也好,简单也罢,只要这种劳动是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在为人类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价值,那么这种劳动就是有意义的、就是光荣的。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不管是坚守一线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还是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尽管他们的劳动有着岗位、职业的区别,但同样伟大而光荣。在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实践中,正是不计其数的劳动者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勤奋劳动、光荣付出,才有了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力量,才有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铿锵步伐和坚实基础。

“2”份收获体现价值。劳动创造世界。马克思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广大劳动者在辛勤劳动付出后,既为个体获得了等价的劳动报酬,满足了工作、生活等需求,同时也汇聚了服务群体、回报社会的力量之源。郑州圆方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由下岗女工薛荣带领16名下岗工人艰苦创业、奋发进取,从一个不起眼的保洁、家政公司,发展成为集物业管理、家政服务、高空清洗、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母婴、妇产医疗护理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累计培训安置了20余万下岗工人、农民工、大学生。集团党委书记薛荣先后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并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等五部委联合授予“百名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广大劳动者只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的劳动岗位上大有可为。

“3”项储备提升效能。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劳动是创造人类财富价值、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作为一种职业,只有储备了足够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才会不断产生劳动价值、提升劳动效能。总书记在回信中赞扬圆方集团全体职工,“一直坚守保洁、物业等岗位,不少同志主动请战驰援武汉等地的医院,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在抗击新冠疫情战争中,全国各地累计派出4.26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这些白衣战士,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医护技能,更有多年的工作实践,作为医务劳动者,他们日夜奋战在最前线,用实际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弘扬劳动精神、保障劳动尊严、激发劳动智慧、珍惜劳动成果。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长期科学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家精神,是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攻克科学难题促进科学进步的重要法宝,是推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支撑。

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空洞的,而是现实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在逆风逆水的环境中开好顶风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需要站得住脚的科技成果,更需要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只有尊敬科学家,让科学家精神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魄,奋勇搏击敢战能胜百折不挠,才能使科学家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同频共振,为实现既定奋斗目标注入不竭动力。

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必修课必答题,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实化于行,始终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不负年华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不断为科学家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科学家精神闪亮新时代。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在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2020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现场直播。教育报告会由黄旭华院士、施一公院士、怀进鹏院士作为嘉宾进行报告讲话。

本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主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主导;同时也是为学习贯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科技三会”精神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而召开的。大会先由党中央有关领导进行发言,接着由黄旭华院士、施一公院士、怀进鹏院士进行重要报告宣讲。

三位院士在他们所在的科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宣讲报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旭华院士的宣讲报告。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作为总技术负责人,成功执行了某产品的设计研制、水下发射试验等任务。

黄旭华院士为我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中国今天能如此强大,能站在世界大国的前列,其中黄旭华院士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观看了本次报告会,让我的心中有一股力量在蠢蠢欲动,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做一份贡献,即将毕业的我,很可能成为一名对外汉语老师,而我会尽自己最大了努力,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为中国的崛起献出微薄的贡献!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全国防疫宣讲的报告会,会上专家详细讲解了疫情发展、防疫知识和相关政策,并对全国人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通过这次宣讲,我对新冠病毒的产生、传播以及应对措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受到了很多启发。下面,我将结合专家的讲解和我个人的思考,详细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场报告会使我对新冠病毒的起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最早是在华南海鲜市场被发现的,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突变。通过对该市场动物样本的测试,发现了与人染病患者高度相似的病毒。这表明市场上的野生动物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而不是直接传染给人类的源头。了解起源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对源头进行封控,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其次,防疫知识的宣讲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个人与集体的责任。专家强调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这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关爱。在全民防控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关键的一环,只有个人都能做到科学防护,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病毒的传播。此外,专家也强调了团体防控的必要性,提倡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封控措施和集中隔离,以便更好地控制疫情蔓延,并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

在这次宣讲中,专家还对政府的关于疫情防控的政策进行了解读和说明。我不禁感叹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决策和执行力。专家介绍了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如封控措施、疫苗接种、医疗物资保障等。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无疑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政府也公开了疫情的数据和信息,确保全国人民能够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和掌握防控措施。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也增强了我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信心。

最后,我从这次宣讲中还受到了一些个人启发。专家提到了全球疫苗的开发和接种情况,并阐述了疫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我意识到,疫苗的研发和广泛接种是控制疫情的根本措施。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推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分配,才能真正实现疫情的最终消除。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尽管无法直接参与到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中,但可以通过加强科学宣传,增加疫苗的接种率,为疫情的结束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这次全国防疫宣讲报告会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它我进一步了解了新冠病毒的起源和传播途径,深刻认识到了个人和集体的责任,同时也对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力深感钦佩。同时,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个人启发,明白了疫苗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能够为控制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频繁爆发各种传染病,疾病的传播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加强全民防疫意识,提高公众应对传染病的能力,我国开展了全国防疫宣讲报告活动。我有幸参加了其中一场,深受启发。下面将从个人经历和心得,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宣讲报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的传染病,并详细讲解了各类疾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我第一次了解了这么多疾病的知识,原来像病毒性肺炎、流感、登革热等等这些我们经常听到的名词,竟然都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通过宣讲报告,我了解到应对疾病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它们。只有有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将疾病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进行防护。

其次,宣讲报告强调了公众应对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如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人群聚集、勤洗手、咨询医生等等。这些原则看似简单,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宣讲报告里的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个人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传染病传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握手时是否进行手卫生、外出时是否佩戴口罩,都有可能影响他人和自己的健康。

此外,宣讲报告还强调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在防疫工作中的作用。政府应加大投入,提高卫生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疫情监测和应对能力,组织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而社会各界则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和服务,共同构建起全民防疫的网络。这些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抑制疾病的传播。

最后,宣讲报告对传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进展进行了介绍。我从中了解到,传染病的传播取决于病原体、宿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只有在从病原体、宿主和环境各方面入手,才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路径。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对于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要想实现有效防控,就需要在科技创新、协作研发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

总之,参加全国防疫宣讲报告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传染病的严重性和防护的重要性。作为个人,我要从改变自身的健康习惯开始,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作为公民,我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防疫工作中,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和措施,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作为社会成员,我要传播正确的防疫知识,帮助身边的人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建设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防疫宣讲报告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警示,也给了我们一次从容面对传染病的机会,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去年是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一年,全国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总结经验、总结成效、明确任务和压实责任,近日,全国防疫工作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报告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抗疫工作的重要意义,推动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国防疫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通过全面、严格、快速实施的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成功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同时,报告还强调了疫苗研发与推广、健康码和大数据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在疫情防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些成果与亮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报告内容中提到的各种成功经验和措施,为我们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强调了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参与,突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性。其次,报告强调了科学应对疫情,并主张加强疫情信息公开,增强公众参与。此外,报告还提到了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国际防疫合作等重要措施,为全球抗疫合作指明了方向。这些启示和借鉴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尽管全国防疫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报告中也提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报告指出了疫苗研发和分发的压力,以及疫苗缺乏的问题。此外,疫情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且,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为鞭策,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机制。

针对全国防疫工作报告中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对未来的防疫工作提出期望和建议。首先,应该加快疫苗的研发和分发进程,保障全民的免疫安全。其次,应该加强全球疫情信息共享和国际防疫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外,我们也应该鼓励科技创新,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最后,我们还希望加强社会公众的防疫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构建起全民防疫的社会共识。

总之,全国防疫工作报告是对我国抗疫工作的总结和回顾,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指导和依据。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报告内容,我们将更加明确我们当前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以期在未来的防疫工作中取得更加显著和长远的成效。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空中,闪耀着一代代科学家奋力前行的夺目光芒。其中涌现出以李保国南仁东黄大年钟扬王逸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丰硕的创新争先成果,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浓烈情怀,无愧于民族脊梁时代之光。

新时代更需要伟大精神。在这些科学家的精神感召下,我们青年一代要接过前人的精神火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自觉践行“知识分子当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为抱负”的殷殷嘱托,不畏任重,不惧时艰,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科技强国伟业,洞察变革于端倪,补短板增长板,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拓展全球视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奋斗中成就创新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砥砺奋进强担当,新时代需要树立优良的作风学风。优良的作风和学风是做好科技工作的“生命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根基,决定着科技事业的成败。

青年科学家作为国家科研未来的希望,要真正摒弃学术不端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为科技创新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做一个对科学研究理性的人对科学精神敬畏的人!

全国防疫宣讲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五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万米高空飞行时,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生死关头,刘传健冷静面对、临危不乱,带领机组成员全力保障了机上119名旅客的生命安全。业界将之誉为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川航3u8633航班机组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

挡风玻璃破裂是偶然,飞机安全着陆却是必然。机长刘传健用他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换来了紧急情况的泰然处之,用他高尚品格、顽强意志挽救了上百条鲜活生命。他的力挽狂澜,刷新了国际对中国民航的认识,为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机长”的铮铮铁骨。机长刘传健让我们明白,在中国,之所以会感到安全,因为有无数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之所以感到幸福,因为有无数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身为组工干部,胸膛里放着为民爱民的初心,不由扪心自问。

一问“德”。

保护小家的美德。事发一刻,刘传健脑海中闪过的是后舱的119名乘客、9名机组成员,一旦飞机失事,丢掉的是128条生命,破碎的更是128个家庭。他的这种道德情操、人文情怀不正是每一个基层工作者所必须的吗?组织工作更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实际利益。谨慎处理好一项惠民政策,或许就能挽救一位卧病在床的病人,送出一名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学生。保卫祖国的大德。刘传健机长考虑到的,还有中国民航的声誉。一旦坠机,中国民航在国际上的赞誉度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意外的发生,他决不允许。推及组工干部更是如此,他们犹如一根根绣花针锋利地扎实在基层这片广袤大地上,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共同编织着亮丽的“中国名片”。他们为国家培育、选拔栋梁之才,为国家基层队伍建设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每一位基层组工干部都应不断锻炼自己的“负荷”能力,牢记伟大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当世界人民遥望中华大地的时候,也会称赞道,看!了不起的“中国组工”。

二问“勤”。

一是要自律。作为军转飞行员,面对专业英语这本“天书”,他不止步于吃透基础,更是自我限定目标,每天背诵练习。为了完成高原飞行的考核,他严格要求、认真训练,2011年6月,通过考核开始执行高原飞行任务。就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让他将工作变为事业,创造奇迹。二是要坚毅。体能训练、冷水下憋气等日常,练就了刘传健强大的耐力和坚韧的品格,才使瞬间的失压、零下40度低温和巨大声响等困难都被顽强克服。反观当下基层工作,满足于“差不多”“还可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基层组工干部更要把工作干实、干好。隆冬将至,走在田间地头寒风凛冽,但打好脱贫攻坚的“主动仗”,必须具有自律的品格、坚毅的精神,不断为百姓送去温暖、增粮添衣。

三问“能”。

“能”离不开严在平常。常言道一件事重复21次便可成为习惯。刘传健沿着川藏航线飞行了100余次、安全飞行13600余小时,却将每次飞行都作为首次,谨慎对待,从未懈怠。基层的大部分工作如同绝大多数飞行任务,都是在看似平淡中完成,或许有些枯燥乏味,但正如初次坐飞机的乘客对于生命的重视、对颠簸的忐忑,基层干部的每一项看似重复的工作,都与群众切身相关,值得基层干部一遍遍练习,最大程度地节约群众时间、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能”少不了新在日常。意外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意外的不可预知。32000英尺的高空、座舱盖掉落、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外界一切联系中断……刘传健依旧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过硬的业务技能,准确判断着每座山的位置,果断做出应急措施。“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这是民航史上的第一次,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创新举措。基层工作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创造性解决百姓所忧所困的法则。人民群众将基层干部当作的“主心骨”,我们又怎能寒了父老乡亲的心?面对棘手难题,必须借鉴经验,常学常新,才能保证百姓利益最大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