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孟子荀卿列传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 孟荀读书笔记(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6:12:37 页码:12
孟子荀卿列传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 孟荀读书笔记(五篇)
2023-01-11 06:12:37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孟子荀卿列传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孟母发现这个情景,自言自语道:“那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于是她将家搬到一处集市旁,可这次孟轲又学起了商人那套叫卖、做生意的本事。孟母又说:“那里也不是我该带着孩子居住的地方。”

这次,她又将家搬到了一个学宫旁。于是,孟轲平时遇到的都是些有才学的人,所了解的都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学问了。孟母说:“那里才是能够让我孩子居住的地方。”

等到孟轲长大成人,学精六艺,最终成为有名的大儒,被尊称为孟子。之后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很善于利用环境感染的方式教化孩子。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教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十分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扮演着重要的主角。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吃饱穿暖之外,还要言传身教,给孩子供给良好的成长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周围的人的言行影响,孩子在幼儿时期模仿力最强,所以应当给他们良好的环境.古人教导我们要与圣人为伍,远离琐碎事和卑鄙小人,才能有所成就,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学成,他的母亲功不可抹。

孟子的思想不仅仅是孔子思想的继承,更是儒家的大力发展,异常是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民主理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还提倡“仁政”,“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让人民拥有自我的“恒产”,也就是保护私有财产,人民就会安居乐业,不去触犯刑律。“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除了有恒产,还要有道德,这样社会才会和谐美满,天下太平。能够说孟子关于民主和仁政的基本思想,是中国先秦思想的精华所在,放在两千年后的今日,依然十分了得,放在中国管用,放在外国同样管用。

有关孟子荀卿列传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为了光耀门楣,他抛妻别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但是,三年以后,一心盼望丈夫出人头地的孟母听到的是晴天霹雳的噩耗。失去了丈夫的孟母,并没有气馁,她从悲伤中昂起头来,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

孟母的伟大之处在于她能够在儿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按照阶段给予儿子不同程度的教育。

孟子名孟轲,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25华里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母亲教子故事的典范。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 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母对于孩子品格的成长同样十分看重,她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让后人赞叹。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正巧孟子突然推门近来。看到妻子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凉快,孟子异常生气,认为妻子行为放荡,不守礼节,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孟母知道以后严厉斥责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听了母亲的话,孟子深感自己过于鲁莽,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与妻子和好如初。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其识见令人敬仰。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母亲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在山东邹城市北20里的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静穆庄严,时刻吸引着一代代景仰这位伟大母亲的人们。p

有关孟子荀卿列传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短文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筑坟、祭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哭咿咿(yī)唔唔(wú)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她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此状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有时,老师领着学生演习各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演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孟”指的是( ),名叫( )。

a.孟子 孟获

b.孟子 孟轲

c.孟获 孟轲

正确答案:b

2.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 ),名叫( )。

a.孔子 孔颖达

b.姓孔的人的儿子 孔丘

c.孔子 孔丘

正确答案:c

3.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下列哪个词语的表述最恰当? ( )

a.事不过三

b.知错就改

c.择邻而居

d.知子莫如母

正确答案:c

4.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第三次住在( )。

a.城外公墓旁 学堂旁 市场旁

b.城外公墓旁 市场旁 学堂旁

c.市场旁 学堂旁 城外公墓胖

正确答案:b

四年级阅读理解考试方向

1、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

4、从描写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5、体会按照游览顺序进行叙述

6、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8、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9、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10、体会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阅读理解如何提升

想做好阅读理解题就要先把这些专业用词掌握住。这么抽象的东西该怎么教给孩子呢?可以采取反复强调认知的方法,那些专业用词我们不能立刻让孩子明白具体的意思。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举例,表面的现象来反复强调学生的认知,先让他了解具体的形式,然后多做题反复强化,慢慢他认知里看到类似的题就能准确把握正确的意思,才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答案。

反复读文章,锻炼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整体的一个感知能力。阅读理解这种题型首先就是要先读懂文章,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有关孟子荀卿列传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1,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4,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1,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孟子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孟子·离娄上》

1,孟子曰:“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3,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告子上》

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孟子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众也!

5,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6,孟子的名言警句

7,以五十步笑百步

8,永言思,思孝惟则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

14,长幼有序

1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21,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

23,尽信出自——《书》,则不如无出自——《书》

2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5,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7,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9,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30,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3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2,人皆可以为尧舜

33,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34,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6,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3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38,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3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0,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1,彼一时,此一时也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3,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44,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4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6,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7,尽信书,不如无书

4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49,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50,人不可以无耻

51,仁人无敌于天下

52,仁者荣,不仁者辱

53,仁者无敌于天下

5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6,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57,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5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5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6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有关孟子荀卿列传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尽信书,不如无书。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的名言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语录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名言

8、仁者无敌。——孟子名言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7、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8、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9、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2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1、其进锐者,其退速。

2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7、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2、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33、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34、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3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7、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8、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9、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1、人皆可以为尧舜。

4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5、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46、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47、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4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4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50、养心莫善于寡欲。

5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52、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5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6、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7、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8、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60、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6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