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美国在阿富汗溃败心得体会报告 美国在阿富汗的溃败感想(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20:57:36 页码:9
美国在阿富汗溃败心得体会报告 美国在阿富汗的溃败感想(2篇)
2023-01-11 20:57:36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美国在阿富汗溃败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防控、分类施策、依法监管”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施以飞机防治为主,地面防治为辅,群专结合的防控举措,明确治理思路,强化防控措施,提高防治成效,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

 (二)编制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6号);

 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4〕27号);

 4.《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

 5.省重防指《关于加强和规范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工作的意见》(重防指〔2018〕1号);

 6.安徽省发电《关于切实做好美国白蛾飞机防治工作的通知》(皖机〔2018〕32号);

 7.《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18〕245号);

 8.《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阳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的通知》(阜政办秘〔2019〕13号);

 9.省重防指办《关于阜阳市2021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的批复》(重防指办〔2021〕3号)。

 (一)美国白蛾2020年发生情况

 我市辖4县3区1市(县级)8个行政区,2020年所辖行政区域内均发现了美国白蛾疫情点,共发生面积28.227万亩,全部为轻度发生,低虫口低感面积14.08万亩。

 (二)美国白蛾2020年度防治绩效评估

 全市全年开展美国白蛾防治面积28.227万亩,防治作业面积335.041万亩次,其中飞防施药面积322.8万亩次,地面防治面积12.241万亩次,投入防治资金1337.798万元,防治率100%。从第一代到第三代,飞防区域内没有发生虫口反弹现象,虫株率都保持在1%以下,树叶保存率均在90%以上。

 (三)2021年度发生趋势分析

 近几年持续开展美国白蛾全面飞机防治,防治成效显著,遗留虫口较少,根据美国白蛾发生发展规律,预测2021年我市美国白蛾发生面积较2020年大幅度下降,全市8个县市区都有美国白蛾发生,主要以零散轻度发生为主,发生面积在16.95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农村区域,以村庄片林,公路、铁路、河流两侧林带以及卫生环境差的地方为重点区域。

 结合2020年全市美国白蛾发生防治情况,预计2021年不会形成大面积性爆发,但仍存在零散危害,虫情仍将以点多面广的特点分布。根据虫情发生特性以及发生多在沟河两边和成片林情况,地面防治困难,为巩固飞防成效,同时兼顾杨树舟蛾类食叶害虫防治,2021年,仍实施以飞机施药防治为主,人工地面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实现对美国白蛾、杨树舟蛾类食叶害虫的有效控制,防止疫情反弹和局部成灾,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防治任务、财政绩效目标。

 (一)防治目标

 及时发现,及时除治,不发生扰民事件;美国白蛾虫株率不高于2%,主要风景区、交通要道两侧、敏感场所周边等区域的虫害失叶率不高于10%;其他地区的虫害失叶率不高于15%。

 (二)防控对策

 全面普查监测、根据美国白蛾发生情况适时开展飞机防治和人工地面防治,统筹兼顾防治杨树舟蛾类食叶害虫。

 (一)强化虫情监测,建立报告制度

 加强美国白蛾专项调查,科学布局监测站点,实行监测网格化管理,确保监测及时、准确、不留死角,并密切关注毗邻省虫情。监测网格责任到人,每个乡镇(街道)不少于4个监测人员,每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确定1名查防员(生态护林员兼职),建立全覆盖的美国白蛾疫情查防员机制;各监测点责任人、查防员一旦发现美国白蛾疫情,要及时上报当地林业站或森防站。

 为准确掌握虫情发生动态,促进监测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依托已建立的智能虫情测报系统开展测报工作,并推行应用智能虫情测报系统,逐渐在全市推广应用。

 1.定点监测:一是悬挂诱虫灯。各监测点悬挂诱虫灯期间,专人负责记录每天的诱虫数量,雌雄比例,为确定成虫羽化高峰期、预测美国白蛾各代发生时间和数量提供数据,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悬挂性诱捕器。定时进行监测,根据诱虫情况预测美国白蛾的发育历期、发生数量等。

 2.普查监测:根据美国白蛾发育生活史,在美国白蛾网幕显现期,组织有关人员采取踏查、踏查与详查相结合方式进行普查。各级林业部门要制定详细的监测调查工作方案,明确监测员和查防员工作职责,明细工作责任清单,并将每个监测员、查防员工作的范围、内容和任务等汇编成册。

 3.建立报告制度。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监测、查防信息报送制度。各级森防机构都要向社会公布联系电话,方便群众报告疫情。5月20日至6月15日、7月20日至8月10日、8月20日至9月15日,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查防员每天对责任区域巡查一次,监测员每天统计一次监测情况,并逐级汇总上报至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办公室;4月10日至10月10日,美国白蛾发生期的其它时间,实行周报告制度。县、乡、村接到疫情报告后,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置。本级无法处置的,要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办公室每周对各地疫情报告及处置情况进行通报。

 (二)加大检疫执法,健全追溯制度

 各级森防检疫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产地、调运检疫工作,检疫执法人员要按照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的规定办事,做好检疫登记,实现全程监管。对苗木生产、木材加工等涉木单位进行登记管理,同时要对流通实行严格的检疫监管;要加强对货物集散地、集贸市场的检查;要切实执行省际间苗木调运《检疫要求书》规定,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要进一步加强绿化造林种苗的检疫工作,并将检疫情况纳入造林实绩检查验收范畴,对在检疫检查中,发现携带美国白蛾等检疫对象的,要依法查扣并进行除害处理,严防疫情扩散。

 (三)采取综合手段,进行科学防控

 根据美国白蛾发育不同时期,采取不同防治措施,进行科学防控,加大高效生物杀虫剂、人工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措施应用。

 1.成虫羽化期防治。4月中下旬,越冬代美国白蛾开始羽化,4月底5月初是美国白蛾羽化高峰期,7月上旬、8月上旬分别是第一代,第二代美国白蛾成虫羽化盛期,这几个时段是用杀虫灯诱杀美国白蛾最好时机。城镇防控区和飞防避让区要抓住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减轻危害。

 2.幼虫网幕期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幼虫网幕显现期,是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最佳时期,可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地面人工防治与空中飞机防治相结合进行除治。

 (1)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人工剪除网幕。在幼虫网幕期,组织专业队、发动群众利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就地挖沟集中存放,进行无害化处理。对4龄前的幼虫网幕,先剪除后,再喷洒无公害药剂防治幼虫扩散;对4龄后的幼虫网幕,要先喷洒无公害药剂防治,再剪除网幕,清除残留活虫。

 (2)制定飞防方案,实施科学有效防治。制定方案时,适宜飞防区域,根据飞防作业特点,扩大飞防作业面积20%--25%,确保达到全覆盖防治。飞防作业要在5月25日-6月10日完成,飞防前,要做好飞机起降点、飞防避让区域等实地勘察工作;飞防后,根据飞行防治作业区面积大小、地形地貌、郁闭度和地被物等情况,采取重点检查和普遍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责成专人到飞机防治过的村庄、林地及时检查雾滴和防治效果,对飞防后存留的死角、死面进行人工地面补防或补充飞防。药剂使用,要维护生态和生产安全,必须使用国家正式登记、质量合格、标签完整在有效期内的产品,并注意保存样品。在一般区域应选用高效低毒、对人畜无害、对环境影响小的药剂,如脲类;在虾、蟹等养殖区,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等;在桑蚕养殖区域,可采取错时等办法;在蜜蜂等经济昆虫养殖区域,可采取迁出等避让方式。飞防组织实施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技术规范,利用“互联网+飞防质量监管系统”开展飞防质量监管,适时引进第三方开展全程防治监管,确保飞防除治效果。

 (3)摸清非飞防区域情况,及时开展地面喷雾防治。对不宜飞防的城镇防控区、飞防漏防区,采取地面喷雾防治。防治最佳时机在5月20日至6月10日幼虫期4龄前,选择灭幼脲或除虫脲等仿生、生物药剂,4龄后幼虫可加适量甲维盐,以增加药效。各县市区要制定地面防治工作方案,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行动“三统一”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定人、定点、定责任,确保做到全覆盖。

 3.蛹期防治。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采取树干绑草把方法,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化蛹结束后解除草把,将蛹拣出,就地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蛹的越冬代,通过收购蛹或清理树下枯枝落叶等办法防治。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责任

 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县市区政府是美国白蛾防控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内美国白蛾防控负总责,要制定并落实本辖区内防控实施方案及各项措施,明确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防控任务清单,督促乡村落实工作。依托林长制平台,细化美国白蛾防控任务,落实责任巩固美国白蛾防控成效,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实行县市区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村居、干部包林地的责任制。

 根据“谁所有,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明确防治目标责任。住建、交通、水利、铁路等部门负责所管辖区域内美国白蛾的监测及除治等工作。对林权不明确的,由辖区政府负责防治工作。

 (二)健全联防联治机制,推进专业化防治

 健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形成“统一作业设计、统一防治作业、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的联防联治机制,提高整体防控效果。推进专业化防控机制,建立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专业防治队伍,采取以专业队为主,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的防控策略。各乡镇、街道成立专业防治队伍,承担重点区域和本行政区域内美国白蛾的防治。村、社区要落实防控人员,建设村(居)防控队伍,做好本村和本社区内的防控工作。积极引导、培植和扶持单位、公司、个人成立防治联合组织,与村、单位、造林大户签订防治承包合同,开展社会化有偿防治,进一步推进防治服务市场、专业化进程,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设备先进、技术过硬、人员稳定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队伍,确保防控成效。严格执行《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未按照林检机构的统一要求,及时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除治的,责令限期除治;逾期仍未除治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代为除治,费用由林业生产经营者或者管护单位承担。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防控能力

 各级政府要把防控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优先安排,重点保证飞机防治、地面防治、测报站点础设施建设、无公害药剂药械采购等需要,切实做好辖区内防控工作。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治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单位和林木经营者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备足备好药剂、药械等防控物资,确保所属林木资源安全。要积极制定惠农政策,实行政府引导,财政资金扶持,逐步建立起长期投入机制,满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

每个县市区要根据防控需要,做好应急防控物资储备,配备1台以上车载式高射程喷雾机,各乡镇(街道、社区)按每5000亩林地1台的要求,配备1台担架式高压喷雾机,每个村居要配备2把高枝剪,每个监测点要配置1套美国白蛾成虫诱捕设施。同时,根据防控需要,各县市区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治药械,加强应急除治能力建设。

 (四)开展宣传培训,普及防控技术

 各级林业部门要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美国白蛾的危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普及疫情监测和防控技术。结合“科普周”、“科技下乡”等大型活动,开展街头宣传;要印制防控宣传彩画和明白纸,进村入户做动员等,提高全民参与防治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动手、共同防治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安全保障,确保安全生产

 为确保防治工作安全有序进行,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安全技术管理规范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一要加强规划,在飞防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飞机防治区域、飞机起降点、飞防避让区域等进行实地勘察,对高大建筑物、通信电力塔、特种养殖区等进行gps坐标定位,绘制飞防作业图,规划飞防作业路线;二要成立飞防现场指挥部,由政府负责人现场挂帅,负责防治安全工作;指挥部要协助飞防服务公司做好现场人员、药剂、油料、飞行、信号等管控工作;三要加强飞行机务保障,每架飞机应配2名飞行员,避免疲劳作业,2名飞行员应新老搭配,最低要具有2年以上农林飞防经验;四要科学使用农药,交替轮换使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示范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防止土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五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全面做好风险隐患排查。

 (六)强化督导考核,落实奖惩制度

 各级政府要将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负责对全市美国白蛾监测防控工作的统一指导和指挥,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要适时组织联合督查组对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实行防治、督查、通报、问责一起抓,把握好督查必反馈、整改必限期、成灾必问责、奖惩必兑现、落实必到位,深入推动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对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和生态损失、未完成防控工作目标的,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为确保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开展,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要把美国白蛾防治资金提前列入财政预算,预算要包括飞机防治费用、人工地面防治费用、虫情调查监测费用和购置器械费用等。目前,各县市区林业局正在积极做好明年美国白蛾防控资金的筹集准备工作,全市计划投入资金1586万元,其中颍上县314万元,临泉县310万元,阜南县296万元,太和县285万元,界首市117万元,颍泉区104万元,颍州区80万元,颍东区80万元。

主题美国在阿富汗溃败心得体会报告二

1、找相对来说了解你的老师

所谓的有较深入的了解,是指推荐人一定要跟申请人有学术上,或工作实习方面较长时间的接触和联系。通常来说,推荐人一般是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比赛指导老师,或工作实习上司等等。假如一个人是某个公司的老总,但是他跟你之前没有任何学术上或工作实习方面的接触和联系,那么他不是一个合适的推荐人选。

这是选择美国本科申请文书推荐信推荐人的第一原则。

2、推荐人的身份要合理

一般录取委员会通过推荐信,时想了解申请去美国读本科的同学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所以,为保证具备评判申请者的能力和资格,选择的推荐人必须要有比美国本科申请者更多的学识,而且背景一定要与申请专业领域、申请所需的条件相关。比如,要推荐申请人出众的学习能力,那么实习单位的领导的推荐信就会逊色于授课老师的推荐信;要推荐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实验课老师的推荐信就会比授课教授的推荐信有力。

3、推荐人的头衔

在兼顾前面两者的基础上,推荐人的职位越高越好,影响力越大越好。因为推荐人必须要比被推荐人有更高的职位或者更多的学识,这样才有资格和能力来评价被推荐人。卡内基梅陇大学 cs教授按照推荐人的推荐力度来排序:我们认识的教授教授研究院授课老师、系统科学家、雇主或博士后。推荐人如果能把你于目前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对比,录取委员会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你的潜力。另外还提醒我们不要找研究生或博士生给你推荐。据云学教育集团介绍,如果你是跟着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做科研,可以向他们的老板或者是请求他们和老板合作来写一封推荐信。因为读推荐信的是教授,他们有可能还认识其他的教授。如果有工作经历,最多一封实习或者工作推荐信。

三封推荐信:

1、如果是在校学生,我们建议:2位学术推荐人+1位工作推荐人,如果没有相关的实习经历,也可以出具3封学术推荐信。

2、如果是已经工作很多年的申请者:2位学术推荐人+1位工作推荐人,或者2位工作推荐人+1位学术推荐人,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背景进行最优选择。

二封推荐信:

1、如果是在校生,没有特别好的实习经历:2位学术推荐人;如果是在校生,有比较不错的实习经历:1位工作推荐人+1位学术推荐人。

2、已经工作的申请者:1位工作推荐人+1位学术推荐人,这样能够更加全面的体现申请者的综合能力。

一封推荐信:

这种情况下,可根据所申请的专业更看重申请者的哪方面素质来进行选择。

如果学校更倾向于录取学术方面比较强的申请者,那我们可以考虑出具一封学术推荐信;

如果学校对于学生的工作经验、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考查较多,可以考虑出具一封工作推荐信。

1、邀请三个不同身份的老师推荐,如:系主任、老板、任课老师、实验老师等。能找到学术上的牛人推荐当然最好,要是找不到也不要紧,事实证明,对于中国大陆的申请者而言一般差别不大。

2、一般自己写,教授稍做修改。要体现推荐人与你之间的关系,有多了解,认识你多长时间,你的表现有多好,着重突出研究能力和做过的工作。可以重现ps中的’一些内容,以教授口吻证明ps属实。内容要非常非常具体,要能从这些具体的小事看出你的能力以及潜力。

3、三封美国大学推荐信风格、排版、格式、抬头不同。如,系主任的推荐信使用院系抬头的信纸,老板的推荐信使用实验室抬头的信纸;使用不同的字体,如times、arial;以及段落格式不同,行间距不同,段间距不同等。

4、不需要写得非常完美,写成这样反而让学校怀疑推荐信的真实性,因为,中国老师的英文一般都不怎么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