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极乐寺纪游听课心得体会简短 极乐寺纪游的思想感情(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1:45:10 页码:9
极乐寺纪游听课心得体会简短 极乐寺纪游的思想感情(五篇)
2023-01-12 11:45:10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极乐寺纪游听课心得体会简短一

极乐寺名字究竟是怎么来得呢?因第一坛说法的内容是阿弥陀佛经,又因发起人陈飞清信奉净土宗,都与极乐净土相关联,“极乐寺”庙名就由此而来。极乐寺的整体设计形式布局和建筑结构,均保留了我国寺院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寺院座北,面南,临街,首先映入烟蒂的是钟楼和鼓楼,庙庭内,横向分左中右三个序列,中轴线上依次为弥勒天王殿,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和藏经楼,东,西院落分别建有禅房和斋房。如此这般排列有序,左右对称的院落,可以使来访的参观游客和信徒们有秩序的、有层次的观赏全部院落,好了,车前防洪涩的妙语就是极乐寺了,请大家随我一起体会一下这种意境吧!大家请注意两点事项:第一,妙语殿堂内不许摄相拍照,院落内可以。第二,进入殿堂内不允许踩门槛,传说妙语殿堂内的门槛下睡着善神,所以大家脚下留情,在这里我们要进行30分钟的参观。各位团有请随我入庙。

首先大家集体随我向后转,庙门正额上方浮刻“极乐寺”三个一米见方大大字,笔力苍劲浑厚,落款有“民国十三年七月南通张謇”字样,张謇是清朝末年江苏南通的最后一科状元,后来“下海”办实业,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现在请各位回过身来,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佛家弟子讲究晨钟暮鼓,从早上敲钟开始到晚上撞鼓结束一天佛事,也称功课。每早每晚要各撞108下,为什么呢?对此持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说,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侯,古代五天为一侯,按360天计,一年分72侯,大家加一下,是不是正好是108?那么另一种说法是众生界有108个烦恼,撞一下就解一个烦恼,常言道: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若大家有机会不妨亲身尝试一下。

“远烧香,近拜佛”请各位随我入前殿一弥勒天王殿,各位团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位笑口长开,大肚宽怀的佛像,他叫弥勒佛,根据佛教说法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法定”接班人,不过它要在56亿万年后才能降临人间,菩渡众生,所以弥勒佛就是人间崇拜的未来佛,我们现在看到的弥勒佛,大耳垂肩,横额方面,一副喜眉善目的笑模样,眼前皆是有缘人,相亲相近,怎能不满腔欢喜?有道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世间可笑之人,看到他,天下还能有什么不能宽怀的呢?来来来,让我们在弥勒佛前拜一拜愿各位万事如意,笑口常开!面前的相对而立,各个好似我国古代的将军,这就是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他们手持的法器通过谐音和联想分别象征着“风调雨顺“,手持青锋宝剑的是守护南方的增长天王,“峰”和“风”同音,手持琵琶而没有弦,需要调音,表示“调”的是东方的持国天王,守护北方的多闻天王,手持雨伞显示“雨”,而西方广目天王手绕缠龙,降魔降妖,保护众生,他是群龙之首,众龙都顺从他,合起来就誉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门拜弥勒,出门拜韦驮,大家情随我转到殿后,眼前这尊佛像,木制贴金,高大威武,手托金刚杵,这就是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位神将之首的韦驮菩萨。为何韦驮菩萨面向大雄宝殿呢?据说古印度佛寺内的大雄宝殿,为佛祖灵堂,宝殿前安放的释迦牟尼舍利塔,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祖的两颗佛牙,能行走如飞,飞驶抓贼,夺回佛牙。之后它负担起守卫佛祖舍利塔的任务,所以在寺庙中他面总想内。

各位团友,一座二重飞檐,其实巍峨壮观,仿宋代宫殿式建筑--大雄宝殿就在我们眼前,它的结构为重檐歇山式,是极乐寺的主体建筑,位置处于整个寺院建筑的中轴线的中心,大殿高大敞亮,金壁辉煌,飞檐翘起,优美威风,檐下挂着风铃,每当清风徐徐吹来,很远就能听到清脆悦耳,优美动听的“叮当声”。

大家请看,殿前放友铁香炉,炉上“大化陶炉”四字,是何含义?“大化”意为佛的教化,“陶”有造就,培养之意,“容”可作为熔铸金属之解,综合四字,意为“按佛教教义规范培养教徒,使顽者规划,脱胎换骨。这里是大雄宝殿,大雄意为像大像勇士一样,一切无谓。好,现在请大家入殿参观,正中坐在莲花座上的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胸前的金色“”符号,唐代武则天把他读作“万”,意为万德吉祥。关于释迦牟尼,历史上确有其人,释迦是一个种族德名字,牟尼是圣人德意思,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迦吡罗卫国,现为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他从小善于思考,司然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有感于现实人生中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现象,认为要拯救人类,只有通过出家修行,才能找到解脱苦难的道路,他29岁那年,进入森林,去寻找解脱苦难的真理,经过六年含辛茹苦修行,到了35岁,终于在菩提树下修炼成功,创立了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成为佛教的创始人,这是2620xx年前的事。

各位团友,经说法呢?佛祖左边站着的长者叫迦叶,右边站立的青年叫阿难,他们是佛祖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迦叶主持了佛教信徒第一次聚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0xx年,把佛祖生前的话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成为佛经。大家仔细快拿,这三尊大佛形状高大,每尊佛像修眉宛如一均新月,双目恰似一泓秋水,流露着关注人间何洞察一切的智慧的光芒,是美的理想化身,木殿的两旁素有罗汉像,东南两边何起来共有16位,他们都是在我国晚唐何五代时期出现的北宋之后才开始盛行18罗汉,那么多杵的两位罗汉到底死谁呢?民间认为降龙和伏虎两位罗汉,总之上述这些罗汉都是释迦牟尼佛祖的亲传 弟子,释迦圆寂时特意嘱托,让他们不如捏盘,永驻人间,弘扬佛法,菩渡众生。大家请随我右行前走,这位身骑狮子,手持宝剑的普通撒就是文殊菩萨,他象征着智慧和锐利,各位女士一定要拜一拜,求夫求子多平安。左边这位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大象的是普贤菩萨。在大殿的后壁,就是大家熟悉的观音塑像,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人称滴水观音菩萨。位普济众生,观音怾显示三十三身在南朝后,位更好的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产生女性观音像。

大家请随我前往后殿西方三圣殿参观,这里供奉右南无阿弥托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刚刚我们讲过滴水观音,也许有人会问观世音是谁,是男是女,好,先让我们从观世音的身世讲起吧,“观世音”是梵文的译音,意为阿婆罗,其实观音菩萨在印度是男身,据佛经讲,他原是王太子,成佛后是阿弥托佛的左夹持,与右夹持大势至菩萨合成“西方三圣”,要说观音是男是女,从佛经的角度讲,无所谓男女,那么,中国女性观音始于何时?据初步调查,女性观音造像于南北朝时期,兴盛于唐朝,大了明朝观音普遍位妇女神,因佛教传入中国,逐步融合进中国民族文化而渐渐演变。而女性观音也是人们易于接受的一种慈悲和美的化身。

三圣殿的回族要任务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检查站。只有那些生前积德行善的人,死后才鞥得到西方三圣发给的去往 天堂的通行证。否则,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死后三圣就只能把他们打入十八层抵御。

最后是藏经楼,里面收藏的是经书,如果有人要参观,需要单独买小门票,1989年3月里面增设了两尊释迦牟尼饿白玉雕像,身高1.5米,精雕细刻,是香港僧侣届人士赠送的,国内罕见。

寺内僧侣80 多人,万年全右增人自己管理。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为庆佛日,热闹非凡.

2022极乐寺纪游听课心得体会简短二

各位游客,杭州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灵隐景区。

灵隐景区不仅有闻名全国的千年古刹灵隐寺,还有古代石窟艺术瑰宝飞来峰造像。这里名山胜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幽雅、秀丽,文化氛围浓郁的仙山佛国。

请看这面写有“咫尺西天”的照壁。“咫”,是我国周代计算长度的单位,“咫尺”是距离很近的意思。就是说,从这里只要在往前迈一步就是佛国世界灵隐寺了。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景区游览。

“飞来峰概况、青林洞”: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我们眼前的这座海拔仅168米的奇秀的小山风,就是苏东坡诗句中提到的飞来峰了。相传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奇峰怪石,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时飞来?”因此后人命此山为飞来峰,又名“灵鹫峰”。还有人说,飞来峰是从峨眉山飞来,并流传着济公活佛抢新娘就生灵的故事。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实飞来峰形成于地质史上的二叠纪时期,已有2亿年历史,是一座石灰岩山峰。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质地松脆,易受水蚀和风化,长年累月就形成众多形状迥异的岩洞,大自然造就了“无石不奇,无水不清,无洞不幽,无数不古”的飞来峰。特别珍贵的是,在天然岩洞里和山崖上,布满了五代、宋、元时期的大批石刻造像。在长约600米,宽约200米的区域内共有153龛,470余尊造像,保存较为完整的有338尊。这些精湛的雕刻艺术品不仅给奇峰秀石增添了神秘色彩,而且是飞来峰成为我国石窟造像中的艺术宝库。好,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叫“青林洞”,因洞口形似虎嘴,故又称“老虎洞”。

灵隐寺

请大家抬头细看,位于青林洞口上方的三尊大型佛像就是“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是佛教密宗中最高的神,左边是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这龛佛像建于公元1282年,是元代作品中最早的一龛。

在“华严三圣”旁还有3尊小佛像,人称“西方三圣”,它雕刻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即公元951年,,这是飞来峰所有雕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中间那尊叫阿弥佗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称无量寿佛、接引佛;两侧分别是他的左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这件作品虽然已经风化,但仍能看出五代时期精湛的艺术风格。

让我们再看那洞口右边的崖壁上,是佛教故事《卢舍那佛会》浮雕,这是飞来峰中雕刻最为精致的作品。石龛里正中坐在莲花座上的是卢舍那佛,他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能以光明普照众生,故名“大日如来”。卢舍那佛头戴宝冠,身披袈裟,双臂上举,呈说法状,左右两侧骑在狮、象之上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还有四大天王和四菩萨像,再加上随身供养,一共15尊。龛外还有两个“飞天”浮雕,都是北宋乾兴元年,即公元1022年的作品。这组浮雕,雕刻线条非常细腻生动,很有现代装饰画风格。

2022极乐寺纪游听课心得体会简短三

大家好,我是导游..。今天,有幸能和您在这佛国胜地相逢,是我们的缘份。这次由我陪大家一起游览五台山著名的古刹显通寺,我感到非常高兴,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和服务,能使您对显通寺留下深刻印象,对这次游览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显通寺,位于台怀镇寺庙群,它的前身是“大孚灵鹫寺”,最早建于东汉永平年间,距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在两千年的风风雨雨 中,显通寺几经修整重建。北魏扩建显通寺时,设置了十二院,并设有专门的塔院,结构比较松散,体现了宋元以前寺院以佛塔和钟楼为主建筑群。布局较为随便自 然的风格,现在的显通寺,即以前十二院中的善住院,是明清时的建筑和格局。寺内古树参天,香烟缭绕,占地4.37万平方米,有房屋殿宇四百多。中轴线上七 座大殿,或雄伟庄严,或精巧玲珑,相互辉映。东西廊房对称配合,总体色彩华丽典雅,带有宫廷建筑的特点,体现了明清时寺院布局严谨、富丽庄重的风格,是明 清时庙宇建筑的典型。

这座幽幽古刹是目前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寺院,是五台山五大禅处、十大青庙之一。明永乐三年,在此设“都纲司”,使它成为五台山青庙的首领 庙。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著名诗句,如“五月行踪入大孚,万松如剪雪平铺。……炉烟经卷停云阁,不信人间有画图。”(引自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台 山》第7页)等。国务院在1982年把显通寺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将要参观的重点是显通寺的钟楼,以及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我们在显通寺将游览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在钟楼下集中。

前面这座高大的建筑就是显通寺钟楼,它建于明代,是显通寺较早的一处建筑。它的下层是一个石旋洞,是通往显通寺的要道。上层是高大的木结构钟楼,为 两层三檐庑廊式结构,上承十字顶,脊顶四端有四个雕刻精巧的龙头。我们往上看,廊柱飞檐,交相辉映,十分壮观。从上面远眺,层层山峦,簇簇寺庙,历历在 目,使人心胸开阔,大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细心的游客可能已经看到钟楼上“震悟大千”这四个字了,“大千”即“大千世界”,是佛教用语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指广阔无边的世界。“震悟大千”的意思是说佛法无边,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教化和感召下,整个大千世界都震悟觉醒了。

既然叫钟楼,那一定离不了钟,现在我们上楼去看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

这口钟叫“幽冥钟”,又叫“长命钟”,是明万历四十八年铸造的,重达万斤,因要避讳“万岁”的“万”字,实际只有9999.5斤。钟口边缘呈波浪形,颜色呈暗褐色,敲钟时发出深沉圆润、深厚宏亮的声音,顺风可传十多里,余音达几分钟。

在没有现代先进技术的古代,要铸造这样的一口巨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铸造时,采用我国历史上铸造技术要求最高的传统工艺——无模铸造,即 “泥坑法”(引自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五台山导游》第17页)。巨钟的铸造,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显通寺的铜钟,不仅是古代铸造技术的代表作,而且赋予了它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它不同于我国民间讲的“晨钟暮鼓”之钟。关于敲钟就很有讲究。

大家都知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它已成为“得过且过”的代名词。因为在许多人看来,撞钟很简单,到时辰敲几下就可混过一天,既不用动脑 子,又不多花力气。这实际上是对佛门职事僧工作的误解。撞钟时,要撞出轻重缓急的节奏,钟声要抑扬顿挫,传的远还要回荡不息,要撞出具有五台山特色的钟声 和佛教乐理的神秘。早晚两次撞钟,要紧七下、慢八下,不紧不慢二十下,这是一通,重复三次,共撞105下,最后在撞三下,前后共108下。撞钟时还要念固 定的佛经。

大家都知道张继的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寒山寺钟声之所以著名,不仅是因为夜半钟声,更在于必须在二十分钟内敲完108下,而 且最后一下,要敲在夜半十二点正,不能提前或推后一秒。可以想象,如此纯熟的撞钟功夫,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据说敲完钟的和尚都有“钟行汗步出钟 楼,犹如卸下千斤担”之感。由此可见撞钟绝非易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就和我们做人一样,要实实在在。

此外,钟的外表刻有一部楷书佛经,共一万多字,字迹端正清晰,可惜我们现在看不到这些铸字了。大家看,这口钟里里外外已被成千上万的纸条遮挡住了。 为什么在钟上贴这么多纸条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威望的和尚圆寂后,要把他的名字贴在钟上,然后把钟敲响,与钟长鸣,好象在通知西方极乐世界,又一位高僧 往生极乐了。现在,人们为了求得佛祖保佑,也把自己或亲朋好友的名字贴在钟上,然后把钟敲响,不过贴名字还有个讲究,为死去的人祈求平安要贴在钟内,为活 着的人祈求幸福要贴在钟外。如果您有兴趣,可千万别贴错啊。

2022极乐寺纪游听课心得体会简短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到山西来,我是山西省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曾有一位高僧这样讲我的名字:许是曾修胜善根,萍水相逢念佛缘。开头的两个字,刚好是我的名字--许萍。今天有缘与各位同行,我非常高兴,希望您的山西之旅圆满,快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大自然总是无私的把它的美奉献给您,但是,当您正在陶醉自己的足迹已踏遍大江南北时,请千万不要认为,您已经真正认识到我们中华九州千千万万个庐山真面目,因为当您顺着东方古老文化的摇篮黄河走来时,一定就会发现,彪炳千古的文物古迹在山西境内是星罗棋布。今天,我们游览的就是举世闻名的高空建筑--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五岳之一恒山的脚下,地处山西省浑源县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据《恒山志》中记载,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71--52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惊奇的称之为"天下巨观",由此可见,悬空寺是怎样的值得一观。

悬空寺坐西朝东,面对摩天接云的恒山主峰天峰岭,背靠恒山的另一座主峰翠屏峰。朱红色的寺庙在褐黄色的山石的映衬下,色彩协调,比例匀称,全寺为木质所建,楼体大都悬空,下面就岩支撑的木柱都不及碗口粗,共有大小殿阁40多间,各种雕像80多尊,悬空寺距谷底有26米,它的最高处离地面大约有50米,举目远眺,悬空寺像一块玲珑山木雕镶嵌在翠屏峰的万仞峭壁上。它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怵目惊心。当地人称之为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这流传的民谣固然夸大得过分,然而悬空寺结构之惊险,造型之奇特,却令人叫绝,难怪游人们都说,未上悬空寺,心倒是给悬起来了。

但是,在我国古代,我们的古人又是怎样凭虚而建悬空寺的呢?清代同治年间的一块石碑上写着,"不知者以为神为之也"。相传,在当年修悬空寺时,一位姓张的师傅率领一群巧匠承揽施工,他们把所用材料在山下加工,然后绕几十里山路运到寺顶山头,连人带料吊下半崖,凌空施工,然而悬空寺的整个建筑是依据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尤其是连接栈道的支撑木把悬空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因为相互连接而留下来的铁环。悬空寺在1400年间仅维修过几次,每一次可维持数百年。现在,让我们从侧面看一看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悬空寺是凹进崖龛中的,三面环山,不受西北来的任何气流袭击,一天内日照时间只有3个小时,可少受日光侵蚀,延缓风化。可见,古人对建筑气象还是颇有研究的。置身其间,我们似乎可以感到,正是由于古人殚精竭虑,才成就这天地间有独无偶,千年悬而不坠的空中阁楼,它的玄妙构思和自然山水的巧妙结合,可以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极致。

据雁北地方史有关专家统计,历史曾经有24个皇帝到过恒山一带,有13个皇帝曾亲自带兵在这里打过仗,仅大的战争就不下十次,那麽为什么悬空寺却千年无毁且容颜依旧呢?让我们一起到悬空寺的最高处--三教殿,去寻找答案。殿内,中尊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是儒家学说代表孔子,右边是道家教圣老子,三个人都是丰臂润面,端坐莲台。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就不难窥探到他们隐秘的内心世界,释迦牟尼对自己居中似乎认为理所应当,看上去泰然自若,悠然自得。是的,佛陀一生历劫成道,证悟出高深的思想智慧,成为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确实是功德巍巍,而我们的孔老夫子却一脸的不满意,"我主张的儒家思想是东方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仍安富尊荣,同天并老,现在,怎麽能让你一个外国人居中呢?"与他们同样屈居次坐的老子却神态安详,笑意盎然,一副与世无争的道家本色,认为世事难测,还是顺其自然吧。看来,他们的矛盾已接了1400年都没有头绪,我们局外人也就免开尊口吧,但佛、道、儒三教始祖同居一室世所罕见,这正是古人的聪明之处,历代统治者所信仰的不外乎这三种,因此不论怎样改朝换代,悬寺都能迎合统治者的需求,因此它所受到的庇护是其他寺庙所不及的,正所谓"自古佛门多虔诚,暮鼓晨钟诵太平"。

各位游客悬空寺的游览我们到这里就结束了,寺庙建在山上,使朝拜者如登天梯,而它坐落在西边,无形中又吻合了西方极乐净土,难怪王维会有"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的佳句。总之,不论你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悬空寺都有一种流动的美,正应了苏东坡的一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其中的奥妙你就慢慢去品吧!

上下五千年,悠悠三晋史,历史的变迁给山西大地遗留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迷醉着旅游者的双眼。俗话说"物惟求新,人惟求旧"。让我们相约再聚龙城,最后,祝大家好花常开,好景常在!

2022极乐寺纪游听课心得体会简短五

今天,我为您介绍的“独乐寺”啊,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俗称“大佛寺”。虽然这座寺庙被称作“千年名刹”,但是它的历史却是少有记载,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当年安禄山起兵叛唐时,就是在这个地方誓师。因为他想做皇帝,后人就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得此寺名。

作为来蓟县必到的景点,“独乐寺”里面其实并不大,完整的走一圈也只要三十分钟。但是就这么点的地方却拥有好几个全国之最:最早的木结构楼阁,最高的泥塑立像等,还有我们“独乐寺”的“镇寺之宝”——我国最大的彩色观音泥塑像。甚至,“独乐寺”里面几块小小的牌匾也都是历史名人所写,据说最受欢迎的“观音之阁”,牌匾上的四个字就是出自“诗仙”李白之手,绝对是“浓缩的精华”啊!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乐寺”周边的环境也已经变得相当不错。步行街和商业街的气氛已经让蓟县成为了一个旅游贸易中心。而处在蓟县市中心的“独乐寺”,在门口的复古的步行街的映衬下,气质更加卓尔不群,那种古意是任何高超技术无法模仿和复现的。希望“独乐寺”及其周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独特气质,能带给您全新的体验。

伽蓝殿

与闹市区步行街紧紧挨在一起的就是独乐寺的“伽蓝殿”了!提到“伽蓝菩萨”,您可能不太熟悉,但是“黑脸关公”您一定听过,其实啊,咱们的这位菩萨就是关公转世!据说,关公曾经是忠义两全,视死如归的将军。最后为奸人所害,因为执着深切,死后没有得到解脱。有幸得到禅师点拨,体悟心性。最后发愿拥护佛法,成为护发和尚,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伽蓝菩萨”了!

独乐寺里的伽蓝菩萨,身穿圆领宽大绿袍,胸前还加挂一盔甲。除了腹部和膝盖处有飞龙纹外,还有布满袍子的云纹,展现出了富丽堂皇之气!您可以咱们这位“关公大老爷”合照呢

行宫

亲爱的游客,走了许久是不是有些累呢?接下来,就带您去感受一下古代皇帝在游玩途中小憩的地方!

独乐寺行宫建于乾隆年间,又称“乾隆行宫”,是清代皇帝去东陵途中休息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区唯一存留的行宫。乾隆之后的皇帝都来过独乐寺行宫,并留下了大量赞美这里的诗篇。行宫内现在还增设了展览区域,只要您来到这里,就可以欣赏到首清帝即兴之作和与行宫有关的帝后嫔妃画像幅!听到这里,您是不是觉得此行赚到了呢,我觉得很值呢!

观音阁

来到“独乐寺”,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咱们的“观音阁”了,传说中的“镇寺之宝”就是它!梁思成先生就曾出过一本书,《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专门介绍独乐寺的“观音阁”。它的结构巧妙程度,令现代的建筑师们都叹为观止!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不仅没让这里有丝毫晃动,反而让它更加坚固。绝对是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观音阁”里面供奉的高达.米的辽代十一面观音像,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彩色泥塑站像。如果您想将观音像看个遍,花元买张票,就可以登上去!千万不要错过哦!

韦驮亭

这么有名寺庙怎么能少了神话传说,接下来,就为您介绍一下关于“韦驮寺”的故事!韦驮本来是古印度婆罗门教天部神,在佛祖涅盘的时候,鬼怪盗取了一双佛牙,韦驮急追取回,后来便成为佛教中的护卫天神。据说韦驮的不同姿势对于行脚僧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寺内的韦驮像双手合掌,就表示寺庙里欢迎,路过和尚尽可大摇大摆进去,白吃白住;要是握杵(chǔ)拄地,表示寺庙不欢迎挂单和尚。咱们“独乐寺”里的韦驮像,身着盔甲,表情肃穆,怀抱金刚杵地,看来路过的和尚是不能进去的呀

乾隆御笔碑刻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乾隆御笔碑刻”。随着一些宫廷大剧的不断走红,我们似乎都已经把乾隆皇帝的后宫妃子们认得“门儿清”了!被这么多妃子喜欢着的人当然有其独特魅力!咱们的乾隆皇帝可是“十全老人”,不仅是一位政治巨人,而且是一位杰出诗人。他曾多次游历蓟州,关于蓟州的诗作就高达上千首,独乐寺的“乾隆御笔碑刻”就是证据之一。这些碑刻的书法作品,行云流水;笔锋或粗犷苍劲、或圆润秀丽;览之,既有视觉欣赏的享受,又能从中感悟道理!充分显示着昔日帝王的文史底蕴。您不妨无品读一番,绝对会感慨万千

报恩院

“双烛烧残观法界,万缘放下见真心”,这是“报恩院”门前所展示的对联,向世人们深刻地展示了人生真谛。可是,当年“报恩寺”的提字却是“闹”了不少事!

据说,当年咸丰皇帝驾临这里,当家的大和尚想沾个荣耀,就请皇帝提个名。咸丰皇帝也未客气,当即就写下“报恩院”三个字,写完之后才发现“院”字少了一横。皇帝知道写错了,又不好承认,最后只好开金口说“人啊,要之人图报,佛家就说要报四重恩,太多了,这恩一生都报不完,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完美的解释,直到今日都引人津津乐道!快去瞧一瞧吧!

大雄宝殿

您现在来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雄宝殿”。这座宝殿啊,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头衔!据说,是中国古代佛教寺庙遗留下的所有大雄宝殿中,最古老,最大的。此外,这里的“大雄宝殿”与别处相比还有一点不同,里面供奉的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三位大佛有个特别“厉害”的组合名字,叫做“横三世佛”。您可千万不要错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