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 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模板(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4:00:21 页码:11
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 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模板(六篇)
2023-01-06 04:00:21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一

为了较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学期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成员:的返校复学教学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复学前后的各项教学准备和复学后监督检查工作。

2、成立教学工作专班。

各科负责人安排如: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其它科安排。专班负责到每级每科一个备课组以及安排备课组负责人,召开班主任和教师教学工作衔接会议,各科负责人指导科组长制订好科组计划,科组长指导科组成员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确保完成教学任务不缩水,保证教学质量不降格。

1、以级科为单位及时征询各学科任课教师在线学习效果,征集线上教学听课人数、听课质量、作业、在线检测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各位老师对下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建议。

2、由于教学时间紧,课程进度难免加快,各科组要加强教研,特别是六年级的,各级科做好开学复课与假期线上教学的衔接,严控教学进度。

各学科就“线上线下的互补、新课的安排、课程的增删”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衔接计划,预期2个多月教学时间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于5月9日前形成书面计划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导处存档,自留一份。教导处随时关注和跟踪各级部各学科教学进度。

(一)、抓好思想教育,尽快回复正常校园生活、学习状态。

1、由各班班主任负责上好复学第一课。

主要对学生进行复学后的思想教育,加强严格教学管理,进一步培养或恢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关注学生复学后的心理情绪、学习习惯方面的变化。给学生算算时间账、明确学习任务,努力以最短的时间进入紧张有序的良好学习状态。

2、总结在线学习各项数据,对居家学习时间、作业质量等情况进行阶段性公示;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评比奖励。给每一位学生压担子、强责任,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提高复学后的学习质量。

3、继续利用好疫情防控这本“教科书”,让每一位同学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开启迟到的新学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集中时间,做好学情摸排工作。

1、组织好学生返校复学后的开学考试暨学业检测工作。

为准确把握两个多月来的线上教学质量,开学后第二天立即进行返校复学学业检测考试。以级科为单位统一组织,开学前五天根据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开学前准备好试卷。

2、做好开学学业检测考试试卷分析和讲评工作。

发现问题,摸清底细,科学制定复学后的教学计划、个性化辅导措施,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复学后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3、集中检查学生作业。

复学前两周,利用好早晚自习、饭后及周末等课余时间,统一是收交、检查学生近两个多月的各项作业,认真摸清学生作业的完成的真实情况,分析各类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好个别辅导、交流。对有能力而偷懒耍滑头的严肃批评,限期完成。

(三)、做好复学后教学衔接及后续工作。

1、前两周做好在线学习内容的梳理复习工作。

各学科利用两周的时间对在线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复习,对基础知识、重点问题进行复习强化,查缺补漏,巩固好学习内容。

2、复学后加强对尖子生和学困生的关注力度。

提高尖子生的拓展拔高、综合分析的能力;对学困生多一点爱心和耐心,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巩固,尽快补上落下来的功课。

3、复学后第四周,有计划做好新授课的教学工作,随讲随练,稳扎稳打,做到速度与质量兼顾,比较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4、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发挥好学习小组的帮带作用。

复学后,老师们的工作一定是非常忙碌的,发挥好各班级学习小组的作用是很好的选择。建立竞争机制,把学生动员起来,相互监督、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1、复学前复学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学科组长会议,研究商讨部署复学后的教研工作。

加强复学后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各项教研活动,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2、各学科组召开学科组会议,确定本学科、本年级的教研活动计划,坚持好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备质量。

3、各学科充分挖掘疫情防控素材与本学科相关联的内容,研究好、利用好相关素材,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推荐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二

场景一:模拟演练校车接送学生(负责人:莫少聪)

为严格把好进入校园第一关,学校实行分批回学校,错峰上学。早上6点半校车从学校出发到达校车接送点,上车流程是:学生间距一米排好队等候校车到达→跟车老师下车测量体温→学生上车。额温36.8度以下体温正常方可上校车。测完体温之后,按顺序上车,体温异常同学马上通知家长并做进一步处置。

流 程

具体内容

演练过程

旁白

演员

1、组织

校车到达校车接送点,检查学生口罩佩戴,并提醒学生排队间距及测温要求

1、驾驶员与跟车老师佩戴好口罩的同学:这位同学,请佩戴好口罩再上车。

2、跟车老师提醒学生保持排队间距及测温要求:同学们,请排队测体温,保持一米的距离,按顺序上车

告知通知家长提醒学生佩戴好口罩、候车排队时间距和测温要求。

额体温枪

1、刘祥周老师扮演驾驶员;

2、马晓潭、杨土容老师扮演跟车老师

2、排队

学生间隔1米,1列纵队上车

学生间隔1米,1列纵队上车

3、测温

额温枪测温

1、跟车老师用额温枪对学生有序测温并做好登记;

2、额温偏高及时告知学生,要求家长带回隔离并就医。

跟车老师用额温枪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有序上车,指定座位落座。

老师扮演者:马晓潭、杨土容

体温异常学生扮演者:陈媛

家长:莫少聪

4、额温异常学生处置

在校车接送点发现一名学生额温偏高,跟车老师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并将学生带回就医。

您好,请问你是张旭兰同学的家长吗?我是华英中英文学校的跟车老师,刚才给你孩子测了两次额温,一次是37.5,第二次为37.6,额温偏高,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她暂时不能返校,请您现在马上来乘车点带孩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作进一步排查,请理解学校的工作,请您记着我的手机号码,看完病后立刻把诊断结果告诉我或孩子的班主任,后续我们还会跟踪孩子的情况,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跟车老师发现额温异常学生后,第一时间给学生更换医用口罩后,联系家长。

场景二:学生进入校园:(负责人:杨波)

该场景情形如下:为严格把好进入校园第一关,学校实行分批回学校,错峰上学。进入学校的程序是:学生排队依次通过经体温枪进行体温测量后进入学校,额温36.8℃以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校园。测完体温之后,按指定路线安静回教室,体温异常同学马上被带到临时隔离室做进一步处置。

流程

具体内容

演练过程

旁白

参演人员

1.组织

1-1校门口检查学生口罩佩戴.提醒学生排队距离及测温要求

1.检查学生口罩佩戴,对没有口罩的同学,拿一个口罩给该同学,帮她拉开,调试好正反指引其正确佩戴。

2.值日行政演示(杨波)见到没戴口罩的同学:这位同学,请佩戴好口罩进校园。

3.没戴口罩的学生(蔡煜怡)演示:正确佩戴口罩

4.值日行政(李雄伟)提醒学生保持排队距离及测温要求:同学们,请好排队,有序接受测温,安静回教室。

学生返校时,学校按要求对进入校园的学生开展健康检查。

1、安保人员检查学生口罩佩戴情况。

2.值日老师协助检查学生口罩佩戴情况.提醒学生按1米间距排队,依次通过红外测温仪进行体温测量。

3.讲解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全体参演人员,

1、值日行政,在校外组织学生有序排队;值日教师1人:王婷婷,负责校门体温监测。

2、教师扮演回校学生。

3.值班行政各自演自己的角色。

2.排队

2-1.地上标记入校通道。学生间隔1米,一列纵队进校。

用警戒线划分出一条进校通道,排队间隔1米。

用警戒线划分出一条进校通道。

3-1.额温枪测温

3名值日教师负责测量学生额温,值日行政在测温点旁组织学生有序通过。测温后经行政办公楼前回教室。

测温值日老师如发现学生体温异常,马上阻止该生继续进入教室,送往临时隔离室进行下一步处置。

体温正常者     洗手     回班

三:流程图:组织排队    测体温

体温异常者    学校隔离室   复测体温   进一步处置

四: 场地布置:(负责:左标)

(一)校门的布置要求:

1、指引标识、隔离带

2、排队隔栏

3、洗手台(1张桌子)

4、免洗洗手液1瓶、75%乙醇消毒液1瓶、额温枪数1支

场景三:演练模拟晨检或上课期间:(负责人:左标)

流程

具体内容

演练示例

旁白

演员

1.晨检测温

1-1用电子体温计量体温

1.班主任老师引导学生做好,健康卡放在桌面上。

2.老师用额温枪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并发放免洗洗手液洗手消毒。

3.老师收健康卡。

1.班主任引导学生坐好,将健康卡放在桌面,健康卡主要记录了学生从昨天放学到今天上学的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2.老师用额温枪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并发放免洗洗手液洗手消毒。3.午检也是按照同样的程序进行。

班主任:左标

学生:所有参演教师+邹婷婷老师

异常学生:邹婷婷

消毒人员(叶剑枫主任安排)

刘祥周、蔡煜怡负责

2.学生报告身体不适

2-1.发现体温异常学生并处理

3.班主任 :邹婷婷同学,你的温度显示37.5度,你有没有不舒服啊?

下面我们模拟的是上课期间一位同学报告身体不适.体温异常的处理。

1.上课老师检测发现学生体温异常,将学生带到课室门口,并联系校医前来处理。

2.校医帮学生更换了外科口罩,并将学生带到隔离室。3.科任老师将课室里的学生带到备用课室,原教室要进行全面消毒,并由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导,课室全面消毒将在应急处理部分展示。

4.邹婷婷同学说:有点鼻塞头晕。

5.班主任:你的体温是37.5,有点异常,你先站到课室门口,我联系一下校医,进一步检查。

2-2.联系校医

6.班主任(打电话给校医135********):邝校医,你好,我是五年级1班的左老师,现在五年级1班教室门口,我刚才测量体温时,发现我们班的一个学生额温37.5℃,麻烦你过来处理一下。谢谢。

2-3.带至临时隔离室

师生到备用教室继续上课

7.邝雯婷校医到教室门口协助班主任处理。

8.班主任:这位是邹婷婷同学,她额温37.5℃.还有点头晕,麻烦你处理一下。

9.校医演示:拿出医用外科口罩,指引学生换掉原来的普通口罩,护送该学生到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观察(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

10.班主任:同学们,除了邹婷婷同学额温37,5°之外,其他同学体温都正常,现在我们要对教室进行消毒,请同学们有序离开教室,跟我到备用教室。

3.放学测温

3-1.放学测量体温

科任老师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查和洗手消毒。

现在模拟放学情景:经过社区医生的筛查,该班其余同学无发热,无其他不适症状,且经调查,无流行病学史,可以正常放学;科任老师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查和洗手消毒。

(二)演练流程:

测体温--- 发现体温异常学生——报告医务室——将病患者带至隔离室(进行流行病调查)---

其余学生被带至备用课室——教室消毒

(三)场地布置:

1、901教室(罗娜负责)902教室(刘祥周负责)  教室课桌必须单人单桌(前后左右保持1米距离)

每个教室前门口摆放一张桌子,额温枪1支、医用口罩5个、免洗洗手液1瓶、75%乙醇消毒液1瓶

2、隔离室:按上级隔离室的要求布置

场景四:食堂就餐  (负责人:叶剑枫)

(一)错开时间, 错开楼层,不走回头路。

复课后,学校食堂将采用分批分时段模式。先是初三提早10分钟下课,初三1班先到食堂打饭,结束后,初三2班开始到食堂打饭,就餐时间为11:50开始。为避免交叉感染,就餐学生不走回头路,食堂左边路口为入口,右边路口为出口。

流程

具体内容

演练示例

旁白(王东梅)

演员

1.进门测体温

1-1.值班教师指引学生有序排队、测额温

1.学生间隔一米距离排队,1列纵队有序测温后进入食堂区域(每次进入学生人数控制15人,打完再放另一批进去窗口排队,当坐位坐满后,就要等有坐位再放人进去)

学生就餐前排队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1.挤出洗手液在掌心,双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双手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4.双手相扣,互相搓擦;5.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只手的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7.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每次洗手不少于10—15秒。

食堂工作人员(叶剑枫主任安排)

2.洗手

2-1.值日行政在入口提醒学生洗手,并维持好秩序。

2.学生在入口处要在洗手池洗手,再进去排队取餐。

3.排队打饭

3-1.学生排队取餐。

1.饭堂内有值班教师维持排队和就餐秩序;

2.学生间隔1米距离排队打饭。

3.厨工准备好统一的饭菜并装在餐盘。

4.学生拿到餐盘后迅速离开。

学生排队打饭

4.就餐

4-1.学生按要求就坐用餐。

学生排队(间距1米以上)有序回教室,原位就坐取下口罩,将口罩放入备用袋,开始午餐。

学生按指定路线回教室,原位落座。

5.结束

5-1.学生用餐后洗碗。

1.学生用餐完成后立即正确佩戴口罩。

2.有序排队先洗碗、再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3.学生从出口离开,回教室午休。

学生用餐完成后立即正确戴上口罩。

(二)流程图:

进门测体温----洗手----排队取饭----回教室就餐----洗碗----回教室准备午休

(三)场地布置(叶剑枫主任负责)

1、进出口标识;

2、洗手台标识;

3、1支额温枪;

场景五 隔离室:(负责人:邝雯婷)

模拟普通的发热处置流程

情景如下:晨、午检,老师在检查学生体温的过程中,发现一名学生体温异常,额温37.5℃,伴有鼻塞流鼻涕,学生被校医带到隔离室。

流程

具体内容

演练示例

旁白

参演人员

1.复测体温

1-1.带至临时隔离室复测体温

班主任:邝校医,刚刚测量体温时,我班邹婷婷同学发热,体温37.5℃,请处理一下。(指导学生在隔离室门口换上鞋套,用免洗洗手液洗手)

1.校医带着学生(保持一米距离)来到学校隔离室复测体温。

校医:邝雯婷

教师:左标

学生:

邹婷婷

2.流行病调查

2-1.询问伴随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校医指引学生进行腋下体温。

校医:同学,你体温有点高,现在给你复查一下,把水银体温计夹在腋下,十分钟后看结果。(边问边同步做记录动作)

校医:请问你发病前14天内有没有到过湖北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疫情报告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的国家或地区旅行?

请问你近期有没有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进行长途旅行,如飞机或高铁等?

请问你有没有接触过确诊为新冠肺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

你所居住的小区是否有确诊为新冠肺炎的病人?

有没有曾接触过来自湖北或者周边地区、来自境外国家或地区、或近期在境外旅行回来的人?

同学:没有。

您还有其它不舒服的感觉吗?有咳嗽、头痛、全身乏力、呼吸困难吗?有没有出现过呕吐、腹泻的症状?

同学:我有点鼻塞,流鼻涕,还有一点点头痛。

测温10分钟后读数,37.9℃。

校医:同学,你复测体温是37.9℃

你在这休息一会,我马上告诉你的班主任并打电话给你家长,让他带你到去医院看病。

校医交代同学不要离开临时隔离室后,马上电话联系家长。

2.异常学生到达学校隔离室后,校医复核体温(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腋温).询问临床症状.询问流行病学史.填写《华英中英文学校校医室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

3.测温10分钟后读数,37.9℃。校医记录学生基本信息

2-2.填写《学校校医室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

3. 各方报告

3-1.通知家长。

校医:您好,请问你是邹婷婷同学的家长吗?我是华英中英文学校的校医,您的孩子发烧了,现在在学校的临时隔离室休息,刚才给他测体温37.9,他还有点鼻塞流涕,根据传染病校园防控要求,请您现在马上来学校带孩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作进一步排查,请理解学校的工作,请您记着我的手机号码,看完病后立刻把诊断结果告诉我或孩子的班主任,后续我们还会跟踪孩子的情况,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4.基于该生无流行病学史,校医电话家长,通知其来校接走学生并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及时就诊。

4.隔离室消毒

4-1物表消毒

5.学生走后,校医立即对隔离室进行消毒。后续追踪学生的就医诊断,并通过晨检系统做好因病缺勤登记。

场景六:教室消毒

情景如下:当发热学生被带去隔离室,其他学生转移到备用教室后,由学校专职消毒人员对教室,走廊,楼梯等环境消毒。

流程

具体内容

演练示例

旁白

参演人员

6.教室消毒

6-1.空气消毒

把移动式紫外线灯放置在教室中间(紫外线灯的数量按教室的体积和灯管的瓦数来计算,标准是1.5立方一瓦),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再关好门窗,人员离场后才能打开电源。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后关闭电源,打开门窗。

把移动式紫外线灯放置在教室中间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关好门窗,人员离场,打开电源。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后关闭电源,打开门窗通风。

刘祥周

蔡煜怡

6-2.物表消毒

演示:配置消毒水和全面消毒

1.该教室和所经楼梯走廊进行全面消毒消杀(30分钟以上),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黑板.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开关.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1次。键盘.对讲机(麦)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2.有效氯浓度500mg/l的消毒剂配制方法。(1) 84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99比例稀释;(2)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3)含氯泡腾片(标识有效氯含量500mg/片):1片溶于1升冷水。75%医用酒精直接使用。

消毒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对该教室和所经楼梯走廊要全面消毒(30分钟以上。

消毒剂现配现用,4.8升的冷水加一包20克的含氯消毒粉,搅拌均匀,擦拭台面,黑板、课桌椅、门把手、开关等,拖拭地板,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

键盘.对讲机(麦)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做好消毒登记。

注:如果发现的是疑似病例,消毒浓度要加倍,由区疾控中心专业消毒人员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

推荐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三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市卫生局、市教委联合印发的《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指导意见》,结合当前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特重新修订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

       按照《丰台区教育系统预防与控制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的要求,吸取预防“非典”“甲流”的工作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构建预防为主的防控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工作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保证不出现传染病疫情为目标,认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控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稳定。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学校公共卫生水平,落实防控措施,做好日常检测,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依法管理,落实责任制

在区教委体卫中心、区卫生局的领导下,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学校防控传染性疾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防控传染性疾病工作的决策领导工作,制定工作应急预案。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落实防控传染性疾病的各项措施,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根据疫情预测和变化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全校预防传染性疾病工作的实施。疫情发生时立即报告区卫生防疫部门和区教委,并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落实防控工作措施。

认真落实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疫情报告和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和责任追究。学校防控工作采取层层追究责任制度,防控出现一般失误,通报批评,出现重大失误,扣除当月效益奖,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3、分级控制、快速反应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将疫情分为三个等级进行预警,实行分级防控。按照区教委疫情应急响应方案,发生不同等级疫情,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

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按照“四早”的要求,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1、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政策,将传染病防控工作做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年度工作计划,并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落实传染病防控的各项工作。

2、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其成员包括校长、主管副校长、主管主任、校医或卫生老师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随着学校人事变动,领导小组成员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和职责分工如下:

组长:王瑛琨校长(全面负责学校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副组长:协助校长负责学校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组员:工会主席何萍(负责全校的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教职工预防监测组负责人)负责全校教职工的防控工作的监测。

马桂双(学生预防监测组负责人)负责全校学生的防控工作的监测及宣传工作。

吕桂红:负责学校的防控工作的信息上传下达,发现疑似疫情及时上报区防疫中心和区教委。具体负责全校信息监测及防病宣传工作、消毒工作。。

吕长明:(后勤保障、消毒处置组负责人)负责全校防控工作的物质保障工作。

1、健全各项传染病管理制度,及时汇总、分析学校传染病信息,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做好相关工作记录。

2、信息报送制度

建立信息报送系统,保证日常信息畅通,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信息报送责任人要备有有效联系方式,其工作电话、手机、家庭电话等要打印成册,分发上报,保证日常工作信息和疫情发生时联络畅通,要求上报程序清楚明确、责任到人并绘制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在医务室显著位置张贴。

学校出现疫情上报流程

⑴在疫情出现的预警阶段全校各班均要建立学生联络网,凡在假期、双休日或居家观察期间,都要按照规定时间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向小组长报告。

⑵各班小组长都要按照规定时间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向班主任报告。

⑶班主任接到小组长报告后,再重点了解确认新的体温异常者,核实完毕按规定时间将本班情况向年级组长报告,特殊情况第一时间直接向校医和主管校长报告(确诊的、隔离的、危重的)。

⑷年级组长按规定时间上报校医室,由校医核查登记,通报给主管校长、校长后通过电话、教委办公网传给区教委体卫中心;如学生传染病超过5例,同时报给地段保健医。

三、建立学校传染病登记和复课检诊制度

1、校医如发现学生中出现疫情或疑似疫情,要将患传染病学生情况按要求填写在《传染病疫情登记本》,并将登记本长期保存。

2、学校对患传染病的学生复课要实行复课检诊双证明制度,即患传染病的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由学校所属地段保健科开具复课证明,交给校医或卫生老师复检后,再开具回班复课证明,方可进班复课。校医室应将学生的诊断证明和复课证明归档,以备查验。

1、坚持学校晨午检制度,班主任老师应认真检查班内学生的缺勤情况和健康情况,协助校医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踪,并将相关信息每日上报给校医室。

2、校医负责学生因病缺勤统计,每学期上报“因病缺课统计表”。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校医应及时上报疫情,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追踪调查并做好记录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总务处要定期对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走廊、等学生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公共设施、公共用具进行消毒,特殊时期每日一次。要作好记录。搞好校园环境卫生,消灭卫生死角。

2、医务室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消毒并记录,特殊时期每日一次。

3、发现患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及时对其接触过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六、做好学生的免疫接种管理工作

1、学校应按计划免疫工作要求、配合地段保健科开展学生免疫接种工作。2、

2、认真做好新生入学预防接种卡证查验工作,掌握在校学生的疫苗接种情况。及时发放疫苗补种通知单,对学生补种情况要进行跟踪并记录存档。

七、加强宣传工作

1、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防控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和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摒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勤洗手、勤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家长会或向家长发放通知书的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体质。

学校各部门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落实责任到位,检查范围到位,从高、从严、从细、从实做好预防传染病的各项工作,要抓紧抓好具体环节,在保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前提下,要做到各项工作具体扎实、系统、快速、到位,同时要保证信息畅通、准确、快速、真实、责任到人,狠抓落实,不留死角。

此应急预案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推荐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四

2020年4月3日下午,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四十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中,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负责人及公共卫生专家介绍了疫情防控和教育开学复课相关信息。发布会上明确全省高三、初三统一于4月13日开学,中学其他年级、小学高段(四-六年级)于4月20日以后开学,小学低段(一-三年级)于4月26日以后开学,幼儿园于5月6日后看情况开学。这些学段的具体时间,由各设区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并公布。

为进一步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保证新学期正常复学,学校特地组织部分师生开展复课开学防疫演练。

1. 健康摸排,全员落实

做好全员健康的摸排工作,学校建立健全学校、老师、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落实杭州市民卡app健康码的申请,做到“一人一表,不漏一人”。掌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确定不符合返校要求的人员名单,坚决杜绝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师生员工返校上岗上学。

2. 严控出入,把好进口

分批返校,实行分年级错时到校制度。校园封闭式管理,除允许返校的本校教职工和学生以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红外测温。校门口设立红外线测温仪,能够灵敏快速的测量人体温度,进校人员前后间隔一米以上,等待入校阶段,自觉消毒,避免排队拥挤带来的密切接触风险。

分类分口进校。步行师生走人行通道进校,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师生走非机动车道进校。

进入校园的师生凭绿码通行,未取得“绿码”的教师和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予以劝返,相关人员佩戴口罩,并必须严格测量体温。

3. 应急处置,隔离检查

一旦发现发热等疑似患者,学校立即根据“应急处置预案”和“应急排查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学校设置了发热患者“临时隔离室”。如遇发热等疑似患者,各部门联动,迅速响应,保证应急处置科学、及时、安全、得当。

4. 错时错峰,间隔就餐

为避免集体用餐带来的风险,学校实行分年级分时段错时就餐,食堂提供营养套餐,固定套餐,倡导快速取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力保各段学生就餐时间间隔科学,拉开同段学生就餐时的堂食距离。加强食品安全和餐饮卫生管理,做好食堂、餐具卫生的消毒工作。

5. 午间检测,二次摸排

学校对全体学生实行每天两检制度,早上入校红外测温和中午12:50—13:10教室内班主任两检测温,提醒家长每日早上在家做好第一道晨检,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或居家观察。

6. 物业后勤,检测上岗

学校全部后勤人员包括食堂、物业等,每日查验健康码,两次测体温,戴口罩上岗,实行每日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机制。同时学校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疫物资配备,完善食堂从业人员出入健康信息登记制度,工作人员接受全面健康调查,持“健康码”上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食堂,开学前做好食堂卫生消毒工作,做好库存的主副食品、调料品保质期检查。

7. 清洁校园,科学消毒

开学前,学校环境卫生已经进行了全面清洁消毒。并落实专人对清洁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清洁消毒工作到位。

若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时,学校立即隔离并报告属地疾控部门,在疾控部门专业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随时消毒。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定点医院隔离救治后,学校会及时在属地疾控部门专业指导下组织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

室内场所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日至少开窗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可采用排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并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

推荐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五

2020年4月3日下午,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四十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中,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负责人及公共卫生专家介绍了疫情防控和教育开学复课相关信息。发布会上明确全省高三、初三统一于4月13日开学,中学其他年级、小学高段(四-六年级)于4月20日以后开学,小学低段(一-三年级)于4月26日以后开学,幼儿园于5月6日后看情况开学。这些学段的具体时间,由各设区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并公布。

为进一步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保证新学期正常复学,学校特地组织部分师生开展复课开学防疫演练。

1. 健康摸排,全员落实

做好全员健康的摸排工作,学校建立健全学校、老师、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落实杭州市民卡app健康码的申请,做到“一人一表,不漏一人”。掌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确定不符合返校要求的人员名单,坚决杜绝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师生员工返校上岗上学。

2. 严控出入,把好进口

分批返校,实行分年级错时到校制度。校园封闭式管理,除允许返校的本校教职工和学生以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红外测温。校门口设立红外线测温仪,能够灵敏快速的测量人体温度,进校人员前后间隔一米以上,等待入校阶段,自觉消毒,避免排队拥挤带来的密切接触风险。

分类分口进校。步行师生走人行通道进校,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师生走非机动车道进校。

进入校园的师生凭绿码通行,未取得“绿码”的教师和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予以劝返,相关人员佩戴口罩,并必须严格测量体温。

3. 应急处置,隔离检查

一旦发现发热等疑似患者,学校立即根据“应急处置预案”和“应急排查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学校设置了发热患者“临时隔离室”。如遇发热等疑似患者,各部门联动,迅速响应,保证应急处置科学、及时、安全、得当。

4. 错时错峰,间隔就餐

为避免集体用餐带来的风险,学校实行分年级分时段错时就餐,食堂提供营养套餐,固定套餐,倡导快速取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力保各段学生就餐时间间隔科学,拉开同段学生就餐时的堂食距离。加强食品安全和餐饮卫生管理,做好食堂、餐具卫生的消毒工作。

5. 午间检测,二次摸排

学校对全体学生实行每天两检制度,早上入校红外测温和中午12:50—13:10教室内班主任两检测温,提醒家长每日早上在家做好第一道晨检,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或居家观察。

6. 物业后勤,检测上岗

学校全部后勤人员包括食堂、物业等,每日查验健康码,两次测体温,戴口罩上岗,实行每日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机制。同时学校会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疫物资配备,完善食堂从业人员出入健康信息登记制度,工作人员接受全面健康调查,持“健康码”上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食堂,开学前做好食堂卫生消毒工作,做好库存的主副食品、调料品保质期检查。

7. 清洁校园,科学消毒

开学前,学校环境卫生已经进行了全面清洁消毒。并落实专人对清洁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清洁消毒工作到位。

若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时,学校立即隔离并报告属地疾控部门,在疾控部门专业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随时消毒。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定点医院隔离救治后,学校会及时在属地疾控部门专业指导下组织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

室内场所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日至少开窗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可采用排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并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

推荐复课演练心得体会实用六

学校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桌面演练脚本(试行)

第一部分 传染病散发疫情的日常管理处置桌面演练

一、演练适用范围

根据《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分级标准(试行)》和《重庆市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学校日常管理规范》,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或有疑似传染病疫情时,未达到一般突发传染病疫情事件(ⅳ级)及以上分级标准,应急处置可参照以下演练模式。

二、演练目的

进一步加强学校晨午检、因病缺课、消毒隔离等日常工作的落实,促使学校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的程序、要求,提高应急处置组织协调能力。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演练角色:

分管校长、德体卫艺主任、后勤主任、校医或保健教师、消毒工作人员、家长(各1名)和班主任甲、区教委体卫艺科、敦仁社区医院公共卫生科。

四、演练场地和时间要求

1. 会议室或多功能室等均可。

2. 时间为20分钟。

五、演练背景及步骤

(一)演练背景

城六校发生流行性腮泉炎疫情,从发现首发病例开始,该校一周内没有新增10例及以上病例,则属于散发传染病疫情。

(二)演练步骤

第一场景  疫情发现(以流行性腮腺炎为例)

[教室晨检]:xx年级xx班班主任甲在晨检时,通过“一看二听三问四查五测”,发现1名学生精神状态不好、下颌肿大、体温测试为38℃,疑似流行性腮腺炎。另一名学生xx请假看病。

[班主任甲]:晨检结束,班主任向学校保健教师报告, “xx老师,xx年级xx班晨检时,发现学生甲xx精神状态不好、下颌肿大、体温测试为38℃,疑似流行性腮腺炎,另一名学生乙xx请假看病未到校”。

[保健教师(校医)]: 保健教师登记xx年级xx班晨检报告情况,“xx老师,请将患病学生立即带到保健室(卫生室)隔离观察,通知家长马上到学校接孩子到医院就诊。同时,与未到校学生家长联系,一定要将孩子带到医院就诊,将医院的诊断结果及时反馈学校。”

[情景及处置行动]:患病学生戴上口罩进入隔离室,保健教师(校医)再次对患病学生进行检查和体温测试,初步怀疑是流行性腮腺炎。

[保健教师(校医)]:“xx老师,学生甲初步判断为流行性腮腺炎。今天之内,请你与家长联系了解2名患病学生的诊断结果,及时告知我。”

[班主任甲]:“xx家长(甲),我是你孩子的班主任,今天晨检时发现你的孩子生病了,现初步怀疑是流行性腮腺炎,请你立即到学校接孩子到当地医院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告知我。”

[学生家长甲]:(略)

第二场景  病因追踪

[情景及处置行动]:上午,2名患病学生家长分别将医院诊断结果告诉班主任,班主任填写因病缺课病因追踪记录。

[学生家长甲]:“xx老师,经医生诊断,xx已确诊是流行性腮腺炎,医生建议居家隔离治疗。”

[班主任甲]:“xx家长,由于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强,按照有关规定,你的孩子需在家隔离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隔离期间不要相互串门、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痊愈后还需到当地医院公共卫生科开具痊愈复课证明方能返校上课。”

[学生家长乙]:“xx老师,经医生诊断,学生乙是上呼吸道感染。

[班主任甲]:“xx家长,由于我班已确诊有1例流行性腮腺炎,你的孩子在患病期间,抵抗力降低、易被传染流行性腮腺炎,为了你孩子的健康,建议孩子在家观察两天,再到医院复诊,孩子返校时请带上复诊结果排除传染病后方能复课。”

[情景及处置行动]:班主任及时将学生甲和学生乙诊断结果报告保健教师(校医),保健教师(校医)填写因病缺课及疫情报告统计表,并上报疫情。

第三场景  疫情报告

[保健教师(校医)]:保健教师(校医)将全校晨检情况和xx年级xx班2名患病学生诊断结果报告学校德育主任和分管校长。

[保健教师(校医)]:“xx校长,今天晨检xx年级xx班有2名学生患病,学生甲xx经医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现已经隔离治疗。另一名学生乙xx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已嘱咐学生乙在家观察2天排除传染病后再复课。”

[分管校长]:“请及时将疫情情况向区教委或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辖区医院公共卫生科报告。

[保健教师(校医)]:“区教委体卫艺科吴老师,我是城六校保健教师毛燕,我校今天晨检xx年级xx班有2名学生患病,学生甲xx经医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现已隔离治疗。另一名学生乙xx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已嘱咐学生乙在家观察2天排除传染病后再复课。”

[区(县)教委(保健所)疫情电话]:记录疫情电话,并指导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简要阐述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xx老师,一定要继续加强晨午检,做好开窗换气,落实消毒隔离工作,追踪患病学生的病情,及时报告。”

[保健教师(校医)]:“敦仁社区医院公共卫生科,我是城六校的保健教师毛燕,我校今天晨检xx年级xx班有2名学生患病,学生甲xx经医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现已隔离治疗。另一名学生乙xx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已嘱咐学生乙在家观察2天排除传染病后再复课。”

[公共卫生科疫情电话]:(略)

[情景及处置行动]:区教委体卫艺科吴老师立即将城六校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科室领导,科室领导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调查处置。

第四场景  疫情处置

[情景及处置行动]:区教委、辖区医院公共同卫生科在城六校学校开展疫情处置工作。听取学校汇报,进行个案调查,了解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发病后活动范围及密切接触者等,检查指导学校防控工作。

第五场景  布置防控工作

[分管校长]:“xx办公室主任,今天xx年级xx班发生1例流行性腮腺炎,请通知各班班主任、后勤主任、保健教师下午4:00在会议室召开会议”。

[分管校长]:通报疫情情况,布置防控工作。“各位老师,今天xx年级xx班发生1例流行性腮腺炎,区教委和辖区医院公共卫生科也到学校进行现场调查处置,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与蔓延,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近阶段学校将做好8个方面的防控工作。一是各班加强每天晨午检、病因排查、病情跟踪和登记,做好家长沟通解释,严格实行患病学生隔离,教室要保持开窗换气。二是保健教师负责每天全校疫情监测、上报。对所有患病学生返校痊愈复课证明进行复核,要确保隔离期限。指导后勤工作人员正确配制消毒溶液及消毒。三是德体卫艺处加强学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检查,向学生和家长拟发流行性腮腺炎宣传资料。四是办公室工作负责宣传,通过电子显示屏和校讯通,温馨提示家长,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立即带到医院治疗。五是总务处负责全校预防性消毒、疫点班级及周边班级重点消毒工作。六是xx年级xx班所有在功能室的课程改在本班教室内上,停止课间操等,学生尽量不到人多的地方玩耍。七是保健教师(校医)对全校教职工进行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培训。

[保健教师(校医)]:保健教师讲解如何筛查有发热、咽痛、腮腺肿大等体征的学生,腮腺炎病的并发症及危害、流行性腮腺炎的隔离时间,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时溶液的配制、消毒时的注意事项等。

第六场景  环境消毒

[情景及处置行动]:放学后,学校开始进行环境消毒。后勤工作人员、保健教师等做好消毒前的个人防护工作,保健教师(校医)指导工作人员配制消毒溶液,说明注意事项,对全校环境、教室、宿舍、功能室等全面消毒,对疫点班级和周边班级进行彻底终末消毒,填写消毒记录。

第七场景  疫情结案

[学生复课]:21天后,学生甲痊愈返校,将医院诊断书和痊愈复课证明交给保健教师(校医),保健教师(校医)对复课证明进行复核:一是辖区医院公共卫生科开具的复课证明;二是确认隔离期限已满;三是学生甲腮腺炎肿大完全消退、耳垂下按压已无疼痛、无咀嚼痛,已经痊愈。保健教师(校医)通知班主任,学生甲可以复课。

[疫情结案]: 城六校从首发病例起,认真落实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各项制度,加强了晨午检、隔离消毒、病因追踪、环境卫生整治、个人卫生检查、健康教育宣传等,并得到家长积极配合与支持,各项防控措施得力,疫情得到很好控制,至疫情发生至结束21天期间,均没有新增病例,患病学生已痊愈返校上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