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9:50:56 页码:11
最新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汇总9篇)
2023-11-20 09:50:56    小编:ZTFB

叙事是一种讲述事件发展过程和情节的文学方式,通过编排故事结构、塑造人物形象等来展现情节的起承转合。在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复制原文的内容,注意自己的表述方式。接下来是一些把握发展机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篇一

统筹推进是一种综合策略,旨在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资源和利益,以实现目标的统一。这一理念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社会治理,统筹推进都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方式。在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统筹推进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我对统筹推进的心得体会。

首先,统筹推进的核心在于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每个人、每个机构都拥有有限的资源,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只有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协调各方面的资源,才能解决问题,实现目标。例如,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需要整合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力量,使得每个人的专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我能够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推动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其次,统筹推进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方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当我们要进行一个新产品的开发时,我们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技术情况、成本控制等多个因素。如果我们只是片面地看待某个因素,忽略了其他的影响因素,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陷入困境。因此,只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我们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取得成功。例如,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中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如果我们只是片面看待技术因素,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陷入困境。但是,通过整合各方的智慧,我们最终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

最后,统筹推进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改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我曾经进行过一个销售活动,最初的计划是通过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但是由于客流量不多,销售效果不佳。在经过一系列的反思和总结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应该抓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借助线上渠道进行销售,从而拓展市场,并提高销售效果。通过及时总结经验,我们不断调整和改进我们的工作,最终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总之,统筹推进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它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资源和利益,实现目标的统一。通过整合资源、合理方案、不断总结经验,我们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社会治理,统筹推进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强化对统筹推进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篇二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参加各类会议与培训是我常常要面对的任务。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以“统筹推进讲话研究和学习”为主题的培训班。在这次培训中,我对党的讲话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并从中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统筹推进讲话研究和学习”主题的心得体会。

首先,统筹讲话研究和学习的意义非凡。党的讲话是我们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学习、认识和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重要工作。党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武器,是我们不断学习与进步的重要指南。统筹讲话研究和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领会党的讲话的内涵,将之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同时,统筹讲话研究和学习还能够提高全党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为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统筹讲话研究和学习要坚持的原则是全面、系统、深入。全面是指要全面把握讲话的内容,不片面化、不流于表面。讲话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要进行全面思考和分析,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和学习,以全面丰富的眼光看待问题。系统是指要深入研究和学习讲话的各个层次和方面,将其内在联系和逻辑思维全面展现。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讲话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才能更好地领会其要义。深入是指要从深层次和全过程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学习,涉及历史、现实和未来,揭示讲话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引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思想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再次,统筹讲话研究和学习需要具备的能力是扎实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思辨能力是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才能排除干扰与误导,做到有理有据地学习和研究讲话。创新能力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要理解讲话的观点和思想,还要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方式解决问题。

最后,统筹讲话研究和学习需要形成持续的机制和保障措施。只有将讲话学习融入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才能使讲话的精神在我们党员干部中真正落地生根。这需要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学习平台和加强班子学习,使各级党委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够参与其中,形成学习氛围和学习热潮。同时,要加强宣传,以多种形式和方式向全党广大党员干部普及讲话的内容和要求,使其深入人心,引发共鸣,激发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统筹推进讲话研究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全面、系统、深入的原则,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持续的机制和保障措施,才能更好地推动党的讲话研究和学习的深入进行,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广泛发展。相信在统筹推进讲话研究和学习的指导下,我们党的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我自己也将能够更好地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篇三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篇四

近年来,我区在城市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生态宁海,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发展关系,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7%,为区域经济社会构筑了新一轮的发展体系。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加强实施城乡统筹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突出实施以下五大统筹建设:

为了优化城乡供水资源,改善城乡饮水条件,确定2010年全面实现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全区城乡供水由区一级政府统一编制规划,统一投资建设,统一管理经营。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工作和计划:

一是实施统一规划。全面开展了城乡水资源保护、利用、开发专项规划和全区城乡一体供水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完成了全区城乡供水资源和供水设施共亨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实施统一建设。为了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成立了归区水利局管理的“宁海区水资源保护开发投资公司”和归建设局管理的“宁海区供排水建设投资公司”,分别承担投资建设管理城乡供水资源和城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已经完成城关第二水厂10万吨扩容工程,使城区日供水能力达17万吨;已实施建设临港水厂、宁东水厂和长街水厂等三个区域性上规模的新水厂。计划今年还将启动建设宁海北部重镇区域性上规模的新水厂。其他区域性的新水厂在2010年前完成建设。

三是实施统一管理。为了加强全区城乡供水统一管理,以供排水投资公司为龙头,把各个区域性水厂作为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管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同时,及时做好原乡镇水厂的产权合并和供水并网工作,最后逐步建立“宁海区水业集团公司”,实施全区城乡水务工作一体化,实现城乡水业给、供、排一条龙建设管理机制,即合并现有建设局、水利局两个水业公司为一个建设管理主体。

二、统筹城乡“污水处理网”建设,提高城乡排水质量。

为加快我区的生态建设步伐,优化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确定2020年全面实现全区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实施城乡污水处理由区一级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投资建设,统一经营管理。为了实现这一工作目标,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三点工作和计划:

一是实施统一规划。从2003年开始着手规划建设城北污水处理厂,去年又继续进行了全区城乡污水处理网建设规划,完成了全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共亨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实施统一建设。城北3万吨规模污水处理厂去年已建成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城区污水排放标准,优化了城区环境保护。计划2010年前建好城南、临港、宁东等三个区域性规模污水处理厂,2015年前建成西店、岔路、长街等三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2020年前全面实现全区城乡污水处理网建设达标覆盖。

三是实施统一管理。以供排水建设投资公司为龙头,把各个区域性的污水处理厂作为独立核算的分公司管理,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一条龙管理。以后逐步实现招商引资,嫁接外资,转换建设投资和经营管理体制。

三、统筹城乡“垃圾处理网”建设,提高城乡环境质量。

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篇五

第一段:引言(150字)。

习近平总书记是我们党的核心,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他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的方向,更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道路。近期听取了一系列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叹颇多,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下面,我要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统筹推进’主题进行一番总结以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统筹推进的重要意义(250字)。

‘统筹推进’是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提法,意味着我们要全面把握国家建设的大局,把发展各项事业全面的协调起来,以推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自然和谐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现实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地区或单位仅仅重视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其他方面则相对滞后。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造成了许多浪费资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发展的整体效益。因此,通过‘统筹推进’的方式,可以避免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方面的协同效应。

第三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300字)。

‘统筹推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关系上进行统筹。只有将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紧密关联起来,才能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还要在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上进行统筹。应对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迁移、土地利用、资源消耗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协调和调控,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可持续。此外,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也要加大协调力度,促进区域间的共同发展。

第四段:推进各项工作的统筹(300字)。

‘统筹推进’在各项工作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改革、发展、稳定、安全、生态文明等各项工作都是相互关联的。只有通过统筹推进,才能使得这些工作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国家的繁荣。具体来说,在经济改革和产业升级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不能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利益为代价。在社会治理和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中,我们要加强对各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人民的安全感。

第五段:个人心得(200字)。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统筹推进’的重要讲话,我深刻认识到发展任何一项事业,都不能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关注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找到各项工作的协同点,将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加有利的局面。同时,也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全局意识和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通过‘统筹推进’,我们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一个‘1+1>2’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调整不平衡、不充分的存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要抓紧时间,不断学习和总结,将‘统筹推进’落到实处,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篇六

龙潭街道位于市区东北部三环路外侧,幅员面积37.61ko,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3万人,辖20个社区。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前,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困难,城乡面貌和发展环境十分落后,曾被称为成都的“西伯利亚”,是中心城区农业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城市化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地区。

龙潭街道党工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六句话”的工作要求,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努力实现整个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

2005年初,街道党工委新班子到位后,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立足成都市城市向南、向东发展的战略部署,及时确定了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了《成华区龙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龙潭地区生产力布局规划》、《龙潭地区控制性规划》、《成都市北郊风景林地控制性规划》、《龙潭地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等城乡一体化专项规划,形成了“三区一中心”(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北郊风景区、龙潭现代农业片区和龙潭场镇中心)的空间布局,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全辖区37.61ko的土地资源进行了功能定位,划分为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商住用地、现代农业用地、旅游风景区用地等几个板块。在此基础上,结合龙潭实际,集中多方意见和智慧,提出了打造“成华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工业龙潭、物流龙潭、居家龙潭、休闲龙潭”的发展思路,并得到市、区两级的一致认可。

二、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发展承载力。

落后的道路、破旧的场镇,成为制约龙潭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去年,街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面推进路网建设和旧场镇改造。

1、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

龙潭地区2004年底以前仅有13公里的破旧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龙潭地区道路面貌的真实写照。老百姓出行难、经济发展受阻,群众怨声载道。街道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全方位参与,于去年4月12日,全面启动双龙路、龙石路改扩建工程和30余公里的乡村路网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相关社区,克服了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一般情况下半年才能完成的拆迁工作。目前,投资15623万元,长约9公里的双龙路、龙石路改扩建工程即将完工;投资8400多万元,长30余公里的新社区道路全部通车。辖区已经形成以成华大道、龙青路、老龙青路等主干道为主,环湖路、龙潭绕场路、龙木路等次干道和乡村路网为辅的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

2、高起点改造旧场镇。

龙潭旧场镇是典型的“五无”(无市政配套设施、无污雨水管道、无自来水、无天然气、无消防安全设施)场镇。落后的场镇设施,不仅给居民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且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旧场镇进行改造,是龙潭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心愿,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在多方努力下,于去年5月25日启动了龙潭旧场镇改造工程,比计划提前一年时间。按照规划,经改造后的龙潭老场镇将是成华副中心的核心区,是一座集生态休闲、客家文化、商务旅游等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活力新城。目前,已经完成场镇拆迁任务的35%。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拆迁,2007年底全面完成旧场镇改造任务。

三、培育支柱产业,强化产业支撑。

根据“工业龙潭、物流龙潭、居家龙潭、休闲龙潭”的发展思路,街道以项目为抓手,促进都市工业、商贸物流、房地产业、休闲旅游4大支柱产业发展。

1、以加快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

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位于龙潭街道鹤林、丛树、威灵社区,规划占地11000亩。为了把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打造成成都市都市工业的制高点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乐园,建立了区、管委会、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确保落户项目尽快建设、尽早投产。目前集中发展区一期工程2700亩建设已完成,引进光明乳业、焊研科技等规模企业47家,已有21家企业建设竣工,16家企业建成投产。2005年8月,园区成为第二个四川省中小企业示范园。下一步,将抓紧实施占地3100亩的二期工程,欧盟工业园在11月中国dd欧盟企业产品发展洽谈会召开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市场主体办园区”的模式,实行多方联动,启动建设占地1200余亩的机械电子创业园。

2、以推进北湖核心景区深度开发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

2004年11月,在全面完成北郊风景区植绿的基础上,启动了北湖核心景区建设,建成水面面积近800亩、蓄水量达50万立方米的北湖,形成城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湖泊。鼓励农民采取土地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引进休闲观光旅游项目95个,其中大型项目16个,引进资金2.3亿元,成功打造集“旅游、娱乐、购物、住宿、美食、健身、会展、学术研讨”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都市生态旅游区。目前,北湖秀丽风光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成都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新农村的典范,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肯定。通过北湖核心景区建设,昔日的废砖厂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公园,长期贫困的和成、秀水、石马3个社区人均纯收入达到7680元,部分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了万元,就地解决就业1700人。下一步,我们将抓住2ko高档居住区建设、高尔夫球场定点及游乐园规划搬迁的机遇,推进北湖深度开发。同时加快外环路外6ko的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努力提升龙潭地区休闲旅游业的规模和档次。

3、以构建现代物流中心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

依托龙潭寺火车站为核心的一站七线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整合辖区仓储资源,大力发展流量经济,打造区域商贸枢纽。目前已引进以坤泽物流、中石化、437处钢材交割中心等为代表的重点物流项目。下一步将精心策划、包装西部农产品批发展销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争取每年有4-6个项目见成效,逐步构建现代物流中心。

4、以构筑成都“人居天堂”为理念加快发展房地产业。

在“成华副中心”的产业布局中,房地产用地达5ko,外加北湖核心景区周边2ko的高档住宅用地,房地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街道结合北湖的环境和人文优势,按照“杭州有西湖,成都有北湖”的定位,提出了构筑成都“人居天堂”的房地产开发理念。目前,万科、海昌等知名房地产商已积极筹划,准备入驻龙潭。

5、以招大引强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

依托旧场镇的改造和北湖核心景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已引进四川鑫拓、万佳实业、坤泽物流、中石化成都代表处、四三七处钢材交割结算中心等税收上千万元的总部企业。下一步争取每年引进3-5个总部企业,特别是吸引入驻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各大企业总部进驻龙潭。

四、加快集中居住,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我们一方面加快旧场镇改造和新居、新社区建设,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新农村•新市民”系列宣传活动促进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一是向场镇集中。按照规划,改造后的龙潭场镇可吸纳5万人居住,将成为成华区的副中心,直接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北郊风景区提供后勤和社会化服务。

二是向新居集中。根据规划,在龙潭布局了4个农民新居,安置农民2万余人。目前,建筑面积29万o的桂林新居主体工程即将竣工,年内将交付使用,可集中安置农民6000人,其他3个新居工程正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三是向新社区集中。街道引入市场机制,采用bt模式,于去年11月8日,启动建设成都市首个“198”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同乐新型生态社区。该社区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目前,占地69亩,建筑面积9.7万o,投资近1.5亿元的同乐新型生态社区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将于今年8月交付入住,集中安置农民2000人。占地180余亩,建筑面积26万o的二期工程将于10月份开建。

四是转变农民观念。我们与区团委、民政局等一道,整合社区、高校、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新农村•新市民”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派遣了200多名“文明助理员”到辖区20个社区,帮助农民转变生活、就业等观念,摒弃陋习,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创新就业机制,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居民将离开土地,面临重新就业。如何解决这些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偏低、技能欠缺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龙潭街道在认真分析现行就业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规划抓项目,围绕项目抓就业,围绕就业抓培训”的.就业思路,于去年7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组织dd成都图强劳务有限公司,有效解决了政府劳动保障所、社会培训机构、社会职介机构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不足。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操作,公司在劳动力培训转移方面的“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日益成熟,达到了“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愁、为农民服务、自身得发展”的“四赢”格局。目前,图强公司拥有2000多o的办公场所,成功开发岗位3000多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余名,已经成为失地农民的就业的“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目前省劳动保障厅已将此模式在全省推广。今年,我们将图强公司做成全市、全省的知名品牌,并通过这个平台,力争做到辖区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95%以上能得到实用培训,参加培训的90%以上能实现就业。

六、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龙潭。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我们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争创“平安街道”。加强巡逻队伍和治安亭建设,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抓好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2005年各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9.8%,一举摘掉成都市治安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今年将争创成都市平安街道。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有效整合信访、司法、调解资源,充实信访调解力量;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网络,变上访为下访,每月对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进行疏理、排查、化解,确保龙潭有个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实施环卫管理全覆盖。今年在全市率先实行“户集、社收、街运、区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环卫管理模式,场镇、社区、企业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保洁率达100%,城乡环境得到较大改观。

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以城乡一体化、社会全覆盖为特点,城乡低保为基础,助学、助医、建房三大救助工程为配套,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的生活撑起一张“安全网”。

七、狠抓党的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重点是抓好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转变思想作风,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改进工作作风,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导入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纪律,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工作上。

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工委班子建设,坚持集体议事制度并开放党工委会议,把科学民主的理念贯穿于班子建设始终;通过定期集中学习、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提高班子成员抓科学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本领和能力。建立干部激励机制,调整和提拔了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科级干部,激发了干部工作激情与积极性。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三个转型”(思维方式、致富方式、生活方式转型)活动,并按照社区职能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实施“双培双带”为载体,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民致富。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去年秀水、丛树成为区级党建示范社区的基础上,今年在所有社区支部中开展创建市级、区级党建示范社区活动,促进硬件、软件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具体部署,进一步提高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质量和水平,加快龙潭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龙潭街道党工委。

2006年6月26日。

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篇七

统筹推进是指在工作中,全面协调各项工作,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深有体会,无论在个人的工作中还是在团队的协作中,都需要统筹推进的能力。下面,我将通过五段式的文章,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问题意识与目标定位。

统筹推进的第一步是明确问题意识和目标定位。在开展工作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确定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对于我个人而言,曾经遇到过一个问题,就是工作中经常遇到时间紧、任务多的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我的问题意识就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在明确问题后,我设定了目标,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段:资源整合与行动计划。

思考如何整合资源并制定行动计划是统筹推进的关键环节。在解决工作效率问题时,我开始思考我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同事的帮助、公司提供的培训、工具软件等。随后,我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例如,我向同事请教了一些高效工作的方法,参加了一些培训课程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学习并使用了一些工作助手软件,如时间管理工具和任务追踪软件。

第三段:协作与沟通能力的锻炼。

统筹推进需要良好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我发现只有加强与团队成员的协作和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统筹推进。因此,我主动与同事交流合作,共同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我们每周进行例会,及时沟通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有序进行。通过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我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协作能力,并在团队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第四段:时间管理与优先级筛选。

在工作中,时间管理和优先级筛选是统筹推进的关键。统筹多个任务,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并识别出工作任务的优先级。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养成了每天早上制定一份工作清单的习惯。我将任务分为紧急和重要、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四个等级。然后,根据优先级,迅速完成紧急且重要的任务,有效避免时间的浪费。

第五段:经验总结与不断优化。

统筹推进的能力是一个不断经验积累和优化的过程。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对自己工作效果的反思。每次工作完成后,我都会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并探索改进的方法。例如,有一次,我发现每周例会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无法充分讨论问题。于是,我和团队成员商讨后,决定将例会时间调整到下午,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和讨论。这样的总结和改进不断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认识到了统筹推进的重要性。在个人工作中,我能更好地协调各项任务,增强工作效率。在团队合作中,我能更好地与他人协作、沟通和分工,更好地实现共同目标。工作中的统筹推进,需要与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和资源整合。同时,需要勇于反思总结,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通过这样的努力,我相信我会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篇八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依托市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还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利;不仅要靠农业发展生产力,还要调动城市资源支援农业;不仅城市要成为先进社区,农村也要成为先进社区。在国民收入分配、要素资源配置、经济建设安排等方面都应当有利于发展农业、支持农民、富裕农村,应当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农民问题,关键是怎么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如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首先,要围绕城市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城市市场。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进入市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市场需要的绿色无公害名优特产品。其次,要围绕“三农”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民是全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当前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们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抓住拉动消费需求这个关键,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增强消费倾向,把农村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增加农村销售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营销体系。

(四)依托社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推进农村“三化”建设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才能在实践中把中央的有关“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到实处,才能做到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农村问题,当前重点是在政治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化整合农村各类社会事业资源,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实施中学“二并一”和小学“六并一”工程。继续推进农村“东海明珠工程”和“五个一”工程,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有线广播电视升级改造。继续办好农民体育运动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农村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乡卫生网络。继续以创“文明乡镇”为载体,努力提升城乡文明水平。

统筹推进协议书汇总篇九

(6月2日)。

刚才,参观了大英县准备的现场,大英县雷云县长介绍了经验,家正副市长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我都表示完全同意。现在,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积极稳妥推进卫生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市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差距大,财政收入水平低,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深刻领会中央医改精神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让老百姓满意、让医务人员满意。

今年以来,国务院研究室、全国政协、农工党中央、省政府研究室、农工党四川省委、省卫生厅领导先后莅遂调研考察,听取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汇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医改的重要性,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找准改革和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破口,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总结推广好的试点经验,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有序推进。

大英县通过在县级医院领办乡镇卫生院,不断探索创新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机制,为全市推进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发展提供了很好经验。省政府、省卫生厅的领导多次到大英调研,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各区县委、政府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大英经验,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今年底前,在全市基本建立起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协调发展。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提高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的.认识。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工作,把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纳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

第二,要增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几年来,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条件逐步改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卫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投入不足、设备落后仍然制约着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卫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我市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三,要建立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各县(区)在“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纵向整合、优化结构,整体推进、综合配套”的原则下,通过县级医院联办乡镇(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县级公共卫生机构下伸派驻乡镇管理机构、组建县(区)域医疗联合体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整合,建立以“县(区)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区)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机制。不断提高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新路子。

第四,要坚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县级医院联办乡镇卫生院后要坚持“六个不变”。即:联办后的乡镇卫生院所有制性质不变,人员身份不变,国家对乡镇卫生院投入和政府补助政策不变,国家对乡镇卫生人员的特殊照顾政策不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不变,乡镇卫生院职责任务不变。坚持开展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爱国卫生、康复等综合性服务。

第五,要建立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各区县委、政府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卫生事业的有关政策,切实兑现卫生投入政策,确保乡镇卫生院编制内人员工资和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费纳入财政预算,将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纳入区、县财政全额预算;对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补助,要按照标准由区、县财政纳入预算。

三、加强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工作,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质。

据我市卫生部门监测点数据显示,从至,我市人口出生缺陷率分别为9.90‰,10.71‰,10.97‰,11.15‰,12.28‰,12.43‰,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口出生缺陷发病已成为我市婴幼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和负担,也是严重影响我市人口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保华书记和昌升市长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强我市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工作,市政府以遂府办函〔〕109号文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工作的通知》,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级党委、政府、三园区要抓紧抓好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工作,关键把好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产前检查诊断和孕期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三个关口。各级财政要把婚前检查、孕前专项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免费为男女双方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产前检查诊断、孕期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通过有效干预措施,着力降低全市出生人口缺陷率。相关单位要通力协作,强化部门职责,共同做好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工作,不断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质。

四、狠抓落实,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保障。

为认真学习领会新医改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握政策、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推动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区县委、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医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市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市发改委、市卫生局要认真履行医改牵头部门职责,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市人事局、财政局要认真研究我市卫生人事编制、卫生投入政策意见,以逐步解决我市卫生人才紧缺、投入不足、制约发展的问题,特别是近期急需研究落实的新农合基金市级财政匹配经费、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工作的补助经费问题;市劳动保障局、市民政局要与市卫生局一道研究医疗民生保障工程建设问题,提高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医疗救助等保障水平;市人口计生委要与卫生局认真落实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的具体措施,确保这项惠民政策旱日惠及人民群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积极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共同促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开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