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论坛申请书模板 评论证明申请书模板(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23:35:13 页码:7
论坛申请书模板 评论证明申请书模板(6篇)
2023-01-12 23:35:13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论坛申请书模板(精)一

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给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严重影响,这种影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可能趋于恶化,甚至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多年来,国际社会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重要文件,建立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和政治基础。201x年12月在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路线图”,这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的又一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本次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的召开,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

科学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多年来,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各国政府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国际社会也实施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等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政府间应对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四次评估报告对深化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识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与合作将为我们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之道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应对气候变化。早在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中国政府就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气候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了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

201x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

201x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了对《国家方案》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统筹协调国家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全面提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在“”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到20xx年的远期目标,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二是以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加强了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1x年单位gdp能耗比201x年降低20%左右,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的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采取了节能减排、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科技作为重要的支撑手段,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对节能和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清洁汽车、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等方面加强了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安排了一批重大和重点项目,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我们此次论坛所用的清洁汽车,就全部来自中国国家科技计划的研究成果。“”期间,截至目前已安排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科技经费逾70亿元人民币。通过积极有效的科技工作,中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有了明显加强。

三是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科技合作。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免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也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任。国际社会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信息交流,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环境等各个相关领域开展广泛的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中国政府已与97个国家签署了103个科技合作协定。气候变化正在逐渐成为双边科技合作的优先和重点领域,在清洁发展机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政策和能力建设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合作,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成果。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领域,中国政府于201x年11月启动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希望有关国家、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与我们一道推动该计划的实施。

社会公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中国重视提高社会公众的气候变化的科学意识,努力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多年来安排开展系统的宣传、报道和全民参与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中国的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为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组织编制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加强了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对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推动全民参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气候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严峻,我们对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化,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还存在很多瓶颈,气候友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还存在很多障碍。为此,我们呼吁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以有效发挥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第一,加强科技创新,增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

科技创新在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手段中处于核心位置。这种创新要体现在气候变化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以使我们能更科学地认识气候变化的成因,更准确地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更有效地减少和消除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这种创新还要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战略的研究中,以使我们能够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正确且经济可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机制、政策和战略;这种创新更要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以使我们能够有效地突破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清洁汽车、碳捕集和封存等低碳技术的瓶颈,从而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衡量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的高低,不仅要看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自身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看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与引领作用,看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我们要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从而铺设一条通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温室气体排放少的低碳发展的道路。

第二,加强技术转让,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能力是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由于缺乏实现现有技术传播和转让的有效机制,目前,发展中国家因缺少先进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高排放特征。如不能妥善解决技术转让的问题,这一高排放特征将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持续下去。同时,由于缺乏先进有效的适应技术,发展中国家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去年年底形成的“巴厘路线图”将技术转让与减缓、适应、和资金问题一起被列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四大要素,强调了技术转让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表明了国际社会对技术转让问题重要性的共识。国际社会应在此共识的基础上,克服各种障碍,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企业参与的技术转让机制,促使气候友好技术的技术以优惠和减让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

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中国家获得买得起、用得上的先进技术,从而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客观上看,先进技术的转让方也可以通过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市场获得经济效益。中国也愿意通过开展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它们所需要的气候友好技术。

第三,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特征,决定了不可能由一个国家或少数几个国家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的难题,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共享科技成果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由之路。各国政府应从全球利益出发,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努力拓展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协作攻关,分享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形成互利共赢、技术共享、资源集成的良好格局。

我们还应大力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和区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计划,鼓励和支持各国科学界、企业界的广泛参与,形成产学研的联合互动,发达国家应为国际科技合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发达国家还应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其科技计划,鼓励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基地和培养相关人才,有效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中国政府也欢迎各国科学家参与我们的国际合作项目。

女士们,先生们!

科学技术和创新不仅在发现和揭示、而且在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依靠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中国政府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召开此次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其目的就是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此次论坛的召开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科技界、企业界、有关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充分表明了国际社会在此问题上的共识。这种共识为今后国际社会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论坛这个平台,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合作,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传播与应用,拓展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新的贡献!为联合国在201x年完成巴厘路线图规定的谈判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论坛申请书模板(精)二

光伏发电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之一,将为各国能源战略的调整、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环境保护作出巨大贡献。目前光伏并网发电占世界光伏发电市场份额的80%以上,成为光伏发电的主导市场。光伏并网发电是大规模发展光伏电力的必然之路。

但自20xx年起,光伏组件、多晶硅及其他光伏产品的价格一路下跌。而此前,受金融危机拖累,欧洲各国纷纷削减支付给光伏发电企业的补贴费率,暂停部分光伏项目的建设,导致企业投资光伏电站的热情减小。德国政府自去年起一再下调补贴电价,加剧了下游市场的价格战,全球光伏行业过去数月遭遇严峻考验,市场前景一度暗淡。

与此同时,组件价格的下跌却为开启国内应用市场提供了契机。此前,光伏组件价格高昂,一直制约着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应用,所以我国光伏产品之前主要出口国外。而如今,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或可促进国内更多企业使用太阳能来发电,而光伏平价上网也有望提前实现。“”光伏发电装机总量目标已明确上调至 15gw。特别是20xx年,中国成功安装了近3gw光伏电站。

为了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吸引更多投资商来内蒙古投资,由xx市人民政府主办,xx市招商局及大美国际资讯《光伏信息》报承办的“20xx()光伏发电高峰论坛”将于20xx年7月13-14日召开,力邀相关政府机构、电力集团、光伏系统集成商、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光伏产品认证与检测机构、光伏相关零部件生产商以及相关材料与设备提供商,共同参与此次盛会!

1.时间:20xx年7月13-14日

2.地点: 内蒙古饭店

3.会期:1.5天

1.主办单位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风能信息中心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xx市人民政府

2.承办单位

xx市招商局

大美国际资讯《光伏信息》报

3.特别支持企业

迅得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schmid solar shenzhen ltd.

4.新闻媒体(省级以上新闻机构约20人)

人民日报、新华社 、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每日经济新闻、南方周末、科技日报、环球企业家、中国电子报、中国能源报、内蒙古省级媒体2家。

大会邀请国内外客商、新能源企业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内蒙古各级政府、项目与技术持有者约300人。

1、20xx年7月13日下午

13:30 --- 17:30 论坛开幕式及政府报告

17:30 --- 18:30 政府招待晚宴

(支持企业领导与市领导、发改委、能源处领导一起就餐)

19:30 --- 22:00 内蒙古昭君文化节文艺晚会

2、20xx年7月14日全天

08:30 --- 17:30 论坛会及高峰对话

3、20xx年7月15日

08:30 参观呼和浩市光伏企业并返程 / 草原旅游(自费)

论坛开幕式7月13日下午

时 间:13∶30--17∶30

地 点:中国 内蒙古饭店

主持人:xx市领导

论坛申请书模板(精)三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xx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首先,我要感谢施瓦布主席的盛情邀请和周到安排。本届年会意义特殊,在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之中,各国政要、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聚集在这里,围绕“重塑危机后的世界”这一主题,共同探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举措,探索全球综合治理之道,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体现了会议举办者的远见卓识。各方面热切期盼从这里听到富有智慧的声音,凝聚战胜危机的力量。我们有责任向世界传递信心、勇气和希望。我预祝本届年会取得成功!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各国和国际社会纷纷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提振信心、缓解危机、防止金融体系崩溃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场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而过度扩张;金融及评级机构缺乏自律,导致风险信息和资产定价失真;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不匹配,金融衍生品风险不断积聚和扩散。“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必须从中认真吸取教训,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根本上找到化解危机之策。

坦率地说,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也造成较大冲击,我们正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是: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我们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一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施结构性减税。中国政府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元的两年计划,规模相当于20xx年中国gdp的16%,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既有“”规划内加快实施的项目,也有根据发展需要新增的项目。这个计划经过了科学论证,在资金保证上作了周密安排,其中中央政府计划投资1.18万亿元,并带动地方和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主要是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出台中小企业、房地产交易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二是大频度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中央银行连续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分别下调1.89和2.16个百分点,大幅度减轻企业财务负担。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2个百分点,中小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4个百分点,共释放流动性约8000亿元,使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幅增加。出台一系列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扩大贷款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三是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我们抓住机遇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汽车、钢铁等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既着眼于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又致力于产业的长远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我们不断完善和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放宽市场准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是16个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今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资金投入增幅将大大高于财政收入增速。我们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预计三年内各级政府将为此投入8500亿元。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今年将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和优化教育结构。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是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减缓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总的看,这些重大政策措施,注重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综合协调、相互促进,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对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危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经过努力,在战胜两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的同时,20xx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粮食连续五年丰收,总产量达到5.28亿吨;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银行体系流动性和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有利于提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有利于减缓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趋势,有利于增加中国的进口和对外投资,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给其他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经济能不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有些人可能会有疑虑。我可以给大家一个肯定的回答: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由于我们正确判断形势、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制定并实施的既应对当前困难又着眼长远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开始见到效果,今年将发挥更大作用。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和增长潜力,它将有力支撑中国经济在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信心来自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们建立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成本较低;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社会资金充裕;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树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发展道路;我们的人民拥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与意志,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历史悠久的中国在逆境中焕发更加强劲的生命力。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根本改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中蕴藏着新的机遇。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女士们,先生们:

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战胜这场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信念的力量,远比想象的更为强大。国际社会和各国的当务之急,是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在经济困难面前,各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有信心,国家领导人和各国人民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企业对投资有信心,个人对消费有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务实合作是战胜危机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家的命运已紧紧联系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金融危机检验着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诚意和水平,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只有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同舟共济,才能有效应对危机。承担责任是战胜危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各国政府坚定、勇敢、负责地承担起责任,对于稳定金融秩序、防止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加深,十分重要。政治家要有远见卓识,既要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负责,也要对国际社会负责。当前,应当抓紧落实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以来达成的广泛共识,不仅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渡过当前难关,而且要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健康、稳定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为此,我提出以下意见。

一是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危机关头越要坚持开放与合作。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加大危机的严重程度,还会使危机持续更长时间,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要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坚定地支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达成平衡的结果,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补充,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是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快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这场危机充分暴露了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和治理结构的缺陷。要加快主要国际金融组织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合理的全球金融救助机制,增强履行职责的能力。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积极发挥其在维护国际和地区金融稳定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三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防范金融风险积聚和扩散。各国金融当局应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加大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监测力度,防范金融风险跨境传递。扩大国际金融体系监管的覆盖面,特别要增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监督,建立及时高效的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标准,完善会计准则、资本充足要求等各类监督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和各类金融产品透明度。

四是切实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要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尽量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害,帮助发展中国家保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国际金融组织应该通过放宽贷款条件等措施,及时救助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国际减贫进程,特别要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援助力度,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协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挑战,建设人类共有的美好家园。面对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疫病和自然灾害、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恐怖主义蔓延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也难以单独应对,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这里,我再次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谋求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愿意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积极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实现世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严冬终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临。让我们坚定信心,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

谢谢大家!

论坛申请书模板(精)四

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发布会暨企业文化论坛方案

二0一三年二月

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发布会暨企业文化论坛方案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把企业打造成好企业,向社会奉献低碳多彩新生活,特举办本次发布会。

物化聚北 天人合元——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发布会暨企业文化论坛

成立会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组长:

成员:

负责照相、摄像、宣传报道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议程:

内容: (1)文化引领 (2)人才取胜 (3)敢于负责 (4)勇于创新

论坛申请书模板(精)五

主席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山城达沃斯银装素裹,世界经济论坛20xx年年会盛况空前。有机会出席这次会议并向全体与会嘉宾发表特别致辞,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本届年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加强合作,促进发展,实现共赢,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很赞同“负起抉择重任”的会议主题,愿借此机会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目前,国际形势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并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类认识、把握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能力,展现了新的发展前景;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演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大大扩展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了商品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同时要看到,当今世界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局部战争和冲突仍时有爆发,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传播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重大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新的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不断出现;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增长,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严重。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应同心协力研究促进发展、破解难题之策;要顺应世界发展的巨大趋势,加强合作,共同缔造世界持久和平与更大繁荣。中国坚决支持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呼吁国际社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第一,继续扩大经济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强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有利于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发展经验,发挥各自优势,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对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和地区应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国际社会还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来自安全、自然灾害等领域的挑战。

第二,构建资源节约型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人类必将受到严厉惩罚,最终也会危及发展本身。为了我们的美好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应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要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

第三,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应加强多边、双边贸易合作,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取得进展,实现“发展回合”的目标。要继续在平等基础上推进南北对话,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要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创造更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第四,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发展水平,尽快缩小日益拉大的南北发展差距,既是国际社会的责任,也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中国家对自身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发达国家应切实承担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切实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加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官方援助;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使发展中国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经济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风险,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这次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高度关注中国经济。借这个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发展最快、进步最大、变化最深刻的历史时期。1979年至20xx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居民消费水平年均提高7%,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xx年,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过了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20xx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5%。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7亿美元,由20xx年的世界第4位提升到第3位。目前,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左右提高到约4%;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6%左右。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长期持续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本世纪头20xx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十几年,我们将努力把握机遇,用好机遇,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到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两番,达到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战略和政策选择失误,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针对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中国政府研究制定了应对之策,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串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世代代永续发展。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重点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第一,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对解决这个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我们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产业格局。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第二,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制度性障碍。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将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促进国有经济发展壮大;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促进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眼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进一步扩大开放,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我们将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信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律法规,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我们将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健全法制,依法办事,改进服务,提高效率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条件。中国政府热诚欢迎和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欢迎外商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国有企业改造改组,欢迎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生产制造基地和地区总部。中国社会稳定,国内市场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各国企业都可以在中国大展宏图。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努力使广大民众满意,切实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将继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大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将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相适应,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国际环境对我国的发展比较有利,国内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明显增强,企业自主增长的机制开始形成,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战胜困难,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各国经济依存度提高的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更加开放与繁荣不仅会造福于13亿中国人民,也必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大量投资机会和广阔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20xx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xx年,中国进口总额达5600多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今后进口还会继续增加。中国人民爱好和平、需要和平。中国坚持走和平、合作、发展的道路,决心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通过发展自己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绝不会对别国构成威胁,将来即使发展起来了,也不会威胁别人。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作为非官方、高层次、跨领域、有影响的组织,世界经济论坛对促进中外政府和企业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经济论坛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20xx年来,双方的良好合作不断扩大与深化。近年来,世界经济论坛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中国政府对此表示高度赞赏。我们积极支持世界经济论坛继续发挥作用,愿意与世界经济论坛扩大合作关系。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各国人民唇齿相依、命运休戚相关。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促进世界经济更加繁荣,实现全球持久和平,建设人类更为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奋斗!

论坛申请书模板(精)六

尊敬的同志们:

很高兴来参加由县政协主办,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工业园区(筹)管委会、镇人民政府承办的经济中心建设与发展论坛。这次论坛对我来讲,对大家来讲,对镇和园区未来的发展来讲是大有裨益的。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 向亲临本次会议的各位州里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向为本次会议顺利举办而付出辛勤劳动的政协各位主席、各位秘书长、各专委会主任及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向积极撰写论文,为经济中心和园区建设把脉的各位高人表示深深的谢意。按照会议的安排,我在这里讲两个问题,不对的、不妥的请林主席、各位副主席及所有与会人员批评 指正。

一、对会议的估价

看了大家的文章,听了部分同志的发言,深感启发很大,受益匪浅。总的感受有三点。

第一,这次会议是一次让人感动的群英会议。感动之一,来自州政协、州委办、州委党校、州发改局等州直重要部门对本次会议的极大关注与支持,州委政研室、州委党校、州发改委的领导和专家亲自撰写论文,并在会议上宣读演讲,对大会进行具体指导,其作风十分了不得。感动之二,来自县政协的各位主席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政议政,为振兴经济献计献策,其品质十分可贵。感动之三,来自各个阶层的精英和有识之士对经济发展、对镇经济发展、对工业园区发展怀有的拳拳之心,其雄心大志十分难得。

第二,这次会议是一次让人启迪的问计会。听了大家的交流发言,在经济中心如何定位、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收获。如王庆喜等同志提出的用“四个理论”来指导和谋划经济中心建设;刘传谊等同志提出的用开明、优质的软环境来推进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建设;谭天魁同志提出的用完备的财政体制来保障、促进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建设;冯雁鹏同志提出的用科学规划 、科学定位来经营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等同志提出建设经济中心要遵循自然规律、重视人才、发展物流;胡敏同志提出的突破镇土地瓶颈以及谭昱同志提出的经济中心的战略构想和目标措施等观点和认知都值得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的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认真消化吸收。这些意见和建议,对直接从事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同志来讲无疑是一剂剂良药,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会后,建议镇党委、政府的各位中层干部、全体党员和工业园区的各位干部认真拜读、认真体会。

第三,这次会议更是一次传播先进理念,解放思想 ,掀起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大干快上热潮的促进会。成就一件大事需要积极先进的理念武装,更需要各级各部门、各个方面统一的意志和坚定执着的行动来落实。本次论坛的宗旨就是要把加快发展的要求和主观愿望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变成加速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实际行动。应该说,这次论坛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我相信,它必将有力地推动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顺利健康发展。

二、关于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

个人认为,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建设有以下基本问题需要大家一起研究思考。

(一)为什么要提出把建成经济中心,为什么要在经济中心所在地建设工业园区?

建设经济中心的理论依据众多论文作者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我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建设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的现实依据。

第一,逃生的紧迫任务。众所周知,黄土坡是滑坡地带,黄土坡还住着 多名父老乡亲,还有部分企业和市场。出于对老百姓生命财产的重视和尊重,出于对老百姓的真正负责任,县委、县政府果断提出避让搬迁的举措。这一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积极响应。老百姓的搬迁安置需要容量,需要空间,何处去安置?江北地区紧邻长江,处在相对不稳定状态,不宜选为安置地。正好是一个理想的安置场所。当然也不可能一下接纳 人,但可以将白土坡、大坪一带的企业搬迁到,腾出地方安置移民,这样既减少了安置的成本,也降低了安置的难度。

第二,转向的时代要求。此前十年,县委、县政府为长江库区、清江库区的移民搬迁安置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劳动和努力,两个库区近8万移民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搬迁安置,为三峡工程建设和水布垭电站顺利蓄水发电做出了重要贡献。移民搬迁这个阶段性任务完成以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心理应转向发展经济,尽早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再不转向,我们就将错过一次很好的机会。经济中心和工业园区建设就是工作转向的实现地和主战场。

(二)经济中心建设要着力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建设经济中心不是一个口号,需要切实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个人认为,经济中心建设要解决好以下关键性问题。

第一,用人机制问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没有人才支撑和运作,经济中心和园区将一事无成。经济中心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来谋划、经营和建设。经济中心建设的主体是人,人这个要素是首要的,是决定性的。人,不是简单的人的数量,更重要地是人的素质。一是要有一套灵活的用人体制和机制,要的人进得来,不要的人出得去。没有这样的体制和机制,建设经济中心也是喊口号、“打调子”。二是要加强人才培训,通过培训干部、培训创业人才来增加人才的规模和数量。三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让能做事、会做事、愿做事的人享受到应有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城镇功能提升问题。镇目前的城镇功能是不完备的,有哪些功能要完善呢?目前主要解决好城镇的供水、供气、供电和街道硬化、清洁等问题。恕我直言,尽管镇历届党委、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但镇的脏、乱、差仍没有实质性改观。所有到过的领导,对这里的街道环境、城镇管理印象不佳。一方面或许是城建局的职能延伸不够,但另一方面也是镇党委、政府的决心和力度不够。只要下定决心,发动广大干部和群众都来参与城镇管理,街道应该是可以干净整洁的。今后镇干部的主要工作要转到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上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上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