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2:06:09 页码:7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优秀8篇)
2023-11-18 12:06:09    小编:ZTFB

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合理地进行决策和判断。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接下来是一些值得一读的总结样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篇一

近年来,和平区积极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工作协调机制基本建立。成立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出台《和平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方案》,明确建设工作任务和步骤。区各部门相应建立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先后出台和平区企业信用信息收集和公开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文件,为和平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行业和部门信用建设稳步推进。推进相关行业和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推行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建立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建立了公安、司法信息公开、发布和查询系统,推行“黑名单”制度;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行业自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及应用取得良好成效。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录和平区的信用主体数量和区信用报告查询量均居全市前列。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事业单位跨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

信用服务市场初步形成。信用服务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担保等多种业态并存发展的良好格局,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本土评级机构品牌。

和平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信用工作推进机制有待完善,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设相对滞后;覆盖全区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建成,公共信用信息的记录、征集和共享水平不高;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信用中介服务的成熟度和市场化程度偏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经济主体信用意识亟待加强;政务诚信度和司法公信度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等。

(二)基本原则。

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立法执法、资源整合、需求培育、示范带动、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推动作用。注重发挥企业、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在行业信用建设、信用产品开发使用和信用服务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按照国家要求和市里的部署,结合和平实际,统筹规划,明确总体思路、目标和实施步骤。围绕发展需要,选择重点领域和典型部门率先开展信用建设,抓住关键环节,形成工作示范,有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健全法制,规范发展。建立健全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强化对信用信息采集、记录、建档、整合、共享、公布和使用等全过程的管理,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范有序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切实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用主体合法权益。

共建共享,强化应用。打破“条块分割”,推进行业和部门共同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促进行业和部门间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有效对接,深入推进信用信息、信用产品的应用。

(三)建设目标。

到2017年,初步建成与和平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与运行机制,成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先行区。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以及覆盖全区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框架基本建成,信用服务市场发展初具规模,部门和行业间联动奖惩机制、新时期和平诚信文化初步形成,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

到2020年,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成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成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规范运行的示范区。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健全完善,覆盖全区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功能齐备、运行良好,信用服务业成为天津市现代服务业重要新兴产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较为健全,形成新时期和平诚信文化和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环境氛围。

二、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篇二

商务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进一步加强行业诚信管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实施分类监管,强化守信自律,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到2020年,实现企业信用档案全覆盖,商务诚信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立与经济国际化相适应的市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生产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质量承诺制度、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公开制度、信用评价制度、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分级制度、重大质量事件企业主动报告制度以及重点产品质量追溯、隐患排查、产品召回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生产准入和退出信用审核机制。动态记录、更新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信用情况,推进各部门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和形成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机制。开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与质量信用评价,将企业的信用状况列为企业生产许可、食品认证、强制性认证、质量奖励等工作的考核条件;依法向社会披露和曝光安全生产和质量失信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以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强化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监控和抽查。加强对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风险的监测、评估、预警、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到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信用档案覆盖率达到100%。

流通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完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及居民服务、流通服务、进出口等流通企业信用档案。逐步建立以商品条形码等标识为基础的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对不同信用等级的流通企业实行差别化待遇,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违法失信行为。支持商贸服务企业信用融资,发展商业保理,规范预付消费行为,鼓励企业扩大信用销售,促进个人信用消费。指导流通领域行业协会、商会在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以及现代物流、连锁经营、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投资及劳务合作、重点产品出口等领域,开展企业信用认证和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税务领域信用建设。依托税收征管系统,提高纳税人信用信息采集质量,建立完善纳税人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加强与涉税部门的信息合作与信息共享,依法进行涉税信息的比对、交换。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纳税信用评价条件、评分标准、评定结果的公开方式、奖惩措施等,按规定及时对纳税人的欠税情况进行公告,加大对偷税、抗税、骗税等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提高税源监控效能和税收风险防控水平。加强诚信纳税宣传,推行诚信纳税承诺制度,与重点纳税人签订诚信纳税承诺书,并逐步扩大承诺制度覆盖面,提高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

价格领域信用建设。完善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倡导诚实标价、明码实价,提高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的覆盖面、准确度和公信力,增强价格政策透明度,维护消费者的价格知情权。建立健全企业价格诚信数据库。强化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价格违法行为,公开曝光社会影响大和屡查屡犯的案件,加大对价格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推动完善企事业单位物价员制度等相关价格管理制度。

政府采购领域信用建设和招投标领域信用建设。完善政府采购、招投标领域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及不良信用记录公示等诚信管理制度。健全政府采购供应商、代理机构、评审专家以及相关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建立涵盖招标投标情况的信用记录和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完善全区统一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和电子招投标系统及其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全区综合评标专家库建设与应用,实现政府采购、招投标信用信息的共享和集中发布。完善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联动惩戒,充分利用工商、税务、金融、安全监管等部门以及检察机关提供的信用信息,加强对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信用管理。鼓励市场主体运用基本信用信息和第三方信用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供应商和投标人资格审查、评标、定标和合同鉴定的重要依据。

统计领域信用建设。建立统计违法案件公开通报、统计诚信管理和统计失信惩戒等制度。将统计单位、统计中介(代理)机构和统计调查企业的失信行为纳入信用档案。以查处统计弄虚作假行为为重点,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强化统计执法检查,依法打击违法干预统计数据、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参与弄虚作假、统计调查对象拒报及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等行为,加大对统计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开展诚信统计承诺活动,加强诚信统计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诚信统计意识和依法统计观念。

中介服务业信用建设。建立完善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鉴证、会计、担保、评估、代理、经纪、职业介绍、咨询、交易、检验检测等类型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实行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记录披露制度,开展中介服务业信用评价,将有关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到2017年,建立规范的主要中介服务业信用评价机制基本框架;到2020年,全区主要中介服务业基本建立规范的信用评价机制。

会展、广告领域信用建设。加强对会展和广告领域市场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资质、骗展、发布虚假广告等相关信息的记录、更新和整合。探索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开展会展和广告业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建立规范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规范会展和广告市场从业人员资质认定、职业培训和管理、评级评优等活动,强化广告制作、传播等环节各参与者责任,加大对骗展、制作和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会展和广告市场经营机构行为准则及从业人员诚信从业准则,推动会展和广告领域市场主体提高守信自律意识。到2017年,建立规范的会展和广告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基本框架;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会展和广告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篇三

我们来看看豪迈公司的哪些做法培养了诚信惯性:。

1.员工自己记录加班时间。

2.厂区内无人值守的诚信超市。

3.公车私用的使用及里程记录。

我们在营造诚信的企业文化时可以参考上述的做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1.思想教育,企业诚信是一种观念,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一定要让员工认识并理解“诚信”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是应该恪守的原则,决不能因图一时之利,而损长远之计。

2.有职位差别无阶级差别。企业高层要认识到,因为高质量的产品是通过他们制造出来的。五粮液集团总裁王春国说过:“功劳应该属于职工”。

4.企业还要建立诚信经营的奖惩机制,可以是稽查机制,对生产经营中穿插的诚信管理方面进行随机抽查,保证威慑力。

5.企业在实践中以一定形式参与一定量的公益性的社会诚信活动,加强社会对企业的诚信认识,有利于增加诚信的xxx连坐xxx惩罚,约束失信行为。

利益至上、欺瞒诈骗的错误xxx市场经济xxx模式必然是错误的,在信息逐渐透明化的今天,李逵必会战胜李鬼,李鬼终将被淘汰。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篇四

建筑会计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的整体规划进度来进行管理。建筑会计行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需要企业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还需要相关会计人员具备一流的核算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过高的思想觉悟。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工作,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加快,会计电算化也不断的完善,传统的会计已经不适合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所以会计电算化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建筑会计在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加快,建筑会计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传统的会计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建筑行业发展需要,这也就导致建筑会计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以下对其进行分析。

(一)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建筑行业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这也就使会计人员虽然数量相对较大,规模较为壮观,但质量上却不是很好,据相关调查,建筑行业的会计,有13%没有《全国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属于无证上岗,这些状况都表明了现代建筑会计行业的状况,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大,但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对建筑的工程财务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聘用,对建筑会计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全面提升。

(二)建筑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经济管理信息,企业以此作为依据,对企业的经营投资进行决策,这也就对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的质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由于这些信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工程质量与进度都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准确性与真实性。建筑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财务、经营等多个方面,由于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了很多不良的问题,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对信息进行更改、或者造假,导致信息失真的状况时有出现,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信息无法进行真实的反应,也就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方案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声誉。

(三)人员分配不均匀。

通过对我国的建筑会计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建筑会计行业的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建筑行业会计与其他行业的会计一样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核算的工作相对较为简单,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并不高,而对财务进行管理的工作就不同了,财务工作对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对人员的组成要求也相对较高,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也比较复杂,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可以对业务进行熟练的操作,了解会计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对建筑行业的行业规则进行充分的了解,将会计核算方法与管理理论与实际的工作进行结合。对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全面提高,实现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职业道德相对较差。

建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至关重要,建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是诚信问题,诚信是会计的最基本职业道德,只有会计人员具备诚信意识,才能对工作负责、对企业负责,并提供相对较为真实的财务信息;其次就是素质的问题,会计人员负责财务的日常管理工作,所以会计人员必须有自律性,不仅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也要形成会计机构的相互监督机制,更好地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

(五)缺乏信息技术。

在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下,会计的工作方法全是人工作业,而且工作量很大,每天重复着记账、算账以及报表编制等工作,不仅工作枯燥乏味,而且对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工作出现错误的几率也很大。同时,对财务内部的控制方式大多比较单一,而且基本都是人工的操作,很耗费精力;对报表的编制是一项极其耗费人力的工作,也要求工作人员对报表设计的内容加以了解,熟练地掌握报表的运算关系,其程序极其复杂繁琐,在工作人员对报表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才可对报表进行编制。此外,每年度的报表都存在一定的变化,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加强自身的业务技能水平,并对报表的编制方法及时进行更新。这就需要结合信息技术,采取会计电算化的方式进行财务的`管理工作。

二、针对建筑会计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

在建筑会计行业加大对会计的诚信教育与宣传力度,以此来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并建立一支素质相对较好,专业技能相对较高的队伍。尤其是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做到持证上岗,避免出现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忽视企业利益的状况。同时也提高会计工作的透明度,确保会计工作的公正、公开,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二)建立信用档案、完善监督机制。

为了建立建筑行业内部人员的诚信意识,可以通过信用档案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信誉状况进行记录,并将这份档案以公开的形式展现出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障工作人员的高素质。目前我国会计领域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组织内部的问题之外,我国的法制建设还需完善,监督体系还需加强。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确定责任制,规定信息失真的责任人为单位相关负责人,从而加强约束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行为。

(三)优化人员配置。

由于建筑会计行业的起步较晚,所以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用人制度,所以在人员的分配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这就需要对用人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对各个部门的人员进行调配,重新安排,并加大对人才的吸引与培养。同时,企业也应该对会计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促进建筑行业会计的发展与进步。

(四)更新核算的方法。

我国的会计核算方式相对较为落后,这就应该对其进行更新,财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凭证进行查询时,财务电算化软件可以提供多种查询条件,同时保障其过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三、结语。

我国的建筑会计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同时,在会计的管理过程中加入信息技术,以科技来推动建筑行业会计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责任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会计行业存在的弊病。

参考文献。

[1]董玉娟.浅析建筑会计行业存在的问题[j].时代金融,(08).。

[2]齐延丽.建筑会计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1(10).。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篇五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兴盛起来,并且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这就加快了建筑会计行业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会计存在的弊端逐渐的暴露出来,想要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就应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同时传统的建筑会计模式已经不适合目前的发展需求,这就应该对其进行完善与更新。本文对建筑会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篇六

摘要:文章讨论了通信行业的特征,对企业诚信经营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通信运营商诚信问题和消费者诚信问题,并对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诚信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通信行业;诚信;问题;对策。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消费者对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诚信经营,品牌经营,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拥有更多的忠诚客户,才能有更大和更稳定的市场份额。

(一)通信行业特征。

通信行业不提供实物产品,其本质是服务行业,通信运营商的收入,来源于为客户提供的电信服务,因此,电信服务就是通信运营商的立身之本。建立一套有效的客户服务体系,将成为各大运营商提高利润的主要途径,诚信服务、优质服务是通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

通信企业诚信经营,主要体现在为客户提供的通信服务,包括电信业务和其它服务。通信企业要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电信业务,同时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具体内容有业务宣传、营业窗口服务、通信工程安装、通信质量保证等。

服务是通信行业的本质,以诚信为本的经营宗旨,是通信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稳定客户关系,是建立在客户对企业信赖的基础之上。打造诚信服务品牌,就要增加客户消费透明度。由于通信行业特征,客户的通信消费,只能以运营商的计量为准,客户难以重复计量验证,这一点有别于工业企业生产。因此,通信运营商的诚信,成为客户关注的热点。目前,提供“透明的、放心的”消费清单,是赢得客户信任的基础。

(一)行业间经营诚信比较分析。

“充值卡过期作废”、“投保容易,理赔难”、“本店商品售出概不退换”、“欠交物业管理费六个月以上的住户,物业公司有权停水停电”。我国消费者对这些条款和现象都不陌生,但是,日益成熟的消费者,对“霸王现象”和“霸王条款”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价格诚信方面,广受好评的是中国移动,其次是中国联通,而评价最差的是中国电信。这样的调查结果,增强了企业危机意识,促使通信运营商加强诚信建设,规范通信市场行为。多年来,政协委员不断质疑移动双向收费,要求单向收费。直到,移动公司对此才有所松动,准备改进资费政策,但是,还没有完全实行单向计费。可见,随着通信市场规范管理加强,运营商对诚信经营,其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三、通信运营商诚信问题。

(一)经营中的诚信问题。

一些电信运营企业,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价格提供服务业务。世通假账事件、qwest通信涉嫌虚报利润等欺诈案,极大损害了通信公司的诚信。

(二)服务中的诚信问题。

虚假广告宣传,欺骗用户;格式化合同、违约不负责、电话卡余额不返还、短信陷阱等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小灵通掉线,覆盖范围小而无法通话却继续收费。

(三)互联互通中的诚信问题。

个别主导电信经营者,出于“保住用户阵地、维护自身利益”的狭隘意识,在与新兴电信企业网间互联时,不是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全面履行互联协议,而是以各种借口拖延网间业务开放,人为设障,降低互通率和互通质量,损害了互联他方及电信用户的利益,磁卡电话这一矛盾十分突出。

(四)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

以排挤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提供服务业务的不正当竞争,一轮又一轮的恶性“价格战”,电信企业网络间的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电话卡的随意打折、ip电话接通率不高、cdma移动手机不畅等等,这样的竞争是一种无序的竞争态势,势必影响电信行业的健康发展。虚假广告宣传,散布假信息,电信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对用户的不尊重、不信任,甚至进行欺骗行为。

(五)企业履约中的诚信问题。

近年来,电信运营企业在通信管理局、行业协会的倡导下,为共同规范电信市场,制定了行业自律公约,在协约中,各企业都本着诚信的原则,以自身的品牌、信誉向政府、企业同行、消费者做出了规范市场、诚信经营的庄严承诺,并表示自愿接受公约的约束,但实际执行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四、通信消费者诚信问题。

(一)用户频繁换卡。

因为不需要办理任何身份证明和登记材料,一些人利用话费结算的滞延时间,恶意欠费,把手机卡打爆,扔掉换新卡。

(二)恶意欠费。

取消电话初装费后,电信运营商经营风险骤增,恶意欠费现象大幅攀升。欠费者向电信局申请延期缴款,然后无限期地拖延时间,以及个人使用假身份证,在出租屋登记装机之后,又不停地变换地址,使电信部门难以找到事主。巨额欠费无疑会给运营商增添经营压力,扭曲企业财务信息,甚至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效益的增长。

五、诚信问题原因分析。

(一)监管部门公信度不够。

从开始,国家设立了中央以人事权为主的电信管理体制,实行信息产业部、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对电信市场的两级管理,由于授权不充分、职责不明确、队伍不成熟等原因,一些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某一家运营商的代言人。这样,监管部门在市场竞争中,调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时,角色错位,信用缺失。

(二)管制政策和手段滞后。

在电信市场改革初期,为了引入竞争机制,我国实行的是非对称管制政策,非对称管制是促进有效竞争的一个常用手段,它可以用扭曲的政策校正市场的扭曲。但是,随着新的电信竞争格局的形成,不对称管制成了一种某些电信运营商的保护政策,使市场竞争的主体处于不公平地位。

(三)通信法律不完备。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电信业如何通过法律、法规,调整电信监管部门与相关主管部门的关系、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已是摆在中国电信业面前的一个紧要问题。国外电信业大多是先立法、后改革,我国是改革超前于立法,至今只有一部《电信条例》,从而导致竞争规则不完善,法制建设明显滞后,监管部门依法行政的权威受到影响。短信息服务,以惊人速度发展,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负面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而现行的法律对此还是空白。

(四)欠费中的法律漏洞。

电信运营企业与用户,是平等主体的民事关系。长期以来,电信用户一般是先消费后付款,致使电信欠费和恶意欠费现象相当普遍,而且对一些恶意欠费者,难以避免和追究。其原因,电信立法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恶意欠费占欠费用户总数的40%-50%,其拖欠的费用占了85%以上。

(五)通信技术防范欠缺。

目前固定电话未能做到适时计费、适时出账;欠费难以形成防范和催交合力;未建立固定电话充值系统,无法做到从源头上防范;未建立反欺诈联盟及数据库,各运营商各自为战,“抢拉”客户,为用户欠费提供了可乘之机。

(六)欠费工作管理松懈。

近年来,由于通信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着发展、服务的巨大压力,重市场开拓,轻对欠费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具体表现在营业把关不严,用户资料修改不及时,欠费催交网络不完善,特别是为了增强开发市场力度,对代理商考察不严,素质差的代理商,为了增加业务收入,放松对用户资格审查,如认可复印身份证开户,从而增加了欠费概率。

(七)取消初装费。

7月1日,国家取消了固定电话初装费,用户装机费用降至几十元(除终端设备外)。承诺使用一年以上,甚至赠送话机等。因此,当欠费超过百元后,有些用户就弃机,另装或转用其他通信工具,从而形成欠费。

六、诚信问题解决途径。

(一)用法律来约束诚信。

建立诚信体系,必须依靠法律保障。我国已经把诚实信用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并在多部法律中做出明确规定,但从实践来看,仅有这些法律规定还不够,还须制定信用制度方面的专门法律,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企业、组织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在全社会建立诚实信用受益,失信者受损,违法者受惩的机制,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全社会动员,着力构筑社会诚信体系,主要包括:

1、大力营建社会诚信氛围,培育社会诚信意识。只有全社会确立了强烈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评判标准,才能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恪守最基本的准则,珍惜个人和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2、营造、整治企业诚信环境。企业诚信环境的营造和整治,要立足于治本与治标、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尤其要借鉴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诚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构筑企业、个人诚信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诚信服务体系。建立社会公众举报监督制度,从物质、精神上鼓励公众检举企业、个人诚信缺失状况。

(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是社会公共服务自律性组织。政府要结合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查、自纠、自管的自我约束功能,这有利于形成企业互相监督、自觉守法、公平竞争的环境。

(四)建立和完善电信企业诚信制度。

1、建立企业诚信文化,使恪守诚信变为每一个电信企业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防止企业信用危机产生。企业诚信文化方面的建设包括:首先,将诚信经营上升到企业理念的高度,把诚信经营的理念,融入员工的潜意识。让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把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的准则,转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其次,电信企业应加强内部诚信教育,树立诚信经营的道德思想观,这是企业内部诚信经营的基础。此外,应加快建设电信企业内部诚信经营管理机制,促使企业形成诚信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突出诚信,建立员工岗位信用制度、职责信用制度,并逐渐延伸到员工的个人生活信用。最后,建立健全公司诚信管理评价机制,将员工诚信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定期按相关制度和标准对企业进行诚信评估。

2、建立用户信用管理制度。实施对用户进行信用度的评价、对用户的消费过程进行监控、对信用等级差的,以及上了“黑名单”的用户,进行及时地清算和处理,从而引导和规范用户的消费行为,营造良好的诚信消费环境。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电信行业,要加快培育信用观念,健全信用制度,完善信用体系,这对促使电信市场有序进行,保证电信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宁.电信欠费的原因及对策[j].亚太经济,(6).

5、郑宏.电信欠费问题严峻如何解决用户欠费难题[j].通信世界,2004(7).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篇七

各位领导:

根据总队的工作安排,下面我代表中队向各位领导汇报我们在建立正规化执勤秩序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军队的正规秩序,就是在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中,按照条令条例规范部队所有场所、所有工作、所有环节和所有成员的行为,使之处于规范化以及具有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行的状态。执勤秩序,位列消防部队“四个秩序”之首。正规化执勤秩序,主要是部队保持常备不懈的状态,我们要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保证随时能够完成作战、执勤、抢险救灾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等各种任务。所以,对于我们消防部队来说,建立正规化的执勤秩序,就是要保证我们消防部队能随时拉得出、打得赢。

认识的提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中队始终把增强执勤意识、抓好战备教育作为中队建立正规化执勤秩序的首要任务。

中队党支部从每年年初开始就对照《大纲》要求和全年计划讨论全年的执勤备战工作

每月都要针对值班备勤情况或结合工作总结专题研究一次。

总结分析执勤中的重难点问题。每当遇有临时性工作。

比如上级对执勤备战工作有新指示、部队有重大安保任务、本单位遇到突出问题等情况时。

中队党支部都及时召开会议集中会诊。

化解问题。

纠正偏差。除此之外,中队支部成员、班长骨干还经常以茶话会、碰头会的形式互相沟通,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开展和完善部队执勤备战工作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总结经验,查摆分析,寻找对策。

作为一支部队,战备思想和战备意识是每名军人都应该牢固树立的。为此,中队每逢重大节日、重要任务前都要对官兵进行消防部队性质、职能和形势、任务的战备教育,使中队官兵明白,我们消防部队的性质所决定了我们时刻都可能面临火灾和各类灾难,时刻都可能面临奉献和牺牲。通过教育,使中队官兵时刻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高昂的斗志和战斗训练热情;我们在加强定期教育的同时,还注重开展随机的战备教育,利用交接班、出警后、保卫后等时段随机进行总结讲评,对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点评。通过讲评,能够快速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使官兵将执勤战备意识长记于心,极大的提高了中队的战斗力。

中队紧紧抓住辖区内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和地下建筑的火灾特点,强化全体官兵的业务理论学习,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范围,进一步增强消防业务基础理论学习的针对性,把各类火灾处置方法和灭火战斗行动等消防员必须掌握的火灾扑救常识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同时,中队为提高官兵对业务理论学习的兴趣,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理论学习,例如:中队每周三开展“百家讲坛”活动,每个官兵都参与其中,活动中官兵要上台演讲,讲解装备器材,讨论灭火救援战术。通过此项活动,激发官兵业务学习的热情,有效提升官兵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

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一支部队,要保持常备不懈,必须加强战备。战备值班反应灵敏,战备预案贴近实战,战备检查落实到位,部队才能做到在任何复杂情况下,都能临危不惧,反应迅速。反之,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就无从谈起。

在中队日常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战备值班放在第一位,不管在什么场合开展什么工作,首先要考虑是否影响值班备勤工作。为此,中队认真落实每日的战备值班和战备交接制度,从干部做起,时刻保持至少两人值班,坚持每天早上实施战备交接。如值班干部不足时,及时向大队请示调派参谋顶班,并且我们在落实战备值班制度时,强化正副班职责分工,例如:当遇到电梯被困、摘马蜂窝等没有涉及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抢险救援出动命令时,由值副班干部与其他干部带队出警,正班干部留队备勤;当遇到跳楼,车祸等涉及到人员生命安全的抢险救援出动命令时,由值正班的干部与其他干部带队出动;当遇到车辆和人员未全部调动的火警命令时,当日正副值班干部带队出警,其他干部备勤;当遇到重大火灾或抢险救援事故,要求全部车辆人员出动命令时,所有战斗人员和车辆出动进行处置。这样一来,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值班分工,避免出警混乱,而且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第二出动。

中队制定多种场合的出动制度规定。例如,在学习室组织学习时,我们会将第一出动的人员安排在靠门的位置;在俱乐部组织活动时,为防止音响过大听不到警铃,我们安排了应急通信员随时人工通知;在人员外出训练时,安排专人负责联络,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把落实战备交接作为周末人员请假外出的前提条件,规定各班长为战备交接的把关员,未做好战备交接的一律不予准假,确保所有官兵随时处于战备状态。同时,中队严格落实战备检查制度,采取每周定时检查和重大执勤保卫前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消防车辆、随车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等执勤装备设施进行检查、保养和测试。要求各类装备器材按规定位置摆放。执勤装备器材和设施损坏或缺失时立即上报,及时安排维修和补充,做到“小病不过夜,大病尽快修”,确保执勤装备和设施完整好用。

“六熟悉”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和基础性的业务工作,既是执勤战备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六熟悉”工作开展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部队遂行战斗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部队能否实现灭火救援中的“五个第一时间”和抢险救援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因此,中队高度重视“六熟悉”和防消联勤工作,针对我辖区高层建筑、地下设施、人员密集场所众多的特点深入开展“六熟悉”和防消联勤。在“六熟悉”工作中,中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四掌握”、“六熟悉”的工作方式,根据不同岗位分工,划分熟悉范围。例如:我中队辖区面积较大,建筑物较多,中队通讯员虽然能够记得大体的道路情况和明显的建筑物,但对于一些住宅小区和不是很明显的建筑名称记不住,造成有时出警到处问路,极大延缓了到场处置的时间,对此,中队专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原来的通讯员掌握全部辖区地址,变成通讯员、火场文书和驾驶员

2

人一组分片掌握道路情况和小区、大厦地址,战斗班掌握水源位置。这样一来,每一组的两个人只需要掌握一到两条街的具体情况就够了,分散了任务量、加深了记忆力,也避免了某一人请假外出时中队出警找不到地方的情况发生。

中队在防消联勤工作中将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实物照片与平面图相接结合,利用网络城市地图和幻灯片制作辖区单位防消联勤资料库,使灭火预案看上去更加简约、直观。中队官兵在资料库中可以系统全局地把握辖区内所有重点单位的方位、道路、水源、建筑内部情况和防火问题,并将其反馈给辖区参谋;同时,辖区参谋也可向资料库中输入重点单位的重点防护部位和固定消防设施情况,便于中队官兵科学决策。这项做法有效地利用了大、中队的资源优势,有力的推进了“六熟悉”和防消联勤工作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另外,中队推出沙盘练兵计划,将辖区道路水源状况,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成立体沙盘,中队官兵不出营门就可以利用沙盘进行辖区熟悉,并根据不同情况需要进行直观的战术讨论、战术推演。

实战演练,是基层中队迅速提升灭火救援能力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检验一支队伍实战斗力的有效渠道。在日常训练中,中队将实战演练作为训练重点,以“注重实效、贴近实战”为立足点,向演练要成果,为实战积累经验。在实战演练的开展中,中队重点抓好以下环节:第一,合理安排,保证训练时间。训练课时数量虽然不是评判训练开展力度的唯一标准,但却是训练真见成果的基本保证。因此,中队按照周课表严格落实,如有特殊情情况,合理调配时间补训,不应付,不缩水,力求保质保量。第二,形式多样,力争贴近实战。根据辖区实际情况,中队积极开展高层、地下、人员密集场所和大空间、大跨度场所的实战演练。在根据既定方案开展实战演练的同时,中队还开展大量随机性演练,即不打招呼,指挥员随机拉动,到指定地点集结后,下达作战命令。例如:中队在平时随机拉响警铃,就近选择邻近单位的某个部位,随机命令某班架设水枪阵地、某班架设应急照明、某班组织供水,锻炼官兵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每次熟悉演练之后,我们都对照《水源手册》、《灭火救援预案》等灭火救援准备资料,发现情况有变的及时进行更新,发现战术战法、处置措施不够科学合理的,马上进行改进,确保各项灭火救援准备资料真实有效。此外,我们还建立熟悉演练档案,将在熟悉演练过程中采集的记录、视频、图片,整理归档,每当到同一单位开展熟悉演练前,我们都把以前的档案拿出来组织官兵复习,熟悉演练中进行对照比较、熟悉演练后及时修订,这样有利于官兵记忆,增强了熟悉演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为提高火灾和抢险救援处置能力,中队严格落实要求,规范现场处置程序。结合灭火救援实际情况,中队经过研究总结,以《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为依据,对各种灾害事故现场处置程序作出明确要求。例如:中队在处置跳楼警时,到场第一时间划定警戒范围和设置安全员观察楼上情况,避免轻生者跳楼砸到消防官兵或行人,随后铺设气垫和安排人员上楼协助公安民警进行劝解,需要强行营救必须请示支队值班领导和现场公安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明确了处置程序,中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指挥员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保证救援行动的正确、有序地开展。

中队定期组织驾驶员开展安全教育,在学习贯彻部局《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和《公安消防部队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加强驾驶员安全防事故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安全工作形势,强化对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培训和处置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例如:中队每辆执勤车紧急刹车距离的掌握、车辆行驶中爆胎后的应变方法,驾驶员紧急避险能力的提升等等。同时,中队要求驾驶员出警迅速必须是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避免出警中因车速过快、逆行占道或盲目变道导致行车事故的发生。此外中队还设定了安全小组,负责日常训练及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中的安全工作,安全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训练前对训练器材及设施、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灭火战斗时设立多处安全警戒哨,如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排除、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疏散,日常对装备器材训练设施进行安全维护保养,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战评工作,是对火灾扑救的再认识,也是战术意识的再提高,确实能起到借鉴成功的经验,达到以战养战的效果。然而,要真正体现出战评总结的价值,就必须通过战例分析,认真地、客观地、准确地、实事求是地总结出灭火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从教训中得到收获,以提高部队战术技术水平,增强灭火指挥能力。因此,中队十分重视战评工作,坚持每战必评。“小战”简要讲评,“大战”专题战评,从正反两个方面吸取经验教训。组织战评时全员参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鼓励战士们畅所欲言,提出不同观点、看法,通过大家研究、探讨,形成共识,做好记录。落实战评制度,不但总结了经验教训,还使官兵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消防部队执勤战备工作的效能体现,最重要的还是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车辆器材完整好用,装备维护保障到位,车辆器材操作娴熟,是做好执勤备战工作的重要保障。

加强对装备器材的管理,是确保装备器材能真正的拉得出打得赢,确保消防官兵自身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必要工作。我中队一方面根据现有实力,结合城市消防站器材配备标准和中队辖区灾害事故的特点,向上级机关积极申请器材的配备,尽可能的达到配备标准,对配备的新器材的合格证、

3c。

认证和性能参数说明,及时组织官兵学习和保存,并按照使用说明认真开展维护保养;另一方面,中队对已配备的装备器材,及时根据器材的特性,分门分类存放,确保环境通风、干燥、阴凉,并严格落实装备器材出入库的审批程序,实施专人负责,确保装备器材完整好用。

装备技师是我们消防部队的新生岗位,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装备技师在中队装备管理中的作用,我们中队针对装备技师的工作开展讨论和研究。考虑到装备技师的培训时间短,基础技能不够成熟和对装备器材管理的初步接触等原因,中队决定专职使用装备技师,让装备技师全身心的投入装备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并且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经验。其次,中队向上级申请在不影响中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安排装备技师到辖区内维修器材的社会单位或铺面学习装备维修和保养技术,以便进一步提升其业务水平。

要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结合,必须充分发挥士官队伍的作用,加强培养和训练,使其成为会操作、会保养、懂维修、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并发挥自身优势,作好专业技术的“传、帮、带”。例如:中队每天利用交接班以及车场日时间,安排装备技师或班长骨干向中队官兵讲解各种器材性能参数、操作使用方法以及维护和保养的注意事项,指导中队官兵按照规程规定对装备器材进行操作使用,以动手促记忆,举一反三,避免死记硬背,使官兵实现了一专多能。

另外,中队根据战斗员体能、技能特点,合理分班,将战斗员分配到自己擅长的岗位,负责自己所熟悉使用的器材,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器材操作训练中,中队加强单兵与单兵、小组与小组、战斗班与战斗班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做到在灭火救援中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状态和编配模式,以达到效能最大化的目的。

各位领导,以上几点是我中队在建立正规化执勤秩序的一些体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建立规范文化诚信篇八

摘要:近几年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这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会计诚信缺失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但会计提供的信息仍是政府、和单位对经济形式进行分析、判断以及制订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会计诚信;博弈;分析。

博弈理论是进行会计诚信分析的重要理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

博弈理论是建立在“个人理性最大化”这一基本前提之上,将两个或多个决策主体(博弈方)之间的互动关系语义模型化。

例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在经济学越来越重视个体的研究、信息的研究,人与人关系的研究,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研究的今天,博弈理论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经济学。

它假设任一决策主体的行为是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标,除此之外不会考虑其他决策主体利益或社会整体利益。

在这一基础之上,博弈理论将决策主体的互动关系置于存在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背景之下,每一决策主体除需面对自然随机状态产生的不确定性外,还需面对其他决策主体行为的不确定。

每一决策主体的行为选择往往取决于其他决策主体所采取行为的合理预期。

博弈理论研究的决策问题实质是决策主体之间的决策相互影响、相互对抗而达成均衡决策的问题。

博弈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研究会计问题方面。

一、政府与单位之间的博弈。

政府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往往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课征企业税收。

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不同层次的政府,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需求是不一致的。

中央政府以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重任,他为了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取得出色的成绩,当然需要企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而地方政府或一些部门虽然担负着发展本地区或本部门经济的重任,但在“官本位”的思想下,他们往往也考虑个人的业绩与升迁。

虽然在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时,他们往往希望企业不要往自己脸上抹黑,往自己脸上抹粉则有可能受到认可和欢迎。

“官本位”思想使得政府这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看上去好像是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但在有的情况下往往需要的却是虚假的会计信息,因而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存在。

再看政府在课税时又是怎么利用会计信息的。

政府每年制定一个税收的增长计划,而且这一计划时必须完成的,为完成税收计划,必须将计划一级一级向下分配。

政府在制定税收计划时会考虑实际的经济状况,但在各级税务部门制定税收计划时往往不会考虑企业实际的经济效益。

为完成计划,没有实现的收入要征税,没有利润也要征收所得税,他们很少会真正去关注单位的会计信息,而只关心计划如何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真假似乎与纳税无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政府这一会计信息使用者与单位之间的博弈中,由于政府对真实的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用较小,博弈的均衡取决于企业的效用函数,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博弈的均衡是单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二、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

单位负责人有着自己的利益驱动,例如,他们要保住自己的职位,要追求个人良好的业绩,以谋取较多的奖金,以谋取更高的职位等等。

同时在现实情况下,许多单位负责人并不理解他们所肩负的会计责任,即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保证会计报表充分披露有关信息。

其中原因很多,既有监管不力,处罚不严的原因,也有这些单位负责人个人观念和意识上的原因。

于是,一些单位负责人出于某种目的的考虑,在需要虚假的会计信息时,就指使会计人员作假了,这就演变为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了。

这里的会计人员,既包括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也包括具体的会计工作人员,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利益驱动,他们需要保住自己的工作,希望获得较高的福利待遇,也希望得到晋升。

此外尽管提供的会计信息由会计人员编制,并且在上面签字盖章,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并不是十分清楚,纵然了解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但因为许多会计人员在作假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的现实下,也对他们自己的责任不以为然了。

为了描述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做出如下假定:假定单位负责人对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效用为r1,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效用为r2,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为p;假定会计人员对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效用为w1,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效用为w2,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为z。

对单位负责人来说,当r2-pr1时,其最优战略为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当r2-pw1时,其最优战略为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当w2-zr1时且w2-zw1时,该的纳什均衡为(虚假,虚假),在这一均衡下,双方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要改变这一均衡,必须修改均衡的条件,也就是使得r2-p。

三、监管部门与单位之间的博弈。

在研究监管部门与单位之间的博弈之前,首先要了解政府代理人的目标与企业代理人的目标。

企业代理人的目标应该是使自身的效用最大,因而要降低低报利润,减少成本。

他们一方面操纵账目,另一方面又不断进行资本的侵蚀。

而中央代理人为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需要加强监管,以提高国家受益,降低资本侵蚀。

然而,中央代理人对单位的监管是由监管部门的政府官员来完成的。

政府官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可能在利益的诱惑下失职。

企业代理人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便通过贿赂等手段,与政府官员展开一场博弈。

监管部门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管时往往又会出现西方组织理论所描述的这种倾向,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行政机关乃至整个官僚系统都有谋求部门私利的倾向。

这里引用蔡文海在信报财经月刊上发表的《中国证券欺诈屡禁不止的成因》中就中国证监会在防范证券欺诈中的部门利益所做的描述(在证券市场上,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属于证券欺诈的一种),"对它来说,过于热心地打击欺诈对它可能没有好处。

得罪人不说,抓得愈多,说明证券市场问题成堆,这有损其部门形象。

不过,不抓也不行,这与群众对证券市场秩序紊乱的感觉有出入因此从自身利益出发,证监会对欺诈活动有所动作,但不会走过头。

这就是为什么证监会的高层人士喜欢说证券市场的主流是健康的原因。

行政机构谨小慎微,害怕承担风险而且老想保护自己免受外界批评,中外皆然。

一个商业欺诈问题专家就曾说过‘在英国,大张旗鼓地侦破欺诈案件政治上没有好处'。

参考文献:

[2]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12):1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