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绘画研究结论范文(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1:04:00 页码:9
最新绘画研究结论范文(模板10篇)
2023-11-19 01:04:00    小编:ZTFB

运动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来提升健康和增强体能的活动。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总结范文,但要保持自己的原创性和独特性。接下来是一些专家给出的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

绘画研究结论篇一

经过一学期的电脑绘画兴趣小组的活动,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兴趣小组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成为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领头羊,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同时,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掌握了新的教学方式,为今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就小组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了电脑绘画(主要使用软件是金山画王、画图)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软件为主,进行学习和作品制作。

作为辅导教师每次我均能提前到达微机教室,做好本节课的准备工作,学生也做到了按时到、按时走,身体不舒服能及时向老师请假。活动开始前实行点名制,及时记录每次学生的出勤情况.

为了便于管理,我在每次上课时都能和学生平等对话,让他们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每次活动时都能保证遵守课堂纪律、训练时间不浪费、课堂效果良好。课前精心准备,备好教学内容和备好学生,以便取得更好的辅导效果。

尽管有了一些进步,但电脑绘画兴趣小组还是存在着不足:

(1)学生的绘画的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

(2)学生对色彩的搭配还不是很熟悉。

(3)学生的训练的时间不足。

(1)教师的美术功底薄弱,应加强学习,提高美术能力。

(2)授课的内容需进一步的精选,上课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创作,这样有可能使一些学生无从下手,从而降低课堂效率。

在进一步加强学生电脑绘画技能训练的同时,与美术老师配合,加强学生对构思、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美术功底(在此,我要感谢李智慧老师对我们兴趣小组的指导和大力帮助)。俗话说的好,要想让学生有一杯水,首先老师要有一桶水,今年寒假开始,我准备多买一些儿童绘画书籍来看,同时也应不时向美术老师请教,尽快提高自己的美术功底和审美能力。

还有就是准备明年参加区电脑作品评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制作出优秀的电脑作品来。

绘画研究结论篇二

在声乐艺术欣赏的能力上的培养就不得不提了,本文就针对如何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来欣赏声乐艺术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学生;审美角度;声乐艺术。

而正因为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的加入,使得欣赏声乐更需要读懂创作人的心境,也让声乐欣赏提升了一个阶梯。

一、从审美角度欣赏声乐艺术的必要性。

(一)美学色彩为声乐艺术本身的一个特质。

其作为对特定对象的表达手段,或抒情,或描景,或议论,或叙事,无论何种情感,都使得原本生硬的诗文添上了一层人文美学色彩,音乐自然也是如此,其在音律上自身的美学性在融合进创作人的思想情感因子,更加增添了一种人文韵味,所达到的美学境界也更高,因此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声乐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体会的声乐艺术的魅力。

还是在自身音律的济结构上,都体现出其特有的心思,要学生通过美学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其重要目的便是要学生在了解其音乐所传达的内涵的同时也关注到其音乐自身的美,正如学古诗词除了读懂作者的情感之外,也感受到诗文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势的独特的美,这样是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到声乐艺术的魅力的。

二、如何引导学生以审美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

(一)完善学生对声乐历史的认识。

其本身存在便是一种历史历久弥新般的美,要真正领略到这种美,便要从其历史出发,要使学生从审美的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也就必须要其对声乐历史有特定的了解,通过将其放逐到那种声乐历史中,让其自身体会其悠久的历史以及厚重的底蕴,更能够促进其对声乐美的一个认识,自然也就有利于促进其以审美视角来对声乐艺术进行欣赏。

(二)教导学生系统的声乐欣赏方法。

更有可能影响声乐艺术的发展,所以,系统的欣赏方式对于真正了解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是及其有必要的,学生要更好的通过审美的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传授者就必须教导学生相对系统完善的声乐欣赏方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感知声乐艺术美的存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绘画研究结论篇三

一、早期书写的意义。

语言文字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思维武器。人们借助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互相了解。人类文化借助语言文字得到传递和积累。个人依靠语言文字接受教育,得以成长,社会依靠语言文字使文化代代相传,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历代教育十分注重书法的操练和培训,当时书法教育曾培养出一些书法名家,留下了令人折服的书法和精品。写字教学长期以来受到有关专家、校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而在幼儿期,特别是小班年龄,能否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幼儿的写字兴趣呢?我认为,3岁左右的孩子口头语言正在迅速发展,通过倾听成人朗读书本上的文学作品,他们逐渐理解口头发出的声音与纸上的字形之间有密切关系,在日常生活他们会有意无意地认识许多文字,与此同时,这个年龄的幼儿手指肌肉正处在迅速发育阶段,如果成人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书写发生兴趣并尝试着让幼儿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则对幼儿观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书写教学中产生的疑问。

三、书写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问题的不断产生使我清楚地意识到对于3岁幼儿来说首先应从培养兴趣人手,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为幼儿创设有利于书写的环境和材料。

实践中发现幼儿非常喜欢在黑板上写字,于是,我不急于让他们在纸上写,而是经常在黑板上写字给他们看,并把他们自己认识的字写在黑板上,孩子们急着把自己知道的字讲给大家听,并看见老师把他说的字和词写在黑板上,都高兴极了,这样一来不仅使幼儿语言词汇有了扩展,更使他们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对写字产生兴趣。

我把书写融入到了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区域活动中,我和幼儿共同设置了一个书写区并为幼儿提供了蜡笔、黑板、纸、画板及许多常见的结构较为简单的汉字,如“口、日、田、花、草、太”等等,并把这些字写在彩色的小纸片上,引起幼儿的兴趣,他们主动地来参与写字,在画画写写中,他们很自然地就认识了这些字,并使其观察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有些幼儿开始常常会漏笔画或结构错误,但在经过一阶段的启发引导和自己不断观察中,他们渐渐地把这些字写得越来越准确。

(二)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具帮助幼儿了解字的结构。

教具是幼儿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手段,如何利用教具帮助幼儿了解字的结构,为幼儿书写打下基础呢?在写“人”字的教学中,我在纸上画了许多不同的人,引导幼儿说说这些,“人”相同的地方,于是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人都有头;有的说,人都有身体;还有的说人有脚等等。那么“人”字该怎么写呢?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人”字,并拿出两根小棒,启发幼儿来拼一拼、搭一搭。在这样动手操作中,幼儿对“人”字的结构有了深入的理解。然后我便引导幼儿在纸上画画“人”字,没想到班上有2/3的幼儿都画得非常好。

(三)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写字,初步了解笔顺。

幼儿的学习离不开游戏,如何使写字变为游戏,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字呢?是否应让幼儿初步了解笔顺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为此,我设计了一次练习笔顺的'书写活动――“开汽车”。我以“动物园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枯燥乏味的笔顺练习成为有趣的游戏,我引导孩子们扮演小司机,在“马路”上按箭头方向开,孩子举起了小手,在图片上画了起来,从游戏到用笔画,整个活动充满了情趣。在日常生活中我同样为孩子们提供画有笔顺的字样,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写写画画,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积累中让孩子自然地感受了汉字的笔顺。

(四)注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家庭,能力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在设计活动时同样没有忽略那些能力较差、认知水平较低的幼儿,对于这些幼儿,我采取的是积极的方式,设计与他们的水平相适应的书写内容,如在书写“大、人、天”的活动中,为班级中能力较差的幼儿提供了用虚线表示的字样,引导他们描一描。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他们点滴进步,我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经过长期的启发和引导,这些能力较差的幼儿到小班下学期便有了很大的进步,部分幼儿从开始的不会写或乱涂乱画发展到能够较认真地写并逐渐有了字形。

经过对书写教学的研究,发现书写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他们对汉字的认识,更使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增强观察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宽了全语言语文教学的内涵,使幼儿在口语、阅读、文字、识字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绘画研究结论篇四

苹果和橘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同时也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两种水果,在本次活动中,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不同的方法,用鼻子、手、嘴巴等不同器官来感受水果的不同特征,以涂色的形式使用炫彩棒表现水果的颜色,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本次学习的快乐,并在完成的`绘画作品中获得成就感。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画棒表现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初步体验写生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16开长方形纸。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观察苹果、橘子。

3、教师自身知识准备:苹果、橘子、水果拼盘。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察不同的水果,区分它们的特征。

1、观察苹果和橘子(苹果和橘子都来啦,香香甜甜真可爱。看看它们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哪里长得一样,哪里不一样?)。

2、自由交流各自的观察体验。

小结:虽然苹果、橘子长得都不一样,但是它们是两个好朋友。

二、画苹果、橘子——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水果。

1、跟画苹果的轮廓。

今天我们来为苹果、橘子画张像。

跟着老师一起画,慢慢地画出苹果妹妹的脸。大大的、圆圆的。

2、尝试画橘子。

宝宝们胆子大一点,把橘子的脸蛋也画得大大的。看看哪个宝宝最厉害,把它们的脸都拍得大大的!

3、油画棒涂色。

你看到的苹果、橘子是什么颜色的,就给它们涂上那个颜色。

苹果有一根小辫子,我们叫它柄;橘子肚子上有一个脐;香蕉弯弯像小船,能干的宝宝要画出来哦!

三、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多吃水果,争做健康宝宝。

看一看谁画的水果宝宝最大、最圆、最甜,请你把五角星送给它!

小结:多吃水果身体好,我们都要做健康宝宝哦!

幼儿园中班绘画教案。幼儿具有天马行空的思想,所以是很适合艺术的,我们可以好好的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教会幼儿了解色彩与色调的基本知识,增加幼儿对绘画之类的艺术的兴趣。

文档为doc格式。

绘画研究结论篇五

绘画的外在形式是基于艺术的内涵,对于艺术内在精神的追求是艺术不同的手法和意向。在历史中,绘画成为再现现实的手段,写实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首先构建了画面形式,随着绘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写实甚至成为了绘画的目的。针对于这种面貌,思考真实与绘画的关系,成为一代代画家的重要课题。在精神与形式中的不断反思与反叛,带来艺术潮流的转变,从对于现实的描摹到不满足于再现,再到概括和抽象,继而不满足于形象的单一,回到对于现实的另一种再现,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贯彻了整个艺术历史。经过如走上螺旋楼梯般的演进过程,艺术虽然始终在探讨关于人性的问题,但所探讨的深度已不同于开始。

一、艺术的再现的需要与其面临的困境。

(一)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的产生有很多缘由,无论是巫术说、劳动说还是表现说等不同的原因,艺术自产生之初表现形式就是多样化的,但都具有对于现实的模仿和再现功能。位于西班牙的阿尔卡米拉洞窟距今已经有一万一千到一万七千年的历史,壁画带有象征性,对于公牛的动式、猎手的排兵布阵,都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受伤的公牛蜷伏的姿势和形态非常生动可感。中国古代以对于现实的描摹有长期的追求,相比较西方以素描光影关系为表现手法的再现方式,东方绘画的再现更接近于神似的写实。唐代的张璪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括了至宋代达到鼎盛的中国绘画的创作方法。师造化,源于对于现实的观察和细致的体会。曾经有传说,建立翰林图画院的大画家宋徽宗赵佶,面对手下画院画家写生的仙鹤反复摇头,画家当面不敢问,后来得知宋徽宗说仙鹤的动式与毛羽表现的与现实相左。从中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人同样讲求写生与写实,这种写实不具有体积与光影的表现,但包含了更多对于神态与细部的逼真。

(二)写实与真实的冲突。

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与摄影术有着千丝万缕的机缘。最初,绘画在宫廷中不只作为装饰存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记录重要的历史、人物肖像以及为统治者宣传,以人的形象、神的故事,构建空间形体合乎三维现实的画面。绘画的这种功能不断推进着绘画技法在写实表现上的技巧。今天的研究者发现,从15世纪时期,架上绘画为了更加接近逼真与写实,都有凸透镜等摄影工具的介入,我们不能否认,绘画的再现绝非现实的绝对镜像,而是经过了艺术家个人审美与艺术追求的过滤升华。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小荷尔拜因的代表作《在伦敦的法国使节》(1533年)中,勋爵与主教的着装极尽细致精致,对于质感的华丽与细节的真实都呈现出高像素照相机的真实。我们再来看位于两层桌子上的,证明身份与才学的工具的描绘,在空间透视上是经过了严格的计算和描绘;桌上的乐器与地面的花纹显示出对于数字与空间结构的精确计算,更让我们确信在架上作品中具有精密透镜参与的地方。画面下方被拉长的骷髅头,观者站在画面正前方看图像呈现长条形的抽象图形,当观者走到画面右侧方观看,图像随着位置的移动越来越逼真,接近标准的如照片般的骷髅头骨形象。这种逼真曾一度成为让人叹服的人类手工技艺可以达到的颠峰。然而,当19世纪照相术得以实现、慢慢普及,绘画的逼真开始贬值,人们开始思考机器在短时间即可实现的工作,人类运用大量的时间是否值得。画家应该追求的是神似或者超越逼真,一大批现代主义艺术家从批判传统、批判写实的角度开启了艺术新的大门。今天照相机可以从太空一览无余的还原地面每一寸细微的图像,人类可以观测到粒子的存在,照片中的写实与我们逻辑中感受的真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照片是绘画写实的终极版本,但不能说照片就是事物本来的最真实的样子。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各自完备的艺术体系,历经了宋代绘画对于精微与逼真的亦步亦趋、谨小慎微,历史的变革给了中国绘画一个反叛的机会,元代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汉人的统治,让才情与骄傲共存的士大夫家族的文人雅士,无暇也不愿在以表面的真实细腻描摹绘画,他们形成了新的艺术审美旨趣,在这种以稚拙的笔法,深邃的精神追求为主题的绘画中,“写意”成为了文人画家在艺术中的追求。

二、绘画艺术的写意性与意向的表达。

(一)西方艺术的抽象性。

20世纪,西方架上绘画在艺术传统中挖掘和发现了绘画的表现性,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经了地理大发现、两次世界大战,哲学层面现代哲学对形而上的启迪,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宗教对人影响力的变化,众多的原因促成了绘画的表现性与批判性。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20世纪犹如一阵对于历史与民族性的反思而掀起的旋风,成为艺术新的潮流,表现主义绘画更多带有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和艺术手段的.实验性。在这个艺术流派成形之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个在柏林的自由艺术家集合而成的团体———青色四人组,继承了青骑士社对形式主义的追求。在抽象艺术的纲领性论著《论艺术的精神》中,康定斯基论述了艺术的发展是延续层级展开的,形成金字塔的构架。在金字塔底端是再现性的艺术,单纯写实与重复现实;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是经过了概括和形式归纳的高端的形象。康定斯基的理论中,移情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情感的移入,使得抽象的形式与表现内容成为融会更丰沛情绪的载体。在康定斯基的作品《若干个圆》中,圆形的重复涵盖了情绪的起伏,每个欣赏作品的人都可以从作品中体会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情感体验。这种抽象性是西方绘画对特定意向进行追求过程中,带有写意性的艺术形式。从作品的完成过程中,艺术家完成作品过程中思维与行动的不确定性与流动性,正是其重要的特点。例如美国后现代艺术家波洛克的行动绘画,色域绘画与精神性绘画的代表罗斯科等画家都遵循着这种写意性的表达方式。

(二)东方文人画中的写意性。

中国绘画中同样存在情感的迁移,在西方领域,被称为移情的现象。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倪云林创造了一种文人山水画的标准形式,被称为一江两岸。画面中人迹全无,一派萧索寂寥之景,远山俯卧于远景,近景陂陀树木,中间以大片汪洋湖水阻隔,施以淡墨,形成空寂的景致。倪云林出身无锡仕宦人家,家业富甲一方,但这个已富足两代的家族,到倪瓒这里偏偏只好文墨不好经商,优渥的生活不但给予了倪瓒丰富的文化给养,同时让他在精神和生活中有了极度的洁癖。创造出这种极度冷峻,近乎苛刻冷漠的绘画形式,正是倪云林至情至性所出。树石江水在这里都是人与精神的载体。倪瓒的绘画同元四家其他大家的作品影响了后世中国绘画艺术的外在形式与深层审美趋向。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体系,但其归根结底是揭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

三、结语。

今天的艺术形态具有多元化的面貌,随着人类发展艺术终究是探讨人类精神世界最真实的映像。历经美术历史的不断发展演化,真实的内涵日益丰富,艺术从生活中获得形象和感受,而艺术是经过归纳和诗性的研磨后产生的更高境界的真实。跨越古今中外,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具有共通之处。

绘画研究结论篇六

匈牙利艺术社会史家阿诺德豪塞尔认为,每个历史时期各门艺术的发展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上,自18世纪以来,文学、绘画和音乐不再保持同一水平,音乐比文学落后得多;甚至同一门类的艺术发展也有不同,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有的是“先进的”,有的则明显“落后的”。对于前者的差异,他归结为公众对艺术的兴趣的差别,更确切地说是“种种潮流之间的种种差别”,造成同一门类艺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则是来自风格的变化,无论是源于趣味或风格,二者的根本变化皆源自某个社会阶层的兴起。他分析了艺术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社会是一种土壤,各种不同的文化进程在其中相互密切接触并向前发展。在社会的水平上,它们并不必然地展现出它们相互关系的全部内容或全部财富,但它们的确展现了那些能被最满意地简化为‘公分母’的特征。”豪塞尔提出的“公分母”这个比喻与俄罗斯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所说的“主因”很接近。在雅各布森看来,不同的艺术历史形态具有不同的“主因”(thedominant),在某个时代的整体艺术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种主导成分。他认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主因”是造型艺术,因此一切艺术都以追求逼真的造型效果为目标;而浪漫主义艺术则把对音乐及其效果的崇拜作为这一时期所有艺术的宗旨;而本世纪的艺术,却把语言提高到了艺术的本体论高度。对于同一门类艺术来说,它的每个时期的主导成分也是发生变化的。他以诗歌为例谈到,诗的发展每个时期的主导因素不同,14世纪,诗的不可分的特征不是音节安排而是押韵;19世纪的现实主义诗,押韵不是必需的手段,相反音节安排成为一种强制性不可分割的成分;现代的自由诗体的必需成分变成了语调统一,语调成为了诗体的主导成分。依据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尤蒂尼亚诺夫的看法,文学的系统由“中心”和“边缘”两个地带构成,这两个部分在永无止境地移动并更替着。“体裁从中心位移于周边,新的现象则从文学零碎、从它的荒僻和低级之处跃上中心的位置”輥輯訛,即使原来处于各种边缘地带的细小支流,起初不引人注意,但这种边缘的新现象终将不可避免地更替正统的中心,中心则成为周边。毫无疑问,蒂尼亚诺夫提出的这种演变现象在现代艺术体系中是存在的。从启蒙运动到19世纪中叶,现代艺术体系中的艺术门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变化和更替的特点,处于主导与边缘地位的艺术种类不停发展更换,只不过,“这种更替存在于另一种意义上———主导潮流、主导体裁的更替”輥輰訛。至此,我们将结合现代性语境从两个层面讨论艺术体系与文化主因的关系变化特征:

(一)从模仿到实用。

诗歌是根据单词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愉悦和谐感来模仿,是通过想象力再现事物,“这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创造而非对它们的描绘”輥輱訛;支持想象力和感觉的音乐在模仿的秩序中名列最后,因为“它局限于很少的形象”,发展至后来甚至只是一种语言。对于巴托来说,构成美的艺术的“单一原理”就是“模仿美的自然”。巴托虽也强调对自然的模仿,但他认为美的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起愉悦的情感,更进一步,当人们对客体自然带来的过于统一的愉悦感到厌倦时,他们需要寻找新秩序以唤醒新的思想情感,激起新的趣味,“趣味是艺术的仲裁者”。这意味着,在巴托看来,美的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的常规状态,更不是追求对自然的最真实再现,而是强调既模仿自然却又打破自然的常规,要与真实自然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唤起新的审美体验。

如此看来,模仿自然的逼真程度只是巴托划定美的艺术边界的标准之一,同时还要与时代的趣味相一致。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似乎巴托更具有前瞻性,他的一些看法是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的。至于巴托为何将建筑从美的艺术体系中排除,他开宗明义地说,他是根据艺术的用途划分艺术体系边界的。对于建筑来说,实用性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它的结构和形式使人愉快,所以巴托在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将它划给了美的艺术之外的第三种艺术。显而易见,无论是达朗贝尔还是巴托,他们划分艺术体系的门类的基本依据都是来自“模仿自然”的美学观念。事实上,受制于这种观念的不仅仅是他们两位理论家。艺术史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明确提出造型艺术与诗的区别之一是,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律令,而真实是诗所追求的目标。由此他将现实中的丑以及不能引起快感的事物包括人物的激情都排除在造型艺术所能表现的主题之外。认为造型艺术不宜表现丑,但诗却可以表现丑。由此感慨“诗是更为宽广的艺术,它可以达到绘画所永远达不到的那种美”,“生活高出图画多么远,诗人在这里也高出画家多么远”,暗含诗优越于造型艺术的结论。

輥輲訛诚如朱光潜先生曾指出的,莱辛的诗与画探讨是从文艺摹仿自然这个基本信条出发的。根据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greenberg)的分析,模仿原则甚至还影响着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不管文学或艺术如何发展都会呈现强弱势之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形式占据统治地位,主导着其1他艺术的发展。他考察发现,绘画与雕塑为代表的视觉艺术超越其他艺术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高艺术典范。对此,英国文学家艾迪生曾发表过类似的见解:“我们一切感觉里最完美、最愉快的是视觉……我所谓‘想象或幻想的快乐’就指由看见的东西所产生的快感:或者是我们眼前确有这些东西,或者是凭绘画、雕像或描写等等在我们心灵上唤起了对这些东西的观念。”輥輳訛格林伯格还分析指出,当一门艺术被赋予支配性作用时,它就成为所有艺术的楷模,其他的艺术试图摆脱自己固有的特征去模仿它的效果,它们在努力获得主导艺术效果的过程中被迫否定了自身的性质。因为资产阶级把主要的创造性和活力都转向了文学,在启蒙运动期间,诗歌再次取得主导性地位,雕塑和绘画技巧已达到非常纯熟的程度对其他艺术效果极其敏感,竭尽全力来追求诗歌的效果,音乐虽也屈从于文学的主导但因为技巧和形式相对简略没有充分吸收其他艺术的效果。

法国大革命之后,作为一种最纯粹的艺术的音乐取代文学逐渐成为各门艺术追逐的样板。他还特别指出,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存在着绘画和雕塑之争。在这期间有时是雕塑,有时是绘画处于领导地位,但没有哪一个能长期摆脱另一个的影响。关于艺术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现象,事实上诗人波德莱尔就已敏锐发现了:“今天,每一种艺术都表现出侵犯邻居艺术的欲望,画家把音乐的声音变化引入绘画,雕塑家把色彩引入雕塑,文学家把造型手段引入文学……”18世纪后期,巴托用模仿理论来统合各种艺术的企图遭受到德国批评家以及部分历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我们知道,自康德以来,西方哲学经历了一个转变,即哲学思考的重点从对客体的关注转向了主体的思维和精神。从美学角度来说,掀起了浪漫主义感受的美学狂潮。比厄斯利提出,浪漫主义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感受和情感享受的一个新的冲动,在浪漫主义的诗的观点中,模仿论被放到了一边或降居从属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表现论。王尔德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以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艺术体系的出现和发展是与艺术和艺术家的地位不断升华有密切关系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艺术是奴隶和下层劳动人民的手工艺劳作,是被贵族和上层社会所蔑视的劳动技能。这一时期的艺术等同于技艺、技巧。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自由的艺术与贵族关系密切,艺术成为贵族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美的艺术”观念出现后,艺术逐渐与艺术家“天才”、“创造性”等特性联系起来。经由浪漫主义的酝酿,19世纪艺术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艺术家和他的艺术、艺术家与其他人的关系方面都面临新的问题。艺术告别贵族赞助,进入市场,画家面对的对象不再是资助人而是艺术市场。19世纪下半叶,艺术世界还发生了一场影响非凡的工艺美术运动。虽然这是对工业化反思的运动,但是也对现代艺术体系产生了影响。“工艺美术”的奠基人威廉莫里斯提出,艺术主要分为两个种类:“美的艺术”和“装饰的艺术”或工艺。由此可见,工艺美术在莫里斯看来已经可以与美的艺术相提并论。受到他的影响,奥地利艺术史家李格尔也开始批判艺术中的精英主义,通过研究装饰图案演变,提出装饰纹样不是模仿实际植物,而是为了装饰的目的本身,装饰与模仿自然根本无关:“总的来说,古代和中世纪的自然主义植物图案,从没有直接地模仿自然。”他还得出这样的结论:“装饰分为三维和两维两种类型,一般认为三维起于模仿,因而早于平面的二维装饰。但当平面装饰出现后,便可以脱离三维的模仿而进行真正的艺术创造了。脱离摹本而画出种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线条来。只有经过这一步,无穷的写实才有可能。从三维走向二维,就从自然的掣肘中摆脱出来,让形式的修饰和组合有了更多自由。”輥輶訛至此,李格尔不仅解构了统治一切的模仿说,而且艺术的高低贵贱之分也被他解构了———工艺美术与绘画、雕塑、建筑这些艺术具有同等的地位。

(二)从整合到分立。

如果说在早期现代主义文化中,艺术哲学和美学理论家们力图寻找一条适用于所有艺术的共同特性的话,在19世纪中期之后,这些理论尝试受到了质疑。有学者认为这种美学尝试实际上是在掩盖一种事实,即美的艺术的根本体系只不过是一种假设,它的大多数理论都是从特定的艺术,尤其是诗歌中抽绎出来的,或多或少不适用于其他艺术。在1958年发表的《传统美学是否基于一个错误?》一文中,肯尼克认为,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的第一个错误,就在于人们试图为所有不同的艺术寻求一种共同的特性。美的艺术的传统体系开始显现出土崩瓦解的迹象。这一转变与这一阶段文化转向自律特性是密不可分的。查尔斯泰勒曾这样说道:“卢梭是大量当代文化和自我探索的哲学起点,也是使自主的自由成为德性的关键这一信条的起点。他是现代文化转向更深刻的内在深度性和激进自律的出发点。”

輥輷訛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期,启蒙现代性及其工具理性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的分化进一步加剧。“现代社会的特征不再是统一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个由诸多自主的‘领域’和彼此竞争的价值所构成的网络。现代世界的这种‘去中心化’意味着每个领域及其活动都是依据它的内在价值来评判的(比如,艺术作品必须依据来自美学领域而非经济或政治领域的标准来评判)。”輦輮訛随着分化的出现,艺术慢慢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领域,艺术的合理性证明不再需要到宗教甚至伦理学中去寻找根据,审美价值成为判断艺术品的合法化根据,现代艺术逐渐获得了自身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发展催生了新的艺术形态如摄影和电影,也给艺术带来空前的挑战。现代主义艺术家面临探索各门艺术的存在方式和根据的问题,亦即极力探索一门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独特的`本体论特征。

格林伯格认为现代主义要恢复艺术的自主存在,它首先要证明审美经验来自艺术自身,而不是艺术之外,所以,现代主义艺术通过自我批判回到各门艺术本身:“每门艺术都为了自身的缘故而进行了这样的证明,这类证明表现表明的东西不仅在一般艺术中是独特的不可化约的,甚至在每一门特殊的艺术中也同样如此。每门艺术都不得不通过自己特有的东西来确定非它莫属的效果。显然,这样做就缩小了该艺术的涵盖范围,但它同时也更安全地占据了这一领域。”輦輯訛格林伯格将这一过程称为艺术追求纯粹性的过程,也是向绘画本体复归的过程。关于艺术追求纯粹性,新维也纳学派理论家汉斯泽德迈尔也有着独特的分析。他认为,绘画、雕塑、建筑、园艺和装饰在古典艺术中是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而存在,在艺术追求自主进程中,各种不同的艺术开始相互分离走向独立,都力图把自己完整的纯粹性展现出来。所谓纯粹性,“也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独一无二的特征,它是把其他艺术要素排除之后所得到的结果”。他认为,现代主义艺术正是通过这种自觉的分离———排除性,使得艺术独特性突显出来:园林艺术,为了实现它自身的“纯粹”形式,它将所有与建筑和雕塑相关的元素都排除了……在建筑中也呈现出一种倾向,即将一切与人有关的元素、一切与雕塑和绘画有关的元素都排除出去,而这些元素在巴洛克风格中是彼此融合的。

最后,建筑将色彩以及不同风格的柱子(它们是构成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也排除在外,如此一来,这种艺术骄傲地宣称了自身的独立……雕塑从其自身排除了一切与绘画有关的元素,然后退回到它自己的领地之内……如今的雕塑抵制着绘画和雕饰的元素,单纯由线条勾勒而成、形式朴素简洁、严谨……在三维、线条以及色彩的元素被排除之后,紧随着这一趋势的还有其它的倾向,它们弱化甚至消解了建筑的元素。輦輰訛简言之,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现代艺术体系已告别各个门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转向关心每一门艺术自身的独特性,各门艺术自分自立,互相划清界限在各自的领域安全地运行着。随着艺术门类相互区分的发展,艺术种类的总体风格特征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

二、艺术体系与艺术世界。

如果说在现代主义的文化中,大部分艺术转向自律追求自主,先锋派艺术采取了一条和资本主义日常生活划清界限的发展道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的艺术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绘画艺术走向衰落,代之以各类概念艺术、表演艺术、装置艺术等等新的艺术形式。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传统艺术观念遭受空前挑战,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逐渐消失了,艺术不再和生活保持距离,而是和生活融为一体,比如艺术家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克里斯托的《奔腾的围栏》、沃霍尔的《布里奥盒子》(brillocar-ton)和劳申伯格的《床》(bed)。更有甚者,诸如粪便、废弃物也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还被著名的美术馆收藏,类似的现象真是蔚为壮观。英国文学批评家约翰凯里他建议人们,对于“什么是艺术品?”的问题,最好通过“什么不是艺术品?”的问题来回答。正如塔塔基维兹写道的:“古代的艺术概念清晰并得到了很好的界定,但是,它又与今天的要求不相适应。它已成为一种历史遗迹。现代的艺术概念原则上可以为人们接受,但是,其边界又似乎变得极为模糊不清。”

輦輱訛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人为的界限逐渐消失了,启蒙时期构建起来的美的艺术体系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彻底走向终结。不过在笔者看来,终结的是艺术体系的构架形式,随着理论家对“何为艺术”的思考转向到“何以成为艺术”,艺术体系的精神被纳入到更广阔的背景———艺术世界体系中。对当前艺术现象最快作出反应的是阿瑟丹托。他在捕捉沃霍尔的《布里奥盒子》(brillocarton)和劳申伯格的《床》(bed)等作品所反映的当代艺术发展后,在1964年发表的论文《艺术世界》(theartworld)这样写道:“把某物看作是艺术需要某种眼睛无法看到的东西———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知识:这就是艺术世界。”輦輲訛这意味着,在丹托看来,把某种东西视为艺术仅仅需要两个要素即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和一种艺术史的知识即艺术界。最终使生活物品布里奥盒子和艺术品《布里奥盒子》区别开来的是某种理论,该理论把生活物品带入到艺术的世界之中,使它不会沦为原本所代表的真实物品。简而言之,艺术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依靠理论而存在,正是艺术理论的作用使艺术界乃至艺术成为可能,决定某物是艺术品和某物不是艺术品的权力不是掌握在艺术作品自身,也不是艺术家,而是观众。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丹托所确定的观众是来自艺术界里一小部分懂得艺术的行家。受到丹托“艺术界”理论的启发,乔治迪基把整个艺术界看作是授予物品艺术地位的一种环境制度,艺术品在这种社会制度中有着自己的位置。他的中心论断是,一件物品是否被界定为艺术取决于艺术界的核心成员。他指出“艺术世界是若干系统的集合,它包括戏剧、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等。每一个系统都形成一种制度环境,赋予物品艺术地位的活动就在其中进行……艺术世界的中坚力量是一批组织松散的却又互相联系的人,这批人包括艺术家(画家、作家、作曲家之类)、报纸记者、各种刊物上的批评家、艺术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等等。

就是这些人,使艺术世界的机器不停地运转,并得以继续生存。”輦輳訛根据迪基的看法,艺术门类既受制于自身艺术系统的规则,还受到艺术界其他因素如艺术家的艺术实践、美术馆主、艺术评论家、艺术史学家、艺术哲学家等不同角色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对“艺术世界”概念作了社会学的界说:“艺术世界由所有这些人组成,他们的活动对于被艺术界或其他领域定义为艺术的特殊作品的生产是必要的。通过参照惯例性的理解体系———这一体系会在常规和频繁使用的人工制品中体现出来———艺术世界的成员协调活动,生产出作品。他们经常会反复地,甚至习惯地用类似的方式合作,生产类似的产品。如此看来,我们可以把艺术界看成参与者之间确定的合作关系网……从这个视角看,艺术品并非个别创造者,即拥有罕见而特殊天分的‘艺术家’的产品,而是所有这些人合作的产物———他们通过艺术界特殊的惯例来合作,以产生作品。”輦輴訛从丹托提出艺术世界的概念,迪基将其具体化,再到贝克从社会学上作出解释,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艺术世界作为一个描述艺术活动结构的总体概念,揭示了艺术品何以成为艺术品的条件。无论哪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或是艺术史知识、社会制度还是参与者的合作关系网,方式不一,却都是殊途同归———为艺术品命名,授予物品艺术地位。现代艺术体系的正式确立之初是基于对美的思考和追求,这为探讨艺术门类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启蒙追求统一性的精神影响了理论家将艺术门类视为一个整体。在工艺美术运动之下,美的艺术体系一统天下的状况有所突破,现代艺术体系与工艺美术“平分秋色”。随着现代性的分化,打破了艺术原有的整合之状,各门艺术纷纷独立“各自为营”。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之下,随着波普艺术、大地艺术、欧普艺术等新形式艺术的出现,“何以成为艺术”成为理论家探索的重点,由此也将艺术的命名也从“体系”拓展为“世界”,这一命名转变在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土壤中生发似乎是一种必然。

绘画研究结论篇七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图像艺术的划时代意义更为明显。美术鉴赏、图像解读逐渐发展成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户外视频广告、电脑屏幕上的图像等,这些内容的出现都意味着对图像的解读应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鉴赏能力。据笔者了解,对图像的研究主要包括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层次。其中,前图像阶段是从应用角度对画面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习者既要理解作品的基础含义,又要掌握深入分析作品的能力。目前,美术教学在图形解读这一模块存在一些误区。第一,一些师生没有认识到图像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凭直觉描述美术作品,而学生所用词语往往为“好看”“色彩鲜艳”等,这就进入了“重欣赏、轻解读”的误区。有学者认为,我们的观看只是停留在观看阶段,被动地接受视觉图像,并没有深入分析图像背后的许多东西。与简单的“看”相反,我们需要主动地辨析图像世界,摒弃直观描述与评价的习惯。在欣赏一幅作品时,不能就画论画,而应和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第二,“重图式、轻内涵”。一些师生对图像的解读侧重对形式的描述,忽略了对形式的分析。仅仅从图式上欣赏作品,并不能透过作品表面分析、探究其深层含义。笔者认为,由于图像本身具有较强的多义性,“重图式、轻内涵”难以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二、图像解读的过程与意义。

三、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

1.选取经典的艺术作品,运用图像解读法分析作品。第一,形式主义分析法,包括形式五要素的分析:线条的节奏、面、空间等。一般来讲,分析艺术作品时,可以运用形式五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如古典主义大师和现代派艺术大师笔下的静物有何不同。此外,除五要素之外的形式要素也要需感知。如,通过罗丹的《吻》研究画面肌理,通过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分析时间和运动概念,通过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分析空间透视。值得注意的是,形式分析与形式描述不同,形式分析往往基于形式描述,先对艺术作品进行形式描述,然后对艺术作品的含义进行分析。第二,风格学。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对大量不同风格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师可选取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对不同时期绘画的风格进行讨论、分析,选取典型的代表作进行研究。第三,图像学。图像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可以是《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弄清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阶段的意义、内涵及界定,并重点分析图像学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独特内涵。第四,精神分析法。运用精神分析法,可以选用米开朗琪罗的《摩西像》来解读,并通过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包括个人梦境、幻觉与艺术之间的关系。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图像展示更加直观、形象。教师可以将写实与象征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现艺术作品的自然属性和独特内涵,从而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鉴赏能力,又提高其美术专业技能。如,在学习《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ppt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动态化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各地建筑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美等,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3.创新美术教学视听结合的方式。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从而导致美术学习的整体过程较为枯燥,学生可能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影像的完美结合,引发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共鸣,不断提升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听觉素养,以取得良好的鉴赏效果。如,在讲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还可以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鉴赏、图像解读的氛围,让他们充分感受纤夫生活的辛酸与艰苦,并分析艺术家高超的表现手法。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图像解读兴趣,音乐与图像的紧密结合加上图像解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为美术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充分保障。4.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学生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是当务之急。教师应不断丰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扎实掌握美术专业基本功。此外,教师要善于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减少烦琐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解读、学会鉴赏、学会分析。如,在讲解《美丽的校园》一课时,让学生抒发对校园的切实感受,再将感受与绘画技巧相联系,将其转变为简单的绘画方式,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图时代的到来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图像解读与教学情境充分融合,将图像解读、美术鉴赏生活化,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锦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张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谢汝强.“读图能力”培养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王亚娟.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美术教学初探.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绘画研究结论篇八

茶艺文化中的核心是茶道,它主要是在讲述关于茶的一系列过程,并在其中灌输人们一种茶道精神。饮茶的人在品尝清香的茶水时,可以感悟到人生的真理,然后通过自我感悟来实现对自己的深化,对自我的完善。因此,茶道在茶艺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茶道在我国的历史十分久远,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与茶之间已经产生出一种意识上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我们称之为精神交流。人们追忆着传统的茶艺文化,并从味觉和视觉上共同感知,而后在身心上得到情感的释放。从茶道的行为方式中可以得知,中国古代的茶艺文化是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质的,由于古代的茶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则它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茶艺文化通过饮茶的方式让参与其中的人们获取到不同的信息和经验,绘画作品将茶艺的精神从笔墨中渲染出来,并以艺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视觉上的记忆。笔、墨、纸、砚与茶艺文化重叠在一起,相互碰撞出艺术的光芒。茶艺文化将茶画融入进传统的精神文化,而茶画在宣纸上将其由感官变为视觉,在艺术的殿堂里多了一笔浓厚的中国韵。茶画作品之所以这么让人着迷,其原因在于它的背后有茶艺文化的支撑。传统的泼墨山水画只是在抒发自我的意识,而茶画却包含了哲学精神在内,这样的内涵让茶画覆盖上沉甸甸的古韵。茶艺文化通过绘画作品更加传奇地表现了出来,显示出中国人审美和情趣。

绘画研究结论篇九

茶水的流动性与我们的味觉形成一种奇妙的感官表现,这就是茶文化艺术里的书画表达的中心思想。绘画元素在其中作为穿针引线的作用,一方面它解释了一种“回归性”的道理,另一方面它是绘画作品里必须出现的事物。就如同原本是植物的茶叶在一系列的操作之后被制成液态的精华,等待着人们来品尝;而墨在宣纸上蒸发后留下的痕迹,这是它的属性。绘画元素的道理也一样,它的出现可以丰富画面,强调出一种形式美感,从而利于人们后期对画作的分析与欣赏。绘画元素在茶艺文化里的另一种应用在于抒发出当时人们的精神,描绘出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意识形态。

唐代的名画《调琴啜茗图卷》描绘了十二个女人聚在一起饮茶的盛况,她们以茶海为中心,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茶海中有一只很长的茶勺,方便女人们舀茶入碗。图中女人们的动作都不一样,有的正在品茶,有的在与对面的女子谈天说地,还有弹琴吹箫的女子。画中的女人丰满而有韵味,身上的衣服颜色鲜亮明快,艳而不俗。衣服的细节刻画精致,上面都描绘有大量繁缛华丽的雕纹。这个时候传统的襦裙已经吸收了来自国外大多数的文化而演化出了唐朝的袒胸装,这个衣服上衣是传统的短小襦的样式,下身为十分宽松的长裙,长裙最高系在了腋下,中间用丝巾打结,脖子到胸口的肌肤基本都裸露在外,穿衣十分开放。茶艺文化在这样的气氛中极具唐朝的特色,在国家的物力和财力都十分强大时,妇女们的神态怡然自得,生活也过的开心满足。在画中她们欢笑,品茶都被画家描绘的栩栩如生。唐代的斗茶图风格以色彩浓艳、复杂为主,具有雍容华贵之感;这样的效果是由于吸收了外来的思想和文化,并结合了中国古代的神话思想后引进了现实的生活之中。唐朝的中国国力强盛,很多外来民族慕名而来,为我国带来了他国的文化艺术,因此人们受其影响,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并开始前所未有的突破。人们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自己不断地琢磨和创新,将艺术推上一个至高点。斗茶图很好地阐述了我国唐代时期的服装演变、风格的多样,并展示了唐朝当时的审美观、文化观、绘画技巧以及人物的形象特征。唐朝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是一段辉煌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富裕、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作为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唐朝的绘画、音乐、诗词等艺术都对国外的风格、文化进行了汲取,加上我国独有的茶艺文化,也让不少外来国度的人慕名而来。茶艺文化中的绘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朝代的历史文化以及朝代的发展变迁,说明了当时社会上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越来越物质化的心理。

绘画研究结论篇十

活动目标:

1、认识直线、曲折线、波浪线、螺旋线。

2、能大胆画出各种线条。

活动准备:画好各种线条做以备示范,黑笔和画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老师出示线条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漂亮的线条吗?他们叫什么名字?

二、图形刺激。

1、老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老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2、老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3、老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创造表现。

1、幼儿创作,老师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2、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直线、曲折线、波浪线、螺旋线。

3、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即时纠正。

四、作品赏析。

展示幼儿作品,说说自己画了哪些线条。

将幼儿作品布置在我是小画家一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