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寺庙管理会协议书如何写 关于成立寺庙管理委员会的报告(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9:45:45 页码:12
寺庙管理会协议书如何写 关于成立寺庙管理委员会的报告(2篇)
2023-01-13 19:45:45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寺庙管理会协议书如何写一

夫子庙共包括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东晋年间,朝廷在这里兴建了学宫;宋代在东晋学宫的旧址上扩建了夫子庙;南宋又开设了科举考场----贡院。然而,夫子庙在历史上曾经五毁五建,最后一次是在1937年毁于侵华日军的战火,今天的夫子庙是1984年以后重新修建的。

庙前广场(2分钟)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孔庙前的广场。庙市合一是夫子庙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广场纵向为庙,横向为市,庙市合一,独具氛围。位于大家身后的这堵红墙称为照壁,具有遮蔽、避邪及装饰的作用,全长110米,是我国照壁之最。照壁前的这个半圆形的水池称为泮池,古时皇帝讲学的地方叫辟雍,诸侯讲学的学宫叫泮宫,夫子庙的学宫等级相当于诸侯讲学的地方,所以这池便称为泮池,位于泮池西侧的这座桥叫文德桥,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由于桥向与子午线方向一致,因此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左右,天上明月的倒影便会被桥影分成两半,这一奇观被称为“文德分月”。文德桥畔广场西侧有一聚星亭,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迎面这个大牌坊,是“天下文枢坊”。造型为四柱三门,它的意思是说这里是天下文化的中心。牌坊南侧有魁星阁,古有“奎主文章”之说,魁星是文运兴旺之兆,也是科举考试夺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历代学子奉为神灵。在广场北方便是棂星门,相传棂星是天上的文星,是主管教化的星宿,取名之由是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意思。

大成门、露台(1分钟)

大成门是大成殿的正门,也是夫子庙的正大门。在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只有官员可以从大成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门进出。门后两侧墙壁上镌刻两个大字,分别为“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本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在大成门后,大成殿前有一甬道,甬道两旁立有孔子十二位门生中的八位,均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分别为闵损、冉耕、冉求、端木赐、冉庸、宰予、言偃和仲由。甬道的尽头为露台,高1.4米,东西长21.8米,南北宽14米,四周围以石栏,前有二龙戏珠丹陛石,两侧立有石灯,露台是举行祭祀和歌舞的地方,露台正中有一尊孔子铜像,铜像前设有铁香炉,上刻“至圣先师”是对孔子的尊称。铜像高4.18米,重2.37吨,是国内孔庙中最大的一尊铜像。露台两旁原是两庑,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和存放祭祀、仪礼、佾舞用具的处所,现缩为小两庑,改为碑廊,陈列有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墨迹的石碑30余块,供游人欣赏。

大成殿(2分钟)

大成殿是夫子庙的标志性建筑,高16.22米,宽27.3米,进深27.9米。正面屋檐下海蓝色竖匾上书“大成殿”三个字。大成殿屋脊鸱吻中有二龙戏珠立雕,这在国内同类建筑中属首创之作,屋面覆盖青色小瓦所体现的轻灵秀美之势,与北方孔庙采用黄色琉璃瓦所体现的恢弘气势明显不一样,更显随和、入俗,这也是南京夫子庙更接近民俗文化的表现之一。殿中央陈列有国内最大的孔子画像,画像上方挂三块匾额都是出自历代皇帝之手,分别为康熙所书“万世师表”、乾隆所书“与天地参”以及光绪所书“斯文在兹”。在画像前两侧立有孔子的四位门生,即孟子、孔汲、曾参、颜回,前面还有琴、古筝、鼓等古代乐器。在四周墙壁上有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镶嵌壁画,为《孔子圣迹图》,由浙江乐清200名匠师采用取自浙江、福建、内蒙古、广东、广西等地的玉石、鸡血冻、寿山石等石中名品及黄金、珠宝等贵重饰件,耗3年之工雕成,总投资580万元人民币,现价值人民币1亿多元,这38幅壁画分别为:圣迹之图、题首前言、尼山致祷、麒麟玉书、二龙五老等。

碑刻(1分钟)

由大成殿出,右手边的古井即玉兔泉,据记载,玉兔泉是由秦桧发现并挖掘的。泉旁侧立有《筹措朝考盘费碑》,记载了两江总督时期李鸿章、左宗棠捐助考生进京会考费用的一段历史。另一侧还有四块碑,其中最著名的是刻于南朝时期的《孔子问礼图碑》,记载了春秋末期奴隶制即将瓦解之际,孔子为维护奴隶制从鲁国到周天子所生活的城市洛阳寻访典章制度,向老子请教问礼的故事,另外是南京市仅存的三块元碑《集庆孔子庙碑》《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

a学宫 :学宫大门(30秒) 明德堂(1分30秒) 尊经阁及其周边(1分钟)

学宫位于大成殿后方,南向门楣上书“大明国子学”,由曾国藩题写,北向门楣上书“东南第一学”,由清乾隆时期文武双科状元秦大士题写。走进学宫大门,可以看见左右两个亭子中竖有一钟一鼓,亭额上分别写有“习礼”“仰圣”四个字,是古时士子们用于祭拜孔子的。

正对着学宫大门的是明德堂,堂名由文天祥题写,明德堂是学子集会的地方,每月朔望朝圣后,学子们便在此集会,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以培养学子们忠君爱国的思想。明德堂原名“明伦堂”,当年元军即将攻克南京时,文天祥为了表明他宁死不屈的决心和效忠国家、报效民众之志气,亲自手书改“明伦堂”为“明德堂”,故保留至今。

明德堂后的尊经阁高三层,重檐丁字脊歇山顶,是当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谕讲课的讲堂,现为民俗风情陈列馆。与尊经阁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楼,尊经书院分置尊经阁后两边,崇圣祠原为专奉孔子先辈之所,现为梨园。青云楼在清朝时改为图书馆。尊经书院为讲课之所,相当于现在的教室。尊经阁后的小高地叫卫山,建有敬一亭,所谓“敬一”就是对孔学的敬业之情。

其他(1分钟)

各位游客,白天的夫子庙繁华热闹,晚上的夫子庙更是流光溢彩!早在南北朝时期,秦淮河上就又金陵灯会,明朝时更是达到了顶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可谓天下一绝。今天的夫子庙沿袭了“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隔窗”的徽派建筑风格。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够领略传统文化,还能饱尝独具风味的秦淮小吃,探寻秦淮八艳的传奇故事,乘上秦淮画舫饱览两岸风光或者去探寻乌衣巷、王导谢安故居、李香君故居等名人踪迹,都是赏心乐事。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b贡院 前街、明远楼(1分30秒)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贡院前街,在街道中竖立着六尊人物雕像,他们都是历朝历代从这里走出去的才子,分别有唐寅、吴承恩、郑板桥、吴敬梓、林则徐和张謇。在雕塑的东侧,立有石碑11块,记载着这座贡院的历史兴衰以及各朝皇帝、大臣、名士对贡院的赞誉、评价和题咏,前街正前方是贡院,贡院牌坊上有李渔题写的楹联,始建于南宋,是专门用于举行科举考试的场所。起初,应试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仅仅供府、县学的考试之用,偶遇考生增多的年份,甚至需要借用寺庙作为临时考场,时至明永乐年间,重建了这座贡院,后南京贡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待至清正式定名为“江南贡院”时,已达到空前之势,形成了东起姚家巷,西至学宫、孔庙,南临秦淮河,北抵建康路的方形整体,号舍多达两万多间。民国之后,贡院冷落,直至今日,只有明远楼作为历史文物被保留了下来。明远楼是历届科举考试时用于警戒和发号施令之所。一楼拱门内保留有明、清和民国年间的石碑,详尽记载了江南贡院的盛衰历史,有效地保存了封建时代科举考场的情景。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在此建立了“江南贡院陈列馆”。

号舍(1分钟)

现在贡院内恢复了四十余间号舍,以千字文为序,号舍高6尺,深4尺,宽3尺,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里面仅陈列一上一下两块板而已。考生要在里面待上9天考上三场,吃喝拉撒睡考全在这里。白天他们在案板上答卷,晚上就在案板上合衣而眠。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考试的艰辛,贡院西侧的号巷内用蜡像展示了考生百态,东侧为游客体验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体验一下。

至公堂(1分30秒)

科举始于隋唐,止于晚清,长达1320xx年,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的考试。前方大家看到的“至公堂”过去是主考官办公地,至公二字取意考试“公平、公正、平等”,现在是科举陈列室,分为东中西三个展厅,中间的展厅是科举文化陈列室,内有一尊魁星点斗、独占熬头的雕塑,旁边的这组横型展示了当年状元高中跨马游街的情形,非常壮观。四周墙壁上展出的图片资料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东侧的状元厅内展出了中国历代状元名录。而西侧的是名人厅,里面展出了和江南贡院有关的名人,还有和科举有关的一些图片资料和实物资料。

关于夫子庙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推荐寺庙管理会协议书如何写二

大家好,我是您这此游览的导游员,叫蒙毅。首先我代表山西省友谊之旅旅行社欢迎您来参观菩萨顶。我在这里祝您玩得开心愉快,通过我的讲解,一定会使您不虚此行。

大家看,坐落在灵鹫峰上的这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就是素有喇嘛宫之称的菩萨顶。我们已经参观了许多寺庙,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大多是红墙灰瓦,,而菩萨顶却是红墙黄瓦。在古代中国,黄色是皇家专用的,可菩萨顶却用了黄琉璃瓦,,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考虑,等我们参观完寺庙,听了我的讲解,您自然会明白。

此寺创建于北魏,原叫大文殊院。相传唐太宗贞观五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职文殊。一天夜里,法云从长明灯下的蓝光中看见一尊文殊菩萨像,并由塑工塑成。传说这便是文殊菩萨显圣,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俗称菩萨顶。

寺庙经历代修补,尤其是1952年政府拨款补修了所有殿宇和牌楼、石阶等。现占地30亩,分前院、中院、后院和东配院四处院落,有殿堂楼房121间,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云集,雄伟壮观,布局严谨,独具特色。我们从山麓仰望,阳光下飞檐斗拱,相托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象布达拉宫,所以有喇嘛宫之称。菩萨顶在五台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黄庙首领庙。

大家请跟我往上走。

我们登上这高高的台阶,就进入寺庙了。这台阶、木牌坊、幡杆就是康熙皇帝看成龙头的地方。这里我们要让大家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台阶,等大家登上这高高的灵峰圣境,我会告诉大家关于这台阶,上面的石狮的说法和传说。

大家数清楚了吗?到底有多少台阶?

我告诉大家,寺庙门前的长长的台阶,一般都会与108有关,菩萨顶也不例外,也是108级台阶。佛家说,人生共有108种烦恼,把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踏上一级台阶,意味着跨入一个法门,消除了一种烦恼。当您气喘吁吁地站在悬有“灵峰圣境”横匾的彩绘牌楼下面,远望周围林立的寺庙、翠绿的山色,您是不是已把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全部踩在脚下,成了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了呢?

我们再看台阶上这对石狮,仔细看过之后,您一定会发现左边这只没有舌头。原来啊,是它偷吃工人食物被割掉了舌头,一直饿着肚子蹲到现在。

这座四柱三门七楼的高大木牌楼是清代康熙五十三年所立。它色彩鲜艳,彩绘龙凤,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结构合理,坚固精致,是五台山木牌楼之冠。

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前院,院内古树参天,石碑林立,幽雅清静。我们面前的是大雄宝殿,是菩萨顶的主殿,寺内重要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右侧是带箭文殊殿。殿内骑狮文殊的肩上插有一支箭,传说是乾隆皇帝射的,不过我们现在看不到这支箭了,它以被前两世班禅取走了。

要说菩萨顶最有特色的建筑,还要数大雄宝殿后的文殊像。大家请跟我来。

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文殊殿。大家看殿前台阶,有许多蜂窝状小眼。原来在殿檐中间的一块瓦上,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阴雨晴天,总是滴水不断,所以又称为滴水檐大殿。由于雨珠滴沥,落地柱石,嘀嗒有声,再加上注溅时水花在阳光下反射出五光十色的艳彩,形成五台山一大景观。您能猜猜为什么滴水不断吗?曾经有很多种说法,其实只是在檐下有一个存水槽之故。不过我们现在已看不到这一景观了,因年久失修和维修时没有注意保存,水槽已不存在了。

殿内原有三尊高约两米的铜质三大士像,就是正中文殊。左观音,右普贤。它们距今应该有四百多年了,是铜铸艺术的珍品,可惜这三尊名冠五台山的铜像,早已被毁。现在的塑像是1985年新塑的。大家仔细看,黄庙殿内的塑像与青庙有所不同,从塑像就可以分辨出是青庙还是黄庙。这里的菩萨像都有肩花,脸微侧,且有华丽的背光,这正是与青庙塑像的不同之处。

在后院,,还有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铜锅。大家看,如此巨大的铜锅一年也只是腊月初八煮腊八粥用一次。据说有一次小喇嘛因洗锅后,锅内表面结冰,还差点上不来呢,可见这铜锅有多大了。

佛教寺院都有一点神秘气氛,而殿顶的神兽仙人,更增加了一份神奇色彩。这些神兽是龙的儿子,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把他们安置在殿顶是为了防火、避邪,又有龙凤象征和谐祥瑞。

菩萨顶之所以能保持黄庙领袖庙的地位,与清代康熙、乾隆几次来五台山住在菩萨顶有关。康熙在寺内留下了“五台圣境”御笔。大家看这石碑坊上四字就是康熙亲笔题字。

因历来是政教合一的政权,所以清统治者极力笼络人心,以巩固对的统治。这样,五台山黄庙就更加兴盛起来,尤其是菩萨顶,地位极高,寺庙的大喇嘛在清代相当于朝廷一品官的地位。

由于菩萨顶相当于皇帝行宫,再加之为了笼络喇嘛教,所以代表皇室“至高无上,尊贵富有”的红墙黄瓦便也成为菩萨顶的特色了。各位游客您明白了吗?

好了,各位游客,我的讲解就告一段落,希望通过我的讲解,您能对菩萨顶留下深刻的印象。祝大家旅途愉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