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兴建新农村协议书 农村建设合同书(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12:37:57 页码:10
兴建新农村协议书 农村建设合同书(五篇)
2023-01-14 12:37:57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兴建新农村协议书一

一、今年来所做工作

(一)全面摸排,切实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

_月底,按照省市要求,区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区医保、交警等__部门及乡镇,对农村人口进行摸排工作,_月下旬又再次组织各行业部门、乡镇、村社干部开展逐村、逐户全面排查,重点围绕脱贫质量,重大政策的落实情况,特别是“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情况。此次摸排工作共排查农户_____户、_____人。其中脱贫户、低保特困户、重病慢病户、重残户____户、一般农户_____户,做到了摸底排查工作全覆盖。截止目前,__区现有脱贫户、监测对象共计____户、____人。通过多次摸排、精准画像,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__户___人(后死亡一人)。现有监测对象共计___户、___人,其中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__户__人,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__户___人。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人。

(二)夯实基础,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就业稳岗方面,____年我区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持续巩固拓展成果,促进脱贫人口、监测人口稳定就业。截止____年__月底,__区脱贫人口务工人数为____人,其中省外务工___人,省内区外务工___人,区内务工___人;监测人口务工人数为__人,其中省外务工_人,省内区外务工_人,区内务工__人。二是公益性岗位方面,公益性岗位安置方面,提供了___个公益性岗位(__乡__个,__镇__个,丹洲__个),其中脱贫人口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___人,监测人口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_人。振兴车间工作主要由区人社局牵头,今年的任务已全部完成,目前已经将岗位补贴全部打卡发放。三是教育助学方面,____年我区“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工作于_月正式启动,经学生申请,有关部门对贫困资格、学籍审核、各级公示等环节,全年开展春季秋季雨露计划共打卡发放资金__万元,资助学生___人。四是医疗保障方面,截止____年_月__日,全区脱贫户、监测对象共____人已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脱贫户、监测户、低保特困对象、重残人员全面参保。五是住房安全方面,对全区行政村范围内所有农村房屋_____栋开展了安全隐患入户调查,排查出初判存在安全隐患房屋__户,已纳入今年危房改造计划,目前全部完工。六是饮水安全方面,区水利局建立了全区安全饮水台账,全面保障区农村饮水安全,常态化进行水质合格检测(每季度一次),建立季节性缺水应急预案,保证饮水安全。七是小额信贷工作,截止____年__月底,__区____年新增发放贷款__笔___万元,均用于脱贫户产业发展需要,历年来未产生不良贷款,风险补偿金___万元也未动用。

(三)科学安排,规范各级衔接资金使用

____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___万元,专项扶贫资金___万元,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___万元,区级配套资金___万元(另老区发展__万元扶贫资金直接划拨区民政局)共计____万元,我们严格按照衔接资金的管理规定,把资金和项目全部安排到乡镇和村(社),目前,大部分工程已经竣工,资金拨付达__.__%。

(四)强化责任,狠抓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

1、驻村帮扶:按照市派驻村办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严格落实“精锐出战”要求,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参与驻村帮扶工作。_月__日,新一轮驻村帮扶共选派_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__人,后盾单位__家。__月__日,根据省市要求重新调整安排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一般脱贫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驻村帮扶共选派__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队__人,后盾单位__家,并将每个帮扶村的后盾单位增加为_个。工作队的队长均为后盾单位科级以上干部或中层业务骨干,协调组成员均由各后盾单位班子成员担任。全面实现区级领导包联、驻村工作队帮扶、党员干部结对、企业深度参与的“全覆盖”乡村振兴格局。

2、结对帮扶:我区虽处常德市中心城区,农村区域体量不大,脱贫户、监测户不多,但我区严格按照中央“四个不摘”要求继续执行结对帮扶全覆盖的措施。我们安排在编在岗干部对全区所有脱贫户、监测户开展全覆盖结对帮扶工作,且监测户实行后盾单位或乡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联系帮扶制度。

(五)加紧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谋划顶层设计,强化组织保障。

__区为加快推进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双组长,区委副书记担任第一副组长,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联系乡村振兴工作的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乡村振兴局,区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2、聚焦重点引领,确立示范片区。

__区作为中心城区,为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图景,结合我区区域特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经领导小组研究,分别在芦荻山乡与丹洲乡成立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片。

二、亮点特色工作

对口帮扶。我区承担了__县__村、__村、__村、_村四个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截止____年_月_日,累计投资金____余万元,通过基础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等方式,不仅让贫困户脱了贫,还顺利通过了国检验收。目前_个村、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补齐了短板,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今年_月初,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____-____年市派驻村工作队选派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继续对口帮扶__县_个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__镇__村、_村、__社区、__村)。派驻的__名优秀驻村干部按时间节点赴__县开展新一轮驻村工作。今年以来,区委书记康少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寻健,区委副书记王先波,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红华等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对口帮扶的__县__镇开展调研多次,积极谋划今年四个村的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已落实资金____余万元用于去年_月调整后四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有序的启动了对口帮扶村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

三、____年工作计划

____年,我局将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要求,持续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工作思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务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围绕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抓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项目资产“两个基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力: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健全防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

围绕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健全和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一是依托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进一步明确监测范围、对象和标准,规范监测方式和程序,对监测对象不设规模限制,确保早发现、早干预,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二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使用行业政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对所有监测对象开展精准帮扶。切实做到精准监测、精准帮扶。三是严格把握风险消除标准,规范风险消除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落实各类政策保障措施

按照“新政不出、旧政不退”的原则,督促各行业部门在完善提升相关扶贫政策的前提下,使现有帮扶政策在过渡期内保持总体稳定,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和扩展性,使原有的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从而更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跟踪脱贫人口“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现情况,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重点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及时针对政策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倾斜。抓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项目资产“两个基础”,强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充分发挥强短板、补弱项的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让衔接资金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并落实管护责任人,推动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3、构建乡村振兴帮扶体系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帮扶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区级领导联点和区直单位干部结对帮扶机制,保持帮扶力度不减,不断拓展帮扶领域,调整完善结对关系,更好发挥区直单位帮扶作用。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发用好中国社会帮扶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我们村”平台开展各类社会帮扶活动,不断凝聚全社会帮扶的强大合力。持续开展对口__帮扶工作,积极对接好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用好“两支力量”,即驻村工作队和农村基层组织。____年要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重点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及农村党建等工作。要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促进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更多本土人才充实村“两委”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编制好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各个乡村都要拿出符合实际的规划设计,切忌大而空,要充分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民意,拿出符合村庄实际、通过努力又可以实现的规划。

2、发展好产业。要鼓励好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实体经济,特别是要引进能人、流转土地、集中发展名优特农业产业,让农业产业红红火火。

3、示范好样板。__区农村体量不大,各个乡镇每年以“幸福屋场”或“自然村落”为单位办_-_个示范样板,持续通过_-_年的努力,_-_年后__区一定是个全域的美丽乡村样板区。

4、整合好资金。将各级涉农资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整合,分期分批集中投放到对应的区域和项目,与此同时区级财政要适当拿一些引导资金,让乡村建设的开展有资金保障。

5、治理好乡村。在办点示范的同时,对大面上的农村区域,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为抓手,推动面上工作的平稳推进。

6、发展好集体经济。要整合一切力量,调动一切因素,分村施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村富明强。

7、擦亮好名片。按照省市的要求继续抓好__县__镇_个村的对口帮扶,把对口帮扶这块名片擦得更亮,彰显__区的政治担当。

关于兴建新农村协议书二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布置,我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并按照目标要求,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村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扎实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我村半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西南边陲山区,辖18个村民小组,408户,1502人,党员38名。水田1164亩,旱土378亩,水面134亩,林地2231亩,果园30亩。20xx年人平纯收入2098元,历年税费上缴尾欠2、1万元,累计负债3、5万元。全村改灶126户,改栏130户,改厕310户,改水385户,水泥路入户70户,楼房改造率82%,劳动力输出450人。年牲猪出栏1380头。全村共有私家汽车8辆,电话普及率65%,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50%。村支两委现有成员4名,班子齐全,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20xx年全村无民事、刑事和集体上访现象发生,年度绩效考核列全乡第四。

二、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我们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林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推进各业生产,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村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xx年总体规划是:

1、硬化1、5公里村级主干道路,铺好乡政府至村部2公里沙路,6月底竣工。

2、兴建xx村村级汽车站一座。年底至明年初完工。

3、搞好10—40户沼气池建设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年底全面铺开。

4、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增加造血功能,引进高产优质稻品种。

5、积极宣传发动,将有线电视迁入农户家中,力争实现户户通有线。

6、规范建立村部,整章建制,建立健全村各项规章制度。

7、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1—2名党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

三、当前工作推进情况

1、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入户,广泛了解村情民情,宣传目的和意义,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广大村民群众对其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悬挂横幅2条,张贴标语45条,建立宣传栏1个,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理事会议27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2、抓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一是从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入手,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对村支两委干部各自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实行量化管理,增强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对全村所有收入、支出情况实行先审计、后入帐、再公开的理财方式,使财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规范村级政务管理入手,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理事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9人组成的“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事会”,积极参与、监督、公开和决策该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务和财务。四是从落实村民自治入手,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和公示制度,让村民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通过几个方面的措施,使全村干部各个层面的干部和群众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民主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

3、抓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为使新农村建设在xx村稳步推进,我们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半年来共有县级各单位6个,领导11人次来村调研4次,召开现场会3次,争取资金50万元,其中道路硬化17万元,沙路3万元,汽车站28万元,其他资金2万元。二是充分发挥我村在外的社会力量,共筹集资10万元。资金的到位是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首先抓好了村级道路的硬化,在原有1、3公里水泥路的基础上又将其延伸,现已经全面按标准完成了村级主干道1、5公里的水泥路面硬化,使全村主干道全面贯通,改变了我村交通闭塞的面貌,并为邻近的双凤、瓦叶、石垅三个村打开通道,方便了5000余人的生产生活。其次,将乡政府通往村部的次干道3公里,全部铺上沙石路,改变4个组几百余人下雨不能出门的局面,大大方便所辖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第三是争取上级部门重视,将xx村汽车站列入规划,征收了土地,争取了资金28万元,为年底xx村汽车站顺利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是积极宣传和引导村民群众,迁入有线电视100户,使之能及时了解各类新闻信息和资讯,掌握经济动态,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要手段之一。第五是大力发展种殖业,增加造血功能,上半年引进高产优质稻品种110亩,经济作物70亩。

四、存在的困难

该村地理位置较差,交通闭塞,村级经济发展滞后,村上无任何集体经济来源,村民收入仅靠劳动力输出和种田,无任何支柱产业和种养殖业来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差。因此,资金是影响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瓶颈;其次,该村劳动力输出较多,只剩下老幼、妇女在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量较单薄;第三,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与外界交流较少,导致村民思想僵化,小农经济思想比较严重,这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统一思想,激发和提高村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形成共同参与的氛围。

2、继续做好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3、引进技术,启动40户沼气池建设的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拟全面铺开。

4、集中精力,全面完成xx村汽车站的建设工作。

5、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1—2名党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

关于兴建新农村协议书三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布置,我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并按照目标要求,统筹规划,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村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扎实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我村半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西南边陲山区,辖18个村民小组,408户,1502人,党员38名。水田1164亩,旱土378亩,水面134亩,林地2231亩,果园30亩。20xx年人平纯收入2098元,历年税费上缴尾欠2、1万元,累计负债3、5万元。全村改灶126户,改栏130户,改厕310户,改水385户,水泥路入户70户,楼房改造率82%,劳动力输出450人。年牲猪出栏1380头。全村共有私家汽车8辆,电话普及率65%,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50%。村支两委现有成员4名,班子齐全,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20xx年全村无民事、刑事和集体上访现象发生,年度绩效考核列全乡第四。

二、发展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我们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林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推进各业生产,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村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xx年总体规划是:

1、硬化1、5公里村级主干道路,铺好乡政府至村部2公里沙路,6月底竣工。

2、兴建xx村村级汽车站一座。年底至明年初完工。

3、搞好10—40户沼气池建设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年底全面铺开。

4、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增加造血功能,引进高产优质稻品种。

5、积极宣传发动,将有线电视迁入农户家中,力争实现户户通有线。

6、规范建立村部,整章建制,建立健全村各项规章制度。

7、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1—2名党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

三、当前工作推进情况

1、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入户,广泛了解村情民情,宣传目的和意义,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广大村民群众对其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悬挂横幅2条,张贴标语45条,建立宣传栏1个,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理事会议27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

2、抓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一是从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入手,建立干部岗位责任制,对村支两委干部各自的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实行量化管理,增强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对全村所有收入、支出情况实行先审计、后入帐、再公开的理财方式,使财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规范村级政务管理入手,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理事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9人组成的“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事会”,积极参与、监督、公开和决策该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务和财务。四是从落实村民自治入手,进一步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党员议事、村民议事和公示制度,让村民享有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通过几个方面的措施,使全村干部各个层面的干部和群众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民主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

3、抓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为使新农村建设在xx村稳步推进,我们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半年来共有县级各单位6个,领导11人次来村调研4次,召开现场会3次,争取资金50万元,其中道路硬化17万元,沙路3万元,汽车站28万元,其他资金2万元。二是充分发挥我村在外的社会力量,共筹集资10万元。资金的到位是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首先抓好了村级道路的硬化,在原有1、3公里水泥路的基础上又将其延伸,现已经全面按标准完成了村级主干道1、5公里的水泥路面硬化,使全村主干道全面贯通,改变了我村交通闭塞的面貌,并为邻近的双凤、瓦叶、石垅三个村打开通道,方便了5000余人的生产生活。其次,将乡政府通往村部的次干道3公里,全部铺上沙石路,改变4个组几百余人下雨不能出门的局面,大大方便所辖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第三是争取上级部门重视,将xx村汽车站列入规划,征收了土地,争取了资金28万元,为年底xx村汽车站顺利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是积极宣传和引导村民群众,迁入有线电视100户,使之能及时了解各类新闻信息和资讯,掌握经济动态,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要手段之一。第五是大力发展种殖业,增加造血功能,上半年引进高产优质稻品种110亩,经济作物70亩。

四、存在的困难

该村地理位置较差,交通闭塞,村级经济发展滞后,村上无任何集体经济来源,村民收入仅靠劳动力输出和种田,无任何支柱产业和种养殖业来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差。因此,资金是影响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瓶颈;其次,该村劳动力输出较多,只剩下老幼、妇女在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量较单薄;第三,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与外界交流较少,导致村民思想僵化,小农经济思想比较严重,这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五、下步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统一思想,激发和提高村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形成共同参与的氛围。

2、继续做好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3、引进技术,启动40户沼气池建设的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拟全面铺开。

4、集中精力,全面完成xx村汽车站的建设工作。

5、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新型农民,发展1—2名党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

关于兴建新农村协议书四

xx年,我市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以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我市农业增产增效取得新成绩,农民持续增收取得新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极大改善,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以八大建设为重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政策惠农、工业哺农、社会支农、科技兴农,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我市始终把“生产发展”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按照种植业建板块,养殖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加工业建园区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一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我市大力开展农业项目建设和劳务经济开发,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今年农民人平纯收入可达3742元,比上年增加560元,增长17.6%。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可达1893元,增长11.83%;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585元,同比增长23.91%;财产性纯收入人均133.34元,同比增长111.66%;转移性纯收入人均129.68元。二是种植业增产增收。我市积极引导农村闲置土地向种植大户适度流转,目前种植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305户,种粮面积达到13.4万亩,占到全市水田面积的22%。种粮大户不断涌现,推动了我市的粮食生产。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60.93亿元,同比增长24.1%;粮食总产67万吨,同比增长3.4%;油料总产7.26万吨,同比增长2.1%;麻类总产1.05万吨,同比增长5.7%;水果总产3.07万吨,同比增长22.1%。三是畜禽水产业发展加快。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争创畜牧水产大市为目标,以配套雨润集团、永大公司生产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推动、示范带动、政策促动,吸引和激发民间资本投入畜牧业,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全年新增45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27个,其中新增万头以上养猪场9个,建成并投产的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猪舍198栋,还有50栋正在建设中,xx年生猪出栏100万头,比xx年增加了8.7万头。新建万只以上规模化养鸡场58个,其中,10万只以上的养鸡场20个,20万只以上的养鸡场10个,全市年出笼预计可达980万只。全市发展网箱养鳝2万口,全市已发展小龙虾养殖10.57万亩,去年小龙虾产量3万多吨。全市水产面积达62.50万亩,比xx年新增2万亩,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7.6万吨,总产值17.6亿元,形成了粮食、水产、畜牧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加强。我市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帮助劲牌酒业、长丰米业、灵溪食品、珍珠果米酒、富川油脂、真有味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原材料基地,加快建设劲牌保健酒三期扩建、远东麻纺、宏风饲料二期等重点涉农项目,加强雨润集团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建设,狠抓设施配套,使我市农产品加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五是农业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去年全市重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4个,投资总额4亿元,分别是山东永大食品有限公司在大冶还地桥镇秀山村建设年屠宰加工3600万只肉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山东永大食品有限公司在大冶陈贵镇马鞍山建设大型肉鸡种禽场,总投资1.7亿元;武汉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江北农场建设年产两万吨“肽黄金”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与黄冈万辰棉业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国际通用包型大型棉花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同时,广东兴隆百万商品猪养殖小区等农业招商在谈项目有3个,预计总投资10.47亿元,农业招商在全市形成浓厚氛围。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

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重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一是农田基本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去年,我市累计投入1.95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000余处,解决农村1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改善灌溉面积9.93万亩,新增、恢复除涝面积7.84万亩。今年全市已向国家争取高产农田整理项目5个,争取项目资金6477万元,新增耕地4124亩。二是乡村道路和客运网络不断延伸。全市共建设完成县乡二级公路33.8公里,县乡三、四级等级公路改造57.52 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300公里,其中,新农村建设134个示范点新建通村通组公路达240公里,新建农村五级客运站4座,建成候车棚40个、招呼站90个,累计投入资金达1.6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三是农村生态家园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市以“一建三改”为重点,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全市完成建设沼气池19680口,血防改厕15800座,新建垃圾池1260个,新装路灯846盏,拆除农村土坯房、危房达5.74万平方米,清理沟渠1.6万米,村庄绿化1.3万平方米。同时,我市大力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在2个镇和10个村开展绿色家园示范村镇建设,建设农村道路和农田林网,构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乡村田园风光。四是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我市大力开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扶贫搬迁工作,使我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05元,同比增加200元,增长18.09%,贫困人口减少1.54万人,搬迁扶贫完成517户。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份,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高级干部访华团专程赴阳新县考察了宝塔村万亩湖蒿基地和王家老屋扶贫搬迁新村,给予了较高的评价。9月份,全省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现场会在阳新县召开,杨松、刘友凡等省领导出席了会议。

(三)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我市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卫生合作医疗体系,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得到落实。从去年春季开学开始,我市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据统计,xx年春秋两季我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减免杂费8187万元,惠及学生77万人次,免费发放教科书(教材)21万套,减免金额1188万元,补助家庭困难的寄宿生3.3万人,补助金额241万元。二是农村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实施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以及农民工参加医保的专项扩面行动,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医疗保险人数持续增长,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3.36万人和2.68万人。我市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参合农民达到118.61万人,参合率92.6%。三是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大力开展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我市争取到国债项目资金400万元,用于西塞山区河口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及大冶市14家卫生院、阳新县16家卫生院的基础设施配置。另外,还投入49万元用于村卫生室建设,按每个农村卫生室5000元的标准,对我市98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初步解决了医疗条件差的困难局面。四是农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共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460场次,开展了魅力乡镇展演活动和农民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组织播放电影500多场次。市委宣传部、新农办和文化局还联合主办了“放歌黄石新农村”百场下乡演出活动,深受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工作基础。

我市从建好基层组织、强化教育培训、抓好阵地建设、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去年全市对示范点行政村主职进行了集中轮训,提高了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显著提高。阳新县浮屠镇下屋村投资44万元完成村综合楼建设,改变了该村多年没有村级活动场所的状况,同时,该村大力开展制度建设,完善了两委例会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政务公开,提高了村级民主管理水平。二是村级组织活动条件明显改善。去年,我市狠抓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全市纳入省级规划的125个新建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改扩建项目155个,农村办公条件得到改善。三是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村务公开工作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在农村广泛开展文明新村建设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形成了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五)农村综合改革层层推进,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我市始终坚持把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由点及面、层层推进、不断深入,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钱养事”的新机制逐步完善。通过开展完善 “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试点工作,建立了“钱随事走、考核定酬”的“以钱养事”新机制,较好解决了资金怎么用、事情谁来做、绩效谁来评的问题。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针对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适龄儿童生源减少的实际,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三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我市在阳新县洋港镇启动林改试点,完成了15个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占该镇总村数的88.2%,林改面积达12.6万亩,占山场总面积的85.7%。通过林改,使农民承包、开发荒山的热情高涨,山权林权得到确认,集体债务得到有效化解,林业发展得到了保障。去年11月,全市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此项改革在全市全面铺开,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若干指导督办小组,深入各乡镇进行协调指导。四是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初见成效。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以资产换资金,以机制换效益,大力改革“五小”工程,同时,鼓励和扶持民间及个人投资兴建小水利,初步实现“以水养水”。五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我市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弱势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省农业厅将黄石养猪协会、大冶市禽业协会、阳新县宝塔湖春潮湖蒿专业合作社列为试点单位,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25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我市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层层召开工作会议,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暨新农村建设动员会,市委书记王振有同志在大会上做了动员报告,要求各县(市)区、市直部门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切实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会后,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分别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各工作队深入试点村,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村干部工作会,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进行了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深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二是举办培训班,提高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今年分别组织举办了驻村工作队员培训班和村干部培训班,并带领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前往重庆、四川、辽宁、吉林、武汉、宜昌、孝感等地参观学习全国、全省的新农村建设典型,通过学习先进,提高了大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强了建设好新农村的信心。三是依托各种媒体,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典型。为了及时宣传全市新农村建设新进展、新成就、新典型,我市在黄石日报设立《新农村、新气象》专栏,在黄石电视台的开设了《新农村建设巡礼》专栏,并组织驻村工作队员、示范村干部和帮扶企业在黄石电视台开设了《新农村建设在线访谈》栏目。据统计,去年黄石日报共刊发新农村建设相关文章323篇,黄石电视台播出新农村建设专栏节目48期,编发简报《新农村》75期,上报省农办被《湖北农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简报》采纳24篇,被《湖北日报》作为典型宣传报道24篇。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涌现出像宝塔村、玉堍村、新畈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其中,宝塔村被作为新农村建设典型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出,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各级干群的积极性。

(二)抓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大合唱。

社会力量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通过走访企业,通过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积极动员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专院校、民营企业和创业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建立了全社会广泛支持并参与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有效加快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是积极开展企村联合共建。共发动160家企业和学校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示范村启动了一批涉农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鹿峰集团出资450万元为三岔路村开展“六改四化”工程,帮助修建了三岔路村集贸市场、图书室、卫生室和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大冶市兴冶矿业集团已出资150万元支援金湖街办上冯村新农村建设,帮助该村搞规划、修水泥路、通自来水,投入村小学硬件建设,为特困户改造危房,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受到农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大冶市九州矿业公司为了彻底改变大箕铺镇东角山村落后面貌,投资40万余元,硬化通村公路,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建起了村卫生室,修缮了村小学。福建商会投入20万元帮助阳新县白沙镇土库村修建了希望小学,又投入24万元为阳新县浮屠镇下屋村修建了通组公路,深受群众欢迎。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投入20万元,帮助阳新军垦农场和平原村开展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去年全市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2600万元。二是开展村企劳务对接和项目对接。我市积极引导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农村扩张辐射,通过企业在农村建立基地,与当地农村展开劳务对接,帮助转移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阳新建设五号窑和六号窑,东贝集团在大冶市罗桥工业园兴办东贝铸造有限公司,黄石电厂与阳新机械厂开展技术合作,帮助阳新机械厂进行技术改造。新冶特钢、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三环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分别将发展的触角向农村延伸,吸纳5000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我们对全市企业用工情况进行摸底,在用工缺口较大的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村之间展开劳务对接。去年七月中旬,在大冶市还地桥镇由市委新农办、市劳动保障局联合举办了全市新农村劳务对接启动仪式,组织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美尔雅集团、美岛公司和东贝集团等一批企业与农村实行劳务对接,共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定向安置农民工近千人。同时,我市还在企业与农村之间开展村企项目对接,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了农村和企业的双赢,推动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如市轴承厂与殷祖镇锻造厂结成合作伙伴,由殷祖镇锻造厂负责基础配件加工,市轴承厂负责配件组装及产品深加工,通过合作,市轴承厂有了充足的材料来源,扩大了生产,该镇锻造厂也得到了发展。三环电器公司投资150万元,在白云村投资建厂,把闲置的农村小学改造成厂房,实施了5个加工品种。美尔雅集团与玉堍村达成服装加工协议,在该村建立美尔雅西服手工加工基地,安置了该村妇女劳动力50人,增加了村民收入。通过这些项目有效对接,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三是积极动员房地产企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先后共发动了60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展支持新农村建设“五个一”活动,即为农民“盖一栋猪圈、修一条马路、建一口水塘、打一口水井、疏一条沟渠”。如宏维置业有限公司与阳新县贫困村花塘村结成帮扶对子,为该村捐赠15万元支持该村新街建设和环境整治;颐阳房地产投资25万元帮村修建办公楼和卫生室;顺佳房地产公司出资10万元帮助黄金湖村发展生产和新街整治;联合置业捐助8万元,虹桥房地产出资6万元帮助农村解决“三最”问题。四是积极引导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通过采取“走出去”与“请回来”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引导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充分发挥他们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去年我市成功人士返乡创业近千人,成功人士返乡参与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5亿多元。如刘家畈村引进私营业主柯尊文总投资5000万建设包括山庄、养猪、林果和鱼池在内的生态养殖基地;李河村引进本村老板吕建军投资1300万元建设一个年产50万只肉鸡的养殖场;大冶市金湾大酒店老板王志猛回到家乡金牛镇晏公村投资xx万元,发展雷竹800亩,筹建了30万只规模的养鸡场、渔场、休闲山庄和水库等;汪家垅村9位农民自愿参股,每人出资50万元,建设汪家垄万头养猪场;保安镇老板袁明胜回乡创业,正筹备创办湘莲加工厂,一期工程投资500万元,届时将对该镇的湘莲产业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市已经组织召开了企业和成功人士支持新农村建设座谈会,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回到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回报社会和父老乡亲。

(三)抓办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去年,我市按照集中力量和整合资源的思路,把扶贫、小康和新农村建设三方面的力量进行了整合,共抽调410名干部(市直84名、大冶220名、阳新106名),组建了134个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进村办点(市级示范点28个、大冶市69个、阳新县23个、企业单独包村14个)。各工作队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村组织和当地群众,从解决农民“三最”问题入手,突出抓好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不少示范村初步实现了“烧火不用柴,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据统计,28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去年共启动项目197个,总投资1.17亿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997万元,招商引资7697万元,农民自筹2077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861万元。28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修通村或通组公路84公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4万人,新发展万头养猪场2个,新建“150”模式养猪场17栋,新建湖蒿9180亩、油茶、腊米、大棚西瓜、柑橘、楠竹、黄金梨等作物1万多亩,养鱼1.14万亩。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挂点单位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的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建管委、市水利水产局、市房产局、市经委、市环保局、市日报社等多家挂点单位组织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与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访农户献爱心活动,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各工作队员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带头遵守工作纪律,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争当忠于职守的好队员。工作队员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换来了广大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和拥护。有的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评价的是“五个一”,即“一颗真心、一腔热血、一股实劲、一顶草帽、一盏手电”。有的乡镇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我工作了三十多年,接触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工作队到基层指导工作,只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作风最扎实,为老百姓做事最多,最受村民欢迎的工作队。

(四)抓协调督办,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为了明确责任,各负其责,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和市直相关部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了对县(市)、部门和驻村工作队“三位一体”的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切实抓好工作责任的落实,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各项新农村工作目标的逐步实现。一是突出重点抓督办。将“生产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围绕中心抓督办。按照领导的要求和指示,在不同时间段,着力抓好村庄规划制定、村庄整治、“一建三改”、油茶基地建设,鸡、鸭养殖小区建设和“150”养猪模式的推广。三是解决“三最”抓督办。将市财政、交通、水利、供电、国土、广电、电信等多个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安排,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联合共建新农村,着力解决农民的“三最”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淤塞严重、病险水库整治任务重,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脆弱。相当一部分乡镇村的“六改五通”工作离老百姓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规划工作仍然滞后,农村脏、乱、差的整治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不平衡,一是示范村与普通村之间进展不平衡,示范村的建设轰轰烈烈,而一些普通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仍很缓慢,有的甚至还未启动;二是示范村之间进展不平衡,牵头单位重视的示范村,工作力度大,工作队长负责的,示范村变化大,成效非常明显,村民非常感激;反之,不少示范点几乎没有变化,老百姓很有意见。

(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投入不足,建设任务艰巨。一是政府投入不足,有些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地方配套资金要求比较多,导致大项目因地方财政无法提供配套资金而无法启动。二是有限的资金缺乏有效整合,全市涉农项目多,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统一向示范点集中投入的机制,导致新农村建设不少项目资金,单打独斗。没有发挥有限资金的整体效益。三是帮扶投入不够,少数部门和企业对新农村建设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被动应付,从钱到物几乎没有行动,缺乏应有的帮扶意识,老百姓很有意见。

(三)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自我“造血”功能不足。我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风险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村人才匮乏,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偏小,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农业生产不能持续高效发展,农村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特别是集体经济脆弱,全市7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未达到5万元∕年,一半以上是“空壳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造成农村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四)思想认识上存有偏差,基层组织缺乏热情。农村基层干部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从一年来的实践看,不少乡镇、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差、有误区,存在等待观望、被动应付、厌战畏难的现象,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规划意识非常淡薄,村庄建设管理难度大。农民乡土意识严重,规划意识淡薄,不少地方出现了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状况,加以村级以上干部缺乏全局观念,管理不严,责任心不强,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工作力度和应有的措施,导致村庄建设无序,布局混乱的被动局面。

关于兴建新农村协议书五

xx年,我市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以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我市农业增产增效取得新成绩,农民持续增收取得新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村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极大改善,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以八大建设为重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政策惠农、工业哺农、社会支农、科技兴农,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我市始终把“生产发展”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按照种植业建板块,养殖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加工业建园区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一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我市大力开展农业项目建设和劳务经济开发,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今年农民人平纯收入可达3742元,比上年增加560元,增长17.6%。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可达1893元,增长11.83%;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585元,同比增长23.91%;财产性纯收入人均133.34元,同比增长111.66%;转移性纯收入人均129.68元。二是种植业增产增收。我市积极引导农村闲置土地向种植大户适度流转,目前种植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305户,种粮面积达到13.4万亩,占到全市水田面积的22%。种粮大户不断涌现,推动了我市的粮食生产。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60.93亿元,同比增长24.1%;粮食总产67万吨,同比增长3.4%;油料总产7.26万吨,同比增长2.1%;麻类总产1.05万吨,同比增长5.7%;水果总产3.07万吨,同比增长22.1%。三是畜禽水产业发展加快。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争创畜牧水产大市为目标,以配套雨润集团、永大公司生产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推动、示范带动、政策促动,吸引和激发民间资本投入畜牧业,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全年新增45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27个,其中新增万头以上养猪场9个,建成并投产的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猪舍198栋,还有50栋正在建设中,xx年生猪出栏100万头,比xx年增加了8.7万头。新建万只以上规模化养鸡场58个,其中,10万只以上的养鸡场20个,20万只以上的养鸡场10个,全市年出笼预计可达980万只。全市发展网箱养鳝2万口,全市已发展小龙虾养殖10.57万亩,去年小龙虾产量3万多吨。全市水产面积达62.50万亩,比xx年新增2万亩,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7.6万吨,总产值17.6亿元,形成了粮食、水产、畜牧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加强。我市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帮助劲牌酒业、长丰米业、灵溪食品、珍珠果米酒、富川油脂、真有味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原材料基地,加快建设劲牌保健酒三期扩建、远东麻纺、宏风饲料二期等重点涉农项目,加强雨润集团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建设,狠抓设施配套,使我市农产品加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五是农业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去年全市重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4个,投资总额4亿元,分别是山东永大食品有限公司在大冶还地桥镇秀山村建设年屠宰加工3600万只肉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山东永大食品有限公司在大冶陈贵镇马鞍山建设大型肉鸡种禽场,总投资1.7亿元;武汉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江北农场建设年产两万吨“肽黄金”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与黄冈万辰棉业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国际通用包型大型棉花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同时,广东兴隆百万商品猪养殖小区等农业招商在谈项目有3个,预计总投资10.47亿元,农业招商在全市形成浓厚氛围。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

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重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一是农田基本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去年,我市累计投入1.95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000余处,解决农村1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改善灌溉面积9.93万亩,新增、恢复除涝面积7.84万亩。今年全市已向国家争取高产农田整理项目5个,争取项目资金6477万元,新增耕地4124亩。二是乡村道路和客运网络不断延伸。全市共建设完成县乡二级公路33.8公里,县乡三、四级等级公路改造57.52 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300公里,其中,新农村建设134个示范点新建通村通组公路达240公里,新建农村五级客运站4座,建成候车棚40个、招呼站90个,累计投入资金达1.6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三是农村生态家园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市以“一建三改”为重点,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全市完成建设沼气池19680口,血防改厕15800座,新建垃圾池1260个,新装路灯846盏,拆除农村土坯房、危房达5.74万平方米,清理沟渠1.6万米,村庄绿化1.3万平方米。同时,我市大力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在2个镇和10个村开展绿色家园示范村镇建设,建设农村道路和农田林网,构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乡村田园风光。四是扶贫开发取得新进展。我市大力开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扶贫搬迁工作,使我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305元,同比增加200元,增长18.09%,贫困人口减少1.54万人,搬迁扶贫完成517户。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份,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高级干部访华团专程赴阳新县考察了宝塔村万亩湖蒿基地和王家老屋扶贫搬迁新村,给予了较高的评价。9月份,全省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现场会在阳新县召开,杨松、刘友凡等省领导出席了会议。

(三)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我市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卫生合作医疗体系,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得到落实。从去年春季开学开始,我市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据统计,xx年春秋两季我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减免杂费8187万元,惠及学生77万人次,免费发放教科书(教材)21万套,减免金额1188万元,补助家庭困难的寄宿生3.3万人,补助金额241万元。二是农村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实施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以及农民工参加医保的专项扩面行动,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医疗保险人数持续增长,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3.36万人和2.68万人。我市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参合农民达到118.61万人,参合率92.6%。三是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大力开展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我市争取到国债项目资金400万元,用于西塞山区河口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及大冶市14家卫生院、阳新县16家卫生院的基础设施配置。另外,还投入49万元用于村卫生室建设,按每个农村卫生室5000元的标准,对我市98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初步解决了医疗条件差的困难局面。四是农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市共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460场次,开展了魅力乡镇展演活动和农民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组织播放电影500多场次。市委宣传部、新农办和文化局还联合主办了“放歌黄石新农村”百场下乡演出活动,深受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工作基础。

我市从建好基层组织、强化教育培训、抓好阵地建设、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去年全市对示范点行政村主职进行了集中轮训,提高了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显著提高。阳新县浮屠镇下屋村投资44万元完成村综合楼建设,改变了该村多年没有村级活动场所的状况,同时,该村大力开展制度建设,完善了两委例会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政务公开,提高了村级民主管理水平。二是村级组织活动条件明显改善。去年,我市狠抓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全市纳入省级规划的125个新建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改扩建项目155个,农村办公条件得到改善。三是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村务公开工作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在农村广泛开展文明新村建设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形成了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五)农村综合改革层层推进,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我市始终坚持把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由点及面、层层推进、不断深入,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钱养事”的新机制逐步完善。通过开展完善 “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试点工作,建立了“钱随事走、考核定酬”的“以钱养事”新机制,较好解决了资金怎么用、事情谁来做、绩效谁来评的问题。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针对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适龄儿童生源减少的实际,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三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我市在阳新县洋港镇启动林改试点,完成了15个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占该镇总村数的88.2%,林改面积达12.6万亩,占山场总面积的85.7%。通过林改,使农民承包、开发荒山的热情高涨,山权林权得到确认,集体债务得到有效化解,林业发展得到了保障。去年11月,全市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此项改革在全市全面铺开,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若干指导督办小组,深入各乡镇进行协调指导。四是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初见成效。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以资产换资金,以机制换效益,大力改革“五小”工程,同时,鼓励和扶持民间及个人投资兴建小水利,初步实现“以水养水”。五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我市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弱势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去年,省农业厅将黄石养猪协会、大冶市禽业协会、阳新县宝塔湖春潮湖蒿专业合作社列为试点单位,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25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宣传发动,积极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我市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层层召开工作会议,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暨新农村建设动员会,市委书记王振有同志在大会上做了动员报告,要求各县(市)区、市直部门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切实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会后,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分别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各工作队深入试点村,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村干部工作会,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进行了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深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二是举办培训班,提高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今年分别组织举办了驻村工作队员培训班和村干部培训班,并带领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前往重庆、四川、辽宁、吉林、武汉、宜昌、孝感等地参观学习全国、全省的新农村建设典型,通过学习先进,提高了大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强了建设好新农村的信心。三是依托各种媒体,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典型。为了及时宣传全市新农村建设新进展、新成就、新典型,我市在黄石日报设立《新农村、新气象》专栏,在黄石电视台的开设了《新农村建设巡礼》专栏,并组织驻村工作队员、示范村干部和帮扶企业在黄石电视台开设了《新农村建设在线访谈》栏目。据统计,去年黄石日报共刊发新农村建设相关文章323篇,黄石电视台播出新农村建设专栏节目48期,编发简报《新农村》75期,上报省农办被《湖北农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简报》采纳24篇,被《湖北日报》作为典型宣传报道24篇。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涌现出像宝塔村、玉堍村、新畈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其中,宝塔村被作为新农村建设典型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出,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各级干群的积极性。

(二)抓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大合唱。

社会力量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通过走访企业,通过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积极动员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专院校、民营企业和创业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建立了全社会广泛支持并参与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有效加快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是积极开展企村联合共建。共发动160家企业和学校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示范村启动了一批涉农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鹿峰集团出资450万元为三岔路村开展“六改四化”工程,帮助修建了三岔路村集贸市场、图书室、卫生室和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大冶市兴冶矿业集团已出资150万元支援金湖街办上冯村新农村建设,帮助该村搞规划、修水泥路、通自来水,投入村小学硬件建设,为特困户改造危房,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受到农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大冶市九州矿业公司为了彻底改变大箕铺镇东角山村落后面貌,投资40万余元,硬化通村公路,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建起了村卫生室,修缮了村小学。福建商会投入20万元帮助阳新县白沙镇土库村修建了希望小学,又投入24万元为阳新县浮屠镇下屋村修建了通组公路,深受群众欢迎。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投入20万元,帮助阳新军垦农场和平原村开展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使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去年全市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2600万元。二是开展村企劳务对接和项目对接。我市积极引导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农村扩张辐射,通过企业在农村建立基地,与当地农村展开劳务对接,帮助转移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阳新建设五号窑和六号窑,东贝集团在大冶市罗桥工业园兴办东贝铸造有限公司,黄石电厂与阳新机械厂开展技术合作,帮助阳新机械厂进行技术改造。新冶特钢、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三环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分别将发展的触角向农村延伸,吸纳5000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我们对全市企业用工情况进行摸底,在用工缺口较大的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村之间展开劳务对接。去年七月中旬,在大冶市还地桥镇由市委新农办、市劳动保障局联合举办了全市新农村劳务对接启动仪式,组织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美尔雅集团、美岛公司和东贝集团等一批企业与农村实行劳务对接,共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定向安置农民工近千人。同时,我市还在企业与农村之间开展村企项目对接,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了农村和企业的双赢,推动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如市轴承厂与殷祖镇锻造厂结成合作伙伴,由殷祖镇锻造厂负责基础配件加工,市轴承厂负责配件组装及产品深加工,通过合作,市轴承厂有了充足的材料来源,扩大了生产,该镇锻造厂也得到了发展。三环电器公司投资150万元,在白云村投资建厂,把闲置的农村小学改造成厂房,实施了5个加工品种。美尔雅集团与玉堍村达成服装加工协议,在该村建立美尔雅西服手工加工基地,安置了该村妇女劳动力50人,增加了村民收入。通过这些项目有效对接,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三是积极动员房地产企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先后共发动了60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展支持新农村建设“五个一”活动,即为农民“盖一栋猪圈、修一条马路、建一口水塘、打一口水井、疏一条沟渠”。如宏维置业有限公司与阳新县贫困村花塘村结成帮扶对子,为该村捐赠15万元支持该村新街建设和环境整治;颐阳房地产投资25万元帮村修建办公楼和卫生室;顺佳房地产公司出资10万元帮助黄金湖村发展生产和新街整治;联合置业捐助8万元,虹桥房地产出资6万元帮助农村解决“三最”问题。四是积极引导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通过采取“走出去”与“请回来”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引导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充分发挥他们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去年我市成功人士返乡创业近千人,成功人士返乡参与新农村建设资金达到5亿多元。如刘家畈村引进私营业主柯尊文总投资5000万建设包括山庄、养猪、林果和鱼池在内的生态养殖基地;李河村引进本村老板吕建军投资1300万元建设一个年产50万只肉鸡的养殖场;大冶市金湾大酒店老板王志猛回到家乡金牛镇晏公村投资xx万元,发展雷竹800亩,筹建了30万只规模的养鸡场、渔场、休闲山庄和水库等;汪家垅村9位农民自愿参股,每人出资50万元,建设汪家垄万头养猪场;保安镇老板袁明胜回乡创业,正筹备创办湘莲加工厂,一期工程投资500万元,届时将对该镇的湘莲产业化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市已经组织召开了企业和成功人士支持新农村建设座谈会,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回到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回报社会和父老乡亲。

(三)抓办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去年,我市按照集中力量和整合资源的思路,把扶贫、小康和新农村建设三方面的力量进行了整合,共抽调410名干部(市直84名、大冶220名、阳新106名),组建了134个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进村办点(市级示范点28个、大冶市69个、阳新县23个、企业单独包村14个)。各工作队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村组织和当地群众,从解决农民“三最”问题入手,突出抓好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不少示范村初步实现了“烧火不用柴,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据统计,28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去年共启动项目197个,总投资1.17亿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997万元,招商引资7697万元,农民自筹2077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861万元。28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修通村或通组公路84公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4万人,新发展万头养猪场2个,新建“150”模式养猪场17栋,新建湖蒿9180亩、油茶、腊米、大棚西瓜、柑橘、楠竹、黄金梨等作物1万多亩,养鱼1.14万亩。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挂点单位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的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建管委、市水利水产局、市房产局、市经委、市环保局、市日报社等多家挂点单位组织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与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访农户献爱心活动,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各工作队员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带头遵守工作纪律,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争当忠于职守的好队员。工作队员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换来了广大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和拥护。有的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评价的是“五个一”,即“一颗真心、一腔热血、一股实劲、一顶草帽、一盏手电”。有的乡镇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我工作了三十多年,接触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工作队到基层指导工作,只有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作风最扎实,为老百姓做事最多,最受村民欢迎的工作队。

(四)抓协调督办,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为了明确责任,各负其责,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和市直相关部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了对县(市)、部门和驻村工作队“三位一体”的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切实抓好工作责任的落实,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各项新农村工作目标的逐步实现。一是突出重点抓督办。将“生产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二是围绕中心抓督办。按照领导的要求和指示,在不同时间段,着力抓好村庄规划制定、村庄整治、“一建三改”、油茶基地建设,鸡、鸭养殖小区建设和“150”养猪模式的推广。三是解决“三最”抓督办。将市财政、交通、水利、供电、国土、广电、电信等多个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安排,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联合共建新农村,着力解决农民的“三最”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淤塞严重、病险水库整治任务重,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脆弱。相当一部分乡镇村的“六改五通”工作离老百姓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规划工作仍然滞后,农村脏、乱、差的整治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不平衡,一是示范村与普通村之间进展不平衡,示范村的建设轰轰烈烈,而一些普通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仍很缓慢,有的甚至还未启动;二是示范村之间进展不平衡,牵头单位重视的示范村,工作力度大,工作队长负责的,示范村变化大,成效非常明显,村民非常感激;反之,不少示范点几乎没有变化,老百姓很有意见。

(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投入不足,建设任务艰巨。一是政府投入不足,有些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地方配套资金要求比较多,导致大项目因地方财政无法提供配套资金而无法启动。二是有限的资金缺乏有效整合,全市涉农项目多,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统一向示范点集中投入的机制,导致新农村建设不少项目资金,单打独斗。没有发挥有限资金的整体效益。三是帮扶投入不够,少数部门和企业对新农村建设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被动应付,从钱到物几乎没有行动,缺乏应有的帮扶意识,老百姓很有意见。

(三)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自我“造血”功能不足。我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风险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村人才匮乏,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低。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偏小,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农业生产不能持续高效发展,农村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特别是集体经济脆弱,全市7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未达到5万元∕年,一半以上是“空壳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造成农村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四)思想认识上存有偏差,基层组织缺乏热情。农村基层干部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从一年来的实践看,不少乡镇、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差、有误区,存在等待观望、被动应付、厌战畏难的现象,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规划意识非常淡薄,村庄建设管理难度大。农民乡土意识严重,规划意识淡薄,不少地方出现了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状况,加以村级以上干部缺乏全局观念,管理不严,责任心不强,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工作力度和应有的措施,导致村庄建设无序,布局混乱的被动局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