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 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怎么写(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4:56:09 页码:13
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 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怎么写(6篇)
2023-01-15 04:56:09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一

(一)优化线上教学策略,上好每节课

按照省教育厅部署,当前距高三、初三年级复学尚有一段时间,其他年级开学还将继续延迟,线上教学和辅导工作须继续实施。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延期开学以来“互联网+教育”实施经验,继续做好线上教学资源开发和平台运行维护,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模式。要深入实践教育信息化2.0行动,着力搭建常态化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的学习新生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要坚持五育并举,加强线上多样化课程资源供给,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学生线上体育、社团等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二)准备充足教学用品,开学即上课

1.要组织学校在全面落实防疫物资储备的同时,重点做好教学物资储备和教学环境整治,尤其要重视电子教学设备的全面检修和实验仪器的充分准备。开学前,教师上课所需的教学材料准备要充分,保证每一所学校教师开学即能上课,学生进班即可听课。要精心准备开学第一课,加强师生健康理念与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上好“疫情防控生命教育”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熟练做到返校学习期间的自我防护工作,尽快恢复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作息。

2.学校要指导家长积极关注政府部门关于学生开学返校的信息,及时做好开学初的安排。督促孩子收拾好行囊,储备好开学需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整理好寒假作业,线上学习的笔记、作业等,以备开学返校后给老师检查。对于线上学习期间常备的电子产品,开学后各校要严格控制使用,防止学生对电子产品形成依赖,影响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要适当增加纸质的练习、作业和教辅材料的使用,逐步消除学生因长期使用电子屏幕形成的视觉倦怠。

(三)制定校本衔接方案,加强活动管理

1.各县区要指导各校科学运用学习通等平台,认真梳理各项学情数据,结合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和师生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本校线上学习情况,并认真制定符合各校学情的教育方案。要切实加强师生假期状态和开学状态的角色转换指导,督促尽快进入正常教学轨道。开学前就要逐步宣传落实班级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强化作息时间要求,强化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尽快从居家学习状态转换到正常的校园学习状态。特别要加强课堂管理,引导师生快速进入状态。

2.为减少学校教师和学生过于密集的现象,要统筹全校集体性活动,精心设计必要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减少人员集中次数、人员聚集规模等方式来适度减少人员密集机会,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和会议。要最大限度控制公共场所的人员交叉流动,确保师生聚集场所及时通风、定期消毒。暂停外来的学习交流以及研讨活动,通过分散调整活动的批次,减少人员一次性聚集的规模。

(四)明确学生到位情况,确保“一个不落”

对因疫情管控等原因暂时无法返校的学生,开学后要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帮扶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继续加大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和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的关爱支持力度,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同步跟上学习节奏。“一个不落”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坚决杜绝因线上课堂教学引发的“新辍学”情况发生。

(一)及时摸清学生学情,调整教学策略

1.开学后,学校一方面要检查学生提交的假期作业情况,另一方面要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线上教学课程掌握进行学情摸底。在学生返校复学前,要安排教师全面认真梳理假期线上课程的所学内容,针对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学情摸底测试卷,及时组织学情摸底测试。测试结果要进行及时的数据统计,形成报告,让学生清楚自己假期线上课程的掌握情况。

2.开学回校后,各校不要急于上新课,学科组和教研组要总结线上教学情况,根据学情摸底测评的大数据分析,完成每个学生学情诊断,分析学生知识缺失,摸准学生复学后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学习起点。若存在班级部分学生差异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的,则要对后续课堂教学进行课程计划与教学方式的科学调整。实施个性化的“零起点”教学,统筹安排分层阶梯式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与“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居家学习有效衔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进行“生帮生”,弥补学习基础薄弱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的不足。对部分“学困生”,教师应给予特别辅导补课。

(二)科学调整课程计划,精细编排进度

1.提前制定课程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学科课程计划。学校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松紧程度,酌情考虑取消期中考试,只进行学期末考试,为课程计划的总体落实创造条件。在统筹调整优化教学时间的同时,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加体艺等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2.适当统筹课时进度。进度调整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本学科课程内容的总课时量;二是学校课程计划安排的阶段性调整;三是学生学习实际接受能力与效果,避免因片面追赶教学进度而导致学生学习掉队,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四是部分课程内容的统筹和合理压缩。

3.合理控制教学容量。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定教、以教论学、以评促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教学总体时间相对缩短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加强精讲环节,优化教学设计,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对高三、九年级毕业班教学,要着重夯实学科基础,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避免重复讲解,要依据考点复习。在知识梳理时,可采用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工具,整体呈现章节知识结构,让学生整体性建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加强调适学生心理,减轻学习压力

1.“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多数学生采取居家线上学习和线下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因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与督促,线上学习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不少学生容易出现下列心理现象:因担心假期线上学习效果不扎实的焦虑不安的心理;对课堂学习不满足和对线上名师课程眷念不舍的患得患失的心理;对复学后的课程难度大、学习时间紧的现状缺乏必要认知,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心理;沉浸在疫情防控期的处处担心被传染、时时处于防备状态的过度防御的心理等。

2.学校要做好居家学习和开学后学习衔接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复学的前两周,要通过年级视频分享会、班级班会、心理辅导课、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等活动,减轻学生焦虑情绪。同时加强学生生命教育、主流价值观教育,普及科学防疫的知识,加强防护个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致敬逆行英雄、塑造阳光心理。

(四)教研引领教学,提供专业支持

1.市教师进修学院、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要组织各级学科中心组和优秀教师打造遴选优质教学资源,为我市各校提供有价值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要组织编写各学段复学教学指导意见,对各校复学教学衔接提供专业支持。

2.市教师进修学院、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及时召开各学校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指导各备课组根据学科前期线上教学的进度和课程安排;制定好线下教学的教学计划,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方法与检查反馈的有效衔接;指导教师做好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有效衔接;指导学生做好学习情境转化的调适、学习心态的调整、学习方法的回归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定位等。

3.整理好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教研部门要把对“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思考和策略作为近期教研活动的重点,发现和鼓励学校老师整理好个人教育教学的优秀案例并交流学习,鼓励全体老师对于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进行思考。

4.及时搜集整理信息助力中高考。各校教研部门要积极为高三、九年级同学的复习备考出力,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复习备考信息,指导好高三、九年级复习课的衔接和安排。

(五)重点保障毕业班教学,积极有效备考

高三、九年级毕业班到校后要及时召开学生动员会和毕业班教师动员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认清备考形势,明确备考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迎考自信心。开学前各校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在省考和市考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好复习课程,要强化开学后课程的有效性和归纳性,合理安排好纸质训练的频度,着眼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强化限时训练,强化规范作答,强化得分意识,提振学生备考迎考信心。教师应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指导,减少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化解教师工作的烦躁心理。

要继续加强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合力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校各班要及时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引导家长首先要保持乐观心情、正常的生活规律和严格的作息时间,给孩子做榜样,理解信任未成年孩子,不能简单限制、责怪、否定,要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危机,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告知家长学校本学期教学计划调整和应对的办法,通报家长顾虑或关心的问题,形成家校合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高效的学习。刚复学回校时,要让家长加强孩子营养,指导孩子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注重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开学前后,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疫情联防联控的同时,要进一步与各职能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协调精简到校的各种检查,让校长和老师专心安排防疫和教学,抓实课程计划调整的落实,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特别是减少那些非重要又不紧急的检查,保证学校、老师有充足时间安心教学。

精选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二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xx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开学有关工作的通知》(xx基〔20xx〕7号),4月7日起我市中小学将分批错峰开学。为稳步做好中小学教学准备工作,加强返校复学前后教学管理,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与开学后线下教学的有机衔接,妥善处理好网络教学与常态教学的关系,t制定开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方案:

(一)优化线上教学策略,上好每节课

按照省教育厅部署,当前距高三、初三年级复学尚有一段时间,其他年级开学还将继续延迟,线上教学和辅导工作须继续实施。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延期开学以来“互联网+教育”实施经验,继续做好线上教学资源开发和平台运行维护,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模式。要深入实践教育信息化2.0行动,着力搭建常态化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的学习新生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要坚持五育并举,加强线上多样化课程资源供给,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学生线上体育、社团等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二)准备充足教学用品,开学即上课

1.要组织学校在全面落实防疫物资储备的同时,重点做好教学物资储备和教学环境整治,尤其要重视电子教学设备的全面检修和实验仪器的充分准备。开学前,教师上课所需的教学材料准备要充分,保证每一所学校教师开学即能上课,学生进班即可听课。要精心准备开学第一课,加强师生健康理念与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上好“疫情防控生命教育”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熟练做到返校学习期间的自我防护工作,尽快恢复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作息。

2.学校要指导家长积极关注政府部门关于学生开学返校的信息,及时做好开学初的安排。督促孩子收拾好行囊,储备好开学需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整理好寒假作业,线上学习的笔记、作业等,以备开学返校后给老师检查。对于线上学习期间常备的电子产品,开学后各校要严格控制使用,防止学生对电子产品形成依赖,影响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要适当增加纸质的练习、作业和教辅材料的使用,逐步消除学生因长期使用电子屏幕形成的视觉倦怠。

(三)制定校本衔接方案,加强活动管理

1.各县区要指导各校科学运用学习通等平台,认真梳理各项学情数据,结合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和师生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本校线上学习情况,并认真制定符合各校学情的线上线下教育衔接方案。要切实加强师生假期状态和开学状态的角色转换指导,督促尽快进入正常教学轨道。开学前就要逐步宣传落实班级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强化作息时间要求,强化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尽快从居家学习状态转换到正常的校园学习状态。特别要加强课堂管理,引导师生快速进入状态。

2.为减少学校教师和学生过于密集的现象,要统筹全校集体性活动,精心设计必要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减少人员集中次数、人员聚集规模等方式来适度减少人员密集机会,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和会议。要最大限度控制公共场所的人员交叉流动,确保师生聚集场所及时通风、定期消毒。暂停外来的学习交流以及研讨活动,通过分散调整活动的批次,减少人员一次性聚集的规模。

(四)明确学生到位情况,确保“一个不落”

对因疫情管控等原因暂时无法返校的学生,开学后要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帮扶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继续加大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和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的关爱支持力度,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同步跟上学习节奏。“一个不落”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坚决杜绝因线上课堂教学引发的“新辍学”情况发生。

(一)及时摸清学生学情,调整教学策略

1.开学后,学校一方面要检查学生提交的假期作业情况,另一方面要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线上教学课程掌握进行学情摸底。在学生返校复学前,要安排教师全面认真梳理假期线上课程的所学内容,针对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学情摸底测试卷,及时组织学情摸底测试。测试结果要进行及时的数据统计,形成报告,让学生清楚自己假期线上课程的掌握情况。

2.开学回校后,各校不要急于上新课,学科组和教研组要总结线上教学情况,根据学情摸底测评的大数据分析,完成每个学生学情诊断,分析学生知识缺失,摸准学生复学后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学习起点。若存在班级部分学生差异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的,则要对后续课堂教学进行课程计划与教学方式的科学调整。实施个性化的“零起点”教学,统筹安排分层阶梯式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与“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居家学习有效衔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进行“生帮生”,弥补学习基础薄弱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的不足。对部分“学困生”,教师应给予特别辅导补课。

(二)科学调整课程计划,精细编排进度

1.提前制定课程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学科课程计划。学校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松紧程度,酌情考虑取消期中考试,只进行学期末考试,为课程计划的总体落实创造条件。在统筹调整优化教学时间的同时,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加体艺等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2.适当统筹课时进度。进度调整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本学科课程内容的总课时量;二是学校课程计划安排的阶段性调整;三是学生学习实际接受能力与效果,避免因片面追赶教学进度而导致学生学习掉队,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四是部分课程内容的统筹和合理压缩。

3.合理控制教学容量。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定教、以教论学、以评促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教学总体时间相对缩短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加强精讲环节,优化教学设计,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对高三、九年级毕业班教学,要着重夯实学科基础,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避免重复讲解,要依据考点复习。在知识梳理时,可采用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工具,整体呈现章节知识结构,让学生整体性建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加强调适学生心理,减轻学习压力

1.“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多数学生采取居家线上学习和线下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因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与督促,线上学习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不少学生容易出现下列心理现象:因担心假期线上学习效果不扎实的焦虑不安的心理;对课堂学习不满足和对线上名师课程眷念不舍的患得患失的心理;对复学后的课程难度大、学习时间紧的现状缺乏必要认知,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心理;沉浸在疫情防控期的处处担心被传染、时时处于防备状态的过度防御的心理等。

2.学校要做好居家学习和开学后学习衔接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复学的前两周,要通过年级视频分享会、班级班会、心理辅导课、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等活动,减轻学生焦虑情绪。同时加强学生生命教育、主流价值观教育,普及科学防疫的知识,加强防护个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致敬逆行英雄、塑造阳光心理。

(四)教研引领教学,提供专业支持

1.市教师进修学院、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要组织各级学科中心组和优秀教师打造遴选优质教学资源,为我市各校提供有价值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要组织编写各学段复学教学指导意见,对各校复学教学衔接提供专业支持。

2.市教师进修学院、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及时召开各学校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指导各备课组根据学科前期线上教学的进度和课程安排;制定好线下教学的教学计划,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方法与检查反馈的有效衔接;指导教师做好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有效衔接;指导学生做好学习情境转化的调适、学习心态的调整、学习方法的回归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定位等。

3.整理好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教研部门要把对“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思考和策略作为近期教研活动的重点,发现和鼓励学校老师整理好个人教育教学的优秀案例并交流学习,鼓励全体老师对于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进行思考。

4.及时搜集整理信息助力中高考。各校教研部门要积极为高三、九年级同学的复习备考出力,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复习备考信息,指导好高三、九年级复习课的衔接和安排。

(五)重点保障毕业班教学,积极有效备考

高三、九年级毕业班到校后要及时召开学生动员会和毕业班教师动员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认清备考形势,明确备考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迎考自信心。开学前各校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在省考和市考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好复习课程,要强化开学后课程的有效性和归纳性,合理安排好纸质训练的频度,着眼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强化限时训练,强化规范作答,强化得分意识,提振学生备考迎考信心。教师应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指导,减少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化解教师工作的烦躁心理。

要继续加强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合力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校各班要及时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引导家长首先要保持乐观心情、正常的生活规律和严格的作息时间,给孩子做榜样,理解信任未成年孩子,不能简单限制、责怪、否定,要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危机,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告知家长学校本学期教学计划调整和应对的办法,通报家长顾虑或关心的问题,形成家校合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高效的学习。刚复学回校时,要让家长加强孩子营养,指导孩子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注重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开学前后,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疫情联防联控的同时,要进一步与各职能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协调精简到校的各种检查,让校长和老师专心安排防疫和教学,抓实课程计划调整的落实,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特别是减少那些非重要又不紧急的检查,保证学校、老师有充足时间安心教学。

精选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三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xx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开学有关工作的通知》(xx基〔20xx〕7号),4月7日起我市中小学将分批错峰开学。为稳步做好中小学教学准备工作,加强返校复学前后教学管理,切实落实“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与开学后线下教学的有机衔接,妥善处理好网络教学与常态教学的关系,t制定开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方案:

一、做好教学管理的衔接

(一)优化线上教学策略,上好每节课

按照省教育厅部署,当前距高三、初三年级复学尚有一段时间,其他年级开学还将继续延迟,线上教学和辅导工作须继续实施。各地各校要认真总结延期开学以来“互联网+教育”实施经验,继续做好线上教学资源开发和平台运行维护,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模式。要深入实践教育信息化2.0行动,着力搭建常态化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的学习新生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要坚持五育并举,加强线上多样化课程资源供给,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学生线上体育、社团等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二)准备充足教学用品,开学即上课

1.要组织学校在全面落实防疫物资储备的同时,重点做好教学物资储备和教学环境整治,尤其要重视电子教学设备的全面检修和实验仪器的充分准备。开学前,教师上课所需的教学材料准备要充分,保证每一所学校教师开学即能上课,学生进班即可听课。要精心准备开学第一课,加强师生健康理念与疫情防控知识教育,上好“疫情防控生命教育”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熟练做到返校学习期间的自我防护工作,尽快恢复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作息。

2.学校要指导家长积极关注政府部门关于学生开学返校的信息,及时做好开学初的安排。督促孩子收拾好行囊,储备好开学需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整理好寒假作业,线上学习的笔记、作业等,以备开学返校后给老师检查。对于线上学习期间常备的电子产品,开学后各校要严格控制使用,防止学生对电子产品形成依赖,影响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要适当增加纸质的练习、作业和教辅材料的使用,逐步消除学生因长期使用电子屏幕形成的视觉倦怠。

(三)制定校本衔接方案,加强活动管理

1.各县区要指导各校科学运用学习通等平台,认真梳理各项学情数据,结合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和师生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本校线上学习情况,并认真制定符合各校学情的线上线下教育衔接方案。要切实加强师生假期状态和开学状态的角色转换指导,督促尽快进入正常教学轨道。开学前就要逐步宣传落实班级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强化作息时间要求,强化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尽快从居家学习状态转换到正常的校园学习状态。特别要加强课堂管理,引导师生快速进入状态。

2.为减少学校教师和学生过于密集的现象,要统筹全校集体性活动,精心设计必要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减少人员集中次数、人员聚集规模等方式来适度减少人员密集机会,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和会议。要最大限度控制公共场所的人员交叉流动,确保师生聚集场所及时通风、定期消毒。暂停外来的学习交流以及研讨活动,通过分散调整活动的批次,减少人员一次性聚集的规模。

(四)明确学生到位情况,确保“一个不落”

对因疫情管控等原因暂时无法返校的学生,开学后要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帮扶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继续加大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和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的关爱支持力度,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同步跟上学习节奏。“一个不落”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坚决杜绝因线上课堂教学引发的“新辍学”情况发生。

二、做好课程教学的衔接

(一)及时摸清学生学情,调整教学策略

1.开学后,学校一方面要检查学生提交的假期作业情况,另一方面要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线上教学课程掌握进行学情摸底。在学生返校复学前,要安排教师全面认真梳理假期线上课程的所学内容,针对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学情摸底测试卷,及时组织学情摸底测试。测试结果要进行及时的数据统计,形成报告,让学生清楚自己假期线上课程的掌握情况。

2.开学回校后,各校不要急于上新课,学科组和教研组要总结线上教学情况,根据学情摸底测评的大数据分析,完成每个学生学情诊断,分析学生知识缺失,摸准学生复学后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学习起点。若存在班级部分学生差异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的,则要对后续课堂教学进行课程计划与教学方式的科学调整。实施个性化的“零起点”教学,统筹安排分层阶梯式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与“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居家学习有效衔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进行“生帮生”,弥补学习基础薄弱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的不足。对部分“学困生”,教师应给予特别辅导补课。

(二)科学调整课程计划,精细编排进度

1.提前制定课程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学科课程计划。学校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松紧程度,酌情考虑取消期中考试,只进行学期末考试,为课程计划的总体落实创造条件。在统筹调整优化教学时间的同时,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加体艺等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2.适当统筹课时进度。进度调整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本学科课程内容的总课时量;二是学校课程计划安排的阶段性调整;三是学生学习实际接受能力与效果,避免因片面追赶教学进度而导致学生学习掉队,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四是部分课程内容的统筹和合理压缩。

3.合理控制教学容量。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定教、以教论学、以评促学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教学总体时间相对缩短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加强精讲环节,优化教学设计,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对高三、九年级毕业班教学,要着重夯实学科基础,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避免重复讲解,要依据考点复习。在知识梳理时,可采用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工具,整体呈现章节知识结构,让学生整体性建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加强调适学生心理,减轻学习压力

1.“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多数学生采取居家线上学习和线下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因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与督促,线上学习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不少学生容易出现下列心理现象:因担心假期线上学习效果不扎实的焦虑不安的心理;对课堂学习不满足和对线上名师课程眷念不舍的患得患失的心理;对复学后的课程难度大、学习时间紧的现状缺乏必要认知,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心理;沉浸在疫情防控期的处处担心被传染、时时处于防备状态的过度防御的心理等。

2.学校要做好居家学习和开学后学习衔接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复学的前两周,要通过年级视频分享会、班级班会、心理辅导课、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等活动,减轻学生焦虑情绪。同时加强学生生命教育、主流价值观教育,普及科学防疫的知识,加强防护个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致敬逆行英雄、塑造阳光心理。

(四)教研引领教学,提供专业支持

1.市教师进修学院、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要组织各级学科中心组和优秀教师打造遴选优质教学资源,为我市各校提供有价值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要组织编写各学段复学教学指导意见,对各校复学教学衔接提供专业支持。

2.市教师进修学院、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及时召开各学校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指导各备课组根据学科前期线上教学的进度和课程安排;制定好线下教学的教学计划,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方法与检查反馈的有效衔接;指导教师做好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有效衔接;指导学生做好学习情境转化的调适、学习心态的调整、学习方法的回归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定位等。

3.整理好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教研部门要把对“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思考和策略作为近期教研活动的重点,发现和鼓励学校老师整理好个人教育教学的优秀案例并交流学习,鼓励全体老师对于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进行思考。

4.及时搜集整理信息助力中高考。各校教研部门要积极为高三、九年级同学的复习备考出力,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复习备考信息,指导好高三、九年级复习课的衔接和安排。

(五)重点保障毕业班教学,积极有效备考

高三、九年级毕业班到校后要及时召开学生动员会和毕业班教师动员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认清备考形势,明确备考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迎考自信心。开学前各校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在省考和市考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好复习课程,要强化开学后课程的有效性和归纳性,合理安排好纸质训练的频度,着眼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强化限时训练,强化规范作答,强化得分意识,提振学生备考迎考信心。教师应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指导,减少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化解教师工作的烦躁心理。

三、做好家校合作的衔接

要继续加强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合力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校各班要及时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引导家长首先要保持乐观心情、正常的生活规律和严格的作息时间,给孩子做榜样,理解信任未成年孩子,不能简单限制、责怪、否定,要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危机,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告知家长学校本学期教学计划调整和应对的办法,通报家长顾虑或关心的问题,形成家校合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高效的学习。刚复学回校时,要让家长加强孩子营养,指导孩子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注重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做好部门检查的衔接

开学前后,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疫情联防联控的同时,要进一步与各职能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协调精简到校的各种检查,让校长和老师专心安排防疫和教学,抓实课程计划调整的落实,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特别是减少那些非重要又不紧急的检查,保证学校、老师有充足时间安心教学。
 

精选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四

经过全中国、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迎来了曙光和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之际,领航学校迎来了满心期待的开学。期间,让我们和孩子们经历了特殊的教学模式,终于盼到开学回归到正常的教学模式,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开学后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特制定本详细的衔接计划。

本班共54人,在整体期间学习氛围良好,作业完成在90%以上,程度优秀的学生较多,但制约班级的因素是小部分容易拖班级后腿,作业有拖拉、不交、书写完成不及时的情况,这部分是今后教学突破点,争取家长的配合的支持,孩子力争赶上来。对于实践性、视频、课外作业,同学们完成的不够积极,这是生活能力和课外机能的体现。听课部分,以看名校课堂和直播补充为主,知识接收问题不大,但消化易错、易混点需要时间,和校内课堂的更直接的点拨,查漏补缺更重要,细节知识需要关注。

1、生字、词语等方面,认真落实课文生字词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听写等,了解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2、朗读、背诵等方面,通过老师、小助手的合作检查,了解每同学的朗读、背诵情况。

3、语文园地方面,需要老师们进行补充,让学生深入掌握编者的意图、交流方法等。教材中未完成的内容,要将这部分内容按教学要求组织教学,在训练中得到落实。

4、阅读方面,通过综合练习查看学生课外知识情况,以及思考答题情况。

1、一年级语文下册共有八个单元,现在即将把第六单元进行完,前六个单元都进行详细的学习和讲解,但需要知识的巩固。

2、识字有8篇,课文共21篇,内容丰富,本册教材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3、利用大约三周时间,进行线上复习总结,线下两个单元大约3-4周进行完,后进行期末复习总结。

4、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课堂效率,调整线下教学的进度,完成所有新课的教授,保证复习时间。

利用3周左右时间,复习巩固线上学习内容,加强字词学习、课文内容理解,继续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1、有针对性地做好线上学习内容的小测试。通过测试,精准指导线下教学的开展。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检测摸底,围绕重点开展复习。

2、对每个学生线上学习的状况做出准确评价,同时对后续教学进行妥善安排。关注字词教学的掌握,打破单课教学的壁垒,不同课文合理组块备好课,做好课件。

3、进一步抓好个别化的补差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倡导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4、在课堂上及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兴趣;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

1、学习习惯,重视写字教学,加强指导,从基本笔画开始,严格要求,力求让学生在线上教学时会写的字还要在写对同时把字写好,培养学生保持卷面整洁的习惯,加强语言积累。

2、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多讲解,引导学生将不会的或者线上教学中没听懂的部分及时查漏补缺,运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外知识等手段来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针对本学期的口语交际和古诗积累,开展一次有趣的活动,巩固所学,加强交流,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积极展示的学习品质。

5、防疫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效结合,两手抓不松懈。

精选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五

一、活动名称:海洋与环境学院电子竞技大赛

二、活动目的与活动背景:

随着电脑和因特网的普及,依靠网络进行的电子竞技作为一项新兴体育活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当今,电子竞技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竞技项目。

为推动电子竞技运动在国内高校的发展,丰富我院同学课余生活,使同学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增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成员间的沟通能力,故举办本次活动。

三、活动具体安排:

(一)比赛项目:

魔兽争霸1v1

cs反恐精英

实况足球

其余比赛项目将有全学院学生从:

魔兽争霸2v2

魔兽争霸rpg之dota

魔兽争霸rpg之真三国无双

星际争霸1v1

跑跑卡丁车

qq游戏系列:火拼俄罗斯、对对碰、连连看、五子棋、升级中选出。

预计从魔兽争霸2v2及星际争霸1v1从选出一项,魔兽争霸dota及魔兽争霸之真三国无双从选出一项,qq游戏选出3~4项,跑跑卡丁车视投票票数而定。

(二)参赛对象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有兴趣者均可以报名参加。

另:特别欢迎女生参加!

(三)奖项设置

魔兽争霸:1vs1冠军、(2vs2冠军队)、dota冠军队或真三国无双冠军队

星际争霸:1vs1冠军

cs:冠军队

实况足球:冠军

跑跑卡丁车:(冠军)

qq游戏系列:单项冠军

(四)具体时间安排

5月1日~12日:前期策划、准备以及投票工作

13日~15日:活动宣传及选手报名

15日:选手统计、抽签,比赛分组、比赛时间地点安排公布

16日~24日:竞技比赛期间,23日、24日为最终决赛

25日:比赛结果公布,活动总结工作

(五)决赛阶段线下比赛时间安排

2个小时:cs反恐精英决赛

1个小时:魔兽争霸1v1决赛、qq游戏各项决赛、实况足球决赛

1个小时:魔兽争霸2v2决赛、qq游戏各项决赛

3个小时:魔兽争霸dota或真三国无双决赛

1个小时:选手调试与准备时间

四、其他事项

1、本次活动以“健康游戏,拒绝沉迷”为主题,倡导健康的、有意义的进行竞技游戏,给所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敲响警钟。

2、报名方式采用网络报名,届时登陆学院网站填写报名。

3、所有比赛次序由抽签决定,所有比赛均设置裁判,线下比赛时需要裁判在场,否则比赛结果无效。比赛期间若有问题,请当场向裁判反映。

4、活动期间,学院网站将开设电子竞技专题网页,任何比赛相关信息、比赛通知、变动情况将第一时间发布在网上,请参赛选手在活动期间密切关注学院网站。

5、关于活动任何事宜,请与联系本次活动负责人联系:

精选线下课程温馨提示文案范文六

前一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研修班,在这个研修班上,我认真听取了四位专家对于课程思政的深入解读,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其他高校课程思政的做法,我更加明白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润物无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是关键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信仰者讲信仰”。教师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引路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对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为此,应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与结合专业的价值教育执教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实现传道与授业的有机统一。而我们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主要包含三类:专业课老师、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这里面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关键中的关键。

要想让所有的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的老师都挑起思政担,共同探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大思政”教学体系,我想可以这样做:一方面,建立线上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沟通群组,可以先邀请一批热心热情于课程思政的骨干教师,包含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马院教师代表、专业课代表、辅导员代表等,在群组里专业课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课程思政设计,或者提出自己的疑惑,由不同部门不同身份的老师进行出谋划策,提供政策或者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线下沙龙活动,在研讨过程中,三者可以共同疏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接点,了解现在学生所思所想,论证其合理的切入点,有效的拓展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边界,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让三者产生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课堂,而专业课教师想要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必然少不了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的保驾护航,互通有无,三者强强联合,不仅可以让专业课教师在保留自身课程特点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打造一支不仅具有精深专业素养,而且具备高尚师德、精湛育德能力的师资队伍,是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思政的保证。

二、教材与课程设计是基础

高校课程都是按照专业进行设计,特别是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会直接体现知识的价值导向,因此在编写教材、选择教材的时候,要集中骨干教师力量,统筹优势资源,让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既符合专业要求,又不生硬强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同我们所要引领的价值理念。

同时,要扎实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教育的的具体要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针对具体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也就是说,一个专业的价值引领体系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有规律可循的,不是单一课程教师自己闭门造车的结果,需要进行教研室研讨、确定并实施,对于精品课程、一流课程,更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打造一批优质思政课程,可以给其他课程提供借鉴。

最后,改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整体设计,提高协同育人效果。从实践方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旗帜鲜明讲政治,采用正面直接的施教方式,第二种就是间接的把教化渗透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这两种缺一不可。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思政课程教育中,教师需要在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性特点,融入相关专业要素,提升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而“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尽可能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相互融合,进行共同教育。

三、方法是手段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所有教学方式方法的首要前提。

因此,第一个方法,任课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情,分析自己所带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迷茫与困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华教授说,只有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才能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课堂思政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回应学生的期待,更要帮助学生养成大国国民心态和思考习惯。

我这里有个简单的例子。我所教授的课程是《课堂翻译实践》,针对的是大四本科学生,他们对于考研、考教师资格证、就业等问题特别关注。因此,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积极回应学生的这种期待,对于手语翻译的就业前景,特别是和本门课程密切相关的就业方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课堂手语翻译与学生进行了探讨。首先明晰了课堂翻译的身份地位,课堂翻译不同于其他场合的翻译,他站在讲台上,就有了教师的身份和属性,就要以好老师的准则去要求自己,由此引出“四有”好老师的定义: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这双手去传递给聋生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道德情操就是要爱岗敬业,遵守教师和手语翻译员双重身份的职业操守;我们的扎实学识就是我们娴熟的翻译技能和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我们的仁爱之心就是对残疾人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是不抛弃不放弃,是耐心、爱心与恒心。

第二个方法就是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有助于融入思政元素。比如现在藏族小伙丁真的爆火,是现在00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学生一方面感慨于丁真的“甜”“野”气质,另一方面心中难免有一丝想当网红、想自己也被看见的冲动。我在上课时以专业教师的身份和课下辅导员的身份和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都特别高,他们也很关心自己能否成为手语翻译界的网红,丁真可以为自己的家乡旅游业“带盐”,而自己可否为手语翻译这个专业、这个行业进行“带盐”?我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丁真没有把自己的巨大流量变现,他保持着那份难得的初心,我们作为手语翻译的初心是什么?丁真被抓去读书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我们又当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何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德,从而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比我们说一百遍你要好好学习呀,你要加油努力呀等更能入脑入心。

第三个方法是善于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透过案例教学和分析的过程融入家国情怀、价值观念、政治信仰、职业道德教育等,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悟得正确价值观。

四、制度是保障

在制度这个问题上,评价与监督机制是关键。想要课程思政更好的落地,不能雷声大雨点小,需要高校建立协同育人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而评价与监督机制是衡量育人模式成效的重要指标,既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例如在“课程思政”设置专门的思政效果评价体制与标准,还要针对课程设置专业技能的评价体制与标准。同时可能需要协同科研、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交流设置综合性的评价体制与标准,最终实现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有了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课程思政在推广的时候就不用单纯靠情怀靠自觉,就有相对的可量化的方式,就可以在思政课程建设初期,减少一些阻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