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乡村基础设施论文范文(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3:43:13 页码:7
最新乡村基础设施论文范文(模板14篇)
2023-11-20 03:43:13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理清思绪,反思过去,为未来做好准备的重要一环。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未来的展望,该如何平衡?下列是一些经典总结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提升写作水平。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一

造成运输问题矛盾突出、效率低下、资源分散、成本过高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国运输系统的综合组织或者综合协调能力不够,现代物流的方式应用不好,缺乏现代物流机制,使整个运输过程事实上处于总体上的无序化过程。按照现代物流理论,一个国家运输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其主要表现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海运和内河航运等)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上述这些各自不同的交通运输形式,通过互联互通即联运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阶段,也就是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建立和逐步形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运输一体化的阶段,即上述各种运输方式的节点统一起来形成大的运输中心,这些运输中心除了节点设施的统一外,运营功能、组织结构、产权也逐步实现了一体化,这个阶段是综合运输体系建立和完善的阶段。第四个阶段则是更高级的阶段,是综合运输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利用、环境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等实现高度统一、高度协调和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运输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迄今为止基本上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步伐,不同交通运输之间的复杂性以及各自独立运输方式之间的不协调性和不经济性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有专家形象地指出,由于我国过去的经济相对落后,对交通运输的能力和效率等要求不高,因此那时我们交通运输方式就像在白纸上画上任何一个交通线,可以与别的交通运输线之间相互不联系也没有干扰,哪种运输方式发展对全社会都有贡献。但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对运输方式和运输能力要求越来越多,就像这张白纸上画的线越来越多,这时交通线的交叉、重叠、干扰就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各种运输方式在节点上和线路上的匹配、综合、协调、统筹就是必须要考虑的了,显然这个阶段就已经超过了各种运输方式独立发展的阶段,这时综合交通发展的问题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因此,综合交通发展不是一个口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客观需求。建立综合运输体系不仅是由于运输能力紧张所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达到现代化所提出的一个根本要求。美国的综合运输体系程度很高,不但政府对综合运输体系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强,而且运输企业的一体化组织水平也很高,再有就是信息化水平相当高。各种交通运输要组织起来进行联运,进行统筹协调和综合运用,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没有这个信息平台是根本不可能的。美国的gps发展得很到位,保证了它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而我们则还存在根本的差距。另外要建立整个城市的物流配送体系等,这也并不是交通运输本身能做到的。例如在美国,许多货品运输的包装工作,都是在物流环节完成的,而在我们国家都还是在生产环节完成,因为我们现有的交通运输方式很难适应这种现代物流的要求。

2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必然要求国家管理体制进行深刻的改革。

在不同运输化阶段里面,对政府的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政府制订的政策法规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初级运输发展阶段,因此管理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分部门运输管理方式就可以适应。但是到了经济运行的复杂阶段,到了运输方式需要综合性和一体化的阶段,还是沿用过去那种体制,这就明显不适应了。严格说,目前的运输管理方式、运输政策和运输机制都还是部门所有制,没有统一的政策法规,没有统一的管理和规划,没有统筹的考虑和安排,而且没有形成成文的、权威性的或者通过立法的政策。还有就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我们国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政治体制的改革还十分滞后,主要表现在政府转型还十分缓慢。我们现在的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部门所有制,现在的国务院有四十多个部委,每个部委的设立基本都是资源控制和资源分配型的,每一个部门都占有一块国家资源,每个部门都形成了自己特殊的部门利益,这是很不正常的,这种现象给我们政府转型和体制改革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交通运输系统也是如此,交通部管的是公路运输、内河航运和海运,民航总局管的是航空运输,铁道部则管着铁路运输,各个交通管理部门职能分离,互不协调,每个部门都主要给自己所管的行业争资源、争资金、制订符合本部门利益的政策,因而从全局来看,出现了很多非常不合理的现象,很多互相不协调的矛盾,很多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很多低效率低水平的恶性竞争,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和经济运转的扭曲。

3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必然要加强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要加强综合运输体系的统一规划,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于交通发展规划中,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比较优势及相应的市场需求规模,确定各运输方式的.发展规模和速度。a.确定合理的运输基础设施发展规模和结构。政府部门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时提出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议题,组织有关研究单位进行发展规划研究,对较长期内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供给量、供给的增长速度做出决策。b.搞好运输基础设施网络的布局。如果布局不合理,涉及到的将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浪费问题,而且对社会、经济各方面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为此,要从各方面作系统的论证分析,使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4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必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及体系结构的合理化,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站在全局的发展角度,用综合的眼光看问题,从而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而且更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中的调节作用。为此,应加快以下方面的改革步伐,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从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和完善方面看:a.加快运价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灵活的运价形成机制以及合理的运输差价和比价关系,发挥价格杠杆在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中的导向作用;b.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交通运输业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开放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和运输市场,消除体制性障碍和行业壁垒,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强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能力和运输市场的竞争活力。

5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必然要实现交通运输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所谓交通运输业的负外部性,就是指交通运输建设及营运过程中,对运营者以外的企业、个人以至整个社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以货币表现的外部性就是外部费用。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在对不同运输方式的评价、定位及选择过程中,必须充分反映不同运输方式在环境、资源、安全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并按负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加以解决,把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性,通过评价、测算后转为内部费用,即直接体现到其运输成本中去,让不同运输方式根据其负外部的大小承担责任。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二

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产业,是维系国家社会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基础保证,在我国目前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运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程度将直接决定其他各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市场交易的效率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正因如此,近年来,我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至2000年末,我国运输线路中,铁路营运里程6.8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0万公里,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7855公里,沿海港口万吨以上泊位646个,民航机场129个,航线1120条,里程151万公里,管道运输2.5万公里。货运量总计135亿吨,货物周转量总计43359亿吨公里。

尽管这样,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而美国为6869.3和253.59,德国为14680.4和65.94,印度为5403.9和21.6,巴西为1885.8和118.4。由此可见,我国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要改变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必须加快建设速度,加大建设力度。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数量巨大,建设周期长,在建设中面临资金投入需求大而实际投入不足的矛盾,这单靠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自身积累和国家投资,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对交通运输的投融资政策上,必须进行改革,以增加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

实现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融资,对于集中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有效的推动我国各产业发展的投资收入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有效融资,实现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也是发展基础设施平台,加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重要一环。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三

我国经济发展表明,经济快速增长与电力等基础建设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筹资方式,广泛有效地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文章阐明了我国电力开发引入项目融资的.必要性,分析了项目融资的性质与特点,介绍了我国电力领域项目融资的运用实例与发展,指明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李洁王伟作者单位:李洁(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王伟(湖北黄石供电局,湖北,黄石,435000)。

刊名:湖北电力英文刊名:hubeielectricpower年,卷(期):26(6)分类号:f407.61f403.5关键词:基础设施电力项目融资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四

(一)重点任务。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六大重点任务:1、加强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2、加强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设施建设,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3、加强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4、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5、加强城市电网建设。6、加强生态园林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

(二)重要作用。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它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能统筹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通过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有效地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2、六大任务关系到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市减灾防灾功能,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成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实现全国所有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左右,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通过积极发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全国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000公里。大幅度提升城市路网的衔接连通和可达性,便捷度。尽快完成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和加固改造,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国城市道路通行以人为本,保障人民步行权利,重视加强行人过街,自行车专用道路和停放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城市通行难和拥堵状况。完成这些任务作用很大,起到造福广大群众,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3、能拉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有效投资和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城市节能减排,提高城市生态修复水平和空气质量。城市化进程加快,更推动人们出行方式的转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亲民、利民、爱民的伟大工程。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五

次贷危机的全球蔓延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对出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次贷危机还导致全球股市震荡,中国股市也出现了巨幅震荡和急剧下滑,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l1月,国务院提出底之前投资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10项措施。在当前这种出口需求紧缩的‘隋况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刺激内需,对于现阶段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当前首要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实行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会为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一个有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够进一步拉动更大的投资需求。根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投资需求系数将达到3.1~3.8,即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每投入1美元,就能拉动社会投资需求3.1~3.8美元。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比重,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进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而且在投资过程中还能将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水平。通过这种轮番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全面增长,为战胜金融危机提供保证。

2.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助推地区经济起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地区开发获得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年未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基础设施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某些地区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仍未消除。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这些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

3.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市化水平还较低,目前仅有3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70%~90%的水平,也落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这种状况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后劲,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造成城市资源的浪费和整体利用水平的低下,束缚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进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连接,进而充分发挥市区经济的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其配套建设中,如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等建设,就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品,配套研发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让更多的技术更新换代,这将促进高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领域转化的步伐,从而也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许多方面,为此,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实际需要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重点发展一些关键行业。

1.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对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间、各国间的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铁路干线对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极强。如日本的北海道干线,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干线法国的巴黎一里昂线,我国的哈大线、京广线、京沪线、陇海线,都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轴线,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会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这是被客观历史证实的经济规律。进入“十一五”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加大交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2.通信行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大力发展通信行业,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的今天,各类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信息交换的需求俞加旺盛,发展通信行业有利于促进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3.电力行业。

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开发程度较低,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尤其是电力行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电源结构不合理,水、火、电比例失调,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电网结构不合理。20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国家电网线路停运330多条、输电杆塔倒塌196处,导致我国南方大面积断电,同时致使国内南北铁路电气化大动脉的中断。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既可弥补电力行业薄弱环节,拉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又可增加电力供应,促进城乡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4.农村基础设施领域。

与城市相比,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尤显薄弱。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特别是要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对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分析发现在现阶段宜采取如下途径来进行资金筹措。

1.由当地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

美国有许多州早已采取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的资金筹措办法,而且施行多年实践检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通过发行债券,可以筹集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需的投资额。同时,由于其具有追索偿还权,还会激励当地政府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实行b0t融资方式。

通过bot融资方式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大企业的雄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完成,而且由于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在一定期限内由外方来经营并由其自身来承担经营中的风险和损失,这样就可以迅速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3.鼓励私人进行投资。

研究表明,未来私人投资将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这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国外,私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一般占全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12%~18%。在阿根廷,私人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则高达70%;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直有私人参与除供水之外所有基础设施部门投资的传统;在菲律宾,私人投资也高达40%。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作法,放开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筹措限制,鼓励私人参与投资。

4.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目前,我国交通板块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经营类上市公司,都是通过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的。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经营风险,而且没有近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从而可以使公司有更多的精力去投资、去运营,以提高募集资金的利用效益,从而促进我国基础设施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现阶段,国家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总之,在当前情况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克服面临的困难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六

在我国加入wto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内部形势下,运输基础设施融资政策的转变必须适应内部和外部的现实条件与要求。调整后的政策应建立起政府投资主体和其他投资主体并存的综合投资体制,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但必须看到,在各种投资中国家投资仍是交通运输建设投资主渠道,其他多种投融资方式则起着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管理与加大收益的作用,以适应交通运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目前试行或可选择的融资政策可分为以下几类,应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加以规范并综合应用:

(1)政府直接投资这是传统的政府投资建设政策,对于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此种政策仍有一定的必要性。其主要优点是社会效益好,消费不受限制,国家的控制力度高。其问题则是普遍存在投资主体的目标模糊不清、责权不明确、激励动力不足。同时,政府直接投资生产的品种单一、供给质量低,而且使用中缺乏维修保养,损耗较为严重。

(2)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对于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且投资盈利较低或风险较大的基础设施,可以采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投资方式——政府与私人共同投资,政府起着引导私人投资的作用。比如,可以采取投资参股、无偿赠款、提供优惠借款、提供借款担保、无偿或低价提供土地和减免税收等方式。日本在1987年由地方政府和私人团体共同投资的公共企业中,运输和道路投资企业126家。在我国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中,对这一方式也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尚缺乏明确的法制保证。对私人及外国投资者而言,其利益的保护和投资环境的安全性是进行投资决策着重考虑的方面。现有的交通运输法规尚未包括这些内容,今后应根据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完善相应法规,以大力推动这种融资方式的开展。

(3)政府管制下的私人投资对于单位投资额不大的基础设施,如公共汽车、电车、缆车、渡轮等,可以由政府授予企业特许投资权,然后对其价格、数量、利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管制;通过特许方式限制一些行业的经营者数目;通过规定利润标准来控制企业的盈利水平。这样可以在政府的管制或引导下形成具有竞争性的投资准市场,投资者自担投资风险。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具有提高投资效率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政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负担,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4)在政府允许的条件和范围内,完全由私人投资这种投资方式仅限于不存在直接收费困难而且具有竞争性的基础设施。因为此类设施便于私人投资,所以政府可以不予直接投资或进行经济资助,收费标准由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情况调节,私人投资完全受市场调节。比如采用bot方式发展公路、电站及地铁等。

总之,交通运输业资本的来源要从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既可来自国家投资又可来自资本市场;既来源于政府又来源于民间;既来源于国内,又来源于国外,各种有效的新的.融资方式都可以用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

3融资政策中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积极开放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吸引各种投资进行开发建设,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融资政策的制定,如不能很好解决政府投资与各类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融资政策中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就是在民营、私营化趋势日益风行全球的形势下,处理好公私双方之间的伙伴关系,以求既能在融投资和经营管理方面充分发挥私方的积极性,又能使公方在权力下放的同时继续依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要求融资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明确政府的职能责任及其同私方的伙伴关系,非如此不能调动私方投资的积极性。就政府而言,要提供高效而透明的法律环境,使私方得以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营运系统。融资政策的制定要能监督公私伙伴关系的运作,又不干预其商业性质的事务。并成为鼓励公开竞争、处理公私关系的一个公平准则,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融资方式上,需要制定一个健全而明确的法律框架,规定怎样组织和建立公私合营的伙伴关系。这可以增加合作关系的可靠性、公开性和透明度,成为吸引国际参与和引进长期投资的前提条件。如国外常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开发模式,它是由政府特许投资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拥有和经营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偿还债务并收取一定的资金回报收益;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地转移给政府;政府保持对公共物品的终极所有权,并最终能够获得正常运行的资本设施的经营权。bot方式可以在有效地吸收各种投资(大部分是外资)情况下,减少政府主权债务,并借鉴和利用私营机构高效的经营管理方法。我国目前也已开始采用这一方式,而在实行“建设—经营—移交”的规划以前,应在租让法规中明确规定这个过程的各项原则与各有关方的责任,并且还要有更为详尽的、操作性很强的、成套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其成功。又如abs(asset-backetsecuritization即以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方式,它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来募集资金。abs方式是近十几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看,交通基础设施很适合该融资方式,但我国目前尚未有专门的制度予以规范。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一定的问题。

因而,对于这些先进的融资方式,需要进一步按照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范与实施,完善我国的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以推动我国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各产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3]司玉琢.《海商法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

[4]索沪生.物流发展与公路运输业的战略转变.集装箱化,1999。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七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普遍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生产成本过高,从而使农民增收进展缓慢.虽然政府重投入、轻管理的管理体制是一方面制约因素,但传统的投资体制障碍造成的投资资金短缺是最直接的制约“瓶颈”.因此,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是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关键.

作者:徐克勤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三农办公室刊名:农村财政与财务英文刊名:nongcuncaizhengyucaiwu年,卷(期):“”(3)分类号:f3关键词: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八

摘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一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根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确定暂时性差异;二是计算所得税费用。但是在理解和运用中有诸多难点,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对递延所得税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在会计工作和学习中,发现大部分会计人员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有诸多疑惑,本文针对递延所得税理解中的难点,以及所得税费用的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谈一点想法,期望能对学习及会计工作有所帮助。

一、递延所得税的涵义。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法核算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通过比较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产生时间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及账务处理。

下面主要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来分析递延所得税。

三、所得税费用的确认。

根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已计算出来,根据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额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就可计算出所得税费用。这个公式在日常记忆中较困难,可以根据会计分录借贷平衡式,其他三个都是已知,倒挤出所得税费用。例如,某企业应交所得税是4元,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余额分别是20000、30000元,递延所得税资产额期末、期初余额分别是25000、12000元。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相比期初要减少10000元(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相比期初要增加13000元(借方)。所得税费用即是19000元:借:所得税费用19000递延所得税资产13000递延所得税负债1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2000假设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余额分别是30000、20000元,其他条件不变,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相比期初要增加10000元(贷方)。所得税费用即是39000元:借:所得税费用39000递延所得税资产13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2000延所得税负债10000通过会计分录倒挤所得税费用,便于会计人员理解和掌握,相对于通过所得税公式计算得出结果更简单易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12.

[2]胡庆红.对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0,3(06).

[3]胡研.浅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以及会计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0).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九

论文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规模日益增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从而大幅提高了工程建设项目的筹资难度,为保证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有效运行,各城市内的有关部门、学者经过长期的分析、研究而得出了bt融资模式。以下,本文就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bt建设模式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随着我国百姓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越发频繁,其不仅直接加大了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规模与数量,同时对于项目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此,国内各个城市的主管部门、建设部门以及社会学者,针对bot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进,创新研发出了bt建设模式,有效推动了市政基础建设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以下,本文针对bt建设模式的涵义、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同时提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应用bt模式的几点注意事项与建议。

一.bt建设模式的涵义与特点。

bt是政府利用社会资金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投资方式,bt是“建设”(build)和“转让”(transfer)的英文缩写,其涵义是:政府特许外商或国内企业投资者从政府部门或其委托人手中获得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特许权,在一定的期限内,由投资者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工程竣工后,由政府按bt合同进行回购,其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与短期建设资金紧缺的矛盾。

作为一种融资模式,bt建设模式主要适用于由政府负责实施的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在实际的应用中,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主要是由融资、投资企业按照与项目业主、当地政府之间的约定及合同内容,通过银行借贷等方式,或利用自由资金来筹集项目的建设资金,而项目投资方、建设单位可以是在具备一定融资能力的同时,又具有相应资质、技术条件以及生产能力的联合体单位,即建设管理公司。据有关分析、比较,在应用bt建设模式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优选施工能力、融资能力兼具的市政建设施工单位,不仅能够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运转,同时还能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节约、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bt融资模式与bot模式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采用bot模式的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单位不仅需要直接负责项目的施工建设,同时还需在项目竣工后掌管经营,而投资单位的收益主要依靠项目施工的利润以及项目运营期间合同约定中的收入部分;应用bt模式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的收益主要是通过项目的施工直接获利,或依据项目合同中的各项约定、条款来获取投资回报率,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投资单位只需要负责工程建设任务而并不需要掌管项目的经营。对于已竣工建成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倘若采用的是bot建设模式,在项目合同的特定期限内,投资单位负责经营、管理,当特许经营期已满后,则需要将项目无偿转让、归还于当地政府,而采用bt建设模式的市政工程,投资单位应将项目有偿转让给当地政府。

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用bt模式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作为我国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当地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应用bt建设模式项目的筹资与施工建设,但应组建一个管理部门或委托项目法人,代表政府机构监督、管控项目的实施,充分履行项目业主的义务、权利,从事具体的经济活动。

(二)承建单位资质的审核:

采用bt融资模式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对于承建单位的施工能力、筹资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为保证项目的施工建设能够在约定的期限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项目的承建单位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储备,并科学、合理的调度资金、使用资金。因此,在进行项目的投资招标时,应事先明确资格预审文件中的具体内容与规定,全面了解、严格审核参建单位的资产情况、财务状况、信用评级、历史业绩等信息,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现象,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投资单位的确定:

当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采用bt融资模式时,倘若项目的投资单位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应另行寻找一个技术条件、行业信誉、生产能力较好的施工单位与其协同合作,以联合体的形式参与到项目的投标中。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单一投资单位还是由施工、投资单位组建而成的联合体,均需要严格依照我国有关的施工招标规范、标准、制度等文件中的具体要求,参与到投标竞争中。

(四)项目回购期限的确定:

采用bt融资模式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当地政府需要支付财政资金来回购项目。对此,政府与项目的投资单位应作进一步的协商与沟通,对项目的预算、造价、施工组织计划等影响建设成本的资料、文件进行分析,不仅需要考虑到投资单位的利润、效益,同时还要尽可能的节约、减少项目的建设成本,最后在合同中明确具体、合理的回购期限与回购原则,以保证项目的实施能够按照约定顺利的施工与回购。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应用bt建设模式,必须充分了解、掌握其特点,科学选择合作单位,以满足建设资金紧缺时的项目融资需求,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1]黄俊,俞贤畅,模式在旧城改造安置房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s1).[2]李玲.项目融资bot模式和bt模式的比较[j].大众科技,2008,(10).[3]投资模式下施工企业的融资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09,(14).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十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建设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包括土地出让收入等)和银行贷款。政府财政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要。当前作为主导性的基础设施融资渠道银行贷款,一方面,占整个银行贷款总量比重过高,蕴藏的金融系统性风险较大。数据显示,截止6月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达7.66万亿元;另一方面,占基础设施融资总量比重也过高,容易造成受困于国家货币信贷政策,比如,受20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与今年货币紧缩调控政策的影响,许多地方融资平台由于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并且使用不规范,导致基础设施项目运作困难,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再加上银行贷款金额与使用时间有限,财务成本高,财务风险大,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较重的债务负担。

因此,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矛盾,如何拓宽新的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创新,合理、经济、有效的筹集资金,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问题。

(一)债券融资。

1、债券融资的优势分析。

债券融资作为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能为有巨大资金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债券融资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4252.33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地方政府投融平台的“准市政债券”占了很大比例,债券融资具有明显的优势:

(1)降低融资成本,提供稳定长期资金。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具有融资成本低,期限长,融资额大等特点,跟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现金流稳定的特征相匹配。债券融资期限较长,一般多在5至10年,与银行贷款相比,能提供更为稳定的长期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也更加吻合。

(2)债券资金用途较广泛。不仅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且也可用于收购产权(股权)、调整资本结构和补充营运资金。尤其是调整资本结构,目前,地方政府投融平台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不匹配,负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可以通过债券融资调整负债结构,使长期资产和长期负债,短期资产和短期负债合理配置,降低财务风险,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

(3)税盾与财务杠杆作用明显。相对于股票融资而言,债券融资具有税盾作用,即债券利息支出计入成本,冲减税基的作用。这种优势直接给企业及企业的股东增加收益;债券融资只需按事先约定的利率支付固定利息,剩余部分经营收益将全部为原有股东所分享。如果纳税付息前利润率高于利息率,负债经营就可以增加税后利润,从而使股东收益增加。

2、债券融资的劣势分析。

债券融资受限制的条件较多,包括发债的法律法规规定和发债条件限制。尤其是发债财务指标——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企业债券一年利息的要求,使许多纯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无法通过发债融资。此外,还受债券发行制度、二级市场债券流通、利率市场化等限制影响,也使基础设施项目无法正常通过发债从市场融资。

(二)bot融资。

bot是指项目所在地政府或所属机构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在期限内回收成本、尝还债务、承担风险、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根据协议将项目所有权无偿地移交给政府机构。

bot融资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以突出的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许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以其明显的优越性获得青睐。从政府部门角度看,其优势之处有三方面内容。

(1)资金利用方面:政府采用bot方式能吸收大量的民营资本和国外资金,以解决建设资金的缺口问题,减少政府的直接财政负担;另外,bot方式还有利于政府调整利用外资结构,把外资引导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以便于政府可以集中有限资源投入到那些无法通过市场化操作但又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上。

(2)项目运作效率方面:项目公司为了降低项目建设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获得较多的利润回报,必然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运用成熟的经营机制,按市场化原则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经营和管理,从而有助于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效率、效益,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避免项目建设超额投资等弊端。

(3)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由外国公司运作bot项目,会给项目所在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由于项目公司中大多有本国的承包公司参与,这样可以为这些承包公司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经济的融合。

采用bot方式,基础设施项目在特许权规定的期限内将全权交由项目公司去建设和经营。而此时,政府对项目的影响力、控制力通常较弱;对于政府而言,相当于让渡了一定时期项目的产权。在这期间,就意味着失去了项目运营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无法考虑基础设施的公益性。

对于bot项目,在项目转让到政府之前,政府对项目的控制难度相对加大;由于大量项目建设的风险转移到项目公司,这时项目公司往往要求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来补偿其所受的风险。如果在运营期中增关设卡,提高交易费用,以加速其成本回收及利润获取,而此时政府又无能为力,其结果往往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产生矛盾。笔者认为,政府应尽快完善与bot相配套的法律和政策,对项目公司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使bot项目运作规范化、法律化。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十一

1.1交通基础设施的定义。

交通基础设施指的是为社会生产和社会中的居民的生活提供的公共交通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其作用主要是来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交通基础设施是作为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设施。常见的交通基础设施有铁路、公路、机场等,这些常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交通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经济越发展,人们对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就会越高,建设的设施也会越完备。简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渐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人们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为这些要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也就是说,人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享受到较为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

1.2交通基础设施的特点。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其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先行性和基础性,因为交通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故而,要先有这些交通基础设施,才能有助于进行一系列社会生产生活的活动,所以,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先行性和基础性。一旦缺少这些交通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其他生产生活的活动就难以顺利便捷地进行。

二,交通基础设施具有不可贸易性,也就是说,这些交通基础设施几乎不可能通过贸易进出口。一个国家可以引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技术,但是很难做到直接做到买入一条公路或一个机场等这样类似的交易。

三,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整体不可分割的特点,一般来说,基础设施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提供其本质上要提供的服务,如果达不到一定规模,是无法发挥其功能的。例如,机场跑道不能留半截不修完、连接两城市的轻轨不能只建一半等等。

四,交通基础设施是准公共物品,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的交通基础设施具有相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随着经济发展,一些非公共物品可能具有消费成本增加的可能性,但是交通基础设施不会随着物品消费的增加而增加,另外,非排他性指的是,当有人使用了交通基础设施,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不可使用,而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状态下,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到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乘数效应”,也就是说,交通基础设施总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交通基础设施是否完备,直接关系到了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能性。虽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效益往往是其投资额的数倍,但是引起国民经济增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首先,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阶段,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这对于材料供应行业来说,能够带动起经济增长,增加其收入,而例如水泥、钢筋材料行业发展,又会导致这些物资的生产部门收入增加,所雇佣的劳动力需求增加,从而又推动了劳动力的收入,而劳动者收入增加,又会带动电器、服装、饮食等服务的需求,从而使得相应部门的收入增加,当消费和服务的收入增加又会引起进一步的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之间就会呈现出相互推动,循环往复地促进。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对于国民来讲,还能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并提高人们的收入。也就是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们既是这些设施所服务的对象,能够享受到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除此之外,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较为严重的就业问题,人们的就业率提高,同时,人们的经济收入也会增加。

2.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关系。

建设完备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推动作用,但是在建成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时间上也要花费较多,因此,协调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只有做到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运作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涵。一,结构上的协调。通俗来讲,结构性协调指的是系统正常运作所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协调性,而系统的协调又可以从其内部经济结构和交通资源结构来分析。二,功能上的协调,系统的功能协调,需要由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由于各个子系统的功能、特征不仅相同,但是其对于系统而言缺一不可,故而只有当达到各个子系统的功能都鞋套运作,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完整地发挥。三,空间上的协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就是说,无论哪个地区,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不应被遗漏,需要做到与周边的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互利互惠,不应该局限在地区与地区之内,破除相互制约,从而走向良性循环。四,时间上的协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时期性。五,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系统不仅需要在内部层次上相互协调,也需要与外部的大环境相适应,从而在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运作,首先需要在上述的五个协调中实现其内在的要求,接着,便是要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配合,从而使得这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能够往良性循环的方向进行。协调发展绝不是一方的事情,而是需要双方的合作,讲究的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内生性”的同步发展,只有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又不断地促进投资建设的产生,才能使得二者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

4、结语。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经济水平起到了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影响着社会经济。本文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虽然存在不足,但是仍然希望引起关注。

参考文献。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十二

干旱是在一定时间内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河流及其他水资源短缺,而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经济条件,不能获得足够的低成本高品质的水,使当地农业,工业,城乡供水和用水和生活用水等方面的严重短缺,水,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旱灾则可以理解为在某一地区出现干旱现象时,社会未能采取必要的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足以解决维持正常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必须的最低额水量所造成的一种缺水的灾害。

一、天气因素是造成旱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极端的天气因素可以视为是造成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中国气象局对2017年旱灾的介绍,2017年在中国北部的旱灾成因主要是由于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虽然经历了几次强冷空气过程,但冷空气未能带来降水,仅带来大风和降温天气,风大也导致了土地失墒,冷空气过后的高温进一步导致了水分的蒸发。而对于2017年我国西南地区的旱灾,气象专家分析认为是,能够形成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暖湿气流输送能力较弱,2017年西南地区雨季结束较早,秋后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都是造成气候干早的原因。而对旱灾可以减缓的对策应该是相应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和技术问题令人堪忧。这一现象在我地区特别严重,由于气候干旱,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原有的农田灌溉井水量不足,使原来的水浇地变成早地。

扩大了旱灾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均是我国劳动人民主动改造水利设施,用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农业水利建设的手段。人们只要善于利用和精心呵护这些措施,就可以有力地对应各种旱灾。然而,当前农村对水利设施的管理问题很多,由此扩大了旱灾对农业的影响。

(一)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的责任认同的缺失。

在建国后,我国也开展过数次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20世纪末期也重点开展了节水型灌溉,对部分农业水利设施进行了改造。但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之后,土地等生产资料分到了农户个人手中,部分原归集体所有的水库、沟渠、机井等仍然实行集体所有,集体管理。这样,就造成了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的责任认同的缺失,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变成了被动的承受,甚至认为会增加农民本身的负担。如此,就造成了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老化、损坏等情况的日益严重。根据水利部网站提供的资料,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多建设于20世纪50到70年代,由于近30多年来管理维护较差、长期运行,工程普遍存在老化失修问题: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工程失效和报废逼近30%,个别地区可灌面积减少50%。

由于城市条件优势,以及相应政策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旱灾对城市的影响要小于对农村和农业的影响。而在近两年的早灾中,农田灌溉保证率低,由于投入不足,水利设施(渠道)建设标准低,技术配套设施不完善,渗漏严重,无法保障农作物的灌水,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大部分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设施老化,许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存在着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等问题。

通过上述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农户自用的小型水利设施,以“农户投资,自身享用”的模式开展建设,这样有助于及时解决旱情问题。例如,在河北省承德县新杖子乡,通过农户的集雨水窖建设,不仅调节了当地的水资源,主要是解决了当地缺水的问题,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用水的问题。例如:在我们县对小型水利设施进行改革,对配套不全的水利设施由个人承包配备齐全,可以向农户收取水费,以回笼配套设施的资金,这样既保证水利设施发挥作用,又能使承包经营者有一点的经济收入。

2.对于多农户使用的水利设施,以建立农户水资源协会的方式解决建设与维护问题对于使用、受益农户较多的情况,可打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集体所有的方式,以组建农户水资源协会的方式,承担农村水利技术设计的建设和维护,从而避免集体建设、维护滞后的问题,增强维护设施的责任心。而将农户水资源协会的作为一个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的主体进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3.对于涉及农户广泛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采用集体所有的方式通过加大集体的管理和维护力度,促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与运转。

4.稳步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水平与管理水平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逐步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积极采取机械化施工方式,提高效率和质量。积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自动灌溉技术等,推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创新及管理创新。自2017年开始在我市推广的膜下滴管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此项技术省工,省时更省水。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十三

在我国医院中,非营利性医院通常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医疗单位,无论数量,还是规模、技术、实力,在卫生系统中均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非营利性医院相当部分主要依靠财政补助维持其运转和发展,随着医药管理体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财政补助弱化、医疗竞争加剧,部分医院的资金短缺已影响到医院正常的运行、发展,为此,非营利性医院融资管理已成为其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和事项。

一、非营利性医院融资的概念和现状。

(一)非营利性医院融资的概念。

正常经营、发展新业务、加强竞争能力。对医院正常业务维持融资通常为短期性融资,对发展新业务、加强竞争能力融资通常为长期性融资。非营利性医院融资通常应坚持方式合法、风险最小、成本最低、规模适当、方式简便及时、确保偿还的原则。

(二)我国非营利性医院融资的现状。

国内一些医疗机构进行了一些融资方式的尝试。一是利用自身的良好信誉与品牌,进行战略融资。北大医学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控股40%成立了北大国际医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公司全力筹建承担了奥运医疗任务的北大国际医院,先后吸纳各路资本,融资8亿,形成拥有2400张床位的大型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也控股成立同仁医疗产业有限公司,进行”连锁扩张”成立新医院,南京同仁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就是其下属控股子公司。从以上融资案例可以看出,社会资本乐于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但还是慎重地选择了少数顶级优秀的品牌医院,以降低风险。二是利用银行贷款,特别是具有政府贴息的银行贷款,筹集资金。争取银行贷款是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非营利性卫生机构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但该渠道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国有银行财务硬约束的加强,将变得越来越窄。三是通过战略合作,成立合作医院。2月,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7013万元收购了江苏宿迁市人民医院70%产权,被誉为上市公司收购公立医院的第一案例。

二、非营利性医院融资的必然性。

第一,随着医疗机构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它需要筹集更多资金来发展医疗服务。当内部资金已经无法满足这种融资需要时,医疗机构只有走向市场。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于一体,是医疗服务行业本身的特点,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有效融资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行业竞争的加剧,促使医疗机构为提高竞争力而追逐资本。医疗服务市场行业门槛较高,投资周期较长,只有医疗机构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周子君教授调查认为,从1949年到,我国公立医院在数量上一枝独秀,但却是低效、亏损,从医疗收支情况看,70%的一、二级医院和50%的三级医院亏损。也就是说,规模越小,越容易亏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如何发展壮大,提高核心竞争力是目前医疗机构最根本的问题,而融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第三,品牌战略的实施,需要医疗机构进行资本积累。医疗服务市场是个特殊的市场,要在这个市场中取胜,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即医院必须要有自己的名牌医生、名牌科室、名牌服务项目。为什么北京同仁和北大医学部他们能有效进行融资,就在于其品牌效应。要建立和维护医疗机构的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有资金投入作保障。

5??医院融资同样也能产生投资的乘数效应。实践证明,医院融资不但能推动相关医疗服务项目的进步,还能促使医院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从而使医院经济运行步入经济效益的轨道,进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此外,进行有效融资,也是医疗机构抵御行业风险,进行技术创新的需要。

三、非营利性医院的融资方式。

非营利性医院融资按医第一文库网院是否对筹入资金享有所有权分为资本融资和举债融资,按筹入资金限期的长短分为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非营利性医院长期融资方式一般包括:政府财政补助、医疗项目合作、接受慈善捐款、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吸收投资、资产转让、外国政府及组织借款、政府财政贴息借款、固定资产借款、发行债券等。非营利性医院短期融资方式一般包括:商业信用、应付票据、短期借款等。,以下探讨集中运用较多的融资方式。

(一)信用贷款。

(5)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缺点是:(1)财务风险大;(2)限制条款多;(3)数额有限。

(二)融资租赁医疗设备。

要小,也便于医院资金的总体规划。融资贷款还有一大优势就是贷款额度是以业务收入来确定的,现国内的融资公司的放款额度都在业务收入的20%以上,这对一个业务收入在4000万的医院来说,一次用款额度可在800万元以上,基本上可完成三维彩超、数字化x线机、ct的投资,完全可以满足医院诊疗的需求。在还款期限上,融资租赁的还款期限的选择可从一年直到五年,医院可根据自己的还款能力及未来还款期内的投资计划来确定。选择融资租赁的优点是:(1)能迅速获取所需资产,可以保存医院的偿债能力;(2)降低财务风险,限制条件少。缺点是:(1)资金成本高,在医院出现财务困难时,固定支付的高额租金可能成为医院的财务负担;(2)难于改良资金,提前还款显不出优势。

(三)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又可说成是商业信用贷款。医院根据所需的设备,选择供应商进行谈判,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设备。这种方式,医院往往无法考虑设备的品牌,因为好的品牌,在付款方式上是比较强硬的,即使医院将资金占用费付给供应商,供应商也不愿意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卖机器给医院。医院最后的结果是出了相当的资金占用费给供应商,买到的还不一定是相关性价比都优越的设备。医院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投资是最被动的,同时,如果需要进行两个以上的设备投资时,更会因谈判不合,而导致设备投资的遗憾。分期付款购入设备的优点是:(1)适用于对设备性能要求不高的投资;(2)短期使用时资金成本低。缺点是:(1)不适宜长期投资使用;(2)。

设备性能要求高的投资无法进行性价比的选择。从以上三种融资方式可看出,小规模非营利性公办医院在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融资时,多从自身的设备需求、还款能力、资金成本上考虑,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资金运作,不要因现金流的问题而影响还款,并产生滞纳金支出。在条件允许及投资需求大的时候,采用组合性融资,不失为一个明智的融资决策。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非营利性医院融资己经逐步成为了世界性的公立医院改革趋势之一。公立医院提供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其既有融资的可行性,同时也有必要性。总的来说,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我国来说,引入社会资本的运作机制,对解决医疗卫生事业资金瓶颈和改善行业运作效率更具积极意义。因此,针对目前公立医院维持其正常运转和发展的绝大部分经费必须自筹,迫切需要一种经济上风险和成本较低,但又不至于对非营利性医院公益性造成不良影响的融资方式。医院在权衡融资方式时,要选择经济上成本最低和风险最小的合适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丽萍.现代金融租赁与医院融资[j].卫生经济研究,,

(12).

[2]伍大春.对医院融资负债经营的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

(6).

[3]储振华.美国的非营利性医院[j].卫生经济研究,,(7).

[4]模式与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

[5]黎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林震.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1).

[7]凌丹.袁开洪.等.论环保产业发展中民间资本的筹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2).

[8]马进,孔巍,等.国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融资渠道初探[j].中国卫生经济,,(6).

作者简介:郑小克(1980-),男,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

乡村基础设施论文篇十四

海外融资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

(二)在其它国家发行国际债券。

(三)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四)国际银行贷款。

(五)贸易融资。目前,比较流行的贸易融资方式主要责保付代理,出口信贷,票据发行等。

(六)bot方式。在我国称为“特许权融资方式”。

境外融资优势。

1、政治及经济稳定因为境外公司多用作保护财产,如果注册当地的政府不稳定,公司的财产如存款等,就可能被没收或国有化。

2、金融业发达银行及商业活动资料受法例严密保护:例如维京岛政府法例,除非涉及毒品走私的刑事罪行,维京岛的法庭是不会命令有关银行或公司注册代理告知他国政府或第三者有关客户之资料;加上维京岛公司的董事名册、股东名册并非公众记录,除董事授权外,其它人是无法取得有关资料。

3、足够法例保障作为境外金融中心,其中一个要点,是要保障投资者的投资。完善的法律保障,有经验的法庭和法官,都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泽西洲的信托法及维京岛的国际商业公司法。

4、非居民进出自由,又无外汇管制大多数的境外公司均无外汇及资本流通的管制。

5、租税规定宽松,免境外来源所得税或税率极低。

6、多是英联邦成员国,法系多是英美的普通法法系。

什么是海外融资。

海外融资其实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最常见的是股票和债权。但也可以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分,和境内融资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有发展程度的区别还有就是管制不同。融资方式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海外融资是指通过海外金融市场来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流动资金、中长期资金。目的是进入资金成本更优惠的市场,扩大企业发展资金的可获取性,降低资金成本。

融资租赁又是金融租赁,是指当项目单位需要添置技术设备而又缺乏资金时,由出租人代其购进或租进所需设备,然后再出租给项目单位使用,按4102期收回租金,其租金的总额相当于设备价款、贷款利息、手续费的总和。租赁期满时,项目单位即承租人以象征性付款取得设备的所有权。在租赁期间,承1653租人只有使用权,所有权属于出租人。

融资租赁的方式有:衡平租赁、回租租赁、转租赁、直接租赁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