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圆柱体研究报告范文 圆柱体实验报告(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18:14:30 页码:13
圆柱体研究报告范文 圆柱体实验报告(二篇)
2023-01-15 18:14:30    小编:ZTFB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圆柱体研究报告范文(精)一

一、展示导学提示,明确教学目标。杨老师通过展示导学提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带目标有目的、有准备地学习下一步的新知识,学生就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二、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在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中,杨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圆柱体教具进行转化,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但杨老师觉得还够透彻,因此,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推导过程重新回顾一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这样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杨老师通过设疑,指明探究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通过学习指南单,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圆柱底面积、高与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发挥,让每一个学生体亲历转化的的过程,在小组交流中真正的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来源。杨老师的“导”、“放”、“扶”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首先通过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尝试用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来推导出圆柱的积。接着,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再启发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最后,老师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这里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得到应有的渗透。

五、习题的设置层次分明。杨老师的习题设置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知底面积,半径、直径到周长,步步引申,提高学生应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1.让学生上台展示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中,应指出先把圆柱体均分成两部分(学具是自动分成的,老师应指出来),后沿底面圆的直径分割成16等份其中有一半其实是分成9等份(如果不将第8等份再分成2小等份,那拼成的图形底面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不是长方形),这些过程老师应讲解详细些,以便学生理解并推导出体积公式。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用的圆柱体积公式是v=πr2h,老师应重点强调下,便于学生更好地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有关圆柱体研究报告范文(精)二

一、导入

1、圆的半径是5cm,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

2、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说一说,做一做)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的?(小组交流汇报)

4、那么圆柱的表面积该怎么计算?

二、新授

(一)1、出示圆柱实物,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的表面积=?(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2、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圆形面积s=πr2)

3、圆柱的侧面积你会计算吗?

①圆柱的侧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②圆柱侧面(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宽=?

③圆柱的侧面积=?

(组内观察交流讨论汇报说明理由)

4、小结:圆柱的表面=圆柱侧面积×圆柱的高

(二)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①求需要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②厨师帽是由那几个面组成的?

(三)一个圆柱地面半径是2cm,高是4.5cm,求它的表面积。本题与上一例题有何不同?

三、练习(练习二)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知识拓展

1、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40cm圆柱形水桶,用掉了9420cm的铁皮,这个水桶有多高呢?

2、一座风动力磨坊,高 10m,底面直径 6m,现在要为这座磨坊粉刷涂料,粉刷1平方米需要涂料 2公斤,那么需要买多少公斤的涂料呢?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已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迁移到圆柱的表面积。

2、在交流中让学生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了解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3、圆柱表面积=两个底面(圆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长方形)面积,在推导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到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的周长,侧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含义,推导计算圆柱表面积,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展台、圆柱实物、学生自制圆柱模型、生活中的圆柱

预习要求: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呢?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很好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的推导和实际应用,完成了本课的预设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实际圆柱物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应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