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市政方向毕业论文范文(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1:39:14 页码:9
2023年市政方向毕业论文范文(通用15篇)
2023-11-20 01:39:14    小编:ZTFB

有时候我们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来应对未知的情况。总结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这是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同样遇到问题的人们有所启发。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子商务获得了巨大发展,同时,零售业作为直接与消费者交易的行业有连锁发展的趋势,而且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连锁企业经营的优势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是企业本身是否实现了低成本的物流配送、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于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当前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改进实施策略,使电子商务在我国连锁零售企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现状;论述了电子商务在国外连锁零售企业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在国外连锁零售企业中的应用,论述了我国电子商务在连锁零售企业应用中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建立了电子商务应用效果评价模型,最后列举了连锁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实例,并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连锁零售企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效果评价模型。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

第二章连锁零售企业电子商务概述及应用现状。

2.1电子商务及连锁零售简介。

2.2电子商务与连锁零售企业的关系。

2.2.1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2.2.2现代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4]强锦敏.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03(3)。

[5]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3。

[6]高海燕.试析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弱势群体[j].继续教育研究,2008-3。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二

3、国内景区管理研究十年--基于《旅游学刊》的综述。

4、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5、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景区管理与服务探讨。

8、智慧旅游视角下的景区游客管理体系研究。

9、五台山景区管理研究。

10、基于环境认知的生态旅游者对景区管理方式的态度测量。

11、推行生态型旅游景区管理。

12、浅析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3、优化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对策研究。

14、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5、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7、智慧景区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18、试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基于网格化的景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研究。

21、旅游法背景下景区管理的游客满意度研究。

22、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景区管理。

23、庄河市旅游景区“四维互动”管理模式研究。

24、西安旅游从业人员景区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25、景区拥挤度评价体系研究。

26、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管理的智慧。

28、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景区管理发展探索。

30、云和梅源梯田景区管理创新实践探析。

31、我国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研究。

33、五台山景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34、临海古城“智慧型”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研究。

35、高速免费与景区管理的矛盾探究--以华山景区为例。

36、电子门票让景区管理更规范[n]。

37、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和谐共生机制探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38、庐山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9、浅谈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锦州市旅游景区为例。

40、论低碳经济视阈下的绿色景区管理。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三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文章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具体的建设、实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素质,具有现代平面设计实践技能,能够从事广告设计、品牌推广、企业形象设计及各类会展策划、展示活动的设计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要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

高职院校要保证就业率,就必须提高毕业生的“含金量”,让其成为用人单位心目中的合适人选。建设好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亲身实践无疑是提高其自身“含金量”最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行业企业,缩短“磨合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方向更加明确,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到实训基地锻炼,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生产、管理第一线有利于获取各种最新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将这些新知识应用于教学,既可以保证知识的更新,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提高实训室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要按学校的实际需求制订,根据专业及课程的需求建设,实训设备的购置必须适合专业实践教学组织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尽可能地做到“真题真做”,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同时,实训室建设还要考虑到能体现现有行业中的高技术含量,体现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在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的设置上,要满足本地区、行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要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需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围绕“一个基地、两个中心、若干实训室”的构建模式进行建设,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9个实训室。

一个基地。即校内创新性会展综合实训基地,包含“会展技能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会展技能实训中心――依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能力实训的需要,建设有图形设计实训室、绘画基础实训室、会展综合实训室、展览展示实训室,着重培养学生美术基础、会展策划、会展视觉设计、展台搭建、模型制作、平面广告设计等能力。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依据创新创业实训能力实训的需要,我们建设有广告设计实训室、摄影实训室,结合学院创业园的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技能,提高未来发展潜力,拓展就业渠道。

在现有的校内会展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要求,遵循行业操作流程,扩建和新建会展材料展示室(会展展览新品展示中心)、会议模拟实训室、会展管理模拟实训室、会展活动策划实训室、会展设计工作室,精准定位培养学生的会展设计,会展策划与执行、展示设计与搭建等核心能力,发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符合会展行业发展的会展人才,直接将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职业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于一体,体现工学结合的,面向社会进行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认证与鉴定及提供技术服务的综合性会展服务实训教学基地、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基地、实训项目开发基地、校企合作研究基地、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技术)服务中心,努力打造成省内一流的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人才培养基地。

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被确立为“绍兴市高校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优势专业建设项目”。

2.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功能,增强实训室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通用性。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等方面要考虑到各专业能够相互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要以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为基础并覆盖相关专业群专业。要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社会技术服务和培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

除为本校服务外,也要为其他院校服务。除为教育系统服务外,还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使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桥梁。与知名会展企业合作,成立浙江省会展行业新材料体验与发布中心,定期展示企业新品,吸引省内会展行业,特别是会展高职院校学习和交流。通过近三年的建设,结合会展项目,定期培养省内会展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使教师得到真实的实际工作锻炼,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提供更加便捷的场所,将其建设成为省内会展行业从业人员和师资的培训基地。

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通用性,在设备、软件、师资、人员等方面考虑到各专业能够相互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要以骨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为基础并覆盖相关专业群专业。要将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技能考核鉴定、创业就业训练和社会技术服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提供优良的实训条件,实现资源共享,资源优化。基地努力整合资源,为相关专业提供基地设备共用性、软件实用互通性、师资力量交流性、人员安排合理性等方面的共享,建立覆盖会展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专业群,通过网络实训教育中心下设的网络案例资源库、新品资源演示库等资源库建立网络实训资源。建设由校内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同时,创建由线下到线上的网络学习的平台,集“教学、服务、技术研发”为一体的会展网络实训教育体验中心,多元化地共建会展专业实训基地,努力使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成为实践教学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的“三中心”综合性基地,力争成为浙江省会展专业首批网络实训教育中心。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

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围绕“立足地方”的区位优势和“服务行业”的发展理念,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我校近年来已经与浙江展览馆、常州灵通展示器材有限公司、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上海施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绍兴市新纪元展览有限公司、绍兴柯桥轻纺城国际展会中心、余姚国际塑料展会中心等多家行业企业建立“定向培养、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共同考核,校企资源共享,结合一线的工作流程和任务,设计专业教学项目任务,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和行业规范融入培养全过程,参与企业的活动、校园中引入企业的元素,渗透企业的文化,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工学结合等方面的功能,利用“企业项目引入课堂、课程教学搬入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等职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校内基础实训――校外企业实训――校外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为行业、企业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2.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队伍建设。

建立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不但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就业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骨干教师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企业兼职教师建设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精干高效、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和专、兼职教师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聘请企业会展专家和业务骨干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环节指导,并承担专业实践实训课程教学学时数达到50%以上,形成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2)专业带头人建设。校内选拔2名及以上具有副高职称、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其中1人主要从事会展设计方向教学和研究,另1人主要从事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的教学研究。再在行业企业选聘2名专家,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安排专业带头人到著名会展企业、会展院校进行访问、研讨和学习,使其具有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和带领教学团队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能力。

(3)骨干教师建设。在现有的教学团队中培养3―4名骨干教师,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学习先进的课程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支持骨干教师到知名院校和企业进行访问学习,更新知识结构,进行专业交流。安排骨干教师到省内知名会展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承接企业项目,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使他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4)青年教师培养。四年内主要通过下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与经营活动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3人。开展“教师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能力提升实施计划”,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引进青年教师(硕士学历以上)2人,首先挂职锻炼半年以上,然后通过进修教育理论,逐步走上职教岗位。

(5)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建设。通过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形成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1以上。聘请校企合作企业业务骨干、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和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另外聘请创业成功人士等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建立集教学、科研、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等多元化的兼职教师队伍。

总之,建立好优质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培养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翟艳.新时期高校管理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

[2]史金联.高校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探讨[j].陕西教育,2009.

[4]王秀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5]连纯华.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教育评论,2007(3).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四

3、地方政府对公共建设工程监督过程现状及问题研究。

4、基于并行工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7、实验室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8、建设工程项目设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对策研究。

9、场地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11、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

13、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

14、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商索赔研究。

15、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研究。

16、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的理论与实现方法研究。

17、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研究。

2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21、论路基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变更处理。

22、论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3、论工程造价的审核。

24、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5、论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6、实施多项目的协同管理探讨。

27、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28、浅谈工程招投标报价的标底编制问题。

29、工程造价风险防范探讨。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英谈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相关问题研究。

36、延长油田中心化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感影响机理的研究。

38、青岛市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研究。

39、晋鲁地区民居烟囱的建构技术与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坪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石油南区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崖里坪住房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51、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2、智能型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

53、青岛里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模式研究。

54、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住宅发展研究。

55、青岛市大型公建能耗现状评估与预测研究。

56、符合被动式围护结构热工标准的“抬梁式”农村住宅构造方法研究。

57、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58、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59、基于bim的规则建立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研究。

1、水利水电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探究。

2、农田水利工程在“生态农业”思路下的设计。

3、水利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测方法。

4、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新技术及应用研究。

5、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6、水利工程隧洞回填的灌浆施工技术浅析。

7、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的处理。

8、矩阵图分析法在水利勘测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的应用。

9、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水利工程设计仿真。

10、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分析。

11、水利工程中通过竖井的物料运输费用计算。

12、关于基层水利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13、基于结构方程的水利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14、大型水利工程信用风险的形成路径及治理对策。

15、水利水电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

16、影响水利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因素及对策。

17、浅析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路径。

18、刍议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及其预防策略。

19、低空无人机遥感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20、水利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冗余技术。

21、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管理及评价研究。

2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土石方施工技术探析。

23、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体制构建研究。

24、水利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25、如何改善水利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及理念。

26、水闸水利设施的管理养护要点探析。

27、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策略探讨。

29、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发展新趋势。

30、浅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

3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分析。

32、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分析。

33、浅析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和维修。

34、浅论水利心理学及其应用。

35、成都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分级管理的对策建议。

36、水利电力多项目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7、水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解析。

38、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探讨。

39、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

40、水利工程砂石系统电气设备运维管理。

41、云河灌区水利枢纽工程泵房设计。

42、试析审计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阶段造价的控制策略。

43、试论水利桩基施工中溶洞不足处理策略。

44、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45、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技术的应用。

46、水利水电工程现场甲方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47、浅论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

48、信息时代下水利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49、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管理及其控制方法。

50、浅析落久水利枢纽工程预应力闸墩设计。

51、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52、浅析混凝土“u”型渠道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5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领域中生态抗洪护坡技术的应用。

54、深层搅拌桩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及实施要点。

55、无线专网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探讨。

56、某水利施工工程及主坝设计思路之研究。

57、水利工程维护工作要点及高效管理的实现方式分析。

58、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

59、水利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60、浅析改进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利益补偿机制的应用。

1、基于现代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4、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

5、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6、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7、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8、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9、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探析。

10、土木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应用探讨。

11、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12、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探析。

1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

14、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5、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讨。

16、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应用。

17、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策略探讨。

18、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

19、试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20、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21、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

22、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研究。

23、土木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24、浅议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25、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26、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与规划分析。

27、大型土木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与改革措施。

28、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30、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策略论述。

32、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

33、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分析。

34、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35、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简述。

36、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37、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38、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做好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9、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40、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

41、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创新性研究。

42、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

43、注浆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工艺初探。

44、浅谈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45、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46、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探讨。

47、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探究。

48、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究。

49、论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50、浅析建筑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

51、土木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bim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52、关于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53、土木工程监理程序及控制要点分析。

54、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策略探讨。

55、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

56、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57、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58、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59、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60、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现场控制策略。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五

3、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品牌域名战略管理。

4、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品牌资本运营的研究。

5、加强形象战略管理创建世界名牌企业。

6、公司品牌社群的管理策略研究。

7、基于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员工体验管理策略。

8、网络营销品牌管理策略研究中国传统企业网站品牌管理策略。

9、论当前区域型乳品企业品牌管理战略。

10、论江西企业品牌运营的质量管理战略。

11、河北省中小企业品牌管理策略研究——以河北省农产品企业为例。

12、我国小微工业企业品牌管理策略研究。

13、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14、企业品牌与知识产权协同管理战略研究。

15、试论证券公司企业文化与品牌战略管理的融合。

16、企业的品牌战略管理。

17、浅析建筑企业品牌价值及管理策略。

18、我国著名零售企业品牌营销管理策略。

19、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管理战略研究。

20、大庆石化公司品牌管理策略分析。

21、“僵尸企业”战略管理缺失与应对策略。

22、基于企业集团视角下的战略管理会计应用途径。

23、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24、平衡计分卡——工商企业战略管理的新手段。

25、品牌管理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26、构建企业的品牌战略管理体系。

27、我国服装企业如何实行品牌战略管理。

28、我国农业企业品牌管理策略分析。

29、战路·文化·品牌——企业战略管理概念相关性分析。

30、通信企业提升客户体验价值的品牌管理策略。

31、我国企业品牌管理策略研究。

32、c房地产公司的品牌战略管理研究。

33、集团型汽车销售企业的品牌战略管理。

34、现代物流企业品牌管理策略探析。

35、“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

36、十九大之新时代下地方去产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以天津钢铁为例。

37、新桂商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探究。

38、以乐视网为例探讨智能电视企业战略管理。

39、企业战略管理缺失因素与措施分析。

40、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创新探究。

41、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创新的探索与研究。

42、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品牌战略管理探讨。

43、企业品牌战略管理。

44、基于生态观的企业品牌战略管理研究——以温州制鞋企业为例。

45、公司品牌战略管理模式研究。

46、浅述企业品牌战略管理。

47、企业名牌战略管理。

48、山东中烟工业公司品牌战略管理研究。

49、地方名牌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分析——以红五星公司为例。

50、房地产企业品牌战略管理研究。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六

在进入21世纪之后,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和2008年楼市火爆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开始了蓬勃发展,国内外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出炉,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这也意味着一个大的黄金发展时期的到来,截止2010年我国的建筑类企业数量达到了60000多个,建筑行业总产值达到了51043万亿人民币,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原本就有投资规模巨大、项目周期长、流动性强的特点,而现阶段的超大工程则使这些特点更为突出。因在国家政策方面、项目决策方面、项目施工方面以及工程款项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学者对其进行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这里我们将财务风险按照建筑项目的开展过程将财务风险分为投标风险、合同风险、项目施工和资金结算阶段的财务风险以及利润分配风险四个财务风险阶段。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不断有新的建筑企业涌入这个行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临严酷的市场环境,卖方市场不断的压低投标价格,竞争者同样开出更低的投标价格,使得建筑企业面临着项目利润低甚至亏损的风险,导致财务危机。

项目合同是建筑企业风险控制的源头,如果合同本身存在漏洞,则必然为企业后续的施工带来巨大的麻烦,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在卖方市场占据主动位置的情况下,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尽快的拿到合同,在签订合同是附带一些不公平合同条款,使得自己陷入被动,而为了转嫁市场价格带来的风险,部分业主在签订合同是,签定固定造价合同,或预付投标保证金,使得财务风险增加。

首先是资金短缺的风险,资金链供应充足是工程进度顺利推进的保证,而对于大部分的建筑企业而言,银行贷款融资是主要渠道,企业以自身的资产进行抵押获取银行贷款,这种债务融资具有利息支出抵税效应,进而可获得财务杠杆收益的积极作用。但是浩大的工程需要巨额的债务融资,一旦出现项目利润过低或者政策改变,企业将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其次是资金回收风险,也就是常常出现的拖欠工程款的现象,导致建筑企业出现大量的坏账损失。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不能收回,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使得企业运转不畅,最终使企业走向破产。

最后是会计信息失真风险,这是由于建筑工程周期较长等多重原因引起的。对于大多数的建筑企业而言,很多的工程都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于在国外,因而在财务上实现实时的监控十分困难,相当一部分的财务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核算,常有账目往来不一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等问题,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所谓利润形成和分配风险就是指利润形成、确认时的财务风险以及利润分配时的风险。利润形成的风险是由于一系列的客观和主观因素引起的,从而导致建筑企业的可支配利润和企业的实际利润不相符合的情况;利润分配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其可支配利润的使用过程中搭配不合理,除了企业利润数据不准确的影响,利润分配的不合理还会造成企业的发展受阻或者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受挫,从而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财务风险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产生和发展直至对企业产生威胁是一个动态的可观测的过程,因此要从源头做起,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防控。

1.投标、合同签订阶段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标准,由专业的投标团队进行投标活动,减少由个别领导独断的形式。对于招标文件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充分考虑企业成本因素和企业自身实力以及当前经济状况,在充分了解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在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文件的基础上,仔细推敲合同条款和用于,尽量减少对自己不利的条款,在源头上减少企业承担的风险。

2.施工和结算阶段控制风险。这个阶段是项目完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决定着企业在项目中花多少钱和收多少钱的问题,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收益率。

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严格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首先要对企业项目资金进行统一调度,集中管理,降低企业整体运行成本;同时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的资金使用和资金管理建立严格的制度措施,按章执行;为了防止企业资金链紧张,还要充分的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保证资金周转。其次做好运算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紧密衔接,为企业确定实际成本提供依据,保证会计信息不失真,对于为完成合同实际发生、累计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归集和登记,对于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计。

3.利润形成分配风险控制。建筑企业利润分配风险过程中的关键是要依据科学的分配制度,打破现有状态下企业资产负债偏高的情况,建立起战略性的利润分配计划,转增实收资本,减少现金分配,从而达到减低企业融资成本,减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注重财务制度的规范建立。因此要从企业内部结构着手,完善企业结构,并以制度加以规范。改革企业内部决策机制,做到科学决策,避免决策失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源头进行识别,同时在发现财务风险之后进行快速反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各分公司、各部门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制定相互制约措施。

除了从制度上进行改进,建筑企业还要从领导和员工素质着手,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风险意识,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在员工内部积极培养具有专业风险防范意识的专业人才,提高全员识别财务风险能力。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七

[提示]目前的竞争发展态势是企业网络之间的较量。本题可参照国内外成功案例和经验,围绕怎样营造自己的强有力网络,网络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管理和维系网络关系等方面细化出具体的选题。

2、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提示]目前市场营销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本题可参照国内外成功案例和经验,围绕怎样改造企业和内部组织,如何才能把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人员整合好,什么样的企业范式才能适应动态的环境和个性化的需求等问题来细化出具体的选题。

[提示]商品房市场是我国市场体系中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市场,其中的营销问题和矛盾比较集中和突出,如:定位模糊,顾客收入结构和商品房档次/价格结构错位,开发商在设计、建设、销售之间脱节,等等。本题可围绕诸如此类的问题,参照国内外成功案例和经验,探讨商品房开发企业策划的具体实务。

4、客户关系管理(crm)问题。

[提示]客户关系管理是目前的热点问题。它在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与关系营销的区别和联系如何,如何建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在客户关系管理上国内企业的问题和国外企业的经验有哪些,等等,都可以作为本题细化的选题和探讨的具体内容。

5、中外营销管理创新的案例分析。

[提示]当前市场竞争手段单调并趋于同化。本题可针对这个实际情况,围绕营销管理的有关内容和方面,介绍和分析国内外改进和创新营销管理的经验、案例,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本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出多个具体的论文选题。

6、网络广告理论与应用研究。

[提示]网络广告的概念与发展;网络广告的形式与定价方法;目标客户分析;效果测试;网络广告的促销策略;与中国加入wto相关的问题;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

[提示]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定义;与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的关系;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内涵;理论产生背景;crm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意义;crm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整合、优化以及业务流程的再造;与中国加wto相关的问题;crm应用中的问题与建议。

8、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

[提示]网络营销的定义、特点与过程;市场细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网络营销的技术基础、优势与发展障碍;网络营销模式;网络营销的规划与网站建设;网络市场调研与网络广告;网络渠道管理;数据库营销;网络客户服务;网络营销策略;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与中国加入wto相关的问题;应用中的问题与建议。

9、电子商务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提示]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电子商务的技术特征;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结构;电子商务的新模式;智能电子商务的概念与解决方案的体系结构;与中国加入wto相关的问题;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问题与建议。

10、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探讨。

[提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概念界定;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如战略重点、转化效率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研究开发体系、融资体系、服务体系、财政税收援助激励机制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产业与科教兴国;高新技术产业与中国加入wto;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八

3、就业视域下空乘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4、国内民用客机机载娱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5、基于组织管理角度探讨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防范策略。

6、《乘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7、民用飞机客舱旅客服务单元(psu)布置研究。

8、“南航事件”冷思考:急救机制要实,体制要顺。

9、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共同课程开发实施机制建设--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0、基于职业能力的空乘专业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研究。

11、浅析空中乘务员客舱播音的技巧。

12、民航业的平民化现象。

13、国际邮轮乘务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讨。

14、航空公司机上服务质量现状与提升战略。

15、公务航空服务创新研究。

16、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控制。

17、中国航空旅客不轨行为法律规制探究。

18、论雇主劳动合同条款变更权之控制。

19、关于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影响探讨。

20、审美经济新理念--从审美视角看航空服务的新理念。

21、我行我素的俄罗斯航空公司。

22、职业教育的嬗变与转型--空乘办学热潮下的冷思考。

23、空中乘务专业礼仪实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24、高职民航商务专业培养方向与定位的思考。

25、传统航空借鉴低成本航空服务模式的思考。

26、“母语结构教员”推动空客本地化售后服务进程。

27、飞行护士职业发展实践探讨。

28、本科空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9、关于航空服务存在问题的探讨分析。

30、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民航乘务英语教学。

31、论空乘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研究。

32、空乘实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33、对本科层次空乘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

34、空中乘务礼仪教学问题及培养对策研究。

35、人才的摇篮开启精彩民航[n]。

36、用服务温度赢得市场热度[n]。

37、我省民航业迅速发展引发航空人才需求[n]。

38、西南航空学院乘务培训中心启用[n]。

39、航空公司真情服务的探索与思考[n]。

40、“空中骚扰”频发航司服务水平亟待提升[n]。

41、差异化航空服务的基础是旅客的共同利益[n]。

42、空乘技能培训的质量管理探讨。

43、基于tpb理论的旅客乘机安全行为研究。

44、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5、对中国民航企业廉价运营模式的思考。

46、高职空乘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途径探讨--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7、民用飞机救生筏储存箱结构设计思路探讨。

48、哈大高铁客服质量的现存问题及提升策略。

49、浅谈民航乘务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0、改革高职空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1、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研究。

2、四轴无人机多约束条件下的跟踪控制和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3、通讯受限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4、飞行员飞行技术对其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

5、航空器穿越飞行高度层最小纵向间隔的研究。

6、海上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7、无人机协同编队队形保持控制算法研究。

8、基于终端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及再入跟踪控制。

9、面向无人机伴飞的多核相关滤波跟踪算法研究。

10、实际导航性能(anp)算法研究。

11、我国航空公司航油成本管理研究。

12、女飞行员工作压力致因及对策研究。

13、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14、高校民航飞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15、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先进方法研究。

16、东航安全战略及其实施研究。

17、高原复杂机场/环境终端区rnp运行中飞行技术误差(fte)的分析与控制。

18、基于ndb/vor的仪表飞行技术仿真与应用研究。

19、基于b/s的绵阳分院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pbn导航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

21、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催化性能研究。

22、高超声速飞行器金属结构热管热防护机制理论与模拟研究。

23、空间飞行器ds-uwb通信多用户检测与频谱共存技术研究。

24、卫星编队物理仿真系统多参数视觉测量方法及仿真验证。

25、rnp导航技术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6、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飞行品质评判系统研究。

27、基于对偶四元数的编队飞行卫星自主相对导航算法研究。

28、基于gps相对测量的卫星编队碰撞规避研究。

29、论飞行员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30、rvsm空域飞机碰撞风险研究。

31、面向集群航天器的空间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32、直接序列超宽带体制空间多用户通信技术研究。

33、驾驶舱资源管理(crm)对飞行技术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4、基于机组人为因素分析的东航飞行安全风险防控及对策研究。

35、x学院飞行学员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36、离场程序三维保护区算法研究。

37、特殊机场rnpar程序设计及实例分析研究。

38、基于我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特殊性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39、空天网络的接入算法研究与可靠拓扑设计。

40、基于sdre方法的卫星编队队形保持与重构。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九

以汉语借词为出发点,运用文化语言学中语言接触与文化接触相关理论,从历时的角度搜集并分析五个重要历史时期(西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近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借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从汉语借词浅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引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语言是构成文化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有效记录者、传播者和里程碑,但在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

所谓“借词”,也就是“外来词”,即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

在汉语中,一般说来,外来词是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借用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语化了的汉语词;严格地说,还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间的条件,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词。

借词可以表现为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言上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

[3]本文即以汉语借词为例,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分析汉语借词产生的原因,在汉语借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观察语言与文化的互动。

二、汉语借词出现的原因:

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萨丕尔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

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

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

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

很难指出一种完全孤立的语言或方言,尤其是在原始人中间。

邻居的人互相接触,不论程度怎样,性质怎样,一般都足以引起某种语言上的交互影响。

”[4]贺群在《社会语言学纲要中》指出:“语言接触就是指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引起的语言间的影响和接纳。

”[5]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

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

只要社会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

汉语借词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产物,在汉语中引起的语言变化与文化变迁往往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

三、从汉语借词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推动。

从汉语借词的来源,我们把汉语借词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分析不同时期文化交流对汉语的影响。

(一)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出现了沟通汉与西域的“丝绸之路”,它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由于中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所以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

之后,汉朝与匈奴及西域各国联系日益加强,贸易日益频繁,汉语中出现了不少来自匈奴及西域的借词。

例如:来自匈奴语的词语:胡人、胡服、胡椒、胡琴、胡萝卜;单于(善于)、阏氏(烟支)等等。

来自西域的各物:骆驼、葡萄、苜蓿、石榴、琵琶等等。

(二)隋唐时期。

早在西汉末年,佛教的《浮屠经》传入我国,之后不断有佛经传入。

唐代中期,佛教经过南北朝的繁荣和初唐时期的低落,又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随着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提高,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引入并创造了许多新的词语。

例如:音译词(根据梵文从语音上音译过来的词):佛(bud-dha),菩萨(bodhisattva),罗汉(arhat),三昧(samadhi),劫(kalpa)等等。

利用汉语原有词语(赋予新的含义):境界、智慧、觉悟等等。

成语(衍生自佛教经典):一尘不染、井中捞月、一丝不挂、顽石点头、三生有幸、心花怒放等等。

在佛经翻译中吸收外来词创造的多种造词方式(音译、半音译半意译),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而大量通俗化佛教成语的产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7]。

(三)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蒙古族就已经与汉族发生过接触,乃至元朝建立,汉语与蒙语有了更为广泛而密切的接触,汉语此时出现向蒙语借词的高峰。

例如:蒙语来源:站、喳、歹、衚衕、褡裢、蘑菇。

[8]清军入关以后,建立了清王朝,汉语中满语借词逐渐多了起来,比如:满语来源:岳伯、乌他、塔拉乌叉、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嘎拉哈、萨琪玛、搡、瘆等等。

[9]汉语中的蒙语、满语借词在数量上无法与佛教借词相比,对于汉语来说,蒙语、满语都是小民族的语言,不可能像佛教那样深入中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为广大汉族人民接受,但是随着民族往来日益密切,这些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借的词,也逐渐融入汉语,丰富了汉语词汇。

(四)近代中国。

中国近代文化的发生发展是被动的,是在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的情况下,由外力催化促成的,是在文化主体面临着生存危机的巨大压力下,被迫进行选择的结果。

它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引起了变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互相会通融合,形成了资产阶级新文化。

这一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翻译活动、“五四运动”的开展,涌现了大批外来词。

例如:英语:德先生、赛先生、民主与科学、罗曼蒂克(浪漫)、梵婀玲(小提琴)、加非(咖啡)等等。

俄语:布尔什维克、苏维埃等。

法语:蒙太奇等。

德语:纳粹等。

日语借形词:士官、干部、警察、文明、肯定、经济、绝对、抽象、概况等等。

中国文化在这一接触碰撞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汉语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五)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与进步、中外交流越来越密切,汉语借词呈大规模增长趋势,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例如:日常生活领域:牛仔裤、迷你裙、t恤、麦当劳、可口可乐、“bb机”、的士、迪斯科、ktv、卡拉ok、4d影院等等。

科研领域:信息爆炸、信息技术、信息高速公路、人工智能、e-mail、办公自动化、gre考试(graduaterecordex-amination,指美国的一种研究生资格考试)、x光、ph值等等。

经济管理领域:合资企业、产业政策、企业集团、资产评估、生态农业、市场疲软、风险投资、风险报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普惠制、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wto、gdp等等。

尽管大都是通过音译、半音译半意译或意译的方式借用到汉语中来的,但“中西文并举”(“gre考试”)和直接使用原词缩略形式(ktv、cd、vcd)的借词方式已经悄然出现。

总而言之,通过借词发展的五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借词使用程度的增加,有些词语人们已经认不出它们是借词;有些借词使用频率较高,已进入汉语基本词汇行列。

借词还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创新与发展,填补了汉语中反映外国文化的词汇空白,增强了修辞效果,提高了语言的表达功能。

四、从汉语借词看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萨丕尔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发展的轨迹不可避免地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语言也时时刻刻忠实地折射着文化内涵。

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3]格里木则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语言也是我们的历史”,而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与人类社会的文化也密切相关,“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

[3]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交流会带来语言的借用,借词的引进也会引起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可以说借词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活化石。

(一)汉语借词是外来文化的载体。

借词是从外来文化和现象中借用的词语,它反映了异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景观文化,透过汉语借词,我们能够领略异域的各种文化。

1.反映日常生活的借词,体现了异域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

例如:“劳力士、伏特加、星巴克、迪斯科、桑拿浴”等。

2.反映宗教信仰的借词,渲染了异域神奇诡秘的精神文化。

例如:“菩萨、阿弥陀佛、来世、转生、耶稣、诺亚”等。

3.反映科学技术的借词,宣扬了异域高速发展的科技文化。

例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模式识别、数据处理”等。

4.反映自然风光及建筑物的借词,展示了异域独具特色的景观文化。

例如:“蓝色多瑙河、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等。

汉语借词记载的外来文化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造都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

(二)汉语借词体现了求简、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要求我们不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效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语言来说,简洁、明了、准确地表达信息,以达到快速沟通与交流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汉语借词中出现的以下几种形式,充分反映了在语言表达交流过程中的求简、求新、求异原则。

1.音译词。

例如:粉丝(fans),这是一个正在流行的音译英语借词,它是“fans”的戏谑音译,意思是崇拜或崇拜者。

show音译为“秀”,又组成新词“作秀、脱口秀、宝宝秀、服装秀”等。

这也是汉语活用的一个表现。

2.字母缩略词。

例如:cd、cpu、gdp、vcd等等。

3.音译兼意译词。

例如:因特网(internet),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广为人知。

“因特”对应于“inter-”,“网”对应于“net”。

“保龄球”(bowling),bowling是国外的一个运动项目,因为“保龄”对应于“bowling”,词尾加上“球”,表明是一项球类运动。

五、结语。

汉语借词是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产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汉语中出现大量的借词,丰富了汉语词汇。

同时,汉语借词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发展。

通过借词,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风情;由于传统汉语文化的影响,汉语在借用和吸收别的语言时,又融进自己的文化特色,使借词符合汉语的构词习惯、表达习惯,能够促进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十

摘要:分形学是数学中非线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数学思想在建筑设计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本文首先给出分形学的相关概念及分形几何图形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就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其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具体应用,最后,对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分形学;建筑设计;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不再单纯的注重建筑的实用价值,更注重其视觉的美感。分形学在建筑设计的很多方面都有所应用,比如说表皮的分形、体的分形、细部构造分形等等。

一、分形学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一)分形学的概念。

作为非线性科学中重要概念之一的分形学,其“分形”的含义字面上理解为“破碎”和“不规则”。分形理论作为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本质上阐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分形几何的特点。

1.分形几何其实一直都存在于自然之中,比如:著名的koch曲线,给出一条直线段,将这条线段中间的二分之一部分替换为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并且,在新的图形中,将图形中各个直线段的三分之一部分继续用等吧三角形的两条边进行替换,反复的进行操作,就形成了koch曲线,这条曲线的构成主要利用了分形学的原理。2.分形几何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具有自相似性质的无限精细结构,将事物的自然形态看作是拥有无限的嵌套层次的逻辑构造,并且不因为尺度的变化而改变其相似性。

二、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具体应用。

建筑设计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建筑的美观,更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安全性问题,因此,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讲究科学性的研究性工作。分形学作为数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其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相当广泛,下面就具体的介绍一下其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应用。

(一)分形学在建筑的表皮设计应用。

在这个方面的应用,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场馆水立方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水立方以其简约大方的形象设计为广大的中外游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设计理念源于weariephelan提出的“无限等体积肥皂泡阵列几何图形学”的问题解答。首先,需要生产一个与建筑物相比更大的weariephelan泡沫结构阵,然后,将这个生成阵以其中的某一个矢量为中心进行旋转,最后将建筑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中的泡沫结构剪切下去,之后剩下的部门作为建筑的屋面以及墙体构成。这样,基本的“水立方”就宣告完成了,其中,泡沫构成的建筑结构按照三个正交的坐标轴规律的进行重复构建,从而形成整体的建筑模型。分形的理念在水立方的墙体建筑以及屋面的设计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基本的结构体是利用了旋转和切割等方法加以实现的,给人的感觉就是整体观极强并且还很微妙。

(二)分形学在建筑的“体”的设计应用。

1.建筑的三维分形设计。建筑的三维分形通常被称为是“体”分形,就是建筑的“体”通过适当的旋转、缩放和线性转译等相关的分形操作,把一个简单的单元变为很多个相似或相同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合理的.组合在一起,进而组成了更高一级的粒子单元,工作完成之后,继续进行新一轮的转译,不断的重复这样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很多无线多层级的单元组合。2.彼得·埃森曼的尺度缩放。美国著名的前卫建筑是彼得·艾森曼设计的的住宅是复杂性科学在建筑设计领域的首次正式应用,他充分利用了分形几何中的比例缩放原理,运用立体‘l’形的复杂旋转构造成建筑的体量,是建筑师第一次有意识的运用分形几何来表现建筑的复杂与多元。

(三)综合体分形设计。

建筑师祯文彦设计的螺旋大厦(sprialbuilding,1985),以“正方形”作为其建筑的“生成元”,通过缩放的方法构造出一系列的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并将其用于建筑当中,实现了建筑的分形构造,并且,除了利用分形维度理论之外,还融入了很多异质元素,进行有序的拼接混合,充分体现出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混沌与秩序之间的同构原理。建筑师本人声称:“螺旋大厦的建筑设计理念同城市的理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是要将自身完全的奉献出来,让人们随意的进行切割,在被完全的肢解之后,重新获取生命”。设计师就是要有建筑本身的复杂多元性来体现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三、分形学在建筑设计发展中的展望。

自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师们就在不断的寻求建筑设计方面的突破,希望能够对原有的建筑语言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有个质的飞跃。现代数学中的分形理论以其所具有的“自相似性”、“无尺度性”、“尺度层次”、“尺度变换”等特性,引起了建筑设计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并且不断的在建筑设计方面予以大胆尝试,并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设计出的建筑物更加的贴近大自然,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但是,毕竟还是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尝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清国内的经济建设发展状况和社会对其的认识程度,不能单凭自己的想法,随意的进行设计,否则设计出来的作品一旦不能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将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对此方面的设计发展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注重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发挥其最大的设计优势。如今的时代,为新形式、新思维创造了优越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国建筑市场,正处于异常活跃时期,要牢牢把握机会,为建筑设计的质的飞跃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顾红男,詹巨聪.分形学在建筑设计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1,01。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十一

3、浅议天水航空运输市场及新机场航线定位。

4、“一带一路”视域下民航服务中的跨文化素养培养。

5、基于网络社交媒体视角浅析航空公司不良服务对顾客流失的影响。

6、航空通信设备arinc429总线多协议处理设计与实现。

7、fa36系统在民航系统中应用及维护。

8、热声环境下薄壁加筋结构的振动响应研究与疲劳寿命分析。

9、基于johnson-cook模型某航空16g座椅滑轨冲击动力学分析。

10、基于心理测评的民航机务人员安全胜任力研究。

11、吸热型碳氢燃料研究现状与发展。

12、基于知识的空中交通管制决策模型研究。

13、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热障涂层材料研究。

14、基于logistic模型的大面积航班延误预测方法研究。

15、民用飞机复杂航电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16、浅谈光耦合器在接口组件i/o板中的作用。

17、基于模糊粗糙集和svm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

18、基于交通流时间序列和层次聚类的应急航路划设。

19、对未来航空航天材料的展望和设想。

20、论航班延误的共同应对机制和应急服务形式。

21、远程飞行对军事飞行人员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卫生保障对策。

22、航空安全员胜任力特征实证研究。

23、机场终端区航空器飞行冲突风险预测方法研究。

24、航空相机像旋补偿双向控制中的内环补偿器设计。

25、国际租赁准则变动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分析。

26、基于卡尔曼滤波和ahp的航空管制航空器应急指挥效能评估。

27、航空风挡雨刷装置电机设计及控制研究。

28、航空泡沫芯材及夹层结构的太赫兹无损检测研究。

29、含螺栓连接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30、航空发动机叶片关键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31、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建模与控制系统设计。

32、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培养通用航空实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33、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表面波纹度特征提取与研究。

34、复合材料先进液体成型技术的航空应用与最新发展。

35、多港联动协同对区域航空物流发展影响研究--以迪拜为例。

36、用于航空燃油流量测量的v锥流量计的研究。

37、基于多航线产品的航空公司市场价格竞争研究。

38、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39、航空发动机性能评价与衰退预测方法研究。

40、南方航空基于价值链角度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十二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下面是会展毕业论文提纲,请参考!

摘要:当前北京会展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发展环境。来自国内其他会展城市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使北京会展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变得愈发尖锐,北京会展业垦需认清自身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并且,由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北京会展业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影响的程度等都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外,北京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迅速开展的时期,这对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亦将产生重大影响。以上几个因素使北京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题目。本文首先概述了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引言。

(一)会展经济的界定。

(二)会展经济的功能。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促进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一)与国际接轨,科学地组织、经营展览会。

1.展览会的项目决策、展览实施和展览形式。

2.展览主办机构的组织模式。

3.展览主办机构与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二)合理规划建造现代化会展中心。

1.展览馆位置。

2.展馆的实用原则。

3.展馆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三)改革管理体制、培育和完善展览业市场。

(四)以人为本,加快展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2.展览人才的培育措施。

结语。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十三

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的研究。

3、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

4、低碳经济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研究。

5、董事会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6、董事长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7、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8、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__的数据。

9、公司价值、资本结构与经理管理防御。

10、公司治理结构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11、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12、公司治理与审计定价关系研究。

1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企业中的应用——基于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

14、股权激励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来自__的经验证据。

15、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6、股权结构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来自——来自__的经验证据。

17、会计稳健性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来自__的经验证据。

18、会计信息质量能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吗?

19、会计信息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20、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研究——来自__的经验证据。

21、基于财务视角审视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发展。

22、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现金股利分配实证研究。

23、基于投资收益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效率研究。

24、金融契约、控制权配置与企业过度投资。

25、控股股东、管理层持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

26、论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来自__的经验证据。

27、论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质量特征。

28、媒体监督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

29、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30、企业r&d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关系实证研究。

31、中小企业财务发展战略研究。

3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34、中小企业筹资困境及对策。

35、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问题探讨。

36、中小企业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37、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38、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及国际借鉴。

39、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浅析。

40、中小型企业内源融资中的收益质量分析。

41、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

42、重要性原则在管理会计中的运用。

43、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44、战略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45、战略成本管理探讨。

46、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价值链之优化。

47、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价值链分析。

48、战略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战略管理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50、知识经济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1、浅析摇钱术品牌营销策略。

2、某某省清真肉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加多宝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4、浅谈库车国民村镇银行的内部管理控制。

5、四平旅游业内外环境分析。

6、欧庙镇麦冬发展对策研究。

7、浅析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8、汽车s店服务营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9、某某省玉米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0、集安市人参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浅谈某某市沃尔玛超市的顾客服务。

12、爱玛电动车发展的swot分析。

13、浅论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

14、白山市抚松县露水河镇黑木耳产业发展研究。

15、福州美龙医疗器械经销企业的营销战略分析。

16、自然堂化妆品营销策略研究。

17、苏宁易购的优劣势分析。

18、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以淘宝网为例。

19、浅析“秀域”的经营对策。

20、江山市蜂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1、某某华美饮品人参饮品营销策略。

22、直销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23、网上服装销售swot分析。

24、我国家用轿车分销模式分析。

25、浅析江小白酒类营销有限公司的营销策略。

26、延边州对韩国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对策。

27、某某省畜牧业发展问题探究。

28、永和大王连锁经营策略分析。

29、浅谈李连贵熏肉大饼连锁经营。

30、某某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研究。

31、dm公司处方药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32、咨询行业知识类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33、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市场营销研究。

34、联合利华公司洗发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35、海尔家电韩国目标市场营销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36、中国石化sbc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37、m公司净水设备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38、红旗轿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39、中国___银行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40、hg公司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模式研究。

41、景德镇当代名人陶瓷作品市场营销研究。

42、定价安排与企业市场营销绩效关系研究。

43、三星公司__省农村家电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44、吉安集团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45、s研究所航空电子领域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应用研究。

46、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7、电子商务条件下铁路货运市场营销关键问题研究。

48、国内主题公园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49、海达电器农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问题研究。

50、m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1、环保税开征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论公司强制清算制度的完善。

3、全面“营改增”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建议。

4、房地产公司流转税涉税风险与管控。

5、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p税务问题的探讨。

6、无形资产涉税问题探究。

7、关于个税改革的一些思考。

8、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9、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

10、反避税调查程序的举证责任:现行法的厘清与建构。

1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营改增”对海南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12、有关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税务管理及劳务用工风险分析。

13、如何加强防范企业税收筹划风险。

14、基于税务经济环境视角的会计风险防范研究。

15、建筑业“营改增”背景下风险防控和征管创新的思考。

16、土地增值税清算后退税的财税处理分析。

17、企业所得税的微观影响。

18、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避税防治。

19、企业税负转嫁的效应。

20、奢侈品征税现状及对策。

21、出口退税制对外向型企业的影响。

22、个人所得税对私人投资与储蓄的作用。

23、房产税对房地产调控机理。

24、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协调研究。

25、企业倒闭兼并中的税收问题研究。

26、构建和谐税收文化研究。

27、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税收对策。

28、构建“环境保护税”与环境污染治理。

29、促进宁波中小企业经济转型的税收思考。

30、大宗商品交易的避税防治。

31、宁波中小制造企业税收负担与收费比较研究。

32、__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现行税收政策比较。

33、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筹划研究——以某企业为例。

34、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问题研究。

35、企业并购重组与纳税筹划研究。

36、论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空间及对策研究。

37、税务筹划与最优会计政策选择。

38、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39、跨国公司税务筹划研究。

40、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问题及对策。

41、数字经济下探索电子商务行业税收征管新思路。

42、互联网金融借贷涉税风险研判——基于pp担保/抵押模式下的案例分析。

43、论企业破产与税收征管程序的调适。

44、论税务部门征收非税收入的重要意义。

45、所得税纳税筹划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46、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47、煤化工企业并购重组中纳税筹划的实践研究。

48、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纳税筹划研究。

49、“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实施路径。

50、企业年终奖纳税筹划研究。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十四

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对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英语语言知识、经贸英语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全面素质、研究与创新能力进行检验考核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评估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应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结合学科发展的动态和研究现状,尽可能使其具有发展与创新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巩固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基本训练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属于研究性论文,讲求一定的学术性,但其要求与目的有别于刊于学术杂志的学术论文,因而为确保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所要求的工作,选题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选题须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须体现专业训练的基本内容,须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衔接。

2、选题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构成和专业兴趣。

3、选题的类型应多种多样,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4、选题须考虑完成的工作量与所需的时间应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内容既要有探索、钻研的余地,又要考虑完成的可能性。工作量原则上应控制在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范围内,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类型及基本要求。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依据学术性质和类型不同应符合如下要求:

1、语言及语言学研究类论文。

就本科毕业论文而言,纯语言研究无论在理论知识的储备上,还是在语料的收集上都有很大难度,不宜提倡。此类论文可以在语言结构(语音、语法、词汇、语篇等),语言运用(独特的语言现象、语言手段、语言变化等),语言文化(文化对语言理解、使用和学习的影响等),两种语言对比等领域进行应用性的研究。应用性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运用现有的知识提出、分析、论证或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做出有参考或应用价值的结论。

2、文学评论类论文。

此类论文应建立在对所评述的对象,尤其是文学文本的正确理解、解读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令人信服的、言之成理的结论。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作家论、文学思潮或流派论、断代文学史论、文学批评介绍等。文学评论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如社会历史学的、美学与诗学的,也可以是比较的、文化学的方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求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学术思想,要求以中国读者的评论视角与立场,进行具有一定新意的探讨。

3、翻译研究类论文。

此类论文可以是纯理论的研究,或具体翻译技巧的研究,或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或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研究,也可以由学生对名家名译做对比性研究,另加对作品本身的评述,对某一翻译理论或技巧进行阐述。

4、语言教学研究类论文。

此类研究属交叉学科的研究,涉及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及教学法等,是一个十分广泛的研究领域。其研究范围包括语言研究(教师语言及学习者语言研究),教学方法与技巧研究,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学生个体差异研究,影响教学效果的外部条件研究,教育技术的使用与开发研究,教材的分析与评估研究,测试与评估研究,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等。此类研究无论从选题,还是方法,或是研究的过程以及结论都应具有应用的意义和价值,突出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5、经贸方向研究类论文。

此类论文可以是经济、金融、财会、国际贸易、贸易法规、现代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纯理论或实证性研究,可结合所学相关经贸及管理类课程,运用现有的知识提出、分析、论证或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作出有参考或应用价值的结论。

四、任务及深度要求。

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提纲、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其具体要求遵照《南京工程学院外语系毕业论文实施方法(试行)》相关规定;论文工作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工作量饱满,满足学生一人一题的要求。论文用英文撰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性,正文篇幅在5,000词以上,参考文献8篇(种)以上。指导教师与学生定期见面,并填写《毕业论文指导记录》。

五、考核办法。

毕业论文考核及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

1、根据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论文观点的新颖性,论文结构的合理性,论文论证的逻辑性,英语表达的正确性和地道性,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指导教师给予满分为40分的成绩评定。

2、根据毕业论文的指导思想与方案制订的科学性,论文论据的充分性,论文的创见与突破性,论文的结构、文字表达情况,评阅老师给予满分为20分的成绩评定。

3、根据学生本人对论文工作的总体介绍,毕业论文的质量,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英语语音、语调的规范性和流畅性,答辩小组给予满分为40分的成绩评定。

序号内容时间(周)1完成开题报告及相关参考文献的选定工作42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53完成论文二稿的撰写24完成论文三稿的撰写并定稿25毕业论文答辩1。

合计14。

七、其它说明。

外语系毕业论文实行“末位淘汰制”,即综合评定成绩倒数1-3名的学生论文将被判定为不合格,学生无权获得学士学位。

市政方向毕业论文篇十五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