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吸引学生注意论文范文(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7:56:52 页码:14
2023年吸引学生注意论文范文(精选11篇)
2023-11-20 17:56:52    小编:ZTFB

总结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总结方法是将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在下面这些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不同题材和领域的总结写作范例。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一

内容摘要:学生的注意力能否保持长久与注意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篇课文学生比较感兴趣或对课文内容好奇,那么他的注意力就持续的相对长一些,如果学生对这篇课文不感兴趣,那么他就极易开小差。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二、精心设计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三、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希望和各位同仁们能交流到更多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使课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激发兴趣教学设计语言幽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想要学好其他科目,就必须先学好语文这门工具性的学科。但就是因为学生从小就开始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很好学,即使不学,也能考及格,所以就对于语文课持可学可不学的态度,从而造成语文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认为学习语文也是快乐的一件事呢?对此,依据本人从教的经验,发表一些浅陋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学生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听课习惯,那么将会让他们受益终身。学生的注意力能否保持长久与注意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篇课文学生比较感兴趣或对课文内容好奇,那么他的注意力就持续的相对长一些,如果学生对这篇课文不感兴趣,那么他就极易开小差。可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一种高效催化剂。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有成就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享有极高的成就感,并对学生的成功,及时的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小组竞答的方式,获得胜利的小组,可以免除当天的语文作业。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注意力。

三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学生比较喜欢故事性比较强、内容神奇(如童话、神话、科普性说明文)的课文,凡是讲到以上这类文章时,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如果讲到议论性文体的文章时,学生们就兴趣缺缺,注意力容易涣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文体特征,寻找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紧张的思索和争先恐后的参与中自觉集中注意力。如在教《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一文时,除了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及课文翻译理解环节外,还针对文章内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引申出历代先贤对这种现象的描绘及先贤们对此身体力行的故事,同时还设计了以“这种理想能否实现”为题目的辩论会。学生们在不但感受到先贤们崇高的理想及超前的意识,而且还进行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先贤们身体力行的实现着“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行为,给我们极大的震动,也引起我们现代人的深思。在辩论会上,正反方激烈辩驳,言辞灼灼,神采飞扬,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信心,又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还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中,不妨也转变一下语言风格,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语文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也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率自然也就能提高了。

周立碧。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二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个要求可以说是最低要求,你辛苦的备课、上课、判作业,你辛苦的和孩子的不良习惯作斗争,你辛苦的......,结果你确是学生不喜欢的老师,这可以说是一辈子当老师最大的失败。每当看到,受到学生崇拜的老师表现出来的自豪和幸福时,我就有说不出的艳羡。无论我的学生的成绩、我对学生的态度、我对他们成长中的帮助,我觉得都很到位,为什么我就不能收获那样的感情收获呢?这是我当时的真情实感。

我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教书?学生毕业走了我获得了什么?教数学的、教物理的、教语文的、教英语的等等,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同时,我们这些老师应获得什么?对学生来说,除了获得知识和能力之外,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还学会了什么?带着这些乌七八糟的问题,我慢慢的捋出了一个头绪。一个人在成长中要学会和自然相处,也要学会和人相处,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之前。主要学习如何与同龄人相处(同学)、如何与成年人相处(家长、教师、亲戚及社会的相关人等),这一阶段人的上升阶段,从弱势(仰视别人、学习别人制定的规则)到均势(和别人平等,评价规则的优劣)。第二阶段,从工作开始到50岁左右。是人的鼎盛阶段。积极参与社会的交往,参与社会规则的修订,开始按自己的理解为别人制定规则(至少为自己的孩子制定规则)。前一半还是学习如何与老同志相处,后一段就要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养自己孩子阶段,或教育别人孩子)、还要学习如何与比自己小的领导相处。第三阶段,下降阶段。人过五十,有些人可能要威风到70,但大部分人,开始学习如何听从指挥,如何淡出社会主流。70岁之后,就是进入人微言轻,看孩子脸色行事的时候了。有一句俗语说的好:十七八力不全,二十七八心不全,三十七八正当年,四十七八英雄汉,五十七八还能干,六十七八完了蛋。就是说的这个理。

回头说我们的教学,学习再多的知识,人一旦死去,也都是烟消云散。做再多的发明创造,一旦有新的出现,还是要被忘掉。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活一辈子就是过一个好的情感体验,即人生的幸福,其他的成就不属于生命的根本属性。所以,我说课堂教学的一个潜在目的就是培养师生感情,学科知识只是感情交流的媒介,师生对知识的探讨越深入,师生的感情就越深。学生对学科的理解越有兴趣,学生就越热爱生活。学科知识的相对稳定性,决定力他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说,没有获得学生的感情的老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由表及里的阐述这样几条原则。

学的好比教得好重要每一个老师都是要从服务学生的学习这一表象出发,才能去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爱好、能力,从而学生学习提供服务和指导,这是研究学生的开始。

关怀比学问重要“childrendon'tcarehowmuchyouknowuntiltheyknowhowmuchyoucare.”翻译过来就是:孩子不关心你知道多少,他们知道你关心你他们多少。所以,中外共此明月。

公正比特殊照顾重要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的社会,但是在我们的每个小集体中,还是呼唤公平,大家认可公正,不放心的是否能真的保证公正。特殊的关照也需要,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

诚信比自律重要作为老师要兑现自己的成若,要按照处理问题的规定去处理,不能依据自己的好恶、自己的理解,去改变应有的结果。答应学生保密的事就是对谁都不说、永远不能说。实在要说,也得编一个历史情境或它域情境,换一个当事人来将这个故事。这是做老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孩子面前讲自己的人品更重要,他直接关系到孩子对社会的信任度。有时我们强调以身作则,实则是不能实现,且不说老师和孩子的巨大差异,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处处以身作则,况且很多人利用这个名声,以势压人,沽名钓誉,在学生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讲理比说教重要要成为一个以理服人的人,而不是以权压人的人,以大话压人的人,以高调压人的人。

尊重比爱重要尊重是理性的,是平等的基础。爱是感性的,必然掺杂个人的感情,爱每一个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一句口号,特别是本能反应时。而尊重是一种理念和一种修养。

师生共同奋斗比其他的都重要,上面讲了很多,都是做不到的或者是不能保证总是做到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业,这一过程就是共同奋斗的过程。任务共同分担,活动共同实施,有问题共同研究,有冲突互相争辩,有矛盾开诚解决,有成就互相庆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最后,一切都被共同的目标裹挟在炙热的情感之中。功德圆满。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三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

1.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

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题思路的开阔、各种特殊而巧妙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就构成了数学本身潜在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利用数学的这种内在魅力引导学生去联想发现并运用。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先出示了一句话:“甲数是乙数的25”。问:“同学们,你从这句话中想到些什么?”同学们立即争先恐后地举手了。有的说:“我想到乙数是单位‘1’,甲数是乙数的25。”又有人说:“我想到,甲数是单位‘1’,乙数是甲数的212倍。”……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单位“1”的思考方法,使学生从思维的多向性上得到了应有的锻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儿童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欲望。如在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对于圆是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我是这样教学的。拿出一个剪好的.纸圆,问:“谁能用我们这节课上学的知识,很快找到圆的圆心。”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边讲边演示,他把这个纸圆对折了两次,指着两条折痕的交点自豪地说:“这就是圆心!”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又有一位同学用更简便的方法找到了圆心。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四

回答问题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留有余地。回答问题后,要认真听取答辩老师的评判和意见,总结论文写作中的经验教训。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毕业论文。

答辩:。

一、熟悉内容,携带纸笔、论文底稿和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等;。

二、图表穿插,直观的表达观点;。

三、要有自信意识,克服怯场心理,消除紧张情绪,尽量放松,语速不要太快;。

四、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论文的概要;。

五、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目光移动,体态语辅助;。

六、发言提纲的准备。时间控制,答辩前应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

七、陈述论文内容时,应尽量紧扣主题、言简意赅;。

八、人称使用尽量多地使用“我”“我们”;。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五

新课程要求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要求多样化的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学的愉快、轻松、自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和实践能力。而课堂上的讨论以至争论,恰恰是能较好的体现以上要求和达成以上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就结合本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心得。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自主讨论。

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教师搞“一言堂”,把学生作为“待灌的鸭”,一切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这是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长期受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大多只愿听,不愿说,更不愿意讨论。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要让学生的思维奔腾起来,就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自主讨论。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这一目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察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适应学生的活跃思维和情绪变化,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对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成绩也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对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这样就可以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轻松投入讨论,投入学习。

1.2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交流少指责,多关怀少批评,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师生通过讨论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1.3宽容学生。无论年龄、阅历还是知识和能力,师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要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尤其是学生中的不同见解,即便学生的意见和见解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也要让他们说完,容他们辨解,给他们理解和改正的机会。这样哪怕是学习上再有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有一丁点自己的见解,也会大胆的说出来与我们交流讨论。

2.精心策划教学,激发学生积极讨论。

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创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所,让知识在互动对话,讨论交流中不断生成。而结合教学经验,运用教学艺术,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使教学得以充分互动,使知识得以充分交流、生成,常见方法如下:

2.1创设愉悦问题情境,进行讨论探究。学生对老师的最初印象往往在课始阶段,课始阶段的教师语言与情境创设,往往形成课堂教学情感氛围的基调。只有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产生与教师,与同学交流、讨论、探究学习的欲望。如在讲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节时,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动画: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往一杯水中先放入一勺糖,糖溶解完后,馋嘴的它尝后觉得不甜,又放了一勺,溶解完后尝觉得甜多了。于是它就自言自语说:“把糖继续加下去,一定会继续溶解下去,那么水也就越来越甜了。”但事实上当它又加了一些后,发现就不能在溶解了。急的小老鼠向在座的.同学说:“怎么会成这样呢?谁能帮我找到原因呢?”虽然是初三学生,但他们看这段动画时,仍是抑制不住兴奋、激动,还没等播放完,学生就已经开始三言两语发表言论,自主交流了,甚至有个别同学因意见不同已经争论起来了。可见将呆板的知识借助儿童的语言思维,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不仅感觉亲切,而且更愿意、更乐于、更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师生、生生的讨论探究之中。

2.2把重难点设计为思考型问题,进行讨论探究。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学生探究问题是走向探究的第一步,而教学中的重难点更不例外。如在中考复习中,复习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当鉴定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哪种药品呢?而吸收和除去二氧化碳时呢?可先让学生自行思考,再讨论,再设计出符合小组讨论结果的实验,亲自进行操作实践,此知识不仅明晰了,而且当以后再碰到如此“硬骨头”问题时,学生就会不由自主的进行讨论探究,各抒已见、集思广益,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的探究品质和实践能力都得以提高。

2.3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讨论探究。“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不是老师强加给我的”,有利于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的新奇感,增强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中考复习中,复习ph值时,可让学生事先查找资料,采集大量ph值与生活、生产相关的问题,并让他们自主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的、详细的讨论,使知识在丰富的同时又得以深化。经过课堂实践检验,学生自主选择的问题,更容易在学生中激起波澜,在一片惊叹、佩服、赞扬声中,彼此欣赏着讨论探究的成果,忘却了复习课的枯燥,相反却觉得复习课是展示个人才华及集体智慧的场所。

古人云:“受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而讨论作为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中的有效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之一,教师不论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指导学生的自学中,都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

参考文献。

[1]左昌伦《促进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第6期。

[2]杨九俊《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6月第1版。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六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对初一新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具备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而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事情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发现人才,提拔人才。”所以在班委成员的组建上,我采取了同学自愿报名,鼓励全班参与的竞选演讲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而且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展示自我。在竞选演讲中,选手必须要阐明履行职责、工作方法、特长优势、具体目标,以便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同时也能加深老师同学对他的了解,以便分配适宜的工作。竞选演讲完毕,要求全体同学参考竞选者的平时表现及演讲情况仔细斟酌,选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班委成员。由于班委成员是尊重学生意愿,民主选举产生,而非班主任指定,所以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拥护,而那些少数也就只能服从多数了。明确各自职责后,班委成员就可走马上任,参与班级管理了。为给班委成员增加压力,增强责任感,本班内对班委随时进行“考评”,由学生投票选出工作负责者予以褒扬,而不负责者则随时更换,这不但给了在任者以危机感,促使其加倍努力工作,同时也给其他候选人创造了机会,增强了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二值日班长,开展创新工作。

班干部只能由少数同学担任,为了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主人翁意识,我们采取了“值日班长轮换制”来配合班委工作。每天的值日班长由同桌两人同时担任,共同协助班委开展工作,同时值日班长也应独立开展一些创造性的工作。除对班级的日常纪律、卫生、学习等情况作好记录外,还应根据当天具体情况安排班级工作,如:排解同学纠纷,安排课外娱乐活动等。值日班长轮完一遍后,即由全班同学选举产生“优秀值日班长”予以表彰,以调动同学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慎定班训,培养荣辱观念。

“良好班风的形成,是一个班集体真正成立的标志。”实践证明:如果一个班集体在组建之初,不能尽快形成一股良好的班风,将很难开展以后的工作。而利用班训培养持之以恒的良好班风,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班训的确立实应慎重。不结合班级实际盲目确立一些大而空的班训,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我在开学一个月后才制定了本班班训:“自尊自律诚实勤奋”。这八个字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做人要自尊,行为要自律,说话要诚实,学习要勤奋。制定班训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以后还应不断强化,随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结合班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班训真正扎根于学生心中,落到实处。等到学生能够时时以班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良好的'班风也就形成了。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荣辱观念,以后开展班级工作也就顺利多了。

四小组合作,增强竞争意识。

学生在校的活动大致可概括为:学习、卫生、纪律。要抓好这三项活动,若单从班级整体利益出发,则目标显得太大,而短期内又看不出来;若单从个人利益出发,又会遇到一些对此无所谓,破罐破摔的同学,同样难以奏效。所以我就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尽量均衡的将全班分成十四个小组,每组四人,选举产生一名组长,具体负责本组工作,对组内成员的学习、卫生、纪律等情况作好记录,以与其他组展开对照,并予以适当奖惩。如:前四名为优秀组,画“小红旗”一面;后四名为后进组,画“小绿花”一朵;下次若有进步则改为“小红花”;中间各组则画“小红星”各一枚。旗、星、红花、绿花各按4、3、2、1分计,两周一总评,然后奖优罚劣。这样,学生的各项表现在短期内即会有个结果,而个别对荣誉不在乎的同学,也会在组员的督促下调整态度,奋勇向前了。因为他的表现如何,已不再仅仅代表其个人,还与小组的荣辱休戚相关,即使他不在乎个人荣辱,恐怕他也顶不住组内成员给他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再不争取进步,恐怕就很难办了。这也正应了名人硕德所说的话:“人与其他生物不同,非竞争不能进步。”

五遥控管理,加强方法指导。

以上所说,大多需班干部或学生自主管理,但放手让学生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班主任去指导,去组织。如新干部班子组建前,必须将竞选的设计、操作过程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准备,并作好动员工作;在班干部上岗前,要作好岗前培训;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他途径,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有放有收,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下一步工作。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七

中学阶段的初一至初二年级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教师,在这个时期应注意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往,教师总是扮演“讲述者”的角色,侃侃而谈,让学生充当“听众”。这种作法也应改革,即在教学中(或课堂外)注意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和愿望的机会。比如,在教授《我的老师》(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课本第二册作者魏巍)一课时,让学生更多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他自己的老师,而作为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讲述,以培养他们的口语能力。如果学生讲述时,表达内容不清或难于理解,教师应耐心和气地鼓励学生重新表述,并加以指导性的提示。这样以真诚耐心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口语表达,会让学生们(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差的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她),对他所讲的内容感兴趣,从而为他口语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应注意的是:切忌粗心地打断他的表达或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的口语训练。如果这样,必然造成学生对口语能力的培养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信心,这对他们口语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将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发展初一年级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的作文教学中,在教学生描述事物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事物为对象。比如,在组织参观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安排活动内容,并在参观以后,有意识地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假若参观的是某化工厂的车间,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最感兴趣的车间”,并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具体细致地描述,以达到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口语能力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作文的写作水平(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学生之间的语言交往活动也很重要,因为这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他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同学之间的交往活动,鼓励同学之间(尤其是熟悉的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创造他们交流的机会。在交谈中,应要求学生选择适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努力做到表述清楚,少语病。在作文评讲中,教师也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方式进行,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做到事半功倍。

但教师在和学生进行言语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始终以“领导者”、“评价者”和“老师”或“班主任”的身份出现,有时会阻碍学生说话的主动性。教师干涉、指责学生越多,学生表达的愿望则愈少。教师应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努力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把握时机,诱发他们讲话的愿望,并以真诚热情的态度耐心参与他们的谈话。

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词语是提高他们口语能力的一个关键方面。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概念,丰富他们的词汇。在引导他们口语表达时要纠正学生经常所习惯表达的“我认为作者是对的”,“我说的和老师的是一样的”这类文理欠通的话语,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例如,要求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结合教学《我的老师》一课,谈谈他自己对小学班主任老师对他的感情。有的学生就会说:“我对小学班主任老师的感情和作用(魏巍)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可对他讲:“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你的有些感受和作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相同的地方;比如你的小学班主任老师,你现在还经常见到她,从这一点来说和魏巍就不一样,你能具体谈一谈小学毕业后又经常见到她时的这种心情吗?”当学生具体说出后,教师给予赞扬和鼓励。如果学生不愿讲或讲不出,也不应勉强,可进一步提出期望:“我想,下一次你会告诉老师的。”

开展语言游戏活动,创设语言游戏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选择和使用,寓教于游戏之中,能大大提高和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利用班会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以及课堂的剩余时间,进行故事表演和讲述,以及在学生自编的小品表演或猜谜活动中,通过轻松、愉快的形式,让学生在语气、语音、声调、表情、动作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尤其是在猜谜语的游戏中,学生能迅速掌握大量的词汇。

初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与其思维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即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答的问题。如教师讲故事时,只讲开头,不讲中间发展过程,或只讲过程而不讲开头和结尾等,让学生自己去填补空白。我们曾分别在两个不同学校的初一和初二班级进行作文想象、联想思维训练,同时进行口语的发展训练,利用学生所用的文具盒的图案进行合理想象,然后用口语表达,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口语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所重视和加强,这对于学生整体语文成绩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和素质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八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的参与动机、参与行为教师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学校体育教学对弱势群体学生重视关心不够;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参与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现状。建议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注与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更好的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弱势群体;体育行为分析。

绪言。

弱势群体一词来源于社会学,它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本文中弱势群体学生是指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体育主观认识方面存在缺陷的学生。《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一直以来都被重视,但是在教学中仍然不容乐观。弱势群体学生也是全体学生中的一员,如何提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水平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民办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分类。

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主要指在客观、主观条件上存在各种不足和缺陷的学生群体。

(一)客观方面弱势群体学生是指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制约因素的学生。诸如身体过度肥胖、先天发育不良造成的身材矮小、先天性疾病及各种后天原因造成的运动能力缺失的学生群体。

(二)主观方面弱势群体学生是指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均正常但由于自身性格、意识等主观因素影响而不能很好的进行体育学习及运动的学生群体。诸如因胆小性格怯懦而不能进行体育学习的学生,因体育教学方法不得当而对体育学习抵触的学生等。

二、现阶段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学习分析。

现阶段弱势群体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被动学习的情况,学生不能对体育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主要集中于活动强度小运动项目,学习中不能主动积极的学习。

(一)弱势群体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动机不明确。

弱势群体学生在参加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为被动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学习主要是为了顺利拿到体育学分,而对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弱势群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体育行为分析。

1、缺乏积极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弱势群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缺乏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此类学生在面对稍有难度的学习内容时,表现出畏惧困难,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克服困难,害怕失败,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不敢参与其中,缺乏竞争意识。

2、自卑心理严重。

弱势群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自卑心理。在教学中总是将自己定位于旁观者,尤其在课堂技术演示等环节弱势群体学生的自卑心理表现的更为突出,原本已经基本掌握的技术,在演示的过程中则不能很好的完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情愿接受不熟悉同学们的帮助,在同学们对其帮助时表现出冷漠、无所谓的态度。

(三)民办高校教学条件的限制。

民办高校一般起步较晚,学校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主要在教学管理、体育场地设施、教师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足。

目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基本上是和正常学生一起学习,缺乏针对性强的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学规划和实施方案。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没能很好体现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心和重视。

2、体育教学设施的.滞后和不足。

民办高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学科建设是学院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学院各项建设倾向于专业学科建设,而作为公共课的体育课来说体育教学设施的滞后和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专用的多媒体教室、专业的影像资料相对缺乏,对于弱势群体学生集中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的场地要求不能实现教学的需要。

(四)教师教学艺术水平普遍偏低。

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年轻人的比重较大,绝大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缺乏教学艺术的同时由于年轻气盛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语言的运用更会对弱势群体学生造成负面心理影响,直接导致学生更加抵触体育学习。

三、提高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建立完善的弱势群体学生教学管理体系。

针对弱势群体学生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和丰富可行的教学内容安排;设置独立的弱势群体学生检测体系,针对弱势群体学生定期给予体质健康测试、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体育锻炼方案;加强体育保健课的教学。

(二)认真了解每一名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

作为体育教师要对教学的主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教师只有清楚的知道了学生是因为先天因素不能很好的学习还是主观意识上抵触体育学习还是由于性格上自信心上的不足影响学习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提高。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优美的技术动作都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无穷兴趣,在对弱势群体学生的教学中,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弱化教师的主体意识。形成由教师要求学转变成学生主动学。教师要善于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情景,尤其在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科学合理的营造学习情景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有着关键作用。同时体育教师要积极的拓宽自身的知识体系,不能仅仅在体育专业知识方面,在如心理学、社会学、保健知识等体育相关的学科领域也要深入学习。

(四)加强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但是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体育实践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正所谓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弱势群体学生在体育理论方面更是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对弱势群体学生的教学中理论教育尤其是体育欣赏方面的知识尤为重要,诸如国家在大型比赛中争金夺银的精彩片段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来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有着极其直观的教育作用。此外,对弱势群体学生加强个人体育运动监督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自身的体育学习有着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个人体育运动监督,学生可以明确的体会到自身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营造和谐的体育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师友”合作关系。

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教师真诚、主动的去关心弱势群体学生,营造充满真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切的感到教师的关心,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进步,即便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进行适时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无时无刻的关注着自己,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完善必需的场馆设施。

体育场馆设施的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没有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弱势群体学生就不能很好的参加体育锻炼,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设施为弱势群体学生能提供一个安全、适宜的运动场所,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满意程度,对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开朗的性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一)弱势群体学生作为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学校重视不够,应加强对此部分学生的关爱,制定专门的教学规章制度,设置独立的检测体系。

(二)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主动营造新型的师生师友的和谐课堂氛围,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体育教学场馆设施的完善对促进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大纲和选择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内容。重视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汪流,陈海燕.高校健康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网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2)。

[3]姚宏茂.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0)。

[4]张明.高校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学生教学浅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3)。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九

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个要求可以说是最低要求,你辛苦的备课、上课、判作业,你辛苦的和孩子的不良习惯作斗争,你辛苦的......,结果你确是学生不喜欢的老师,这可以说是一辈子当老师最大的失败。每当看到,受到学生崇拜的老师表现出来的自豪和幸福时,我就有说不出的艳羡。无论我的学生的成绩、我对学生的态度、我对他们成长中的帮助,我觉得都很到位,为什么我就不能收获那样的感情收获呢?这是我当时的真情实感。

我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教书?学生毕业走了我获得了什么?教数学的、教物理的、教语文的、教英语的等等,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同时,我们这些老师应获得什么?对学生来说,除了获得知识和能力之外,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还学会了什么?带着这些乌七八糟的问题,我慢慢的捋出了一个头绪。一个人在成长中要学会和自然相处,也要学会和人相处,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之前。主要学习如何与同龄人相处(同学)、如何与成年人相处(家长、教师、亲戚及社会的相关人等),这一阶段人的上升阶段,从弱势(仰视别人、学习别人制定的规则)到均势(和别人平等,评价规则的优劣)。第二阶段,从工作开始到50岁左右。是人的鼎盛阶段。积极参与社会的交往,参与社会规则的修订,开始按自己的理解为别人制定规则(至少为自己的孩子制定规则)。前一半还是学习如何与老同志相处,后一段就要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养自己孩子阶段,或教育别人孩子)、还要学习如何与比自己小的领导相处。第三阶段,下降阶段。人过五十,有些人可能要威风到70,但大部分人,开始学习如何听从指挥,如何淡出社会主流。70岁之后,就是进入人微言轻,看孩子脸色行事的时候了。有一句俗语说的好:十七八力不全,二十七八心不全,三十七八正当年,四十七八英雄汉,五十七八还能干,六十七八完了蛋。就是说的这个理。

回头说我们的教学,学习再多的知识,人一旦死去,也都是烟消云散。做再多的发明创造,一旦有新的出现,还是要被忘掉。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活一辈子就是过一个好的情感体验,即人生的幸福,其他的成就不属于生命的根本属性。所以,我说课堂教学的一个潜在目的就是培养师生感情,学科知识只是感情交流的媒介,师生对知识的探讨越深入,师生的感情就越深。学生对学科的理解越有兴趣,学生就越热爱生活。学科知识的相对稳定性,决定力他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说,没有获得学生的感情的老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由表及里的阐述这样几条原则。

学的好比教得好重要每一个老师都是要从服务学生的学习这一表象出发,才能去研究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爱好、能力,从而学生学习提供服务和指导,这是研究学生的开始。

关怀比学问重要“childrendon'tcarehowmuchyouknowuntiltheyknowhowmuchyoucare.”翻译过来就是:孩子不关心你知道多少,他们知道你关心你他们多少。所以,中外共此明月。

公正比特殊照顾重要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的社会,但是在我们的每个小集体中,还是呼唤公平,大家认可公正,不放心的是否能真的保证公正。特殊的关照也需要,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

诚信比自律重要作为老师要兑现自己的成若,要按照处理问题的规定去处理,不能依据自己的好恶、自己的理解,去改变应有的结果。答应学生保密的事就是对谁都不说、永远不能说。实在要说,也得编一个历史情境或它域情境,换一个当事人来将这个故事。这是做老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孩子面前讲自己的人品更重要,他直接关系到孩子对社会的信任度。有时我们强调以身作则,实则是不能实现,且不说老师和孩子的巨大差异,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处处以身作则,况且很多人利用这个名声,以势压人,沽名钓誉,在学生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讲理比说教重要要成为一个以理服人的人,而不是以权压人的人,以大话压人的人,以高调压人的人。

尊重比爱重要尊重是理性的,是平等的基础。爱是感性的,必然掺杂个人的感情,爱每一个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一句口号,特别是本能反应时。而尊重是一种理念和一种修养。

师生共同奋斗比其他的都重要,上面讲了很多,都是做不到的或者是不能保证总是做到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业,这一过程就是共同奋斗的过程。任务共同分担,活动共同实施,有问题共同研究,有冲突互相争辩,有矛盾开诚解决,有成就互相庆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最后,一切都被共同的目标裹挟在炙热的情感之中。功德圆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十

学生。

毕业论文。

一、熟悉内容,携带纸笔、论文底稿和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等;。

二、图表穿插,直观的表达观点;。

三、要有自信意识,克服怯场心理,消除紧张情绪,尽量放松,语速不要太快;。

四、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论文的概要;。

五、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目光移动,体态语辅助;。

六、发言提纲的准备。时间控制,答辩前应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

七、陈述论文内容时,应尽量紧扣主题、言简意赅;。

八、人称使用尽量多地使用“我”“我们”;。

九、回答问题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留有余地。回答问题后,要认真听取答辩老师的评判和意见,总结论文写作中的经验教训。

清楚无误的问题,自己又有十分把握,那就暂钉截铁地回答!

吸引学生注意论文篇十一

讲课不吸引人,学生精力就会分散;经常不吸引人,学生就会对您的课产生厌烦情绪。

1、老师讲课精神饱满,有热情,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听课时精神集中。

老师讲课时的热情其实是教师内心对知识的热爱的外在体现,也是自己工作热情流露。

如果老师讲课没精打采,肯定不吸引人。如果老师总是个“战斗脸”,学生懒得看你,还有什么吸引力?如果老师动不动就激动地进行训斥教育,您的精神倒是很饱满,但是那能吸引人吗?我的孩子上初中时只要回家对我说“我们老师又唱了半节课的咏叹调”,我就知道他们那位班主任又发火了,而且我的孩子的抗干扰自学能力又提高了一截。

顺便说一句,男教师不修边幅,女教师过度化妆,都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等等都是新颖的。这里说的“新颖”当然是对学生而言的,因为这些内容对于老师来说已经不新鲜了。然而,正因为如此,不少老师忽略了知识的引入过程,以为一上来就说“今天我们讲***”学生就会竖起耳朵听,恐怕实际效果不是这样的。

一篇课文一定有它的'时代背景、作者背景;一个新知识一定有它的理论背景或实际背景。总之,知识的发生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新颖的,还是有启发意义的――至少使他们意识到这个知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产生的,或者这篇课文所在的文章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来的,这段历史发生的时候社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所有这些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一段生动的故事,都会有吸引力。

如果学生既不知道知识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它,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趣,怎么可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至于有的老师成天说“这个知识很重要,考试一定要考”,以为这就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可是您是否知道,同样的话说得多了,与“狼来了”也就差不多了。

3、靠知识的应用前景吸引学生。

明知道学了也没用的知识,谁会有兴趣去学习?但是学生没有开始学习之前不会知道它有什么用,有人还会被人误导或者自以为是地认为这门课没用呢!

问题是谁来告诉学生知识有没有用?当然是老师。

老师说些什么?起码能说一说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吧?当然,如果能就这门课的某些知识说出它们有什么用那就更好了。需要指出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不一定都能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相当多的知识是为后续知识打基础的,但这也是应用。请老师们自己去收集一些实例吧,即使课堂上没有时间多作介绍,留给学生课外阅读也是好的(查阅资料恰好是中国学生的弱项)。不过有两点建议:一是课程的重要性不能只体现在要考它;二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教的这门课的重要性。

知识的发生背景和知识的应用可以称之为知识的来龙去脉,忽视这“两头”,只对中间部分――理论推导和解题练习感兴趣,是舍本求末的做法。这样学得的知识是不完整的。

能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进行讲授,还不失知识的科学性,就叫深入浅出――这是我的理解。

但是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主要还是“深入”不易。这个问题以后有时间我可以就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发表我的见解。此外“浅出”也要注意不要像“戏说**”那样,更不能将严肃的知识“低俗”化,就像小品中的“脑筋急转弯”那样。

老师做的工作主要是解释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解释必须有老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否则不要说深入浅出了,那干脆就是照本宣科。

5、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这个问题不用我多说了。不过您使用无论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别忘了一条:您是在引导或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学生按着您的主观意愿在学习;别以为凡是您已经懂得了的东西学生就必须得懂,或者一定能懂。真要是那样就不用老师了,更轮不到咱们这些草根教师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