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7:07:09 页码:13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通用18篇)
2023-11-20 17:07:09    小编:ZTFB

总结是对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进行记录和总结的过程。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要求。下面是一些总结的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一

学生社团给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社团中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不同的社团类型与种类对学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这些社团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是最为显著的。首先,学生可以自觉地培养与锻炼自己的兴趣爱好,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激发对学生生活的热爱,陶冶自己的身心,还蕴涵了广博的知识;其次,社团成员的构成是多样化的,同一个社团中有不同专业的'社员,在这样一个人员广泛,并集聚着不同思维方式与能力的组织中,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社团活动与交往中感受到年龄与知识的不同,从而受到启发与教育,更能让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受到相互的影响与刺激,并且能在活动与相互交流中能够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拓宽自己的知识背景,再次,学生在参与和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处理事件能力、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和锻炼。所以广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有效拓展综合素质,有助于个人水平与文化水平的提高,更能有利于将来的社会管理。

3.2促进学生社会化,提供了解社会的途径。

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通过社会实践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其个体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以规范自身的社会性,并且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最后经历社会知识的洗礼被社会认可的过程。学生社团是学生步入社会获取社会经验与社会建立联系的桥梁和平台,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校期间,除了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参加社团活动,甚至参与管理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更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交流、管理等各方面社会能力上有着显著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自己的社会角色。学生社团与社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经常邀请一些社会成功人士、专家、企业管理人员等来学校开座谈会,作报告,帮助学生走向社会,走出校门,深入社区,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在奉献才智的过程中加速了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3.3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角色变迁的思维,利于社会化管理。

社团活动能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角色变迁的思维,更有利于社会化管理。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全部内容。学生不应该自己来认定社会角色,而是由社会来客观赋予学生的社会角色。大学生在走出校门的一刻,就代表着他们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重新认识自己并担当起新的社会角色,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社会职能与角色,并且认真地履行自己在社会上的责任与义务,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奉献社会并享受社会给予的回赠。由于学生社团具有来源广泛的成员的特点,依靠自主运行内部规范和章程,使得学生以担任一定的社团角色参加社团,必然承担相应角色的义务与权利。大学生活不断向前,社团内部的分工也不断变化,新旧交替,人员的职能也不断变化,在这种改变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所担任角色的相应期望值,履行好自己的角色的相应职能,在变迁过程中提高了相应的角色适应能力,从而为今后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角色的不断变迁以及担任一名合格的社会角色奠定了基础。学生社团的发展对于学生思维的变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社会化的进行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社会化管理。

4总结。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参与因素,不仅仅对于高校管理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还对于未来社团成员走上社会,扮演社会角色具有帮助,这有利于社会化管理。在今后社团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团对于高校管理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不断研究分析当今高校社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来提出解决措施与方案,促进社团建设的高效,适应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二

现在正是大学生们忙着写毕业论文和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陈嘉学号:2003101222。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刘文菊副教授。

2007年3月27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三

修辞论文已有多于修辞学论文的趋势郑子瑜。

《修辞学习》与中国当代修辞学陈汝东。

语法病句的判定与类型刘大为。

误用词语与人们心态邹光椿。

新闻语言曾经的悲哀冯广艺。

一篇通篇语病的报头文章林立。

“四六结构”与修辞郑颐寿。

隐喻存在的认知基础王永德。

汉语修辞学研究方法漫谈吴方敏。

感受“新感觉”——穆时英小说的感觉主义语言特色沈小仙。

林白:诗性写作的修辞效应金文野。

修辞学与语用学张会森。

“庆祝王维贤、倪宝元教授教学科研50周年”活动在杭州举行江东。

艺术语言:有意味的言语形式骆小所。

李广田《花潮》的修辞技巧周云秋。

答语的艺术刘艳春。

风格要素:语言风格的美感元素曾毅平。

论文摘要的语言与写作孟建安。

语境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刘本臣。

口语修辞与书面语修辞的差异王德福。

《何典》方言词语修辞艺术李敏红。

粤语歇后语的方言性和民族性关湘。

口语停顿的修辞功能王世凯。

黎运汉《汉语风格学》序程祥徽。

《趣话书系》(第一辑)生。

汉赋中的夸张窦丽梅。

浅析禅宗语言的“言有所为”现象疏志强。

^v^鲜花^v^喻象的推陈出新王云,叶育登。

并重双关高万云。

高也可攀——我与《修辞学习》王殿珍。

锦州师院语言应用研究所简介。

汉语修辞格的发展和我们的新认识濮侃。

论病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孟建安。

语言表达中的时间和空间冯文丽,孔秀祥。

修辞研究的三种视角及其源流浅探戴仲平。

关于修辞及修辞学研究的三点想法曹德和。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四

对话式教学初探。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意味着教育在语言中,通过交往作用于师生的心灵,开掘着精神的生命。因此,语言对话就是教育的存在,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对话对于教育的进行,对于师生的交往具有本源上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师独占发言权,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活生生的生命窒息于获取知识、占有知识的汪洋大海之中,结果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中心,这种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师生缺乏交往和沟通,它否定了教学的本质意义――对话,否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真正的指导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了,这无疑是给贫瘠的土地施加了新的肥料,在这片精神焕发和创意十足的智慧的沃土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茁壮地成长。尤其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对于当前要求大力弘扬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对话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对话式”教学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有着先进的理论依据。

就教育的本质方面而言,叶澜教授就曾提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传递经验、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就会进一步演化为教育。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季亚琴科也说:“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以交往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事实上,课程实施视野中的教学,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其实,从《论语》对孔夫子教学的记载,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已经就有了这种教学思想的萌芽和教学实践的雏形。新课标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于平等对话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二、语文教学特别需要交流与对话。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语文课怎么教?教什么?传统观念当中总离不开一个基本的想法:那就是一堂课总要“交给”学生一些东西(知识)。知识传授得多和少、好和坏,直接体现着这节课的价值。殊不知,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不是接受和记忆,而是感受、体验、自省和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有自己的东西,需要老师重视学生自己的东西――语文的、生活的、社会的。(应该说,在这些方面,一些学生的储备还是很丰富的,认识和深度也是具有相当水平的。)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借助有关载体,如课文,去展示、交流、确认学生对生活的这种理解、感受、体验和认识,并进而加以提升。对学生来说,他的这些东西拿出来和不拿出来不一样,有交流和没交流不一样,得到别人的确认和没得到别人的确认不一样。其间,老师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而不是越俎代庖,什么都靠老师去“讲”,老师要实现由传授者、管理者到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角色的转换必然要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单项意义的“讲授”已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则是交流与对话。

在课堂上要形成对话,完成对话,就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要尊重学生,乐纳学生,给学生以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空间。平等是交流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和你“交流”,主动地想“说”什么,必须要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下进行。只要是学生真诚的、发自内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都是要尊重的,理解的,并且让他认识到是有价值的。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让同学们对文中人物进行点评,谈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本意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可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竟然说:“老师,我觉得这两个骗子也值得我们学习。”我当时一愣,因为在我的头脑中根本没有这个储备,再说骗子有什么值得学习呢?但我没有立即否定他,而是让他说说为什么。他说:“这两个骗子之所以行骗成功,是因为他们为自己编织的衣服定下了这样一个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人们心理最脆弱的地方,他们敏捷的思维、善于揣摩人们的心理的本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听后对他富有创意的答案大大的鼓励了一番,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这两个骗子的思维和洞察力是值得学习的,但行为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位同学欣然地接受了我的建议。通过这样的对话,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创造了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如果老师放不掉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或者固守着自己的“权威”,学生说的不符合自己事先拟定好的“标准答案”,老师就加以否定,甚至于给以批评,那么交流很难进行的。

2、要努力打开学生闭锁的内心世界。中学生,心理正处于闭锁期。要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实现课堂的充分交流,首先要把话题确定的恰到好处。有的问题太浅或太小,学生对此“不屑一顾”;有的问题太深或太大,学生无从谈起或摸不着头脑;有的问题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对此学生“没兴趣”,等等,都会使课堂失去交流的基础。交流的话题要定好,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于要想办法去激励。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我家的男子汉》时,选择了一个好话题,即:在家庭中,如何给孩子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每个学生都有切身的感受,有了这个较好的话题,就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个氛围,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多向的交流。这个话题的展开切入到了文章的核心。由此再向四面辐射,学生投入,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从话题设置的对象看,“对话式”教学的话题除了教师设置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保证学生有话说。当然教师也要发挥其指导作用,提出一定的话题要求和必要的范围,以免脱离文本。另外话题的设置,在与文本有着必然联系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让“对话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3、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创新式教学即主体性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是说学生本身就能完成课程标准上规定的任务,这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关注。

首先我认为在对话之前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在“对话式”教学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定什么话题、学生是否有话说、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将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等。只有当这些问题教师能高瞻远瞩地了然于胸之后,“对话式”教学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所倡导的总设计师角色不是传统意义的包办一切的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而是保证“对话”井然有序进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次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尤其是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会出现课堂中的喧闹情境,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对小组讨论要格外留心,绝不能成为一个旁观者,在教室里漫步。要观察每一组确实在讨论吗,弄清不讨论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松懈要及时促进,如果有困难要给予一定的帮助,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态度去关照他们。对话过程中生生之间难免会出现分歧、冷场等现象,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出主持人的机智,去引导学生达成某种共识(只是在能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继续发言。

再次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表演者。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强调地是这种表演与“独白”式教育中那种唱独角戏的表演不同,“对话式”教学的表演是一种真诚的表演,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以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一场真正的对话。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我采用平等互动的对话式教学,让学生读课文,谈海伦凯勒是怎样度过三天的,让学生视线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个体与群体进行交流,串起学生丰富的读说议写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对话交流,形成了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曲。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人类知识及其他精神产品的、精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作“圣经”,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教科书,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完教科书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如果没有教材,教学活动几乎无法想象。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对教科书中的知识懂了没有。如果将教材比作是建筑的设计图纸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工匠,教学的好坏取决于工匠是否忠实地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了施工。

然而,在对话教学中,教材的权威被消解了,它由“圣经”变为了一种“材料”,对话彻底改变了搬运和移植知识的教学形态。教材中心、知识专制不得不退场,新的教学秩序得以建立。如果说教材是一首乐谱的话,那么教师则是作品的演奏者,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不是因为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用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给乐曲赋予了第二生命。同样,教师和课程的对话也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是教师赋予教材第二生命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非对话的时代,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美于生活”、“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的教育,前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也在《教学论与生活》一书中从教学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关系角度进行过论述。然而,他们无一例外地将视线停留于学生身上,缺乏对教师的关怀。对话式教学则真正把教师和学生放到了平等的地位,从生命的高度、生活的视角考察教学。教师不再是默默无闻、甘作人梯的“铺路石”,也不再扮演“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剧角色。教学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会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教师不仅“照亮着别人”,同时,也成就着自我,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对话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独语状态,它作为教学的又一新理念,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五

论文摘要《南京在哪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它融入了先锋叙事的经验,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寓言式或者说是隐喻式的结构。小说以一种绵密、精细、轻巧的笔触,从现实切入历史,在多个层面实现意义的延展。小说一方面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试图在强势的现实与处于弱势的历史之间构建一种叙事的平衡。小说文本也因此具备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吕志青的中篇小说《南京在哪里》(《收获》第4期)发表之后,引起了创作界与评论界的重视,小说在获得了“上海第六届长中篇小说优秀大奖”中篇奖,吕志青又藉此获第二届湖北文学奖。关于该作品的思想意蕴与艺术魅力的评论文字已不少见。笔者认为,小说以隐喻的手法,隐秘地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及其现实关系的理解,这构成了文本的二重叙事结构,而这一点为学界所忽略。

作者在作品文本中所表达的对宏大历史进行隐密叙事的这一种言说方式,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作者的创作实质上是作为一个传播者成功的完成了一场完整的编码、译码、释码的符号传播过程。编码就是作者把要传递的信息转化成符号,因为在文学作品未形成可传播文本之前,这些要传递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仅是作者个人的主观体验,在自己的大脑里,别人是无法知晓的。要想把这些东西传达给别人,就要把它们转化成文字、声音、表情、姿势等各种各样的符号,变成别人凭各种感官就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即文学作品。译码是编码的逆变换,即接受者把接收到的符号再转换成信息,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就是释码。作者在作品中隐密叙事的言说方式,显然就是编码者考虑文本创作目的,而选择什么样的符号和怎样组织符号去传达意义的一种方式。

一、“编码”:一个地理问题如何成演变一个有关历史的“新闻事件”?

在谈论小说的叙事立场与思想意蕴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小说的叙事细节: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如何演变成一个历史问题,并最终导引了一场社会事件。这个问题耐人寻味的,其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次“议程设置”,它是我们理解小说的基础。

一个其貌不扬并且是临时代课的地理老师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南京在哪里,问题首先在学生中间引发强烈反响。面对日常生活中我们异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学生们突然都感到了一种“陌生”与“不确定”。这种“陌生”和“不确定”,不仅仅是一个地理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正是这种“陌生”和“不确定”,激发了学生们一场关于“南京在哪里”的知识探寻欲望。学生们从秦淮河与金陵两个意义层面出发,开始搜寻一切有关南京的知识。由此,那些沉埋于地表之下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逐一显露出其本来面目。这种显露进一步刺激并导引学生们向历史更深处漫溯,他们收集而成的东西本身构成了有关南京的历史文献。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在不经意之间演变为一个深刻的历史问题。不仅如此,有关南京的问题还在继续生发、裂变,并以某种令人吃惊的速度向前伸展和蔓延。

这种伸展和蔓延,不仅体现在有关南京的知识层面,更在于这个话题在社会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先是那些家长们如邮电局局长、影楼老板、茶楼老板、李小红的父亲李总等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加入到这一事件中来。就在劝阻学生这一行动的过程中,班主任黄老师、历史小陈老师、政治大刘老师等也逐步沉浸其中不可自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和教育战线的领导者们如陶校长、教育局长、宋副市长也居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学生们因为这个问题分心而不再把重心放在课堂学习上面,教师们也心有旁骛,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同时,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这一事情的发展。这样,一个课堂问题真正演变成为一个社会新闻事件。

从文本的表层来看,这个故事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对那些日常生活中为人“熟知”的事物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可能是非常肤浅的,也即在“熟知”的背后往往是引人深思的“陌生”乃至于“无知”。在另一方面,正如有论者所言,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再一次洞察了人在精神上的脆弱性和盲目性”。但是,一个如此简单的话题竟然能够引发这样巨大的反响,乃至于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文本的叙事逻辑。吴俊认为,“《南京在哪里》(吕志青)中的一个偶然的提问,竟然会酿成生活中的一连串事件。作为事件的起因和核心,偶然因素的不可捉摸的神秘性就在我们眼前,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可思议地成为现实,成为不可预料也无法推翻的事实。一切与之相关的人事,都像是附着了一个能量巨大的漩涡,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跟着沉没到底。这是存在于生活之中(也就是存在于冥冥之中)的命运或超人力量的显示。……作家的才能就应当这样体现为能够去发现日常平凡中的深不可测性。”我不太赞成吴俊的这一说法,这个说法附和了先锋试验作品的一般经验,却有些言过其实。因为在我们当下的中学课堂里,一个地理问题或者历史问题能否真正演变成一个社会事件,这是很让人怀疑的,换言之,小说的叙事存在一种逻辑悖论。我想这正是我们理解这篇小说的一个关键之处。正是这个逻辑悖论透露给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南京在哪里》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小说文本,它融入了先锋叙事的经验,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寓言式或者说是隐喻式的结构。只有在寓言或隐喻的层面,小说文本的结构和叙事逻辑才是合理的。

二、“译码”:在所指与能指的语境传播之间实现文本的隐秘叙事。

译码是对编码的逆变换,即接受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和作品外的所有读者)把所接收到的符号,即传播者(作者)在作品中想要传递的信息再转换成自己所能理解和体验的信息,那么,作为一种寓言或者隐喻式的文本,《南京在哪里》究竟要传达什么样的写作意图呢,它的思想意蕴与叙事立场又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评论界对于小说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强调小说的趣味性。王宏图认为:“这是一部很特别的小说。采用了先锋小说的探索方式。整部作品展示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它的内核是人们所谓的蝴蝶效应,即一个貌似不起眼的小事招引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后果。……它的写作技艺非常高超,起笔貌不惊人,但随后的一切充满悬念,让人感到极度的不可思议,其叙述框架仿佛是对侦探小说的戏仿。此外,在叙述中它巧妙地将大量有关南京的事件和人物穿插其中,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色彩。”

其二是突出小说的话语特性。有论者认为,“南京在哪里”最终演变出了各自始料不及的日常喜剧,“这与其说是生活本身的逻辑使然,倒不如说是‘南京在哪里’这句提问带来的‘话语哗变’。在某种意义上,人的命运会受到话语的左右和宰制。话语的力量超过了生活的力量,这似乎印证了福柯的那套后现代理论。从表面看,小说只不过是一场从能指到能指的空洞叙事游戏,从零到零,从起点回到起点;但在另一个层面上,作者似乎无意中揭示出了当代社会人的主体性丧失的另一种表征,创造了一个极具智性意味的审美空间,于是,先锋小说擅长的叙事游戏由于其对‘所指’发生的勾联,获得了某种再生力,从而也使这部小说具有了值得反复阐释的可能和意义,并藉此成为先锋小说写作在现阶段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成果。”

上述两种说法都有自己合理的成分,但是也很值得商榷。趣味性毕竟只能反映文本的表层意义,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这一审美高度,这多少有些佩不上这样的文字了。至于有关话语的说法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但是在话语的能指与所指上又语焉不详。南京在哪里?这个话语的所指是很有限的,其能指却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小说文本对事件的描述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一个地理问题如何演变成为一个历史问题?其二是一个课堂问题如何演变成为一个社会事件?仔细审视与揣度这两个方面,我们发现,一个纯粹的地理问题决不可能引发如潮的知识探寻活动,而“历史”是一个真正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小说沿着寻找“南京”这一事件所展开的种种途径,从话语的所指悄然滑向有关“历史”的能指,小说由此实现了关于“历史”的隐秘叙事。这里面因含有两个转变:从偶然转向必然,从局部转向全局――其结果是话语的能指从“南京”转向一切如南京一样被现实遮蔽的“历史”。

“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南京的历史文化沉积带自然是极为丰富的,但是,北京、西安等地哪一个城市不是如此呢?由此可见,“南京”这个概念自身并非不可替代,但在另一方面,“南京”作为一个历史的切入点,我们藉此进入历史,这样看来这种选择又是合理的,因为切入点可以有许多个,但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历史自身。在“南京”背后隐含有全部的历史,这才是我们要探寻的标的;或者说,南京,作为整体历史中的一个局部,象征着历史自身。不错,“南京”正是作为一种历史子系统的符号,存在于文本里。

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始终没有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造成我们(学生、家长、社会大众乃至于教师)对南京的“陌生”和“无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会牵引我们从“历史”走向“现实”,但这个问题被成功地掩盖起来了。从表面上看,吕志青似乎很沉醉于对“现实”种种的琐碎记忆里。事实上大量的读者已经很满足于文本的表层叙事了,它完整、细腻、生动、丰富,以至于我们差不多已经无可挑剔。这正是吕志青的高明之处,或者如西人所言,文本大于作者自身?它的多重结构使得我们可以穿透文本的表层叙事,达到一个极为隐秘的层次,发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深层情绪。

这种隐秘叙事,典型地体现出吕志青的文本特征;以一种绵密、精细、轻巧的笔触,从现实切入历史,在表层、深层两个甚至更多个空间里实现意义的延展。在很多时候,他以一种精细的文思穿透后现代的狂欢,让我们漫步云中,小说文本也因此具备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他的《老五》、《穿银色旗袍的女人》等佳作莫不如此。谢有顺在《中国中篇小说年选》(花城出版社出版)选本序言中说:“这是我在近年读到的叙事上最独特的小说之一,整个叙事细密而微妙,环环相扣却又不着痕迹,最后,因南京在哪里的提问而起的社会事件平息了,可内心的骚动却一直延续在了当事者身上。小说的叙事处理如同一个象征,但它却精妙地虚拟了一场精神漩涡,把置身其中的人的.那种不由自主、不能自拔的状态。”唐静恺则认为这篇小说在“叙述结构上和写作技巧上的创新实验,别出心裁,拓展了作品的信息量,在教学秩序的有序和无序、发散性思维的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巧妙地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生活中耐人寻味之处的思考。”这都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三、“释码”:跨越“启蒙”之后的狂欢与诙谐。

现在我们来提出本文的最后一个问题:侯老师是谁?

与“南京在哪里”一样,作品文本中这些符号或信息的意义是什么?作者(也即编码者或传播者)使用这些符号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读者对编码者在作品中传达所有这些信息的理解就是释码。作品中,“南京在哪里”这个问题由一个临时代课的地理老师提出,最终问题的解决也回到他这里,那么,在文本逐一出场的知识分子人物系列中间,这个地理老师就显得举足轻重。令人感兴趣的是,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又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弱化这个人物的本来面目。小说写他的地方非常有限,倒是一开端他的出场显得突兀,这构成了文本的叙事的玄机。试看小说开端:

初二五班的地理老师病了,临时派了一个人来带课。梅雨季节,天色老是灰蒙蒙的,加上前排的日光灯又坏了,光线更加黯淡。所以自始至终大家都没怎么看清这人的面目,只是留下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似乎有点黑,有点瘦,还带点慌张,像是没什么教学经验。特别是他走路的样子,轻悄悄的,给人一种躲躲闪闪、鬼鬼祟祟的感觉,像是做了点什么亏心事或者正打算做什么亏心事。进来之后也没什,么开场白,说了句“我姓侯。”

说罢径自转过身去,将一副中国地图挂在了黑板上。等他转过身来时才又冒一句:“南京在哪里?”

为什么是由一个地理老师而非历史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在“历史”和“地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呢?按照侯老师的说法,一个词就是一个活的神秘的发酵体。只要死死逮住不放,它就会一而二、二而三地生发、裂变,生发和裂变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来。他说,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知识群落自身都是一个系统,此系统与彼系统相联系,一个连着另一个,另一个又连着另另一个以致无穷无尽。所谓学习就是从一个被控信息流环路向一个较为广泛事件领域的延伸,并依靠这延伸和规定这一系统的可理解性标准的密码来理解这个世界……“南京在哪里”,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地理问题,但是奇怪的是,年轻的学生们无以为答,而对这个地理问题的探讨是沿着一条历史线索进行的,随着“金陵”与“秦淮河”两个历史层面因素的展开,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就自然转化为一个历史问题。

这个人在“不经意之间”提出的一个问题,掀起了大波,在周遭一切秩序日益混乱之际,他却安然自处,大谈所谓围棋棋理:“想过没有,如果把几个棋盘拼接起来,那会怎么样?不断地拼接起来,那会怎么样呢?”这又似乎透露出作者的思想痕迹,看似漫无边际,却是处处契合。一直到这个叙事阶段,他的生命态度与境界都着实让人期待。但是,转眼间我们又变得无比惶惑与失望,并且不得不再次向一种荒诞的现实低头。在校方的压力之下(或者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他把学生们研究的专题加以合并。“将选题两两合并,合并,合并,再合并……经过多次合并,问题逐渐萎缩,萎缩,再萎缩。渐渐的,又回到民康和李小红这里来了”。在经过他的合并之后,我们回到了文本叙事的起点:“南京在哪里”。这事一完,他就又不声不响地缩回到他的小屋里去了。仍然不怎么跟人来往,仍然只是和历史小陈老师在一起下棋。

从上面这些情节可知,“南京在哪里”,这个看似无理而简单的问题却显示出他的敏锐与独到。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那些追求真知的青年学生的热烈响应,由此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寻找“历史”的运动。那么,到底他在文本的深层结构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不妨假设,这个事件越闹越大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时候,他却突然消失不见了。这样,他的面目就有些形迹可疑并且将引起我们持续的关注。但事实上他哪儿也不去,就躲在书房里与人下棋。他看到了“历史”的丰富意蕴及其能量,也知道围棋棋盘无限拼接的复杂前景,但是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与世无争、无关世事的,常常躲在书房里与人下棋的地理老师。

由此,我们发现小说开端对他形象的描述是恰如其分的,侯老师也由此具备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多重属性。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他可以提出“南京在哪里”的问题,引导学生求知,并充分暗示知识的可能性。但是当这种求知行为演变为一场事件,并且对现实秩序带来冲击的时候,他身上的另一种属性就自然地发挥作用。他服从于现实秩序的需要,以“合并”的手段――实际上是以一种消解历史的方法,将问题导向一个最初的出发点。“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情节在这里获取了一种因为颠覆而产生的狂欢效果。

侯老师就是作品文本的编码者,是代替作者在作品中的议程设置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和作品外的所有读者都是译码者,而只有我们才是最后的释码者。侯老师这个人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叹息,然后是随着作者一起狂欢。合并的细节再次宣告:后新时期的人们并不惮于取消“启蒙”行为的合法性。正是在这一节点上我们窥见了吕志青的叙述立场。

但是我们也无须产生历史虚无的悲观,因为文本依然是充满张力的。小说在结尾处有一个细节:提前退休的陶校长客厅里挂着一幅他自己写的横幅,上面写着:南京在哪里。这是文本最后归结的一个符号表征,这个细节是意味深长的,它似乎是要告诉我们,真正的历史永不消亡。这就在强势的现实与处于弱势的历史之间构建了一种叙事的平衡。这正是小说的高明之处。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六

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

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john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

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

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

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

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

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

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

洪堡特的语言理论浅析。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

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

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

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

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

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

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

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七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八

总之,现代的音韵研究已经十分充分了,在继续埋头故纸堆之前,我们是不先停下来做一做去伪存真的工作?这样才不至于浪费时间和精力.

当代音韵的研究更应该注重现代性,研究当今的语音对现在行文,文学创作上的作用,研究如何使文章和作品更有音律美,我觉得意义更大.

参考文献:

[1]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2]高明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

适合不知如何写音韵学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音韵学入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九

摘要:结合古代汉语教学困惑探讨的实践状况,较为深入地探讨和解析了古代汉语教学存在的困惑,包括教学方法刻板、忽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对古代汉语学习心存恐惧等等。

进一步指出了改善古代汉语教学的几点对策,希望能够加快推动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进程,能够对古代汉语教学实践发挥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关于高校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古代汉语是一门根底课、必修课,从开设至今已有60多年。

在这60多年里,古代汉语不断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学好其他言语课程的根底。

教员把培育学生阅读古汉语著作的才能看成是本人的教学目的。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时进步和外来文化的不时涌入,人们开端注重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时学习和吸收国学典籍中的学问早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如今学习古汉语的学生根本上都是90后,他们有着很多新的思想方式和学问构造。

众所周知,教育变革的中心便是改造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定向性以及指导性,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向教师指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现往常的古代汉语教学课程中,教师们不只仅把这门学科看成是言语课程,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一门文化课程。

第一,言语从本身上讲,它本是一种文化,而绝非工具,由于这种言语能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生活观、审美观以及思想观。

比方,杨义在议论我国古代时间标志时就指出,中国人在时间上不同于西方人采用“日-月-年”,而是习气性地运用“年-月-日”来表示。

从这些方面我们就能够看出,中国人注重时间的总体性。

关于我国的古代汉语而言,其中包含了字形、词义、句法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恰恰组成了一个文化密码,只要破解了这些文化密码才干更好天文解言语。

第二,站在发作学的角度,应该把言语学习与当时的言语环境交融在一同。

关于我国的古代汉语而言,它并非是单独的一种僵化体系,而是来源于生活,一切的古代汉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它势必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

所以,当教师们在传授古代汉语时,应该把本国文化融入进来,并将古代汉语和宗教学以及哲学联络起来。

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课堂上,首先要对古籍进行解说,这是学习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论是词语、语句还是语法,都要在古籍的解说中得到理解和认识。

正如之前所说,要想学好古代汉语,就势必要将言语和文化互相联络。

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控制古代汉语字、词、句的意义,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们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神韵以及魅力,加强他们的学习兴味。

所以,教师在传授古代汉语学问的同时,十分有必要结构一个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字、词、句的解说;另一个则是对整篇文章的解析。

当教师们在对古汉语进行教学时,应该将礼制、习俗以及宗教等充沛交融进来,这样不但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够拓宽学生的学问面。

比方,在《诗经・七月》一文中写到:“七月亨葵及菽”对亨字的解释。

“亨”在此时便触及古代传统的祭奠活动,由于封建迷信,古人对大自然感到敬畏,从而对神灵感到崇拜,对众神的膜拜直接产生了古人的祭奠行为。

古代的这种祭奠过程很好地解释了亨、烹、享这三个字之间的关系。

即有神灵保佑则为“亨”;用食物献祭则为“享”,最后在对“富”字进行拆分,从而降生了“烹”字。

这三个字从字面意义上看都是一样的,之所以会这样逐步演化成现代汉字,其主要缘由还是遭到了古代祭奠文化的深远影响。

三、要树立一个言语学问系统。

言语学问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教师们应该在系统中把握语。

言,一旦将这种言语学问控制好之后,将会起到解说更明晰、更透彻的作用。

在构建这种言语学问时,应该从共时以及历时两方面动手。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源”“流”关系,“源”是指言语的源头,即古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而“流”就是指现代汉语,亦是指古汉语开展而来的流。

经过这样的演化,能够建造一个良好的言语学问体系,把握住词义在言语系统中的变化轨迹,同时也能够了解词和词之间的关系。

比方,我们如今所说的“媳妇”,为什么称之为“媳”?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就只要从“息”字的演化开端谈起了。

“媳”这个字从词源上剖析,与“息”有着亲密联络,从字面上能够了解成“已婚妇女(息),要承当生育儿女的义务,所以被称之为媳。

”从这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之所以称妻子为“媳妇”完整是站在生育角度而言的。

这样一来,我们便晓得“息”到“媳”字的演化过程了。

站在共时的角度看,汉语的系统词汇呈现网状构造,对言语系统中词和词诸元素的并列、含义、有序关系进行梳理,能够让学生愈加明白和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内涵,能够愈加直观地看出古代汉语中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四、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讨论跨学科问题。

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双方面地依照课本上的学问来融会贯通,还需求灵敏运用,需求分离当今科学开展的总趋向,与同种言语学科之间互相谐和、互动,要增强与心理学、哲学、人类学以及逻辑学之间的联络,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对人类的言语有更深层的理解,处理各种复杂的言语问题。

这种跨学科教学能够提升古代汉语教学的广度以及深度。

简而言之,古代的汉语教学具有民族性,也具有学问性。

只要这样才能够树立一套愈加有效的古代汉语教学办法。

在外来文化不时涌入我国的今天,学好古汉语文化显得火烧眉毛。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十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知识信息更多地汇集到有限的课堂中来。

多媒体技术因其灵活性、直观性、高容量性,成为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

一、与专业结合,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意义。

明确古代汉语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性质和功能,才能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首先是它的工具性,“主要集中体现在运用所学的古汉语知识进行古书的阅读方面,‘阅读’是其工具性最充分的直接体现。

这一点也正是古汉语课的工具性与现代汉语课的工具性在‘工具’使用范围上的不同表现。

现代汉语课的学习也是为了运用,但它不仅仅体现在对现代文的阅读上,它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指导人们更好地说话和写作上。

学习古代汉语则没有说和写的要求。”[1]明确古代汉语的工具性这一特点,教师才可以在教学时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与安排教学内容,加大重点难点的教学力度,保证教学效果;学生才可以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作用,并依此确定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基础性和语言性也是古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性质。

所谓基础性,是指古代汉语是学习古代文学、古代历史等课程的基础,如果不具备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就无法看懂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献内容。

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古代汉语课也是我们的基础课呢?我们不需要看很多古书,这门课程似乎与本专业没多大联系,学习起来没什么实际意义。

如果教师对课程性质和意义的讲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很正常。

笔者在讲授时,往往把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与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列举一两部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电影中的台词或场景,让他们找出里面出现的常识性错误。

如《走西口》里田青与田耀祖喝酒时,田青说:“我父亲叫田耀祖。”田耀祖说:“认识,原来他就是你的家父啊!”学生一听,马上指出:古代称呼自己的父亲是“家父”,称呼别人的父亲是“令尊”,应该说“原来他就是令尊啊”才对。

《三国演义》中有曹操吃玉米的镜头,学生纷纷指出:玉米是明朝时候从美洲引进中国的,三国时期哪里会有呢?之后,教师再明确: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古代文化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就会不犯或少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古代汉语的语言性,教师在课程一开始就要对学生明确,因为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的差别,听课时不知如何分别对待。

甚至认为古代汉语课讲过的文选,古代文学课不必再讲,古代文学课讲过的篇目,古代汉语也可略去。

笔者第一节课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讲“绪论”时,就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同一部作品,古代文学偏重文学,侧重分析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而古代汉语强调的是语言性,侧重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把握。

只有对古汉语语言性有明确的认识,对古汉语课的学习内容才能了解得更加具体,从而采取适宜的方法来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授课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积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呢?笔者认为,在授课时,古代汉语理论知识可以有选择地去讲授,不必像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讲得全面系统;应该重点介绍那些较为实用的、能够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内容。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不必拘泥于能够准确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的来龙去脉,集中体现在能够认识繁体字,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近的文言文,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很多古代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仍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讲授知识、满堂灌,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只有少数学生听讲并记笔记,课堂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为了激发非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根据近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采用的方法有:

(一)古今结合,突出古代汉语的实用性。

古今汉语是“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继承发展来的,学好古代汉语,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

笔者在给戏剧影视文学的学生讲课时,特别注意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并鼓励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遇到的语言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古代汉语很实用,离他们也并不遥远,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意义是从古代汉语沿袭或发展来的,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增强对这些词语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加深印象。

比如“奔”字,现代汉语中是“奔跑”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意义呢?从简化字的字形上我们已经看不出来了,但是一看金文中的字形,上面是人甩着胳膊走,下面三只脚表示走得很急很快,不就是奔跑吗?再如,每年的1月1日是新年的开始,我们称为“元旦”。

“元”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的是人最上面的部分即人头,由此引申出“开始”的意义。

“旦”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太阳刚从地面升起,本义“早晨”,引申出“天”的意义。

“元旦”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现代汉语的成语中还往往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通过成语和来剖析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现象,不但使古代汉语易懂易学,还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成语有比较透彻的理解,从而运用得更加准确。

例如,“唯利是图”是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常见格式,“唯”是语气词,表示单一性、排他性;“是”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利是图”就是“唯图利”,意即“只追求利益”。

成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不胫而走、星罗棋布、风餐露宿、衣锦还乡、丰衣足食、不耻下问等等。

这些成语典故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通过它们来讲古汉语语法知识,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二)与古代文化相结合,增强古代汉语的知识性。

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汉语的关系相当密切。

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曾谈到,“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

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2]“古汉语的教学虽然离不开字词解释及语言分析,但绝不应仅从语言到语言,而应将语言教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因为语言并不是孤立的。

语言中变化最显著、最迅速的是词汇,词汇中很大一部分词语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含义。”[3]笔者讲授文选时,在帮助学生扫除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之后,还适当地把某些词语与古代礼制、风俗等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古代文化内蕴,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句话中,“山陵崩”是用山陵倒塌指“太后死”,因为古人尤其是君主都忌讳“死”字,所以用“山陵崩”作为“死”的委婉说法。

这种说法,除了避讳之外,还有尊君的意思。

讲到这里,可以再继续延伸,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语言的词汇中会有所反映。

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是不能逾越的,统治阶级在某些词汇的使用上也体现出尊卑之分。

《公羊传•隐公3年》中说:“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崩、薨、卒、不禄”是一组表示“死”的同义词,但使用对象不同。

皇帝死称“崩、驾崩、山陵崩”等,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普通老百姓“死”才称“死”。

“山陵崩”这种说法更能体现出封建时代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

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字面上看是青色的衣衫,其实可以进一步与唐代的官服颜色联系起来讲解。

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

因为八九品的官员地位低,后来又借“青衫”指失意的官员。

如此分析,就将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化结合到一起。

这种综合、系统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讲授古代汉语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古代书面语言中生疏的字词、抽象的语法规律很容易让学生们望而却步、失去兴趣。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诵读、启发、设疑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多思考,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吟诵是形成并强化古汉语语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诵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常用词的意义和各种句式的特点,提高古代汉语的语言感知能力。

笔者在讲授文选时,大多选择故事情节生动、韵律突出、各类语言现象相对集中的经典作品来讲解。

且每讲一篇文章,都要请学生诵读部分段落,并拿朱熹对读书的要求来勉励他们:“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诵读时,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在诵读中领会文意,之后再串讲,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所谓“不悱不愤,不启不发”,教师如果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巧妙地设计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解《鞌之战》“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中的“及”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古汉语中“及”有哪些用法?明确是作动词“到”和连词“和”后,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在文中如何解释才合情合理呢?若作动词“到”讲,解张中了几箭?若作连词“和”讲,中了几箭?这样提问并启发,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归纳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讲语法部分的“名词用如动词”时,如何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名词在句中用如动词是教学的难点。

笔者给学生列举出二三十个句子,分成六组,引导学生在观察语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名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自己归纳总结出名词用如动词的六个条件。

讲虚词“而”时,先列举学生熟悉的文献材料,让他们自己体会“而”连接的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再进行评讲和补充。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一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汉语言文学是最能体现其意义的,该专业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传播。本文以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为基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汉语言文学在我国高校所设定的专业是属于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项。在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汉语言文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传播主体主要是教师,而接受知识的一方则主要是学生的教学方式,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汉语言文学的历史文化特征的独特性,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帮助学生了解以及掌握汉语言文学的意义。因此要基于后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的特征的同时将学习潜能激发出来,促使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时对其所表述的意义予以深度思考。

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教授与被教授的模式,其主要提倡平等的观念,打破了以往教师将教学完全把握住,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控制学习行为方法。即以“去中心”作为教学理论,其教学模式以“对话”为要点,在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回答中交流互动,建立平等对话的教学。[1]平等交流“对话”教学模式的建立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理解以及尊重的和谐教学氛围被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同时,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同样对于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视。该思想提倡将在教学中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且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其引入,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让学生爱上该专业,主动探究其深意。与此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这不仅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后现代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其进行评价,而不是以传统的应试考试分数的高低对学生进行统一定义的评价。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且独特的,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以不同的评价方法以及不同的评价尺度对学生的特点予以总结,通过针对性的评价,让其感受平等性的关注。在这样的指导下,最大限度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从全方位提高学生了解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明显、强烈。

(一)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并予以综合性考虑。

从以往的教学模式来看,其教学法多半以教学计划为依据进行教学。此方法虽然明确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汉语言文学学习难度大,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大,且理解不够透彻。此外,其教学法灵活性存在较大程度的缺乏,且实用性也不高。[2]因为以教学计划为依据进行教学是老师对课堂节奏、内容等予以掌控,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下的被动学习,研究发现,这种形式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效果较差。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所涉及的知识十分多,而且内容也比较复杂、艺术性强,学生难以识记,从而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在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并予以综合性考虑,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结合教学计划的同时,从汉语言文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辅助应用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在较好地增强学生吸收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以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中小说、诗词、散文以及曲赋等占多数,这类文学内容的专业性强,就传统的以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无法对其内容予以深刻的解析。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将开放与互动作为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有效措施,其通过以“对话”为要点,在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回答中交流互动,建立平等对话的教学。因问答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发其说出对该类问题的看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教师总结补充,对问题进行深化。这样一问一答的开放性与互动性教学模式,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

后现代教育思想是教改后新形成的教育思想,该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教育,以学生的人性化以及个性化作为中心思想,同时以对话式教育方式与提问式教育方式作为提倡点,主旨是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发,以便学习质量的提高。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突破传统型教学方式所带来的限制性,进而可以更好地把我国优秀的文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二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第八中学)。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我国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而作文教学正是这些水平提高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这是值得探索的。

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词、句、段、文的训练。对于词语我们可以开展:(1)连词成句;(2)遇景用词;(3)词语辨析;(4)品味词语;(5)成语接龙等等活动,让学生积累大量词语,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为写作打好基础。对于句子和段,我们可以开展看图说话的训练。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景让学生用一定的修辞、句式、表达方式来进行表达,由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水平。至于课堂上的小短文练笔更是可以提高学生在语言、结构安排、立意等方面的水平。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真实生动的作文素材。

中考作文其实是以记叙文为主的,四大类型: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内容。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精彩之处,抓住事物的独特之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以我手写我心。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最近的校内外活动,如,运动会、社区活动等,作为写作的素材。在这一过程中,虽然这些都是学生经历过的,但是这些经历在学生的头脑中较为模糊,缺乏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日常观察、积累的习惯。

可以通过日记方式让学生记录每天的一件小事、一处景物、一点读书观后感等。真正的写作其实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不光要让学生观察积累,还要让学生学会把积累的素材一点一滴叠加到一起,有效地组合,再进行加工,如此这般,这些素材在学生的头脑里才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写作时便会出现“文思泉涌”。

指导学生“泛读”和“精读”“边读边写”,由此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利用范文和身边作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诵读,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使学生找到榜样和信心,从而对写作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

作为间接材料,我们必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材料。以课本为例,鼓励学生多记、多背及时摘抄,分类整理,除了课本还要大量阅读经典名着,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且边读边做阅读批注辅助记忆。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放飞思想。

长期以来,由于作文教学死板,不敢创新,写作课堂中往往规定了写作的体裁、对象等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造成了学生的思维狭窄、僵化、虚假,千人一面。为此,我在上作文课时经常以课本作为写作范本,用课本中的一些文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散步》中,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如果文中的母亲、妻子、有任何一方不满意我当时的决定,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改写文章结尾。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和学生谈起他们看过的一些着名影片,一起分析里面的人物性格,引导他们从不同侧面去观察人物、看待事物,写作中学会独辟蹊径,反弹琵琶。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还是书上的间接材料都是需要再加工的,写人记事不能总是陈年旧事千篇一面,要学会变通、比较、发现和联想,陈旧僵化的作文得不到读者的青睐。

四、写作前的情境引入和初稿完成后的自我修稿。

“语文”本身承载着文化,承载着优雅,承载着美,当学生在构思时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写作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将学生带入写作佳境,如,播放一些舒缓的古典音乐、一些雅致的图片,让学生身处一定的情境中触发写作情感,感受写作的美妙。当一篇初稿完成时要指导学生先进行自我修稿。学生是写作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基础常规修改和自我品赏。此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小组互读交流、评赏精彩,以此来强化、维持学生的写作热情。

编辑郑淼。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四

摘要:“可”和“可以”都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词汇,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其语法意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助动词“可以”源于“可(助动)+以(介)”的句法结构。在“可以”的形成过程中,其句法位置、前后成分的语义关系、人类认知心理的重新分析等因素都是“可以”虚化的重要机制。“可以”早在上古时期既已凝固成词,因此探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一定难度。如果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此问题展开讨论,无论对于古代汉语研究,还是对于近现代汉语研究,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汉语语法史;可以;虚化;

“可”和“可以”都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词汇,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但是上古汉语的“可以”本来并不是独立的助动词,而是“可(助动)+以(介)”结构。在历时的发展演变中,“以”的介词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完全成为助动词“可”的后附成分。在“可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其所在的句法位置、前后成分的语义关系、人类认知心理的重新分析以及与此相关的句法关系的调整等,都是“可以”逐渐虚化的动因和机制。但是从历时文献来看,“可以”早在先秦时期既已完成了虚化,成为独立的助动词。探讨助动词“可以”形成和进一步虚化的脉络,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我们遵循词汇和语法演变的规律,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虚词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历时的分析,无论对于古代汉语研究,还是对于近现代汉语研究,都是比较有意义的事情。

(一)上古汉语的“可”和“以”

1。上古汉语的“可”是亦声字,作动词,表示同意,许可。

2。在上古汉语里,”以“作动词,意思是使用,运用。

《尚书·立政》:”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唐孔颖达疏:”王当继续从今已往立其善政,其勿用憸利之人。“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刑(形)。“《礼记·儒行》:”礼之以,和为贵。“此例《论语·学而》”以“作”用“。

(二)双音词”可以“的形成。

1。先秦时期”可“和”以“就可以连用了。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孔颖达疏:”它山远国之石,取而得之,可以为错物之用。“《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左传·庄公十年》:”(此)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应该指出,这类”np+可以+vp“句式的np并非施事主语;句中的”可“是助动词,犹今言可以;”以“是介词,但后面有时不带宾语,其作用并非引进宾语,而是提示”可以“前的主语是其后vp所表示动词的工具、方式等。这类例子”以“的逻辑宾语在”可“字之前;介词”以“后面能加”之“来复指这个逻辑宾语。《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用它来琢磨美玉。因为”以“的逻辑宾语就在前面的短语里,因此可以承前省略;代词”之“虽然没有用到,但能补出。说明这类句子中的”可“和”以“虽然并用,但依然是两个词。

2。值得注意的是,先秦时期”可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种句子可有两种分析形式:句子的表层结构形式是”vp1+可以+vp2“,其中vp1和”可以+vp2“是两个分句,这两个分句具有条件关系。仔细玩味该句,可以看出,其中的”vp1“和”可以+vp2“两个分句都有自己的逻辑主语,而且二者的逻辑主语往往相同。例如上文《论语·宪问》:”见利思义……亦可以为成人矣。“句子大意是:如果一个人见到利益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难时愿献出生命,相隔很久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那么他就可以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了。因此这种”vp1+可以+vp2“的结构,其深层语义结构是:”np+vp1,np+可以+vp2“,但在这个复句中,两个分句的np都被省略了,因为这两个假设关系的分句,其施事主语相同。若前面分句的条件成立,则后面分句所指的行为或结果也”能够“成立。其次,”可以“所处的位置恰好在”vp2“之前。根据人类认知心理,这类句中的”可以“很容易被重新分析为表示”能够“意义的助动词。不难看出,句中”以“的介词性很弱,在”以“字后面补出”之“字,就显得很勉强。此时后面的分句就可分析为”(np)可以+vp2“,介词”以“已经依附于”可“,应该说”可以“已经演变为表示可能意义的助动词了。

在先秦汉语的否定句中,”可“”以“连文,也可以这样分析。例如《左传·隐公五年》:”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其大意是:(兵家)如果不事先做好准备和防范,就不能够用兵作战。前面分句的条件如果不存在,后面分句所表示的行为或结果也应该是否定的。换言之,只有前面分句表示的条件具备了,后面分句的行为或结果才能实现。这类句子”可以“所处的句法位置及其前后成分的语义关系,为”可以“的功能调整和重新分析创造了条件。下面一例更典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启戎心。“这让我们感到,vp1的结构越复杂,”可以“凝固的程度似乎越高。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民不可无主而存,主不能无尊而立。“《左传》所谓”(宗邑和疆埸)不可以无主“与嵇康所谓”民不可无主而存,主不能无尊而立“,前例中的”可以“与后例中”可“”能“的语法意义殆无二致。据此可知,”可以“早在春秋时期已基本是一个表示可能或能够意义的助动词了。

如果说《诗经》中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句中的np属于非施事主语,”以“对”可“的依附程度还很低,那么,在”np(施事)+vp1+可以+vp2“这类句式里,”可以“处于施事主语后,其在结构和语义上对”可“的附着性就相应增强了。在”以“后添补”之“就更加勉强。这导致”以“的介词性进一步减弱。将这类句子的”可以“视为助动词,其理据性也更强。

3。上古汉语的”可以“也能出现在”np(施事)+可以+vp“句式里,”可以“所在的句子一般是单句。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左传·成公十六年》:”范文子曰:'若逞吾愿,诸侯皆叛,晋可以逞。'“这类句子的”可以“前无vp,”以“完全虚化为”可“的后附成分,此时”可以“已经完全凝固为一个词了,因此先秦时期的”可以“已是一个典型的助动词了。

总之,”可“”以“及其前后句法成分的语义关系、二者所处的句法位置、其间功能的调整、人类认知心理对语言结构的重新分析等,都是”可以“逐渐凝固为一个双音节助动词的重要动因和机制。

(三)上古汉语”可“和”可以“的语法意义。

1。”可以“凝固为助动词后,其用法与”可“基本类似,二者都是既表可能,亦表许可。

2。”可“与”可以“表许可时,都表示情理上的许可,这是两者的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主语的意义类型方面。助动词”可“的主语为受事主语,”可以“的主语则很少为受事主语。”可以“凝固之前,其主语表示工具、材料、方式、凭借等意义;它凝固之后,主语的意义类型为施事或者当事,上文所举文例皆是其证。

二、两汉至唐宋”可“和”可以“语法意义的演变。

3。唐宋时期,助动词”可“承袭了六朝时期的意义。表许可的”可“在对话中也表示委婉的祈求、规劝或建议。《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越将兵来伐,王可思之。“但是,助动词”可以“有个别表示许可或可能的用例。唐魏徵等《隋书·礼仪》:”降服大功,可以嫁女。“《敦煌变文·降魔变文》:”众口可以铄金,灾祥自然消散。“在一些用例中,表许可义多用”可“,而非”可以“。南唐静、筠二禅师编《祖堂集·洞山和尚》:”但以神会,不可以事求。“此例”不可以事求“当分析为”不可以事求(之)“。

三、余论。

1。上古汉语的助动词”可以“源于”可(助动)+介词(以)“。从句法结构变化角度看,在非施事主语后的”可以“”以“的介词性明显,后可补充”之“,提示标记”可以“前的主语是vp所表动作的工具、方式、凭借和原因等。当”可以“前为vp时,此格式可进行重新分析,这是”以“进一步虚化的机制,此时”以“已非单纯的介词,对”可“有一定的依附性。vp结构越复杂,”可以“的凝固程度越高。当”可以“前出现施事主语且施事后无vp时,”以“的介词性完全消失,说明”可以“已经凝固成词。从上述分析可知,”可以vp“到底分析为”可(以vp)“还是”(可以)vp“,有时很难判定,此时可看作”可“与”以“凝固的过渡阶段,说明”可以“还不是一个纯正的双音词。认识这一点,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现代汉语的助动词”可“和”可以“继承了古代汉语的一些重要语法意义,例如,它们都能表示许可或可能,但其用法却与古有别:”可“和”可以“在现代都能表示值得,有时用于”可+动+的(+n)“结构:

我没有什么可介绍的了,就说到这儿吧。

这个展览会可看的东西真多啊!

劳动节期间的车展倒可以看看。

现代汉语助动词”可以“除了表示可能或许可意义外,还能表示某物具有某种用途,而且都能单独回答问题:

棉花可以织布,棉籽还可以榨油。

问:你明天能再来一趟吗?答:可以。

问:我可以进来吗?答:可以。

这里仅列举了”可“和”可以“的部分功能。除此之外,现代汉语的”可“和”可以“都能作副词或连词,表示不同的意义。其副词意义有的与其动词、助动词意义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的来源及其演变很值得研究,兹不赘述。现代汉语里有很多语法现象,要探讨它们的来源,往往可以追溯到近代、甚至中古或上古汉语。

3。众所周知,汉语的虚词很多是由实词的虚化形成的。在历时发展过程中,虚词往往会向意义更虚的词类演变,这是词的意义和功能的扩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新的意义和功能产生后,旧的用法往往不会很快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在词汇意义和功能扩展的过程中,新旧意义和功能之间往往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其间会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即过渡带。这种现象一般可以从语义、句法和语用角度来分析,也能运用模糊理论和认知语言理论来解释。从汉语史来看,有的动词虚化为助动词,有的动词虚化为副词或介词等。这个虚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历史时期,一般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可以“的虚化,却是在上古时期既已完成。由于历史文献的限制,我们虽然无法将这个虚化完成的时间说得很具体。但是我们却可以根据词汇和语法演变的规律,结合人类认知规律,根据有限的资料,探讨和认识这个变化的大体脉络、演变历程及其完成虚化的大体时代。我们认为,这样的探讨对汉语史研究也是有意义的。

刁晏斌先生在探讨海峡两岸语法差异研究问题时谈到:”语法是一个系统,很多语法现象本身往往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语法的差异也有系统性,两岸诸多具体的语法差异往往可以从其上位或上上位的层次进行总结和归纳。“我们认为,系统论思想及其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汉语语法史研究。不仅海峡两岸的语法现象可以比较,不同方言区语法也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不仅相关词类可以进行比较,相同词类之中的次类之间也能够进行比较。此外,词与词之间语法意义的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同是助动词,”可“和”可以“之间同中有异,”能“、”可能“和”得“之间,”也许“与”或许“之间,也是如此。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考察和研究,必单一层面的描写更具有意义。同时,将语法研究和语音、词汇研究结合起来进行也比孤立地研究语法更有意义。因为系统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这种属性体现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层面,这也是我们从事比较语法研究的一点点感受。

注释。

(1)(1)沈玉成。左传译文[m]。北京:中华书局,:321—322。

(1)(1)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m]。北京:中华书局,:400—428。

(2)(2)(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21。

(3)(3)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65。

(1)(1)(日)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册第193号经第86页。括号中的”t04,no193,p86“,其中t代表引文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中的册数,no代表引文所在经典的经号,p代表引文所在的页码。

(1)(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333—338。

(1)(1)康振栋。中古汉语里否定词前”初"的意义和用法归属[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52。

(2)(2)刁晏斌。海峡两岸趋向动词的用法差异及相关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9(2):106。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五

根据笔者的观察,内容单一、形式固化的体育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参与运动兴趣不高,意愿不强,体育运动的多元化功能也无从体现。为此,学校要重视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以我校实际为例,每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以下内容。

1.入场律动(6分42秒):其作用是调整队形,使学生迅速从静止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2.七彩阳光分组游戏(8分32秒):这是反映学校精神面貌的大型集体活动,学生用短绳、长绳、板球、橡皮筋、毽子、沙包等小型器械按班级开展活动,可以鼓舞人心,增强凝聚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

3.韵律操(4分26秒):韵律操是一项激情、健康和经典的时尚运动。它以律动的基本要领为核心,以身体协调为基础,吸收、融合了多种现代优秀的艺术元素编创而成,是包含了强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兴体育娱乐活动。既丰富了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活,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继承和发扬了体育精神。

4.跑操(3分15秒):其作用是增强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展现学生的青春与活力。

二、缓解学习压力。

体育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知识难度、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心理负担。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压力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大多数家长往往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的影响,在课余时间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与兴趣班,没有考虑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这些压力无法通过正确的途径得到释放时,极易导致小学生出现压抑、烦躁继而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阳光体育运动既保证了学生每天的活动量,增强了学生体质,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压力释放的合理出口,一举两得。

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

现代社会,锻炼成为时尚,健康也被作为个人财富。想通过一周三节体育课培养自主锻炼能力与终身体育意识显然远远不够。学校体育教师如能及时正确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对终身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影响,并适时地传授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必将提升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阳光体育活动都以韵律操、健美操、跑步、武术等形式展开,很多学校根据本校和学生身心发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调整过后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更加符合本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体质水平等实际情况,对增强本校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校,固应有良好运动习惯;学生出校,亦应能促进社会运动风气。”阳光体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基层学校更应该在阳光体育运动组织上多动脑筋,设计出更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的活动项目,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六

1、改善校园物质条件,形成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住校生,他们整天奔波于教室、宿舍、图书馆、实训室等场所,校园的内部环境与他们息息相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校园的规划设计、建筑物的风格特色以及教学设施的配备等手段营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场景。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大投入,改善校园的物质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校园的整洁和优美,感受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体验建筑的现代与舒适。同时学校还要增加文体活动设施,配足教育教学设备,形成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它可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进取的精神状态,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营造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确如此,学校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校园的文化氛围体现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句标语、一个横幅等方面。真正优美的校园环境,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环境,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职业院校更应给予学生关爱、重视和引导,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氛围。如在校园建筑、主干道的命名上要仔细斟酌,体现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每栋楼的楼道应设置格言警句、每个班级的板报要有启发意义、学校的电子大屏幕上也要不断更新“心情物语”等内容,让学生时时刻刻都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上得到积极的暗示;学校的文化长廊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上需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眼球,教会学生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如何排解心理上的困惑和疑虑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就是在软环境上下工夫,在细节上仔细谋划,让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无声的教诲,从而端正自己的日常行为,并学会进行心理调节,增强心理品质。

二、笃厚的校园精神能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1、弘扬校风传统,凝练育人文化。校风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高度凝练,它是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恪守的准则。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广泛宣传自己的校风、教风、学风等传统,突出职业特色,引导学生崇技尚能、实践创新。如可以发挥橱窗、展板、标语牌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校风、学风等,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地方都能见到关于校风传统的宣传标语,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的精神食粮;经常开展校情校史教育,邀请杰出校友到校进行励志演讲,彰显学校的办学成绩,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凝练深刻的育人文化。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深刻领会校风的内涵,牢固树立爱校、尊师、重教、乐学的思想,并在日常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2、尊重学生人格,和谐师生关系。校园的精神文化还体现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氛围等方面,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只有当师生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时,学生才能对教师言听计从,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职校生在中学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入职校后在心理上更需要得到老师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用朋友式的爱心和诚心来对待学生,以情感人、以情教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就会首先想到找老师或朋友倾诉,并学会自己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其心理负担便会随之减轻,心理也会变得更加阳光和健康。

三、完善的.制度规范能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校园制度常常以规定、措施、决定等形式出现,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它主要是指学校和班级教育中的领导体制、管理模式、教学规范、活动组织形式以及各项规章等。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它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和特色亮点。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规范学校的教学秩序,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使学生充满自信,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从而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1、严格学校管理制度,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约束性的条款,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限制性和规范性。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自我约束力较差,叛逆心理较强,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做出违纪甚至违法事件。因此学校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将“冰冷”的制度转变为学校的内在文化,逐步让学生接受和认可,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会激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

2、组织校园文体活动,以制度的形式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具有愉悦性情、培养兴趣、增长才艺等作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心,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文体活动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渴望得到尊重,更渴望获得成功,因此职业院校要采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来综合评价学生,并用制度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职业技能节、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采用学分制的方法激励学生每学期都参加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具体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统筹规划,如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努力办好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以一系列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展现自我,克服怯懦和自卑心理;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技能比武、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组织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四、小结。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它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中创造和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整洁的校园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优良的校风传统、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特征;完善的学校制度、多彩的校园生活等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校园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茁壮成长。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七

综上所述,要打好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基础,阅读的量是相当大的。面对如此浩瀚的典籍,应如何阅读呢?方法有两个,一是细水长流,持之以恒。要有计划地选定一批书,在一定的期限内,每天拨出一部分时间,坚持不懈地读下去。二是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阅读古代作品和有关文献资料,必须区别博览和精读,不能平均使用力量,重要的书籍要多下工夫仔细读、反复读,一般的可以采取浏览的方法略观大概。一个研究对象,总有少数几种重点书籍,如《诗经》,历代注释著作,少说也有几百种,但真正重要的、代表一个时期的研究水平和成果的,不过《毛诗正义》、《诗集传》、《诗毛氏传疏》、《诗三家义集疏》等几种,研究时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重点书上。博览也很重要,许多与研究的点有关的面上知识必须了解,就可以采取博览方式,博览的面要广些,但可以读得快一些、粗一些,中间遇到有与研究对象关系密切的问题则须仔细推敲。“精读”有助于增强读书能力,进而获得具体的学间知识,“博览”便于扩大知识面,为有时研究某一问题提供搜寻资料的线索。

读诗,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文学中的文学,正宗中的正宗,这不仅是因为诗歌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还因为其他文学体裁莫不受到诗歌的巨大影响,具有“诗化”的特征。如骄文这一体裁正是诗与非诗交叉的产物,处处表现出结构形式的诗化和表述语言的诗化,甚至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著作里也有着诗歌抒情韵味的闪光。可以说形象性、情感性、音乐性广泛地体现在诗歌和一切非诗的作品中。强调读诗,还有一层意思,即强调吟诵。这是因为搞古代文学研究一定要有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文学文本的解读不同子科学文本.相当大的程度要靠感悟。在诗歌研究方法中,理论、视角都是第二义的,第一义是感悟,有感悟,尤其是有个性化的感悟,不论从任何视角切人,都能有所创获,而没有感悟,视角、理论都是死的。感悟能力从何而来,一靠来自天分的灵性,部分则要靠吟诵与背诵。吟诵是古典诗歌研究的第一步,没有吟诵的工夫就进人不了古诗研究的殿堂,在吟诵间所获得的,超乎文字之外的独特感觉,是个性化研究的前提。

总而言之,为了加强自己文学艺术的修养,培养和提高研究古代文学和写作古代文学论文的能力,读书,多读书,用正确的方法有计划地读书,是为无数人的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古代汉语基础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中学阶段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兴趣是激发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的动力,对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是比较活泼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只有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有了兴趣,才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来,这样的情况下学习的效果才能更加的良好。对激发学生的兴趣的措施来说,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多样的,我们有着很多的选择,比如在上课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讲一讲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理解,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书是需要一定的准备的,学生能够自主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特点,这对于他们兴趣的激发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了一定的学习之后,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应的活动可以有,展开辩论赛,设置一个合乎于这个年龄阶段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不同的观点,进行观点的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体味汉语言文化的博大;展开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古诗词的韵味中体会汉语言文学的悠长。通过各种积极活动的展开,初中学生乐意参与其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我们的教学过程来说将会有着极大的帮助,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最终有益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

在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方法单调以及教师的专业的素质有待提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中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对于教学模式守旧的现象,在实际的教学规程中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上课的方式单点,往往只是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自己一个人在教师上讲,初中学生在下面听,缺乏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学生的节奏完由教师来掌控,这样的情况产生的问题就是随着课堂的继续,学生往往会产生比较厌烦的心态,他们对学习过程中掌握新知识的乐趣也逐渐丧失,自主的学习意识不能够得到激发,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效率低下,难以使自己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观这样的现象,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这样初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才能够得到提升,学生愿意学,愿意主动学,学习的效果就有了保证。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初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是来帮助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一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出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保证课堂的良好的氛围,这样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定是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的。教学方式的单一问题一直是影响教学成果的一个关键,能否采取好积极的措施来改变这样的问题就决定着能否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中对于课文的讲解多是每句进行讲解,这样的话不免显得冗长耗费时间,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这样的状况。新课程的改革理念在不断地渗透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我们在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合适的措施来改观这样的现状,汉语的博大精深更加适合于各种各样的教学,我们可以采取各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比如让学生进行讲课,学生讲我们进行相应补充,甚至于采用各种各样的故事来生动的教学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进入到了现代化的教学过程。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在课堂上起到积极的效果,因为多媒体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课本上文字性的描述以一种直观的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出来,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往往可以让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使他们能够将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观教学方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对于我们的社会的发展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作为中学的教师,我们应该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教好学生,传承好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跟随着新的教学思想,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汉语言文学,为我们的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应该做的贡献,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好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孜孜不断地努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