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精选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3:03:21 页码:10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精选20篇)
2023-11-20 13:03:21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一个交代,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检视。审视过去的得失,将它们融入到写一篇完美总结的思考和表达中。总结是提升自我的必经之路,一起来看看吧;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一

实验一直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很多知识的获取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认知,而实验的实施离不开科学仪器,但实验室里的器材太精细化,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创建贴近学生生活的“私人实验室”。文中举例阐述利用生活用品进行构建私人实验室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

“私人实验室”生活用品科学教学教学难点。

新课标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活力,它对实验探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农村中学由于条件限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资源又相对滞后,因此还存在着说实验、讲实验的现象。况且学生对实验室里提供的实验器材兴趣并不是很浓厚。《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英国著名学者托马斯?赫胥黎也指出:“假如科学教育要取得最好效果的话,它必须是生活实际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才是最真实的,学生才会用得得心应手,才能受学生的欢迎。这种情况下,生活用品就闯入了我们的教学视野。为此我们科学教师,应利用妙用生活用品,构建“私人实验室”,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所谓的“私人实验室”,是指服务于教学,可以是学生创建,也可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建,它来源于生活而自制、整合的一切仪器设备与实验资源。因此教师本身不仅对学校的实验资源要有充分的了解,更要能自己积极动手,利用日常的器具,生活的资源,和学生一起开发符合自己个性的实验资源,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意识到,只要利用生活用品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问题、困惑引入教学过程,这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家朱正元教授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说的就是要注意利用生活用品。学生学科学开始都非常感兴趣,觉得好玩,一段时间后,一些学生会对科学失去兴趣,长期下去一些学生甚至会失去学习科学的信心.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而生活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生动的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开发与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就地取材,转变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比如我们可以用废旧易拉罐,用来制作、观察小孔成像;利用废旧的小药瓶、平面镜和小玻璃珠制作显微镜;利用班级的盆景来说明土壤的基本特点和对植物成长的影响;利用指甲剪,就可以把杠杆、压强、摩擦以及钢铁的防锈联系起来;利用激光笔可以作为光学实验的光源;利用老花眼镜可以作为凸透镜,近视眼镜可以作为凹透镜;利用鸡蛋做成不倒翁;可用废镜子做万花筒;利用厨房中的醋,来演示一些反应变化。用废旧的牙膏皮可以作浮沉条件实验;用收音机的电位器可以作滑动变阻器……通过这些生活资源,不仅弥补了课程资源的不足,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

二、“私人实验室”,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科学教师要主动关注和留心身边的生活世界,只要教师有意与留心,就可在许多日常器具中,找到实验的资源。学生只要看到这种教学资源,肯定会有一种亲切感,从而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难为可贵的是,有些生活用品用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有很大的功效。他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指点迷津,为科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比如在学习“摩擦力”时,虽然老师借助了实验室的实验小车和弹簧测力计来演示,可是学生对于摩擦力的方向还是一头雾水。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笤帚来在黑板上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摩擦力的方向原来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也就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通过这个生活例子的探究,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就能有更深的理解,而且还能用学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三、“私人实验室”,探究能力的“兴奋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存放着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火药’”。而这个“火药”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明白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后,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就会得到有效的激活。

比如学习《蜗牛》这一课前,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带蜗牛到课堂中来研究,我顺势问学生:你们最想了解蜗牛的那些方面?由于学生的兴奋点很高,他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蜗牛是怎样爬行的?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探究热情也高涨起来。由于这些生活资源是生活中常见的,因此使学生对科学有一种亲切感,真正领悟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实验、肯于动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然,要构建好“私人实验室”,在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有一双慧眼。这双慧眼要时刻贯穿在生活中。我们每每看到一个生活物品,第一感觉应该想:它利用了哪些科学知识点,可以用来做哪方面的资源。

2、要有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就是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一旦学生的欲望被点燃,探究起来肯定是顺心应手。

总之,科学教学要从生活出发,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用品出发,在具体的事物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在课程资源建设中,要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也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文明成果,以开放的目光去省视周围的一切事物,以开放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课程资源的建设途径。唯有如此,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会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二

为了更好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大力推进双方科研合作,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本着“全面合作、优势互补、平等协商、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双方就加强合作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问题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的目的与内容。

双方愿意在乙方所在单位共同建立满足甲方实践教学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相对稳定的实践教育基地,并在应用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特色教材建设、基地教学与管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指导、合作共建专业硕士点、培训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双赢。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在实习开始前1个月向乙方提供实习计划(包括实习学生人数、实习专业、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及实习要求等)。

2.实习期间,甲方指导教师协助乙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组织纪律、道德诚信、安全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和管理,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乙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3.按甲方有关规定,给予甲方聘任的企业指导教师(企业导师)指导费500元/月。(每年8月份至12月份)。

4.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有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参加的实习工作研讨会,并对优秀实践教育基地进行表彰。

5.有计划地接受乙方员工的.进修、培训,并在收费上予以优惠。利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优势,为乙方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6.优先推荐本校毕业生供乙方选聘。

三、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每年接受甲方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个学生实习。并根据甲方实习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甲方共同制定实习安排方案(要求)。

2.按照甲方实习教学要求,为甲方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场所,提供实习岗位与轮岗实习的机会。

3.选派专人参加实习管理工作,安排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企业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对甲方本科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撰写给予指导。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给予甲方实习学生生活补贴。

5.为甲方实习学生及实习驻点教师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保障甲方实习学生及实习驻点教师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食宿安全。

6.优先选聘甲方毕业生。

四、协议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从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至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止。

五、协议变更。

本协议的变更必须由合作双方协商,并以书面形式确定。合作双方因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本协议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可以解除本协议。合作双方因履行本协议而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解决。

六、其它内容可另起协议补充。

七、本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八、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三

近年来,随着双休日的实施,青少年学生在社区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如何积极开发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共同营造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教育问题。经协商,大桥道小学和大直沽街决定开展学校社区共建活动,现制定协议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社区地域优势,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社区、居委会互动为网络,主管机关为支撑,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参与为依托的校社共建新格局。

二、工作制度。

召开会议,交流共建情况,研究存在问题,部署新的工作,互通情况。

1、社区和学校双方互动结为共建学习型社区友好对子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书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书。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彼此的联系交流,主动承担各自的责任义务,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共建活动必须有利于学校和社区的文明建设,有利于切实有效地服务社会居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

3、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内容包括:敬老助残、社区公益劳动、社会调查活动、精神文明宣传等等。在组织学生参加活动中做好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评价。

4、志愿服务活动形式:

(1)以双休日假日小队的分散活动和暑假、寒假等集中行动相结合,深入社区开展定点服务;社区负责对学生在假日活动中的行为规范进行评价,并选择其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反馈给学校。

5、社区负责协调、组织、支持和帮助学校志愿者开展活动,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同时,社区努力创造条件,便于学生们更多地接触居民、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适应时代,提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6、社区做好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协调工作,加强小区内学生的法制教育。

7、社区做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纽带,定期了解小区内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需求,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工作。

8、协议书一式两份,由签约双方各执一份。以上协议,大桥道小学和大直沽街将共同遵守。

学校:新泰市石莱镇中心小学负责人(签字)。

社区:新泰市石莱镇石城社区负责人(签字)。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四

根据规范要求,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能就是监测分析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因此一般监测站都配备有功能齐全的分析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过程中耗用大量化学试剂,包括众多有毒试剂以及分析过程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排出的`废液和废渣,若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垃圾箱中,将会污染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群健康,此类问题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作者:邢子金齐乃倩作者单位:邹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刊名:煤矿现代化英文刊名:coalminemodernization年,卷(期):2009“”(4)分类号:x5关键词: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五

根据规范要求,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能就是监测分析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因此一般监测站都配备有功能齐全的分析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过程中耗用大量化学试剂,包括众多有毒试剂以及分析过程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排出的`废液和废渣,若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垃圾箱中,将会污染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群健康,此类问题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作者:邢子金齐乃倩作者单位:邹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刊名:煤矿现代化英文刊名:coalminemodernization年,卷(期):“”(4)分类号:x5关键词: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六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典型的系统论下的语言学理论,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michaelhalliday、jamesmartin、christianmatthiessen、bronislawmalinowski等人所创立。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属于一种偏向于认知语言学范畴的流派,提倡采用系统化、结构功能导向、隐喻学等视角来审视特定语言的产生、流变过程。总起来看,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内涵包括这样几点:

1.1语言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认知行为。

韩礼德等人在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时候,语言学领域最为著名的另一种流派是认知语言学,也被称为社会认知语言学,它认为语言本身不是形式主义语言学讲的那种“客观存在”,而是偏向于一种人的主观认知、人的主观价值判断的能力。受这种理论启发,系统功能语言学更进一步,认为语言本身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能力,而是特定社会环境、特定语境下人的一种主观感知、主观认知的交际行为。当代语言学家认为“语义”是主观与客观二者的结合,我们在认识语义时不可避免地要对认知主体的主观看法加以探究。因此,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到了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主观看法就构成了一种“背景性知识”———或者说叫做“系统功能”。

1.2理解特定语言的语义最为根本的方法在于准确把握“隐喻学”

正如系统功能语言学所讲的,由于语言本身更多地是主体主观认知、主观感知的一种交际符号或者说行为方式,而不同语境、不同共同体环境中的人们往往对于特定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态度和立场,这就显示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也就是学者们所讲的“隐喻学”,而此处的“隐喻”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对人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影响,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对此,马力诺夫斯基在调查土著居民语言变迁规律的时候曾经指出,我们如果要充分了解土著人语言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到土著人当时的语境中去寻找答案,这种语言发生的语境就是一种“隐喻”。

1.3语言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化构建。

在语言学上,很多学者对于语言的功能进行过多种多样的实证化研究。到了韩礼德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这里,他们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指的是一种相对抽象化的能力,代表着认知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语言归纳的能力水平;人际功能代表的是主体开展社会交际的一种功能;语篇功能则指向更广泛的信息传播、理论构建、模型构建等内容。因此对于特定的语言符号的构建(比如说茶文化体系的理论化构建)来讲,要采取一种结构功能的系统化步骤进行。

2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茶文化自成体系、自成流派,具有浓厚的东方闲情逸致、宗教哲学色彩,但是在理论构建上相对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引入的东方茶文化只是引入了其物质文化,对于茶文化的精神文化则没有引进,所以在茶文化界一直存在着“西方人只是把茶当成一种饮料”,却“没有把茶当成一种信仰文化”来看待。基于这种现实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因循着一定的步骤将我国传统和当代形成的优秀茶文化总结为一个有机理论体系,来向世界宣讲。对此,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这方面给了我们这样两个启示:

2.1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采取系统化步骤。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语言学的时候采用的哲学思维是“系统论思维”,它将语言学划分为“语境”、“语义学”、“词汇语法学”这样三种层次,最抽象的层次是语境的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理论,这种系统化的思维对于我们构建新的茶文化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是基于文化层次结构理论还是传统的系统论又或者是任何一种理论,中华茶文化的理论体系构建都要用一种系统化的步骤来进行,实现一种体系化的构建。

2.2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重视人本主义的导向。

我国茶文化本身带有明显的世俗主义人本的关怀,无论是茶文化的宗教理念属性还是其物质功效和社会交际上的礼俗要求,带有的都是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关怀。系统功能语言学尽管属于一种语言理论,但是这种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一样,将人视为是语言的基本目的和价值理性所在,并且“高度重视作为社会个体成员的人在认知发展和语言交际中所发挥的支配作用和能动作用”。因此,在对待茶文化理论构建过程时,要重视那些茶文化精神所器重的人格修养、君子之风的把握。这一点其实在教育界、语言界都是一种重要的共识性主张,例如说我国当前高校中的德育课程、选修课程等都开始重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借助于各种茶文化的平台和节日来向学生灌输传统社会的一些美德,十分有助于提升人本主义的社会化进程。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七

摘要:本文首先就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进行说明,并就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进行阐释,最后对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够促进当前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和我国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涵维度在于:语言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认知行为;理解特定语言的语义最为根本的方法在于准确把握“隐喻学”;语言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化构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于茶文化理论构建的启示意义在于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采取系统化步骤、茶文化理论的构建要重视人本主义的导向。茶文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措施可以尝试文化结构功能导向的构建策略、互文性构建策略。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八

[摘要]实验一直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很多知识的获取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认知,而实验的实施离不开科学仪器,但实验室里的器材太精细化,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创建贴近学生生活的“私人实验室”。文中举例阐述利用生活用品进行构建私人实验室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私人实验室”生活用品科学教学教学难点。

新课标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活力,它对实验探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农村中学由于条件限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资源又相对滞后,因此还存在着说实验、讲实验的现象。况且学生对实验室里提供的实验器材兴趣并不是很浓厚。《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英国著名学者托马斯・赫胥黎也指出:“假如科学教育要取得最好效果的话,它必须是生活实际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才是最真实的,学生才会用得得心应手,才能受学生的欢迎。这种情况下,生活用品就闯入了我们的教学视野。为此我们科学教师,应利用妙用生活用品,构建“私人实验室”,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所谓的“私人实验室”,是指服务于教学,可以是学生创建,也可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创建,它来源于生活而自制、整合的一切仪器设备与实验资源。因此教师本身不仅对学校的实验资源要有充分的了解,更要能自己积极动手,利用日常的器具,生活的资源,和学生一起开发符合自己个性的实验资源,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意识到,只要利用生活用品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问题、困惑引入教学过程,这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就地取材,构建“私人实验室”

教育家朱正元教授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说的就是要注意利用生活用品。学生学科学开始都非常感兴趣,觉得好玩,一段时间后,一些学生会对科学失去兴趣,长期下去一些学生甚至会失去学习科学的信心.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而生活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生动的`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开发与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就地取材,转变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比如我们可以用废旧易拉罐,用来制作、观察小孔成像;利用废旧的小药瓶、平面镜和小玻璃珠制作显微镜;利用班级的盆景来说明土壤的基本特点和对植物成长的影响;利用指甲剪,就可以把杠杆、压强、摩擦以及钢铁的防锈联系起来;利用激光笔可以作为光学实验的光源;利用老花眼镜可以作为凸透镜,近视眼镜可以作为凹透镜;利用鸡蛋做成不倒翁;可用废镜子做万花筒;利用厨房中的醋,来演示一些反应变化。用废旧的牙膏皮可以作浮沉条件实验;用收音机的电位器可以作滑动变阻器……通过这些生活资源,不仅弥补了课程资源的不足,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

二、“私人实验室”,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科学教师要主动关注和留心身边的生活世界,只要教师有意与留心,就可在许多日常器具中,找到实验的资源。学生只要看到这种教学资源,肯定会有一种亲切感,从而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难为可贵的是,有些生活用品用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有很大的功效。他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指点迷津,为科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比如在学习“摩擦力”时,虽然老师借助了实验室的实验小车和弹簧测力计来演示,可是学生对于摩擦力的方向还是一头雾水。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笤帚来在黑板上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摩擦力的方向原来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也就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通过这个生活例子的探究,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就能有更深的理解,而且还能用学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三、“私人实验室”,探究能力的“兴奋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存放着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火药’”。而这个“火药”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明白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后,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就会得到有效的激活。

比如学习《蜗牛》这一课前,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带蜗牛到课堂中来研究,我顺势问学生:你们最想了解蜗牛的那些方面?由于学生的兴奋点很高,他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蜗牛是怎样爬行的?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探究热情也高涨起来。由于这些生活资源是生活中常见的,因此使学生对科学有一种亲切感,真正领悟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实验、肯于动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然,要构建好“私人实验室”,在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有一双慧眼。这双慧眼要时刻贯穿在生活中。我们每每看到一个生活物品,第一感觉应该想:它利用了哪些科学知识点,可以用来做哪方面的资源。

2、要有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就是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一旦学生的欲望被点燃,探究起来肯定是顺心应手。

总之,科学教学要从生活出发,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用品出发,在具体的事物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在课程资源建设中,要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也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文明成果,以开放的目光去省视周围的一切事物,以开放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课程资源的建设途径。唯有如此,学生所学的知识才会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九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作为现代化科技发展的产物,以其多资源、多功能、多模式,带给学生和教师的是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质的转变,它为实现外语教学的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一个跨越式的理想平台。

如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合理构建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满足教改新模式的要求,以及如何提高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教学应用的绩效,仍是广大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应探讨的问题。

二、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的`内涵。

所谓语言教学环境是指语言学习中语言出现和使用的具体环境。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所提供的不是现有教学资源简单的数字化处理,不是简单的语言课程的网络化学习,而是教师、学生、实验室资源的有机架构,是三者相统一的“三位一体”化的教学环境。衡量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优劣的标准,是学生在这个所提供的环境中,多大比例的时间在进行语言的练习交流,多大程度地实现了自身的有效学习。

因此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不断满足语言教学的需求,逼近语言教学的理想环境。语言教学的理想环境可以分为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和教师教学的理想环境。其中语言学习的理想环境是基础,它决定了语言教学的理想环境。语言教学的理想环境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获得语言知识的良好手段;二是有语言练习和语言实践的良好条件或环境。

鉴于语言学习过程的特殊性,教学环境的优与劣,直接影响到外语学习的教学效果。而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所能提供的是将各种可用资源数字化重组,并通过最合理的方式创建语言学习的综合性的、开放性的、实践性的实验教学环境,使外语的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全面开放。

三、实验室教学环境的构建。

1.教学环境的构建原则。

(1)创新性原则。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开放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自己摸索与实践,给教学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摸索的空间。教师应该积极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实践性原则。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重在提供学生自主语言实践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主进行语言实践掌握的有力途径。学生在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中广泛涉猎语言素材,利用实验室所提供的资源,摒弃被动学习的劣根性,真正受益于数字化语言教学。

(3)综合性原则。一个实用性强的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不仅应该综合多方位的学习资源库与系统使用功能,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同时也需要教师与实验室负责人员的有效利用与配合。在不断发展、扩充学习资源的同时,完善教学资源的软件与硬件的综合建设,多类型、多层次的实施途径是确保实验室得以发挥价值的重要保证。

2.教学环境的系统功能。

(1)创造仿真的人机对话模式。语言教学系统的技术和功能的突破点是在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上。创造出模拟真人间一对一交流的人机对话模式,对外语学习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2)构造语言教学信息资源库。局限于课本的外语学习实用性有限,因此搭建标准化语言学习资源平台,对外语的教学可以起到推进性的作用。虽然,全国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外语教学资源库,但是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独立性,导致外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自成体系,资源共享难。而数字化语言系统应该将现有的教学资源汇总、整合、完善,平等地开放给学生使用,使学生自主地接触到多方位的学习信息,这样才是真正服务于语言教学。

(3)完善语言教学管理功能。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为学生利用教学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但是应该考虑到并非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觉性,因此设定在规定的时间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系统应具备教学管理与控制功能。

3.教学环境的外设营造。

(1)单位实验室的容量控制。按照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单个实验室或单个实验教学班级的规模应该是越小越好,但是对于一般的高校而言,语言室的教学环境不仅仅面向的是专业外语教学使用,更多的是公共外语的教学任务。同时,过小的实验室规模势必造成教育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建议可将单位语言教学环境中容纳学生的数量控制在36位至48位之间。

(2)实验室的音响设施。在语音实验室授课或上课,势必会长时间佩戴耳机,佩带耳机时间过长,势必会造成一定的不适感,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因此一套中等音质质量的外置扬声器是语言教学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非听力的课程中,可以适当地使用实验室的扬声器,缓解教师、学生的听觉疲劳,有助于调节课堂氛围。

(3)实验室的照明控制。研究表明自然光对视觉敏感度效果最好,语言实验室室内的照明设备基本上都使用荧光灯。由于上课时学生主要阅读显示器上的文字,所以要考虑过强的环境照明是否会造成显示器图文显示反差降低,影响阅读效果。

(4)实验室的保洁问题。语言教学设备由多个教学班级轮流使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必然造成学生端的外接设备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鉴于此,对语言实验室的定期保洁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能给学生营造出干净的学习环境,还能防范污染对实验设备的损伤。

四、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应用绩效的探究。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有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应用能力,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师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相长。

1.应用绩效探究的目的。

评估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与效果,最基本的功用是可以促进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其意义远不仅如此。

绩效,指人们在工作场合中通过一定的活动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业绩或成果。简言之,就是目标达成的程度。绩效评估的目的,就是撇开外在的表面因素,仔细审视整个实施过程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明确目标之后,找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可以说,探究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应用绩效的目的在于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完善教学培养方案,使语言教学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更上一个台阶。

2.语言实验室应用绩效的分类。

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最直接的使用对象来看,实验室的应用绩效可以分为学生应用绩效和教师应用绩效,可以从这二个方面来综合分析数字化教学环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1)学生应用绩效。学生是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最直接的受用者。分析学生对实验室的应用绩效最能说明数字化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的应用绩效评定的前提是将同一年级同一课程的学生分成二个班级,分别在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中与传统的课堂进行受教。绩效的内容可以基本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在一个学期后进行应试成绩的考核;在一个学期后进行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核;在一个学期后进行外语综合能力的考核等。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不同的两个教学环境对学生实际教学的影响,来发现其中的差异性、优势性与可发展性。因为数字化教学仍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尚处在一个衔接与过渡的阶段,通过学生应用绩效的考核,可以发现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而不断改进,优化学生的课堂内容和学习过程。

(2)教师应用绩效。教师作为实验室的使用主导,对于实验室的实际应用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应用绩效。教师应用绩效的评定是以学生应用绩效为前提的,因为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是教师应用效果的最终体现。教师可以借鉴学生绩效的结果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等形式来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摸索改进基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平台的最适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师应该在不断摸索中成长,在不断创新中收获,在自身稳步提高的同时,为学生营造最理想的教学氛围。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3]李盛.基于数字语言实验室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对策[eb/ol].http:///ettp/?id=79.

[4]王爱国.搭建网络化语言学习环境[j].教育技术资讯,(4):55.

[5]何洪武.如何利用语言实验室来优化外语课堂教学[eb/ol].http:///ettp/?id=63.

文档为doc格式。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

甲方因实验教学需要,特向乙方定制一批教学实验设备,具体内容如下:

序号。

型号。

单价(万元)。

数量(台)。

交货期。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以上总计定制实验台_____台(套),总价______万元。

甲方于签订合同之日起_____天内,预付定金________万元,余款待乙方将货全部交给甲方并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

乙方负责安装调试;甲方应给予配合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乙方负责对甲方的使用操作人员免费进行培训;设备免费保修一年。若设备在一年之内出现质量问题,由乙方派员上门进行维修,一年后适当收取材料及工本费。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由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代表:________签字。

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

乙方代表:________签字。

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许多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都设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但是目前所开设的课程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学校的教学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教学中理论知识多于实践操作,使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网络方面的工作时,无法驾驭网络设备选型、网络设计、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应用。因此,建立网络实验室进行实训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训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目前许多高校或者职业教育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实验室练习与操作,使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动手能力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影响了教学水平,教学评估的结果与理想目标相差甚远。因此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对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此外,网络实验室实训教学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使教师不再安于现状。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能够接触到比较先进的、位于科技前沿的网络技术,也对网络理论的革新有一定的把握,教师的学科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网络实验室的实训教学,教师可以与网络设备的厂商进行技术上的沟通与交流,以此为纽带,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新的科研成果,与时俱进,使教授的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使教学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二)网络实验室实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有利于就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有扎实的知识基本功,还要有动手实践的能力,纸上谈兵的不是人才。因此,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实训,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巩固了知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与学校都明白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理论、轻实践”,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实训就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一现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中的网络环境是模拟真实的,学生们能够在这里亲手进行网络的搭建、网络的设计以及网络的调试和网络的配置,体会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这个过程,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实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是课堂教学不能比拟的。通过实训,学生在实际操作运用中了解了所学知识的原理,又积累了经验,在将来的就业中会占有一定的优势。

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标准。

现代计算机网络教学所需要的实验室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实验室了,传统计算机实验室往往只具备演示功能和验证功能,没有研究开发的功能,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现代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应当具备以下标准才能够培养现代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一)设备必须先进。理应根据当代计算机发展的最先进水平配置设备,比如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应当选择稳定而新近的产品,并且应该根据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形势进行相关设备的更新。因此,在设备配置之前,就应该事先考虑到将来的升级管理。

(二)计算机网络通讯协议以及接口要向国际标准看齐。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设备必须与国际通用的网络协议相匹配,这样做是为了和其他网络之间实现平滑连接互通。

(三)设备具有实用价值。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设备配置考虑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满足实训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网络实训过程应该本着简易化的原则,即容易安装和操作,管理方面力求不繁琐;要购置性价比较高的设备,以便充分利用其多种功能,快要淘汰的设备坚决不要选购,这样会浪费资金。

(一)网络实验的功能。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理应进行网络实验,比如网络组建和网络应用。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必须具备网络实验的功能,才能够进行实训练习。

(二)一般实验室的功能。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在一般计算机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除了重视其网络实验功能外,也应该包含一般实验室的功能,比如数据库建设的实验、编程实验等。

(三)多媒体教学功能。网络实验室需要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学用的电脑以及投影设备等,方便教师讲解设备选型、组建网络的知识,以及任务引入和任务拓扑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完全可以承载教学的整个过程,讲课以及实训都可以在此完整进行。

(四)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科研功能。现代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设备,除了教学和实训的功能,还可以为科研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所需的条件。科研的成果可以辅助实训,使实训更有价值和意义。

现代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除了具备以往实验室的演示功能和验证功能外,还应具备研究开发功能,这也是当代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培养人才的标准应当和社会需求相统一,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实训功能,基于此,可以选用在实训中模拟某个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流程及方式。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企业的管理者,根据管理的要求,教师应当担负起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的工作。在实训前,教师组织学生团队依据当今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实训方案,然后进行细致的分工,每个成员都掌握一项具体的任务,彼此分工协作。学生是实训的主体,因此实训应当围绕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展开,为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要求每个成员独立完成任务,并规定时间期限。经过这样的实训,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合作,不懂的问题可以大家进行讨论解决。这种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流程和原理,通过这样的网络设计可以达到那些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哪些技术的改造等问题。通过实训,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社会具体运用的环节实现了有效的衔接,大大提高了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效率。教师应当做的是,及时进行评估和总结,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师生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寻求他人以及组织的帮助。

五、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具体实训项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会应用网络调试方面的工作外,还应该练习承担网络系统的整体设计与维护任务,下面从综合布线、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相关任务,无线网络的配置和服务器的配置等方面来介绍具体的实训项目。

(一)综合布线展示。综合布线系统联系起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而且和外部的通信网络连接,是一个建筑物的基本通信设施。在实训中,首先,由老师讲解,然后老师进行现场的演示;其次,学生要了解展示台上的综合布线产品,比如各种类型的通信电缆和必须的安装工具等;第三,进行管槽安装练习,可以参照展示的模型;第四,综合布线中的链路安装练习;第五,进行故障测试;最后,进行实训的验收工作。

(二)网络交换技术的实训。为了实现信息交换和网络资源共享,连接几个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网络的技术被称作网络互连技术;而在高速网络中,这一技术就被称作“网络交换技术”。平时所说的网络交换机就是进行网络交换的设备。在对这一模块的实训中,学生小组应该先设计绘制拓扑图,教师再对图进行点评,学生再去改进,然后就是组装;在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布局上,应该考率其合理性,并按照需要添置零件,尽量使用节约资源且优质的方案。

(三)配置无线网络的实训。无线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实训中应该加强练习,了解无线网络的配置原理,在此基础上掌握技能。

(四)配置网络服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都有服务器区域,可以加以利用,进行访问权限设置等实验。

(五)拓展功能实训。可以和信息安全实验室建立相互连接,利用信息安全的相关设备,拓展网络实验室的功能,使实训更加切合实际。

六、总结。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社会所需的这方面的人才大增,因此,现代计算机网络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在保证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展具有实践意义的实训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从而使学生的就业率大大提高。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二

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要求,结合两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校际之间合作,实现开放办学,对口交流的目标。经双方协商决定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县局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合作促共赢,以交流促提升的发展思路,加大开放的力度,双方教师自主选择,自由组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二、共建目标。

1、通过交流活动的开展,提高各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教师结对帮扶,提高双方学校的教师的业务互质。

3、建立起良好的校际合作机制,以合作促发展。

三、双方协作内容及方式:

1、双方定期到结对的学校了解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活动信息,积极开展共建工作学习交流活动,帮助策划、总结、指导各自教育教学工作。

2、共建单位要深入到课堂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了解各自的教育教学的实施情况,互相交换的对彼此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落实。

3、共建单位要充分发挥优势,把结对共建的事项纳入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体系之一,积极参与共建学校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师培训、德育活动等各项工作,并在活动场所、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4、学校行政要全力支持共建活动的开展,根据各校的自身特点,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以活动促进结对工作的深入开展。

5、建立起相关的结对工作制度。

(1)会商制度。成立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共建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工作。

(2)定期交流制度。双方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观摩、组织活动,共同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

(3)资料共享制度。双方分别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协商学校共建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每次活动的相关资料双方共享。

四、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送教育局相关部门备案。

五、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补充。

六、此协议经双方单位盖章签字生效。

20___年__月__日20___年__月__日。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规模化”发展模式逐步向“重质量、重潜力”模式的转变,我国药学本科教育将从目前追求数量规模上的飞跃发展逐步向重视内涵质量建设的稳步发展过渡。未来将是药学本科专业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综合调整的重要时期。药学专业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应用性学科,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药学专业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提高药学教育的根本。

虚拟实验是指区别于实际动手实验,是通过各种仿真手段实现的仿真实验。虚拟实验主要用虚拟仪器、设备代替传统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的性能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虚拟设备”进行预测和评价,从而缩短实验操作时间和设计周期,有效降低实验成本。虚拟实验大多通过软件实现,能够减少仪器设备的损坏,还可以避免真实实验或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因此,能有效解决真实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模拟各种实验设备,使用者通过虚拟实验系统完成实验的理论设计和实践,多层次、多角度对实验设计和结果进行分析。这样既节省了实验时间,又提高了实验效率,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目前虚拟实验在学校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功能模拟实验室就是借助此虚拟技术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在一定的软、硬件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系统,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而搭建的数字化、虚拟的实验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取得类似于或优于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或训练的效果。药学专业功能模拟实验室是模拟实验室在药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应用于相关知识、业务技能、实务案例等模拟实验教学,其特点是以培养药学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学生提供数字化的实验环境、多样化的教学软件、专业化的教学师资,通过精细化的课程设计和有效组织实施以达到最佳的培训教学效果。模拟实验室仿真性、交互性及案例化的特征正是药学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药学类专业实验室的特征所在。

1药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生产实习内容无法完全保证。

根据本校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要求,本科生在大学第三学年暑期安排有药学专业的生产实习,此实习包括药厂实习和医院实习两部分,药厂实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各类制剂生产流程以及gmp的软硬件要求,医院实习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医院处方调配及点评,临床药学等工作。由于药品属于特殊管理的商品,国家对其管理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在《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只有具备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方能进行处方的调配工作。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无法从事具体的处方调配与点评工作,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因未达到相应的技术资格,仅能从事药品调配的辅助工作,不能真正独立从事药品的调剂和点评工作,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实习中学生在符合gmp要求的药品生产车间具体操作,仅对所在环境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对gmp的总体要求了解受限。

1.2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教学意识不足。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然后教师指出其操作问题,学生再改正操作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生只是简单地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而对具体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关键点、实验方法没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实验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印象不深,缺乏探究式、主动学习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模式的培养。

1.3生产实习时间有限,教学要求难以保证。

药学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包括医院的调剂、临床药学实习和药厂的制剂生产两个环节,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共设置四周时间。实习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较多,如处方调配、处方点评、临床药学、制剂生产流程、gmp要求等,学生需要轮转的科室与部门很多,在每个部门只能是“走马观花”式的待几天,并不能真正从事相应的生产操作,难以熟练掌握相应的实习内容,很难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

本研究的目标就是基于药学专业的特点,通过构建药学专业功能模拟实验室——模拟药房,增加本科生进入生产实习的“缓冲期”,将学校前期设置的以验证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与后期设置的医院、工厂等实践环节的生产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进入生产实习环节后能够尽快适应生产环境,掌握必要的实习技能,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

根据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笔者提出将“药学功能模拟实验室”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医院处方点评实践”、“医院制剂调配实践”及“gmp模拟训练”三个模块。

2.1医院处方点评实践。

临床药学已成为医院药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处方合理性审查、病案药历分析以及合理用药指导,是今后药学人才重要的就业方向之一,也是本校药学专业生产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实践教学模块的内容与形式如下。

该实验室配有3——4台可联网的计算机,用于点评处方时相关信息的查询;投影机及幕布,用于处方及相关信息的展示;独立的药师咨询室和全程录播系统,用于角色扮演“用药咨询”的全过程以及回放录像逐段点评此过程中药师和患者的行为。

首先,教师收集2—3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处方,带领学生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对处方格式的要求,仔细分析教学用处方格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处方中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是否完整,各部分内容书写是否规范,有无缺项。第二,组织学生针对处方正文部分的内容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分析处方的合理性及错误所在,重点是全面考虑药物联合应用时的利弊,然后在课堂上组织汇报和交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综合点评。第三,在对处方分析点评的基础上,选定一个处方,由教师告诉学生与该处方配套的患者病案资料。由学生或教师扮演病人,学生扮演临床药师,模拟“寻病问药”的现场,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用药的咨询与服务,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回放用药咨询过程的录像,逐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评价。这样不仅可以综合检验学生的药学专业知识,还可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2.2医院制剂调配实践。

此环节是药学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中必须掌握的技能,然而实习单位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学生仅能完成药品调配的辅助工作,“四査十对”无法实现。因此,该模块的内容与形式如下。

该实验室配有4—5排可放置药品的货架,货架可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区域,各区域按照药品剂型、给药途径、药理作用等陈列对应的品种;药品调配台,用于处方调配流程中收方、审方、复査处方、发药及用药指导等环节的操作;30—50个典型处方,用于调配处方。

首先,教师讲解我国《处方管理办法》中有关处方的相关管理内容,如处方书写应当符合的`规则、处方调剂要求等;药品调剂室的工作制度,如处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差错登记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处方调配的流程及要求,如处方调配的六项步骤,即:收方、审查处方、配方、包装与贴标签、核对处方、发药等;药房中药品陈列的要求以及对药房环境的要求。第二,组织学生讨论处方调配过程中各环节的关键操作及注意事项,如“四査十对”的内涵,具体如何进行操作;用药指导环节的注意事项等。通过讨论使学生熟悉处方调配的各个环节。第三,在熟悉处方调配流程的基础上采用模拟演练法让学生扮演患者和窗口药师以模拟处方调配的全过程。教师在旁边观察,对发现问题最后集中指出。此环节的实践训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处方的管理要求、调配的流程,而且让学生能够真正面对面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提升其主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2.3gmp模拟训练。

gmp是药品生产环节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进行药品生产的前提条件。要求企业从原辅材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标准规范。可见,该规范在药品生产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学生进入企业仅能了解该规范的部分环节,如空气洁净度、卫生环境、硬件条件等,并不能全面掌握gmp的内容。因此,该实践模块的内容和形式如下。

该实验室配有10—20台连接服务器的电脑,服务器中装有成品gmp模拟软件。实习的学员可根据实习要求完成软件中所设置的各项任务,从而达到熟悉gmp的目的。

首先,教师讲解gmp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其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gmp涉及的组织机构、人员、卫生、物料、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模块进行关键点的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的基本要求。第二,根据gmp要求,学员的实训可分阶段完成,具体包括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gmp厂址的选择;结合产品和剂型(如注射剂、片剂、软膏剂等)进行的厂房规划和车间工艺布局;模拟空气净化系统和工艺用水制备系统;模拟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卫生管理、物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模拟具体的验证和sop的执行、操作等。每一次实训单元完成一项任务,学员完全按照软件的提示完成相应的任务。为了检验学员对实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软件中有对实训内容进行理论和模拟操作进行考核的模块。通过此环节的实训,学生可直观形象地全面掌握gmp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医药院校gmp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可大幅减少对制药企业的依赖,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为gmp培训学习开辟了新的模式。

3小结。

药学功能模拟实验室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使学习结构从“封闭”变为“开放”,最终可以使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建构”。因此,功能模拟实验室的教学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是未来药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四

甲方因实验教学需要,特向乙方定制一批教学实验设备,具体内容如下:

以上总计定制实验台_____台(套),总价______万元。

甲方于签订合同之日起_____天内,预付定金________万元,余款待乙方将货全部交给甲方并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

乙方负责安装调试;甲方应给予配合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乙方负责对甲方的使用操作人员免费进行培训;设备免费保修一年。若设备在一年之内出现质量问题,由乙方派员上门进行维修,一年后适当收取材料及工本费。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由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代表:________签字。

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

乙方代表:________签字。

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五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网络虚拟技术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实验室已不能满足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被虚拟实验室所替代已逐步成为发展潮流。本文通过对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的概述和思考,分析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的重要功能,旨在与同行交流,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实验需求。

我国中职学校在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不仅应注重中职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训,也注重中职学生自主实验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因为它是用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教学和科研场所。而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的投资相对较大、硬件设施依赖性强、运行与维护成本过高且效率不高,又由于受到实验课数、实验室的开放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中职学校的电工电子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加强对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的功能探究,对虚拟实验室建设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中职学校在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普及。虚拟实验室的本质意义就是泛指计算机系统中,集虚拟现实、数据库、虚拟仪器、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实时监控等技术为一体的虚拟实验环境,用户通过一些渠道把控制信号和参数指令发送至仿真对象或物理设备,然后把实验结果通过文档、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发给用户,满足用户通过远程服务进行实验。虚拟实验室是集internet网络技术、仪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用户只需拥有一台电脑,通过因特网就能访问这一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在web页面上挑选有关实验实现远程操纵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实验操作,另外用户还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实验数据,动态监控实验结果。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虚拟实验室的构造都是客户端在web的基础之上,运行在浏览器之中,由web服务器自动下载用户系统所需的客户端程序;随后客户端程序与现实意义的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建立一个即时通信平台并进行实验。这个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由实验设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组合而成。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实践环节成为中职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成为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职学校的实验室存在教学设备陈旧、教育资金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中职学生的需求和跟上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并且有些实验危险性大,在实验室难以开展,使中职学生难以亲眼观察实验现象及结果。随着计算机的性价比和易用性的提高,使得虚拟实验室在教学、科普教育和技术研究领域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在虚拟实验室中,实验者有逼真的感觉,他似乎是在真正的现实实验室里近距离进行现场操作。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仪器技术的结合构成了虚拟实验室实现的基础,中职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通过场景式图形界面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虚拟仪器技术与认知模拟方法的结合也赋予虚拟实验室智能化特征,通过网络中职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可以观察各实验仪器的详尽情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近年来,随着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的不断发展。虚拟实验室表现在人们可以自主地、灵活地模拟操作各种实验仪器,完成各种分析测试任务,评价实验者的操作水平与实际能力。但是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的实现和播放课件方式相似,中职学生只能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简单的浏览及实验结果曲线的动画显示。中职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没有真正动手通过实验仪器的操作而显示实验结果,而只是简单对实验数据的输入产生实验结果。

三、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的重要功能。

我国中职学校的传统电工电子实验室一般有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电路实验室和高频电路实验室等实验室。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开设基础训练课目,培养中职学生了解和使用常用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术,使中职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实验能力,加以巩固理论课中的所学的电路工作原理,进一步证明理论的准确性。中职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电路仿真软件和虚拟仪器软件组建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不仅可以解除实验教学的空间限制,还能使实验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逐步摆脱传统实验室带来的时间、地点、设备和内容等方面的束缚。所以,中职学校应注意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在基础性实验、综合型设计实验和演示型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基础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培养中职学生了解和使用常规的仪器设备,并对理论课中的所学的电路工作原理进一步验证和巩固。借助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中职学生通过一台计算机就可以熟悉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分析电路的性质,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考验中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型设计实验。

借助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进行课程设计。例如,在设计电路时,可以让中职学生先检验自己设计的电路能否符合仿真检验电路的性能要求,只有符合仿真检验电路的性能要求,才能输到protel进行电路板绘制工作,完成电路板制作、焊接与测试。从而大大节省设计时间、节约设计成本。

(三)演示性实验。

对于一些开设成本高、仪器设备复杂的教学实验只能进行演示性实验。比如调频、调幅收发机的实验就十分复杂,不仅有高频电路,也有低频电路;不仅有时域分析,也有频域分析,在传统的实验室内是难以完成综合性强的实验。因此,只有借助于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演示,才能使中职学生掌握综合性复杂实验,逐步意识到虚拟实验室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所构建的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应具备为实验教学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从而推动实验教改,替代传统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降低办学成本,助推学校健康和谐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烨,袁小平.电工类专业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s2).

[2]胡灿,朱鹏.虚拟实验室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1,(04).

[3]王永喜.虚拟实验室在远程实验教学中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六

为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市委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协议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紧紧围绕发挥党员先进性和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的目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新水平。

二、共建目标。

以凝聚党员、加强组织、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推动工作为目标,发挥双方党组织的整合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事情共商、活动共办,努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三、共建任务。

1、甲方定期到社区了解情况,开展党建工作学习交流活动,帮助策划、总结、指导社区党组织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

2、甲方应充分利用机关的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以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为重点,为社区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服务和物质支持,逐步改进和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3、甲方应督促单位在职党员,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帮扶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特长,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形式,联系社区困难户,孤老、空巢老人等。积极为帮扶对象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文体健身、经济扶助等服务。

4、甲乙双方要共同抓好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共同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区党建活动,甲方要教育引导在职党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乙方应采取适当方式了解掌握并如实反馈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

5、乙方应及时向甲方反映社情民意,积极提供社区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情况,努力营造优良的共建环境。

6、乙方要以结对共建为契机,切实加强与甲方的联系,定期上门,及时向甲方汇报社区建设的有关情况,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类资源为甲方提供服务。

7、乙方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承担起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中的相关职能,在甲方的支持和指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党校、市民素质教育学校、科普学校等各种宣传阵地的作用,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公民道德规范宣传到千家万户,着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

1、商议制度。成立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双方均应明确指定一名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主抓结对共建工作,定期召开会议,每季度一次,共同协商解决共建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工作。

2、定期交流制度。双方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观摩、组织活动,共同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

3、活动登记制度。双方分别结合本单位、本社区的实际,协商社区共建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到每次活动有签名、有记录。

五、协议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六、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社区党委乙方(盖章):___市经信委党委。

代表:代表:

20___年__月__日20___年__月__日。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七

摘要:模拟法庭是指法律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场所,是实施实训教学计划的基本物质条件。本文从模拟法庭建设必要性、建设原则、建设的内容以及采用的新技术等方面入手,强调模拟法庭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模拟法庭为培养合格的法学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法学;实验教学;模拟法庭;网络技术。

高校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载体,不仅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的发展和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实验室设备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及其管理在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模拟法庭是指法律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场所,是实施实训教学计划的基本物质条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技能训练,即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模拟法律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它还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法律多元性视角的平台,一个对现行实体法和程序法不合理之处进行批判的阵地。从特殊意义上讲,模拟法庭是指法学专业一门必修的实践课程,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司法实务操作技能为课程设置目的。因此,模拟法庭实验室的建设对于法学教学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多数模拟法庭实验室仅仅以一间普通教室简单改造而成,缺少法律严肃性和模拟真实性。

一、模拟法庭建设的必要性。

1.宏观层面的必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法学教育经历了一个发展上的“大跃进”,其突出表现就是中国有700多所学校设置了法学本科专业。21世纪以来,中国法学界针对法学教育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而且某些学校的法学院已经针对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弊端进行了自我调整,这样,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就呈现了两个趋势:一是条件优越的法学院会朝着精英化、国际化的方向规划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普通高校的法学院会针对区域定位自身的特色与人才培养规格,其中,实践导向是重中之重。因此,如果法学院要在国内法学教育序列中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要扩充法学教学的实践内涵,另一方面还要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这样,进行法庭项目建设,就具有十分明显的必要性。

2.微观层面的必要性。

从法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来看,经过近7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鲜明的“实践教学”特色,为了使得这种特色获得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的支持,就需要通过一个相对制度化与综合性的平台,将教学与科研整合起来,从而形成资源合力,继续固化与拓展法学院的实践教学特色。这样,模拟法庭项目建设,就能够发挥整合学院资源、固化与扩展法学院的特色。由此,该项目的建设就具有了微观层面的、关系到法学院未来定位和发展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二、模拟法庭建设原则。

1.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往往进行成文法知识的口头讲授,以规则注释和案件例证成为技能训练,把实习这种自我体验的方式当成实践能力的训练课程,极易造成学生原理和规则创造方法掌握不足和应用能力的严重缺失,难以达到提高学生法学理论素养的目标,不足以实现法律职业训练的目的。通过法学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具体的实验教学演练,将有助于学生明确未来工作要求,运用理论成果于法务实践,提升职业素质、知识架构和适应能力。

2.构建仿真实验环境。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保证学生参与充分的分析案件、收集证据、人际沟通、起草文书等专业训练。

3.提供师生互动平台。实验教学以学生主动式学习为基础而展开,学生学习兴趣被激活,充分利用新技术,如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实现学生与指导教师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实时无障碍沟通。

三、模拟法庭建设的主要内容。

1.模拟法庭审判庭建设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具体要求,添置国徽、审判桌椅、书记员席、原告席、被告席、旁听席、法槌和诉讼参与人员标牌,并参照正式法庭的样式摆放;配备法官服、检察官服、律师服、法警服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员服装及道具等;同时配有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供学生开庭模拟。

2.本实验室是为法学本科学生熟悉三大诉讼法实践环节的重要实习场所,法庭主要模拟各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开庭审理程序,锻炼学生法庭审判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艺术和辩论口才,同时检验学生对真实案件有关的实体法律条文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际司法审判工作的感性认识和实践适应能力。

3.本实验室还为各级人民法院来校开展普法活动或不定期为学生提供观摩审判实践进行的真实审判提供法庭设施帮助。学院的学生模拟法庭展演是学校的教学特色活动之一,不仅给法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体验法庭感受的机会,更给全校的学生提供了亲临法庭的真实感受,这对宣传法制教育、提高非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新技术在模拟法庭的.应用。

高校在模拟法庭的建设中不但要注重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更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建设实验创新体系,通过内容、形式、技术与手段创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网络状的校内外实践能力训练平台。随着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法院为了提高案件审理的效率和速度,纷纷将高科技技术应用到法庭的审理当中,法庭实现了部分虚拟或完全虚拟。这种建立在网络空间的法庭被称为电子法庭,电子法庭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法庭的审判模式。电子法庭借助于高速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化的法庭录音和记录系统、电子归档技术、自动翻译系统、360度球形摄像机等设备,可以实现在线访问,实时观看庭审。于此同时,对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电子法庭是一个全天候全地域开放的法庭,不论证人、辩护律师和当事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都能“出庭”。电子法庭是另一个优点是说有的法律文书都形成了电子文档,查询起来特别方便,律师和当事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了解案情,法官可以方便地查询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判例以供参考。

除此之外,模拟法庭的建设还应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传统法学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术的培养,忽视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利于法律系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教与学是师生共享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法律技能只能由学生在具体化、情景化的实践环境中加以掌握。实践教学不再固定判断标准和统一答案,老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海量学习资源的引导者,自主学习方案的协助者,在指导过程中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在模拟法庭建设上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通过建立讨论组、论坛、e-mail,教师可以建立博客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高校模拟法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同时也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滕丽.《法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法制与社会.2010,(4).

[2]王忠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高校法学实验教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

[3]胡.《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与素质教育》.江西社会科学.2003,(7).

[4]郭洁.《实验室建设:法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八

总览中国传统茶文化理论的构建,无论是茶圣陆羽还是任何其他人所写的茶学专著,都带有明显的碎片化、技艺化的特点,茶文化尽管分散于这些著作或者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但是没有真正上升到一种系统化的理论层面,从而在一个全球化交际的时代也就不能给国内外的受众和茶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一个整体性的中国茶文化感官的机会。对此,可以尝试以下两点策略进行构建:

在当代主流的文化管理范畴中,文化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指导理论,并且这种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比如说,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围绕着中华茶文化的结构布局可以整体上分为“形而上层次”、“形而中层次”、“形而下层次”这样三个部分,分别代表着茶文化的精神价值哲学内容、茶文化的交际内容、茶文化的物质内容等。同时基于“功能”的视角,可以尝试结合当前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比如文化创意产业、茶文化旅游产业等)积极拓展茶文化的功能,使其功能从传统的养生保健功能、社会交际功能、人生修养功能、审美功能等拓展到更为丰富的产业经济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甚至是教育德化功能、政治外交功能等方面。

3.2互文性构建策略。

互文性是当前翻译学术界和语言学术界都广泛关注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焦点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分析特定的语言和理论时,是采取系统化思维、语境化思维的一种策略,将特殊语境中的文字内容进行特殊化理解,但是外在地又结合既有的研究知识和背景知识开展跨文化交际下的比较分析,这就是一种互文性的视阈,也构成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对此,中华茶文化的理论构建应当采取开放性、互文性的思路,将中华茶道与国外一些优秀的茶文化精华(比如说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文化、美国茶文化、印度红茶文化)等开展比较构建;同时,基于我国茶文化内部的地域性和流派性都比较广泛和多元,可以尝试在中华茶文化内部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用内部的互文性和外部的互文性形成一种茶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和谐沟通和语言上的对话。

参考文献。

[1]thies,communion&discoursemarkers[ol].2005.

[2]王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79.

[3]司显柱,陶阳.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研究十年探索: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2014(5):100.

[4]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个体化研究的动因及哲学指导思想[j].现代外语(季刊),2012(4):335.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十九

广义上的茶文化泛指一切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我国,茶文化是一种十分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它深刻地与人们的生活系统结合在一起,扮演着重要的养生功能、尊礼功能、怡情功能和社会教化功能等。世界上的茶文化版图无论如何变化,中华茶文化是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一脉,在这一点上讲中华茶文化是一种出类拔萃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时期陆羽所写的《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进入到了一个理论化的发展阶段,也将茶文化的技艺层面的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复合型文化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所诞生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倡用社会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语言的发展规律,在当前这样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时代我国茶文化理论的体系化构建面临着“现代化”的命题。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方言”,如何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构建发展成为一种可以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的“现代性语言”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基于一种跨文化交际、弘扬中华茶文化、构建新的中华茶文化内涵的使命感,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引入到茶文化理论的现代性的构建中十分有利于我们提升当前的茶文化软实力。

构建实验室协议书通用篇二十

药学专业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接受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实践性教学对药学本科教学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各药学专业都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如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药剂学实验及药理学实验等,这些单元实验课程对培养药学本科生的基本动手能力非常重要。但从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及制药企业对药学本科生的反馈中得知,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操作后,并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对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没有系统的认识,仅对单一实验有印象,整体把握能力差,对知识掌握分散,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基于此,很多高校都积极改革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成效。笔者所在学院提出了药学创新实验,该课程是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学这四个基础实验模块进行科学整合,以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对于药物研发的全局观和基于学科交叉的创新观念。按照药物研发的程序进行课程设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实验,使学生体验药物研发的全过程,了解药物研发并不仅仅涉及某一门课程,一个药物从设计、研发到上市需经过多个系统性的实验,涉及多个学科。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在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实验报告提交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改革。

1.实验方案的设计。

本实验课程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名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课程方案设计及实施。在课程结束后,以组为单位提交课程的相关考核内容。与学生之前接触的基础实验模块不同,该课程为创新实验,需要学生在任课教师给定的实验题目下,自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本课程选择阿司匹林为研究对象来了解药物研发的完整流程,阿司匹林为经典的解热镇痛药,其合成、分析、制剂、药理方法等均有文献报道,且原料易得,难易程度适中。以此为教学内容方面学生能通过文献的查阅与分析,设计得到较合理的实验方案,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药物研发的全过程,实现药学创新实验的预期目标。而不会因为题目太过于创新而遇到某一知识模块无法完成,影响课程的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基于文献方法对其感兴趣的部分或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满足学生创新的需要,提高其创新意识。

在具体方案设计时,因学生并未系统地学习过文献检索,由指定任课教师先讲解中国知网(cnki)、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以及scif英文数据库的查阅方法,然后由各任课教师阶段性地布置学生查阅本单元要求的相关资料,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文献查阅的方向和重点。学生初步完成方案设计后,在指定时间段内与各负责教师讨论,任课教师就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再进一步查阅资料、完善设计方案,反复几次,最终形成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例如,任课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阿司匹林的合成路线设计时,先请学生仔细分析阿司匹林的结构,初步推测其可由水杨酸乙酰化制得,再进一步请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有机化学知识,分析该乙酰化反应适合的试剂、是否需要催化剂等,这些引导有助于学生分析判断所查阅文献的合理性,进而制订可行性较强的合成路线。待学生初步确定实验方案后,提问学生按照方案设计的反应完成后,反应体系里有哪些物质,每一步后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得到粗品后如何进一步纯化,常用的纯化方式有哪些,哪一种更适合阿司匹林,为什么?通过这些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实验设计。同时,任课教师要将药物研发的整体思路贯穿在学生的方案设计中,如提问学生合成时要投多少原料才能制得满足分析、制剂及药理部分需要的阿司匹林。由此引导学生在方案设计时要有全局观,要对合成、分析、制剂、药理的方案统筹分析,做到环环相扣,首尾兼顾,达到药学创新实验的目的。

2.实验方案的实施。

本课程教学实施前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资料的查阅与整理、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阿司匹林的合成及纯化、阿司匹林原料药的鉴别及性质考察,阿司匹林纳米乳的制备与性质研究、阿司匹林纳米乳的解热镇痛作用研究,最后进行数据处理与总结,形成实验报告。各教学模块都有指定的相关专业的任课教师负责。

每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各负责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实验模块。区别于以往的基础实验,学生需自己提交试剂购买计划,然后按照文献方法自行处理试剂,选择仪器。而在以前的实验中,这些工作均由准备室教师完成,学生接触不到。在本课程改进方案中,任课教师除按照设计方案指导学生实验外,还将仪器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的知识贯穿其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就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和数据与学生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创新性途径,如学生在进行阿司匹林的重结晶时,按照文献方法得不到纯品,任课教师引导学生从阿司匹林和其杂质的溶解度差异的角度考虑,重新尝试不同的重结晶溶剂,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得到阿司匹林纯品。又如纳米乳的制备过程中,如何得到适合的粒径、载药量及包封率的纳米乳至关重要,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实验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设计,对实验结果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意识到每个实验模块都是对下一个实验模块的保障,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而不是照着操作简单复制一遍。在遇到实验难点时,将文献与实验相互反馈,反复实践,力争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对药物研发的全局观。

3.实验报告的提交。

实验完成后,学生先将数据整理、汇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书面的实验报告。本课程在成绩评价体系方面也有所创新,评分标准涉及实验方案设计、仪器试剂的准备、实验过程的安排、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实验讨论、创新点及学生的科学作风等多方面,而且更侧重于学生对实验的思考和讨论,更注重学生对实验整体过程的把握而非实验结果。在此评分标准的基础上,本课程先给小组评分,再在小组评分的基础上给予个人差异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教学反思与评价。

经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检验,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勤于思考,通过文献和实验数据的相互反馈,不断改进,最终都顺利完成了课程学习,并撰写了总结报告。

4.1将药物研发的全局观和整体性思路引入药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

本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了解药物研发的过程以及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注意各学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相互衔接和配合。在本课程中,学生从药物研发的起点一药物合成出发,经过合成、质量分析、制剂研究,最后进行药效学实验,完整地完成了药学研究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课程的主体,通过分工合作、小组讨论的形式,自行设计方案,再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能力。经过自身实践,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药学各学科在药物研发中所处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形成了药物研发的整体概念。

4.2加强了学生对于完整药物产品开发流程的综合性认识和框架性梳理,建立起了立体的药学知识构架通过阿司匹林这个具体的药物研发项目,学生将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融会贯通,指导本课程的实验工作,再通过实验数据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有所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更加明确了学习方向,也对药学知识体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本课程具有交叉学科的优势,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药物开发需要的知识、技能、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构建了药物开发的系统构架。

4.3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及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其主动学习探索,文献查阅是这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课程将文献查阅的方法逐步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受益匪浅。另外,本课程是一门实验课,实验室动手能力是完成本课程的关键因素之所以本课程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各药学相关学科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全能型药学人才。同时,本项目的完成需要理论和实验相互支持、反馈、验证,所以课程的完成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4.4提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由于本课程的设计与以往的实验不同,没有固定的实验操作方法,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尽相同,这对任课教师的知识面、科研能力、创新思维、沟通能力、教学技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科研素质和自我修养。

4.5学生评价较好。

完成该门课程的一些小组在实验报告中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对课程的评价,如‘‘整个实验过程充满了很多小插曲,有实验失败的懊恼也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因为是第一次自己设计实验,而不再是按照实验教材,老师讲解的照搬,个人的能动性就调动了起来。其次是团队合作也很重要,我们这一组应该是三组中团队凝聚力最差的,当然作为小组负责人这一点上我也需要反思。我们组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且在药化和药剂实验上花费了很多时间,重做了很多次方面是因为操作不够熟练与规范,另一方面是实验前设计方案时考虑不周全造成的,这说明我们组在优化方案上以及操作上还需要多花些时间。科研需要脑和心,脑即动脑,心即耐心。感谢学院提供了一次这么好的机会给我们进行科研训练。”“通过讨论、查阅文献、制定方案到实验方案的实施,提升了我们药物研发的全局观、实验方案设计能力、严谨认真、合理安排时间、冷静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我们从每一次失败的实验中认真反思、吸取教训、总结实验规律来弥补实验经验欠缺的空白。这是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课,我们提前接触以后的学习模式,积累了属于自己的实验技能。”

综上,药学创新实验这门课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药物研发的整体性思路,达到了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