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贝壳里的转会协议书通用 贝壳不同品牌转会政策(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1:13:39 页码:7
贝壳里的转会协议书通用 贝壳不同品牌转会政策(2篇)
2023-01-17 01:13:39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贝壳里的转会协议书通用一

1、自学内容

《贝壳》

2、自学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3)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重点: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难点:拟人手法的运用。

1、作者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2、品读课文,找出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

3、再次朗读课文,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1、《同步测练考》第7、8题。

一、教师预设疑、难、拓展点及解决办法。

疑点:

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解决办法

提醒学生从联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难点: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解决办法:

提醒学生从想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拓展点:

《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课外阅读欣赏席慕蓉或小思的几篇诗文。

解决办法

从作者的生平事迹,探寻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师记录新生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课堂测评

《同步测练考》9页第9至12题

贝壳里的转会协议书通用二

教材分析:

本课记叙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海边拾贝壳的情景。整篇课文语句优美,内容生动充满童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贝壳产生喜爱、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礼物(出示课件),认识它们吗?这么多美丽的贝壳,你们喜欢吗?

学生谈感受。

贝壳的家在大海,它是大海妈 妈的孩子。如果你来到海滩上,会看到许许多多色彩缤纷、形状各异的贝壳呢!课文中的一群孩子就在海滩边快乐地拾贝壳哪!想去看看吗?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拾贝壳》(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海边拾贝壳是怎样一个快乐的场景呢?请打开书读课文感受一下。

学生读文感受。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大海妈 妈每天都要做两件事情,一是退潮,还有一件就是涨潮,退潮了我们可以去海滩干什么?

学生自由谈。

2、现在老师带大家体会一下大海退潮的场面(课件视频)。

退潮了,海水哗哗地往回走,只有浪花还不忍心离开我们,不时地回过头来望,这时候,螃蟹开始在海滩上做体操了,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武将,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海螺,多有意思啊!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师适时指导、评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们的好消息引来了一群孩子,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再想想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心情。

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2、那么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文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心情?谁发现了?

学生读文回答,找出“喊着、笑着、跑着、跳着”等词体会。

3、海滩上那么多美丽的贝壳正等着小朋友去拾呢!让人想想心里都痒痒,看着就更眼馋了。这种又着急又高兴的心情谁能用读来体现?

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大海妈 妈真是慷慨,她托海滩送给我们的礼物好丰富啊!情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大海妈 妈送给我们什么礼物了,想想从哪些词句中你感受到海滩的美。

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2、谁说说大海妈 妈送给我们什么礼物了?

学生回答:贝壳 卵石

3、你觉得海滩美吗?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学生抓住“银光闪闪”、“五彩”理解。

4、海滩上的景物不但美,而且多。你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抓住“许许多多”、“挤”理解。

5、那么多卵石和贝壳,你挨我、我挤你的,海滩上可真热闹啊!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学生有感情的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海滩上的每一样东西都闪着光,挥着手跟我们打招呼呢,快让我们跟小朋友去捡贝壳吧!请大家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小朋友拾到了什么贝壳。

学生读第四自然段。

2、谁说说小朋友拾到了什么贝壳?它是什么样的?(板书:扇贝 骨扇)书中是怎么写的?

学生读第一句“啊,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骨扇,真漂亮啊!”

3、想不想看看扇贝的壳是什么样的?(出示课件)它们多像一把把打开的骨扇啊!美不美?喜欢它们吗?那就让我们运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吧!

学生读第一句话,师适时指导、评价。

4、现在老师有一个想法,如果再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去掉一些内容,请看(出示课件)两种写法,你认为怎样写更好一些呢?

学生比较两句话谈看法。

(1) 一个扇贝的壳,真漂亮啊!

(2) 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骨扇,真漂亮啊!

师小结:这样写,即使是没去过海边的小朋友也能自然联想出扇贝的样子,真是既生动又形象,这是比喻的修辞方法,今后我们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啊!

5、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段写的既有看到的内容,又有想到的内容。快睁开你的慧眼到文中读一读、找一找吧!老师有要求:在写看到的语句下画横线,想到的语句下划画浪线。

学生边读边画。

6、谁能读读哪句是写看到的?那句是些想到的?(板书:扇风)

小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在炎热的夏天里,拿着海妈 妈送给我们的扇子扇风,多凉快啊!这种感觉美不美?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出这句话。

学生读第二句“说不定是海妈 妈特意留下来,给我们扇风用的呢!”

7、现在老师想请一名同学把这段完整地读一下,要用读来展现扇贝的美丽,表达对它的喜爱。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另一位小朋友又要我们看他捡的贝壳了,想不想看啊?大家都着急了,快读读第五自然段,看他拾到了什么贝壳!同时听好老师的要求:请你像刚才那样把写看到的部分画横线,想到的画浪线。

学生边读边画。

2、谁说说这位小朋友拾到了什么贝壳?(板书:螺蛳)谁把写看到内容的句子读一读?(板书:喇叭)想到的呢?(板书:吹号)

3、小小的螺蛳壳真的那么逗人喜爱吗?想不想看看它的样子?(出示课件)它们果然像张着嘴的小喇叭啊!喜欢吗?

4、现在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个朗读比赛好不好?看谁能用读展现螺蛳壳的可爱,表达对它的喜爱。

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段,师相机指导、评价。

5、老师这还有一些贝壳,大家能不能模仿课文把它的样子写好呢?让我们试试吧!谁写得好,也就相当于捡到了那个贝壳。(出示课件)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说话练习。

(六)、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每只贝壳都是那么逗人喜爱,每只贝壳都有着美丽的故事,我们的心被喜悦盛满了,我们拾啊,捡啊,(师引读)口袋————手帕————还是————。你们舍得离开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谈感想。

2、那么多贝壳又怎能一下子拾完呢?当小作者依依不舍地离开海滩、回到家后又做了些什么呢?

3、谁愿意把第六、七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指一学生读。

(七)、情感延伸

大海是美丽的,海滩上的故事讲也讲不完。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谈感想。

四、拓展知识,总结全课

1、老师还在网上搜集到了其他贝壳的图片,想看吗?(出示课件)

学生随画面欣赏各种贝壳的图片。

2、其实贝壳的种类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在课堂上又怎能介绍得完呢?小小的贝壳就如此美丽,可以想象大自然更是丰富多彩、无比美好的。希望同学们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善于观察,利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勤于思考,把在生活中发现的美用你喜欢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也让大家享受到美和快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