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3:53:26 页码:11
最新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模板13篇)
2023-11-10 23:53:26    小编:ZTFB

总结是思维的碰撞,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写作总结前,先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或工作过程,整理出重要的信息。如果你对总结范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们交流。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一

(一)市场经济的导向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另一部分是由于家长对市场需求的一个既定认识,要求学生选择当时市场需求较大或者说所谓的终身职业的工作所需的专业,但学生本人并没有对所调整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只是盲目地跟从了家长的意愿。

但谁想在大学四年时间过后,当时所谓的热门专业是否还仍然是市场所需求呢,大批的学生去竞争着有限的岗位,出现了挤破头的现象,本就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紧张。

(二)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因对自身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找不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呈现出迷茫、从众等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导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1)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经过了数十年的苦读之后,渴求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但是据调查发现很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对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另一部分过低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不自信、自卑、优柔寡断,导致了错失良机,不能得到理想的工作。

(2)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态问题。

当代的大学生择业的心态主要趋向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留恋大城市、热衷热门行业、渴求专业对口、注意大企业忽视小企业、谋求利益高的单位、缺乏自主创业意识等。

[3]但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却往往很难实现,大学生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希望也变成了失望,而且往往与政策的导向相悖,不太正确的择业心态也导致了大学生无法找到相适宜的工作。

(3)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这是教学体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应提高综合素养,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很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把握锻炼的机会,不加入学生组织,甚至不屑于在班上担任学生干部,认为那是浪费时间且不讨好的事情,可谁知让自己失去了最好的锻炼的舞台,以至于到求职的时候即使笔试高分通过,但在面试的过程中却表现出了胆怯、不自信,无法很优异地去表现自己的才能,与好工作擦肩而过。

(三)高校就业指导许多高校对就业工作的普遍意识即为毕业生的工作,且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的学习往往都仅仅局限于大四的应届毕业生。

但这种观念却是有失偏颇的,在学生步入大学的那一天起,职业规划就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必修课程。

过早的对学生进行定位,也并不适宜学生的发展,我们听到很多的就是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自己进行规划定位,考研的、考公务员的等等,但其实大学阶段也仍处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随着这些的变化,他们的观念会发生改变,当初制定的职业规划也变得不是那么的适宜个人的发展。

(一)对市场需求及个人规划进行正确认识现在专业的培养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但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不是盲目地跟从,对市场的现在和将来有一定的了解和预测,另外自身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对所学的专业课程的了解程度也需要很深,再做好专业选择。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尽可能多的去接触社会,增强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比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福利院活动,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到法院、律所进行实习,接案子,设计的专业进入设计院、设计公司参与图纸、效果图的设计等,为以后就业提供有力的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端正择业观念,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身对社会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有足够的了解,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树立远大的理想,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献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以实现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

自我定位调适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调适观念,强调大学生在择业准备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只有充分地对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等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找到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避免迷茫、从众等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工作。

(三)健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再拘泥于统招统分政策时的模式,不能继续扮演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传递信息的角色,而应该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1)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分年级建立职业规划辅导。

由于不同年级对职业规划教育内容的需求不同,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倾向于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大三年级的学生希望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大四年级的学生更希望在个人职业素质方面能够通过一定专业性的训练有所提高,增强竞争力。

(2)丰富职业规划课程,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现今职业规划课程比较单一,不太适应市场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于是课程的多样化更加适宜市场的需求,也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职业规划的课程应该以思想道德素质、事业心和责任心、职业道德、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吃苦精神、创新能力等各方面为重心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业规划机制完善。

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可通过建立教学实习就业基地来输送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教学,通过学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完善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以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改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认识,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更有前景的发展平台,实现其人生价值。

作者:刘娜夏路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二

大学生就业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效率和质量,对于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获得的能够帮助其择业以及完成职业发展目标的综合能力,既包括大学生毕业寻求工作时候的求职能力,也包括大学生进入工作环境之后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能力。当前,导致一些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体等,其中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首先是高校因素。一方面,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受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影响,一些高校办学目标不明确,一味追求专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不高。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存在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投入力度不够、就业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其次是大学生自身因素。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奉献精神、心理素质等。但是,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往往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而相对忽视实践环节,导致综合素质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须从多层面努力。

加强实践教育。实践能力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中举足轻重。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将专业知识学习同实践能力提高相结合。为此,应创建一批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让大学生通过实习了解岗位需求、提高就业能力。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很多高校片面追求一次性就业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着眼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应高度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建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可以邀请各领域的从业人员到学校同大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从事该职业应当具备的素质,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能力。

加强职业心理健康教育。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应积极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既可以开展团体职业心理咨询,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使学生保持健康心态,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日常塑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加强就业培训指导。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技能缺失,学校应把就业培训指导做深做细。比如,积极开展就业政策介绍、面试技巧培训以及简历制作辅导等,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利用新媒体发布求职信息、求职技能等。

加强创业指导。创业指导是培养学生创业所需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应落实好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引导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三

在7月31日公布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评选活动中,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以绝对的优势上榜,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最佳雇主。

历经七年积累与升华,由权威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主办的“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评选,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雇主调查品牌。据介绍,今年的评选历时半年,受到了大学生的高度关注,参与投票人数高达21万多人。

在业内专家看来,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百度能够获得大学生的青睐并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既得益于百度为其员工所提供的广阔的工作平台、完善的创新鼓励机制、平等透明的沟通环境、宽广的个人发展空间、内容丰富的培训机制和良好的薪酬福利等种种“内因”,也与其面向高校学子们所开展的一系列就业扶持活动及举措密切相关。

专家指出,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等冲击,我国的高校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在这种局势下,百度面向高校学生提供了包括技术培训、举办各种赛事、加大招聘力度等一系列扶持措施,既为其招揽到了优秀的人才,更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值得更多企业借鉴和效仿。

促进技术分享。

将搜索引擎课程引入高校,促进技术知识的共享,是百度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所作出的一大举措。

5月初,百度面向全国高校启动了一项搜索引擎技术公益巡讲,将百度内部成熟的搜索引擎技术培训机构―――百度学院(baiduinstituteoftechnology,简称bit)的相关课程引入高校,并派出资深技术工程师出任讲师,与学子们共同分享搜索引擎领域的最新技术理念及进展。

互联网搜索引擎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与传统计算机人才不同,更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然而,目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很少有对搜索专业技术知识进行系统讲授的课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百度萌生了将公司长期积累并已形成体系的技术培训课程引入高校、与学术界分享搜索引擎领域的最新技术的想法,希望通过此举为国家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目前,这一量身为高校学生定制的免费培训课程,已经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讲,并获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百度还与清华大学联合,出版了国内首本关于“搜索引擎技术基础”的培训教材,并将其纳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体系之中。

“现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较少有对搜索专业技术知识进行系统讲授的课程,要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中国自主的搜索引擎人才,需要企业与高校的共同努力。”正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刘奕群博士所说的那样,百度在高校所开设的专业搜索课程,建立在其多年来技术及实战知识的积累之上,极具实用价值,既为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到最新技术专业知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更将推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市场应用的密切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培养实战型人才。

如果说搜索引擎技术培训及经验交流分享,提升的是高校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每年一度的“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则是百度为步入社会之前的高校学子们所搭建的一个实战平台。

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动手实践似乎一直是大学生群体的短板,这也直接影响着该群体的就业、创业表现。不少企业的招聘人员都曾经明确表示,大学生的可塑性强,但缺乏工作实践经验,从而间接加大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因此,企业更希望寻找具备实战能力的人才。

“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的设立初衷正源于此。作为中国互联网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程序开发设计赛事,“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旨在为以高校学生为主的广大程序设计爱好者搭建一个比试身手、切磋交流的平台,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他们有机会通过激烈的赛事而得到实战经验。而这些参赛选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将藉此获得进入百度公司人才库[0.922.22%]的机会,优先参与百度公司实习计划、接受技术牛人指导职业发展和全球领先的搜索引擎核心技术培训。

也正是因此,每年“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的命题,都有别于业内众多千篇一律的商业竞赛模式,加入了很多真实环境下的技术挑战元素,极富实战特色。“我们期望通过完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实战能力。”大赛命题委员会成员楼天成告诉笔者。

实际上,除了借助各种赛事的举办,来加强学子们的动手能力外,百度还通过发起一系列的实习生招聘计划,以及开设减免面试轮次的绿色通道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真正投入实践,接触到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应用。

据介绍,“实习生文化”可谓是百度内部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实习生可得到大量实践的机会,二是实习生享有充分信任、平等交流的氛围。在不少跨国大公司里,实习生一般只能从事辅助性、杂务性的工作,很难进入核心业务。但在百度,这种现象并不常见。哪怕是实习生,只要有想法,都可以说出来,甚至可以全权负责某个具体项目,而这样的实战经验,对于高校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打造创业孵化器。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创业不再是大学生的冲动和梦想,而是现实的出路。但由于学生们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资源及商业运营能力,对所在行业的了解和认知不够,很容易导致创业的失败。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商业意识和创意思维,要学会从市场的角度看待一个创业项目,从可操作性、商业模式、资源调配等诸多方面进行考量。

因此,除了致力于帮助高校学生们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外,百度还不忘充分调集各种资源,来对有志创业的青年们进行强有力的扶持。

6月25日,百度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情系e乡―――全国大学生乡村信息化创新大赛”的大学生创业活动。活动覆盖全国1200所高校超过100万的大学生,通过征集大学生对乡村信息化的创意、资助优秀的乡村网络推广项目等方式,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并同时帮助大学生创业。在这项赛事中,百度大手笔地投入了5000万元营销推广资源及最高20万元回报基金,调集百度知道、空间、百科、贴吧等多个主流产品及用户平台,并牵头引入北极光等风投资源,全方位支持、指导及帮扶大学生们进行创业。

据统计数据显示,20中国将有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而-毕业的大学生中,分别还有100万和150万人没有完成就业。而加之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业内专家评价认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各界,包括很多有责任心的企业,都在致力于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高校学生就业。而从帮助高校学子提升基础技能,到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再到全方位扶持大学生,帮助其“孵化”创业梦想,显然,百度更加深谙“授人鱼,不若授人以渔”的道理。而这也是其获评“大学生最佳雇主”称号的原因所在。

“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借鉴百度的做法,更注重帮助高校学子们通过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造福社会。”专家说。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四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还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文章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呈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是近几年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细分出来的新课题,它更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在国内外也有各种说法,各种观点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把专业性能力归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之内。在这里,我们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能够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并不断获得晋升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既然是综合能力,自然包括专业性能力。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在理工类学科以及一些前沿科学的高精端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技术人才时,专业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再考虑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比如生物科学行业、应用物理学行业、机电行业、建筑行业、医学行业等。

结构是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方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瓶颈。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可以为测量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建,本文将其结构构建如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基础性能力是普遍性的、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它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性能力是指大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全面系统掌握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校而言,既要注重大学生基础性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专业性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育人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1.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包括社会洞察力、判断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开设或加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如开设“逻辑学”“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以及某些讲授方法论的课程,在课程讲授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运用,从以知识型教学为主向以能力型教学为主转变,多引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第二,专门开设“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训练”课程要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给学生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调研并制订解决方案。如果条件具备,这些方案还可以实施或部分实施,以检验学生的方案成效。这种课程必须是讨论式的或者是开放式的,即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在评价讨论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人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石。对于高校来讲,在课堂教学上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适当采用传授知识、小组讨论、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等授课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沟通能力的提高。沟通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争辩能力、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第一,重视口头交流技能。鼓励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自信心。第二,高校要多组织各种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如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班会、信息咨询。第三,学校开设“演讲学”“逻辑学”“辩论学”等有助于提高沟通能力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沟通技巧,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

4.适应能力的培养。适应能力包括忍耐力、心理调适力、情绪调控能力、抗压力、抗挫折能力等。高校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现实,承认并正视竞争,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正确面对各种压力和挫折。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深化心理辅导的内容,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需要,分别采用面谈、心理讲座、心理测验和团体训练、就业指导选修课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第二,学校可以请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优秀毕业生作就业报告,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现状和信息,学习成功案例,转变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克服恐惧、自卑、从众等不良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提高心理承受力,打破传统意义上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就业思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就业的挑战,提高抗挫能力。第三,高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治疗室,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值班坐诊,为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提供方便。

5.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高校设置“组织管理学”这门课程,而且要配备有良好组织管理能力和丰富经验的教师,引导学生注重组织管理知识的学习。虽然组织管理能力是在一定经验的积累下动态发展的能力,但是有关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前人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的。第二,大学生个体要主动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首先,要善于抓住和把握锻炼的机会。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干部,大学生个体要主动参加干部竞选,利用干部这个平台,组织好各种活动,敢于承担责任,积极锻炼自己,提高组织管理能力,认识到任何一个职位都可能使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学习和锻炼。第三,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如果自己不是学生干部,想要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话,就要善于观察,向别人学习。当班干部组织活动时,不要漠然处之,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班干部组织好活动,并注意学习组织的方法,关注产生的效果,活动后积极进行总结。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自己组织一些活动,如一场球赛、一次郊游、寝舍之间的联谊活动等,这样,经过积极主动的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同样能得到提高。

6.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和个人成才,学校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就业发展情况。第一,要让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广播、板报,网络等宣传手段宣传何为团队精神,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以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为主题的讲座、座谈会、主题班会或专题教育活动,通过讲解、案例分析、事例展示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向大学生讲授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第二,学校和老师应该多举办一些拓展训练、创业构想、专题研讨等能发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团队,许多工作都需要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很多个体价值的体现也要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体现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在活动中使学生始终保持团队协作的激情和热情,使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内在需求。

专业性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关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途径,以往的许多研究文章都论述得非常全面和详细,本文不再赘述。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对职业道德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1.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对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课堂集管理、传道、授业、解惑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最正规的载体。学校应结合专业特色,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合理规划。定期开展职业道德讲座,注重将职业道德贯穿专业课程和实训实践课程的始末,不断加以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自己专业需要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并通过案例告诉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的危险性以及各种职业道德楷模的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从而使学生强化对自己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如在师范类的“教学论”课程中可进行师德教育,在医学类的授课过程中贯穿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教育等。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其显著特征是穿透力强、作用面广、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高等学校的相关部门可组织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观看录像,请一些职业道德标兵畅谈自己的体会,举行专题讲座,开展讨论等,积极营造浓厚的职业道德环境。在运用传统载体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占领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阵地。

3.通过行业调研和社会实践,培养职业道德。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行业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巩固学生的职业道德。通过这些社会活动,让大学生直接接触社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切身体验职业生活,使大学生自觉认识到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概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也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和定位。学校应当有效地利用这一机会,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让学生把理论上学到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规范等内容应用到实践实习中去,把职业道德理念和认识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五

内容摘要: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急剧增加。然而目前我国社会改革正处在一个攻坚期,这就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欠缺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本文主要是描述社会就业状况,以及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献计献策,以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给高校就业部门作参考。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公众话题。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何快速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何为就业能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做事、为人和求职的能力,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能力和求职能力构成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综合各个学者的观点,给就业能力作一总结: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个性等因素的综合。当然知识能力包括了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由此看出,解决就业难的根本措施就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不提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然而,大学生本身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善大学生本身的不足之处。

(一)基本能力的欠缺。目前高校教育的培养模式依然沿用了之前的方式: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很多的大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只是简单记住了书本上的知识,从根本上忽视了自身的基本能力。例如,很多拿到英语四六级证书的同学,让他们用英语同友人交流就成为了一种难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学生并不能灵活应用英语来同别人交流。第二,学生的自信心不足。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当下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不足。还有,回顾大学期间,每学期开始的时候都有好多的学生要提前回到学校准备补考,这件事也常常让人深思。大学时代,大多数学生都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思想,因此在课上玩游戏、聊天、看视频等成为了他们的习以为常的事情。事实上,及格只是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程基本常识的入门,并不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内在。大学生还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知识。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忽视了自身品质的建设。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学生还是沿用以前的标准来建设自己。当他们开始接触社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基本能力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此时,大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基本能力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所以,现代的大学生不能再用以前的标准来建设自己。

(二)转变思想观念。当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可是这依然没有引起大多数学生的警觉。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依然用陈旧的就业观念来审视自己。就业期望过高,对工资待遇和工作地点有着脱离实际的想法。大部分的学生都愿意拿着低工资在北上广生活或者回到家里,而不愿意去发展机会更多、条件艰苦的中西部工作。甚至一些学生托关系、走后门,想方设法进入国企或事业单位。综上所述,大学生们一定要转变自我的'思想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被淘汰的只能是自己。

(三)实践能力不强。当代大学生是一群生活在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了就会有好的工作找上自己或者有好的机会供自己选择。只有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的社会、企业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希望大学生一到岗位上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造成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原因综合来说有两个方面:第一,他们缺少足够多的社会锻炼的机会。第二,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和发展方向,也没有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以后将要从事的行业。

社会的迅猛发展,让社会对于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来说,只有不断进行训练和再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提高自我品质建设。在校期间,不能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要抓住每一个在外锻炼的机会来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一味地以六十分万岁来要求自己,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利用网络或者其他的手段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毕竟,这个社会拼的是知识储备量,谁懂得多,谁就有被优先选择权。偿若只是对自己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偿若在工作中遇到了相关问题而没有及时解答,这会让公司感到非常不满,甚至会直接辞退。

(二)更新就业观念。时代已经发生了变迁,社会对大学生毕业生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作为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也需要作出改变。我们眼中不能只盯着国家事业单位和国企,要放眼全社会,找到适合的工作。偏远地区、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等的工作虽然没有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待遇优厚,但是它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它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份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机会。因此,不必要再把目光全部放在国企和事业单位,试着去尝试一下自己不曾想过的工作机会,或许会有意外收获。在日常学习当中,不能仅仅学习跟专业相关的知识,一定要做到博览群书。因为现在社会需求量很小,而同时,社会供给量很大,这是造成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招聘单位不再只关注应聘人员专业知识,更会考虑应聘人员的知识储备量。就业观念不更新,基本能力不加强,就会感觉到就业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当降低自己的择业标准,先让自己找到一个平台,再根据自己的实力去择业,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三)注重社会实践。很多的学校都会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由于缺乏对职业的规划,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就是走一个过场,所以没有认真去参与到其中。等到真正面对就业的时候,才发现招聘企业不仅仅看中的是人的品德、学习成绩,他们更将目光投入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这时,大学生才会感觉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因此,现在的大学生一定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着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在参加面试的时候感觉到从容不迫。面对我国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自身一定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取,尽早给自己的职业定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并朝这个目标前行。还有,学校和企业一定要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到工作中去。这样他们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去完善自己。此外,国家一定要完善社会福利待遇,东西部差距不能过大,为大学生以后的生活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蔡云改.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才智,,21。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六

摘要:物理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教学的目标就是根据社会的用人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应该注重通过物理教学本身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善于研究的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物理教学水平。文章首先对高职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对于提高高职物理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物理教学;水平;途径。

物理是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本质挖掘的一门学科,通过物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自然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通过物理教学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模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模式有所锻炼,在适当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不仅对走入社会具有重要的帮助,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打下有利的基础。

1当前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现状。

目前,物理教学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物理教学应该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通过夯实物理基础,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高职院校片面的认为物理教学应该为专业服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给予重视。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物理教学的学时明显减少,相关的配套教材比较匮乏。对于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而言,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而相应的改进教材的编写方向,不要与本科院校采用同等教材,而是更应该考虑到实用性,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教材,由此才能够更好的发挥物理教学的优势。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基本使用的理工类本、专科的教材,不利于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物理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以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物理而言,更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在多数高职院校中实验条件较差,实验设备比较陈旧,根本无法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方法的引导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从而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缺乏这种联系,物理教学与专业学科衔接不畅,所以没有体现出物理教学的外围拓展性。在物理教学模式方面没有进行过多的改革,还是沿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在思维以及各种能力方面的开发,所以应该对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水平,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

2高职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物理教学应该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所以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该明确物理教学的本质意义,并且能够在物理教学中体现出高职办学的宗旨,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且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2)在课程结构设计方面,要善于创新教学理念,不要将思维过多的约束在传统的框架下,而是应该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教学需求的课程结构,既能够加深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课程结构设计时应该体现出选择性,设计出多层次的物理课程模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性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专业性。高职物理在课程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专业技能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系,避免与专业课程的重复,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高职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3加强高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3.1改革传统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实现实验类型由传统的验证性向设计性的转变。设计性实验是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查阅参考资料、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选用实验设备并进行探讨性分析等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迫使学生学会如何面对陌生的仪器,“逼”学生自己动手,敢于实践,真正掌握实验的精髓。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有创见,就要支持鼓励,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敢于争辩,甚至敢于否定或修改前人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2开放物理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室定期对学生开放,给他们留出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空间,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可分为两个模块,一个为基础性实验,一个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前者可以班级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后者为开放性实验。物理实验室定期对全校学生开放,设计性实验可在这段时间进行,时间由学生自己掌握,内容也可自由一些,多准备些仪器设备,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

3.3拓宽思路,完善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应取“量方法而不是量形式、重能力而不是重结果”的思路。工作重点应转为教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处理实验中的问题,自己修改和完善设计。只要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4结语。

物理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思维型和逻辑性,所以通过物理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各项素养和能力。但是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导致物理教学水平迟迟无法提升。面对这种状况,应该及时的改进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对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研究后,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模式,以此来提升物理教学水平,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七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现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较为严峻的考验。而高校辅导员作为校园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领路人,其角色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新的转变,对于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辅导员也逐渐的参与其中,成为了就业兼职人员,这就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探讨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1、就业指导课不够专业化。

相关教育者要想更好的开设就业指导课,就务必要了解当前国家就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具备过硬的理论、专业的知识与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各高校的辅导员由于工作时间较短,又存在普遍年轻的现象,大部分都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就业指导的内容一般比较单一,主要就是简单的就业政策讲解、目前就业形势分析等。因此,在指导大学生就业时,大部分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而所谓的实际操作,往往指的是单纯强调简历的制作、专升本或考研等升学的途径,这些都过于笼统,并不能很好的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划,比如,有些辅导员过于盲目的渲染和一味的对学生强调“考研”、“降低就业期望值”、“不做假简历”等,而往往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性发展和其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没有进行较为全面和更好的引导,甚至过分的渲染就业形势的严峻,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阴影,有心理负担,以致在日后的就业工作中盲目的与企业签约、毁约等等。如果没有引导好学生正确对待就业,就会造成学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2、辅导员工作繁杂,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校辅导员队伍配置一般是1:200,由此可见,辅导员需要指导教育的'学生数量过于庞大,而辅导员又处在教育工作第一线这样一个位置,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状况,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奖罚管理等等。此外,辅导员还需要进行教学和科研等其他工作,甚至还有一些党团、学生会的各项工作需要辅导员兼任。因此,辅导员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从而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3、就业指导课不受重视。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以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开展。而对其内容来讲,仅局限在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技巧的指导以及就业信息的传递等几个方面。一般由高校辅导员担任大学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而且课程多是专科第二年和本科的第三年开展,属于选修课不算学分,再加上给学生毕业前的指导很有限,因此也不被学生所重视,这就形成了毕业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就业技巧方面的指导课程,没受到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知识讲授。

1、辅导员应不断的完善自我给自己充电。

高校辅导员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把握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就业政策的新特点、新内容,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规律、实践方法和就业指导的新思路、新方法,拓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领域,以人为本,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对于就业实践工作进行不断探索。因此,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储备,时时刻刻不忘给自己充电,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高质量完成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辅助学生在择业期间做出正确的判断。

2、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定的规划。

面对部分因为没有考出理想成绩而与心中大学失之交臂的情况,辅导员应该尽心尽力的采取多样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开导工作做好基础,努力使学生振作起来,同时树立学生今后就业方向的意识,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并培养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

3、专业的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是否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是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依据。因此辅导员要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地开拓创新,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不断的开展科技竞赛、专业学习参观等等活动来刺激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4、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改善与提高。

辅导员要做好就业心理教育工作,将就业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大学生,在就业一线工作的辅导员需要积极调整思路,转变认识观念。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学生就业问题并积极对待处理,这样逐渐找到了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解决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又需要和社会就业相结合的的问题,为准毕业生建立与企业和社会必要的沟通机制,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市场需求,以便提升自身素质修养。

5、深入了解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强的个性辅导。

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以及和学生长时间的沟通交流,能够真实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性格特点、思想动态、心理变化等,并对学生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也都有一定掌握。然后又针对性的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和方法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进行客观分析问题,走出自身的认识误区,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培养大学生符合个体情况的就业技巧,从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成功率,实现顺利就业。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扩招政策的实施导致了高校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同时也间接为其造就了就业的困难。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依然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日常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可以进一步为大学生提供实时的就业理念灌输和必要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从何时来看,高校辅导员都依然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线力量,是整体完善就业系统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本人从事相关职业工作多年,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起到借鉴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八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幼儿很喜欢户外运动,喜欢变化的教学方式,喜欢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认知。”我们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效果,我们都应该进行认真的研究,努力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提升幼儿自主认知能力,培养训练技能。尤其是户外运动,幼儿教师更应巧设游戏环节,调动幼儿自主训练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

特别是跳跃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更为重要。本文结合具体活动方案详谈如何提升幼儿的跳跃技能。作为一名中班幼儿教师,当讲完《跳跳跳》一课后,我发现户外游戏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练习双脚并齐连续往前跳。因为跳跃活动能增强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以及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同时又使幼儿的耐力得到了加强。所以,我们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进一步规范双脚跳的动作要领,由易到难地创设系列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每次游戏中都能使双脚能力得到提高。

一、游戏活动一:巩固双脚并拢往前跳。

在户外活动中,我发现有好多幼儿不会双脚并齐连续往前跳。尽管教师不停地强调动作要领,同时又作出了示范动作,后来还找了几名做得好的幼儿再做示范,但他们要么双脚一前一后跳,要么边跑边跳,有的还双脚左右分开跳。我既有气又好笑,怎么这么简单的动作就不能完成呢?为了巩固幼儿双脚并拢往前跳,我想了好多办法,先是让幼儿将纸棒(旧挂历卷的)夹在双腿中间进行双脚行进跳,后来又让他们夹着自制的小沙包跳。这样一来,不但保证了幼儿做到了在跳跃时双脚并拢,而且还增强了幼儿的活动兴趣,由原来的不想跳变成了现在的“我爱跳”。

二、游戏活动二:不同方向与距离的跳跃练习。

中班幼儿应能较熟练地向不同方向双脚跳,立定跳远的距离也相应提高。为了让幼儿逐步适应方向和距离的变化,我在场地上用彩粉笔画了许多能放下幼儿双脚的几何图形,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图形的距离错落有致,让幼儿从一个图形跳到另一个图形,练习向不同方向跳跃。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幼儿仅仅是脚部在用力,并没有发挥双臂的作用。于是,我要求幼儿按教师的指令做加大距离的跳跃。比如:从原来长方形中跳到紧挨着的正方形中,现在要求跳到正方形前的半圆形里去,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梯度性变化。这样,幼儿不时地踩到图形的边沿而跳不到图形中。为此,我及时提示幼儿:“把双臂摆起来。”幼儿在跳图形的游戏情境中自然学习,并规范了双脚跳的另一个动作要领:摆动双臂。

三、游戏活动三:挑战跳跃的高度和宽度。

经过探索和练习,幼儿掌握了双脚跳的动作要领。考虑到中班幼儿有跳得高和跳得远的要求,我用废旧易拉罐做了许多小跨栏,四个一组,用胶带并排捆在一起,摆放时先是间隔近一些,然后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逐步拉大跳跃的距离,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并尝试跳过这些障碍物。在这一情景中,幼儿跳得更高、更远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四、游戏活动四:尝试以一定速度跳跃。

在活动中我又发现,虽然幼儿在跳跃的高度和宽度上得到了训练,能力也不断加强,但跳跃速度不够快。于是,我又加了一个环节:玩登山(大型玩具先登上山坡再滑下来然后跑到起跳处),先到者奖励一个小贴画,贴到额头上。由于幼儿都想得到一个漂亮的小贴画,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借助这一情景,幼儿很自然地完成了加速跳跃任务,活动情趣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这样的`系列游戏,幼儿的跳跃能力增强了,提高了活动兴趣。户外活动时,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区域活动了。比如,想玩基础跳就双腿夹棍跳,想听指令跳就跳几何图形,想增高跳就跳栏,操场上那种乱糟糟的场面不见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序的活动了。

总之,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刺激幼儿自主认知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跳跃运动是户外运动项目之一,游戏教学法适用于该类型的课堂教学。通过游戏互动,可以综合提升幼儿的跳跃技能。我们幼儿教师应不断探索幼儿教学新思路,全面达成幼儿教学目标,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九

本月围绕“神奇一线”展开各种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今天的活动也很精彩呢。

教学先从故事“我和外婆”开始,这个故事是在星期一学的,孩子们已经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他们被故事中浓浓的祖孙情而深深感动着。

当飞翔在问孩子们学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时,琨琨说:“听了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奶奶。”

齐翔程说:“听了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妈妈,妈妈对我很好。”

滢滢说:“听了这个故事感觉心里很温暖。”

轩轩说:“听了这个故事,感觉很感动,外婆爱孩子,孩子爱外婆。”

瞧,这就是故事中蕴涵的积极的教育意义。这些道理,不是老师灌输给孩子的,而是孩子们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的。

今天,飞翔对这个内容进行了再加工。先让孩子复述这个故事,然后组织孩子进行故事表演。

分配角色时,飞翔有意识地讲了一些电影表演中的专用术语,比如:演员、台词、旁白、表演、道具、角色等,是想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对电影电视也有些了解。

说完后,就邀请孩子分角色进行表演。第一遍表演飞翔先邀请了自告奋勇者,在同伴们的掌声中小演员开始表演。其他的孩子和老师一起说旁白(复述故事)。第一遍故事表演的效果并不理想。飞翔也没有直接判断演员表演得好还是坏,而是叫孩子们给演员提建议,该怎样表演更好一点,这样做不仅保护了表演者的自尊心,还让其他的'孩子明白该怎样更好地表演。结果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朋友们提出了建议。

这样,我们又邀请了第二组幼儿进行了表演,果然第二组演员的表演好了许多,飞翔也为表演者提供了道具。就这样,孩子们的表演热情增强了,表演的积极性也大多了。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的是孩子的表现与表演能力,以后这样的活动还应该在区域活动或其他的教学中继续开展。

表演完故事,我们制作了传话筒,是用两个一次性纸杯,加一条棉线做成。这个传话筒需要两个孩子合作完成。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合作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现在他们会协商共同完成任务,这是个令人开心的表现。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在中国汉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文言文尤其注重典故的运用,因而里边有很多故事内容。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文言文大有用处,主要表现为:能够促进学生主动继承古代的文化,不至于流失;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表达等。但由于当今时代,我们很少使用文言文,因而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引“活”教学思维,利用贴合学生的方式教学文言文。

一、注重诵读,激发学习兴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尤为重要。文言文虽然晦涩难懂,可是如果多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便能得到不一般的体会。尤其在初中阶段,通过诵读文言文,能够让学生得到一定的语感;能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和了解文言文的句式、词汇等;能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其中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等。为此,提升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一步,就是要注重诵读,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当然,诵读并非无目的的读,教师要做好示范和引导工作。例如:在教学长春版七年级语文《陋室铭》这一课时,教师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加深学生体会。首先,教师从网上下载优质的《陋室铭》诵读范本,让学生听范本,明确本课的读音(因文言文有些读音略有不同,有异音存在,因而范读能够辅助学生认清读音)。其次,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自主诵读,初步体会。最后,教师采用更多样的诵读方式,促进学生读出感悟。如:男女轮读的方式、小组读的方式、集体读的方式等等。多读,多想,学生自然会产生极大的学习激情,畏难情绪自然也会降低,甚至消失。

二、创设情景,带动课堂参与。

情景教学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教师可以结合文言文内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景、视频情景、音乐情景等,从而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众所周知,文言文中有很多的典故,其中的典故大多以故事为多。为此,教学中,教师不妨加工成故事情景内容,让文言文学习更具吸引力。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八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教师以情景引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邹忌,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当时与齐威王的故事流传至今。教学中,教师利用一幅图画,展示“门庭若市”的景象,让学生竞猜这个成语。由此,学生陷入图片情景中相互竞猜,很快猜出“门庭若市”。紧接着,教师故作悬疑,提问学生:同学们,你可知道门庭若市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其中有些什么故事?此时,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最后,教师再引出本课的`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这个故事。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邹忌的图片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其形象。

三、引导讨论,促进主动学习。

新课改下,教师不再是“讲书者”。很多语文教师认为,文言文对于初中生而言,难度太大,因而需要利用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清楚明白。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与灌输无差异,学生仍然是被动学,这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相背离。为此,教师要变革文言文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可以结合文言文内容,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得以参与课堂,促进其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长春版九年级语文《醉翁亭记》这一课时,教师以问题促进学生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下为教师设计的讨论题目:

1.本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2.通过学习《醉翁亭记》,你读出怎么样的欧阳修?

3.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到底“乐”些什么?

4.本篇文言文中用了很多“也”字,你认为这一虚词的运用有何效果?如果去掉呢,会怎么样?学生开始结合以上问题,主动与其他学生讨论、思考。顿时,语文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相互交换想法,思维碰撞,从而对文言文有进一步的理解。

四、巧设活动,深化学生认识。

文言文虽然枯燥,但在教学时,也可以通过设计一定的活动,让文言文学习变得生动起来,让教学变得活泼起来。通过一定的活动,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促进学生得到更为独特的体会。教师可以设计情景剧活动,让学生融入情景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将其以演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八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情景剧活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完这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创编情景剧,将故事内容展现出来。有学生扮演邹忌,有学生扮演齐王,但都需要将其特点展现出来,从而突出故事内容。果然,学生对于这样的情景剧活动颇感兴趣,都纷纷融入其中,进行创编、彩排。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增设“评比”环节,让学生表演得更投入、更卖力,其中的表现也得到肯定。在展示时,大多学生都能将邹忌的个性特色展现出来,而齐威王的当机立断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更深一步,也更乐意深入学习。总之,提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在基于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探索更多有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并加以实践,从而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文言文,最大化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维胜,胡梦娇.小组自主合作: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力的有效路径——以《公输》学习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05).

[2]张娟.让学生“动”起来不再谈“古”色变——小议文言文教学[j].学子(理论版),2015(07).

[3]周成荣.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一

摘要:

青年教师是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学的主力军,其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能力。

一、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1.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的新教学理念。

应用技术型院校是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新型大学,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让学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能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对其教学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新教学理念将取代传统的以理论传授、科学研究为主的理念。这就要求青年教师不但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社会实践应用能力。

2.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

应用技术型院校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者和训练者,不仅要具备把专业基础性知识与行业经验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还要有善于主动吸收不同学科精华以形成开放式知识结构,并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的能力。因此,要求青年教师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参与工程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以多种形式,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操作技能,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

3.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应有的实践教学能力。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更加强调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企业需求,把综合职业培养能力逐一分解到具体的课程、项目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较为规范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传授能力,又有将企业生产实际引入课堂、实施产教融合的教学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牢固掌握实践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动手技能是应用型本科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青年教师绝大一部分毕业于综合性大学,接受的是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因此,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在对教材的驾驭、课堂的调控、教育教学规律的熟练运用等方面缺乏经验。

2.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青年教师接受应用能力培训和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方面还很欠缺。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但大多数新进青年教师是应届毕业生,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动手实践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提高。青年教师从一个校园到另一个校园的经历,使青年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青年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

近些年,虽然高校教师数量增长很快,但仍然难以满足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青年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较大。他们往往是毕业就直接登上讲台,一学期上2~3门课。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新改制成功,急于在新的平台谋得一席之地,学校往往有很多超常规的举措,这些任务往往也落到新教师的肩上,使青年教师疲于应付,对于知识更新、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往往力不从心。

三、应用技术型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和先导,也是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首先是教学行为的研究者,树立起教学发展观念和教学学术的理念是为师之本。一方面,要改变拥有过硬专业知识和较高学历即能做好教学的观念。高校教师,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应当清醒意识到为人师表不仅只是学科专业知识的行家,更应是教育科学的里手。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教学水平也是学术水平,教学学术也是教师学术研究范畴和学术能力的体现,要改变单一学术内涵的认知。充分体悟大学教学具有教学任务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高深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教学发展并不是可选不可选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投入地去学习如何做好一名教师,自始至终。如果没有,那就有问题了。”青年教师要在精悉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教学技巧,做到相互融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应用技术型院校的青年教师,要提高实践技能,培养的'核心应当是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即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和新成果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应用技术型院校可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应是指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应用技术型院校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考核评价制度。综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现场操作演示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要求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指标来认定“双师型”教师身份。另外,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使考核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客观,让“双师型”教师能真正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应用技术型院校还应积极主动多形式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一些实体平台和载体,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和考核。比如,利用校内的各种实训场所和条件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组织老教师和新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促进中青年教师持久地学习技术技能;积极拓展通过企业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渠道,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培养基地、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及推广,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为教师多争取一些较长期和系统的实践技能培养机会。最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应用技术型院校可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方面向具有突出实践经历、突出实践教学和实践研究成果、突出企业技术服务成果的“双师型”教师倾斜。学校内部分配,建立有利于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或通过自修考证等多种途径制定“双师型”教师的收入分配制度。

3.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

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是帮助广大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科研关的重要举措之一。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仅要体现在理论课教学经验和方法上,还要重视青年教师实践课教学能力的提高。指导教师要对青年教师在实践技能培养、实践课程讲课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为青年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工作创造条件,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培养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通过观摩教学、教学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提高教师实践课程开发能力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洪为宝.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成长与发展调查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5(4).

[2]韩雪冰,孟宪梅,冯伟东.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6).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二

如何转变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如何让英语的学习成为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的助推器?这是我们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要探索的问题。而在认识这个问题之前,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认识到学习英语和职业发展的关系。只有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性、必要性,才有可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我认为,现今社会里,英语学习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与英语

当今中国与国际市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的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已经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自主研发等方向转变。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同样需要专业技能熟练且综合素质强的技能人才。无论是引进设备从事建设的企业,还是走出国门的跨国实业,企业的技能人才不仅是技术方面的专家,在英语方面,尤其是职业英语也要成为能手。可以说,在这个时代里,英语这一国际性的语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英语教学已作为学校提升层次和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准。

(二)岗位需求与英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定位,应该说在就业方面是具有优势的。一项调查显示,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就业率明显好于本科学生。但是,这样的就业率并不能说明我们就能解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据了解,如今,许多学生也已不再满足内地的市场需求,到境外就业已成为他们新的选择。“学生离开内地,在境外就业,专业技能没得说,缺的就是英语沟通能力。”这就是我们的毕业生不能为用人单位所接受的症结。所以,通过专门的职业英语的学习,能较快读懂机械设备、产品的说明书等相关专业材料是社会所趋,也是将成为未来学生的一种选择。

(三)职业教育与英语

对于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而言,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如何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观,如何真正把英语学习和个人发展、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职业英语的实用性强,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悉专业的英语词汇,掌握阅读职业英语的方法,有利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职业英语的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从而缩短学生进入工作角色的适应期,提升其职业空间。英语较好的毕业生体会到他们能在操作中更方便快捷,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认识到职业英语是辅助工作的有效工具。同时,自学能力的培养及对工作熟练程度的积累更好地推动了他们岗位学习、岗位发展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工作的时效性和职业竞争能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也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而这些毕业生的经历对于在校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形成了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增强了在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认识到英语教学与职业空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启发我们的思维。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结合实践,针对现状,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做适应社会竞争的实践性探索,即,英语教学要适应从教学方式向现代化职业教育方式的转变,需要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转变。

(一)教师观念———“三个转变”

首先,实现由英语学科教育观向职业的整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学科的教育观念的改变已经形成一种共识,集中体现在“一识”“二多”上。“一识”即教师认识职业教育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发展的趋势的意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反馈等,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二多”是多与校内专业教师联系,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多到企业走访,了解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收集实际工作中常用职业英语术语,注重职业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明确培养出来的学生从事该职业应具备的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做到按需施教。其次,实现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注重外化能力。在发达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十分普及。而在发展中国家,则需要加大力度发展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兴起于以人为本的时代。这项事业方兴未艾,大有可为。

(二)学生培养定位———“价值最大化”

为了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学要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能够运用职业英语完成工作任务的“实用型”人才为基准。从服务于学生的角度出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基础,培养具备一定技能的一线技工,探寻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体现,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三)加强教材建设———有效性、实用性、前瞻性

大多专业英语教材的专业性太强,学生容易有畏难情绪,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教材或编材上要着眼于满足基础英语与相关职业英语相结合的需要,实现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有机衔接,同时兼顾素质教育和个性需要。

(四)让英语成为一种辅助专业的工具

对于职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及职业空间的提升,学生在具备一定英语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多掌握职业英语,使英语成为一种辅助专业的工具,不仅便于阅读、识别,更重要的是具备英语学习的能力。英语学习能促进专业学习,而职业英语词汇广泛的使用,如词汇构成的特点及词汇翻译的技巧等,对理解职业英语文章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考评方式突出实用性原则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紧迫心情,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实需要,已经促使许多职业院校、教师开始了探索,笔者希望抛出这一话题,能有更多的人来进行有价值的探索,为未来绸缪。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论文范文如何写篇十三

随着高校扩招,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和就业能力较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和一般院校相比,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不足方面又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专业技能不足,实践经验缺乏工科院校由于受专业和课时限制,很多基础课和骨干课知识体系庞大,教师和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只是挑拣了一些重要章节进行讲解,学生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导致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成为障碍。

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进入职场的起码条件,更是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时考虑的关键因素。

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大学生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

事实上,当今绝大多数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薄弱,很多知识一知半解,缺乏深入系统了解,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再加之他们对专业技能的培训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较差,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甚至一些毕业生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理论知识内化为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工科院校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反而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根据相关的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9.9%的同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做自己的生涯规划,其他被调查者均表示只是大概了解,或者思考过但没有付诸实践;63.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人生目标,但缺乏对目标的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直接导致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漠视,致使大学生失去了一个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最好最直接的途径。

(三)人文素养缺乏,价值观念急功近利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可持续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协调发展。

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也非常注重人文素养的考量。

当今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历史文化知识缺乏、理想信念追求迷茫、生活趣味低级化、价值观念功利化;忽略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工作上拈轻怕重,缺乏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缺乏创造性、开拓性和积极务实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成为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

(一)树立“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黄炎培先生提出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理念。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就业能力开发,真正做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短期是帮助学生获得就业机会,长期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变化,职业生涯顺利发展。

(二)构建以“全面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框架模型结合usem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责任主体主要有三个,包括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专业课教学部门和用人单位部门。

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互通有无,保持信息通畅,及时准确反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况。

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框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职业发展教育、实习实践机会、个人发展规划和就业安置服务。

五个部门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贯穿于大学各个时期。

框架模型的设计充分思考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特点。

1.专业课教学部门可以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核心课程或单项能力开发模块。

培养大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课程学习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学科理解力,为未来从事本专业职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求职就业竞争中更容易获得理想的工作。

2.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平台来进行就业能力提升。

通过课程的讲授和素质拓展,促使大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市场形势和职业发展趋势,提高职业规划管理能力;对于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可以借助团体职业辅导和个体咨询,一对一进行帮扶,进行有效跟踪观测。

3.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可以进行广泛深入校企合作。

建立教学计划内外的实习、就业实训基地、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氛围,对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有初步认识;学会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

4.大学生本人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个人发展规划档案,来提高学生规划意识。

督促学生对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做出规划,职业目标越来越清晰,学习动力增强,提升他们自信心和情商。

5.通过各类招聘活动的组织、各种形式的岗位信息发布来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

(三)充分发挥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就业能力提升的热情就业能力的训练提升需要高校、企业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和积极进取。

工科院校大学生是就业能力提升的参与者、受益者,他们的进取精神直接关系到就业能力提升的实现。

我们要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从课堂走向工厂,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迷茫走向自信。

学校与企业、政府的互动交流少,较少反馈社会地方经济的需求,导致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社会不需要,社会需要的岗位高校没培养,造成人才供求的不对等。

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准确定位,合理研判,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1979年英国曾颁布了一份“能力教育宣言”。

该宣言指出,由于受传统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思想的影响,英国教育没有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学生强于具体的知识,弱于在现实社会环境中运用发挥专长的能力,这种缺陷对学生个人、社会和经济都造成了危害。

“能力教育宣言”的发布立即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呼唤并支持学校进行以强化就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高校已经普遍认同“高等教育能力教育”(hefc)的思想,到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已进行了能力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英国高校的应用和实践表明,usem就业能力模型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维护学术价值、兼具职业性来培养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就业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学科理解力、专业通用技能、自我效能感和元认知)构成了人的认知和能力,这种认知和能力必须要从个人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得到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