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范文(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22:14:22 页码:7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范文(模板8篇)
2023-11-22 22:14:22    小编:ZTFB

父母是我们的依靠和支持,他们的关爱是我们成长的力量。在写总结之前,可以先列出主要的要点和思考问题,以确保全面的总结内容。在读完这些总结范文后,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写一篇总结,将自己的成长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篇一

曾国藩一生中能够被保留下来的文字,就有2000万之多。

一个人或许能够做到一时勤奋,但是如果能将勤奋贯彻终生,是该有多么了不起!

而曾国藩就是一个将勤奋持续了一生,他笔耕不辍,时时勤勉,虽然天资不算太好,但是他足够勤奋,也不自傲,会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比如他创建了湘军,并亲自培训,以思想教育加强管控的'同时,开展技术性训练。在曾国藩的训练下,成为一只纪律严明和战斗力强的队伍,并一举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其实曾国藩的资历并不太好,甚至可以说不太聪明,他考秀才考了7次,在他23岁那年才考中了秀才。

但他的成就是值得我们恭敬仰望的,他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平定太平天国,还在文学上有所造诣,是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

读书可以明理,读史可以明智,曾国藩的经历或许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读,来践行~。

时时勤勉励,岁月不待人。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篇二

一直听闻曾国藩,一直未读曾国藩。知道这本书是通过樊登读书会知道的,本人最感兴趣地就是曾国藩从一个官场愣头青是如何转变成一个圆滑世故却又有内心操守的这么个人的。这本书相对客观地描写了曾国藩的心路历程,相比较一些厚黑学论,我更觉得这本书的论述更真实,更有温度。

现在刚毕业的年轻人,公务员基本上每个人都会面对跟曾国藩相似的情况。要不要说真话?感觉领导不对,老板不好是不是可以直接撂挑子走人,或者直接怼回去?我想你多少会在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我欣赏的是曾国藩外圆内方的处事风格,也是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本人也是脾气不好,容易发火的性格,像极了曾国藩当年刚入京时候的火爆脾气,但是他能通过不断地反省,潜移默化地变成了一个儒缓的智者,这个对我有非常大的启发。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又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岂不是在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吗?但是曾国藩通过不断地内省,以圣人的标准严格律己,性格也就逐渐地发生了改变,我想这其实就是一种逆天改命了,非常值得学习。

曾国藩一生中能够被保留下来的文字,就有2000万之多。

一个人或许能够做到一时勤奋,但是如果能将勤奋贯彻终生,是该有多么了不起!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而曾国藩就是一个将勤奋持续了一生,他笔耕不辍,时时勤勉,虽然天资不算太好,但是他足够勤奋,也不自傲,会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比如他创建了湘军,并亲自培训,以思想教育加强管控的同时,开展技术性训练。在曾国藩的训练下,成为一只纪律严明和战斗力强的队伍,并一举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其实曾国藩的资历并不太好,甚至可以说不太聪明,他考秀才考了7次,在他23岁那年才考中了秀才。但他的成就是值得我们恭敬仰望的,他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平定太平天国,还在文学上有所造诣,是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

读书可以明理,读史可以明智,曾国藩的经历或许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读,来践行。

时时勤勉励,岁月不待人。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篇三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接下来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人物侧面描写。

作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米八的个子,三十六的年龄,乌黑的头发,不胖不瘦的脸庞,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兴的时候笑成两条弯弯的月牙,高高的鼻梁,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这就是我的爸爸。我爸爸小时候学习好,字也写得漂亮,现在还非常会教育孩子呢!

岁月之船悄悄划远,记忆的空隙间留下一抹淡淡的回忆。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不稳定,忽上忽下,上课不想听讲,下课又不想写作业,敏感的爸爸观察到了这一点,他就想着各种办法教育我,让我对学习产生兴趣。

记得在一个过中秋节,爸爸带我到小花园,看到一片片树叶往下掉,爸爸捡起一片树叶对我说:“春天,树叶开始发芽;夏天树叶为人们遮荫,秋天,树叶落下来了;冬天,树叶死去。”树叶冬天死去春天活过来的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件事鼓励着我,第二次考试得了一个满分,这让我明白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很自豪,因为我有这样一个好爸爸。

自从上了六年级,那位凶巴巴的美术老师终于走了!不过,倒是调来一老头子!

他姓王,具体叫什么我也不怎么清楚。只是他让我们叫他王老师的,所以,我只知道他姓什么。

看的出来,他有五四十来岁。对于一开始,他就讲了一大堆临武话,而且大部分是临武脏话!像是讽刺我们这些“城市佬”。气死我也!

第一节美术课的上课铃“叮零零……叮零零……”的响起,因为王老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好不容易看清他的模样———唔,头发稀少,也不买瓶霸王洗洗,估计公资较少,正省钱呢!黑黝黝的脸庞上,扣了一顶书生帽,看上去,跟80年代的老人一样,赶不上时代!

不过,当第二次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抱着一堆美术本向我们教室的后门走来,我当时还真怕他骨头散架。不过,当心是多余的。只见老师脸上笑盈盈的,还说我们班的绘画水平还不错!看来老师的脾气还蛮好说。

告诉你吧,我的美术作业常常得高分,老师在“排荣榜”上每次都点我的名,别提我有多开心了!

自从这个老师上美术课,我更热爱美术了,巴不得现在马上上一节美术课呢!

龚老师是我们现在的班主任。

说龚老师温柔吧,的确是呀!龚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姐姐,每当我们犯错了,她绝不会责骂我们,而是耐心地教导我们,让我们懂得更多的道理。在吃中饭的时候,龚老师就更像是我们的大姐姐了,有些同学把菜吃完了,还有许多饭,龚老师二话不说,毫不犹豫地把菜夹给了那些同学。

说龚老师尽职吧,的确是呀!就算生病了她也会给我们上课、批改作业,不让我们的成绩下滑。虽然龚老师的肚子里已经有了一位可爱的小宝宝,但她并没有请假,而是天天来给我们上课,虽然她的喉咙已经有点沙哑,但她会尽量让我们都能听到她的声音。

龚老师也有爱玩的时候,一到大课间,她也会和我们一起玩耍。跳绳、滚铁环、走高跷……这些她都会玩,而且一玩起来,就是好几十分钟。当然龚老师也有严肃的时候,凡有同学没完成作业,那可要遭殃了,会被她狠狠地“骂”一顿,然后再被请到办公室补吃“大餐”。

这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龚老师。

我的妹妹,今年虽然3岁,可是她的个高高的,足有1米10,胖乎乎的,小小的眼睛非常有神,弯弯的眉毛像柳叶,说话就像连珠炮似的,总也说不完,人们都喜欢她。

我的妹妹不仅聪明而且非常懂事。

一天妈妈去亲戚家了。当然是爸爸哄妹妹了,可是爸爸在单位回来时喝得醉醺醺的,躺在小卧室就呼呼地睡着了。妹妹躺在大卧室也睡着了。

半夜,妹妹醒了,看看妈妈爸爸都不在身边,就哇哇大哭起来。她哭着哭着,只听见爸爸的呼噜声,此时屋里没有点灯,妹妹就顺着呼噜声摸到小屋找到了爸爸,她看见爸爸呼呼大睡。也没有招呼爸爸,就躺在爸爸的身边睡着了。

10点多钟妈妈回来了,把大卧室灯点亮了,可怎么也找不着妹妹了,妈妈来到小卧室看到妹妹眼睛哭得红红的正和爸爸挤在躺一个床上呢。妹妹醒来时妈妈问她:“紫晗,你醒了,为什么不叫爸爸呀?”妹妹歪着头说:“我不想吵醒爸爸。怕他休息不好呀。”爸爸妈妈听了哈哈地大笑起来。

我的妹妹是不是很聪明而且还很懂事?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篇四

曾国藩,一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些年来各种畅销书的主角。历史课本上的曾国藩建“大团”、创湘军、平太平天国、剿捻军、办洋务,立下赫赫功勋,功臣伟人形象,令人遥不可及。市面上关于曾国藩的书,要么晦涩难懂,要么云山雾罩,抑或是不知所云的厚黑学。

但是张宏杰先生经过严密地考证,运用别样的视角来审视曾国藩的一生。《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他资质不高,年轻时还非常激进暴躁,骂同僚、骂皇帝,被众人排挤,最终却华丽转身,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书中用非常细致,甚至琐碎的日常材料,构造出拙诚、勤勉、务实、自律的曾国藩,多了真实的味道。

我觉得,曾国藩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勤和恒。一个人短期勤奋是能够做到的,但像他这样一辈子勤奋,达到了恒常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我们有时候总以为能者无所不能,伟人小时候就是天才。但事实上,曾国藩小时候读书天分并不高,科举连续考了七次,一直到二十三岁的时候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李鸿章评价自己的老师“儒缓”,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但是曾国藩极其勤奋,酷爱读书,为官一生没有其他财物,除了衣物就是书。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不惜花光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一百两回家路费、典当自己的`衣服,只为购买一套《二十三史》。回家后闭门不出,每天圈点十页,发奋苦读一年方止。到晚年的时候,他也不忘读书,认为书才是治疗病痛的药,写下“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忘记读书。在去世的前一天,曾国藩还在阅读《理学宗传》,批阅本日文件,一直读书,一直办公。

曾国藩一生坚持写作,笔耕不辍。他从三十一岁起,每日一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曾国藩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其实,曾国藩的身体特别糟糕,三十二岁开始害眼病,三十六岁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清人影了,晚年有一只眼睛彻底失明。大概四十八岁的时候,写日记说自己的身体已经像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一样,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就是这样一个常年被病痛缠身的人,作为国家之重臣,工作繁重,又要带兵打仗,一生还写下了两千万字的著作。一件事情,做一天不难,做三年五年也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

想想我们自己有多久没有扎扎实实地做一件事情,并坚持下去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总说自己没时间、没精力,但是每天用了大部分时间看手机,虚度光阴。我们究竟是活了三百六十五天,还是只活了一天,又重复了三百六十四次。在这样一个步履匆匆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被人抛在后面,大家都在焦虑,却不知如何缓解。其实早在二百年前,那个资质平平、疾病缠身、多次跌入谷底的曾国藩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就是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

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篇五

整本书包含的内容较多,我觉得对我体会最大的是正面的自我提升部分,所以我想引用书中的论点和实例,谈谈我自己的认识。

如果你是一名体制内的新人。当你看到曾国藩犯的五个错误,你或多或少都有很深的体会,因为那些错误的经历要么你经历过,要么你看到过。

如果你是一名想做事的体制新人,当你看到曾国藩的制胜之道,你会发现素质高,会方法要远比专业性强更重要。在基层推进重点工作的时候,不需要你大力改革、颠覆性创新,你只需要按照既定的计划稳步推进就行,有时候无招胜有招。

如果你已经在体制内很久了,当你看到曾国藩的身体的时候,你会发现岗位是单位的,身体才是自己的,没有好身体就不可能胜任重要岗位,积劳成疾最后伤的是自己,更伤的是家人。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当你看到曾国藩的脱胎换骨,你会知道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愚钝之人,通过自我磨砺,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得出,办的来。在我看来这种磨砺一定要站在利己的角度才能持久推进。当你磨砺是为了集体后,你会发现为了别人而改变,不值得,会很容易泄气。所以磨砺要为自己,为家人,动机利己,成效才可能利己,最后实现惠及他人。

如果你践行陶冶自己的要求有困惑的时候,当你看到曾国藩的立志-明确目标,强化实行力---推动执行,你会对陶冶的途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陶冶自己的过程中,总会因为理解有误、践行有疏而产生问题,曾国藩的日课,给了我们自我完善的重要启迪,读到这之后,我对吾日三省吾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每天都去检视自己,每天才能有更清晰的目的--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自我。

到了“大节”之处,也就没有了斩钉截铁的力量,千里之行的起点也就变成了终点。

如果你容易放弃,当你看到曾国藩的“夹持”,你会对外在监督有了新的认识,在单位里面,为什么大家都首先忙领导关注的,上级考核的内容,原因“夹持”的外力远比你的内力效果更明显。为了提高日课效果,曾国藩将自己的日记经常交由朋友阅读,并请他们写上评语,有的时候他甚至会以家书的形式,将自己的心得告诉家人,与其分享。在我看来用他人的监督来驱动自我监督,远比内耗精力的律己更高效。

如果你做事无恒,当你看到曾国藩几十年如一日的“有恒”时候,你会犹如黑夜中看到明灯一样。无论是看名人自传、还是看心灵鸡汤,我们对一些道理都很清楚,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我们却缺失持之以恒的践行,坚持一天容易,坚持一个月咬咬牙也能过去,坚持一年也是有可能的,但当我告诉你,需要坚持一辈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早早的放弃,人类的生活是快乐原则,我们依赖偷懒,因为偷懒让我们的科技创新的有了目标,但是我们也最喜欢偷懒的,顺其自然让我们丧失了创新的源动力。给了我们碌碌无为好借口。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篇六

《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这本书,去年读过一段,不知何故就放下了。今年又想起我们敬爱的曾国藩来了,翻出来再读了一遍。先前读书不写笔记,读过就算读过,似乎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前两日读《复盘》,终于下定决心,不能光顾着读快乐,必须慢下来,好好总结,这样才会有进步,否则读过一遍的书,留下的印象是极少的,好书要总结,反复读的。这一本算一本好书。

读此书最大的感想和收获是看到曾国藩怎样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通过自己的笨功夫成为一个成功的读书人,又怎样从一个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成为一个和光同尘做实事的圣人。曾国藩年青时也意气风发,也是个愤青,按照儒家至刚至猛的方式去待人处事,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极差,经过痛定思痛,从老庄哲学里吸取营养,领悟到了”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通常,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曾国藩通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改变了自己的认识,通过真实的行动实践,变得和气,谦虚,周到,能在交往时极尽拉拢抚慰之能事,必要时啖之以厚利,让自己也成为马群的中斑马,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学会了打太极拳,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同流合污了。仅凭忠义相激,是不可能的,真正的抱道之士并不多,只有诱之以名,笼之以利,才能网罗天下之英才。认识到人性,而不是光光感叹人性,而是要去利用人性,做成自己的大事。是非不明,黑白不分,在中国是再正常不过了,治军也不再一味从严,而是宽严相济。

对官场有更深的认识,洞彻”不生不灭“的秒处,熟练运用”展“字诀。李秀成被俘虏后,曾国藩对他进行攻心,态度谦和,言语体贴,表达出真实不欺,推心置腹的神态,对李的才华表示欣赏。拿到了他所需要的东西,提早在南京杀了李秀成,在向朝廷抄录李秀成的自述时多处作伪。曾国藩遇到挫折,甚至羞辱,能打掉牙和血吞,有坚韧的意志,自己总结,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打仗的方法也值得后人学习,”结硬寨,打呆账“,打仗第一要求是稳,”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也是天赋不高之人的稳妥的办法,值得学习,世人往往自认聪明,却反被聪明误。

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交往,可以看出曾国藩极好的修养功夫和胸怀,从来没有公开说过左宗棠的一句坏话,私下里也不怎么对人谈起于左宗棠的是非长短,真正做到了想往于江湖,对左宗棠的攻击不闻不问,不予回答。晚年左宗棠西征新疆仍全力支持,达到了看破功名,跻身圣域的境界,处理天津教案,以自己的名声换得了国家的平安。

曾国藩年轻时也心性浮躁,坐不住,为人傲慢,修养不佳,三十岁是曾国藩的重要分水岭。他以自己的时间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人类的巨大潜力人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所谓庸人,就是昏睡了一生的人,因为欲望缠绕,意志软弱,智慧不明,普通人一生只能动用上天赋予的很少一部分潜能,而英雄伟人是醒过来的人,他们天性刚强,头脑有力,可以把自身的潜力发挥的比较充分。而圣人,或者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则是通过刻苦努力,穿透欲望缠绕,战胜种种困难,将自身潜能调动发挥到几乎极致。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可以悟出自我完善的必经途径,首先是立坚韧不拔之之志,接下来要有实行力,每天都认真写日记,细细回忆检索自己这一天的言行,深刻反省。人是被决定物,有人监督着自己,战斗力会大涨。曾国藩戒烟,破除旧习,必须有悍然之力。要在紧要关头,撑得住,挺得起。做事从无恒到有恒,经历了无数的心灵磨难。

看曾国藩最大的意义就是革除自己的坏习惯,让自己意志更坚定,做事更圆通,做人更柔软,和光同尘,不要再愤青,更好理解这个社会,理解中国的历史,再艰难的社会都有能做事的人,不要抱怨,比比曾国藩一生的磨难和他的艰苦,自己实在是太舒服了,好好看书,好好思考,好好做事。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篇七

其实从宋代以后,风水之说就大兴于民间,而且曾国藩是理学专家,谈论风水鬼神本来就是理学家的本分之事,换句话说,“风水鬼神”是“理学”庞大体系之内的一个光明正大的分支,所以曾国藩相信鬼神本身就无可厚非,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总把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等激励性的话语挂在嘴边上,而且以此来勉励子孙。

但另一方面,他还精通相面之术、会算卦、相信托梦、相信扶乩。这让我们感到曾国藩貌似很矛盾,其实这并不矛盾,反而恰恰体现了一个人内心的平衡。因为虽然说事在人为,但世间有很多事让我们感到无法左右,特别是曾国藩常年带兵打仗更能体会到这一点。在战场上,战争局面常常大起大落,忽而势如破竹,忽而陷入绝境,忽而又绝处逢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人们很容易感觉到自己是被冥冥中一种更强大的神秘力量所捉弄。

所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感到,人力其实非常的渺小。所以在这种大起大落、前途未卜的状态之下,他需要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安放好自己的内心,以便更加从容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这个寄托,就是风水鬼神,就是扶乩,就是算卦。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想让自己整天沉沦在迷信之中,他更不想让自己的子孙迷信从而消磨了斗志。所以就一直用“志之所向,金石为开”等话语来勉励自己和后人。所以,曾国藩实际上是用天命来排解心中的迷惑愤懑,用事在人为来让自己继续奋斗。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多么挣扎的曾国藩,又是一个多么不屈的曾国藩!

曾国藩整个家族的资质都非常平庸,别说左宗棠一向瞧不起他,就连他的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他太“儒缓”。但就是这么一个愚笨之人,创造了很多别人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奇迹。

首先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太平军蓬勃兴起,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失望,满朝如无头苍蝇,举国束手无策,但只有曾国藩独辟蹊径,以超人之胆识创立了湘军,让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

其次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剿灭太平军后,他的功名如日中天,但他毅然请求削去自己的大权,急流勇退,才得以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蹉跌。

最后他还深通官场韬略,官场功夫如同太极高手,善于化解种种难题于无形之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的“精明”已经到了非常高的层次,实非常人可比!

一个笨拙之人为何会如此精明呢?其实,正是他的笨拙才成就了他的精明,就像曾国藩自己所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因为笨拙的人只会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有超乎常人的勤奋、踏实、吃苦精神;另外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会硬着头皮去,因此不留死角;最后笨拙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功夫下的深,基础打得很扎实、牢固。所以,这样的人成功也许会比别人晚,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当时中国式思维的最大弱点就是喜欢从整体上、宏观上去把握一切,但缺乏严密细致的推理过程,所以就导致我国传统一直没有“逻辑学”,没有精密科学。西方思维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实证、重视逻辑、重视差别,而曾国藩的思维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每遇到一件事,他都要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反复琢磨,细细分析。正是这种“笨拙”思维方式,让他能够从万物的细微差别之中找到统一的规律。所以,曾国藩不怕费心费力,总能对事物不留死角地分析,他比别人更吃苦,更扎实,更无情地鞭策自己的大脑。

曾国藩第二个“另类思维”是他对任何书籍都感兴趣,在他眼中无处不是学问,他涉猎的书籍有传统士大夫致力的经史、有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案牍之文”、有地图地理类的书籍,甚至我们前面所说的风水类的书籍。所以,曾国藩像一个敏锐的雷达,收集分析着他能接收到的一切信息,从中提取有用的成分。

曾国藩第三个“另类思维”是他具有极强的试验精神和开放态度,他凡事都要亲身实践,因此他也有资本去放言高论,甚至是直率地批评古人。当满朝都认为外国人凶蛮诈狠,因此不需对他们讲诚信时,曾国藩却认为外国人也是人,有着与中国人一样的心理结构,所以他主张与外国平等交往,在外交关系上舍去繁杂的礼仪,重视实利,最终收到了很高的成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笨拙”精神,成就了曾国藩的浑厚、开阔、无所不包。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使他的思维保持着流动、敏锐、积极的状态。这本书中,刻画出了一个正直又不乏圆通、清廉却也有挣扎、智慧但又有点笨拙的学习型人才,着实能让我们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用正面侧面人物的篇八

这段时间一直在读张宏杰编著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确实有些费心费时,因为书中引用了大量曾国藩的日记、家书、书信,这些文言文难度比较大,晦涩难懂,而且时不时还会冒出几个生僻字,这些都需要去查它的读音或意思。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写得确实很好,读者很容易被曾国藩的经历所吸引,更会被他的精神所折服。

曾国藩的一生非常坎坷,首先他的资质较差,无论是智商还是身体状况,与常人相比都处于弱势。这估计是和基因与环境有关,曾国藩的家乡至今还是个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地带,那个地方的人自然也不怎么聪慧。曾国藩的父亲在家教十分严厉的条件下,仍然连考了十七次秀才均以失败而告终,曾国藩本人也如此,十六年寒窗苦读,六次考试均落榜,还受到了考官的当众讽刺。然而也正是这次耻辱,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曾国藩竟咬牙发奋,第七次终于成功,从此开启了自己飞黄腾达之路。

曾国藩一生经历过五次耻辱,分别是:刚才所说的参加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金銮殿中向皇帝奏折,为解释清楚画了一张图表,但“画图甚丑”遭同事讥笑;因不满官场的恶俗风气及皇帝的浑浑噩噩,公开批评皇帝并被“京师权贵唾骂”;由于治军手段太过强硬,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还有最后的,由于触及了当地官员的利益而引发的江西之困。

曾国藩为什么会遭受这么多挫折?其实他的心确实是好的,一直想维护大清朝的长久统治,一直想为百姓谋福利,但在真正做事时却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也就是咱们今天常说的“愤青”。而且总感觉,自己是圣人那么别人也要有圣人的品质,自己是忠诚的,那么反对自己的人必定是不忠于大清王朝的,这个逻辑就很危险。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这很可能会触犯到很多人,或损害到很多人的利益。

曾国藩后来也反思到了自己的这些问题,并开始转变。其实很多人认为,曾国藩经历过官场的磨炼,由正直变得圆滑了,由洁身自好变得阿谀奉承了。其实并不然,虽然他的行为方式转变了,但忠于大清、造福人民的心丝毫没变,他的这些转变只是为了能在官场上生存下去,而只有生存下去,才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首要前提。

除此之外,真的很佩服曾国藩忍辱负重的大心脏,这么多屈辱和艰难险阻,放在其它人身上估计精神早已崩塌,但曾国藩硬是挺了下来,因为通过早期读书受过经典文化的熏陶,曾国藩始终以“圣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是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精神力量的伟人,而这种精神,绝不容许他遇难而退!

曾国藩的治军之道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特点。他虽然天生愚笨,但时刻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再难的事也要以强硬的态度和毅力去攻克它,肯下笨功夫,治军也是如此。曾国藩从不选有官场经验的军官,也从不选有作战经验的战士,而是“选士人,领山农”,专用没有打仗经验的读书人做将领,专用长时间在山间劳作的农民做士兵。其实这里面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这些将领虽然都是文人,但都经历过理学思想的熏陶,从而对自己对国家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而有精神力量的军队,往往更加勇敢,更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其次没有官场经历的人更朴实,更容易改造和教化,这也符合曾国藩十二个字的选人标准“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这也是为何湘军总能保持高效率的原因。

曾国藩的作战手段也很独特,他的做法是“结硬寨、打呆仗”,就是要攻城时,先把自己的营寨扎得十分牢固,这样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然后再进攻对方。攻城的方式更别具一格,先在城外挖两道长壕,以阻断城中的粮草接济和城外的援军攻击,然后再把城池团团包围,硬是让里面的人粮尽弹绝,困死在城中,所以曾国藩的作战方式也是相当笨拙,等战争结束,城外的地形地貌都被湘军改变了。所以,当时天下为什么大乱,因为聪明人太多了,相互欺诈。湘军最后成功,靠的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拙,一个是诚。

曾国藩的身体素质确实很差,一是因为天生身体底子就不好,二是后期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又事务缠身,所以身体状况更加恶化,还没到三十五岁,曾国藩就已经出现了早衰的征兆。在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我们能经常看到他被疾病折磨的苦状。

首先是耳鸣,非常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其次稍一用脑就会头昏,影响他的工作效率;然后是身上大面积长癣,奇痒异常,经常让他痒得彻夜难眠,抓挠得满身是血;然后是失眠,经常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还有眼睛渐渐失明,曾国藩36岁时就已经开始戴老花镜,到了46岁,老花镜也不起作用了;另外还有血压高、眩晕、经常腰疼、脾胃不好经常腹泻腹痛、得过疝气、经常牙疼、出汗很多等等,所以我们发现曾国藩几乎全身是病。

我真的无法想象,疾病缠身的曾国藩是如何熬得过度日如年的病痛,在身体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又如何经受了那么多耻辱,顶得住那么大的精神压力。曾国藩靠的是两个字,一个是“强”,一个是“勤”,即便是有重重困难也要顽强拼搏,人的一生不应该顺着自己的本性来,随波逐流,而应该逆着自己的本性,这样才能增长才干,成就事业;其次一定要勤,一勤天下无难事,用心天下无难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读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被曾国藩的艰苦卓绝而感动,无时无刻不被他的砥砺向前所折服,他靠着顽强的精神,把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逼到了极限,越过了极限,每天承担着超过普通人十倍的工作量,发挥出超过上天赋予的十倍能力。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曾国藩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英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