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6:54:50 页码:8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模板8篇)
2023-11-11 06:54:50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有实效性。总结要尽量简明扼要,不要过分啰嗦,言之有物即可。借助以下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总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篇一

(一)意蕴分析。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诗性散文。

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美丽自然的关爱赞赏和对现代文明侵袭践踏自然的痛惜和谴责。

自然界的春是那么的风姿绰约,生机勃勃,充满了诗情画意。

不管是冰消雪融,流泉淙淙,雷响雨落,还是桃花烂漫,柳絮飞扬,百鸟欢唱……,在一个痴爱钟情于大自然、热情讴歌自然之美的女作家心目中,都是极有灵性、有情趣、引人遐思,悦人耳目心神的享受。

春天的音容笑貌,深深烙印在她心灵的诗笺上,以至她执拗地坚信“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她怀着对自然的那一片深情厚爱,如痴如醉地欣赏着自然之美,讴歌着自然之美。

然而,现代文明那强悍的手脚无情地伸向了大自然,践踏着大自然。

烟囱林立,环境恶化,如诗如画的春天消逝了,那一份动人的美正离我们远去。

作者为此黯然神伤,满怀惆怅。

她不肯相信无情的现实,坚信春天仍在,要“穿过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去走访久违的春天。

那是一种执着的追寻,更是一种委婉的谴责,深切的怀念。

女作家以优美深情的笔触,给我们描画出一尘不染时大自然的娇容丽姿,诗意地揭示:现代文明造成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环境正在不断恶化,许多美景远离人间,一去不返。

爱美的人们只有感伤地追忆凭吊往昔了。

“春之怀古”,流露的是深深的叹惋吧?

(二)艺术点评。

这是一篇名副其实的“美”文。

美在何处?

首先,是丰富奇特的想像。

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纯真的情感去把握和捕捉大自然的美,在轻风流水、花鸟草虫之间驰骋想像,营造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

伴随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她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像,把景物人格化,再不着痕迹地设成譬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则是人的纵宠、记忆、垂询……这些想像奇妙无比,把美丽如画的春天写活了,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也只有亦秀亦豪、心灵笔巧的张晓风会有这般丰富迷人的想像力。

张晓风散文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她那新鲜活脱的诗性文字。

她曾说过:“我是非常喜欢用一点新鲜的手法作为文字修辞的办法”,“刺激一般人的联想力。

”除了主观推理的想像联结以外,她还采用为许多人所称道的博喻手法,以及排比、对偶、反复等句式,加强散文的语言节奏,产生感情的递进,增大抒情力度,诵读起来很有激情,很有气势。

她的语言精美雅致,韵味十足。

作者十分注意炼词造句,化用古文句法,笔下色彩鲜明,充满动感,如诗如画。

可谓刚健中不失柔美,豪气中犹存雅韵。

再,就是结构的缜密精巧。

短文以“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反复渲染,驰骋想像,尽情铺写春之美景,既放得开又能收得拢,枝繁叶茂而主干分明。

结尾呼应中又有深化拓展,一方面易于读者梳理思路,另一方面也在反复强调中加深了印象,脉络十分清晰。

(三)人生启悟。

这篇美文启迪我们——。

一、珍爱自然,关注生存环境的变化。

人类只是地球上万千生灵中的一分子,不能以愚妄无知的老爷式姿态任意索取身边的“财富”,肆无忌惮地掠夺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和周围的一切和平共处,互相关照。

二、“你对生活展开笑容,它也报你以微笑。

”以一颗善心、诗心观察自然,感悟生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便美丽如画,令人驰魂夺魄,生命因而增添了许多乐趣。

活着,便是一种享受了。

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土壤,美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篇二

16、我昂首而行,黑暗中没有人能看见我的笑容。

白色的芦荻在夜色中点染着凉意——这是深秋了,我们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临近了。

我遂觉得我的心像一张新帆,其中每一个角落都被大风吹得那样饱满。

——张晓风《地毯的那一端》。

17、时间到底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魔术师?都不是。

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使原来的数值倍增而已。

18、这样说吧,譬如说你现在正谈恋爱,然后呢?就分手了,过了五十年,你七十岁了,有一天,黄昏散步,冤家路窄,你们又碰到一起了,这时候,对方定定的看着你,说:“xxx,我恨你!”如果情节是这样的,那么,你应该庆幸,居然被别人痛恨了半个世纪,恨也是一种很容易疲倦的情感,要有人恨你五十年也不简单,怕就怕在当时你走过去说:“xxx,还记得我吗?”对方愣愣地呆望着你说:“啊,有点面熟,你贵姓?”所以说,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张晓风。

19、爱我更多,好吗?爱我,不是因为我美好,这世间原有更多比我美好的人。

爱我不是因为我的智慧,这世间自有数不清的智者。

爱我,只因为我是我,有一点好有一点坏有一点痴的喔,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我,爱我,只因为我们相遇。

——张晓风。

20、人们心目中的神明,也无非是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

——张晓风。

21、命运,你要给我砂砾吗?好,我就报之以珍珠。

命运陷我于窑火吗?我就偏偏生出火中莲花。

一只陶皿,是大悲痛大磨难大创痕之定慧。

那一度经火的陶皿,此刻已凉如古玉,婉似霜花——张晓风《火中取莲》。

22、人要活很多年后才知道感恩的,才知道万事万物包括投眼而来的翠色,附耳而至的清风,无一不是荣华的天宠,才知道生命中的每一霎时间都是向永恒借来的片羽,才知道胸襟中的每一缕柔情都是无限天机所流泻的微光。

——张晓风。

23、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树在。

山在。

大地在。

我在。

——张晓风《细数那些叫思念的羊》。

24、女子所爱的是一切好气象,好情怀,是她自己一寸心头万顷清澈的爱意,是她自己也说不清道不尽的满腔柔情。

——张晓风《一一风荷举》。

25、世界上好像没有女人为自己的一日三餐数算记录,一个女人如果熬到五十年金婚,她会烧五万四千多顿饭,那真是疯狂,女人硬是把小小的厨房用馨香的火祭供成了庙宇了。

她自己是终身以之的祭司,比任何僧侣都虔诚,一日三举,风雨寒暑不断,那里面一定有些什么执着,一定有些什么令人落泪的温柔。

——张晓风《一一风荷举》。

26、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张晓风《一一风荷举》。

27、爱一个人就不免希望自已更美丽,希望自己被记得,希望自己的容颜体貌在极盛时于对方如霞光过目,永不相忘,即使在繁花谢树的冬残,也有一个人沉如历史典册的瞳仁可以见证你的华采。

——张晓风。

28、我在酒里看到我自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的倾注。

——张晓风《我在》。

29、所有美丽的东西似乎总是沉重的——但我们的痛苦便是我们的意义,我们的负荷便是我们的价值。

诗诗,世上怎能有无重量的鲜花?人间怎能有廉价的美丽?——张晓风《一一风荷举》。

30、这密雨的初夏,因一室的贝壳而忧愁了,那些多色的躯壳,似乎只宜于回响一首古老的歌,一段被人遗忘的诗。

但人声嘈杂,人潮汹涌,有谁回顾那曾经蠕动的生命,有谁怜惜那永不能回到海中的旅魂。

——张晓风《一一风荷举》。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篇三

《从你美丽的流域》收了许多写儿女情长的篇什。

从写作题材而言,张晓风跟其他女作家没有任何不同,爱情、亲情、友情几乎就是她的全部。

可是当她起笔运笔,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

《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场面,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接下来,甜蜜中有了感伤,再往下,又有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写得极美,又极沉重,仿佛知悉世间所有的秘密。

张晓风写自己的爱情观,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都是朝朝暮暮的恩情,她说:“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保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这是作为平凡女子张晓风的爱情,可是她不凡的时候,爱情便是“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的豪迈与“千泉引来千月,万窍邀来万风”的庄严。

张晓风似乎有一种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总要忍不住翻过来,看看背面,甚至要透过经脉纹路去看它们在几千年前的模样。

所以她写给丈夫的情书,写给儿子的诗篇,明明是写私人的感受,却似乎写尽了人类的共同情感,就连她写睡袍、围巾、绣品、油纸伞,也丝毫没有怡红快绿的娇弱之气。

张晓风始终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气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

她甚至是有点刻意为之了。

十几年前龙应台出版《孩子你慢慢来》时请张晓风写序,我还记得她说的话。

她说自己年轻时听到太多对女作家的嘲讽,人们觉得她们只会写些柴米油盐、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决心,一旦自己“大笔在握”,坚决不写那些遭人辱骂的文字。

她真的做到了。

事实上从张晓风的文章里始终读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唠叨琐碎自恋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别说撒娇作态,即使偶尔忍不住写写柴米油盐丈夫孩子,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

她写风衣,那风,翻阅过唐宗宋祖,“而你着一袭风衣,走在千古的风里”。

她写酿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

”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

张晓风的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

我读张晓风的感受,是仿佛放舟于岁月长河,溯回从之、溯游从之,追随着一路看来,千回百转,也被那百年烟波水气湿了一身。

张晓风喜欢读古书,将它们视为夺地而出的思想泉脉,她这样写自己读《尔雅》:世界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

我读她,亦如此。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篇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诗选的课上,我把句子写在黑板上,问学生:

“这句子写得好不好?”

“好!”

“这是诗句,写得比较文雅,其实有一首新疆民谣,意思也跟它差不多,却比较通俗,你们知道那歌辞是怎么说的?”

他们反应灵敏,立刻争先恐后的叫出来: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美丽小鸟飞去不回头,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那性格活泼的干脆就唱起来了。

“这两种句子从感性上来说,都是好句子,但从逻辑上来看,却有不合理的地方——当然,文学表现不一定要合逻辑,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们看得出来问题在哪里?”

他们面面相觑,又认真的反复念诵句子,却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我等着他们,等满堂红润而聪明的脸,却终于放弃了,只因太年轻啊,有些悲凉是不容易觉察的。

“你知道为什么说‘花相似’吗?是因为陌生,因为我们不懂花,正好像一百年前,我们中国是很少看到外国人,所以在我们看起来,他们全是一个样子,而现在呢,我们看多了,才知道洋人和洋人大有差别,就算都是美国人,有的人也有本领一眼看出住纽约、旧金山和南方小城的不同。

我们是人,所以感觉到人事的沧桑变化,其实,人世间何物没有生老病死,只因我们是人,说起话来就只能看到人的痛,你们猜,那句诗的作者如果是花,花会怎么写呢?”

“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他们齐声回答。

他们其实并不笨,不,他们甚至可以说是聪明,可是,刚才他们为什么全不懂呢?

只因为年轻,只因为对宇宙间生命共有的枯荣代谢的悲伤有所不知啊!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篇五

那时候,是五月,桐花在一夜之间,攻占了所有的山头。历史或者是由一个一个的英雄豪杰叠成的,但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所缔造的。

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泄露些许微红。我和我的朋友都认定这花有点诡秘平日守口如瓶,一旦花开,则所向披靡,灿如一片低飞的云。

车子停在一个小客家山村,走过紫苏茂生的小径,我们站在高大的桐树下。山路上落满白花,每一块石头都因花罩而极尽温柔,仿佛战马一旦披上了绣帔,也可以供女人骑乘。

而阳光那么好,像一种叫桂花蜜酿的酒,人走到林子深处,不免叹息气短,对着这惊心动魄的手笔感到无能为力,强大的美有时令人虚脱。

忽然有个妇人行来,赭红的皮肤特别像那一带泥土的色调。

你们来找人?

我们来看花。

花?妇人匆匆往前赶路,一面丢下一句,哪有花?

由于她并不求答案,我们也噤然不知如何接腔,只是相顾愕然,如此满山满林扑面迎鼻的桐花,她居然问我们哪有花。

但风过处花落如雨,似乎也并不反对她的说法。忽然,我懂了,这是她的家,这前山后山的桐树是他们的农作物,是大型的庄稼。而农人对他们作物的花,一向是视而不见的。在他们看来,玫瑰是花,剑兰是花,菊是花,至于稻花桐花,那是不算的。

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竟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并且说:

花?哪有花?

我想起少年游狮头山,站在庵前看晚霞落日,只觉如万艳争流竞渡,一片西天华美到几乎受伤的地步,忍不住转身对行过的老尼说:快看那落日!

她安静垂眉道:天天都是这样的.!

事隔二十年,这山村女子的口气,同那老尼竟如此相似,我不禁暗暗嫉妒起来。

不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的,才是花的主人吧?对那大声地问我花?哪有花?的山村妇人而言,花是树的一部分,树是山林地的一部分,山林地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是浑然大化的一部分。她与花可以像山与云,相亲相融而不相知。

年年桐花开的时候,我总想起那妇人,那位步过花潮花汐而不知有花的妇人,并且暗暗嫉妒。(张晓风)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篇六

散文。

都是很唯美的,里面的。

1)所谓伟人,其实只是在游戏场中忽有所悟的那个孩子。所谓玉,只是在时间的广场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头。

2)人声嘈杂,人潮汹涌,有谁回顾那曾经蠕动的生命,有谁怜惜那永不能回到海中的旅魂。

3)石榴在桌上滚落出来,浑圆艳红,微微有些霜溜过的老涩,轻轻一碰就要爆裂。爆裂以后则恍如什么大盗的私囊,里面紧紧裹着密密实实的、闪烁生光的珠宝粒子。

4)在这个杂乱的世纪能走尽长街,去伫立在一间面包店等面包出炉的一刹那,是一件幸福的事。

5)想起十六岁那年,站在女子中学的花园里所感到的眩晕。那年春天,波斯菊开得特别放浪,我站在花园中间,四望皆花,真怕自己会被那些美所击昏。

6)只因为太年轻啊,以为只要换一个方式,一切就扭转过来而无憾。

7)人死了,照西洋的习惯,某条横杠的右边就多了一个数字。

8)黄昏的雨落得这样忧愁,那千万只柔柔的纤指抚弄着一束看不见的弦索,轻挑慢捻,触着的总是一片凄凉悲怆。

9)春花的世界似乎离我渐远了,那种悠然的岁月也向我挥手作别。而今而后,我只能生活在你的世界里,守着你的摇篮,等待你的学步,直到你走出我的视线。

11)爱我更多,好吗?爱我,不是因为我美好,这世间原有更多比我美好的人。爱我不是因为我的智慧,这世间自有数不清的智者。爱我,只因为我是我,有一点好有一点坏有一点痴的喔,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我,爱我,只因为我们相遇。

12)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就不免出场得晚些。但秋实永远不会被混淆的——这坚硬明朗的金属季。让我们从微凉的松风中去任取,让我们从新刈的草香中去任取。

13)贴向生活,贴向平凡,山林可以是公寓,电铃可以是诗,让我们且来从俗。

14)夜空里,繁星如一春花事,腾腾烈烈,开到盛时,让人担心它简直自己都不知该如何去了结。

15)给我一个解释,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义无反顾地拥抱这荒凉的城市。

16)喝咖啡,在举杯就口之际,喝的是一点点凝聚成一小盏的亦虚亦实的嗅觉和味觉。放下杯子以后,回味的是一点点窝心的感觉。

17)纹路其实就是不舍,就是往返迂回,徘徊缱绻,就是把简单直截的线条说成了曲折动听的故事。

18)我想想,有点憾然,我在这世上好像并不打算听到任何人的名字而跳起来立正站好,如果有,倒也幸福。

19)长夏,隧道幽幽邃邃,有如长管状的曼陀罗花,又如生死之间的甬道。

20)愿意如那一树枫叶,在晨风中舒开我纯洁的浅碧,在在夕阳中燃烧我殷切的灿红。

1)秋天的阳光像餍食后的花豹,冷冷的坐着。寡欲的阳光啊,不打算攫获,不打算掠食,那安静的沉稳如修行者的阳光。

2)似乎是四月,似乎是原野,似乎是蝶翅乱扑的花之谷。

3)每个作者的每一本书都只该是大漠行脚,每一枚慎重的留模,都是把自己全人作为印章来作的钤记。但是你要寻找那脚印的主人,她却正行在千里之外了。

4)我昂首而行,黑暗中没有人能看见我的笑容。白色的芦荻在夜色中点染着凉意——这是深秋了,我们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临近了。我遂觉得我的心像一张新帆,其中每一个角落都被大风吹得那样饱满。

5)原来地球恰似一侧媚的女子,绝不肯直瞪着看太阳,她只用眼角余光斜斜一扫,便享尽太阳的恩宠。

7)我们只拥有百年光阴。其短促倏忽——照。

圣经。

形容——只如一声喟然叹息。

8)有一天,当你走过蔓草荒烟,我便在那里向你轻声呼喊——以风声,以水响。

9)皮夹的背面沾着某只可爱动物的血。它虽然触手柔滑熟韧,却不免藏着一声凄厉的哀鸣。

10)芽嫩已过,花期已过,如今打算来做一枚果,待瓜熟蒂落,愿上天复容我是一粒核,纵身大化,在心着土处,期待另一度的芽叶。

11)人们心目中的神明,也无非是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

12)缺憾必须依附于完美,独存的缺憾岂有美丽可言,天残地阙,是因为天地都如此美好,才容得修地补天的改造的涂痕。

13)车停处有一家低檐的人家,在篱边种了好几棵复瓣的栀子花,那种柔和的白色是大桶的牛奶里勾上那么一点子蜜。在阳光的烤炙中凿出一条香味的河。

14)对我而言,爱一个人就是满心满意要跟他一起“过日子”,天地鸿蒙荒凉,我们不能妄想把自己扩充为六合八方的空间,只希望彼此的火烬把属于两人的一世时间填满。

15)太好的东西像天惠,在心情上我只敢相信自己是“暂借”来观赏的人,借期一到,必须还给大化,如此一旦相失,才能自宽。

16)峰回路转,时而是左眼读水,右眼阅山,时而是左眼披览一页页的山,右眼圈点一行行的水——山水的巨帙是如此观之不尽。

17)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

18)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19)青春太好,好到你无论怎么过都觉浪掷,回头一看,都要生悔。

20)那时我小,成天到小池塘边抓小鱼来玩,忧患对我是个似懂非懂的怪兽,它敲门的时候,不归我应门。

21)生与死,光和暗,爱和苦,原来都这般接近。

22)茫茫天地,你只死心塌地眷着伞下的那一刹那温情。湖色千顷,水波是冷的,光阴百代,时间是冷的,然而一把伞,一把紫竹为柄的八十四骨的油纸伞下,有人跟人的聚首,伞下有人世的芳馨,千年修持是一张没有记忆的空白,而伞下的片刻却足以传诵千年。

23)梦像老狗,把我们不知遗忘何方的东西扒了出来。衔着,放在我们脚前,然后悄悄地,一声不响地走开。

24)一个炎热而忧郁的下午,我沿着人行道走着,在穿梭的人群中,听自己寂寞的足音。

26)“死亡”不是“意外”,“活着”才是。

27)车行一路都是山,满山是宽大的野芋叶,绿得叫人喘不过气来。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车往上升,太阳往下掉,金碧的夕晖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顾却,不知道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

28)树的美丽在于它的翠盖像一面筛子。天上的星星已经够细粒了,树却努力把星光筛得更细,仿若极绵幼的白糖霜,落在你黑黝黝的梦之咖啡里。

29)一切的优美,全在那一片未凿的天真。

30)山在,树在,大地在,我在,你还要一个怎样更好的世界?

1)你看到的这篇台北,充满形容词,充满。

成语。

如一纸小学生写的文章努力想把自己写好却看来处处装模作样、虚矫夸张。

2)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来度日。

3)人不到山里去,不到水里去,那真是活得冤枉。

4)美,是有系统的,慎重谨敬的、有脉络有缘故的,丑却草率邋遢,自暴自弃。虽然有时美伪装得像后者,但其实不然,美的大自在来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素养,而非邋遢。

5)蔷薇几曾有定义,白云何所谓其命运,谁又见过为劈头迎来的巨石而焦灼的流水?

6)人生于世,相知有几?而衣履相亲,亦凉薄世界中之一聚散也。

7)我们的心敞开,为要迎一直远方的青鸟,可是扑进来的总是蝙蝠,而我们不肯关上它,我们仍然期待着青鸟。

8)这密雨的初夏,因一室的贝壳而忧愁了,那些多色的躯壳,似乎只宜于回响一首古老的歌,一段被人遗忘的诗。但人声嘈杂,人潮汹涌,有谁回顾那曾经蠕动的生命,有谁怜惜那永不能回到海中的旅魂。

9)你来到西湖,从叠烟架翠的峨眉到软红十丈的人间,人间对你而言是非走一趟不可的吗?但里湖、外湖、苏堤、白堤,娘,竟没有一处可堪容你。

10)我愿长年地守望你,熟悉你的潮汐变幻,了解你的每一拍波涛。我将尝试着同时去爱你那忧郁沉静的蓝和纯洁明亮的白——甚至风雨之夕的灰浊。

11)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12)起名字,类似向天神呈上一篇祷词。而祷求,当然是求自己缺少的东西。

13)然后,长大了,不必被点名了,却迷上旅行。每到山水胜处,总想举起手来,像那个老是睁着好奇圆眼的孩子,回一声:“我在。”

14)中国台湾还有另一种悲伤的“西淌河”,那是“老一代移民的西望故乡而不得归的泪水”,这河常悬在他们的目眶之下,三寸长,却长流不息。

15)风雨并肩处,曾是今春看花人。

16)只因为这世上有河,因此就必须有两岸,以及两岸的绿杨堤。我不知我们为什么只因。

坚持。

要一条河,而竟把自己矗立成两岸,岁岁年年相向而绿,任地老天荒,我们合力撑住一条河,死命地呵护那千里烟波。

17)我慢慢走着,我走爱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18)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君王要举行野宴?何必把每个角落都布置得这样豪华雅致呢?让走过的人都不免自觉寒酸了。

19)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20)可怜的浮士德,学究天人,却不知道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21)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原来并不是不可以的!

22)如果不曾长途渴耗,则水只是水,但旱漠归来,则一碗凉水顿成为琼浆。如果不曾挨饿,则饭只是饭,但饥火中烧却令人把白饭当作御膳享受。

23)爱一个人就不免希望自已更美丽,希望自己被记得,希望自己的容颜体貌在极盛时于对方如霞光过目,永不相忘,即使在繁花谢树的冬残,也有一个人沉如历史典册的瞳仁可以见证你的华采。

24)女子所爱的是一切好气象,好情怀,是她自己一寸心头万顷清澈的爱意,是她自己也说不清道不尽的满腔柔情。

25)我所挽留不住的,只能任由永恒取回。而我,我是那因为一度拥有贝壳而聆听了整个海潮音的小孩。

26)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中,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块。

27)我望着自己,因汗和血而潮湿的自己,忽然感到十字架并不可怕。髑髅并不可怕,荆棘冠冕并不可怕,古绝并不可怕——如果有对象可以爱,如果有佘光明可以为之奉献,如果有理想可以前去流血。

28)没有那种大喜大悲的沧桑,亦不含那种亦快亦痛的宕跌——但也许这样更好一点,让它只是一桩小小的机密,一团悠悠的期待,恰如一叠介于在乎与不在乎之间可发表亦可不发表的个人手稿。

29)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终结的契约,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

30)如果我会忘记,那么,就让能记住的被记住,该遗忘的被遗忘。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篇七

1、山容已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4、事情总是这样的,你总得不到你所渴望的公平。你努力了,可是并不成功,因为掌握你成功的是别人,而不是你自己。我也许并不希罕那份成功,可是,心里总不免有一份受愚的感觉。

5、其实我们已经受愚多次了,而这么多次,竟没有能改变我们的心,我们仍然对人抱孩子式的信任,仍然固执地期望着良善,仍然宁可被人负,而不负人,所以,我们仍然容易受伤。

7、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8、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10、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11、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12、别的树是密码禁排的电文,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13、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它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地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粉堤”,或是韦庄的“晴烟默默柳毵毵”竟必须去翻字典。

14、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用的,怎么的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随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15、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17、山的美在于它的重复,在于它是1种身体级数,在于它是1种循环小数,在于它的百匝干遭,在于它永不干休的环抱。

18、有些美,如山间月色,不知为什么美到那样无情,那样冷艳白绝,触手成冰。无月之夜的那种浑厚温暖的黑色此刻已被扯开,山月如雨,在同样的景片硬生生地安排下另1种格调。

20、恨也是1种容易疲倦的情感,要有人恨你五十年也不简单,怕就怕在当时你走过去说:“×××,还认得我吗?”对方愣愣地呆望着你说:“啊,有点面熟,你贵姓?”所以说,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21、生命是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1种浪费。

23、玉是温柔的,早期的字书解释玉,也只说:“玉,石之美者。”原来玉也只是石,是许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脱颖而出的那一点灵光。

24、玉是无价的,根本就没有可以计值的单位。钻石像谋职,把学历经历乃至成绩单上的分数一一开列出来,以便叙位核薪。玉则像爱情,1个女子能赢得多少爱情完全视对方为她着迷的程度,其间并没有太多法则可循。

26、1个人活着之际,全世界跟他一起活——但1个人死之际,谁来陪他一起死呢?

张晓风经典散文范本篇八

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晴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

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

我起来,走下台阶,独自微笑着、欢喜着。四下一个人也没有,我就觉得自己也没有了。

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我走向田畦,就以为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宛转的气流,我抬头望天,却又把自己误以为明灿的阳光。我的心从来没有这样宽广过,恍惚中忆起一节经文:“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

我第一次那样深切地体会到造物的深心,我就忽然热爱起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来了。

我那样渴切地想对每一个人说声早安。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住在郊外的陈,就觉得非去拜访她不可,人在这种日子里真不该再有所安排和计划的。在这种阳光中如果不带有几分醉意,凡事随兴而行,就显得太不调和了。

转了好几班车,来到一条曲折的黄泥路。天晴了,路刚晒干,温温软软的,让人感觉到大地的脉搏。

一路走着,不觉到了,我站在竹篱面前,连吠门的小狗也没有一只。门上斜挂了一把小铃,我独自摇了半天,猜想大概是没人了。低头细看,才发现一个极小的铜锁——她也出去了。

我又站了许久,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想要留个纸条,却又说不出所以造访的目的。其实我并不那么渴望见她的。我只想消磨一个极好的太阳天,只想到乡村里去看看五谷六畜怎样欣赏这个日子。

抬头望去,远处禾场很空阔,几垛稻草疏疏落落地散布着。颇有些仿古制作的意味。我信步徐行,发现自己正走向一片广场。

黄绿不匀的草在我脚下伸展着,奇怪的大石在草丛中散置着。我选了一块比较光滑的斜靠而坐,就觉得身下垫的,和身上盖的都是灼热的阳光。

我陶醉了许久,定神环望,才发现这景致简单得不可置信一—一片草场,几块乱石。

我悠然地望着天,我的心就恍然回到往古的年代,那时候必然也是一个久雨后的晴天,一个村野之人,在耕作之余,到禾场上去晒太阳。他的小狗在他的身边打着滚,弄得一身的草。

他酣然地躺着,傻傻地笑着,觉得没人经历过这样的幸福。于是,他兴奋起来,喘着气去叩王室的门,要把这宗秘密公布出来。他万没有想到所有听见的人都掩袖窃笑,从此把他当作一个典故来打趣。

他有什么错呢?因为他发现的真理太简单吗?但经过这样多个世纪,他所体味的幸福仍然不是坐在暖气机边的人所能了解的。如果我们肯早日离开阴深黑暗的垫居,回到热热亮亮的光中,那该多美呢!

坐在这样的树下,又使我想起自己平日对人品的观察。我常常觉得自己的浮躁和浅薄就像“夏日之日”,常使人厌恶、回避。于是在深心之中,总不免暗暗地向往着一个境界——“冬日之日”。

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刺眼。是暖热的,却不致灼人。什么时候我才能那样含蕴,那样温柔敦厚而又那样深沉呢?“如果你要我成为光,求你叫我成为这样的光。”

我不禁用全心灵祷求:“不是独步中天,造成气焰和光芒。而是透过灰冷的心,用一腔热忱去温暖一切僵坐在阴湿中的人。”

身旁有一袋点心,是我顺手买来,打算送给陈的。现在却成了我的午餐。一个人,在无垠的草场上,咀嚼着简单的干粮,倒也是十分有趣。在这种景色里,不觉其饿,却也不觉其饱。吃东西只是一种情趣,一种艺术。

我原来是带了一本词集子的,却一直没打开,总觉得直接观赏情景,比间接的观赏要深刻得多。饭后有些倦了,才顺手翻它几页。不觉沉然欲睡,手里还拿着书,人已经恍然踏入另一个境界。

等到醒来,发现几只黑色瘦胚的羊,正慢?地啮着草,远远的有一个孩子跷脚躺着,悠然地嚼着一根长长的青草。我抛书而起,在草场上纡回漫步。难得这些静的下午,我的脚步声和羊群的啮草声都清晰可闻。

回头再看看那曲臂为枕的孩子,不觉有点羡慕他那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风度了。几只羊依旧依头择草,恍惚间只让我觉得它们嚼的不止是草,而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日影稍稍西斜了,光辉却仍旧不减,在一天之中,我往往偏爱这一刻。我知道有人歌颂朝云,有人爱恋晚霞,至于耀眼的日升和幽邃的黑夜都惯受人们的钟爱。唯有这样平凡的下午,没有一点彩色和光芒的时刻,常常会被人遗忘。但我却不能自禁地喜爱并且瞻仰这份宁静、恬淡和收敛。

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茫茫草原,就只交付我和那看羊的孩子吗?叫我们如何消受得完呢?偶抬头,只见微云掠空,斜斜地排着,像一首短诗,像一阕不规则的小令。

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发出许多奇想。记得元曲中有一段述说一个人不能写信的理由:“不是无情思,过青江,买不得天样纸。”

而现在,天空的蓝笺已平铺在我头上,我却又苦于没有云样的笔。其实即使有笔如云,也不过随写随抹,何尝尽责描绘造物之奇。至于和风动草,大概本来也想低吟几句云的作品。

只是云彩总爱反覆地更改着,叫风声无从传布。如果有人学会云的速记,把天上的文章流传几到人间,却又该多么好呢。

正在痴想之间,发现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连它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