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写给婶子散文汇总(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0:13:56 页码:13
最新写给婶子散文汇总(汇总8篇)
2023-11-23 10:13:56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有助于今后的改进和发展。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关注事实和数据,尽量客观地进行分析和评价,避免主观臆断。阅读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写给婶子散文汇总篇一

夜,很安静坐在电脑前,想着自己的那些事儿,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字,文字有点硬涩,但记录着我的成长。静下心来想一想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二十几年过去了,仔细回想,这么多年的生活就好像是在彷徨中前进,索然无味。犹如独行在沙漠中的一个疲倦的侠客,寻找着传说中的那一弯绿洲,孤独而疲惫。曾经的热血已变得凝固,激情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还会呼吸的躯壳,延续着自己的生命。青春年少的我们,生命的.历程本该绚烂多姿。可在时间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我习惯了晚睡晚起,也习惯了让时间从指缝间悄悄溜走。

社会是现实的,可现实又是那么的残酷,在这个现实而又残酷的社会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也没有争取到属于自己一席之地,因为在无数霓虹闪烁的夜晚,我搁浅了时光,搁浅了记忆,也搁浅了我的青春。

独自走在繁华的城市,城市的夜晚是那么美丽,霓虹灯不断的闪烁,豪华的汽车不断地在我的身边闪过,高楼大厦伫立在我的身旁,万家灯火好像无数只眼睛在注视着我这个社会的弃儿,使我无地自容。总是在幻想某某某是我的该有多好,醒来后却发现原来这是个梦。

真的不能再这样了,男人意味着什么,真正的男人最起码要有的尊严和地位我一定要争取到,可是在这个现实的社会这二者的基础就是金钱名利,否则就不要谈什么尊严什么地位。从今天起我要找回我自己,找回那个充满理想报复的自我,做一个热血男儿。郑智化的水手中有这样一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奋斗就是为了幸福的生活,金钱地位,男人说了就要做,而且要做的更好,在男人的字典里就没有不行二字,否则你不是个真正的男人。

天涯路上,也许没有终点。出发了,不问终点在哪里?我只顾风雨兼程,一路向前,再苦再累我不会回头因为我已没有选择,没有回头路,当我驻足时候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的成绩,用自己的行动征服一切。

写给婶子散文汇总篇二

因为眼睛看不见,朱丽华很少出门,可在2017年的8月她却出了趟远门去了龙泉,那里有她资助的5名大学生。朱丽华坚持到龙泉,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贫困学生让他们有奋斗的目标。

“我没上过大学,也没有自己的孩子,我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希望都放在这些孩子身上,他们替我圆了大学梦,我很高兴。”

朱丽华在资助贫困学子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成长,希望自己对他们的精神鼓励多过金钱资助。平时,朱丽华从不主动联系这些受助的孩子,“我给他们提了一个小要求,在学期末给我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告诉我学习情况。”

她还让孩子们把她拉进微信群,“他们有了困难我好第一个知道,有些孩子瞒着我不肯考研,要被我骂的。”虽然从未见过这些孩子,但是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庭背景都在朱丽华的心里。

每年给孩子们开个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动态;结对的时候跟每个孩子握手,传递温暖与爱心。

“我要感谢这些孩子,他们的青春给我带来活力,他们的困境促使我不断前进。”

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总是心怀感激,朱丽华在不断给予中收获幸福。她也相信,这些受到过资助的孩子们也都心怀大爱,一路前行,一路播撒爱与温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写给婶子散文汇总篇三

知道婶子去世的消息,是在她葬礼结束之后。她去得如此无声无息,以致于让内心对她有所感念的人,来不及作出任何回馈。五十七岁,胃癌,病魔肆虐,晚景不堪细细打量。原以为你会长寿多福的,原以为离别后,我们还有机会重逢在你布满皱纹的期颐之年,多想紧紧拉住你的手,和你的一生静静对视。

和婶子相识,是我在辛村中学任教之时,婶子那会子是专门给教师做饭的厨师,二三十个上灶的教师一日三餐全由婶子一手操持打理。学校里年长的老师直呼她名——来香,我们这些小辈的年轻人则亲切地叫她婶子。婶子虽说是个农村妇女,但办事干活极其精干利落,千篇一律的家常便饭,被她顿顿烹炒蒸煮得有滋有味。她偶尔生病请假,便由事务长二六则代替她掌厨,事务长一向不修边幅,个人卫生尚且不讲究,食堂卫生便更无从谈起,饭菜常常做得稀里糊涂,吃在嘴里绝对难辨食物本尊。于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婶子回来,如果有人发现了婶子回来的身影,是会欢喜地奔走相告的。

和婶子就这样慢慢熟识起来,她总是有意无意地关照着我。那个时候的我,正为调动的事耗费心神,屡屡受挫,不知道如何拨云见日的艰难日子,脸色寡淡阴冷,变本加厉地怨天尤人之后终于沉默,偶尔浮现出的开朗和豁达,只需一阵斜风吹送,便化作落花流水飘渺而去。生活中的有些苦痛,不是哭一鼻子就可以了事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婶子也会留意我带哪个年级哪个班,分配不合我意的时候,她也会为我抱不平。时令的红枣、酥梨和核桃下来的时候,她总要给我往宿舍送些,说是让我尝尝鲜。隔三差五也和婶子坐在一起聊天,她说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颇有些教育后辈的意味。再后来,婶子在宿舍里置办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我们几个年轻人一得空就到她屋里看电视,热播电视剧《蝴蝶飞飞》的时候,婶子比我们看得还入迷,她不喜欢一味隐忍的软弱人物,随着剧情发展,她或怒或嗔,或喜或笑,真性情袒露无遗。婶子的笑很爽朗,一笑,一排整齐的`白牙就坦率地显出真容,有着别样的生动味道。婶子还是个热心肠,经常帮分身乏术的老师们看护小孩,尽心尽责。她是大家最为信赖和看重的长辈,大家叫她婶子时的心情,是心悦诚服的!!

学校危房改造竣工剪彩的时候,我和婶子曾经在校门口的拱门前合影留念,婶子粗壮有力的右臂搂着我瘦弱的肩,左手紧紧牵住我的右手,我偎着她,就像依靠着一堵墙,感觉温暖而又安全。如今,这张相片还完好无损地躺在我的相册中,可是,我的婶子再也不能面目生动地站在我面前了,我再也听不到她对我说出的那些暖洋洋的话了。婶子,你照应过我,你暖过我的手,可是,我再也没有机会亲口对你说声“谢谢”了,你没有挥手,却就这样与我永远作别了!!

婶子,前路漫漫,你一个人会害怕吗?你走了,让我的心在咯噔一声之后沉沉下坠,让这个秋天有了说不出的感伤。但愿通往来生的路,你是平安喜乐的!但愿你在另一个彼岸,能得万般自在!!

写给婶子散文汇总篇四

每次看到别人写的关于母亲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温謦幸福和关爱感恩,便心生羡慕,浮想联翩,脑子里一幅幅无限感人的画面。回到现实,心又会隐隐作痛,这情景离我多么遥远,可望而不可即。

童年对于我,仅是一些孤独和辛酸的片段记忆。母亲对于我也是模糊和苍白的印象,没有更多的幸福意味,我常常努力搜索脑海里残缺的记忆,哪怕是零星的,片断的画面,也是少之又少,毎每恨自己那时太懵懂,少不更事,对母亲的回忆实在少得可怜。

所以,关于母亲的回忆我写不出只言片语。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母亲的过早离世,对她意味着以后没饭吃,没衣穿,孤独无依,对未来一片恐慌。这是最迫切的想法,也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从此以后,那张稚嫩的脸上便多了一些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符的忧伤。

我实在写不出更多关于母亲的记忆!只有从年长者口中得知一些无法拼凑的琐碎和片段,更多的是別人的叹息……母亲的苦短命运,对我始终是一个谜,无人能告诉我准确答案,有时我甚至冥想穿越,哪怕是踏破铁鞋,哪怕是茹风饮雨,哪怕失去生命,也再所不惜,只为见她一面。

所以关于母亲的回忆,伴随我成长的`只是深切的思念和无法言喻的辛酸感受!记得小学五年级时,一次上作文课,老师布置的题目是《我的妈妈》,诚实的我在课堂上发了一阵呆之后,在本子上只写了简短的两三句话,对不起老师,我没妈妈,我实在写不出来。那个张姓老师后来在作文课上并没批评心怀忐忑不安的我,只是意味深长地在我本子上写下长长的批语,大意是鼓励我自立自强,乐观向上。后来我一直保存着这位张老师的评语。

如果把苦难比作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更加深切,忧郁如影随形,伴随了我整个少年时期,敏感孤独自卑常使我形成自我封闭的世界。高中一年级时,晚自习课老师组织同学们学唱当时很流行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唱着唱着,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确,没妈的孩子命贱如草,没有人疼爱。在同学们的歌声里,我终于不能自已,逃也似的离开了教室,沿着学校门前的河边小路,孤独地从星星点点的明亮灯光照射里走向远处的漆黑……没有人在意我的离开,也没有人在意我的忧伤,我一路走一路泣,想着我那遥远天国的母亲,甚至有些恨她弃我于冥顽而不顾,留下无数个黑暗而恐惧的夜晚,让一个幼小的心灵独自承受……多年以后,想起那个唱歌的夜晚,我常常会情不自禁而泪流满面。那情那景,如烙印般深刻于我心间,那个夜晚我在远处回望教室,那星星点点的灯光一直在我心间闪烁着。二十多年过去了,恍如隔世,又仿如昨晚。

每每看到失去母亲的孩子,心情就很复杂很疼痛,不免心生怜惜。失去母亲的孩子,一夜之间长大。每次想到她不在这个世上心里就痛,时间越久,这种疼痛就越厉害。多少年了,作过各种梦境,陌生的母亲,永远不曾入驻我的梦间。遥远的母亲,是时光太久了吧,你忘记了我么?在时空的隧道里,你可安好?在你的孩子心中,不管她是多少年前懵懂无知的孩童,还是届入中年满目沧桑的妇人,母亲永远是扯不断的血脉亲情,我何曾忘记过。

童年给予我的,是以后悲观人生的延续,没有一种忧郁是天生的,它总是与我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当梦想与现实相违悖时,这种感觉便渐渐深入骨髓,生活压力太大,疲惫不堪,我便会想起母亲,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渴望她的抚慰和温暖,给我坚强。

所以,如果有母亲在世的同胞,不要厌烦年老母亲的唠叨,不要嫌弃她的衰老迟缓,珍惜今生在一起的缘分,一旦失去,今世再也无法挽留,来生相逢渺茫。

感恩爱你的人!感谢生活的磨砺!

写下这些文字时,夜已深,寒意逼人。但愿今晚母亲能入驻我梦,给我一个温暖而虚幻的怀抱,让我内心强大。哪怕仅仅是梦也好。

写给婶子散文汇总篇五

一眨眼的功夫,秋天就来了。

北方的秋天,就是这么醒目,没有“秋老虎”炎热的骚扰,也没有南方的阴雨连绵。

鄂尔多斯的秋天,总是在不经意间闯入了人们的生活;

秋风拂来,街里看不见了短裤、短裙,代替它们的是颜色亮丽的外套、长裤。。。。。。

蓝色的天空中,飘着的云朵,形态各异,秋风还带着它们一起跳舞,变化着多彩的舞姿;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

一阵秋风、一阵秋雨,带着浓浓的思绪,念着家。

鄂尔多斯美丽的秋天——带着你回家!

写给婶子散文汇总篇六

同以往的日子一样,从图书馆回来,今天是周四,有热水,于是放下书包、拿起盆走进水房,开始洗漱,水不是很热,但是在这个季节却是恰到好处,很舒服,半个小时以后我已经舒服地坐在电脑前,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开始打开自己的邮箱、博客、校内,此时此刻的那颗心是最轻松的,不用想自己还有多少书没看,不用想自己还有几篇论文没有写,这样的时光纵然仅有一个小时,对于我来讲已经足够了,忙里偷闲才是最惬意的,更何况这段时间以来心情一直还算平静,纵然偶尔也会有起伏,但也只是深水微澜,还好我有朋友可以倾诉,谢谢你们,你们是我最大的财富。这些都看过了,才把qq打开,因为我知道要和我说话的人并不多,而我想要说的也不多,所以我的空间很少有人留言,或者是转个圈就走了,没想到今天是个例外。

留言的人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很开朗的一个女孩子,后来听说去了海南读书,我没去过,但是对于我来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海风、椰树、流沙,还有那里的'文化,都是我神往的缘由。事隔三四年,她今天给我留了言,我感动,因为高中不通世事的我的幼稚的文字竟然给她留下了那么美好的回忆;我羞赧,因为现在的我已经再也无法写出当年的那种风采,缺少了那时的那份心情,丢掉了那时的那双眼睛。高中的生活很简单,正因为简单才美好,每个人都很单纯,因为单纯才珍贵,现在的我呢?和那时已经全然不同了。

丽华,谢谢你,是你今天的几句话让我从心底振颤了一下,是你让我开始下决心找寻生命中的滴滴感动。我会努力地捡拾起过去的自己对于文字的那份热爱和敏感,重新开始我的心灵自知之旅。

写给婶子散文汇总篇七

高中生可以适当的看一些有用的。

散文。

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写给高中散文,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

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

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几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工作是没有季节的。

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的告诉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到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来说,要是知道人是从市场知道秋天,恐怕也要笑吧。

古人是怎么样知道秋天的呢?

我记得宋朝的词人蒋捷写过一首声声慢,题名就是“秋声”:

黄花深巷,

红花低窗,

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

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

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

问谁摇玉佩,

檐底铃声。

彩角声随月堕,

渐连营马动,

四起茄声。

闪烁邻灯,

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

碎哝哝多少蛋声!

未了,

把一半分与雁声。

这首词很短,但用了十个“声”字,在宋朝辈起的词人里也是罕见的;蒋捷用了风声、雨声、更声、铃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来形容秋天的到来,真是令人感受到一个有节奏的秋天。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季节感,可惜这种季节的感应已经慢慢在流失了。有人说我们季节感的迷失,是因为中国台湾是个四季如春的地方,这一点我不同意;即使在最热的南部,用双手耕作的农人,永远对。

时间。

和气候的变化有一种敏感,那种敏感就像能在看到花苞时预测到它开放的时机。

在工业发展神速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断有新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只知道事物的实体、季节风云的变化、花草树木的生长,后来的人逐渐能穿透事物的实体找那更精细的物质,老一辈的人只知道物质最小的单位是分子,后来知道分子之下有原子,现在知道原子之内有核子,有中子,有粒子,将来可能在中子粒子之内又发现更细的组成。可叹的是,我们反而失去了事物可见的实体,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只见秋毫,不见舆薪”。

到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而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

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未,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天里猛力的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着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竟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那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凤吹拂的快意了。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亲切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

传说唐朝的武则天,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来烤着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不明白。

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科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清。

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

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小学生写。

作文。

日记。

周记,一开始都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其实,那时候很多人没射过箭,也没有见过织布的梭子。

到四年级,我们的导师才严格规定:不论是作文、日记、周记都不准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要使用那些平常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一时之间,光阴和日月就变得很热闹了。

例如光阴似鱼,日月如鸟。

例如光阴似水,日月如云。

例如光阴似风,日月如电。

也有说光阴似蝴蝶,翩翩飞去;日月如蜜蜂,一次只留下一些甜蜜的回忆。从此,创造力大开。

一直到四十岁以后,才知道光阴和日月都是快到无法形容和譬喻的。偶尔想起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童年岁月,自己也开心地笑了。

光阴似箭,是火箭;日月如梭,是太空梭。

光阴还是似箭,箭箭穿心。

日月依然如梭,梭梭滴血。

“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想起小学的一课课文,现在没有日历可撕了,心里才真的是着急。

我妈妈是典型的农家妇女,从前的农家妇女几乎是从不休息的,她们除了带养孩子,还要耕田种作。为了增加收入,她们要养猪种菜做副业;为了减少开支,她们夜里还要亲自为孩子缝制衣裳。

记忆中,我的妈妈总是忙碌不堪,有几个画面深印在我的脑海。

有一幕是:她叫我和大弟安静地坐在猪舍前面,她背着我最小的弟弟在洗刷猪粪的情景,妈妈的个子矮小,我们坐在猪舍外看进去,只有她的头高过猪圈,于是,她和小弟的头在那里一起一伏,就好像在大海浪里搏斗一样。

有一幕是:农忙时节,田里工作的爸爸和叔伯午前总要吃一顿点心止饿。点心通常是咸粥,是昨夜的剩菜和糙米熬煮的,妈妈挑着咸粥走在仅只一尺宽的田埂,卖力地走向田间,她挑的两个桶子,体积比她的身体大得多,感觉好像桶子抬着她,而不是她挑桶子,然后会听见一声高昂的声音:“来哦!来吃咸粥哦!”几里地外都听得见。

还有一幕是:只要家里有孩子生病,她就会到庙里烧香拜拜,我每看到她长跪在菩萨面前,双目紧闭,口中喃喃祈求,就觉得妈妈的脸真是美,美到不可方物,与神案上的菩萨一样美,不,比菩萨还要美,因为妈妈有着真实的血肉。每个人的妈妈就是菩萨,母亲心就是佛心呀!

由于我深记着那几幕母亲的影像,使我不管遭遇多大的逆境都还能奋发向上,有感恩的心。

也使我从幼年到如今,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忤逆母亲的话。

我家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发出米粒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身子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荡曳,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沫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一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的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活得。

自信。

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叉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叉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飞到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老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还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写给婶子散文汇总篇八

母亲因为善良而信佛。

在乡土的原色上,母亲有许多缤纷的愿望,那是原生态的善良,不需要刻意浇灌,就能蓬勃生长。

回家过年,乡下的`日子平静祥和。

母亲的银发在冬日的阳光中闪亮,我知道这是沧桑岁月的纪念,我诵读每一根白发的细节,那些刻写在心脏上的往事,让我时常疼痛。

但母亲总是以微笑给我疗伤。

围着简陋的灶台忙碌后,对于母亲而言,过年的高潮不是团圆饭,不是守岁,不是零点开门迎新的鞭炮,而是对佛的膜拜。

上菜,焚香,作揖,默诵,母亲虔诚地完成每一个程序,我知道此刻她心静如水,新的一年的愿望,甚至后辈们一生的成长,母亲都能关照到。

清烟飘缈,烛光闪耀,母亲说天上有很多眼睛在注视我们,神仙,祖先,母亲都能一一念出熟悉的名字,并且大胆提出自己的要求。

此刻,母亲是人神交流的使者,她告诉我们佛祖看得见一切,包括你的思想,她说要善待生灵,记住世间一切的好。

母亲没上过学堂,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怎么写,但丝毫不影响她祝福的语言。

母亲的愿望总是从很小的地方开始,没有病痛,小心火烛,小心水,小心车,不吵架,会念书……这是些很小很小的愿望的种子,在乡下的土地上轻轻地撒播,然后是热烈的鞭炮。

我一直惊叹母亲一些神奇的举动,给人刮痧,给小儿挑泔积,给病人掐寒筋,给我们喝兑了香灰的茶……只要母亲唠叨起一个善良的愿望,我们的困难都会消失,我们的心,没有了浮躁。

每每回到故乡,母亲总是很惊喜地看我,我知道她的愿望的种子开花了,尽管经历了风雨,尽管一些磨难时常光顾,但母亲向善的信念一直坚强,像她永远盛开在脸上的笑容。

我必须赞美,母亲的愿望,那些盛开在乡土上最美的花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