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9:44:32 页码:10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大全10篇)
2023-11-24 09:44:32    小编:ZTFB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确保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以下是一些创新教案的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示。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一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安排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同学交流资料)。

二:整体感知古诗。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同学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3.教师指导同学上网查找资料.(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3).自身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同学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同学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同学说说自身的感觉)。

(同学说自身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6)后两行是什么意思,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7)读诗,读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

(同学自读、同桌读、指明读,并互相评议)。

四: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感情。

(同学交流资料:靖康之变和写作背景。)。

教师播放一段带有解说的“靖康之变”的电影资料。

(同学说: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哀、为国家担忧等)。

(3)、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

(4)、再度,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5)师: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只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

(6)、再读诗,读出作者报效祖国的气节。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达。

(8)在次读诗,读出自身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把自身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

(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

课后上网查找秋瑾资料和他写的诗句。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二

1、会认“绝、鸣、柳、岭、泊、吴、含、窗、鹭”九个生字,会写“绝、鸣、柳、岭、泊、吴、含、窗”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会认、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春景图动画,学生欣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题目,学生书空“绝”,在生字本上书写一遍。

2、出示课件,了解“绝句”含义。《绝句》属于七绝。

3、出示课件,了解杜甫。

二、朗读并感悟古诗:

1、认读生字:鸣、柳、岭、泊、吴、含、窗、鹭

学生认读,老师指导;说说你记住哪些字,如何记住的;给生字组词。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指导读诗出诗的节奏:

出示课件中划出节奏的古诗,老师打着节拍范读;学生试着打节拍读诗;个别学生打节拍读诗;齐读,读出诗的节奏。

4、理解诗意后熟读:

出示课件第一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齐读这两句诗。

出示课件第二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释义“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齐读这句诗。

出示课件第三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门泊东吴万里船”,释义“泊”(停泊)。齐读这句诗。

5、感悟诗境,背诵古诗:

(1)老师从第一句诗中找出两种事物“黄鹂,翠柳”,学生在二、三、四句诗中划出“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体会颜色美。

(3)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个别学生读诗,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交流脑海中的画面。

(4)小结:你们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这是哪个季节?(春季,因为出现了翠柳)。当作者看到这么美的春景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句》,当我们被这首诗所吸引时我们禁不住要背下来这首诗。

6、拓展环节:

欣赏《绝句·迟日江山丽》,背诵这首诗。

7、总结:

今天学习了杜甫的《绝句》,欣赏了《绝句·迟日江山丽》,感受到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去积累更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吧!

三家庭作业:

1、给家长背一背《绝句》、《绝句·迟日江山丽》。

2、喜欢画画的同学,给《绝句》画一幅画。

教学板书:

绝句

杜甫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西岭

千秋雪

万里船

本课的优点:课堂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学生认识了九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诗句的含义,非常直观、形象,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明白诗句意思;教学过程中,读的较为充分(学生的自读,纠正发音;老师范读;学生打节拍地读;理解诗句后的熟读;感悟诗境后的美读。

本课的不足: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致不高,一堂课下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几位;对于学生的评价太过单调,没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只是读出了诗的节奏,而没有做到有感情地读古诗;感悟诗境时,引导的过于简单,原本设计的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几种“事物”,进一步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丰富色彩,进而感受春景的魅力之处”,由于紧张的缘故,也疏忽了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感悟不深刻,没有感受到如此美丽的春景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勃勃生机。

虽然课堂留下了遗憾,但是“我参与,我幸福”。经历了,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感谢评委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让我的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进步,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做一个更为合格的引导者!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三

1、理解古诗中重点字的意思和在诗中的含义。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具体语境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宁死不屈的品质,感悟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体悟诗人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收集爱国的诗歌。

一、咀嚼诗句——温情

1、(投影出示)《静夜思》

学生齐读

2、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生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4、过渡:“诗中寓情,情中育诗”,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人李白和王唯那种淡淡的思乡之愁,触摸到了那细腻的情感。那再让我们来感受一种浓烈的情感。

5、板书:夏日绝句

(设计意图:“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以情感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库,让他们在感受诗人情思的同时,激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明白古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初读寻疑——酿情

1、(出示《夏日绝句》)学生齐读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归纳并出示

1、为什么诗命名为《夏日绝句》?

2、我很想了解一下李清照。

3、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4、诗人为什么会怀念项羽?这和她所要表达的感情有什么联系?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诗人和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积累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新课标中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三、细读品味——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品读3、4句

a.提问:从哪两句诗看出诗人怀念项羽?

生答并出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齐读

b.引导:那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

重点理解“思”字后,指名读。

c.点拨:诗人为什么如此怀念他?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项羽这个人物?

学生回答

引述: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这种宁死也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诗人深深地怀念呢?孩子们,让我们把诗人这种深深的怀念之情读出来吧!(齐读)情感再浓烈一点(齐读)。

d.冥想:(播放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进行引述)

点拨:此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孩子们,请用你的声音表现出对项羽这个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请你声情并茂地传递对他的崇敬。

引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a.生齐读出示:生当作人杰,死亦当鬼雄。

b.提问:“人杰”、“鬼雄”你是怎样理解的?

谈谈你这两句诗的理解。

c.指导朗读:一个内敛、含蓄的女诗人却有如此宽广的胸襟,人们怎么不为之动容呢?所有的女生让我们站起来,把这种气魄读出来。(女生读)你们的决心老师感受到了。来,男生们,拿出你们的男儿气概。(男生读)面对浩瀚的江水我们一起来吧!(师生齐读)

指名读,并请学生相互评价。引导“亦”应重读。

e.点拨:孩子们,我们的女诗人此时此刻想表达出一种什么情感?

(生答)

这份宁死不屈的爱国热情真是荡气回肠呀!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份浓烈的情!(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以诵读体味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注重在诵读中涵泳、意会、体味。创设情境,使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让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这样静态的阅读中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意境逐渐显现。让学生凭借意象的力量,超越时空,感受诗歌永恒的本色。)

四、拓展延伸——释情

1、讲述:在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文人过客如李清照一样抒发着自己的爱国热情,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那份挚热的情感吧!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古代爱国诗篇,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2、提问:那这一首首爱国诗篇,这一颗颗赤诚的心与你有什么关系呢?(生答)

3、总结:是呀!爱国热情是不会受空间限制,也不会随时间而减少的。我们欣赏古人,我们佩服古人,我们会把他们传承下来的爱国热情继续加温,让崛起的中国更加强大。

(设计意图:教师除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之外,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独特感受,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再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民族文化的因子逐步融入学生的骨血,为他们的生命着上民族的底色。)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四

2.加深幼儿对春天季节特征的认识。

3.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1、幼儿教材、大书、电脑。

2、准备字卡:融鸳鸯。

3、复习字卡:山春花草燕子。

1、谈话:春天。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春”。

(3)提问:“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色?春天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它的美体现在哪里?”鼓励幼儿大担发言。

2、教师出示字卡“燕子”,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位置拿书。

3、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2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画。

(1)提示:请小朋友由远到近观察画面。

(2)提问:“近处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花草燕子鸳鸯。

(3)提问:“远处有什么?“山”幼儿回答。

(4)提问::你能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这幅图以后的感觉吗?

4、放电脑。请幼儿来听古诗,并回答问题。

(1)教师:“春天万物苏醒,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唐朝诗人杜甫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2)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

(3)幼儿独立欣赏古诗,教师来回指导,注意纠正幼儿的不良坐姿态。

(4)提问:诗名是什么?幼儿在自己的书上指出题目,并读出。

(5)提问:“这古诗中都有谁?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回答问题,教师适时出示字卡。

(6)请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5、教师出示字卡:燕子请幼儿学燕子飞,

6、游戏。

(1)准备:需认读的大小字卡,2漂亮的小筐一个,将大小字卡放入筐中。

(2)激发兴趣:“春姑娘来啦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3)玩法:

步骤3:说儿歌,做游戏,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春姑娘来啦!春姑娘来啦她给我们带来礼物,她的礼物是什么?教师出示大字卡“融”,说:“我的礼物是融。手拿”“融字宝宝的幼儿围到教师。集体认读,教师出示其他大字卡,游戏进行。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五

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

3、领会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

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甫。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六

句,看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理解1、2句,重点理解“翠、青、青天”

再全班交流。

(4)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及在颜色上的捕捉、铺设的精妙。

(5)学习3、4句,重点理解“千秋、含、泊、万里船”(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

(6)说说诗句的意思。

(7)理解作者蕴涵于诗歌中的感情(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

(8)欣赏体会这首诗歌的美(以讨论形式进行)。

a、色彩美:黄、翠、白、青。

b、声音美:鸣。

c、动静相衬美:前2句与后2句的动静相衬。

d、远近搭配布局美:第一联与第二联,第三联与第四联的结合e、寓情于景美:

二、朗读古诗,背诵。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解题《早发白帝城》。

〈二〉、了解李白的有关资料。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2、记字形,理解词义。

朝辞、白帝、彩云间、还、啼、猿、轻舟、万重山。

〈五〉、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内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讨论,可以向“邻居”请教。

2、每小组汇报一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重点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3、指名学生将诗歌大意串讲一遍,力求做到流畅通顺。

〈六〉、欣赏诗歌,说说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看法。

(1)景色之美。

(2)作者心情的畅美。

(3)节奏韵律美。

(4)用词之美:彩云间、轻舟、一日还、万重山。

〈七〉、指导朗读。

(1)关于本诗的韵脚与押韵。

(2)本诗的节奏与停顿划分。

(3)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比较点评。

(4)比赛朗读。

〈八〉、布置作业。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七

1、了解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

2、理解词的意思,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能背诵下来。

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

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了解历史背景。

二、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一)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尤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句,想好之后,可以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汇报。

1、理解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学生自读后指名读。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教师适时用多媒体出示项羽资料。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他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不肯苟且偷生(板书不肯),这样的精神和气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与项羽比起来,大敌当前,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有一首诗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馆墙壁上的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多媒体出示)反映的就是这种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师领读全诗)。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师再次领读,过渡:此时此刻,诗人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等。)此时,诗人是怎样的心情?(气愤、悲伤……)。

师: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李清照,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八

2.加深幼儿对春天季节特征的认识。

3.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1、幼儿教材、大书、电脑。

2、准备字卡:融鸳鸯。

3、复习字卡:山春花草燕子。

1.谈话:春天。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春”。

(3)提问:“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色?春天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它的美体现在哪里?”鼓励幼儿大担发言。

2.教师出示字卡“燕子”,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位置拿书。

3.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2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画。

(1)提示:请小朋友由远到近观察画面。

(2)提问:“近处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花草燕子鸳鸯。

(3)提问:“远处有什么?“山”幼儿回答。

(4)提问::你能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这幅图以后的感觉吗?

4。放电脑。请幼儿来听古诗,并回答问题。

(1)教师:“春天万物苏醒,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唐朝诗人杜甫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2)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

(3)幼儿独立欣赏古诗,教师来回指导,注意纠正幼儿的不良坐姿态。

(4)提问:诗名是什么?幼儿在自己的书上指出题目,并读出。

(5)提问:“这古诗中都有谁?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回答问题,教师适时出示字卡。

(6)请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5、教师出示字卡:燕子请幼儿学燕子飞。

6游戏。

1准备:需认读的大小字卡,2漂亮的小筐一个,将大小字卡放入筐中。

2激发兴趣:“春姑娘来啦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3玩法:

步骤3:说儿歌,做游戏,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春姑娘来啦!春姑娘来啦她给我们带来礼物,她的礼物是什么?教师出示大字卡“融”,说:“我的礼物是融。手拿”“融字宝宝的幼儿围到教师。集体认读,教师出示其他大字卡,游戏进行。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九

1、师出示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教案。

2、讨论诗句意思。

3、教师规范诗句意思的语言。

4、教师指导朗读。

5、学生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二诗句。

1、师出示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绝句》教案》。

2、教师引导理解词语:窗含?千秋?门泊?东吴?

3、讨论诗句的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叙述诗句的意思。

5、教师指导朗读。

6、学生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全诗。

2、分析古诗的色彩美(黄、翠、白、青……)让学生绘画。

3、分析古诗的韵律美(指导感受)让学生朗读。

4、分析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句的对偶美)让学生画词。

绝句教案集锦通用篇十

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和勃勃生机。

【教学准备】。

有关本课的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唱首春天的歌吧!(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来了,你们高兴吗?恩!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也很高兴。有一天,他坐在屋里,透过门窗,看见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放眼望去,远处的高山上,竟还有千年没化的积雪。多美的景色呀!杜甫高兴地写下了这首《绝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

1、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诗句读流利;边读边用笔划出古诗中的生字。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3、现在,谁来试着把古诗读一读?小朋友听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教师随机评价)。

三、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古诗你们都会读了,诗中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现在,赶快睁大你们明亮的眼睛,因为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从古诗里跑出来了,它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呢!第一个跑出来的是谁呢?(课件出示生字鹭柳窗鸣)。

四、再读古诗。

生字都认识了,古诗一定比刚才读得更好。现在,谁再来读读古诗。

1、指名读。

2、齐读。

3、老师读。

4、齐读。

五、感悟古诗。

小朋友,刚才我们反复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

1、两个黄鹂鸣翠柳:

大家仔细听,仿佛听到了什么?再仔细看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翠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欢快地歌唱、嬉戏,多开心呀!它们可是春天的小使者,为春光增添了不少色彩!

2、一行白鹭上青天:

读着这句诗,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蓝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正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多么美妙的春光啊!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来了,树儿、鸟儿都焕发了勃勃生机。人们也开始繁忙起来,你能从诗中哪一句看出人们忙起来了?这船只停在江边,他们在等待什么呢?虽然,远处的山上还有终年没融化的积雪,可山下,已经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4、小结:

同学们,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绿的柳、蓝的天、白的雪,还有那欢乐的黄鹂,自在的白鹭,江边停泊的船只,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还可以配上你的动作、表情呢!

六、拓展延伸。

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他还有一首写春天的诗呢!(课件出示《绝句》)。

他还有一首诗写的也是春天。(课件出示《春夜喜雨》)。

杜甫是多么喜欢春天呀!你们呢?课后,(课件出示作业选选选)大家也可以用你们的笔,象杜甫这样,写写身边的春天,画一画春天,还可以翻翻课外书籍,找一找还有哪些诗人写了春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