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3:52:24 页码:10
2023年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实用8篇)
2023-11-12 13:52:24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思维的训练,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反思,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总结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性,从整体到局部,从问题到解决方案。希望以下的总结文本能够给大家一些灵感和思路,帮助大家写出更加优秀的总结。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篇一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每天我们都得面对学生五花八门富有“创意”的错误,如何处理才能使错误变“废”为“宝”,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资源,让学生在纠错中学会对数学问题深入思考,让错误成为学生发展的“财富”?在公开课上我们看到老师睿智的处理。

你是想考考老师,对吗?

三年级,在引导学生得出两种计时法转换的方法后,老师设计游戏的形式加以巩固。出示第一题:“上午7时是几时?”有学生马上举手:“19时。”老师愣了一下,马上接着说:“哦,我明白了。你是想考考老师,对吗?好,我先回答你的第一题。19时就是晚上7时,我说得对吗?”全体学生齐答到:“对”

老师又接着问:“为什么对?你们是怎么想的?”有学生回答:“19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了,所以要加上“晚上”,还要减去第一圈走的12个小时,就是晚上7时。”老师表扬:“说得好极了。那么请各位小老师判断一下,上午7时是19时吗?”刚才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同学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笑到:“错了,应该是7时。因为上午7时表示时针走第一圈,如果用24时计时法表示,数不变,只要把“上午”去掉就可以了。”师:“我明白了。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一次比赛,我们互相出题,比比谁回答得又对又快,好吗?”生兴奋地说:“好!”

课堂上,面对学生发言出错,我们习惯的做法是纠正偏差,让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认识,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向这样“你是想考考老师是吗”,以学生错误的回答为题,让学生自己来判断对错,在判断的过程中发现原先的错误,将错就错,举一反三,既保护了发言的学生,又使学生通过对比加深了理解,拓宽思路。实现了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双赢。

“到底是两条,还是四条?”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课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长方形的对称轴是2条,这时,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不对,应该是4条。”……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究竟是2条还是4条呢?老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到底是2条还是4条,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吧。”过了两分多钟,有学生叫了起来:“老师,是2条!”。“是2条!”“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我们小组是将图形剪下来,对折发现的。”说完,他当场演示了一番。“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我又问。“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既然他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对称轴的两侧图形应该能完全重合。”学生的确很聪明,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显示出了他们的创造潜能,还显示出了他们非凡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孩子们真真切切感觉到了“做”数学的乐趣。

理越辨越明,思路越辨越清晰。一个普普通通的错误,只要巧妙的加以利用,挖掘错误的“闪光点”,就能成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资源。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不妨延缓评价,把皮球踢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争辩、动手操作中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在争辩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争辩中获得正确的知识建构。

“书上的结论有错误?”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老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看看几次可以装满。各小组分头操作,之后交流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结果答案层出不穷:有的学生说:“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的学生说:“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还有的说:“我们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老师说:“答案怎么会各不相同呢?老师也来做一做,你们可要仔细观察啊。”老师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中,一次,两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书上的结论有错误?”学生议论纷纷起来……老师说:“你们说怎么办?”一位学生说:“老师你的圆柱太大了。我推荐你用这个空圆柱。”结果三次正好倒满。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制造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故意用了一个大圆柱。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一两个关键字的改变往往决定了概念的正确与否。精心设计美丽陷阱,诱导学生犯错,让学生在错误中经历认知冲突,经历大起大落。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的孩子们对这个概念的建立一定会记忆深刻,刻骨铭心。

我们当老师的总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课堂教学能一帆风顺,学生错误能越少越好,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愿望。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不出错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学生的错误是他们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暴露。忽视了学生的错误,就是错过了最佳的教学契机,错过了最宝贵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最精彩的动态生成。面对错误,让我们学会多一些等待,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睿智,少一些批评,学会宽容,学会运用,巧妙、合理地处理好“错误”资源,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简单的错,不简单的处理。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增效点”,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篇二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

(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4)趣味性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我们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篇三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和抽象数学的知识,体现学用结合,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沟通,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而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寻找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生活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发展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如我在教学体积单位“立方米”时,把全班同学每8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准备一根1米长的米尺,要求学生用8根1米长的米尺,围一个棱长是1米的立方体,从而让学生明白棱长是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然后让学生分组钻进1立方米的空间里,亲自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这样教学,数学与学生亲密接触,学生乐此不疲,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如让学生判断现实生活中一堆木材的体积,学生就能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推测,而不会不着边际的胡乱猜一通。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氛围。

2、从生活实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学习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的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如,我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我把全班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算出这块地的面积;用标杆和测绳将这块地围起来,看一看、想一想10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到底有多大?告诉学生100块这么大的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沿这块地的四周走一走、看一看、相一想1公顷有多大。像这样,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寻找数学原型,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弥补了学生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3、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识水平,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后,可设计以下数学问题:李师傅要做一个长是40厘米,宽是30厘米,高是25厘米的玻璃金鱼缸,下面这块材料够用吗?(材料:80厘米×60厘米的长方形),如果学生只是从形式上来解决问题,即:80×60=4800(平方厘米);40×30+(40×25+30×25)×2=4700(平方厘米);那么会得出“材料够用”的假象,而事实上只要稍作操作,便可知材料是不够的,让学生充分懂得为什么材料欠用的真正原因,也使学生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4、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如,教学“11的认识”时,我在课末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六一”儿童节举行套圈比赛的生动情景。规定每个小朋友只能投11个,11个圈分成套入和未套入两部分,各个小朋友活动中的不同情况呈现了11的各组成情况,这是小学生熟悉的游戏,从现实情景中使学生体会日常生活需要数数,需要知道数的组成,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从生活事例中感悟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补少、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等量代换、按顺序思考等在生活现实中到处可见。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单运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多加要减”的道理,我举了一个事例:“小兰带了174元钱到商场买一双鞋,小兰看中的鞋子的标价是97元,你认为小兰会怎样付钱?”,让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侧重指出下列这种付法:“小兰从口袋里拿出()张一百元,营业员找回小兰()元,这时小兰口袋里还有()元?”然后要求学生填空,并写出了算式。学生写出了以下算式:

(1)174-97(2)74+3。

(3)100-97+74(4)174-100+3。

通过观察算式让学生体会到算式的结果都相同,但算起来第(3)式顺理成章,体现了操作过程;第(4)式体现了“多减要加”的算理;第(2)式算起来最方便,体现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在此实例中,不仅使学生明白了“多减要加”的道理,而且学生还发现了比书本上介绍的方法更为方便的方法,即遇到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也可以把被减数一分为二,一部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这部分数去减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再加上原来的尾数,这种方法更近生活实际,使抽象的计算获得了经验上的支持,收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现实生活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1、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重视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和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事物;学会重量单位后,让学生称一称自己身体有多重。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生活联系起来,从小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他们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意识。

2、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交流中学习,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色彩。比如我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动手把12个圆片平均分,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怎样分的,再用算式表示自己的分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摆法和想法列出了以下算式:12÷3=4;12÷4=3;12÷6=2;12÷2=6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会到数学语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3、用数学规律表示生活现象。

如学习了研究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哪些数量在怎样的条件下成正比例关系。学生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说:“每本《小学生时代》的价钱一定,订阅的本数和总价成正比例”、“《小学生周报》的单价一定,订阅的份数和总价成正比例”、“每平方米的房价一定,订购套房的面积和购房的总价成正比例”、每千克绿茶的价钱一定,购买的千克数与所需的钱数成正比例“等等。

4、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数学也不例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如学完“元、角、分的认识”后,可以将课堂设置成商场,开设“文具店”,“玩具店”让学生轮流当一回售货员,让大家表演买东西,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使用人民币;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叙述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使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算用能力。

5、用数学方法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学生学习了“利息”的计算后,知道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可想而知,书上的习题学生感觉不够“解渴”。此时,教师及时安排了以下作业:(1)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各种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听;(2)做家庭小助手,帮妈妈理财,算一算妈妈存的钱利息是多少?到期后应取回多少钱?怎样存钱最划算!学生极有兴趣,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最后去存钱。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极为深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此项活动也对学生进行了不乱花钱、珍惜家长劳动果实的思想教育,实现了学数学与育人的统一。实践证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运用过程中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成活,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接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让我们架起数学与生活间的桥梁,拉近知识与生活间的距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上数学的联系,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到数学与人及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中,使其完成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转变,并且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3、《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介》斯苗儿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

4、《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5、《教育学概论》吴秉伦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篇四

曾听过杭州胜利小学校长的报告,颇有感想。孙校长讲到一个具有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显然,这个学生并不存在智力问题,他只是无意之间在数学与生活中画上了一条鸿沟,将数学与生活完全隔离开来了。相反的他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甚至可能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并且相信也是在我们教学生涯中会经常碰到的一类学生。对于此类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能及时对症下药,在教学中帮助他们跨越这道鸿沟,那么他们的思维定然会豁然开朗。

由此我想到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找到数学与生活衔接点的五大点,与大家分享:

一、数学语言通俗化。

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但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孙校长在教那位学生解应用题的过程中,他先后寻找多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工程队、鸭子、粽子、大饼等,最终终于让学生从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对了,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爱数学。

二、数学概念形象化。

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即概念。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对有些数学概念一字不解。这就需要我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其巡巡诱导。

如循环小数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再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引出“循环”的概念,便会带给学生具体深刻的理解。

三、数学问题(例题)生活化和实用化。

[1] [2] [3]。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篇五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和抽象数学的知识,体现学用结合,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沟通,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而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寻找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生活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发展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如我在教学体积单位“立方米”时,把全班同学每8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准备一根1米长的米尺,要求学生用8根1米长的米尺,围一个棱长是1米的立方体,从而让学生明白棱长是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然后让学生分组钻进1立方米的空间里,亲自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这样教学,数学与学生亲密接触,学生乐此不疲,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如让学生判断现实生活中一堆木材的体积,学生就能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推测,而不会不着边际的胡乱猜一通。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氛围。

2、从生活实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学习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的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如,我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我把全班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算出这块地的面积;用标杆和测绳将这块地围起来,看一看、想一想10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到底有多大?告诉学生100块这么大的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沿这块地的四周走一走、看一看、相一想1公顷有多大。像这样,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寻找数学原型,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弥补了学生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3、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识水平,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后,可设计以下数学问题:李师傅要做一个长是40厘米,宽是30厘米,高是25厘米的玻璃金鱼缸,下面这块材料够用吗?(材料:80厘米×60厘米的长方形),如果学生只是从形式上来解决问题,即:80×60=4800(平方厘米);40×30+(40×25+30×25)×2=4700(平方厘米);那么会得出“材料够用”的假象,而事实上只要稍作操作,便可知材料是不够的,让学生充分懂得为什么材料欠用的真正原因,也使学生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4、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如,教学“11的认识”时,我在课末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六一”儿童节举行套圈比赛的生动情景。规定每个小朋友只能投11个,11个圈分成套入和未套入两部分,各个小朋友活动中的不同情况呈现了11的各组成情况,这是小学生熟悉的游戏,从现实情景中使学生体会日常生活需要数数,需要知道数的组成,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从生活事例中感悟数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补少、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等量代换、按顺序思考等在生活现实中到处可见。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单运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多加要减”的道理,我举了一个事例:“小兰带了174元钱到商场买一双鞋,小兰看中的鞋子的标价是97元,你认为小兰会怎样付钱?”,让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侧重指出下列这种付法:“小兰从口袋里拿出()张一百元,营业员找回小兰()元,这时小兰口袋里还有()元?”然后要求学生填空,并写出了算式。学生写出了以下算式:

(1)174-97(2)74+3。

(3)100-97+74(4)174-100+3。

通过观察算式让学生体会到算式的结果都相同,但算起来第(3)式顺理成章,体现了操作过程;第(4)式体现了“多减要加”的算理;第(2)式算起来最方便,体现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在此实例中,不仅使学生明白了“多减要加”的道理,而且学生还发现了比书本上介绍的方法更为方便的方法,即遇到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也可以把被减数一分为二,一部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用这部分数去减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再加上原来的尾数,这种方法更近生活实际,使抽象的计算获得了经验上的支持,收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现实生活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1、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重视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和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事物;学会重量单位后,让学生称一称自己身体有多重。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生活联系起来,从小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他们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意识。

2、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交流中学习,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色彩。比如我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动手把12个圆片平均分,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怎样分的,再用算式表示自己的分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摆法和想法列出了以下算式:12÷3=4;12÷4=3;12÷6=2;12÷2=6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会到数学语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3、用数学规律表示生活现象。

如学习了研究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哪些数量在怎样的条件下成正比例关系。学生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说:“每本《小学生时代》的价钱一定,订阅的本数和总价成正比例”、“《小学生周报》的单价一定,订阅的份数和总价成正比例”、“每平方米的房价一定,订购套房的面积和购房的总价成正比例”、每千克绿茶的价钱一定,购买的千克数与所需的钱数成正比例“等等。

4、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数学也不例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如学完“元、角、分的认识”后,可以将课堂设置成商场,开设“文具店”,“玩具店”让学生轮流当一回售货员,让大家表演买东西,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使用人民币;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叙述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使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算用能力。

5、用数学方法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学生学习了“利息”的计算后,知道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可想而知,书上的习题学生感觉不够“解渴”。此时,教师及时安排了以下作业:(1)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各种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听;(2)做家庭小助手,帮妈妈理财,算一算妈妈存的钱利息是多少?到期后应取回多少钱?怎样存钱最划算!学生极有兴趣,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最后去存钱。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极为深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此项活动也对学生进行了不乱花钱、珍惜家长劳动果实的思想教育,实现了学数学与育人的统一。实践证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运用过程中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成活,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接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让我们架起数学与生活间的桥梁,拉近知识与生活间的距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上数学的联系,让数学学习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到数学与人及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中,使其完成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转变,并且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3、《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介》斯苗儿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

4、《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5、《教育学概论》吴秉伦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篇六

生活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解答数学问题。

接着,我发现了这些盆栽摆放得很有序,虽然颜色各不相同,却一点儿也不眼花缭乱。我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连连点头,便问了我一个问题:“这些盆栽里的花分别是白、粉、蓝、紫4种颜色,你知道每种颜色各有几盆花吗?”

我思考了一会儿就得出了答案:“这些花从外到里一共摆312圈,最外圈有25盆花,最里面只有3盆,每圈隔2盆花。每种颜色都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最里面4圈是白色的,接下来3圈是粉色的,再是3圈蓝色的,最后是2圈紫色的。如果按每圈隔2盆花计算,第二圈紫花是25-2=23盆,一共是25+23=48盆。而白花是3+5+7+9=25盆。按这样计算,粉色和蓝色分别是39和57盆。“题目虽然不难,但很考验心算。妈妈点了点头,又问:“你知道这些花占地面的百分之几吗?”我看了看四周,发现地面是个正方形,边长为15米,而圆的半径大约是3米,面积是32×3.14=28.26平方米。地面面积是15×15=225平方米。于是我很快给出了答案:“盆栽占地面的28.26÷225=12.56%”妈妈敲了敲我的脑袋:“嗯,学的不错。”

最后,妈妈帮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递给了营业员一100元人民币,于是她转过头来问我:“如果一盆月季花的价钱78.5元,那么它的价钱比我给的钱少百分之几?”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到:“100-78.5=21.5元,月季花的钱比你给的钱少21.5元,再用21.5÷100=21.5%。”妈妈再一次摸了摸我的脑袋。

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学会学以致用,将学过的东西和生活联系起来。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篇七

曾听过杭州胜利小学校长的报告,颇有感想。孙校长讲到一个具有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显然,这个学生并不存在智力问题,他只是无意之间在数学与生活中画上了一条鸿沟,将数学与生活完全隔离开来了。相反的他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甚至可能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并且相信也是在我们教学生涯中会经常碰到的一类学生。对于此类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能及时对症下药,在教学中帮助他们跨越这道鸿沟,那么他们的思维定然会豁然开朗。

由此我想到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找到数学与生活衔接点的五大点,与大家分享:

一、数学语言通俗化。

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但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如孙校长在教那位学生解应用题的过程中,他先后寻找多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工程队、鸭子、粽子、大饼等,最终终于让学生从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

对了,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爱数学。

二、数学概念形象化。

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即概念。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对有些数学概念一字不解。这就需要我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其巡巡诱导。

如循环小数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再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引出“循环”的概念,便会带给学生具体深刻的理解。

三、数学问题(例题)生活化和实用化。

[1][2][3]。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简短篇八

我们生活中到处处有数学,他们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思考它和体会它。

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常客隆买了几瓶可口可乐,回到家里我正准备打开一瓶可乐,无意中看到可乐瓶的包装上写着:买一升赠送250毫升,看了这句话,我想厂家不可能做亏本生意吧?绝不可能,于是我请求爷爷帮我做一个试验,我要看看厂家有没有撒谎。要是多不出250毫升,那就说明厂家在欺骗消费者,以后我就不买这个可乐了。可拿什么测量准确呢?我家有一个量杯,爸爸做实验用的,刚好可以拿来用一下,于是我就拿它来测量。爷爷开始教我:一升等于1000毫升,再加上赠送的250毫升,一共是1250毫升,我家的量杯容量是250毫升的,那么1250÷250=10(杯)。经爷爷这么一提醒,我恍然大悟,因为只要一瓶可口可乐能倒满10杯的话,那么说明厂家很诚信。于是,我拿起可乐往杯子里倒,1杯、2杯、3杯……10杯。哈哈,竟然10杯还超过一点。啊!原来这瓶可乐是足量有余的。忽然我又发现瓶身上写着净含量:1250(+)5毫升,我问了爷爷。原来,这个意思是最多有1255毫升,最少有1245毫升,而标准就是1250毫升,我听了一下子就明白了,数学的学问真是处处都是啊。

我不禁赞叹起来:我以后一定会多买这个牌子的可乐喝,爷爷也笑着告诉我:“怎么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吧”我使劲地点点头。

从这次试验中,我明白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数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