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8:26:05 页码:11
2023年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大全12篇)
2023-11-23 18:26:05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自我观察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怎样写一篇内容充实、有深度的学习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参考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一

古往今来,鲜花、芳草、青松、翠竹,都得到画家的青睐、受到诗人的赞美。而芦苇,何人赞过,何人叹过。难道这平平凡凡、朴实无华的芦苇就没有一处值得赞赏吗。

不,不是的。

每逢盛夏时节,每根芦苇都是嫩绿嫩绿的,嫩得每片叶子都要滴出水来,绿得闪闪发亮。临风摇曳,婀娜多姿,难道没显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吗?这不能体现出它对生活的热爱吗?一根芦苇,无视它的人说它脆弱,“只要大风一吹,就很容易折断。”芦苇深知自身这个弱点,从不会孤置一柱,总是集群而生,聚众而长。只要有芦苇的地方,就是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成林成海,风吹不断,浪打不倒。这时候的你还会觉得它弱小吗?它给人留下的是众志成城、气势磅礴而又壮观。

芦苇春生冬去,它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芦苇虽然不能为高楼大厦作梁作柱。但它可以编织出各种生活用品,它虽然不像金石那样坚硬万古不朽但用它却可以造出洁白柔美的纸。就算那些苇梢碎叶也可以用来驱寒取暖,烧火做饭。

这就是芦苇,平凡而不平庸的芦苇。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二

我的家乡盘锦,是一个美丽无比的地方,盘锦的芦苇荡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芦苇荡不仅面积浩大,达一百多万亩,而且它的里面还居住着珍稀的丹顶鹤和黑嘴鸥。还有许多国家级保护生物。

芦苇荡景色优美宜人。一年四季随着气候的变化,每个季节都有着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每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时候,芦芽冒着寒意破土而出了。那一根根如锥似剑芦芽,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春天从这里开始,希望在这里萌发,绿意在这里展现,芦苇荡也开始在这里形成。回归的大雁在这里停下脚步,白天鹅在这里聚集歌唱,丹顶鹤在这里翩翩起舞,芦莺在这里欢歌,虫儿在这里低吟。这时的芦苇荡,到处充满温馨,到处洋溢着欢乐。

夏日骄阳似火。这时的芦苇荡,远接青天,近挽碧海,夕阳斜照,芦荡尽染。

最美的该是秋天的苇海了。乍起的秋风,吹起芦花漫天飞舞,如棉絮似雪花。当秋日的阳光普照大地时,蓝天白云下,绿色衬着白色的是苇海,碧洗如蓝的是大海,金色起伏的是稻海,红色绵延的是红海滩。绿、白、红、黄、蓝绘成一幅秋日绚丽的画卷。

冬天来了,一场接一场的纷纷大雪洒进苇海,皑皑的白雪与银装素裹的世界紧紧的融在一起。深冬时节,万里冰封,收割芦苇的季节到了。一台台收割机轰鸣着开进苇田,转瞬间,一望无边的雪地上被铺上了一层琨黄的地毯,给寒冷的冬天抹上一丝暖意。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三

长在河塘的芦苇,多少年来,总被人当作过往云烟忽视掉。

孙犁老师能用芦苇演绎红色精神,一篇《芦花荡》红遍大江南北,一直红到现在。他也写了《荷花淀》,结果白洋淀的荷花红透了,芦苇却依旧显得苍白,默默无闻。周敦颐写爱莲,曰:“同予者何人?”同予者众矣!而芦苇却鲜有人爱,不对,应该说是无人爱才对。它论花,没牡丹的艳,没玫瑰的丽,没莲花的洁,没菊花的傲霜挺立,没梅花的岁寒独放。只是一小簇丝绒。若言那一丝飘逸吧,又不如蒲公英的好看。论花繁吧,又不如蝴蝶兰,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就是小野花也比它有光彩。论枝吧,它没杉树那么挺拔,没松树有力,没腊梅那么曲折,没珠兰修长而柔韧。说它哪好?没有。说它哪不好?貌似也没有。可越是这样,就越容易被忽视。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它带着这种精神,年复一年生存,又年复一年平凡着。

也许它可以让别人体会一下它的重要性,耍性子,就是不抽新枝。可它没有。它依旧呆在过去生长的地方,又将新生命寄托到别的地方。

在这个金黄的季节,它在金黄的风中,送走一点又一点的希望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四

我的家乡林甸县有一片芦苇海。

芦苇海就在姥姥住的地方,是一个叫育苇场地方,小的时候妈妈经常在春天带我去姥姥家,坐在爸爸的车上,就能看见一望无际的芦苇。到了姥姥家,我就迫不及待的让姥爷带我划船去,春风吹来,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鸭子们在水中尽情的戏耍,鱼儿们看见鸭子东躲西藏,丹顶鹤优美的身姿在水中漫步。动物们把沉睡的芦苇吵醒了,芦苇们探出小脑袋,看着眼前的事物好新鲜、好有趣,原来是春天到来了。

几场春雨过后,醒来的芦苇们争先恐后的叫醒还在沉睡的小伙伴,没过几天,水里长满了新的芦苇,每个芦苇都青翠挺拔,好像在比谁站的直、长得快,远远望去,好像在水面上铺上了翠绿的地毯,真是美极了。

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它们已经很高了,一阵微风吹过,一片片的芦苇你挤我碰的荡漾起来,连绵不断,就像绿色的海洋,风停了,它们又像一个个战士,威武挺拔的站在那里,在守卫自己的家园。

秋天到了,芦苇开始抽穗开花了,毛绒绒、金灿灿的芦苇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孩子们采摘芦苇花,编织起手工,你编出一个小兔子,我编出一个小鸭子,欢笑声、谈话声把芦苇海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到了冬天,水面上已经冻上了厚厚的冰,人们开始收割芦苇,芦苇可以加工成我们用的纸、工艺帘,在妈妈小的时候家里用的炕席,就是芦苇编织出来的,芦苇还可以调节气候,让那些喜欢在水边活动的动物们有一个温暖的家。

我爱我的家乡,也爱家乡的芦苇。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五

我曾在莽莽的群山中跋涉,目睹过五岳之首的巍巍英姿;也漫游过广袤的大草原,领略了“风吹草低见牛羊”那诗情画意;还曾在滔滔的大海乘船,观赏过白浪翻滚,海鸥翱翔……这些,都曾使我心神激动,赞叹不已。这次,看到了纵横数十里的白洋淀,却又被满淀青青的芦苇所迷醉了。

你瞧!那白的银淀,青的芦苇,相互交织在一块;看得久了,仿佛到了一个绿色世界;到处都是芦苇,到处都是那绿;回过神来,看向那芦苇,倒是觉得有些不同了。

风拂,一大片芦苇摇着,晃着,像一片奇异的绿色旗子在招展。看样子若不是因为数量多,已经倒下去一大片了。

芦苇脆弱,脆弱得大风久一点儿就倒;人轻轻一压就折。它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就变得像草一样,青,也能一直持续到秋季过半,生,也能有水有光有空气就能生长;它们成团地抱在一起,齐心齐力地抵挡着"灾难"。

芦苇,多么渺小又多么伟大的你啊!对大自然的回报多于它对你的付出------那“青色的水”就是最好的证明!你想草那般,生机勃勃,奋斗一生。我愿做一株芦苇,坚强地、奋斗地做着似草胜草的芦苇!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六

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中的轮回,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惊魂最终谁都不是谁的谁。听几处忘情,掬几分弱水,愿,陪你醉笑一千场,不诉离殇。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我说:“如果可以和你的友谊永存,我宁愿让天上所有的星光陨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即使不是在今天,总有一天会的。你我友谊,你我遇见,注定是红尘纷嚣中那一千次的一眼。

浮生若梦,我却将丝丝柔情装入花笺,为你倾尽繁华。

墨香袅袅,我平整白纸一笔一画书写着思殇,字字蕴藏想念。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绕指的情愫,断肠的思念在岁月长河中,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的留恋,花落时一声轻叹,情缘诉不尽笙箫,掬一泓流水,携一律清风,在花笺里染了斑驳。浮生幻化犹记当年月下,红残千匝眸中飞扬,再见竟是一步一莲华。

蒹葭苍苍,飞舞起昂。点绛唇,欲说还休,轻语华章,素写离人赋,醉逍遥,怎奈落花堪摘。一方丝帕,流年前世,摩娑兰花橱窗,一卷幽帘,牵挂水木年华。

漫漫蒹葭中,第一千零一次回眸,你又在何方?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七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随着父母来到广东,已经三年。回想起我的往事,最令我留恋的,是那故乡的芦苇花。

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的孩子。而我最爱去故乡的芦塘。每一次去,总会令我留连忘返。

在斜阳西照时,塘边霞光辉映。而我总会静静地坐在旁边,看着那无边的、雪白的芦苇花。忘记时间,忘记地点,也忘记自己。当微风轻轻拂过这水面时,苇絮便随着风偏偏起舞。偶尔几只蜻蜓停在花絮上,我静静注视着。看着、看着,我似乎融入了其中。我自己也成了一只蜻蜓,飞向这无边的芦塘中,停落在花絮上,任由苇絮轻轻的抚摸着。

每当我沉醉其中时,一群归鸟总会从我头顶飞过,我看着它们,心中不禁流出一些悲伤,因为我将要对这片芦塘说再见,跟随父母去广东。我黯然的低下头,靠着我的手,望着这芦塘,水面上被风拂过,一圈圈水纹逐渐散开,我心随着这水,荡漾着.........

或许从远处看,这冷清的芦塘在归鸟的称托下,显得热闹。但我明白,它们在向我告别。风从我身边掠过,头发被风吹起。虽然时候不早了,但我还是想在这美丽的芦塘边多待会儿。至少,在这能找回我儿时的梦......

时间在这时仿佛已不存在,而这幅画面,也永远定格在我脑海中:一个瘦小的男孩,在傍晚的芦塘边,静静的坐着,看着那片芦苇,一群归鸟,轻轻从头上飞过......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八

家乡的西面有一条小河,名字叫辽河。辽河里长满了芦苇,一年四季都非常美丽。

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静静的辽河水带着温馨与宁静缓缓地流向远方……各种不知名的水鸟云集在空中,唧唧地叫着,有时还像飞机一样俯冲下来,钻进水中,又瞬间冲出水面,嘴里叼着“收获”,快乐地飞向蓝天。

随着时光的流动,清凌凌的河水上面,芦苇露出尖尖的头,身子却藏在水中。当时光走进五月时分,芦苇已有近一米来高了。此时微风吹来,绿波荡漾,景色宜人。

郁郁葱葱的夏日来了,河面上的芦苇已有一人来高了,此时的芦苇荡最热闹了。看:一只野鸭妈妈领着一群小鸭子在水中游赏呢。野鸭妈妈在前边带路,小鸭子们特别遵守纪律,排着“一”字形队伍跟在妈妈的后面。当游到空旷之处,小鸭子们好像见到了娱乐场所,一会儿在水中你追我赶好像在赛跑;一会儿又用嘴往自己身上撩水好像在洗澡;一会儿又展开翅膀扇动起来,宛如在锻炼飞翔;一会儿听到妈妈的叫声,突然集中在妈妈身边,好像在等待母亲的爱抚。

金风送爽的秋天来了。芦苇由原来的绿色渐渐地变成了黄色,芦苇秆的顶端却开满了白色的芦花,那一簇簇的芦花如同一面面小旗迎着秋风飘扬,此时的芦苇荡成了白色的海洋。

白雪皑皑的冬天来了。小河结冰了,芦苇被人们收割了。虽然此时芦苇荡显得特别空旷,然而被白雪覆盖时景色却仍然美丽。

芦苇荡一年四季都在美化自己容颜,我爱家乡的芦苇荡。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九

妈妈说,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千顷芦苇荡。

可这冬天的芦苇,有什么好看的呢?

干干的,毛毛的,芦花也飞尽了,叶子也快掉光了。在瑟瑟寒风中,那么的单薄,那么的凄凉。

妈妈却说,不待它落尽了枝叶,飞完了花絮,怎么看得到它的筋骨和灵魂?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着远方大山清晰的轮廓,近处大树干净利落的枝干,似懂非懂。

一阵风吹过,大片大片的芦苇深深弯下了腰,像佝偻的老人,咳着喘着,最大限度地蜷缩着腰身。风停了,他们慢慢挺起了胸膛,像是缓过了一口气,又抬起头,一同迎着灿烂的晨光,微笑,好像那阵风,从来没来过。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低头……”

“而是在低下头之后,还能慢慢抬起来。”我接了妈妈的话,妈妈冲我微微一笑。

“真正的强者不是不会流泪……”

“而是流着泪,依然在默默坚持。”我又接了妈妈的话,妈妈冲我会心一笑。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十

有人颂扬青松的高洁,有人讴歌腊梅的傲骨,有人赞美杨柳的婀娜;可我独钟情于芦苇的平凡:它不与树木争荣,不与花草斗艳,以瘦弱的身躯迎风接浪,以随和的个性任凭南北东西。虽飘荡了一世不能成为栋梁,但它勤奋一生献给人类。我欣赏它身披彩霞幽思的秀美,我怜爱它霜摧雪残的凄楚,我喜爱它曼妙翩然的舞姿,我珍视它似患难与共的友人。

三十年前,在谈资色变论富即批的时期,人们被守贫随大流的意识桎梏得失去了自主创造力和积极性,饿着肚子侃大山磨洋工已经成为农民的习惯。要想盖新房娶媳妇只是一种奢侈的梦想。古语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尾,这里有的是沙滩,沙滩上有的是芦苇。我们就把芦苇编织成各种生活器具——畚箕、箩筐、囤条等。就是这些不被人看重的芦苇帮助我们度过了生活的难关。

芦苇不但能成为生活必需品,还可以成为造纸的上等原料。贫穷的岁月迫使我和芦苇结缘。既然修地球不能填饱肚子,那么只能选择江滩里的芦苇荡。我跨过长江登上大堤,面对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感慨万千。假使你是诗人也许觉得无比壮观心潮激荡,诗兴大发。但我是收割者,眼前芦浪滚涌,芦叶簌簌,心中涌起闯关似的悲壮。自己亲手筑泥灶建草棚,喝咸水吃粗粮,凭的是意志和力量;迎风浪,踩冰霜,靠的是信念和希望。芦苇在我的镰刀下一排排的倒下,我回顾四望,仿佛看到了这些毫不起眼的芦苇经过造纸厂的脱胎换骨,变成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图画,一篇篇优美华丽的篇章,记载着时代进步的步伐。

如果说收割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那么播种给予人希望。春末初夏,万木葱茏,蒹葭凄凄。我先来到五七农场芦苇荡里挖出芦根,再用小船把芦根运送到目的地启东市西南角江中沙滩上),在每天退潮的两三个小时内,把芦根播种在这块处女地上。当我踏上沙滩的瞬间,心中产生开疆辟土般的豪迈。眼前稀疏的丝草间,惊飞的小鸟直冲远方。我无暇欣赏白云沙滩海浪的苍茫之景,也无心去留意脚下沙土的缠绵之情。短暂的退潮时间催促我赶忙搬运芦根,挥锹扒土,把一小撮一小撮的芦根埋入地下并盖实,以免让潮水冲走。我不停地向纵深处前进,身后留下我一连串赤足的脚印。我直身回望,心中涌起园丁般的期望——来年长出一片摇曳多姿的芦苇。

翌年秋天,伫立江边极目远望,收入眼帘的是顶着灰白色芦花的芦苇,像一个咿呀自语蹒跚学步的小孩,令人怜爱,令人遐思。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似一个母亲凝视孩子般欣慰。西风中的芦花向我挥手致意,点头微笑,似乎在感谢我栽培之恩。

芦苇的使命并不像其它草木那样虚度春秋荣枯一场,而是一位慈善家,一所收容站,它把那些随波逐流无家可归浪迹天涯的泥沙搂入怀中,让它们安家落户。不管是来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远方客人,还是来自上海崇明的邻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时刻恭候。在每天两次的潮涨潮落中,把千里迢迢,奔腾不息的泥沙都留下来。日积月累,积沙成滩,聚沙成塔。

每到秋天芦花飘飞的时节,便唤起我内心深处柔软的记忆,我情不自禁的来到从前播种芦根的地方,然而留在我脑海中的荒凉沙滩,以及沙滩上随风起舞的芦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启东港化工区——排排厂房,错落有致的管道,拔地而起的烟囱,锦绣般的花坛草坪我仿佛走错了地方,脑海中依稀闪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惆怅。芦苇像一个爽约的老友,吩咐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接待了我,我被她的雍容华贵她的妩媚所感动。短短的三十年如同魔术一般演绎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尽管我对芦苇情有独钟,但把芦苇荡变成化工区,我还是有告别陋居搬进新房的欣喜。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从前和我一起在沙滩上摸爬滚打的同伴们,如今都进入到工厂里打工,月收入在二三千之多。他们不再为有力无处使而担忧,不再为贫穷而发愁。我仰望着高高的烟囱,仿佛我们过去种下的不是芦根,而是梧桐,不久的将来,天上的凤凰一旦看到这块宝地,必将前来安家!

岁月荏苒,故地重游,虽然从前的芦苇荡不见了,但我心中的芦苇依旧摇曳不止,它不仅在悠悠的岁月中伴我成长,而且它成为我未来的一盏指路明灯。一个人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超群出众,当然令人羡慕;但毕竟凤毛麟角。世界上绝大多数是平凡的人,做人要低调如同一支芦苇,能够坚守自己的一方净土,不为外界的各种诱惑所动,默默耕耘于本职岗位,把点点滴滴的小事做好。即使不能成为栋梁,也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温暖人间。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十一

芦苇会思考吗?会的,只要赋予它生命。沈先生,就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他就像是一树梅花,隐于市井之间,白描下世人姿态,又脱俗在瑶台仙境,拒世俗于千里之外。在这大千世界中,只有他的笔尖,流出了世态炎凉中的温柔。

《湘行散记》,算是我读过的书中第一部他写的作品。描写山野风光的作家不止沈先生一个,然而他是其中描写得最淋漓尽致、生动形象的佼佼者。在他的笔下,一切华丽的辞藻几乎消失不见,剩下的仅仅是洒脱的朴实文字,而这一点儿文字,却阐明了山水间最难言的美好与惆怅,也为他取得了一个称号——作家。

初次读沈先生的文章,总觉得这字里行间中朦朦胧胧地藏了些什么。过了些时日,重读他的文章,开始时是一派冲淡自然,再加咀嚼便能读出其中淡淡的苦楚,再品,是苦后的回甘。我认输了,就像是温柔化的陶渊,或是田园山水派的王维孟浩然等人,一篇文下来,仿佛眼前浮现出了一幅淡雅清秀的山水画,颇具东方画派的韵味。

沈先生驾西去后,有人评价他是一位战士,而我认为,他并不想成为战士,他只是个善于表达并被尘世所折磨的凡人。他仅仅想着化身在湘西故乡间,与故乡的山水同在,与后世的读者们同在。

其实,这根芦苇宁可在寂静中热闹着,也不乐意在喧闹失落着,这就同他的文章一样,温柔而又不妩媚,不沾一星尘世的土壤,因为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翅膀上是不该系有黄金的。

思考的芦苇的散文范本篇十二

挫折,是弱者的深渊,是强者进化的源泉。弱者会在挫折中变得一蹶不振,越来越颓丧。而强者,会在挫折中一次次地变强。

一次,我因考试前没复习,在做考题时,有好几题都不会,放空着。今天马上就要发试卷了,我心惊胆战地坐在座位上,气都不敢喘,试卷终于发了下来。哎!只有78分!我惊呆了,眼睛愣愣地看着试卷,过了一会儿,忍不住慢慢在桌上抽泣了起来。等到放学之后,我飞奔出学校,远离同学、老师和家长。

雨缓缓落下,蒙蒙细雨落在草上,在昏暗的天空下散发出了黯淡无色的光芒,树叶沙沙,那从树林中传来的寒风,使我浑身鸡皮疙瘩瞬间立起。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风渐渐大了,我不禁抱住自己,独自彷徨、迷失在这寥落的雨巷中。

我抬起头,看到的只有那灰色的天空,我仿佛看到了父母的责骂,和那令我惊悚的“78分”。

我走到河畔,河畔边的芦苇被风吹弯了腰,真凄凉、无助!当风消失时,它又重新挺起了腰。看着这一幕,我恍然大悟,芦苇遇到挫折时,最后还是挺起了腰,而我,只遇到了一点点挫折就一蹶不振,于是我又充满了信心,大步向家走去。

太阳出来了,芦苇再次挺立了身子,向着未来,向着希望……正如我一样,78分的噩梦终将过去,只要我发愤图强,一定能考个好成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